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一朵
⑴ 形容兰花香的孤独诗句
1、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出自:陶渊明(魏晋)的《饮酒·幽兰生前庭》
释义: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
赏析:直接描写兰花生长情况,突出孤寂高傲的姿态。
2、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出自:屈原(先秦)的《离骚》
释义:日色渐暗时间已经晚了,我纽结着幽兰久久徜徉。
赏析:诗人愿与幽兰一样,在世间保持自己正直的一面。
3、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出自:曹植(两汉)的《洛神赋》
释义: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
赏析:借幽兰之形,展现洛神姿容的美丽。
4、幽兰露,如啼眼。
出自:李贺(唐代)的《苏小小墓》
释义:墓地兰花上凝聚的露珠,宛如她悲伤的泪眼。
赏析:直接描写兰花的美丽姿容,并借此怀旧。
5、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出自:袁枚(清代)的《偶步》
释义:偶尔来西边的走廊下散步,看到一朵兰花静静的开放着。
其中,”偶步“是偶尔散步之意。
⑵ 求一篇赞美兰花的文章..急用。
芬芳难拒,沁人心脾。寻香而去,自幽兰来。我已陶醉。
那朵素雅的小花是雪白的,在春风中摇曳着,舞蹈着,歌唱着。碧绿的叶儿衬着她,纤纤的茎儿更显出她的亭亭玉立。当又一阵春风抚摸她的脸颊,幽兰更像一位妙龄少女展现自己婀娜的身姿了。那花中君子!
啊!几片绿叶,像展开的翅膀;一朵幽兰,如玲珑的微笑。“冷观桃李斗风流,花自伶仃香自幽。谁知兰心真佛性?水穷云起看沉浮。”自然万物,美韵天成: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气袭人。
虽然蓬槁荆棘,她却静静地长;虽然无人喝彩,她却悄悄地香。习惯了冰雕雪蚀的生存,习惯了空谷久疏的的日月,花开花谢随意,孤芳独步自赏。这就是美好、高贵、典雅、贞洁、贤德的幽兰。她有素雅的品质,有贤德的行为,有高尚的灵魂。爱花之人,无不对这种品行赞叹,被这种精神感化,笔者也是如此,因而有感而发。
这是“冰肌玉骨志高洁”,这是“突岩深缝妙香稠”,这是“疏花冷落澹含娇”,这是“玉池清照影骈娟”……是雪花缀满枝头,这般晶莹洁白?是白云在此逗留,如此婀娜多姿?不,她比雪花更圣洁,比白云更端庄——那幽兰!我爱兰花,爱它那幽幽的清香,更爱它那不炫耀自己却把清香奉献给人们的精神。
兰,无论高缀枝头,还是飘落在地,始终保持一尘不染的品格。即使埋入泥土,也是片芳心,洁白无瑕。古今中外,正有许多这样的人:《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敢于反抗,心有清泉,“清”伴随与她,在自己心中,刻下佳话;欧洲的骑士谦恭有礼,有豪侠风度和正义感,他们对主忠诚,勇敢和美德融为一体……
我愿做一朵幽幽绽放的兰!
⑶ 王舍幽兰一朵开,满眼星河入画来是什么意思
一花一草一木都可入画。
兰花纳入画中,困清形容景色的美丽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都可入画。
崔涂所作的幽兰,深大基刻地滚尺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⑷ 张羽的《咏兰花》的诗意
诗意是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没有人欣赏却自己散发着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可贡献的却不少。白话文意思是兰花可以是白的,还有黄色的,没有人去理会她的芳香,它的心原来不大,但是却容纳下了许多芬芳。
张羽的《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能白更兼黄”,兰花瓣白蕊黄,素淡清丽;“无人亦自芳”,从人格化的角度称赞兰花之“香”,从形之美推进到内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笔两写,既写花,又状人。杨万里《凝露堂木犀》云:“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张羽化用杨万里诗意,却更加准确、老到、形象。寸心不大,暗喻谦谦君子,所求于社会的不多。“容得许多香”,暗喻才华不尽,可贡献于人的不少。
此诗咏兰,着重抓住兰花两大特色:色与香。全诗用兰花的清幽、纯和、持久之香,写出兰花独具的品格与文人雅士的志趣,乃咏物诗中之佳构。
⑸ 袁枚诗偶步全文及译文
《偶步》
作者:清代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释义:
偶尔来到西边长廊处散步,惊喜的看到一朵兰花在廊下静静的开放着。
是谁先把兰花开放的信息传出去的呢?不然怎么会有蜜蜂比我还早来。
(5)幽兰一朵扩展阅读:
《偶步》由清代袁枚所著,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是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袁枚是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弃官后住在随园,随园景色宜人,花开四季,这首《偶步》应该是袁枚偶然到不常去的西廊散步时发现了一株兰花,惊奇之下做出的诗。
《偶步》这首诗一是表达了诗人看到兰花幽开的欣喜之情,这是意外的惊喜,显得尤为珍贵,同时也传达了兰花长在不起眼的地方,被人发现的几率很低,但它还是独自盛放,而且还吸引来了蜜蜂前来采蜜,所以有才之人终不会被埋没。
⑹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诗词大意是什么
偶然闲步到西面的回廊下,看到一朵兰花幽静的开着。是谁去(给蜜蜂)
报告的信息(说兰花开了)呢?蜜蜂就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