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苏绣荷花黑白

苏绣荷花黑白

发布时间: 2021-02-12 12:59:11

1. 苏绣品分为哪几类

苏绣品分两大类:一为欣赏品,一为实用品。欣赏品多以名画为稿,所谓“色丝鲜专丽,一如图画”,因而又属称“画绣”或“绣画”。如根据郑板桥墨竹为稿绣的条屏,黑白灰丝线绣墨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其作者名为名门闺秀,因此又称此类绣品为“闺阁绣”。实用品如绣衣、垫帏等。花纹结构多为程式化,具有严谨的装饰美。

2.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代表作

苏绣:代表作双面绣《猫》;湘绣:代表作《狮虎》;粤绣:代表作《百鸟朝凤》;蜀绣:代表作《芙蓉鲤鱼》。

1、双面绣《猫》是苏绣的典型代表作。

艺人们将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无论从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艺人们需用20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2、湘绣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几可乱真,已发展到异色、异形、异面的双面全异绣。

3、粤绣题材广泛,有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卉等,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热烈喜庆的色彩,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使潮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潮绣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各具特色。《百鸟朝凤》是其代表作品。

4、蜀绣,以绣制龙凤软缎被面和传统产品《芙蓉鲤鱼》最为著名。蜀绣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苏绣荷花黑白扩展阅读: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四大名绣是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

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3. 苏绣如何应用在日用品上苏州刺绣在日用品中的应用有哪些

以苏绣被面为例,它采用软缎面料,轻柔舒适,精工绣出各种图案,华丽美观。纹样也都带有吉祥寓意:龙凤呈祥、百鸟朝凤、凤穿牡丹、鸳鸯荷花等。配色方法有传统的雅五彩、显五彩、素五彩等,颇有民间意趣,曾经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床上用品。
可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手工绣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苏绣室内用品生产从手绣发展到机绣、电脑绣等多种制作方法,针法也延伸到雕花、烫花、喷印等多种装饰手法,这样制作出的产品新颖美观,价格低廉,深受现代人喜欢。
另外,苏绣在室内日用品中可以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在“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的促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别具特色、新颖独特的各种软装饰品作为房间新宠。例如:湘绣研究所在吸收了西汉帛画、西汉刺图案、针法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刺绣的优点,在材料、图案、针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采用呢绒、麻布作底料,用辫绣、网绣、铺绒等针法绣制的壁挂、靠垫、脸谱等,既有湘绣传统,又有现代美术探索几何形、点、线、面、块组合与构成的影响,色彩明朗,风格粗犷,很有特色。这类运用意匠形式设计,装饰性针法,色彩单纯,对比强烈的绣品,蕴藏着人们对工艺品要求简朴、单纯的渴望,加上价格合理等因素,发展前景很乐观。

4. 苏州刺绣的骄人著作有哪些

◎双面绣《五彩牡丹》(李娥英)1955年江苏省手工业联社颁发一等奖。
◎《白孔雀》(徐绍青)196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优秀奖。
◎ 双面绣《松鼠葡萄》(苏州刺绣研究所.李娥英)1982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金杯奖。
◎乱针绣《小白狗》(苏州刺绣研究所)1983年中国国际旅游会获优秀作品奖。
◎双面三异绣《济公》(苏州刺绣厂)1983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大会受嘉奖。
◎双面绣《金鱼》(苏州刺绣研究所)1984年第五十六届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
◎双面绣《长毛猫》(苏州刺绣厂)1986年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夫迪夫国际春季博览会获金奖。
◎双面绣《金鱼》(夏芬)1990年全国轻工博览会获金奖。
◎ 双面绣《一团和气》(苏州刺绣研究所)1992年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 三异绣《双龙戏珠》(顾文霞)1992年深圳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银奖。
◎乱针绣《张大千像》(姚惠芬)1995年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赛获一等奖。
◎《君士坦丁女郎》(姚惠琴)1995年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赛获优秀奖。
◎《周总理像》、《吹箫引凤》(姚建萍)1998年8月首届是中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获金奖。
◎ 肖像绣《董建华像》(姚惠芬)1999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银奖。
◎《盆花》(姚惠琴)1999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优秀奖。
◎《双燕》(张美芳、徐建华)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获金奖。
◎双面绣《金鱼》(徐霞琴)2000年杭州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获金奖。
◎《彩荷》(姚惠芬、姚惠琴)2000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
◎《泼墨山仙》(姚惠琴)2000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银奖。
◎《老鹰》、《狼狗》(姚建萍)2001年中国天津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获金奖。
◎ 肖像绣《蒙娜丽莎》(姚建萍)2001年10月第二届北京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获“善华奖” 金奖。
◎《伯爵夫人》、(姚惠芬)2001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银奖。
◎《山水》、《睡莲》、《山庄》(姚惠琴)2001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银奖、铜奖。
◎《水乡》(姚惠芬)2001年12月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
◎《山水》、《荷花》(姚惠琴)2001年12月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
◎《人权之光》(邹英姿)2002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展获金奖。
◎乱针绣《白云飞流图》(季绍平)2002年中国轻工协会"华艺杯"获银奖。
◎《京剧人物》(姚惠琴)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
◎《荷花》(姚惠琴)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
◎肖像绣《伊丽莎白》(薛金娣)2003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获金奖。
◎《姑苏繁华图》(卢福英)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
◎《孔雀》(卢菊英)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
◎《香远溢清》(梁雪芬)2004年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台屏《山茶麻雀》(钱杲)第一届全国旅游产品获银奖。
◎《太湖船》(张明勤)第二十届全国旅游产品获一等奖。
◎微型双面三异绣《虎丘与寒山寺》(顾玲娟)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获四等奖。
◎双面绣《海鸥竞翔》(吴金凤)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创作奖。
◎微型双面绣《羊》、《蛇》(李红)全国旅游产品获银奖。
◎2008年薛金娣《秋庭婴戏图》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0年薛金娣《韩熙载夜宴图》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2010“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1年薛金娣《锦春图》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2011“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1年薛金娣《月曼清游图》在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金奖。

5. 宋代以后的苏绣分为哪几类

苏绣品分两大类:一为欣赏品,一为实用品。欣赏品多以名画为稿,所谓“色丝鲜版丽,一如图画”,因而权又称“画绣”或“绣画”。如根据郑板桥墨竹为稿绣的条屏,黑白灰丝线绣墨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其作者名为名门闺秀,因此又称此类绣品为“闺阁绣”。实用品如绣衣、垫帏等。花纹结构多为程式化,具有严谨的装饰美。

6. 苏绣和欧式绣的区别

四大名绣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在我国除了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这"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产品销路尤广,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中国刺绣的“四大名品”

苏绣,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之。
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画面丰收,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涉及装饰画(如油画系列、国画系列、水乡系列、花卉系列、贺卡系列、鸽谱系列、花瓶系列等)。实用品涉及服饰、手帕、围巾、贺卡等。

粤绣,广东地区刺绣品的总称。相传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主要有衣饰、挂屏、褡裢、屏心、团扇、扇套等绣品。在艺术上,粤绣构图繁密热闹,色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以及鸡、鹅为题材。粤绣的另一类名品是用织金缎或钉金衬地,也就是著名的钉金绣,尤其是加衬高浮垫的金绒绣,更是金碧辉煌,气魄浑厚,多用作戏衣、舞台陈设品和寺院庙宇的陈设绣品,宜于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

蜀绣,亦称“川绣”,指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刺绣。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 数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绣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清中后期,蜀绣在当地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绣之一。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色彩鲜丽。

湘绣,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长沙城里的商人们为了满足一批因镇压太平军而发迹的新贵,开设了“顾绣庄”,不久又以湘绣之名压倒了顾绣。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无拈绒线)绣花,其实是将绒丝在溶液中进行处理,防止起毛,这种绣品当地称作“羊毛细绣”。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湘绣人文画的配色特点以深浅灰和黑白为主,素雅如水墨画;湘绣日用品的色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

晚清至民国年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可悲可泣时代,从列强侵略到军阀割据,内忧外患,战事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刺绣与其它民族工商业一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几近奄奄一息。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刺绣与其它工商业一样,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许多地方为了保持发扬当地的刺绣技艺特色,纷纷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拨出专门的经费扶持推动刺绣技艺的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对流失于民间的许多刺绣绝技加以系统开发和利用,使刺绣的针法内容大为丰富,绣品更为美丽,品类也更为繁多。特别是在“双面绣”的基础上,又发展创研出“双面全异绣”,即在同一面料上正反两面能绣出画面、针法、色彩完全不同的绣品,使世人连声惊叹:“堪称世界绝技”。

7. 苏绣的获奖历史

沈寿《耶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高达一万三千美元。《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 其《美国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时,其盛况空前。
徐志勤《松鹤中堂》获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优等奖。
丁渭琦作品在南洋劝业会、江苏省地方物品展览会获奖。
金静芬作品南洋劝业会、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获金奖。 1949~2004年省部级以上奖励:
◎双面绣《五彩牡丹》(李娥英)1955年江苏省手工业联社颁发一等奖。
◎《白孔雀》(徐绍青)196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优秀奖。
◎ 双面绣《松鼠葡萄》(苏州刺绣研究所.李娥英)1982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金杯奖。
◎乱针绣《小白狗》(苏州刺绣研究所)1983年中国国际旅游会获优秀作品奖。
◎双面三异绣《济公》(苏州刺绣厂)1983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大会受嘉奖。
◎双面绣《金鱼》(苏州刺绣研究所)1984年第五十六届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
◎双面绣《长毛猫》(苏州刺绣厂)1986年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夫迪夫国际春季博览会获金奖。
◎双面绣《金鱼》(夏芬)1990年全国轻工博览会获金奖。
◎ 双面绣《一团和气》(苏州刺绣研究所)1992年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 三异绣《双龙戏珠》(顾文霞)1992年深圳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银奖。
◎乱针绣《张大千像》(姚惠芬)1995年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赛获一等奖。
◎《君士坦丁女郎》(姚惠琴)1995年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赛获优秀奖。
◎《周总理像》、《吹箫引凤》(姚建萍)1998年8月首届是中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获金奖。
◎ 肖像绣《董建华像》(姚惠芬)1999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银奖。
◎《盆花》(姚惠琴)1999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优秀奖。
◎《双燕》(张美芳、徐建华)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获金奖。
◎双面绣《金鱼》(徐霞琴)2000年杭州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获金奖。
◎《彩荷》(姚惠芬、姚惠琴)2000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
◎《泼墨山仙》(姚惠琴)2000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银奖。
◎《老鹰》、《狼狗》(姚建萍)2001年中国天津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获金奖。
◎ 肖像绣《蒙娜丽莎》(姚建萍)2001年10月第二届北京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获“善华奖” 金奖。
◎《伯爵夫人》、(姚惠芬)2001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银奖。
◎《山水》、《睡莲》、《山庄》(姚惠琴)2001年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银奖、铜奖。
◎《水乡》(姚惠芬)2001年12月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
◎《山水》、《荷花》(姚惠琴)2001年12月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金奖。
◎《人权之光》(邹英姿)2002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展获金奖。
◎乱针绣《白云飞流图》(季绍平)2002年中国轻工协会华艺杯获银奖。
◎《京剧人物》(姚惠琴)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
◎《荷花》(姚惠琴)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
◎肖像绣《伊丽莎白》(薛金娣)2003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获金奖。
◎《姑苏繁华图》(卢福英)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
◎《孔雀》(卢菊英)2003年(杭州)第三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获金奖。
◎《香远溢清》(梁雪芬)2004年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台屏《山茶麻雀》(钱杲)第一届全国旅游产品获银奖。
◎《太湖船》(张明勤)第二十届全国旅游产品获一等奖。
◎微型双面三异绣《虎丘与寒山寺》(顾玲娟)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获四等奖。
◎双面绣《海鸥竞翔》(吴金凤)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创作奖。
◎微型双面绣《羊》、《蛇》(李红)全国旅游产品获银奖。
◎2008年薛金娣《秋庭婴戏图》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0年薛金娣《韩熙载夜宴图》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2010“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1年薛金娣《锦春图》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2011“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1年薛金娣《月曼清游图》在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金奖。
◎2009年顾文霞、梁雪芳刺绣工作室与苏州国画院联合创作的《春暖大地》大型刺绣作品,在第四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上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1年梁雪芳作品《荷韵》获“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优秀奖;作品于2013年3月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4年梁雪芳作品《尔若盛开二》获“从洛桑到北京”第八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金奖。

8. 苏州刺绣在哪里啊

苏州市三景刺绣厂是一家专业生产刺绣、苏绣、工艺品、手工刺绣、苏州刺绣、刺绣服装、刺绣工艺品、双面绣、刺绣屏风、刺绣画的刺绣厂家。企业致力于对民间传统手工刺绣的挖掘和整理。将其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使这一千年传承的民族工艺更加发扬光大……
中国苏州刺绣研究所座落于苏州著名园林----环秀山庄内,建筑典雅,风景优美。园林艺术与刺绣艺术交相辉映,是苏州市外事旅游定点单位。成立于1957年。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
苏州刺绣,历史悠久,具有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丰富、绣工精细的特色。刺绣研究所成立后,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绣制出大量的创新作品。代表作有《小猫》、《金鱼》、《风景》、《人物肖像》等。先后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第五十六届波兹南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等等。绣品广泛得到国内外友人的喜爱,被誉为“东方明珠”。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研究所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艺术含量。从题材内容表现形式技艺手法等多方面进行思维上的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甫先生合作的《泼墨荷花》、《玉兰》等;与常沙娜教授设计的尾鱼》、《卷丹》等。尤其是与美国摄影家合作的《冒气的池塘》、《雪松》等,都达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题材,技法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使传统苏绣跨出了一大步。加上包装、镜框、装裱上的改进,都增加了刺绣艺术品的魅力。
苏绣艺术精品,曾八十余次作为国家元首级礼品赠送国外,先后到过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苏州刺绣研究所是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单位,享有直接进出口权。

9. 学苏绣,哪里有

学苏绣建议选择专门的培训机构,比如:苏州三景刺绣有限公司的姑苏绣娘班。位于苏州高新区东渚镇树园路180号。
知识延伸:
一、姑苏绣娘班学习内容:荷花、兰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鱼、鸳鸯、蝴蝶的刺绣方法及所用针法、双面绣针法。 若有课时已学完但仍未学会或觉得学的不够满意的学员可继续留下免费学习,学会为止。
二、姑苏绣娘班总教学课时为42课时,每课时45分钟,每两课时为一教学单元。每日上午9点半至11点、下午13点半至15点、15点半至17点各为一教学单元,学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参加任意教学单元学习。教学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学员之间相互不影响,学员按自身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
三、学习费用:姑苏绣娘班总教学42课时,免费赠送两课时,每课时收费40元,课时费1600元,工具材料费180元,合计1780元。工具材料包括:绷凳一副、绷架一个、剪刀一把、针一包、刺绣底料6幅、线若干,以上工具材料及学员绣品归学员个人所有。
四、结业:学员学完全部42课时内容,成绩合格,颁发“姑苏绣娘”证书。凭此证书可参加苏州三景刺绣的工艺师班继续学习深造,也可凭此证书向三景刺绣提出就业申请,此证书也可作为其他就业时的技能参考。
五、其他事项:学员学习期间合格的刺绣作品可由三景刺绣作价回收。姑苏绣娘班学员的住宿、吃饭等自行安排,外地学员需要协助的可提出申请,三景刺绣配合解决。

公交车路线及站点:快线3号(东渚农贸市场西站)、44路(东渚农贸市场站)、43路(东渚农贸市场西站)、441路(东渚站)、446路(东渚农贸市场西站)。

热点内容
野柿盆景 发布:2025-05-24 03:00:58 浏览:251
绿植芭蕉 发布:2025-05-24 02:55:26 浏览:98
黑百合的皮肤 发布:2025-05-24 02:46:11 浏览:596
废旧花卉 发布:2025-05-24 02:45:22 浏览:453
情人节警察会查房吗 发布:2025-05-24 02:40:51 浏览:352
矮小木兰花 发布:2025-05-24 02:28:30 浏览:202
花卉球径 发布:2025-05-24 02:17:25 浏览:650
刘文西荷花 发布:2025-05-24 02:02:02 浏览:942
华字荷花图片 发布:2025-05-24 02:02:01 浏览:119
樱花雨时节 发布:2025-05-24 01:59:04 浏览: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