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兰花
Ⅰ 对京剧感兴趣的朋友,有没有关于京剧的趣味问答~!
京剧知识问答一百题
一、“四大名旦”是在哪一年产生的?各自参选的剧目是什么?
1、1927年,梅的(太真外传)、尚的(摩登枷女)、程的(红佛传)、荀的(丹青引)。
二、票界中的“四大名旦”指的是哪四位演员?
2、蒋君稼、朱琴心、林均甫、藏岚光。
三、“四大坤旦”和“江南四大坤旦”指的是哪些艺术家?
3、雪艳琴、章遏云、新艳秋、胡碧兰。花想容、云艳霞、张文琴、韩素秋。
四、“四小名旦”和“四小小名旦”指的是哪些演员?
4、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陈永玲、许翰英、李金鸿、杨荣环。
五、“四大坤伶”和“四小坤伶”指的都是哪些演员?
5、言慧珠、童芷苓、李玉茹、侯玉兰。张曼华、高玉倩、王芷华、王秋华。
六、南方的“四大名旦”指的都是哪四位艺术家?
6、赵君玉、小杨月楼、刘筱衡、黄玉麟。
七、东北“四大名旦”指的是是哪四位演员?
7、蓉丽娟、秦友梅、雯蒻彧、武国英。
八、天津的“四大名旦”指的是哪四位演员?
8、胡碧兰、马艳云、徐东霞、金友琴。
九、中华戏校的“四块玉”指的是哪四位演员?
9、侯玉兰、李玉茹、白玉薇、李玉芝。
十、江南武生四杰指的是哪四位艺术家?
10、李春来、张德俊、张桂轩、盖叫天。
十一、当年分别号称汉口、南京、四川、山东四地梅兰芳的是哪四位演员?
11、南铁生、杨畹侬、关丽卿、王振祖。
十二、票界中的“四大须生”指的都是谁?
12、奚啸伯、管绍华、莫敬一、陶畏初。
十三、台湾的“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大名丑”都是谁?
13、周正荣、李金棠、胡少安、哈元章。秦慧芬、章遏云、梁秀娟、马述贤。周金福、于金骅、王鸣兆、吴剑虹。
十四、当年天津票界“四王”指的是的是哪四位?
14、王君直、王颂臣、王庾生、王竹生。
十五、“四大名旦” 开始独立挑班时各自取的什么班名?
15、梅(承华社)、尚(协庆社)、程(鸣和社)、荀(留香社)。
十六、“四大名旦”所收的头一个弟子各是谁?
16、梅兰芳(魏莲芳)、程砚秋(荀令香)、尚小云(张蝶芬)、荀慧生(叶寿梅)。
十七、“四大名旦”都反串过武生戏的同一个什么角色?
17、黄天霸。
十八、“四大徽班”指的哪四个?各班主要发源活动地在什么地方?
18、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安庆、苏州、安徽(一说湖北)、扬州。
十九、当年上海有著名的武花脸并称“四利”的指的都是谁?
19、刘春利、刘永利、王永利、李永利。
二十、汪笑侬的代表作“四骂”是指哪四出剧目?
20、骂阎罗、骂毛延寿、骂安禄山、纪母骂殿(一说“骂王朗”和“哭祖庙”共称“五骂一哭”)。
二十一、丑角的“四盗、一偷”其中“四盗”(有说是“五盗”)是指哪四出剧目?
21、盗甲、盗钩、盗王坟、盗银壶。
二十二、以马超为主演的“四块白”剧目是哪四出?
22、“反西凉”、“战渭南”、“战冀州”、“诈历城”。
二十三、四平调来源于什么曲调?什么角色不用?而反四平调只有什么角色专用?
23、吹腔,花脸,旦角。
二十四、当年荀慧生班社中被誉为“前、后‘四大金刚’”,指的是哪几位艺术家?
24、赵桐珊、金仲仁、马富禄、张春彦。朱斌仙、陈喜星、费文芝、沈曼华。
二十五、杨小楼班社中的“四大天王”指的都是谁?
25、钱金福、王长林、迟月亭、许德义。
二十六、徐兰沅先生提到的京剧早期琴师“四大名家”指的都是谁?
26、梅雨田、孙佐臣、陆彦庭、王云亭。
二十七、小生中的“三仙”、“四虎”指的是哪几位艺术家?
27、徐蝶仙(小香)、王楞仙、程继仙。姜妙香、俞振飞、叶盛兰、高维廉。
二十八、清末被誉为“架子花”三杰的是哪三位艺术家?
28、钱宝丰、庆春圃、黄润甫。
二十九、丑行“三大士”指的是哪三位艺术家?坤班中的三大名丑指的是哪三位艺术家?
29、肖长华、慈瑞泉、郭春山。宋凤云、一斗丑、梁花侬。
三十、当年“梨园三怪”指的是哪三个行当的特殊演员?
30、“瞎子老生”双阔庭、“哑巴武生”王益芳、“瘸子丑角”孟鸿寿。
二十一、花脸戏中的“三闯”指的是哪三出剧目?
31、“闯帐”、“闯棚”、“闯堂”。
二十二、红生戏中的“三挡”指的是哪三出剧目?
32、挡曹、挡谅、挡幽。
二十三、花旦跷工技巧最显著的三种工是哪三种?在哪三出戏中应用?
33、盘子功、扇子功、担子功。小上坟、红梅阁、阴阳河。
三十四、京剧老生以念白为主的“三审”是指哪三出戏?
34、审潘洪、审刺客、审人头。
三十五、小生戏中的“三会一探”、“三托兆”指的是哪几出戏?
35、“群英会”、“临江会”、“奇双会”、“探庄”。“罗成托兆”、“孝感天”、“夜会?背楼”
三十六、花脸戏中京白戏的“三大老官”(三大太监)指的是哪三出戏?剧中所指“三大老官”各是谁?
36、法门寺、伐齐东、忠孝全。刘瑾、伊立、王振。
三十七、京剧中有“盘肠战”(也叫“拖肠大战”)表演的是哪三出戏?
37、太平桥、无缨枪、贾复拖肠记。
三十八、旦角中京、昆共有的“三刺”、“三杀”剧目具体名称是什么?
38、“刺梁”、“刺虎”、“刺汤”。“杀惜”、“杀山”、“杀嫂”。
三十九、丑角中的“三和尚”是指哪三出戏?
39、“下山”、“游殿”、“祥梅寺”。
四十、丑角戏中的“三怕”是指哪三出戏?
40、“顶灯”、“顶砖”、“背凳”。
四十一、哪三出戏中各有一段“叹五更”的唱段?后各成为哪几位艺术家的代表剧目?
41“清官册”、“捉放曹”、“文昭关”,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
四十二、男、女有三出辞朝的剧目,说出剧中辞朝的人物各是谁?
42、张良、刘基、佘太君。
四十三、“同光十三绝”指的是哪些演员?其中谁是由票友下海的?
43、程长庚、张二奎、卢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卢胜奎、刘赶三。
四十四、唱腔“十三咳”起源于哪出戏的唱腔?后被哪出戏挪用?哪出戏曾用快板“十三咳”?
44、五花洞。大登殿。铁弓缘。
四十五、京剧“十三辙”都是哪十三道辙?
45、中东、一七、言前、灰堆、梭拨、摇条、发花、人辰、由求、乜斜、姑苏、江阳、怀来。
四十六、京剧最初分几行角色?都是什么角色?
46、十行,生、旦、净、丑、末、副、外、杂、武、流。
四十七、京剧唱腔的板眼可分为几种类型?都是什么板式?
47、四种,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
四十八、名角挑班制大概在哪一年?最早始于谁?
48、1895年,谭鑫培。
四十九、三、四十年代有八位以演关公戏出名的演员,号称“八大关公”或“八大老爷”,指的是哪八位演员?
49、王鸿寿、夏月润、李洪春、林树森、周信芳、唐韵笙、程永龙、李万春。
老老爷、八旗老爷、疯老爷、叫街老爷、海老爷、关东老爷、泥胎老爷、小老爷。一说夏月润为白玉昆(状元老爷)。
五十、《八仙过海》剧中除何仙姑外,其他七人头上戴的都是什么?请说出各自的具体名称?
50、巾。相巾(张国老)、员外巾(曹国舅)、荷叶巾(李铁拐)、柳叶巾(蓝采和)、纯阳巾(吕洞宾)、树叶巾(韩湘子)、棒锤巾(钟离汉)。
五十一、京剧界以前曾有八位艺术家被誉为“八骏马”,指的是哪八位表演艺术家?
51、曹宝义、梅兰芳、周信芳、刘奎官、赵君玉、林树森、白玉昆、黄玉麟。(另一说马连良、梅兰芳、周信芳、林树森、刘奎官、白玉昆、赵君玉、赵如泉)。
五十二、京剧武生所演出的“八大拿”剧目,指的是哪八出武生戏?(此有不同答案,答出一种即可)
52、“ 东昌府”、“殷家堡”、“落马湖”、“八蜡庙”、“淮安府”、“独虎营”、“霸王庄”、“河间府”(另还有其它几种说法)
五十三、表演艺术家姜妙香有八出拿手的剧目,称为“姜八出”是哪八出戏?
53、飞虎山、孝感天、辕门射戟、白门楼、罗成叫关、托兆小显、监酒令、玉门关。
五十四、花脸反八打戏是哪八出?
54、打严嵩、打瓜园、打焦赞、打孟良、打韩昌、打窦瑶、打窦尔墩、打酒馆。
五十五、丑角八打戏是哪八出戏?
55、“打面缸”、“打樱桃”、“打杠子”、“打沙锅”、“打钢刀”、“打城隍”、“打灶王”、“打花鼓”。
五十六、京剧文武场早期一般分别指的是哪几种乐器?
56、胡琴、月琴、南弦、单皮鼓、大锣、小锣。
五十七、京剧如以多少而言,基本可分为几类什么内容?
57、本戏、折子戏、小戏、连台本戏四类内容。
五十八、“南梆子”来源于什么曲调?是什么角色特有的唱段?
58、河北梆子,旦角、小生。
五十九、下列演员中哪些没有做过科?作过科的科班名称分别叫什么?
常春恒、荣春善、秦慧芬、梁慧超、李元春、李甫春、方荣翔、魏荣元、班世超、张世麟。
59、常春恒、梁慧超、李元春、方荣翔、张世麟,荣春善(长春班)、秦慧芬(厉家班)、李甫春(荣春社)、魏荣元(荣春社)、班世超(富连成社)。
六十、武生这一行当是由谁首创的?以前唱武生的要供什么?
60、俞菊生,武昌兵马大元帅。
六十一、头本《楚汉争》(后改为“霸王别姬”)是由哪两位艺术家何时何地首演的?
61、杨小楼、尚小云1918年3月9曰演出于北京第一舞台。
六十二、蟒袍的色彩主要分为上、下各几色什么颜色?
62、上五色:红、绿、黄、白、黑,下五色:紫、粉、蓝、湖、香。
六十三、传统戏中谢坐、有坐、告坐一般针对什么而言所答?双方各是什么身份?
63、赐坐、请坐、一旁坐下,大臣与皇上和皇后、朋友客人与主人、晚辈与长辈。
六十四、“夜深沉”的曲牌名来自于何处?它原来的牌名叫什么?
64、来自于昆曲《尼姑下凡》原唱词第一句“夜深沉、独自卧”,原来的牌名叫“风吹荷叶煞”。
六十五、梅兰芳在“嫦娥奔月”、“千金一笑”、“天女散花”、“黛玉葬花”、“上元夫人”、“太真外传”、“西施”、“廉锦枫”、“霸王别姬”等戏中分别创造了什么舞?
65、花镰舞、扑萤舞、绸带舞、花锄舞、拂尘舞、杯盘舞、笛羽舞、刺蚌舞、剑舞。
六十六、“五逼宫”戏一般指的是哪五出传统戏?
66、红逼宫、黄逼宫、蓝逼宫、白逼宫、黑逼宫。
六十七、京剧昆丑“五毒戏”指的是哪五出戏?戏中哪五个人物各表现的哪五毒?
67、“起布问探”、“时迁盗甲”、“活捉三郎”、“义侠记”、“说穷.羊肚”,探子的“蜈蚣”、时迁的“蝎子”、张文远的“壁虎”、武大郎的“蛤蟆”、张婆的“花蛇”。 (另一答案:“下山”小和尚的蛤蟆、“起布问探”探子的蜈蚣、“盗甲”时迁的壁虎、“戏叔别嫂”武大郎的蜘蛛、“羊肚”张婆的花蛇)。
六十八、徐碧云的“五大杰作”是指哪五出戏?
68、“薛琼英”、“虞小翠”、“绿珠坠楼”、“祸起焚椒”(萧观音)、“一至八本玉堂春”。
六十九、谭鑫培、孙菊仙生前最后各自在什么地方演出的什么戏?
69、“那家花园”演出“洪洋洞”,“哈尔飞剧院”演出“四进士”。
七十、老生主演“盗魂铃”、“蛛帘寨”是由谁创造的?原来两出戏各是由什么角色主演?
70、谭鑫培,丑,花脸。
七十一、江南活武松、江南活包公、江南活李逵各指的是哪几位演员?
71、盖叫天、李如春、王正屏。
七十二、台湾“活关公”指的是谁?他曾坐科于哪个科班?在科班中的名字叫什么?
72、李桐春,鸣春社,李鸣俊。
七十三、小益芳、小连生、小振庭、小达子、小奎禄、小金钟这是哪些演员用过的艺名?
73、林树森、潘月樵、孙毓坤、李桂春、郝寿臣、王连浦。
七十四、什么叫“风搅雪”?什么叫“两下锅”?
74、、“梆子”和“皮、黄”同台演出。在同一剧目中有‘昆’(昆曲)、有‘乱’(皮黄),‘梆子’和‘皮’、‘黄’同台演出。
七十五、谁办的什么班社首创在一个戏班中演出“两下锅”的先例?
75、田际云创办的“玉成班”。
七十六、杨小楼、徐碧云、尚小云、李洪春几位艺术家分别在哪几个科班学过戏?在科班时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76、“小荣椿”、“斌庆社”、“三乐”、“长春班”,杨春甫、徐斌寿、尚三锡、李春才。
七十七、“戏迷传”是由哪位艺术家首创演出的?
77、吕月樵。
七十八、著名表演艺术家杨小楼只有一出关公戏是哪一出?
78、“灞桥挑袍”。
七十九、著名表演艺术家尚和玉只有一出猴戏是哪一出?
79、“水帘洞”。
八十、旦角中“花衫”行当是由谁首创的?
80、王瑶卿。
八十一、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戏曲片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拍摄的什么内容?
81、北京丰泰照相馆,1905年、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
八十二、有“活颜良”、“活子都”之称的是哪两位演员?
82、赵松樵、李盛斌。
八十三、女起解、男起解、女斩子、男斩子、女骂曹、男骂曹、女杀四门、男杀四门这几出戏的别名叫什么?
83、“洪洞县”、“秦琼发配”、“芦花河”、“白虎堂”、“击曹砚”、“群臣宴”、“刘金定”、“三江越虎城”。
八十四、京剧服装大致可分为哪几大类?
84、蟒、帔、靠、褶、衣等五大类。
八十五、北京现存最早的戏园最早叫什么?哪个科班曾长期在哪里演出?
85、查园、“富连成”。
八十六、以武生、武旦、武丑开创挂头牌挑班演出的是哪几位艺术家?他们的各自班名叫什么?
86、杨小楼、宋德珠、叶盛章,“永胜社”(时间最长)、“颖光社”、“金升社”。
八十七、“关戏”中的趟马舞蹈是由哪出戏的人物表演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87、“兴瓦岗”的程咬金。
八十八、1951年北京、上海全体女演员各合作反串了一出什么戏?演出的目的各是为什么?
88、“八蜡庙”,(上海是为“京剧号”飞机捐款,北京是为筹建“北京戏校”捐款)。
八十九、二黄碰板又叫什么板式?
89、顶板、奇板。
九十、中国戏曲学校(现改为学院)刚成立时著名的十大教授都是谁?
90、王瑶卿、王凤卿、肖长华、尚和玉、金仲仁、马德成、李桂春、谭小培、张德俊、刘喜奎。
九十一、猴戏中孙悟空的脸谱有几种勾法?说出几种的名称。
91、三种,倒栽桃、一口钟、反葫芦。
九十二、梅兰芳编演过几出红楼戏?说出剧名。
92、三出,“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俊袭人”。
九十三、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京剧片是在什么时间?是什么内容?
93、1933年,谭富英和雪艳琴主演的“四郎探母”。
九十四、早年老旦有十出训子戏,请说出这十出戏的具体名称?
94、“ 专母训子”、“岑母训子”、“徐母训子”、“陵母训子”、“姚母训子”、“秦母训子”、“狄母训子”、“行路训子”、“李母训子”、“周母训子”。
九十五、第一代京剧演员中被誉为“活关公”、“活张飞”、“活赵云”、“活马超”、“活黄忠”的是哪几位?
95、米喜子、钱宝峰、杨月楼、夏奎章、龙长胜。
九十六、京剧常用的曲牌如以乐器区分,大致可分为哪几部分?
96、笛子、唢呐、胡琴三部分(最早还有锣鼓曲牌,大多已不常用)。
九十七、被称为“女挑滑车”、“女铁笼山”、“女冀州城”指的是哪几出戏?
97、“战金山”、“冰雪胭脂”、“忠烈鸳鸯”。
九十八、被称为“老夫子”的陈德霖,他的六大弟子都是谁?
98、王瑶卿、王蕙芳、王琴侬、姜妙香、梅兰芳、姚玉芙。
九十九、“吹腔”是属于哪个剧种的声腔?
99、徽剧。
一百、“举鼎观画”一般都唱二黄腔,哪位艺术家不唱二黄?他唱的是什么腔?
100、林树森,拨子腔。
Ⅱ 世界上有没有叫胡碧兰的人
有的,而且还不少。根据相关网站的统计数据,全国(注: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568个胡碧兰,其中男性1人,女性567人。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数据我国相关部门没有搜集,所以我也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Ⅲ 京剧武旦、刀马旦有哪些流派
京剧旦行有哪些流派和名角?
提到京剧的旦行,也就是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自然要数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四大名旦。然而,按梅兰芳所云,旦角的开山祖师要数陈宝山、胡喜禄。同时还应有梅之祖父梅巧龄,第二代则要数时小福、余紫云、陈德霖和田桂凤、余玉琴、田际云、王瑶卿、朱文英等承上启下身怀绝技的前辈。正是在他们的基础上造就了四大名旦和于连泉(筱翠花)、徐碧云、阎岚秋以及南方的黄玉麟(绿牡丹)、黄桂秋。由于四大名旦异峰突起,改变了生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旦角名家辈出,如南方四大名旦:冯子和、黄玉麟(绿牡丹)、赵金玉、小杨月楼;前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后四小名旦:张君秋、杨荣环、许翰英、陈永玲;四大坤旦:雪艳琴(黄咏霓)、新艳秋、章遏云、胡碧兰(或杜丽云);四块玉:侯玉兰、白玉微、李玉茹、李玉芝。四大名旦的弟子和各派传人还有言慧珠、陆素娟、吴素秋、童芷苓、杜近芳、顾正秋、赵荣琛、赵君玉、赵燕侠、关肃霜、李慧芳、李毓芳、李世济以及梅葆玖、张美娟、杨秋玲、孙毓敏、李玉芙、刘长瑜、李维康。老旦的行当形成较晚,从唱腔到表演确立老旦行当的始于龚云甫和谢宝云,龚派传人有卧云居士、李多奎;谢派传人有孙甫亭、文亮臣。 影响最大的是李多奎所创的“多派”。传人有王玉敏、李金泉。其后改为女性当行,如“三王一李”即王晓临、王梦云、王晶华、李鸣岩。近年影响较大的有王树芳、赵宝秀、郑子茹等。
Ⅳ 京剧唱腔的板式有哪几种组成类型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二六、流水、快板。另有反西皮,是京剧传统唱腔中出现较晚(据传是谭鑫培所创)的唱腔,板式仅二六、散板、摇板。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板式有原板、慢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加的二六、流水、快板等。二黄降低四度(即京胡由“5?2”定弦变为“1?5”定弦)是反二黄。与二黄相较,降低了调门,扩展了音区,曲调起伏更大,旋律性更强,更适于表现悲壮、凄怆的情绪。反二黄的板式与二黄相同。另有四平调,也叫“二黄平板”,由吹腔演变而来。板式只有原板、慢板两种,但曲调灵活,能适应不同句式,可表现多种感情。不论委婉缠绵、轻松明快或沉郁苍凉,都可使用吹腔,旋律与四平调相近,伴奏用笛子。原是曲牌体,逐渐演变为板腔体。唱腔中伴有过门。吹腔的板式不多,基本上是一板一眼,也有少量的一板三眼及流水板。
Ⅳ 京剧《四进士》中的“四进士”是指什么
1929年12月6日,大舞台演出由马连良主演的《四进士》,另由胡碧兰饰杨素贞,曹连孝饰毛朋回,姜妙香饰田伦,马答富禄饰万氏。同月26日,天蟾舞台演出由周信芳主演的《四进士》,同台由赵如泉饰毛朋,小杨月楼饰万氏、王芸芳饰杨素贞,刘奎官饰顾读,陈鹤峰饰杨春。上海观众得以在一月之内先后欣赏马、麒两派的《四进士》,称一时之盛。1956年3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将此剧摄成彩色戏曲艺术片,片名《宋士杰》,周信芳主演。同年10月,周信芳率上海京剧院赴苏联访问,演出了此剧。
Ⅵ 请问现在的满族人有很多姓“奚”的,其祖姓是什么
奚啸伯,京剧表演艺术家,后四大须生之一,生于1910年,卒于1977年,字承桓,祖姓喜塔腊氏,满族正白旗人,祖籍北京大兴县。
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奚啸伯自幼喜爱书法绘画艺术,并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与奚家素有往来,言的二哥向奚的父亲学习绘画,奚啸伯也常到言家听言菊朋调嗓,并于1921年正式拜言菊朋为师,1929年正式下海,改乳名“小白”为“啸伯”,先搭尚和玉班唱二牌老生,后又搭杨小楼、新艳秋、小翠花、章遏云、雪艳琴、金友琴、胡碧兰等班社唱二路老生,1933年应尚小云之约与其合作,1935年应梅兰芳之约以二牌老生身份去武汉、香港演出。1937年自挑大梁,并拜李洪春为带道师,当时合作演出的有李洪春、李德彬、傅德威、赵德钰等人,后又邀侯玉兰、高盛麟、裘盛戎等加盟。1940年到上海演出,报纸称“奚啸伯吐字是遒而不浊,行腔是新而不俗,戏路是大而不伏,作风是劲而不火,集诸子百家大成,而树一帜”。解放后,奚啸伯曾担任北京京剧四团团长、石家庄京剧团副团长等职,同时还热心于现代戏的实践和创作。
奚啸伯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历史、文学、书法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舞台表演气质脱俗、清新典雅、文静深沉、委婉细腻,世称奚派。奚派风格着重体现在“唱”上,他用毕生心血积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则,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唱胡琴、让胡琴”、“赶板夺字”、“唱戏唱气口”等等,可以说他的唱是法度严谨、系统规则的一套学问。他的嗓音音量并不大,但清晰悦耳,韵味醇厚,著名戏曲学家徐慕云先生,形容奚啸伯的演唱有“洞箫之美”。
代表剧目:《范进中举》、《白帝城》、《失·空·斩》、《杨家将》、《十道本》、《四郎探母》、《空城计》、《上天台》、《击鼓骂曹》、《法门寺》、《白蟒台》、《苏武牧羊》、《二堂舍子》、《四郎探母》、《法门寺》、《红鬃烈马》、《二进宫》、《乌盆记》、《三娘教子》、《白毛女》、《霓虹灯下的哨兵》、《奇袭白虎团》等。
奚派传人有:欧阳中石、孟筱伯、李伯培、杨志刚、张建国等。
Ⅶ 袁世凯北洋新军将领中,谁是对他最忠心耿耿的人
安徽督军倪嗣冲。
倪嗣冲(—1924),原名倪毓桂,字丹忱,安徽省阜阳县三塔村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倪洪是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的幕僚。袁世凯比倪嗣冲大九岁,倪嗣冲很早就攀上了这层关系。
1895年袁世凯到天津小站督练新军,倪嗣冲投奔袁世凯,担任执法营务处总办。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向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举荐倪嗣冲,倪嗣冲当上了黑龙江省藩台。袁世凯一度被贬回河南老家,倪嗣冲也被安了个贪污受贿的罪名,革职回家。不过从倪嗣冲后来的做事风格看,说他贪腐倒是一点儿也不冤。
袁世凯对倪嗣冲绝对够意思。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复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他又想起了倪嗣冲。派倪嗣冲统领武卫军右翼偷袭皖北,攻占颍州(今阜阳市),坐上了安徽都督兼署民政长的宝座。从这时候起,倪嗣冲雄霸安徽,将部队扩充为40个营,番号为安武军,也由此开始横征暴敛,中饱私囊,积累了巨额财富。
倪嗣冲这个人,性格粗鲁野蛮,外号“倪大炮”,又喜欢讲排场,要面子,平时有事没事都端着大帅的架子。出门要坐八抬大轿,马队、仪仗队、卫队前呼后拥。省长衙门里的仪仗一律仿造前清制式,遇到喜庆日子,还要把合肥戏班子里的吹鼓乐都调来,锣鼓齐鸣,吹吹打打。
袁世凯推行帝制,反对的人很多,考验倪嗣冲的时刻到了。果然,倪嗣冲没有辜负袁世凯的提携,他再度力挺老袁——召集安徽国民代表409人,联名发出“拥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的电报。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任命张勋为安徽督军,倪嗣冲为安徽省长。这有点儿要削弱倪嗣冲势力的意思,因为倪嗣冲在安徽的口碑很差。倪很不高兴,并因此倒向了黎元洪的对立面段祺瑞。
但张勋也只能呆在徐州,借了江苏督军冯国璋的地盘儿,类似刘备借荆州。安徽实际上是倪嗣冲的地盘。张勋和倪嗣冲关系不错,不好撕破脸。而且,真动起手来,张勋未必打得过老倪。
不久,黎元洪下令免了段祺瑞的国务总理,倪嗣冲闻讯立即通电——宣告安徽独立,截断津浦铁路,要求解散国会。黎元洪束手无策。接下来又赶上张勋复辟,段祺瑞讨伐张勋,倪嗣冲借机夺回了安徽督军兼省长的职位,吞并了张勋的定武军,又被加封为长江巡阅使,真正成为皖系的实力首领,安徽老大。
1920年直皖大战爆发,皖系溃败,段祺瑞下野,倪嗣冲赴北戴河养病,丢了兵权,不久后到天津隐居。民国时期军阀下野后到天津,都带着巨额财富,倪嗣冲这些年在安徽刮地三尺,可以说,把半个安徽的财富都带到了天津。
早在1915年,倪嗣冲来天津之前就开始布局,在天津投资或参股了裕元纱厂、金城银行、丹华火柴公司、北辰电器公司、裕兴面粉公司(后改名为大丰面粉公司)、寿丰面粉公司等企业。再加上在天津英租界、日租界及河东等地投资房产,在安徽阜阳、阜南置田产3万余亩,倪家当时资本总额达到了8000万元。
20年代的8000万元是什么概念?当时一斤大米是5分钱,现在是2块钱,涨了40倍,那么8000万元粗算可相当于现在的30亿多。
倪嗣冲在天津买了两处别墅,一处在意租界大马路(今建国道),与他的好友富商王郅隆为邻,两人也是生意上的伙伴;另一处在英租界围墙道(今南京路和平保育院),院内有两幢楼房,有假山凉亭。另外,他在英租界马场道买下120亩地,计划兴建倪家花园(今佟楼儿童医院所在地)。花园建成了院墙和十几间花房,最终没有完工。
在倪氏的众多企业中,裕元纱厂是倪嗣冲投资最大的一家,投资额110万元,是当时天津规模最大的纺织厂,后来厂址改为棉纺二厂。
1924年7月12日,倪嗣冲病死于天津英租界寓所,安葬在佟楼倪家花园内。这座花园成了倪氏墓园,园内有石板铺成的甬道,两侧摆放着成对儿的石兽和石人。50年代天津兴建儿童医院,倪嗣冲三子倪叔平将其父倪嗣冲和其他亲人的坟墓迁至北仓公墓。
倪嗣冲的长子倪幼丹(1890—?)是他生意上的左膀右臂,后来做过耀华中学校董,他与名伶章遏云有过一次荒诞的婚姻,当时轰动天津。
章遏云(1912—2003)16岁入名师王瑶卿门下,在天津春和戏院连演10天,日场夜场场场爆满。《北洋画报》评选“四大坤伶皇后”,18岁的章遏云与新艳秋、金友琴、胡碧兰入选。也是在这一年,章遏云没能经得起倪幼丹的金元轰炸,同意嫁入豪门。
没想到,婚后章遏云天天被关在家里,几乎与外界断了来往。一个刚刚红起来的角儿,这么转瞬间就告别舞台,章遏云痛苦万分,找机会逃出倪家,费尽周折脱离虎口。双方最终调解离婚,闹得满城风雨。直到章遏云跑到上海,拜杜月笙为义父,倪家才不再纠缠。后来章遏云去了台湾,1989年获美国亚洲杰出艺人奖。
倪嗣冲的女儿倪道颖嫁给了天津八大家之一天成号韩家公子韩扶生,五六百人在国民饭店见证了他们的结婚典礼,证婚人是原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代国务总理龚心湛。
倪嗣冲还有一个侄子叫倪道烺(1879-1951),从小由倪嗣冲带大,二人关系甚为融洽。抗战时期沦为汉奸,后被国民政府逮捕,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
Ⅷ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是什么急~急!~
梅兰芳
Ⅸ 孟丽君的8,京剧女演员
孟丽君,1911年生人,1926年15岁时即于南京挑班演出,极受赞誉。1927年北上来京,居住于宣武区棉花头条。她青衣、花旦、刀马旦皆精,能演梅派的《嫦娥奔月》、《廉锦枫》等,尚派的《秦良玉》,荀派的《盘丝洞》、《英杰烈》,并能兼演小生戏《水淹下邳》、《白门楼》等,尤其《花木兰》、《再生缘》(即《孟丽君》,又名《华丽缘》)中女扮男装极见光彩。她在北京“城南游艺园”日夜演出,有时一个月内竟演出40多场。 孟丽君演《孟丽君》红遍京、津、沪等地,声誉日显。1930年当选四大女伶皇后之时,年仅19岁。曾与言菊朋、雷喜福、安舒元、唐韵笙、梁一鸣等合作演出。解放后以演小生戏为主。1950年她作为华东区代表,参加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世纪50年代任济南市“大众京剧团”副团长,1963年调山东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 。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孟丽君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握着她的手笑道:“孟丽君,好名字,孟丽君演孟丽君,希望你更多地演戏、演好戏。”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始终印在她的脑海中。1976年,孟丽君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数日不能安眠,从而引发了脑血栓症,导致半身不遂卧床不起。这位多才多艺勇于开拓奋进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198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她曾任全国剧协理事、山东省剧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91年10月1日因病故于济南,享年80岁。 1930年春,《北洋画报》为纪念戏剧专刊出版百期,举办了一个由社会各界投票选举京剧四大女伶皇后(俗称“四大坤旦”)的活动。当时,《北洋画报》上印有选票,选举人可将选票剪下,写上候选人姓名,投入各戏院门前设置的投票箱。经过三个多月,于当年6月21日在《北洋画报》488期上公布了选举结果:以得票多寡为序,首名为胡碧兰(25534票),次名为孟丽君(21767票),再次为雪艳琴(20809票)与章遏云(19131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