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古人画海棠

古人画海棠

发布时间: 2021-02-28 03:59:30

Ⅰ 哪位高手能提供有关古人咏海棠的诗词。要全文!

咏白海棠 林黛来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源,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海棠
作者: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如梦令
作者: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Ⅱ 国画海棠的句子古诗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内,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容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Ⅲ 国画中海棠果实有什么寓意

果不知道
海棠比喻年轻美貌吧
“一树梨花压海棠”中的海棠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Ⅳ 求关于描绘海棠画的古诗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宋·版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权,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胭脂为脸玉为肌,未赴春风二月期。
曾比温泉妃子睡,不吟西蜀杜陵诗。

宋·朱淑真《海棠》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鲜鲜丝蕊垂更袅,点点胭脂匀未歇。

宋·王十朋《郡斋无海棠买数枝植之》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

元·无名氏《中吕·喜春来·四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

无语自含愁脉脉,有情时作舞仙仙。

清·纪昀《秋海棠》

海棠 北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Ⅳ 古诗诗配画顾太清的《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顾太清(来1799—约1876),西林觉罗氏自,字子春,号太清。清代女词人,鄂尔泰曾孙女。工诗词书画,有“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誉。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回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输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Ⅵ 张大千画的《秋海棠》简介

中文名来 秋海棠创作于 1976年钤 印 张爰之自印、大千居士款 识 弱质不禁露,幽怀欲诉风纸本镜心 1976年作 45.2×52.8cm款识:弱质不禁露,幽怀欲诉风。六十五年重九后一日写似城仪夫人清赏,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风堂、己亥己巳癸寅辛酉、丙辰鉴藏印:访石庐珍藏印说明:199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拍品。大千因荷花与海棠著称于世。六十岁时一纸《秋海棠》惊艳纽约世界现代美术博览会,获得国际艺术学会颁发的金牌奖。他本人则获得了该学会公选的“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的荣誉称号。1975年起,暮年张大千起落叶归根之念,返台定居。1976年于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千归国画展”。《张大千作品选集》、《张大千九歌图卷》等也在此时陆续出版。本年《张大千绘画艺术》电影纪录片在台拍摄完成。次年又于台北士林外变溪筹建“摩耶精舍”。这一时期的作品是其创作成就的归总,如灿烂的晚霞,炉火纯青,实现人生最后的辉煌。

Ⅶ 苏东坡写的古诗—海棠(简析)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诗人首先刻画微风中的海棠,着意表现海棠的色彩。 “东风”就是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这句诗的意思是:微风轻拂着海棠,海棠泛出华美的光泽。一个“泛”字,写出了在月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拂中,海棠花朵闪烁不定的情景。

第二句描写月下的海棠的清香。 “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的意思是说,明月转过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既然这样,海棠花就只能在孤寂黑暗的夜幕里,散发幽香了。显然,此时的海棠花就如同诗人本人,有才能,有理想,却得不到重用,真是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啊!所以,这里的空蒙幽寂的夜景描写,暗示的是诗人幽寂孤独的心理。

最妙的是三四两句。句中“恐”是担心的意思,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爱花的心理活动和依依不舍赏玩的情态;“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这两句诗被后人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爱花更惜花的感情。“巧”在诗人又以花喻己,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显然,海棠其实就是诗人本人,得不到月光照射而只能屈身于黑暗中的海棠的遭遇就是诗人自己的遭遇的写照。“只恐夜深花睡去”隐含顾影自怜的意思。但诗人并不因此而颓唐萎靡,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豁观、洒脱的胸襟。

综观全诗,前两句点出诗人赏花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诗写海棠的神态,是虚写。虚实结合,既表现了海棠优雅脱俗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爱花惜花的感情,更书写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全诗语言浅近,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深永,耐人寻味。

Ⅷ 《海棠》每句诗都是一幅画,写写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海棠》中的画面: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内淡容的。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8)古人画海棠扩展阅读

一、作品原文

《海棠》

作者:苏轼(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二、文学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Ⅸ 秋海棠是谁的作品国画

《秋海棠》是张大千于1976年作的一幅画作。
款识:弱质不禁露,幽怀欲诉风。六十五年重九后一日写似城仪夫人清赏,蜀郡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风堂、己亥己巳癸寅辛酉、丙辰

热点内容
牡丹江闪送 发布:2025-07-03 00:04:19 浏览:65
最贵兰花图片 发布:2025-07-03 00:04:03 浏览:985
初见七夕 发布:2025-07-03 00:03:10 浏览:950
盆栽生命力 发布:2025-07-03 00:00:53 浏览:6
秦汉七夕 发布:2025-07-02 23:50:12 浏览:823
壁纸花艺 发布:2025-07-02 23:50:03 浏览:684
手钩百合花 发布:2025-07-02 23:49:21 浏览:80
玫瑰草网站 发布:2025-07-02 23:48:09 浏览:569
遵义牡丹园在哪里 发布:2025-07-02 23:41:35 浏览:847
守护甜心之夏日樱花 发布:2025-07-02 23:26:51 浏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