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头荷花
『壹』 为什么寺院中莲花特别多
佛家做法事用“莲灯”。佛龛可称为“莲龛”僧衣袈裟称为“莲花服”,法帽边沿配置版“莲瓣”。和尚和权信徒跪拜用的蒲团也用“绣莲蒲团”;供养和装饰佛像和菩萨像的幢幡有用“莲幡”,和尚念经唱赞时敲打用的法器上装饰有莲花图案。佛教徒修行的坐姿称为“莲花坐姿”,坐的座位称为“莲花座”,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甚至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佛经说,用莲子做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供佛的供物中有花,多为莲花。据六朝时代(420—589年)的(南史记)载:“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千百年来,无论庙宇、宫廷、住家的佛案上,有盘盛青莲一朵,颇显庄严静谥。宗教插花以莲花为主,以素雅为上,以肃穆庄重为佳。日本“花道”,最早也是起源于佛教的供花,随着中国古代佛教的东传而传入日本国。寺院内的放生池中大多种莲花,有的还
在寺院园林中另辟莲花池。
『贰』 为什么寺院中莲花特别多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唐朝诗人李商隐赞誉荷花曾写下著名的诗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莲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既然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画画有莲花。中国敦煌、云岗、龙门石窟,都有很多以莲花为内容的艺术构想。象龙门石窟的宾阳洞雕有莲花装饰图案以及莲花洞窟顶上的莲花独具特色。就是在一般的大小寺庙里,佛、菩萨的雕塑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踞莲花座上,就是手持莲花,注目凝思。就连世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以莲为伴,观音的许多形象都将莲花作为陪衬:白衣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施乐观音,右手支颊,左手在膝头捻莲花;一叶观音,乘莲花漂行于水面;威德观音,坐于岩畔,左手持莲花;多罗尊观音,手持青莲花;不二观音,坐于莲叶之上;持莲观音,坐在莲叶上,双手持莲花……。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净庄严。可见,莲是佛国净土的象征,因此寺院里种植莲花。
不仅如此,莲还与佛教医学有着密切关系。莲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带露(下转86页)(上接50页)的莲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莲花以驻颜益色。莲花含有�皮素和木樨素,确能润泽肤色。初放鲜嫩的莲花用开水泡饮,其汁翠绿清香,有清暑解热和生津开胃之功效。莲的地下根茎称为莲藕。相传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患有肺结核,目犍连来探望他,并得知舍利弗喜欢吃莲藕,就带些新鲜莲藕让舍利弗吃,舍利弗吃莲藕后果然病愈。后来,佛祖弟子经常用莲藕作为药用来治病,并发现了莲藕的许多药用价值。
当今,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佛教的莲花象征完全一派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步步生莲。因此,莲花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永远为佛门弟子所崇仰,为世间善众所喜爱。
『叁』 寺庙里为什么有莲花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唐朝诗人李商隐赞誉荷花曾写下著名的诗句: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说法: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以莲花而化身,并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现。既然莲花代表佛祖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于是便成了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也是佛寺中经常见到的吉祥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画画有莲花。中国敦煌、云岗、龙门石窟,都有很多以莲花为内容的艺术构想。象龙门石窟的宾阳洞雕有莲花装饰图案以及莲花洞窟顶上的莲花独具特色。就是在一般的大小寺庙里,佛、菩萨的雕塑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踞莲花座上,就是手持莲花,注目凝思。就连世人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以莲为伴,观音的许多形象都将莲花作为陪衬:白衣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施乐观音,右手支颊,左手在膝头捻莲花;一叶观音,乘莲花漂行于水面;威德观音,坐于岩畔,左手持莲花;多罗尊观音,手持青莲花;不二观音,坐于莲叶之上;持莲观音,坐在莲叶上,双手持莲花……。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净庄严。可见,莲是佛国净土的象征,因此寺院里种植莲花。
不仅如此,莲还与佛教医学有着密切关系。莲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带露(下转86页)(上接50页)的莲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莲花以驻颜益色。莲花含有
『肆』 为什么在寺庙中的放生池中都种荷花
寺庙乃佛家清净之地,种些荷花一来可以养生纯化心灵和心情,二来可以让香客有一种好的精神心情在放生池放生许愿,三来可以美化自然环境和寺庙
『伍』 佛与莲花的关系,莲花在佛教中寓意什么
莲花代表圣洁、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美丽清亮的大眼睛。内悉达容多太子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
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苦海——修行——彼岸(净土)。
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拓展资料:
佛教四大吉花:
吉花是指曼陀罗花、莲花、山玉兰和优昙花,是佛教富有寓意的花,见花见吉祥。佛教四大吉花与佛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寺庙常常有种植山玉兰,佛菩萨的持物也常常能看到莲花,至于优昙婆罗、曼陀罗花在佛经中经常出现。
『陆』 莲花有多少种佛教中的莲花有是哪一种。
【莲华】
又作莲花。为生于沼泽之宿根草本植物。莲,学名 Nelumbo nucifera。通常于夏季开花,味香色美,生于污泥之中,而开洁净之花。印度古来即珍视此花。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梵Maha^bha^rata )所述,天地开辟之始,毗湿笯(梵Vis!n!u )之脐中生出莲华,华中有梵天,结跏趺坐,创造万物;又毗湿笯及其配偶神皆以莲华为表征,或以莲华为多闻天(梵Kubera )之七宝之一。佛教亦珍视之,如佛及菩萨大多以莲华为座。据入大乘论卷下载,十地之菩萨系生于摩醯首罗天王宫,坐于宝莲华王座而成佛。观无量寿经载,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等,皆坐于宝莲华上;众生临终时,彼佛等持莲台来迎九品往生之人。又后世佛、菩萨等像,大多安置于莲华台上;莲华亦常作为供养佛、菩萨之具。
在印度,称莲华者,可大别为二种。(一)钵头摩华,梵语padma,巴利语同。学名 Nymphaea alba。即莲华。又作钵昙摩华、钵特摩华、般头摩华、钵弩摩华、波昙华、波慕华。译为赤莲华、赤莲、红莲华、赤黄莲华、黄莲华。有赤、白二色,是否实有黄色则不详。通常钵头摩华即指赤莲华而言;八寒地狱之中,有钵头摩地狱、摩诃钵头摩地狱,即译为红莲地狱、大红莲地狱。此乃因地狱之众生,由于寒冷,故身体冻成红色,皮破而呈血赤之色。
(二)优钵罗华,梵语utpala,巴利语 uppala。即睡莲。学名 Nympha=ea tetragona。又作优钵华、乌怛钵罗华、优钵罗华。译为青莲华、黛华、红莲华。有青色、赤色、白色等。其中以青色者为最著名,即尼罗乌钵罗华(梵ni^lotpala ),又作泥卢 罗华,译为青莲华。在经典中,形容佛眼之微妙,即以其叶为喻;口气之香洁则以其花为喻。青莲华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右一手所持物,此手即称青莲华手。又八寒地狱之第六为优钵罗地狱,八大龙王之一为优钵罗龙王。前者因冰混同水色而呈青色,或因寒气而使皮肤冻成青色,故称优钵罗地狱。后者因龙王所住之处即优钵罗华所生长之池,故以之为名。
此外,拘勿头华,梵语kumuda。又作拘牟头华、俱物头华、句文罗华。译为白莲华、地喜花,即白或红之睡莲,亦有黄、青二色,此恐系指赤、白优钵罗华而言。又须干提华,梵语 saugandhika,又作搔揵提迦华,好香华之意。华之色有黑色与赤色,传说此华恐为白色之拘勿头华,然其形色不相似。另有分陀利华,梵语pun!d!ari^ka,学名 Nelumbo nuci=fera。又作分陀利迦华、分荼利迦华、奔荼利华、本拏哩迦华;译为白莲华,又称百叶华、妙好华。亦为白色睡莲之一种。不被烦恼污染之清净无垢佛,其法性即喻为分陀利华。悲华经及妙法莲华经即以此华为经题。又千叶莲华,乃有千枚花瓣之莲华,系供养佛陀所用,即为佛所坐之华台。又大日经疏卷十五列举五种西方之莲华,即钵头摩华、优钵罗华、泥卢钵罗华、拘勿头华、芬荼利迦华。
又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花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而以之比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于华严经、梵网经等有莲华藏世界之说。于密教有以八叶莲华为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又以比喻人之心脏(梵hr!d ,音译汗栗驮,意为肉团心),并表示众生本有之心莲。〔
『柒』 打坐时看见自己头上有莲花瓣是怎样回事
说明你打坐小有成就 ,但是<金刚经>上说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这些事情 不要去理会都是好境界 , 你要去执着了 那就是魔的境界.....以后这些事情自己知道 就行了 , 不要和别人说就好.....
『捌』 有没有人知道佛教里面头上有莲花是什么意思
佛教认为荷花从淤泥中长出,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洁,表喻佛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又从生死烦恼中开脱,故有“莲花藏世界”之义。
按佛教的解释,莲花是“报身佛所居之“净土”。可见莲花已成为佛教的象征。所以菩萨要垫以莲花为座。佛教中的莲花,包括了荷花和睡莲的不同种类。只有大乘佛教的佛像座用荷花。
莲花在佛教与印度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印度的国花是荷花。印度荷花主要有七种,故有“七宝莲花”之称。
实际上,七种荷花只有二种是荷花,即白莲花(芬陀利花)和红莲花(波头摩花),其它五种都是睡莲。
在植物学中,荷也称莲。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荷花则是佛经中常提到的象征物和吉祥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处,与佛教主张的处世人格相合。正是因为荷花代表佛教,而佛教又来自印度,所以荷花在印度被视为尊严的神圣的象征。
(8)庙头荷花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叶为茶的代用品,又作为包装材料。
荷花的地下茎在淤泥中生长,会被有毒物质侵染,只因藕的特别细密的表皮组织和含有丹宁的下皮,具有一定的阻挡或吸收有毒物质的能力,因而有毒物质多黏附在表皮上或渗入表皮中。在食用藕时要削去外皮,以防把有毒物质也吃进肚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莲花
『玖』 大家知不知道荷花在佛教中代表什么意思
莲花(学名Nelumbonucifera)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内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容花作譬喻。
众生轮回六道,沉迷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不知决觉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诉我们说:五欲六尘之欲乐,沾不得,染不得,应该体会五欲六尘空幻不实,如幻如化,要出离五欲六尘才能解脱自在,修学佛法者,要效法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之精神。
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著清静、无染、光明、自在、解脱之义。其它之花,佛陀就较少比喻,佛陀坐莲花显的很庄严,清净自在,安详无比;假使佛陀坐在茉莉花上,不是显得怪怪的吗?不但不庄严,而且佛陀当下就显得没有气质了,逊色多了,不是吗?(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