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上海本地宝情人节

上海本地宝情人节

发布时间: 2023-03-24 08:09:06

㈠ 上海哪里有吃烛光晚餐啊

推荐:香颂玫瑰露、王品台塑牛排

这里的西餐,算是比较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内若容是准备在平安夜和家人一同享用大餐,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每头牛仅供6客的牛排,全熟仍然鲜嫩多汁,而玫瑰露则浪漫气息十足,连冰块中都带有玫瑰花瓣。分量很足,一大块鲜嫩的牛肉,不至于让大家在岁末还饿着肚子回家。

地址:张杨路500号时代广场7楼(近浦东南路)

花园饭店

人均:200元

推荐:蟹粉豆腐、八宝辣酱年糕

本来上海菜和平安夜没什么干系,但是小洋房却平添了西洋气息。圣诞聚在雅致的小洋房里品品精致的海派菜,也另有风情。

每年的平安夜,花园饭店也都会推出大餐,还会有精彩演出,若是想要在此度过,还是要及早预定的喔,否则肯定是客满。

地址:绍兴路27号(陕西南路瑞金二路间)

㈡ 今年的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情人节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节日,但是不同国家的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却各不相同。

而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节也是靓女们重视的日子,因此而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今年是8月7日。

在古代,七夕的庆祝已经很普遍了,但传统上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无关,只是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的节日。后来由于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赋予了七夕节以情人节的含义。近年中国年轻人又以庆祝西洋情人节的方式庆祝七夕,内容上与传统习俗并无关系。

当然还有把元宵作为情人节的,元宵亦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高挂的夜晚,还是一个快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豫园、古猗园、上海植物园今年不约而同地重启情人节主题。豫园的凝辉路南侧便以"爱情街"为主题命名,完美地契合了"中国情人节"的主题。

于是这里成双成对亲密接吻的天鹅灯、金鱼灯和鸳鸯灯密布于道路上空,将甜蜜的味道洒向游客。古猗园元宵灯会,为有情人提供了一个韵味十足的传情方式,在灯影绰约的古典园林里,携手共提一盏花灯,相互探讨猜几条灯谜,握着暖暖的手品尝暖暖的元宵,让永不凋谢的玫瑰见证永不落幕的爱情,各式各样的活动为情侣、夫妻相会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㈢ 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情人节是2月14号。

中国一般把传统节日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汉代,七夕的庆祝已经很普遍了,但传统上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无关,只是乞巧、许愿的节日。后来由于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赋予了七夕节以情人节的含义。近年中国年轻人又以庆祝西洋情人节的方式庆祝七夕,内容上与传统习俗并无关系。

当然还有把元宵作为情人节的,元宵亦称“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高挂的夜晚,还是一个快被遗忘的“中国情人节”。豫园、古猗园、上海植物园今年不约而同地重启情人节主题。豫园的凝辉路南侧便以“爱情街”为主题命名,完美地契合了“中国情人节”的主题。

于是这里成双成对亲密接吻的天鹅灯、金鱼灯和鸳鸯灯密布于道路上空,将甜蜜的味道洒向游客。古猗园元宵灯会,为有情人提供了一个韵味十足的传情方式,在灯影绰约的古典园林里,携手共提一盏花灯,相互探讨猜几条灯谜,握着暖暖的手品尝暖暖的元宵,让永不凋谢的玫瑰见证永不落幕的爱情,各式各样的活动为情侣、夫妻相会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巧克力:只给最爱的人

情人节的巧克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巧克力自它诞生以来就于情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爱的人们用甜蜜的巧克力表达对爱人的浓浓情谊。爱是巧克力,爱是熔化的心。巧克力在情人节礼物中与玫瑰花相比是不分伯仲的巧克力在玛雅与阿兹特克文化,被视为具有神秘与催情的特质。

电影:黑白画映—你就是我最美丽的风景

爱情是人类永恒关注的主题,而电影作为抒写生活的最佳工具,也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描摹着爱情的种种:初恋、热恋、狂恋、单恋……在情人节的这天带她去看一场见证你们爱情的电影,进入电影的世界中去寻找你们渴求的爱情。

晚餐:亲爱的,我送给你的晚餐只有爱

玫瑰花是情人节的开场,巧克力是情人节的温存,作为情人节压轴的则一定就是晚餐。不论你是想给你的她一份怎样大的情人节晚餐,不论你们的晚餐是在幽幽的烛光里,是在漫天星光的广场上,还是在叫卖声起伏的路边小摊,对于晚餐的内容,也都只有一个,就是爱。

㈣ 09情人节去哪里,我在上海

兄弟,加油啊!哥们建议你去七宝老街吧,市区虽然繁华可是太喧闹,而且情人节各种活动太影响二人世界了,各种各样消费诱惑呢,不花钱没面子,花了心疼。哈哈,我08年五一节和女朋友去的(当时还不是女朋友),第一次约她出去,很紧张的。七宝风景不错,为她拍了好多照片,当晚用绘声绘影做成视频配了她喜欢的音乐送给她,现在还是很美好的回忆,最重要的是那里有很多女生爱吃的小吃,坐上小船,或者找个茶馆喝喝茶,点些小吃,欣赏老街的风景,实惠、清净、别有一番情调,交通呢,坐九号线七宝站下,走过去很方便。祝你们愉快!

㈤ 上海人过节的特别

以前,遇上开心事,人们会以“高兴得像过节似的”来形容,可如今上海人三天两头过节,仅2月份的前半个月,就有春节、年初五迎财神、情人节、元宵节4个节日,可谓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而沪上的商家刚刚告别黄金周,又开始为接踵而至的情人节和元宵节忙乎。这两天,翻开报纸,不是各大宾馆的情人节套餐大比拼,就是谁家的汤圆皮薄馅好,真好似———我们为哪些节日疯狂

2月5日下午,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慕名来到城隍珠宝总汇,对着一尊长16厘米、宽11厘米、高30厘米,重量为711.93克的千足金财神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就决定要了,经过双方商榷,最终他们以100600元的价格,刷卡消费,欢欢喜喜地请走了这尊沪上最大的千足金财神。

以白领消费著称虹桥友谊商城,在圣诞节期间商场销售额提高了10%,而礼品、饰品、化妆品、工艺品的销售上升了30%。以“漂亮妈妈主题店”形象出现的妇女用品商店,每年的销售高峰出现在“三八”妇女节和5月份的母亲节。

沪上四星级以上的宾馆以前还是以接待海外商务客和旅游团为主,近年来,他们的公关部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开拓国内市场,于是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西洋节成了他们营销的重头戏。本周出版的本市一张服务类报纸,一次刊登了12家宾馆的情人节烛光晚餐的广告,来自金茂凯悦大酒店的消息,逾千元的烛光晚餐早在过年前已经被抢订一空。

而去年年底,在上海的年轻人中忽然开始流行过万圣节了,在上海的音像制品店里一些和万圣节有关的影片卖得奇火,一些大学生还专门到做外贸面具生意的小店选购各种面具,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赶外国时髦的兴奋点已经转移到了各种特色节日上了。

今年春节,在闵行区七宝镇的北海道室内滑雪场,每天都有外国游客前来滑雪。一家纺织厂的日籍总经理连续3天带着两个女儿来这里,他说:“我们日本人爱滑雪,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中国的春节。”

日趋国际化的上海,上海人过起了洋节,外国人过起了春节,中西合璧,节日越过越多。

节多了,能兴奋起来吗

上海人目前已经接受的古今中外节日一年大约有20多个,平时还有诸如艺术节、花卉节、旅游节等人造节来凑热闹,上海人应该说对过节早已有了平常心,对节日消费更是不再趋之若鹜。

今年春节除了出境旅游一枝独秀外,上海的其他假日消费并没有呈惯性增长,也不是所有的商家都喜上眉梢。记者从一些商厦了解到,除少数商场销售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上升之外,其他商场的销售额仅仅比平时稍多一点。可见曾经轰动一时的长假假日消费如今已日趋平缓,真正引起消费热点的并不是传统的“十一”节、“五一”节,而是一些富有特色、能够煽情的新节日。

某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陈先生今年春节总共用掉1000多元钱,他说,除了给双方父母拜年,小两口6天呆在家里休息,看看碟片,睡睡懒觉,把平时的辛劳都补回来。陈先生最爱“血拼”的太太也失去了SHOPPING的兴奋,她说,过年还能买什么?前年两人各买了一件唐装,炫了一下,去年搬新家,这一整年就是不断地跑宜家、吉盛伟邦,再请亲朋好友到家来聚人气,到了春季长假终于可以歇一口气了。但对于即将到来的情人节,两人还是兴趣盎然,因为这是他们的恋爱纪念日。陈先生透露,他将买2003朵康乃馨送给太太。又是有一笔不小的开销。看来,陈先生这对时尚的丁克夫妻并不是得了节日消费厌倦症,而是在等待节日消费的兴奋点。

有识之士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假日集中消费的传统观念,日常消费和假日消费成为两个并重的消费渠道;同时,上海人的消费越来越理性,并没有因为过节而盲目消费,商家掘金更加费劲了,要制造消费兴奋点要靠不断地创新。

以节兴市还能变出什么招

以节兴市,迄今为止依然是商家营销的第一个法宝,即使这个掘金形式不再新鲜,但沪上的商家还是乐此不疲,其实,好的策划真的就是成功的代名词。

年初五到城隍珠宝接财神。早在春节前,城隍珠宝就针对今年黄金消费避轻就重的趋势,结合“年初五接财神”这个消费新热点进行了策划,他们专门从深圳定制了这尊财神,并进行了全方位的广告宣传,果真一炮打响,成为新年本市珠宝销售的第一个亮点。正如上海宝玉石协会副会长、城隍珠宝总经理赵德华所说的,再好的商品也需要独到的推销,城隍珠宝每年都举办几次主题活动,既有弘扬珠宝文化的“玉龙文化展”、“铂钻文化展”、“两岸三地玉器精品展”等,也有引领时尚的情人节情侣首饰、春秋两季婚庆首饰、母亲节爱心首饰推介活动,就是希望不断通过以节兴市,引导珠宝消费市场。如今城隍珠宝的品牌日趋深入人心,节庆时的销售额均能比平时上升20%左右,获得了双赢。

在文化消费领域,相比往年,电影市场上的节日效应似乎路越走越宽。情人节来临,上海几大主要电影院纷纷轻车熟路调出强档爱情片,迎候以冲动消费著称的少男少女们。今年除了《百年好合》、《情归阿拉巴马》外,有的影院还奉上一枝玫瑰,让刻意的浪漫也显得像模像样。电影市场的节日效应模式其实来源于早期贺岁大片的成功,冯小刚的几部贺岁片让电影市场的老总们明白,春节看电影的人们喜欢“乐呵呵”的,大把的票款收入让“强档期”开始变得深入人心。经过市场的洗礼,现在片商都明白了儿童节要放动画大片、夏天要放动作大片、圣诞要选全家皆宜的大片等基本定律。

由此可见,有的放矢的营销活动就是商家制造的兴奋点,只要对路,目前是最能触动人们的消费兴奋神经的。

上海人几乎天天能过上节,但上海人并不是天天愿意去消费的,商家还得多练点穴的本领。

㈥ 情人节红包数据出炉,哪个城市收发最多

2月15日,情人节红包数据出炉,上海收发最多

2月15日晚上,微信官方账号“微信派”公布了今年520红包的相关数据报告。收520红包最多的十大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苏州、重庆、武汉、东莞。

发520红包最多的十大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苏州、成都、重庆、武汉、东莞,两项排名基本一致,其中,上海是收发520红包都最多的城市,可谓最幸福、最浪漫。

(6)上海本地宝情人节扩展阅读

真心实意转的红包双方分手后不可以要回:

在非常特殊的节假日男女双方相互之间表达爱意是社会所接受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注意的是所表达的爱意一定不能超过道德的边界。否则,肯定会违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被认定为无效。

如果双方达成了赠与的合意,即我是真心实意转给你的,该行为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更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否则,即使起诉至法院也会被法官认定为无效。

㈦ 2011-08-06上海这边情人节能到哪里

乌镇不错啊

㈧ 情人节卖花问题(上海)

可以啊!年轻人应该多多尝试一下生活的不同方式!呵呵!请注意以下几点:
1、卖花就应该提前定货源,一般2月8号到10号就应该动了,买回来的鲜花一定要泡在水里催开5-8小时,然后再打刺、包装,这样才有卖像;(够你们累的!嘿嘿!)
2、卖的时候装备尽量精简,这样才方便移动;(不知道上海的城管会不会赶人,反正在重庆我是被赶过,一定要跑得快。)
3、销售说辞一定要事先准备好(嘴巴甜点哦!),最好是找同龄人推销成功率才比较高;
4、还有就是掌握好时间,如果晚上8点以后都还没卖完,那么就赶快降价(成本价)抛掉吧,不然就........亏死吧!!!!!!
预祝你们销售成功吧!我在重庆卖过4年,反正赚不赚钱没关系,重要的是体验生活。
卖价你自己定:上海的市场价格我不太清楚,重庆的价位在10-20元/朵,视包装档次定。最高买到98元/朵(兰色妖姬)。

㈨ 上海今天是什么节日的风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元宵节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圆润的满月,正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圆满,仅这一点来说,就足以引起中国古人的重视,再加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和元宵,更能衬托出家庭团圆的美好寓意。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吃汤圆、走百病、送灯与打灯、灯球和灯轮、猜灯谜、放天灯、放烟花、舞龙舞狮、踩高跷、祭门、祭户等。我认为在元宵节众多的习俗中,最值得一提有5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元宵节的习俗之一:踩高跷🌷✨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高跷一般都是木质的,在刨好的木棒中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在腿上。表演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民间有一种传说,是把踩高跷与同贪官污吏作斗争联系在一起。从前,有座县城叫两金城,城里和城外的人民非常友好,每年春节都联合办社火,互祝生意兴隆,五谷丰登。不料来个贪官,把这看作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就说,凡是进出城办社火,每人都要要交三钱银。人们不交,他就关城门,挂吊桥。但仍难不住聪明的人,他们就踩着高跷。翻越城墙、过护城河,继续欢度春节,乐在其中。据此,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民间。
✨🌷元宵节的习俗之二: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习俗,“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 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 御花园 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叫元宵的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 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汉武帝听闻此事,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到了正月十五 长安城 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亮激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之三:情人相会🌷✨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羡锋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敬派袜“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的习俗之四:猜灯谜🌷✨
猜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来的,起源自先秦时期。猜灯谜盛行于宋朝,元宵佳节,在赏花灯会上,将诗词谜语书于花灯上,任人猜度,所以叫猜“灯谜”。这一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每逢元宵节都会打出灯谜,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喜爱。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传统灯谜的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有一年元宵节, 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大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 《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 猜谜。
✨🌷元宵节的习俗之五:灯球和灯轮🌷✨
早在唐代长安,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在广大的农村中,盛行灯球和灯轮的习俗活动。当时在长安城繁华的大街上、树枝上,悬挂许多“灯球”,远看好像颗颗明球、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这种风俗的遗迹流传到现在,每年的元宵节,繁华的地带,在树枝上、城门上、电杆上、土堆上,高悬各式各样的花灯,供人们欣赏。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定为正月十五,据史书记载,睿宗景云二年(711)正月十五日夜里,于安福门外,做了一个20丈高的灯轮,用锦绣加以装饰,挂上5万盏花灯,就像一-株巨大的花树。成千的宫女和长安少妇在灯下唱歌跳舞。
“灯轮”乃元宵节闹灯又一景,高悬“灯轮”的习俗,早在唐代长安就很盛行。人们在制作“灯树”的同时,长安的皇亲国戚,为了夸富斗威,他们不惜用大量的丝绸铁丝,制作比“灯树”更高级的“灯轮”。灯轮高达几十米,上缠五色丝绸,装点金玉宝器,悬彩灯万盏。除圆心主灯(都是大灯)外,周围还有许多花灯围绕,可以转动,有立体感、动态感,十分壮观。此习俗流传至今,每逢盛大节日,仍可在城乡的许多地方看到。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几千年来,元宵节的习俗在流传中逐渐发展演变,但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热点内容
古代荷花剑 发布:2025-05-14 06:40:49 浏览:543
夜兰花的郭 发布:2025-05-14 06:34:37 浏览:935
一朵朵的一的声调 发布:2025-05-14 06:12:42 浏览:609
上海的白兰花 发布:2025-05-14 06:04:43 浏览:595
洛阳樱花 发布:2025-05-14 06:04:00 浏览:854
心里的一朵浪花 发布:2025-05-14 06:03:14 浏览:502
犁头尖盆栽 发布:2025-05-14 06:01:56 浏览:450
卖大型花卉 发布:2025-05-14 05:53:21 浏览:618
洛阳牡丹口腔 发布:2025-05-14 05:50:20 浏览:475
各种剑兰花图片 发布:2025-05-14 05:34:39 浏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