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元春

七夕元春

发布时间: 2024-04-25 05:32:56

Ⅰ 鍐峰瓙鍏村湪鐭ラ亾鍏冩槬鍑虹敓浜庡ぇ骞村垵涓浠ュ悗锛屼负浠涔堣佺О濂囷紵

鍦ㄨ淳搴滐紝鏈変袱浣嶅皬濮愮殑鐢熸棩鏈涓虹壒娈婏紝涓浣嶆槸鍑虹敓浜庝竷鏈堝垵涓冪殑宸у愶紝鍙︿竴浣嶆槸鍑虹敓浜庡ぇ骞村垵涓鐨勫厓鏄ャ

宸у愮殑鍑虹敓鏃ュ瓙鍦ㄨ淳搴滄槸涓嶈鐪嬪ソ鐨勶紝鐜嬬啓鍑よ窡璐炬瘝璇村埌鏃惰繕鍙规皵锛岀О杩欐棩瀛愪笉濂姐傜敋鑷冲湪鎺㈡槬鐩樻暟浼椾汉鐢熸棩鏃讹紝閮戒笉鎰挎彁宸у愮殑鐢熸棩銆

涓冩湀鍒濅竷鏄涓冨曡妭锛岃嚜姹夋湞璧风墰閮庣粐濂崇殑鏁呬簨灏卞箍浼犳皯闂达紝涓や汉鐨勬晠浜嬭櫧鎰熶汉锛屼絾缁堝綊鏄涓嶅渾婊$殑鐖辨儏锛屾墍浠ユ皯闂磋嚦浠婅繕鏈夋瓕璋e敱鍒帮細鈥滀竷鏈堜竷锛屾唱姘存淮锛岀墰閮庣粐濂充笉瀹规槗鈥濄傝繖灏辩粰涓冨曡妭钂欎笂涓灞傛偛浼ょ殑绾辩僵銆傛洿鍏间竷鏈堟槸姘戦棿浼犺寸殑鈥滈兼湀鈥濓紝鐩镐紶杩欎釜鏈堥奸棬鍏冲ぇ寮瀵艰嚧浜洪煎悓閫旓紝鑰岄檷鐢熶簬涓冩湀鐨勫┐鍎夸細琚璇呭拻锛屽懡杩愬ぇ澶氫笉澶熷傛剰銆


鍏冨冪渷浜

鐩告瘮鍏冩槬鏈鍚庣殑鈥滆崱鎮犳偁鎶婅姵榄傛秷鑰椻濓紝宸у愰偅鍧愬湪灞辨潙閲庡簵绾虹哗鐨勭粨灞锛屾诲綊瑕佷护浜烘f叞寰楀氾紝鑰屽ぇ骞村垵涓鍑虹敓锛屽張鏈夊彲鈥滃団濆憿锛

Ⅱ 贾元春的死为何伏在七夕的故事里

一、与七夕节相关

贾元春在他的故事里边扮演过乞丐,而且在他死后他想要把他葬在七夕的故事里边,就是可以通过乞巧这个传统的情人节来祭奠这个人物,使他在这个资料中记载七夕的那一天,有很多少女们穿戴着好好看的衣服仰望天空,好像是看到织女和牛郎他们在鹊桥上相会,也就是这一天的到来,有了这个乞巧的说法。


在历史上有很多悲剧,通过历史的一些记载,我们也能了解历史人物的一些事情,在我们看到这些暗示的一些戏曲当中我们也能了解当时人物的一些做法,以及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当中的一些地位,也觉得他们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历史人物。

Ⅲ 有关于民间节日的传说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清风笑豪情。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编辑本段]敬老节
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历史上也有农历七月十三为敬老节的说法,但于1989年时修改.
[编辑本段]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编辑本段]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编辑本段]冬至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编辑本段]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为了颂扬释迦牟尼的功德,届时寺庙中要举行盛大的佛会以示纪念,要焚香礼佛,钟鼓齐鸣熬粥供佛。腊八节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干果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各地用料不一,一般有大米、小米、糯米、大麦、小麦米、薏仁米、红豆、绿豆、芸豆、莲子、白果、花生仁、桂圆、杏仁、瓜子仁、葡萄干、红枣、栗子、果脯等。此外,在民间还有咸腊八粥,荤腊八粥等多种原料的制法。北方的人们这一天里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要祭祀祖先,期盼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腊八节期间,人们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在这一天开始制办来年货中的食品,做腊八醋,泡腊八蒜,做腊肉,腊鸭、腊鱼等食物。 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编辑本段]小年夜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等。
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将要结束。
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土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
[编辑本段]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编辑本段]【中国传统节日中英对照】
1.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s Day
2.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 Lantern Festival
3. 清明节(4月5日) Tomb-Sweeping Day
4.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Dragon Boat Festival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Mid-Autumn (Moon)Festival
6.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Double-ninth Day
7..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New Year's Eve

【我国元旦节由来】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Ⅳ 元春省亲时点的《乞巧》是出什么戏,为何伏元春之死

关于元春之死,因为前八十回中曹公并无明笔涉及,一直以来都是个谜,至于什么时候死的,因何而死,都没有确切的定论,目前学界比较认同的是元春死于某一年的冬天,是因为宫里支持的一方势力失势而失宠,因此暴毙,这其中谜团重重,仍有许多未解之处。

我们今天不分析元春判词和曲词,我们从一出戏里看看,元春之死有什么隐秘。

元春的正传在其省亲之时,其后基本都是作为背景出场,比如贾母、王夫人逢年过节去宫里探问,元春每逢端午,元宵等几大节日,赏赐下来的东西,以及通过宫里太监的动向,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元春在宫中的生活。

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因为有脂批,历来成为研究热点,这四出戏分别是《豪宴》《乞巧》《仙缘》《离魂》,庚辰本在每一出戏文后,都有一条重要的脂批:第一出《豪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我们如今只看与元春相关的一出戏《乞巧》,乞巧来自洪?N《长生殿》传奇第22出《密誓》,说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月七日七夕节这天,深夜祭拜牛郎织女二星,作至死不渝白头偕老的爱情誓言的故事。

我们知道,这出戏说的是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后因安史之乱,李隆基在马嵬坡被逼赐死杨玉环,最后一条白绫结束了杨玉环性命,还有一说是她死于乱军之中,乃至还有吞金自逝一说,反正最后的下场都比较凄惨。

杨玉环是唐明皇最宠爱的贵妃,生前受尽恩宠,连带整个杨家也跟着得势,她的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哥哥杨国忠官拜宰相,就连她远方的兄弟都得了高官,可谓荣华富贵权倾一时。据历史记载,杨家一族还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唐玄宗还亲自为杨氏御撰和敕书家庙碑。

我们可以拿杨家与红楼中的贾家对照,何其相似?贾家也不发先帝御赐的各种碑匾,贾赦、贾政、贾珍、贾琏等都靠祖荫在朝中做官,连带跟靠贾府之势不断升迁的奸雄贾雨村,也是仕途顺利。还有与贾府联络有亲的四大家族,王子腾、史鼐等人,也不断升迁。

我们知道贾府从红楼一开篇就已经走下坡路了,而它能维持这最后的末世繁华富贵,跟贾元春的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元春封妃是贾府能够维系贵族豪奢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元春封妃后也曾一度受宠,就像《乞巧》中唱道的“若得一个久长时,死也应;若得一个到头时,死也瞑。”但现实中,杨贵妃是没有与唐玄宗白头的,所以这出戏里的杨贵妃乞巧,她其实担心就是“妾蒙陛下宠眷,六宫无比。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头之叹!”

在宫里如履薄冰生存的贵妃元春,是否也有‘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头之叹’呢?更兼贵妃泪唱“妾想牛郎织女,虽则一年一见,却是地久天长。只恐陛下与妾的恩情,不能够似他长远。”这出戏里,时时流露的都是杨贵妃生恐被唐明皇疏远,生怕失宠的心理,因此选在七夕这天乞巧,其实乞的恰恰是唐明皇的一个诺言。

这一点,是否映射了宫中元妃的心境呢?之所以说《乞巧》伏元春之死,是否曹公正是借唐明皇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反面衬托出了元春在宫里先是受宠后又备受冷落乃至失宠失势的现实呢?且《乞巧》既伏元春之死,又谐音“蹊跷”,是否正意味着后文元春之死会有蹊跷?

另外,我们知道,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一年才得见一次,这是否又在隐喻元春一年难得见圣颜一次?以至最后被冷落,连替她“搭桥”的太监们也看人下菜碟,见到元春失势,不肯再如前般孝敬,于是我们看到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宫里的太监竟然刚公然到贾府打着借钱的幌子要钱,凤姐还做了一个寓意元春失势的夺锦之梦!

总之,曹公借《乞巧》这出戏,于元春省亲时唱出,其实正是在大喜之处伏大悲,看似象征爱情和团圆的七夕,象征幸福欢乐的七夕,其实真正要警醒我们的是,恩爱欢愉不过一时,生离死别不可避免,总是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

杨贵妃死后,其家族也被清算,自此没落,联想到红楼梦里的贾府,我们不难猜出,元春死后,贾府被抄家清算,由此没落,最终落得个“家亡人散各奔腾”,“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作者:夕四少,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Ⅳ 七夕出生的巧姐,为何被刘姥姥预言“遇难成祥”

巧姐在七夕女儿节出生,王熙凤不以为喜却以为忧,遇到刘姥姥巧姐遇难成祥

生日是一个人出生的日子,在古代普遍都会很重视。元春是贾府的大小姐,她出生在大年初一,她被大家很看重,后来就成为了贵妃;黛玉出生在二月十二,这就是花朝节,意味着黛玉就是“百花之神”;探春出生在农历的三月三,这是上巳节,也就是古代的情人节,这就意味着探春未来的婚姻会幸福。



总的来说,巧姐就是在七夕出生的一个女孩子,她的命运很好却充满了转折。巧姐当初虽然是贾府的大小姐,可是她贾府抄家她被狼舅和奸兄卖到烟花柳巷,这也是幸亏刘姥姥花费了很多的钱财把巧姐从哪个地方救出来。

这是就是幸运的地方,后来她嫁给板儿,两个人幸福的生活中在一起。巧姐,也是很幸福的地方。

王熙凤当年对刘姥姥的照顾,最后都化作她对巧姐的照顾了。刘姥姥是知恩和念情的人,在贾府兴盛的时候,刘姥姥没有再去过贾府,可是在贾府落魄了,刘姥姥却前去探望,刘姥姥不会“锦上添花”,但是她会“雪中送炭”。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Ⅵ 古人对事物的雅称

季令: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节令: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初七:人日。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

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婚龄:

第一年 纸婚

第二年 棉婚

第三年 皮婚

第四年 花果婚

第五年 木婚

第六年 糖婚

第七年 毛婚

第八年 铜婚

第九年 陶婚

第十年 锡婚

第十一年 钢婚

第十二年 丝婚

第十三年 花边婚

第十四年 象牙婚

第十五年 水晶婚

第二十年 磁婚

第二十五年 银婚

第三十年 珍珠婚

第三十五年 珊瑚婚

第四十年 红宝石婚

第四十五年 青玉婚

第五十年 金婚

第五十五年 绿宝石婚

第六十年 白金婚

年龄:

孩提 幼儿时期

总角 童年时期

及笄 女子15岁

弱冠 男子20岁

花信 女子24岁

而立 30岁

不惑 40岁

知命 50岁

花甲 60岁

古稀 70岁

喜寿 77岁

米寿 88岁

白寿 99岁

耄耄 80-90岁

期颐 100岁

时辰:

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其"别称"分别为:

子时——"夜半"、

丑时——"鸡鸣"、

寅时——"平旦"、

卯时——"日初"、

辰时——"食时"、

巳时——"隅中"、

午时——"日中"、

未时——"日映"、

申时——"哺时"、

酉时——"日入"、

戌时——"黄昏"、

亥时——"人定"。

热点内容
再种海棠花 发布:2024-05-04 17:04:37 浏览:532
丁香能杀虫吗 发布:2024-05-04 17:04:36 浏览:573
电影有个叫奇什么 发布:2024-05-04 17:01:55 浏览:795
鬼怪花语 发布:2024-05-04 16:51:54 浏览:333
电影尺度香港 发布:2024-05-04 16:48:35 浏览:460
车震剧 发布:2024-05-04 16:44:58 浏览:217
86电影网电视剧大全 发布:2024-05-04 16:44:58 浏览:582
情人节选什么礼物 发布:2024-05-04 16:43:23 浏览:479
玫瑰花型慕斯 发布:2024-05-04 16:36:36 浏览:913
唐宣城见杜鹃花李白 发布:2024-05-04 16:28:32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