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荷花团扇
① 刘禹锡 《团扇歌》赏析
注释】
①清编《全唐诗》“相和歌辞”亦收此诗,题《团扇郎》。团扇:也叫“宫扇”、“纨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
②清暑:犹避暑。
③庭树:庭院之树。
④不相见:谓弃掷不复用。
⑤乘鸾女:谓弄玉。鸾,凤皇一类鸟。江淹《杂体诗·班婕好咏扇》云:“执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画作秦王女,乘鸾向烟雾。”
⑥虫网:蜘蛛网。全诗校:“一作网虫。”
⑦练:白绢。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刘禹锡的诗全集栏目。(http://www.xigutang.com)
刘禹锡的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② 荷的历史,快!!!!!!!!!!!急!!!!!!!!!
荷(Neumbo nucifera Gaertn)
我国是世界荷花重要的原产地之一,荷花文化灿若星河,渊源流长。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心神相系,梦魂萦绕,于是或挥毫泼墨,或浅唱高歌,从而留下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诗书画文,其中不泛无价墨宝,千古绝唱。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郑风》中写道:“隰有荷花”。
南朝《西洲曲》中写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南唐中主、著名词人李璟《浣溪沙》中写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唐朝大诗人杨万里曾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大学者、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面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
荷花为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又名莲花、芙蓉、芙蕖、菡萏等。在中国,荷花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荷花一向被人们视为圣洁的象征。荷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在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几乎每个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荷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之一,广泛种植。其次,荷花也被人们当作美丽的化身,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曾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来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容貌。“出水芙蓉”一词则直到今天都还被人们用来形容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最后,荷花还被人们用来比拟品行高洁,正直谦虚的君子,所以荷花也有“花中君子”的别名。
荷花全身都是宝。根状茎白色,称作藕,富含淀粉,横生泥中,长而肥厚,截面多孔;种子椭圆形,大小如花生米,称作莲子。藕和莲子均可食用,皆为营养品。叶片圆形,宽大,叶面绿色,叶背淡绿,既可代茶饮用,又是上乘的包装材料,在西双版纳,人们常用荷叶来包裹烤鱼、烧肉、糯米饭等食物,端午节时则用它来包裹糯米,蒸制四方形的粽子,称之为荷叶粽或枕头粽。荷花花朵硕大,花样多种,有常见的只开一朵的单只莲,有两朵并开的并头莲,也有三朵并开的品字莲,还有一花四面都有花心的四面莲等;花色多种,有深红、浅红、粉红、淡黄、纯白等色,极富观赏性。藕、藕节、叶、叶柄、莲蕊、莲房入药,能清热止血;莲心入药,能清除心火、强心降压;莲子入药,能补脾止泻、养心益肾等。
藕的横断面常常会有许多细长的丝彼此相连,所以中国人有一句成语叫作:“藕断丝连”,用以比喻爱情方面表面上好像荷花产于我国南北各省,自生或栽培在池塘或水田内。苏联、朝鲜、日本、印度、越南、亚洲南部和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荷 #hé
【释义】植物名,莲:荷叶|荷花|荷塘。
【荷包】 #hébāo ①随身携带、装零钱和零碎东西的小包。②指衣服上的兜儿。
〖例句〗小明的荷包被零食塞得鼓鼓的。
【荷花】 #héhuā ①莲的花。②莲。
〖例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洁。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荷〈名〉
(形声。从艹,何声。本义:植物名。也称莲,别称芙蕖、芙蓉。地下茎称藕,子实称莲,花叶供观赏)
植物名。即莲
荷,芙蕖叶。――《说文》
隰有荷华。――《诗·郑风·山有扶苏》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荷叶之清香。――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荷月(指农历六月,以荷花盛开,故名荷月);荷衣(荷叶);荷芰(莲与菱);荷花(莲花。也作“莲华”、“荷华”);荷扇(荷叶形圆似团扇,故雅称为荷扇)
荷叶
荷hé
⒈莲。也叫"芙蕖"、"菡萏"。多年生草本,生长在浅水中。叶大而圆,花粉红或白色。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吃。荷叶和藕节可供药用。
荷hè
<名>
1.担子。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的责任 [burden;responsibility]。如:肩负重荷
2.电荷的简称 [charge]。如:荷质比
3.古泽名。又水名。也作“菏” [the He River]
4.菏,泽名,见《夏书》。古本亦作荷。——《五经文字》
5.另见hé
荷kē 1.苛细;繁琐。
荷hē 1.通"诃"。查察;诘问。 2.见"荷荷"。
拼音: hé,hè, 笔画: 10
部首: 艹 五笔输入法: awsk
笔顺编号:1223212512
爱莲说
周敦颐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①,可爱者甚蕃②。晋陶渊明独爱菊③。自李唐来④,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⑤,濯清涟而不妖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⑦,香远益清⑧,亭亭⑨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①①也;牡丹①②,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①③者也。噫①④!菊之爱①⑤,陶后鲜有闻①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①⑦众矣。
注释
①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②蕃(fán):多。
③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④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予,我。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⑥濯(zhuó)清涟而不妖:经过水播的。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⑦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⑧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⑨亭亭:耸立的样子。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
⑩亵(xiè)玩: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
①①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①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①③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①④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①⑤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①⑥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①⑦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③ 团扇是什么
圆形或近似圆形,柄不长,多为唐代女性随身佩带,中国团扇一般在扇回面画上仕女图答。日本通常用在艺伎表演时,古代日本有用其作为族徽。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折扇系日本发明,而后传入中国。日中两国人民的共同智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在日中交流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件有趣的事。团扇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团扇的是宫廷贵族。到平安时代末期,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当时无论中国或日本,就团扇形状而言,只有圆形和方形,圆形使用量大,所以称其为团扇。]
④ 创造了“秋凉团扇”的典故是谁
班婕妤;古代才女,汉成帝嫔妃。
班婕妤移居长信宫,悄然隐退在淡柳丽花之中版。每天天刚权蒙蒙亮,长信宫门打开,她便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扫地,生活刻板而单调。听到远处昭阳宫里传来欢乐的喧哗声,而自己只有与身影为伴,孤寂中无人问津。她在诗中自比秋扇,感叹道: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
⑤ 团扇诗的历史重识
班婕妤与《团扇诗》
熊明
班婕妤,《续列女传》云:“左越骑校尉,班况之女。”是《汉书》作者班固的祖姑,其名已不可考,因其为汉成帝婕妤,故有此称。班婕妤为后人所知,在于她历经繁华萧瑟的生平经历和她那首著名的《怨歌行》(又名《团扇诗》)。
班婕妤的一生可以看作是古代后宫嫔妃生命历程的一个标本。
班婕妤在青春妙龄时被选入后宫,为同龄人所羡慕。据《汉书·外戚传》云:“孝成班婕妤,帝初即位,选入后宫。”又,《汉书·杜周传》:“自上为太子时,以好色闻,及即位,皇太后诏采良家女。”汉成帝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三十三年)六月即位,那么班婕妤当是在这一年进入汉成帝的后宫的。
刚刚踏入后宫的班婕妤又成为一个幸运儿,初为少使,因颇得汉成帝的欢心,不久便被封为婕妤,居住汉宫有名的增成舍,贵宠无比,几乎与许皇后比肩,“婕妤视上卿,比列侯”,(《汉书·外戚传》)“建始、河平之际,许、班之贵,倾动朝野。”(《汉书·叙传》)获得了无数嫔妃一生梦寐以求却无法实现的宠爱与尊荣。
在深受汉成帝宠纵的岁月里,班婕妤却常怀忧惧之心,这一点,在她后来所作的《团扇诗》中透露出来,即所谓“常恐秋节至”的忧虑。正因为如此,她从不恃宠骄横。有一次,汉成帝乘坐华丽的皇室车马在后园中游玩,他邀班婕妤与他同乘一车。皇帝这样的宠爱,按理来说她应该立即跳上车、在皇帝的怀里撒娇一番才对。然而,班婕妤没有这样做,她拒绝了汉成帝的要求,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不可理解的。班婕妤不仅拒绝上车,还用古代的例子讽劝成帝。她说:“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汉书·外戚传》)她认为,贤圣的君主,身边应该时时有贤明的大臣而不是女色。汉成帝听完她的话,“善其言而止”。此事传到太后那里,太后也觉得班婕妤做得十分正确,并高兴地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汉书·外戚传》)大大地夸奖了她一番。
班婕妤的忧惧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久,汉成帝便渐渐疏远班婕妤,而开始宠爱赵飞燕姐妹。班婕妤虽十分感伤,但却心态平和。但赵飞燕却不肯放过她,鸿嘉三年(公元前十八年),赵飞燕为了当上皇后,在汉成帝面前诬告许皇后和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汉书·外戚传》)汉成帝大怒,废黜了许皇后,并将班婕妤囚禁,考问“祝诅”之事,婕妤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汉书·外戚传》)婕妤的回答有理有据。且在她的回答中,也表露了她与人无争的平和与娴淑的胸怀。汉成帝听完她的话,也认为十分在理,对她又生怜悯之意,便释放了她,并赐给她黄金百斤。
经过这件事后,班婕妤对后宫争斗的残酷无情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许皇后被废之后,赵飞燕姐妹更加骄横放纵,更加肆无忌惮地打击、排挤那些有可能威胁其地位的嫔妃。班婕妤认识到终会有一天,赵氏姐妹还会对自己下手,为了远离是非,他向汉成帝请求到长信宫去供养太后,汉成帝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班婕妤从此住进了长信宫。到绥和二年(公元前七年),汉成帝死,班婕妤又被指派充奉园陵,陪伴死去的汉成帝,在幽怖的陵墓园陵中走完她的余生。死后,葬于成帝陵中。
班婕妤的一生,从繁华到萧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后宫嫔妃们的普遍人生境遇。她们或许凭借才华美貌,能赢得帝王的一时喜爱或宠信,但终会因人老色衰或其它种种原因而被无情地抛在一边,渐渐被忘却。更言之,班婕妤的生命历程,也是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缩影。
⑥ 扇子里有比较有名的品牌吗
当然有了,扇子最有名的就是杭扇和苏扇了,而杭扇里就有一个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王星记扇子,这个品牌源自清朝光绪元年,是地地道道的大牌。
⑦ 李晓明的原大版荷花团扇调色步骤谁有,麻烦教一下,刚刚学画
这个真没有,这个要找美术老师,或者画家才会有的,实在不行上某宝搜啊
⑧ 中国有哪些有名的扇子
1、折扇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折扇早已脱离其扇风的本意,而变成某种完全情绪化或文化的东西。21世纪折扇已成为中国的折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销往许多国家,十分受欢迎。
2、团扇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中国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团扇起源于中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
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中国团扇一般在扇面画上仕女图。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团扇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团扇的是宫廷贵族。到平安时代末期,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3、羽毛扇
羽毛扇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中华传统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湖州羽毛扇是中国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民族传统产品之一。
古代皇帝用雉羽制作长柄羽扇作为出行仪仗,以显示王者的高贵权威,后历朝沿袭不衰,及至清代。在三国,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则被后人誉为智慧和才干的象征。羽毛扇乃是轻、巧之物,所扇出的徐徐微风,就连年老体弱者、孕妇、产后母子都很适宜使用羽毛扇。
4、绫绢扇
绫绢扇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属于宫扇的一种,产于浙江省。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用细洁的纱、罗、绫等制成的一种扇子。一般多圆形,故又名“团扇”。亦有腰圆、椭圆和“钟离式”等。以苏州生产的最精良。造型美,画面精。
5、象牙扇
象牙扇是一种特色传统艺术品,属于贡品,是中国扇子中的精品。象牙质地细密坚韧,便于雕刻,并可染色,是名贵的制扇用料。全扇突出了象牙丝细腻泽润的质感,庄重典雅,古色古香。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把以象牙篾丝编缀的雕花团扇,是清代乾隆年间广东官员进献宫廷的礼品。此扇呈蕉叶形,纵57.3cm,横34.1cm。扇面用洁白细润、宽不足1mm的极薄的象牙丝编成,均匀细密。
⑨ 古诗词关于荷花大全
李白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渌水曲】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孟郊 【杂曲歌辞·乐府三首】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
孟郊 【杂曲歌辞·乐府三首】
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
李白 【渌水曲】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李白 【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孟郊 【戏赠陆大夫十二丈(一作乐府戏赠陆大夫十二丈)】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
白居易 【相和歌辞·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李白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白居易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朱庆馀 【榜曲】
荷花明灭水烟空,惆怅来时径不同。欲到前洲堪入处,鸳鸯飞出碧流中。
李群玉 【北亭】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宋雍 【失题】
斜雨飞丝织晚风,疏帘半卷野亭空。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⑩ 朋友喜欢荷花,送个荷花图案的团扇合适吗
蛮适合女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