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兰花
㈠ 杜牧过屈原兰花诗
1、春兰兮来秋菊, 常务绝兮自终古。 (屈原《离骚》) 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李清照《...
㈡ 哪个名人喜爱兰花(最好是诗人)
古往今来孔子、屈原、李世民、李白、苏轼、李清照、郑板桥、鲁迅、朱德、陈毅、张学良等众多的文人墨客咏兰、画兰、写兰、诗兰,兰花已成为人们用来修身养性、寄情寓志、标明心迹、铸塑人格的象征,升华为意蕴深远的兰文化。
1、爱国诗人屈原不仅种兰,身佩兰花,而且以兰蕙高洁自比。他在《离骚》中就多次写到兰花:“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秋兰兮青表,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豌兮,又树蕙之百亩”。这些名句被广泛传播,使“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并由此使“兰”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性成为一种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
2、东晋诗人陶渊明喜爱兰花,他弃官归里,采菊养兰,写有咏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消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
3、唐代诗人王维养兰成癖,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汗漫录》说:“王维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开创了瓷盆养兰先例。
4、唐代诗人杜牧喜爱兰花,相传他花不少银两养植兰花,建有相当规模的兰圃,在当时写了不少咏兰佳作,苏辙《次韵答人幽兰》诗云:“兰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新”,咏兰诗中寄托自己的理想。
5、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擅于盆栽兰花,发明沙石养兰法,他说:“兰蕙丛出,莳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他的《幽芳亭》首先对兰蕙作了分类:“一干一花,香有余者;一干五七花,香不足者蕙”他所称的"蕙"也为当代植物界所采用。
6、宋代哲学家、诗人朱熹酷爱兰花,他写过不少咏兰诗,其《秋兰》诗去:“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又在《兰》诗中咏道:“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他长期养兰对兰花很有研究,他在《楚辞辨证》中说:“大抵古之所谓香草,必其花叶皆香而燥湿不变,故可刈而为佩。若今之所谓兰蕙,则其花香,而叶乃无气;其气虽美,而质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并作诗日:“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作为不谙植物的文人,能得出这样结论,的确难能可贵。
7、唐末八大家中的“二苏”也是兰花爱好者,兄弟诗:“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借咏兰赞颂郑思肖坚贞不屈精神。近代大画家吴昌硕在一幅兰花画中也题有一首赞扬郑思肖的诗:“怪石与丛棘,留之伴香祖。可叹所南翁,画兰不画土”。
8、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是历史上有名的兰痴,“自谓平生惟兰与竹为吾友也”。他在《种兰》一文说:“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水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日:‘兰草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出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郑板桥:”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雷雨风,终久不凋残“,他的题兰花诗有七八首,兰画也应有这么多,完全可以出一本《板桥兰集》。他画兰潇洒清劲,名噪一时。他的咏兰诗也脍炙人口,如”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一顶乌纱早须脱,好来高枕卧其间“。郑板桥晚年辞官回乡,还养了几盆兰花。有天夜里上床未入眠,却来了一个小偷人,他想了一计退小偷,便吟诗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见,知道暗示自己,赶紧出门想越墙溜走,这时屋里的郑板桥又说:“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于是小心避开逃走。
㈢ 兰花的诗
咏 兰 诗 选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 愈《幽兰操》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王勃《春庄》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兰》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唐彦谦《兰》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施肩吾《兰渚泊》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马戴《秋思》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世民《芳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李白《孤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张九龄《感遇》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唐·无可《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李峤《兰》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 元·揭 斯《秋蕙》
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 元·李祁《题兰棘同芳图》
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 元·倪瓒题郑所南《兰》
鹈 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 元·张翥《题兰》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 明·李梦阳《湘妃怨》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 明 陈汝言《兰》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唐·崔涂《幽兰》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杜牧《兰溪》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唐·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
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唐·刘商《与于中丞》
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唐·刘谷《和三乡诗》
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
— 唐·褚朝阳《奉上徐中书》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 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 宋·苏轼《题杨次公蕙》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 宋·释文兆《幽兰》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 宋·丁谓《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 宋·张咏《萧兰》
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
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
— 宋·晏殊《盂兰盆》
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
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
—宋·释重显《日暮游东涧》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 宋·梅尧臣《兰》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宋·梅尧臣《石兰》
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
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 宋·赵湘《皇后阁春帖子》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 宋·朱熹《咏蕙》
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 宋·朱熹《兰涧》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 宋·朱熹《兰》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 元·余同麓《咏 兰 》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 明·文彭《题兰竹卷》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 明·史鉴《子昂兰》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 明·李日华《画兰》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 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明·董其昌《兰》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明·董其昌《兰》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明·徐渭《水墨兰花》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清 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清·郑燮《题画》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郑燮《峤壁兰》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清·郑燮《得意写之》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
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清·郑燮《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
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清·蒋士铨《题王蔗村镜影图》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清·智永《写兰石有寄》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清·黄任《题画兰》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清·黄任《题画兰》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清·马骀《兰》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清·曹寅《冬兰》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
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
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
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清·姚燮《珠兰》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
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清·孙原湘《清·孙原湘》
阴崖百草枯,兰蕙多生意。
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 明·陈献章《题画兰》
飞琼散天葩,因依空岩侧。
守墨聊自韬,不与众芳碧。
— 元·元梅《墨兰》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
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 明·李日华《垂兰》
㈣ 描写兰花的古诗(带诗人)
【题灵佑上人法华院木兰花(其树岭南,移植此地)】刘长卿
庭种南中树,年华几度新.
已依初地长,独发旧园春.
映日成华盖,摇风散锦茵.
色空荣落处,香醉往来人.
菡萏千灯遍,芳菲一雨均.
高柯倘为楫,渡海有良因.
【戏题木兰花】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题令狐家木兰花】白居易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花药栏】李德裕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木兰花】李涉
碧落真人著紫衣,始堪相并木兰枝.
今朝绕郭花看遍,尽是深村田舍儿.
【兰溪(在蕲州西)】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三月十日流杯亭】李商隐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
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木兰花】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病起】贾岛
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
灯下南华卷,祛愁当酒杯.
【偶题】裴廷裕
微雨微风寒食节,半开半合木兰花.
看花倚柱终朝立,却似凄凄不在家.
【木兰花(一名玉楼春、春晓曲、惜春容)】李煜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声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蹋马蹄清夜月.
【木兰花(即春晓曲)】温庭筠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容颜镜中老.
【木兰花】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班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木兰花(即玉楼春)】顾夐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
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
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
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
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
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
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
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
博山炉冷水沉微,惆怅金闺终日闭.
懒展罗衾垂玉箸,羞对菱花篸宝髻.
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婿.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
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箸痕留红粉面.
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木兰花】魏承班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
闭宝匣,掩金铺,倚屏拖袖愁如醉.
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
凝然愁望静相思,一双笑靥嚬香蕊.
【木兰花】欧阳炯
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
闲庭独立鸟关关,争忍抛奴深院里.
闷向绿纱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
今年却忆去年春,同在木兰花下醉.
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
绿杨风送小莺声,残梦不成离玉枕.
堪爱晚来韶景甚,宝柱秦筝方再品.
青蛾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春早玉楼烟雨夜,帘外樱桃花半谢.
锦屏香冷绣衾寒,怊怅忆君无计舍.
侵晓鹊声来砌下,鸾镜残妆红粉罢.
黛眉双点不成描,留待玉郎归日画.
【木兰花】徐昌图
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
汉宫花面学梅妆,谢女雪诗栽柳絮.
长垂夹幕孤鸾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红窗酒病嚼寒冰,冰损相思无梦处.
【木兰花】庾传素
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
移来孔雀槛边栽,折向凤凰钗上戴.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
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
回答者:8565035 - 举人 五级 1-31 20:35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回答者:小女子花痴地笑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31 20:39
1. 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2.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
(王勃《春庄》)
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
(马戴《秋思》)
7.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非高秋月.
(李白《孤兰》)
8. 兰溪春尽碧泱泱,
映水兰花雨发香.
(杜牧《兰溪》)
9.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
于兰何伤.
(韩愈《幽兰操》)
10. 西北秋风凋蕙兰,
洞庭波上碧云寒.
(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