兰花布杯垫
⑴ 这是什么兰花
这是春兰。
养殖方法
1、土壤
要用酸性的土来种它,不要用碱性的,如果是用专门的培养土的话,最好是用兰花泥,或者是用烂叶和园土混合搅拌均匀。
2、温度
它需要十五到二十五度的氛围,如果是3-10月,要有十八到二十五度,如果是十月到第二年三月,要有10-18度,严冬可以忍受零下5-8度的低温,但是最好要有3-8度,可以把它放在面朝南边的窗边,盆中土就不会结冰。
3、浇水
要依据不同的阶段还有不同的成长阶段以及不同的氛围来决定水量。严冬时期它暂停成长,要控制浇水,一般5-7天一次,土有点潮湿就行,如果土已经干了,就要等到天晴的时候,用与屋内温度相近的水来喷洒,但是不能灌水。
4、施肥
不能用剂量很大的肥,要先腐熟,可以用有机肥或者是专用的肥料。在它长出花蕾的时候,只用留一个最健康最好看的花蕾,其他的都可以剪掉,还可以喷一些夫沃施水溶肥,可以帮助它更加妍丽,延长开花的时间,等到花凋谢以后把花给去除,不要等它自然的掉落,这样可以减少养料的流失,来年开花更加容易。
5、虫害
它比较容易发生虫害,比如说介壳虫,在养护的时候要通风通气,土的透水功能要好。如果有病了,可以用甲基托布津来治疗,如果情况特别严重,要换新的土和盆。
⑵ 兰花在托布津水中浸泡了两个小时上盆,会不会严重影响生长
只要浓度合适,不会严重影响兰花生长的。
托布津农药的浓度要掌握稀释在500倍以上,就是安全的浓度了。
⑶ 兰花盆上为什么要扣塑料布。
可能为了保湿或遮光。
⑷ 兰花在托布津中浸泡了两个小时上盆,会不会严重影响生长
如果托布津药液浓度在600-800倍之间,兰花是不会受影响的。
⑸ 兰花在托布津水溶液中浸泡了两个小时上盆,会不会严重影响生长
不会严重影响生长的。
对于新网购的兰花首先要做的就是消毒,因为兰花在快递运输过回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损伤答,有可能使兰花感染到有害的病菌,所以给它消毒就很有必要。
我们可以用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以1:1500的比例进行对水稀释,把兰花在其中浸泡半个小时后取出,如果想更快生根,还可以用采法特根沃多生根剂,之后放在阴凉处风干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⑹ 兰花上盆后怎样养护
(1)垫盆。盆底用—块瓦片盖住排水孔,再用砖块,瓦片或贝壳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缝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约为盆内高度的1/2—1/3。上余的净高约10—15厘米,留作培养土层。其具体高度应根据兰花的种类及兰根的长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铺垫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实,应保留一点孔隙。实践证明,有的新根能在铺垫层的孔隙中生长良好。
(2)栽植。在铺垫层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养土,用手稍压实,即可将兰花正立摆布其上,根据植株与花盆大小,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更多丛种在一个盆里。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4丛可栽成四方形,五丛宜列成梅花形。兰根要自然舒展,叶片要四方披拂。要缓缓地将兰根放入盆内,使兰根自然舒展,尽量不与盆内壁碰擦。
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使新芽有发展的余地。 一盆栽数丛的,每丛的老假鳞茎应相对地集于盆之中间,使新根新芽向外发展各有足够的空间。
(3)填土。栽植时,一手扶叶,一手添加营养土,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让培养土深入根际;继续添土,并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边按压,但切勿过重而伤根,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馒头形。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住,掩至假鳞茎基部,
填土的深浅,传统认为:春兰宜浅,惠兰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鳞茎上的叶基为度。新发兰花在山野里生长时,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显标志,可以此标志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称,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数量,以预计2—3年后刚好长满盆为原则。植株大小与盆的高度相称。既利于生长,又符合观赏要求。
(4)铺面。栽植完毕后,可在盆土表面铺上一层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优质苔藓,既美观、又可调节水分,还可保护叶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烂心;此外,还可减缓雨水对盆土的冲刷,保持盆土疏松。
(5)浇水。栽植完成后,即浇第一遍水,必须让盆土湿透,水滴宜小,冲力忌大。若置于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经浸湿,立即将兰盆搬出,然后移置于荫蔽之处养护。
⑺ 怎么布家
怎样才能把家布置得温馨呢?
1、色彩
家是生活的港湾,需要的是安宁、恬淡、精神放松的气氛,所以家居的色调应柔和温暖,整体色彩的和谐统一会让整个家居看上去更加温馨舒适,如果你对现在家里的色调不满意,还可以用墙纸来补救。
5、布艺
布艺以轻巧优雅的造型、和谐的色调、美丽多变的图案、柔和的质感给居室带来了明快活泼的气氛,手工棉布制成的餐桌布,带有蕾丝花边的小杯垫、甚至泡泡纱制成的枕头套、小抱枕等独具匠心的布艺装饰都会令你的房间别样温馨。
6、地毯
地毯是温馨居室的甜蜜伴侣,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的冰冷,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铺上厚厚的地毯,让你可以赤足席地而坐,尤其是在冬季,它能够让暖意从脚底一直洋溢到你的心里。
7、舒适角
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下,家里的一个舒适角就可以让你觉得安全和放松,对于小编来说,舒适角就是摆放在客厅的荣泰按摩椅。一天的劳累之后,躺在按摩椅里,舒舒服服地按上二十分钟,就可脱去一天的疲惫,忘掉一天的烦恼。周末的午后还可窝在按摩椅里,一杯咖啡,一本好书,坐享一份属于自己的悠然与宁静。
8、家具家电布置
房屋布置也要相对和谐,不要出现一部分稀疏一部分稠密或者高低错乱的感觉,而应该顺了自然的本性,因势利导,呈现一种自然感,如沙发应当放在客厅的哪个位置更舒服,电视机怎样放置最符合使用习惯。
家里的空间环境,决定了生活的质量。希望这些可以帮你打造零压力感的温馨空间,放慢脚步,尽享惬意,
⑻ 这个兰花是什么品种请养兰高人帮忙鉴定一下!
建兰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建兰
种拉丁名:Cymbidium ensifolium (Linn.) Sw.
种别名 :四季兰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属中文名:兰属
属拉丁名:Cymbidium
国内分布: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国外分布: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
海 拔:600-1800
中国植物志:18:213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是否栽培:栽培
湖北分布:全省各县
简介建兰俗称雄兰、骏河兰、剑蕙等,也称秋兰。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长,叶肥,多海绵质。叶丛生,线状披针形,暗绿色。夏秋间,叶间抽出总状花序,花瓣较萼片稍少而色淡,唇瓣卵状矩圆形,全缘,绿黄色,有红斑或褐斑。原产我国。久经人工培植,品种很多,唇瓣和两棒白色无斑点的为上品,称“素心兰”。种子或分株繁殖。花芳香馥郁,供观赏或制香料。叶可入药,功能开胃解郁。建兰叶片宽厚,直立如剑。花瓣较宽,形似竹叶般;花多葶长,香浓。
建兰是指主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国地生根兰花。植物学界以其主产地福建而为名。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差,越冬温度不低于3℃,怕强光直射,不耐水涝和干旱,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叶上。
民间以其有些品种的盛花形在盛夏而称夏兰,也有因其莛多花而称其为夏蕙,也有以其有些品种的主花形在金秋而称为秋兰或秋蕙。
还有以其有些品种,可以自晚春至早冬次第而花而称其为四季兰。相传它曾被秦始皇的特使徐福前往日本寻求长生不老药时,携带至日本的骏河。当地的后辈,不知其原产地,便称其为骏河兰。
重要产地
武夷山是建兰的一个重要产地,兰花品种很多,最为有名的是「风兰」。清代晋江人苏大山在《红兰馆诗抄》一书中,曾记载武夷山有一种特产叫「风兰」,深为国际友人所赏识。当时有一位朝鲜朋友叫朴景山。旅居武夷山,苏大山曾与他相识结下了情谊。不久,朴景山经南平回国,苏大山见朴景山在旅馆的桌子上摆着一盆心爱的武夷山风兰,触景生情,便即席赋了一首《风兰曲》:「吁嗟万里送君行,剑水潇潇白发生,愿君如花长不老,为咏风兰当渭城」作为临别赠言,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武夷山产的「四季兰」、「素心兰」也是建兰中的珍品。《崇安县新志》载:「四季兰,生武夷山,明蒙慎《游接笋峰记》云『石栏植兰以万计,叶长如茭花,四季不绝,芬芳触鼻』。实闽中所未见。」朱德同志生前游览武夷山时,曾为武夷山的兰花留连忘返。
栽培与种植
建兰栽培管理较易,但目前养植尚不普遍,应该大力发展。建兰用于家庭栽培,属于较好的品种。建兰宜在春季
翻栽,也可在秋季进行。建兰原产于我国南方暖地,因此要求的光照比夏蕙略强,而耐寒力稍弱,冬季应加以遮护,以防低温时遭受冻害。建兰易发生黄锈病,夏、秋两季特别注意用甲基托布津防治。如发现少量锈斑应立即剪去。建兰的花芽出土期和开花期亦应注意防治蜗牛和蛞蝓。
盆栽建兰,土壤保持湿润,但不能多浇水.切不可根部积水.夏季要向叶片多喷水.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肥液绝对不能玷污叶片。盛夏高温强光时,设置遮阴设施,严防大雨冲淋,冬季放室内养护,以免冻伤叶片.
常用分株繁殖.在春、秋季均可进行,将密集的假鳞茎丛株,用刀切开分栽,每丛至少3筒.将根部适当修整后盆栽.一般2—3年分株1次。
常有炭疽病,黑斑病和介壳虫危害。病害用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喷杀.
一、繁殖
1、盆具的选择
以质地粗糙、无上轴、边底多孔、有盆脚的兰盆栽兰较好。批量生产以薄塑料软盆最为经济。展销性养兰以高简小盆以便应时套入高雅盆陈列。
2、植料的调配
植料应选择质地疏松团粒结构好,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排水性能强,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增强兰菌共生的可选用下列混合植料:腐殖土40%,火烧土40%,粗沙粒20%;香菇泥土30%,火烧土30%,粗沙粒25%,谷糠15%;腐殖土40%,粗沙粒40%,谷糠20%。
3、兰株的种植
(1)苗木处理
兰株起苗后,冲洗根群上的泥沙,拆去无叶假鳞茎,剪除病残叶片和朽根。种植前,种苗用托布津或可杀得2000倍稀释浸泡半小时,后捞起清水冲洗干净,放于通风处,凉干水分待栽。
(2)种植
植株只有1-2丛的可栽于盆的正中,盆栽多丛的应把每丛的老株朝向盆中,新株朝盆缘,以提高新株的发芽率和生长发展空间。种植时将最粗植料放入盆内直至盆高度的15%,放入兰株后,要布匀根群,谨防兰根折伤,慢慢填入细植料直至盆高的95%,拍摇,使细植料与兰根紧密结合,细植料在兰盆中的高度约90%,使于浇灌,兰株基(假鳞茎)半裸露于盆面,使其更有机会获得自然光照和新鲜空气。
二、养护管理
1、控光降温 建兰生长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5-23℃之间,夏天气温炎热,用70-80%的塑料遮光网来降温。
2、高温促降 因光照过强而引起的高温,应采取增加遮荫的层次和密度促使降温;夏秋季节有光照强,空气闷热,气温高,应开启门窗,让兰场空气彻底对流,促使降温。向通道、兰架下淋洒清水,向室内空间喷水雾,也可促使降温温。
3、保湿通风 兰场保湿与通风要调控到一个最合理的状态,以利兰花生长。保持空气湿度要采用先进的全自动加湿机亦可向空间、通道、兰架下喷淋水雾。
保持基质湿度要根据光照、湿度、通风等条件来调控。有土栽培的以2-4天浇1次水,坚持“宁干勿湿”,浇水的时限要因地制宜。野生兰花原生于山野幽谷,产地四面敞开,但又有林草遮荫,时有和风吹拂,长期能生长于空气清新的环境,因此,兰场也需创造这些兰花生长条件,兰场较闭塞的要增开门窗,促使空气对流。
4、保温防冻
建兰只能在有遮挡风霜的防护条件下耐受短暂性的、间歇性的-2至-5℃的低温,因此,应在冬季温室保温,有条件的还可采取加温设备。
5、施肥
采取“因兰制宜,看苗定肥、宁淡勿浓、适时薄施”。即根据兰种、苗势、生理特点,掌握时机。干肥采用:牛骨粉(含氮4%、磷22.06%)、草木灰(磷1.04%、钾6.41%),饼肥(氮7%、磷1.32%、钾2.12%)及火烧土混合肥配制与复合肥交替使用每年盆内不少于4次。液肥以腐熟的有机质肥过滤冲淡液,尿素、磷酸二氢钾或专用花肥交替作追肥或根外施肥,一般每隔15天一次,在根外施喷时前后二天用清水喷洒叶面一次,冲洗尘土、药液残渣。
施肥时间有:①催芽肥(春末夏初):干肥一至二次,根外施肥10天一次,以氮、钾肥为主,促进地上部茎叶抽发,地下部根系扩展。②发育肥(夏末初秋):新芽叶片伸长出叶,促使新芽健壮,以氮为主,勤施薄施,新芽开叶后以钾为主促使壮苗,每周用磷酸二氮钾喷施一次。③促花肥:待新梢叶片不再生长时即转入花芽分化期,以磷为主,干肥二次,根外施肥每周一次。④秋末初冬,寒露至立冬期间兰花将转入休眠期,下干肥一次,液肥二次,叶面喷施每10天一次,以保证安全越冬,含膏育秀,提高来春萌芽率。
应用
建兰植株雄健,根粗且长。适宜用五筒以上的兰盆栽植,每盆苗数稍多,置于林间、庭园或厅堂,花繁叶茂,气魄很大,也可用较大的高腰签筒盆栽植数苗,长时苍绿峭拔,很有神采。花开盛夏,凉风吹送兰香,使人倍感清幽。
建兰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我国南方栽培十分普遍,是阳台、客厅、花架和小庭院台阶陈设佳品,显得清新高稚。
⑼ 兰花上盆的方法,我是如何给兰花上盆的
1、准备材料
准备好经过修剪处理的兰苗,还有植料、活性土等。而且在使用植料之前,我们需要提前一周将其浸泡于清水中。如果使用兰花泥作为植料,建议使用之前将其置于烈日下暴晒以杀虫灭菌和消毒。
2、浸盆消毒
在使用花盆之前,我们应当先为其进行浸盆消毒处理。浸盆,应当将花盆浸泡在清水中,直到将其浸透;消毒,我们可以使用消毒水,也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来达到消毒的目的。
3、配制基质
将事先准备好的植料与活性土混合搭配使用,在南方空气环境比较潮湿且气温高的地区应当减少加土;而在北方干燥空气干燥的地区应当多加一些土。
4、上盆过程
首先在盆底铺上一层大颗粒作为滤水层以提高排水效果,然后向盆内倒入约1/4盆深的植料,接下来将兰花幼株植入其中。一手握着植株,同时另一只手填入植料,直到覆盖至兰花假球茎3公分左右的距离为宜。接着用手轻轻拍打花盆外壁或抖动花盆以促使植料与植株充分接触,减少空隙。
接下来将中等大小颗粒的植料填充至兰花假球茎一半的高处,再覆盖上一层较细的植料以便于让盆面达到保湿的效果。最后在覆盖上一层较粗的植料。这个过程比较繁琐,但对养兰来说效果却很好,所以不要怕麻烦哦!
5、浇定根水
在给兰花完成上盆之后,我们需要及时为其浇定根水。但浇定根水一般分三次进行,而且要浇水要浇透、浇足。
第一次浇透水,用喷水壶对整个盆面连同植株一起喷水,直到盆底排水口有水流出为止。
第二次浇透水,通常在第一次浇水20分钟之后进行,浇水方法与第一次相同。
第三次浇透水,同样是完成第二次浇水20分钟之后进行,但这次采用托布津与磷酸二氢钾混合稀释液将其浇透。
在完成3次浇透水之后,将花盆移至阴凉处,约1周之后可转入正常的养护管理流程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定根水浇得好,兰花在后期的生长就好,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浇定根水这个环节。
⑽ 兰花怎么养,种养心得
兰花之干养与湿养法 、干法养兰 传统养兰方法均采用干法养兰,这种养兰方法对环境的要求不太严格,阳台里、房檐下、走廊边、树荫下都可。盆具一般采用瓦盆、陶盆、木盆、塑料盆等,尤其以腰鼓状的瓦盆、陶盆较为理想,其透气性好,吸水性强,非常适合干法养兰。兰盆要求底部有排水孔,侧面有透气孔,如达不到要求,可适当进行加工。盆具的大小,可视兰株的大小而定,切忌小兰大盆、弱兰大盆植料的选用,是兰花莳养成功的关键。一般干法养兰大多是采用取自深山幽谷有兰花生长处的腐殖土,然后加入适量的树皮、颗粒火烧土、泡沫塑料颗粒等进行适当改造,这种植料腐殖质含量丰富,呈微酸性,疏松透气,非常适合兰花生长上盆前,先将植料晾晒或用蒸气消毒杀菌,用不同筛份的筛子分为粗粒、中粒、细粒,分别储存,粉末状碎土应弃掉不用。上盆时,先将盆底用碎瓦片、泡沫块混合填充,作为排水层,主要起排水、透气的作用,此层约占盆高的五分之一;然后再加入一层粗粒植料,可同时加入少量发过酵的羊粪粒等作底肥,此层为基底层,主要起滤水、透气、营养的作用,约占盆高的四分之一。将经过修剪、消毒、晾晒的兰花小心放入兰盆,理顺兰根,左手扶兰株,使其保持在理想的栽培位置,右手渐次加入中粒植料,待植料加到一定量时,轻提兰株,轻轻摇动兰盆,再用手轻轻压实,使兰根与植料充分接触,防止兰根之间有空隙造成空根,然后继续加植料至假鳞茎处,再次摇动兰盆,使植料填充密实。此层为营养层,是兰根生长的主要场所,也是兰花吸收养份的主要场所,其厚度约占盆高的一半,当然根据兰花种类的不同,其厚度也应有所调整,一般兰根较粗较长的,可适当增加厚度,兰根较细较短的,可适当减少厚度。然后再加入细植料,至掩没假鳞茎三分之二位置时即可,轻轻压实,使其呈馒头状,此层为覆盖层。为防止浇水时细植料被水冲走或泥水溅入兰心,还应在此层上再加上适当的保水保护层,一般此层多采用粗粒硬植料,如颗粒火烧土、兰石、植金石,甚至五彩石等,江浙地区多采用移植翠云草,云南地区则多采用水苔,水苔要先用甲托1000倍液浸泡消毒后,用手挤干水份,均匀地铺于盆面,然后浇上定根水,放阴凉通风处管护干法养兰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水份管理。兰花是肉质性根,无根毛,与兰菌共生,靠兰菌菌丝吸收养份供给兰花生长之需;兰根本身又是兰花的重要呼吸器官,需要呼吸氧气,同时,兰菌属需氧菌,其生长增殖也需要氧气,故植料必须透气,以保证氧气的供给,如果水份过多,植料中氧气含量少,则兰根呼吸就会受阻,兰菌也不能正常生长,容易产生空根烂根。干法养兰由于采用腐殖土,虽作了适当处理,但其保水性仍较强,通透性较差,且肥份较重,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植料会发生板结、酸化等不良现象,如浇水时机掌握不当,极易捂坏兰根,影响兰花生长。古人强调“兰喜润而畏湿,喜干而畏燥”,一般植料含水量在75~40%最为适宜,低于40%就应浇水,高于75%则时间长了极易渍坏兰根但具体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不该浇水,则又根据所处环境、所用植料、盆具大小、空气温湿度、兰花长势强弱而定。怎么判定兰盆水份的多少呢?兰家经过摸索,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直观判断法。根据兰株叶面状况、兰盆表面干湿状况进行判断,如兰株叶面有轻度脱水,兰盆表面植料已干透,扒开表面植料约5cm,仍显干时,说明植料已水份不足,应该浇水。2、称重法。其原理是将试验植料充分浇透,至无水沥出时其含水量为100%,将植料充分干透,其含水量约为20%,分别称重,通过计算,得出每单位重量对应的含水量,以此判断兰盆植料中含水量的高低。理论上,此法较为准确,但实际应用中,也会有所偏差,且不太容易操作。3、插棍法。即将一根竹棍小心插入兰盆适当位置,约一小时后抽出,根据竹棍的潮湿程度判断兰盆植料中含水量的多少,现在也有人用电子测湿计取代小竹棍,此法比较有效,也比较容易掌握,缺点是易伤到兰根。4、敲盆听音法。端起一盆兰花,将其放于耳边,用手轻敲兰盆边沿,如声音发闷,说明植料含水尚多,如声音发脆,说明该浇水了。此法需有一定的经验,初学者不易掌握。5、对照法。将一空盆,用相同的植料装入,然后与兰盆同时浇水,同时摆放在一起,检查时用手指插入对照盆中检视,即可对照出兰盆植料的含水量当然,一些资深兰家通过多年的摸索,也有一套自己对植料水份的判断办法,一般只需略作检视即知水份的多少,可谓“胸中有竹”,则另当别论了浇水方面,强调见干见湿,浇必浇透。兰花在生长过程中,兰根与兰菌不断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同时排出一些代谢废物,而浇水可以调剂植料中的空气,排出原来污浊的气体,置换入新鲜的空气,同时冲走排出代谢废物,此外还可渍死小虫和虫卵,阻碍厌氧菌的生长,防止兰花发生病害一般而言,冬天要少浇水,因冬天兰花处于休眠状态,对水份的需求不大,约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浇一次即可;春天气温渐高,空气干燥,兰花萌发新芽,可适当加大给水,促进新芽萌发和生长,一般一个星期左右一次即可;盛夏至初秋,烈日炎炎,气温高,兰花生长快,对水份的需求大,约3-5天左右给一次水;仲秋至冬初,早晚温差大,空气较干燥,约7个星期左右给一次水。阴雨天可适当减少给水浇水一般采用多次重复给水法,沿盆边沿呈螺旋状少量多次给水,直到浇透,也可采用盆浸,但每次只浸一盆,倒掉后换入新水再浸另一盆,并注意防止发生病害的交叉感染。由于植料中含有丰富的养份,而兰花生长相对缓慢,对养份的需求不如其他植物大,故一般干法养兰用肥提倡淡、薄,约每月一次,以防肥伤,弱兰、病兰最好不要施肥。当植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通透性降低,PH值减小,应给予更换,以防因其板结、酸化而影响兰花生长总之,干法养兰是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经济的养兰方法,无需投入太多精力和成本,尤其适用于时间不太充裕、精力有限的兰友,只要解决好了浇水问题,就可使所养兰花生长良好,花繁叶茂,花色鲜艳,花香浓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大众化养兰方法。 二、湿法养兰 湿法养兰是在总结干法养兰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湿”,对环境、植料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采用湿法养兰,应注意以下六点一)植兰环境相对干法养兰而言,湿法养兰对环境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尤其是对温度、湿度的把握要适当,若温度、湿度过低,就失去了湿法养兰的意义。故兰棚最好应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式,通风、采光良好,尽量避开各种污染源,如油烟、粉尘等。加大湿度的常见方法有:兰棚基础做防水材料,地面铺设红砖、沙石、火山石板等建筑材料保水层,或放置水盘、砌筑水池等,墙壁采用水幕墙玻璃、火山石板幕墙,喷水加湿等。关于兰棚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笔者已在《兰棚建设宜把“四关”》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有兴趣的兰友可进行参阅二)盆具的选用瓦盆、陶盆、木盆、塑料盆都是理想的养兰用盆,尤其塑料盆,因其价格便宜,轻便耐用,近来成为湿法养兰用盆的主流云南、四川一带的兰友大都以莳养莲瓣兰、春剑为主,由于此类兰花根系较发达,根径大都在0.4cm以上,根长达20cm以上,故选盆宜选用高腰塑料盆,以利根系生长发育,同时,由于采用湿法莳养的缘故,所选兰盆宜瘦宜小。这里所谓瘦是指兰盆盆型应修长,区别于传统干法养兰的腰鼓型兰盆,所谓小是相对而言的,兰盆是兰根生长的空间,兰盆太大会影响透气、积热、沥水,易造成积水烂根,使日常管护难度加大,且浪费植料。太小则会造成兰根生长空间受限,兰根相互争夺空间挤压植料导致植料板结,使兰菌活动减弱,同时植料太少,所能提供的各种养份不足,同样也不利于兰根的生长,故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那么怎么判断兰盆是否合适呢?可以用兰株的根系作为参考,能让大部份兰株根系在盆内自然伸展,假鳞茎在盆中的位置略低于盆面就是适合的。当然,如株型特别高大或苗数太多的兰花,应适当加大用盆。对于春兰、寒兰等根系偏细的兰种,可适当减少兰盆高度,或增加盆底滤水层厚度三)植料的选用和制备湿法养兰所选用的植料主要为粗植料,其配制应力求“疏松透气、沥水保湿”。笔者一般的配制比例为:腐叶50%,颗粒树皮15%,颗粒火烧土15%,泡沫塑料颗粒10%,颗粒红土7%,蛇木3%。具体配制方法为:将刺栎叶装入一塑料桶内,压实,冲入90℃以上开水,将栎叶淹没,盖上盖子,浸泡一个月,倒掉水,将浸泡好的刺栎叶装入塑料袋,扎好口,放入阳光下任其自然发酵约三个月,待其变黑,散发出清香味后,取出过筛,去掉碎叶粉末,称为腐叶。火烧颗粒土采用直径约0.5~1厘米的为宜,用前先浸泡约一个星期。树皮颗粒直径约1~2厘米为宜,用前应发酵,以栎树皮、柳树皮等为好。蛇木应剪为约2-5厘米长的小段,用前浸泡一星期。将腐叶土、火烧颗粒土、树皮粒、泡沫塑料按比例混合均匀,装入袋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杀菌消毒备用。此植料呈微酸性,含有一定的养份和兰花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莲瓣、春剑等的栽培,红土主要起调节植料酸碱度、供给兰花需要的微量元素等作用,由于易细碎、易板结,用量不宜多,须待栽培时再加入上盆方法采用分层栽培法,具体为:在盆底垫适量泡沫塑料块作为排水层,将依上述方法配制的植料加入少量作为基底层,可同时加入少量发过酵的羊粪粒,此层约占盆高的四分之一,压实,加入少量红土颗粒,形成一薄层,再将经消毒处理的兰株放入盆中,左手扶兰株,右手理顺兰根,使假鳞茎与盆口平齐,然后加入植料,边加边用手轻轻压一压,使兰根与植料充分接触,待加至约一半时,加入少量红土颗粒,形成一薄层,然后加入植料至接近假鳞茎处,再加入少量红土颗粒,形成一薄层,再继续加入植料,以微微露出假鳞茎为宜,用手轻压植料并理为馒头状,然后在假鳞茎周边撒上剩余的少许红土颗粒,用少量植金石覆盖在红土上面,将经过浸泡消毒的水苔挤去水份,均匀铺于盆面,浇入定根水即可。当然,以上仅是对云南兰友常用的植料而言,如采用仙土等其它植料栽植,可参照处理。当植料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腐坏或细碎,应及时更换。四)水份管理湿法养兰之“湿”,是指重水管理,其有三层含义:一是适当增加空气湿度,二是加大给水量,三是加大给水频次。由于湿法养兰所用盆具偏小,植料通透性好,排水性强,水份蒸发快,植料不容易积水,因此水份管理中提倡重水管理,空气湿度宜在70%左右为宜;浇水时要浇透,在一般情况下,兰盆内的植料任何时候都是潮润的;浇水的频次要加大,浇水频次大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带动植料中的气流运动,置换植料中的空气,同时水中的氧气也会释放出来,从而使植料中的空气富含氧气,供给兰根、兰菌。二是可以带走兰根和兰菌所产生的代谢废物,更有利于兰根生长和兰菌活动。三是可使植料有机质加快转化,为兰花提供丰富的营养,并防止植料发酵产生的热量和废物危害兰根。四是鲜新的水活性高,含有一定的养料和微量元素,更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采用湿法管理,对水质的要求要比干法的要高,新鲜的雨水是较好的浇兰用水,但一则难以收集,二则一些地方空气污染大,雨水有可能被污染,故而现在大都采用自来水,但因自来水中含有氯气,对于湿法养兰而言,长期直接使用,过高的氯含量会影响兰花生长,并且氯气发生化合反应所产生的原子氧是极强的杀菌剂,会抑制兰菌的活性,故最好还是放置12小时左右,待其中氯气大部份逸出后再使用;如采用井水,因井水中钙质含量较高,长期使用极容易在盆面及兰根部形成碳酸钙沉淀层,影响兰花生长,故应加入少量草酸沉淀掉钙离子。对于存储时间过长的水,由于水分子的链聚作用,水的物理活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兰花吸收利用,故应尽量使用鲜活的水当然,重水管理不等于没有规律、没有节制地乱浇水。一般而言,应掌握一个原则:天热多浇、天冷少浇,天晴多浇、阴雨天少浇,小盆多浇、大盆少浇,健壮苗多浇、病弱苗少浇,空气干燥多浇、空气湿润少浇。初春至初夏,每天可浇1-2次,以早上日出后、傍晚日落前进行;盛夏至仲秋,可每天浇2-3次,于早、中、晚进行;秋末冬初可2-3天浇1次,于早上日出时或傍晚日落时进行;隆冬时节,因兰花处于休眠期,对水份的需求较少,可一星期左右浇1次,于晴朗的中午进行。浇水时一定要浇透,切忌浇半截水,以防因植料过份干燥造成兰花空根,影响兰花生长。浇水时还要注意防止水溅入叶心,如不慎溅入要用棉纸条及时吸干。浇水后要加强通风、采光。由于湿法养兰采用重水管理,势必造成植料中的部分养料随水份流失,故而适时施肥是极其重要的。一般宜淡宜薄宜勤。笔者采用自制有机肥料施用,效果不错,方法为:将油菜饼、蒿芝草等分别浸泡,自然发酵一年以上,按1:10的比例加入清水浇兰,一星期一到两次即可。同时结合采用叶面施肥,用2000倍左右磷酸二氢钾及尿素溶液分别喷施,以叶面形成细滴不流入叶心为度,时间以早晚施用较佳,如不慎流入叶心,同样应用纸条小心吸干。如不具备自制有机肥的条件,或嫌自制太麻烦者,可直接施用市售兰肥,如魔肥、高萃、兰菌王等。不管是自制兰肥还是商品兰肥,施用前最好先用普草做实验,了解其有无危害、施用的适宜浓度,以防不测。五)采光和通风管理湿法养兰,由于采用重水管理,而春夏秋时节水温通常较室温低,容易造成兰盆内温度过低,影响兰花生长,因而一方面要对水温要有所要求,水温不能太低,太低易造成盆温骤降,造成兰花生理性脱水;但水温太高又易造成兰盆内积热,闷坏兰根,一般可比环境温度略低即可。另一方面,要适当加大采光量,以满足兰花对温度的要求。阳光是植物生长的原动力,“万物生长靠太阳”,兰叶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养份,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供萌发新株,繁衍后代之用。同时,适当的光照,可增强植株抗逆性,杀灭有害病菌,促使兰花正常萌发叶芽、花芽,正常开花,并能促进叶艺、花艺的进化。光照还能提高兰盆内的温度,促使盆内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为兰花生长提供必要的养料。通风也是兰花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尤其湿法养兰,由于采用高温高湿,各种病菌容易滋生,且浇水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兰心积水,如不注意通风,极易发生病害,而空气的流动不仅可以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还有利于盆内植料中空气的流转,并可带走兰心内的湿气和周围不利于兰花生长的废气、杂气,故而加强通风是十分必要的。通风一般采用自然通风较好,以玉溪为例,由于常年南风习习,可在兰棚的南面、北南开设通风窗,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如不具备开窗条件,或自然通风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时,则使用电风扇进行人工通风换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六)病虫害防治<如前所述,干法养兰易造成植料板结、酸化,从而产生各种病害,尤以根部病害如茎腐病、根腐病以及白绢病为主。而湿法养兰,由于局部环境湿度大,在盛夏季节,极易造成各种有害菌的繁殖,危害兰花,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茎腐病、腐烂病等,轻则影响兰花生长,重则造成兰花枯死,因而,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首先是防。注意环境卫生的整洁,及时清除各种废弃垃圾,定期喷洒消毒剂如优氯净、石灰水进行周围环境的消毒,对盆具要用高锰酸钾溶液严格消毒,植料在使用前应用蒸汽高温消毒,如不具备条件,也可采用阳光暴晒的方法进行消毒;正常管护中的兰花,每隔一定时间要定期喷洒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链霉素、甲酸灵锰锌等药液进行预防。其次是治。对发生炭疽病、白粉病、黑斑病等叶部病害的兰株,因这类病害对兰花的危害一般不大,可直接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世高等喷洒即可,并注意及时剪除发病部位及枯枝败叶;对发生软腐病、黑腐病、白绢病、立枯病等严重病害的兰花,应坚决隔离,及时翻盆,用锋利的刀具切下发病兰株,同时与发病兰株相连的健康兰株也极有可能感染了病原,也应一并切下,作焚毁处理,每次切割后刀具都应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酒精消毒。将其余健康兰株按离发病兰株距离的远近分别分株,用清水反复冲洗,放入500~1000倍左右(可比平时施用浓度稍大)的甲酸灵锰锌、敌克松、链霉素等药液(根据所发病害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抗菌药物)中浸泡半小时,捞出,将兰根朝上挂于通风处晾干。如系离发病兰株较近的兰株,可再浸泡消毒一次,晾干,在切口处洒上少量干药粉,也可在假鳞茎周围用毛笔醮水涂湿,洒上少量干药粉,然后换用新鲜植料重新上盆,并让假鳞茎暴露,便于观察、治疗和兰株的恢复;在兰株四周浇入甲酸灵锰锌、敌克松、链霉素等药液作为定根水,但切忌直接喷浇于兰株上,然后置于通风干燥处,偏干管理,一星期后再浇一次。对于感染病毒病的兰株,应坚决焚毁;对感染疫病的兰株,因其救治较困难,传染性较强,原则上也应焚毁,如系名贵兰花,可采用如上方法进行对症救治,但应采取严密隔离措施,以防传染。这里有一个误区,一些兰友翻盆后喜欢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作为消毒剂,如系正常兰株的消毒未尝不可,但长期使用可造成病菌产生耐药性,使药效大为降低,故应几种不同组份的药剂轮流使用,且严格控制浓度,切忌浓度过高或过低。如用于患有上述严重病害兰株的消毒,由于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这类病害的病原体抑制作用较弱,消毒效果并不理想,病害易反复发作,绵延不绝,造成较大的损失,故应对症下药,尽量选用对该种病害效果较好的药剂,如根腐病选用敌克松,软腐病选用链霉素,茎腐病选用甲酸灵锰锌,白绢病选用井岗霉素等第三是要及时杀虫。大多数害虫,如蚧壳虫、蚜虫、红蜘蛛、线虫等,不仅消耗掉兰花的养份,使兰花长势羸弱,免疫力降低,还会使兰花产生伤口,导致病菌侵入,极易引发病害;蛞蝓、螟虫等则啃食兰叶、幼芽、花芽,危害同样不可小视,对这类虫害,可用敌杀死、乐果、天丁等喷杀,也可采用呋喃丹施于根部进行防治,效果较好,但要注意用药安全,以防人畜中毒,切忌使用灭害灵等喷杀;蚂蚁虽很少会直接对兰花产生危害,但它们往往为蚜虫、蚧壳虫的发生危害提供条件,也要注意杀灭;蚊虫、飞虱可采用黄板诱杀。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学习和积累一些兰花疾病防治方面的有关知识,虚心向他人求教,以不断增强自己的兰病防治水平总之,采用湿法管理,由于水量供给充足,植物体内水份含量高,体内物质浓度相对较低,容易激发兰花萌芽和生长,且由于其生长环境相对较好,故用此方法养兰可有效提高兰株发芽率,促进兰花的生长发育,提高养兰效益。但此法仅适用于平时工作不太忙,空闲时间较宽裕的兰友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