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朵花都应芬芳
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从最后一名抓起,让每个学生成才”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自主、合作,交流、讨论,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的舞台,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两节《套中人》的展示课,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改的理念。如何体现这一理念,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胡惠敏老师在《套中人》的教学设计中,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让学生自主探讨,自由交流。通过问题设置,老师在讨论中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通过设置“采访”主人公别里科夫,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每个小组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不仅模仿主人公的语言,就连主人公的动作学生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欢声笑语充满课堂。通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交流,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从感受社会氛围中“审视人物”。师生交流讨论,达成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可恶之社会产生可恶之人”的共识。而且,在课堂学习中,处处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课堂、和谐课堂。比如,在讨论用“产生可恶之人”还是“孕育可恶之人”时,师生都能平等对话交流,和谐的气氛溢满课堂。“文学的魅力在于跨越时空去尽情想象,通过想象和各种生命展开对话,从而完成精神的成长。”设置“采访”情境展开对话交流,就是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回归现实自我,完成精神成长,由文本回归现实,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比不同的“套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和文章主旨的理解,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和经典文学的永恒价值。李丽老师在《套中人》的教学设计中也体现了这一方面。同样是外国短篇小说,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歌颂的是主人公贝尔曼“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而契诃夫的《套中人》却是讽刺、鞭挞沙俄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这样,就中外短篇小说的对比研讨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课时减少,课堂容量加大,这对每位语文老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无疑是一条好路。与此同时,老师如何设置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值得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精通教材、精研教法,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采用怎样的教法、学生通过怎样的学法会更有效,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同时,对每堂课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不断总结、改进。当然,也不能忽视了“课堂语言”,比如,“三讲三不讲”,采用怎样的语言表达适合学生的知识接受和思维拓展,在备课中都值得考虑。
教学改革需要长期的探索,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才能提升教学艺术。“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让我们为每一朵鲜花的盛开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养料吧!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天晴了,花儿朵朵绽放……
Ⅱ 每朵花本应芬芳答案哦
1.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的妙处。(6分)
答:(1)比喻,作者将孩子失去天性、失去成长的快乐比作花朵失去芬芳,使标题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2)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画龙点睛,暗示中心。
(4)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2.在作者眼里,面临高考的孩子生活是沉闷的、压抑的、失去芬芳的。请你站在中考体验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这段经历中的收获。(5分)
答案:事例(2分),收获(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备考的日子,繁重沉闷。夜深人静,妈妈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来到我书桌前,我深切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倍感振奋。
示例二:在体育迎考的日子里,所有的训练项目枯燥乏味,我流汗,甚至流血,但是最终我得了A。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我变得更自信、更强大
Ⅲ 五光十色,鲜艳,芬芳,亭亭玉立,花香袭人,怒放连在一起造句形容花
1、春天来了,五光十色的花都开了,怒放的花朵看起来鲜艳极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芬芳与美丽,每一朵花都是上帝给大自然的恩赐。亭亭玉立的花闻起来芬芳怡人,风吹过时更是花香人。最喜欢芬芳四溢的春天。
2、每当这个时候,院子里百花怒放,五光十色,花香袭人,每一株都亭亭玉立,鲜艳夺目,就像婀娜的美女一样。一阵春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那样尽情地跳舞嬉戏。郁金香的花瓣上落下一滴滴小水珠。
3、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恰似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小珍珠。突然,花瓣晃动了两下,几颗小珍珠合并成了一颗大珍珠镶嵌在亭亭玉立的郁金香上,给郁金香增添了几分色彩。此情此景,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3)每一朵花都应芬芳扩展阅读:
描写景物的技巧: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这样会使自己的文章更加舒服。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3、写景要有情致。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
Ⅳ 每一朵花都会芬芳作文600字
她是一条可爱的毛毛虫。
大自然里,草长莺飞,莺歌燕舞,她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然而,当她经过茧里的痛苦与挣扎,终于破茧而出时,却不是一只在空中轻盈飞舞的花蝴蝶,而是蜕变成为了一只灰色的小飞蛾。在同伴的叹息中,她笑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微笑着说:“上帝给了我生命,就是宝贵的,渺小的我也依然能够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划上一抹绚丽的色彩,做一只用于扑火的飞蛾,又何乐而不为呢?”没有翅膀的飞翔更接近天堂,有些美丽是不需要书写的。作文网 home.sanwen8.cn
她是一朵不会开花的花。
勤劳的太阳公公很早就起床啦,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在花儿们的身上,百花争相竞放。红艳艳的玫瑰展现着她美丽的花朵;蒲公英把一件件信封放在自己的背包上,随着风婆婆飘呀飘;金灿灿的向日葵对着太阳幸福的笑着。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一朵不起眼的小花羡慕的望着美丽的花儿们,嘴角边的笑有些苦涩。可她并不气馁,即使知道自己是不会开花的,可她仍然执着地吸收清晨的第一滴露水,在夜晚对着星星许愿,尽可能地帮助其它花儿。于是,在一个星星散布着夜空的夜晚,花丛中突然飘过来一阵淡淡的清香,令花儿们心旷神怡,放佛有一缕微风吹散了心头的忧愁,没错,香味是从她身上传过来的,她还是不会开花,可她却拥有世间最淡、最清澈的芬芳:有水仙的淡雅,有雅菊的清凉,还有腊梅的顽强。每一种草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芬芳。
Ⅳ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是否都有自己的理由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每一朵花朵都值得我们呵护,都有她盛开的理由。那些看起来并不美丽甚至是有点残缺的花朵一样可以芬芳四溢,只要你愿意辛勤浇灌!——题记
小莫,是一个农村的小女孩。她表面看起来和别的女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但只要她一说话,你就会知道她其实是一个智障的孩子。
小莫四岁的时候还没有学会讲话,流着口水,所有的孩子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偶尔有小孩子和她玩一会儿也是‘捉弄’她,把泥土和沙子泼到她身上和头上,惹得她依依呀呀乱叫,然后一窝蜂的四处散去。而小莫却丝毫都不懂得恼怒,朝散去的孩子追去,边跑边模模糊糊的喊:“我们…一起玩...玩沙子…沙子!”
很快,小莫到了读书的年纪,农村是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更何况小莫的父母也没有打算送她去学校。每天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放学,小莫都会一个人呆呆的站在家门口,默不作声的站很久。这时候,她一定是感觉到了自己和别的小孩不一样。
有一天,学校的校长来村里家访,发现了小莫,发现了她那双渴望而且忧郁的眼睛。在校长的多方努力下,小莫终于背上了梦寐的书包,踏进了乡村的学校。到学校后却没有一个班级愿意接受她,因为她在老师提问时总要发出含糊的声音,有点怪异,还很大声,总会引起同学们的捧腹大笑;更严重的是她一直成绩低下,偶尔考试得零分,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班级排名’。在学校她不得不频繁更换班级,连续三年留级读一年级。直到那次,一个前来支教的女老师来到了小莫的班级任教。女老师是个见习老师,上第一件节课的时候,明显她缺乏经验,有点紧张,为了缓和气氛,她要班上每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的伟大理想。
“我…..要……”轮到小莫回答的时候,小莫突然脸涨得通红,语无伦次。同学们也哄堂大笑。
“你再重复一遍,好吗?我们大家没有听清。”女老师不知道她是一个智障女孩。
“我,我…要回答…”小莫急得额头流下了汗珠,却依然无法让大家听清她的话。
“你不可以好好说话吗?可以不紧张吗?可以用普通话表达吗?”女老师有点恼怒!
“我要回答好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让老师喜欢我。”在回答第N遍的时候,小莫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两句可以听得懂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