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青莲色荷花

青莲色荷花

发布时间: 2021-03-11 05:25:19

A. 那一首莲荷的诗句最能表达佛

李白:“心如世上青莲色。”
孟郊:“道证青莲心。”
白居易:“似彼白莲花,内在水不着水。容”
权德舆:“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赵碬:“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释敬安:“能传千佛戒,定上九莲台。”“莫吟柳絮惊人句,好向莲花见佛身。”“芙蓉出水禅心静,具叶迎风梵语和。 ”
齐白石:“板桥辛苦木鱼声,是否南无念不平。料到如来修已到,莲花心地藕聪明。”

B. 色彩中青莲怎么调啊

晕,草青+少许白那是青莲吗?别误认子弟,青莲是那种偏紫的蓝。用钴蓝+少许的普兰,点点就行+少许玫瑰红。这色也有卖的。

C. 古诗文中有哪些与“莲”有关的诗句

爱莲说.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D. 莲花与中国佛教

莲 花 , 又 称 荷 花 。 它 是佛 教 经 典 和 佛 教 艺 术 经 常 提 到 和 见 到 的 象 征 物 。 莲 花 与佛 教 有 着 不 解 之 缘 , 因 为 它 与 释 迦 牟 尼 的 许 多 传 说 联 系在 一 起 。 据 说 , 释 迦 牟 尼 本 是 天 上 的 菩 萨 , 下 凡 降 生 到迦 毗 罗 卫 国 净 饭 王 处 。 净 饭 王 的 王 妃 摩 耶 夫 人 , 长 得 象天 仙 一 样 美 丽 , 性 情 温 和 贤 淑 , 与 国 王 情 深 似 海 。 摩 耶夫 人 回 忆 新 婚 之 夜 , 她 朦 胧 中 看 到 远 处 有 一 个 人 骑 着 一头 白 象 向 她 走 来 并 且 逐 渐 变 小 , 从 她 的 右 肋 处 钻 入 她 的腹 中 。 她 心 中 模 模 糊 糊 地 预 感 到 菩 萨 化 作 一 头 白 象 入 胎。 日 后 , 身 怀 有 孕 的 摩 耶 夫 人 脸 上 , 微 微 泛 着 红 晕 , 那色 彩 鲜 艳 的 绿 色 领 口 花 边 象 一 片 莲 叶 , 她 的 脸 儿 象 一 朵绽 开 的 莲 花 。 后 来 摩 耶 夫 人 在 娑 罗 树 下 降 生 佛 祖 时 , 百鸟 群 集 歌 唱 , 天 乐 鸣 空 相 和 , 四 季 里 的 花 木 都 一 同 盛 开, 尤 其 是 沼 泽 内 突 然 开 放 出 大 得 象 车 盖 一 样 的 莲 花 。 佛祖 一 出 世 , 便 站 在 莲 花 上 , 一 手 指 天 , 一 手 指 地 , 并 说: “ 天 上 天 下 , 惟 我 独 尊 ” 。 这 天 正 是 四 月 八 日 , 以 后就 成 了 佛 教 的 “ 浴 佛 节 ” 。 释 迦 牟 尼 觉 悟 成 道 后 , 起 座向 北 , 绕 树 而 行 , “ 观 树 经 行 ” , 当 时 就 是 一 步 一 莲 花, 共 1 8 莲 花 。 每 当 他 传 教 说 法 时 , 坐 的 是 “ 莲 花 座 ” , 坐 姿 也 成 “ 莲 花 坐 姿 ” , 就 是 两 腿 交 迭 , 足 心 向 上 。
世 上 , 梅 花 贞 洁 , 傲 霜斗 雪 ; 兰 花 幽 香 , 清 丽 典 雅 ; 竹 高 有 节 , 青 翠 碧 绿 ; 菊花 孤 傲 , 千 姿 百 态 , 而 我 佛 祖 却 独 自 钟 情 于 莲 花 。 这 是由 于 古 印 度 很 早 就 有 爱 莲 的 风 气 。 人 们 苦 于 国 土 气 候 炎热 , 对 春 夏 之 际 开 放 的 莲 花 , 尤 其 感 觉 惬 意 , 清 新 喜 人。 所 以 佛 教 从 初 创 时 起 , 就 注 意 顺 合 民 俗 心 理 以 吸 引 信徒 , 因 此 莲 花 就 常 在 佛 经 之 中 屡 屡 引 喻 。 如 佛 经 上 说 ,人 间 的 莲 花 不 出 数 十 瓣 , 天 上 的 莲 花 不 出 数 百 瓣 , 而 净土 的 莲 花 千 瓣 以 上 。 《 楞 严 经 》 云 : “ 尔 时 世 尊 , 从 肉髻 中 , 涌 百 宝 光 , 光 中 涌 出 , 千 叶 宝 莲 , 有 化 如 来 , 坐宝 莲 上 … … ” 。 《 维 摩 经 · 佛 国 品 》 曰 : “ 不 着 世 间 如莲 花 , 常 善 入 于 寂 行 ” 。 《 诸 经 要 解 》 说 : “ 故 十 方 诸佛 , 同 生 于 淤 泥 之 浊 , 三 身 证 觉 , 俱 坐 于 莲 台 之 上 ” 。可 见 , 莲 花 表 示 由 烦 恼 而 至 清 净 。 说 明 它 生 于 淤 泥 , 绽开 于 水 面 ,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的 深 层 内 涵 。 同 时 莲 花 在 炎 热夏 季 的 水 中 盛 开 , 炎 热 表 示 烦 恼 , 水 表 示 清 凉 , 也 就 是说 , 在 烦 恼 的 人 间 带 来 清 凉 的 境 界 。 所 以 莲 花 是 从 烦 恼中 解 脱 而 生 于 佛 国 净 土 的 圣 人 化 身 。 佛 祖 就 是 出 于 淤 泥间 挺 然 而 出 , 证 得 正 觉 , 得 大 自 在 。 虽 然 超 脱 凡 俗 却 不离 世 间 法 。 莲 与 佛 教 所 主 张 的 出 世 人 格 , 有 着 天 衣 无 缝般 的 契 合 。 佛 教 认 为 , 人 间 烦 恼 多 于 恒 河 沙 数 , 迷 失 自我 如 同 陈 淤 积 垢 。 有 志 者 应 该 努 力 修 行 , 净 化 自 我 , 不受 污 染 , 超 凡 脱 俗 , 追 求 到 达 清 净 无 碍 的 境 界 。 莲 花 的自 然 美 完 全 可 用 来 象 征 佛 教 的 这 种 理 想 。 况 且 , 莲 花 本身 也 确 实 有 吸 引 人 的 地 方 即 莲 贵 善 美 。 它 昂 首 挺 展 , 日艳 且 鲜 ; 洁 身 自 处 , 傲 然 独 立 ; 其 根 如 玉 , 不 着 诸 色 ;其 茎 虚 空 , 不 见 五 蕴 ; 其 叶 如 碧 , 清 自 中 生 ; 其 丝 如 缕, 绵 延 不 断 ; 其 花 庄 重 , 香 馥 长 远 ; 不 枝 不 蔓 , 无 挂 无碍 ; 更 喜 莲 子 , 苦 心 如 佛 ; 谆 谆 教 人 , 往 生 净 土 。 唐 朝诗 人 李 商 隐 赞 誉 荷 花 曾 写 下 着 名 的 诗 句 :
世 间 花 叶 不 相 伦 , 花 入金 盆 叶 作 尘 。
惟 有 绿 荷 红 菡 萏 , 卷 舒 开 合 任 天 真 。
此 花 此 叶 长 相 映 , 翠 减 红 衰 愁 煞 人 !
?
另 外 , 按 照 佛 教 的 说 法: 三 界 的 众 生 , 以 淫 欲 而 托 生 ; 净 土 的 圣 人 , 以 莲 花 而化 身 , 并 能 以 世 人 所 熟 悉 的 形 象 示 现 。 既 然 莲 花 代 表 佛祖 清 净 的 法 身 , 庄 严 的 报 身 , 于 是 便 成 了 佛 教 艺 术 的 重要 题 材 , 也 是 佛 寺 中 经 常 见 到 的 吉 祥 物 。 如 古 印 度 阿 旃陀 壁 画 画 有 莲 花 。 中 国 敦 煌 、 云 岗 、 龙 门 石 窟 , 都 有 很多 以 莲 花 为 内 容 的 艺 术 构 想 。 象 龙 门 石 窟 的 ?阳 洞 雕 有莲 花 装 饰 图 案 以 及 莲 花 洞 窟 顶 上 的 莲 花 独 具 特 色 。 就 是在 一 般 的 大 小 寺 庙 里 , 佛 、 菩 萨 的 雕 塑 也 离 不 开 莲 花 ,不 是 高 踞 莲 花 座 上 , 就 是 手 持 莲 花 , 注 目 凝 思 。 就 连 世人 最 熟 悉 的 观 世 音 菩 萨 也 是 以 莲 为 伴 , 观 音 的 许 多 形 象都 将 莲 花 作 为 陪 衬 : 白 衣 观 音 , 左 手 持 莲 花 , 右 手 作 与愿 印 ; 卧 莲 观 音 , 卧 于 池 中 莲 花 之 上 ; 施 乐 观 音 , 右 手支 颊 , 左 手 在 膝 头 捻 莲 花 ; 一 叶 观 音 , 乘 莲 花 漂 行 于 水面 ; 威 德 观 音 , 坐 于 岩 畔 , 左 手 持 莲 花 ; 多 罗 尊 观 音 ,手 持 青 莲 花 ; 不 二 观 音 , 坐 于 莲 叶 之 上 ; 持 莲 观 音 , 坐在 莲 叶 上 , 双 手 持 莲 花 … … 。 所 以 我 们 所 见 的 佛 像 和 佛经 中 , 介 绍 净 土 佛 国 的 圣 贤 都 以 莲 花 为 座 , 或 坐 、 或 站, 都 在 莲 花 台 之 上 , 以 代 表 其 清 净 庄 严 。 可 见 , 莲 是 佛国 净 土 的 象 征 。
不 仅 如 此 , 莲 还 与 佛 教医 学 有 着 密 切 关 系 。 莲 花 含 有 丰 富 的 营 养 , 既 可 食 用 又可 药 用 。 古 代 女 子 常 采 清 晨 带 露 ( 下 转 8 6 页 ) ( 上 接5 0 页 ) 的 莲 花 敷 面 美 容 , 或 服 食 莲 花 以 驻 颜 益 色 。 莲花 含 有

E. 荷花分为多少种....有什么故事....有什么颜色

荷花--花中仙子
学名:Nelumbo mucifera
英名:Hin Lotus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芙蓉、水华、水芙、水旦、水芙蓉、 泽芝、玉环、草芙蓉、六月春、中国莲等
科名:睡莲科、莲属。本属植物含两种,另一种为美国黄莲N.pentapetala 产于美洲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荷花为窃根水生花卉。藕是荷花横生于淤泥中的肥大地下茎。藕的 横断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孔道,这是荷花为适应水中生活形成的气腔。此种气腔在叶 柄、花梗里同样可以见到。 在茎上还有许多细小的运输水分的导管,导管壁 上附有 增厚的粘液状的木质纤维素。它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折断拉长时,使出现许多白色相 连的藕丝。老藕的丝尤多于微藕。 种藕的顶芽叫"藕苫",被鳞片包着。它萌发后抽出白嫩细长的地下茎,称为 "藕带"。藕带分节,节的周围环生不定根。节上抽叶和花。从藕带先端形成的新藕叫 主藕,旺盛者有4-7节藕筒,简长10-25厘米,直径约6-12厘米。主藕 上分出支藕叫子藕;从子藕再长出的小葱称孙藕,常仅1节。藕的大小、形态、色泽、生 藕的迟早、入泥深浅、品质风味等,均因品种而异,又受栽培和条件的影响。 叶大,直径可达70厘米,全线,呈盾状圆形,具14-2l条辐射状叶脉。叶面深绿色、 粗糙、满布短小钝刺。刺间有一层蜡质白粉,故能使雨水凝成滚动的水珠。
所谓"掉拂 珠碎却圆"(唐·杜甫诗句),赞美的正是雨后荷花特有的动态景观。叶背谈绿,光洁无毛, 脉隆起,中央有圆柱状叶柄挺举荷叶出水。柄上倒生较密刚刺,叶柄与地下茎相连处呈白 色,水中及水上部分则为绿色。
叶分三种:以顶芽最初产生的叶,形小柄细,浮于水面,称为钱叶,或叫荷钱;最早 从藕带上长的叶略大,也浮于水面,叫浮叶;后来从藕带上长的挺出水面的叶叫立叶。无 论是钱叶、浮叶或立叶,出水前均相对内卷成棱条状。立叶依生长早晚,其大小、高矮、 顺序表现出明显的上升阶梯和下降阶梯。在新藕形成时抽出的立叶,比前张大而刚刺较短, 叫"后把叶",在其前方再出现一张形小、柄短、叶背微红的叶,叫"终止叶"。人们只 要辨别出终止叶,就能找到泥中新藕的方位。
荷花的花原基着生于藕带处芽内、幼叶基部的背面;花单生、两性;萼片4-5,绿色, 花开后脱落;营长桃形、桃形或圆桃形,暗紫或灰绿色;花有单瓣、复瓣、重台、千瓣之分,色有深红、粉红、白、谈绿及间色等变化;花期6-9月,单朵花期只3-4天,多展开 午闭,千瓣类能开10天以上;花径最大可达30厘米,小者不足10厘米;雄蕊60-450枚或 瓣化,花药之附屑物多黄色,花丝白色;校头顶生,子房上位,心皮多数分离,散生于碗 形、喇叭形的绿色花托内。花谢后膨大的花托称莲蓬,上有3-30个莲室,发育正常时,每 个心皮形成一个椭圆形小坚果。有时心皮"泡化"或瓣化,不能形成果实。 果实俗称莲子,青熬时果皮青绿色,老熟时变为深蓝色。果皮表面有气孔和保卫细胞, 表皮下有坚固而致密的栅栏组织,气孔下有一条气孔道,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缩得很小, 不让空气和水分自由出入,甚至能阻止微生物进入。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就保证了莲子 的长寿。它可埋在地层中千百年,而不致损坏,甚至还可用来播种发芽。
荷花与花中君子-菊花、花中仙子-荷花、花中之王-牡丹、花中君子-梅花、天下第一香-兰花、九里飘香-桂花、花中西施-杜鹃、花中皇后-月季、花中珍品-山茶花、凌波仙子-水仙并称为中国十大名花。

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据史书记载:远在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曾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今江苏吴县)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自修筑“玩花池”,移种野生红莲。可说是人工砌池栽荷的最早实录。至今南北各地的莲塘比比皆是。湖南就是我国最大的荷花生产基地。每逢仲夏,采莲的男女,泛着一叶轻舟,穿梭于荷丛之中,那种“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情景多么美妙。至于旅游赏荷的去处就更多了。诸如济南大明湖、杭州西湖、肇庆七星岩等都可看到连片荷花的芳容。昔日曾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济宁微山湖竟有10万亩野生荷花的壮丽景观,年年花繁叶茂,吸引无数游人。真可谓“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了。
荷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和大洋洲。除中国外,日本、苏联、印度、 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均有分布。在人工栽培前,早有野生的荷花。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曾于40年前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该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万年。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郑州市距今5000系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两粒炭化莲子。西周初期(公元前ll世纪),古人食用蔬菜约 40余种,藕是其中之一。《峪经》中有"腮有荷华"之句,意指祖国大地上凡有沼泽水 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莲花最多的国家。在江南苏州一带,农历6月24日为观莲节,称为荷山生日。届时人闪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观赏荷花。特别是佛教徒对它最为尊崇,如观音菩萨坐的就是莲花。1990年被人暗杀的印度总理拉吉夫,其名字就是他的外公尼赫鲁在狱中时给他取下的,按印语为“洁白无瑕的白莲花”之意。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于澳门的区旗和区徽也用莲花为图案,表达当地人民特别崇尚莲花,以象征纯洁和高贵。由于荷花是花卉王国里的名门望族,它经群众评选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1989年在北京专门成立中国荷花协会,促进它在中华大地上碧波万顷,香飘无涯。
中国的荷花品种约有200多个。分为花莲、藕莲和子莲三大类。花莲多用于观赏,常见的有宫粉、桃红、纯白等色。 民间最喜爱一梗能开双花的并蒂莲。但急促的生活旋律,常令人们难以出外赏荷,那么,改在家居植养缸荷也别有一番情趣。
中国有八大荷花观赏地:新都桂湖、湖北洪湖、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岳阳莲湖、山东微山湖、济南大明湖、南京玄武湖。

F. 青色的荷花又叫青莲与什么同音

青色的荷花,又叫青莲,读音:qīng lián。
青莲,是一种青色莲花。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唐朝时有李白号青莲居士,常比喻性格品质高尚的君子。
释义: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于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采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
青莲色,《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浅紫色”。
在病理学中,紫绀,指一种紫色或青紫色的病变现象。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钲卷斾抽行营。”
《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
(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禅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绿桂骚人宅,青莲释子宫。”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
(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于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于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绶金章,锢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G. 青莲啥意思

青莲啥意思?

答案:青莲,是一种青色莲花。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唐朝时有李白号青莲居士,宋代有周敦颐的《爱莲说》提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比喻性格品质高尚的君子。

释义: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江淹《莲花赋》:“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 胡之骥 注:“观音大士生于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采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梁元帝《玄览赋》:“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青莲色,《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浅紫色”。在病理学中,紫绀,指一种紫色或青紫色的病变现象。

3.喻佛眼。

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倪璠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苏辙《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钲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

H. 青莲色是什么颜色

青莲色近似于蓝色,深蓝色和蓝紫色,但既不是浅紫(《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浅紫色),也不是深紫,而是一种蓝紫色,即蓝中略微泛红的颜色。

青莲具体指的颜色:

青莲色,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青莲色,指偏蓝的紫色,在《中国传统色彩名录》中提到过。

近似色调:(134,32,180)(8620B4) HSB:(281°,82%,71%)

(8)青莲色荷花扩展阅读:

青莲,是一种青色莲花。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唐朝时有李白号青莲居士,宋代有周敦颐的《爱莲说》提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比喻性格品质高尚的君子。

中国自古热爱莲花,作为中华本土宗教的道教,莲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洁、至妙、至神、至圣之物的象征之一。莲花在道教象征着修行者,于五浊恶世而不染濯,历练成就;被人誉为“出淤泥而不染”的翩翩君子。见道家居士“青莲居士”。

I. 谁能告诉我莲被赋予哪些含义

莲花:
莲花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佛身多置于莲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称莲座。 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把莲花喻为君子,给以圣洁的形象。莲花亦称荷花。它那一茎双花的并蒂莲,是人寿年丰的预兆和纯真爱情的象征。在百花中它是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莲花以它那美、爱、长寿、圣洁的综合象征成为中国人喜爱的名花,因此常藉与“连”同音组合在传统的吉祥图案中。

J. 莲花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回的心境,就出现了答佛性。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性,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轮回中。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

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象征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

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
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
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
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
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热点内容
给女朋友的七夕祝福语简短 发布:2025-07-08 07:12:49 浏览:280
樱花校园模拟器更新物品版怎么下 发布:2025-07-08 07:12:45 浏览:942
踩梅花桩玩法 发布:2025-07-08 07:11:12 浏览:868
清洁西兰花 发布:2025-07-08 06:42:34 浏览:256
真假牡丹图 发布:2025-07-08 06:42:32 浏览:431
雷达七夕表 发布:2025-07-08 06:16:09 浏览:825
GL部樱花 发布:2025-07-08 06:04:10 浏览:337
樱花茶园 发布:2025-07-08 05:38:51 浏览:517
最美插花 发布:2025-07-08 05:36:27 浏览:765
长沙梅花开了吗 发布:2025-07-08 05:31:59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