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七夕
Ⅰ 湖州的节日
http://web.hz66.com/community/printpage.asp?BoardID=7&ID=20257
湖州地区的节日饮食习俗
除夕
除夕乃是一年之终,又是一年之始,所以免不了聚在一起大吃一顿以示庆贺。在我们那里,年夜饭一般由家中的男性掌勺,表示家中的女子忙了一年的家务,这一年中的最后一餐由男子主持,对女子表示感谢和安慰。年夜饭一般都是很丰盛的,但是通常少不了几道菜:
鱼,乃是取“年年有余”之意。不过一般都是用鲤鱼,不用鲢鱼和鳙鱼(鳙鱼在我们那里又称之为花鲢),“鲢”和“怜”读音一样,过年时如此称呼乃是一种忌讳。
年糕,谓“年年高”,吃了之后一年比一年高,步步高升。
鸡蛋,谓“吉蛋”,吃了之后大吉大利。
蜜枣,谓“甜甜蜜蜜”,吃了会万事甜蜜
一般来说,年夜饭是不动素菜的,即使有,也只是表示一种吉利而已,比如茨菇音“时来”,芋艿意“运来”,谓之食之可来年万事如意,交运发财。这表示的也是一种淳朴的美好的愿望
初一
初一一大早,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一杯糖水,希望这一年过得也像糖水一样甜甜蜜蜜。初一这一天是不动火的,主要吃前几天就已经准备好的各种熟食糕点,如团子,馄饨等,还有就是除夕之夜剩下的食物,这也是为了避免浪费。
初四
初四这一天,进行接财神的仪式,祭上三牲糕团。每个人都要吃年糕,意谓此可生意红火,年年高升。
元宵节
一般来说,元宵节的到来也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亲戚朋友之间的走动到这一天也就结束了。同各地一样,元宵节吃元宵也是我们那里的传统
三月初三
不知道是什么节日,但这一天每家都会去田地里挑野菜来吃。而小孩子,则在那一天去野炊,到别人家去要米要鸡蛋,自己去捡柴挖笋摘蚕豆,烧好之后对着喜鹊窝吃(找不到也就算了)。
清明
清明时除了扫墓踏青祭祀祖先外,就是吃清明圆子。清明圆子一般时青色的,但是使用的染料不是艾青,而是南瓜叶。因为那时还没有南瓜叶,所以就用去年就采摘下来腌起来的。
立夏
立夏那一天,小孩子每个人都会拿了咸鸭蛋,去和别的小孩子玩“碰蛋”的游戏,看谁的咸鸭蛋最硬。那时土豆刚可以吃,所以每家都会以时令菜来吃土豆。笋刚刚落市,那天可以去竹园随便挖笋,不用管那是谁家的。还有就是吃一种糕点,用米粉做成长条状,分成白,黄,绿等颜色,然后捆在一起,切成圆柱状,谓之“撑腰糕”,谓吃了之后不会散腰。
端午
端午同各地传统一样,那天要吃粽子来纪念屈原。湖州的诸老大粽子也是小有名气的。还有就是吃绿豆糕,用豌豆做成,中间夹有豆沙,甜得很。一般来说还要吃“三黄”,“五黄”,比如黄瓜,黄山,黄鱼,咸蛋等。还有就是要吃大蒜等用来避邪。
六月初六
这天被称之为“猫狗生日”,猫狗这一天都要洗澡,并且也要好好的吃一顿。另外,民间传说财神爷在这一天会拿出元宝来晒晒太阳,所以每家都会在那一天吃馄饨。因为馄饨的外形和元宝的形状和接近,以此图个吉利。
七夕
湖州人缺乏浪漫气息,对中国的情人节不闻不问。
七月朔
有三天,谓之“鬼节”。这天要祭祀祖先。而祭祀祖先之后的祭品,小孩子拥有优先品尝的机会,因为认为先人享用后所食,会保佑孩子变得健康聪明。
中秋
同全国各地一样,团聚在一起,吃月饼。现在,一般来说,包装好的广式,苏式月饼,一般只是用来作为礼物相互赠送,吃的一般都是现烤的月饼。
重阳
同七夕一样,不过。(反正我没听说湖州人过重阳的)。
冬至
祭祀祖先有三次:清明,鬼节,还有就是冬至那一天。这一天一般都要吃圆子的。还有就是每人要吃一只鸡来补身体,谓之“冬至进补”。
--------------------------------------------------------------------------------------------------
http://www.husports.com/content.asp?Id=115
湖州民间传统体育节日活动——舞狮
来源: 湖州体育 时间: 1月9日
舞狮源出河南。早年因黄河决口,大水成灾,河南信阳等地区的农民移居湖州而传人。故湖州舞狮好手多半是河南籍人。这项活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很快成为湖州民间春节期间文体活动的重要内容。
湖州民间舞狮,多半在春节期间进行。一头狮子一般由两位青年配合演舞。岁末,他们便进行训练,以求配合默契。大年初一至正月半,村上的狮子便逐户拜年,祈求狮天镇宅,全家平安。舞狮时以锣鼓为指挥,舞姿多姿多态,有高台倒立,仰卧翻滚,戏耍绣球,爬八仙桌等等。舞狮高手还能爬上三桌半(三只八仙桌加一只椅子),进行高台表演。长兴里塘乡刘井村的狮子技高一筹,闻名乡里。
湖州舞狮的道具,一般由舞狮人制作。狮子头由民间能工巧匠塑成,嘴巴能开能合,眼珠能滚动,十分威武。狮身(俗称狮被)和狮尾用当地生产的苎麻染成金色和青色编织而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而今,舞狮又成为湖州民间喜庆活动的重要内容。
--------------------------------------------------------------------------------------------------
http://www..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BA%FE%D6%DD%B5%C4%BD%DA%C8%D5&pn=10&cl=3
Ⅱ 农历七月初七有哪些主要习俗
1、食巧果
在民间,七月也被称为巧月,七夕也被称为巧夕。在这一天也必吃巧果,以标志时令。巧果是是用面粉和糖在油中煎炸而成的,吃起来脆香可口,以吃巧果合乞巧之意。
2、采柏叶
七夕时,妇女大多采摘柏叶、桃枝,用以煎汤洗发。因此时天气干燥,洗物易千,用它洗发就会清爽润滑,不垢不腻。黎明时候,旭日初照,凉风习习,采摘尤为便利。所以民间大多有七月七日女子们采摘柏叶的盛大景象。
3、洗梳具
七月七,晒书晾衣。洗头发及一切梳洗用具,也是民间流行的风尚。江苏的嘉定,浙江的湖州,江西的德兴等地,这一天妇女大多有洗头发、洗梳具的活动。
4、染指甲吴地的七夕节习俗,七夕时,妇女捣取风仙花汁,染无名指的指甲尖,把它称为红指甲。相传如果将红指甲保留到第二年元旦,老人看到,能治眼睛昏花。武进地区七夕也有染指甲的习俗。
5、点荷灯
湖北彝陵七夕节的习俗,七夕时家家点荷灯。先取完整阔大的荷叶,上面插上蜡烛,点燃后置于竿头,立在门外。七夕之时,荷花已经开放,可用各种荷叶形的灯烛,在庭院中燃点,以作乞巧的点缀。
6、折桃枝
折桃枝是七夕节的习俗,桃枝,能祛除邪恶之气,解虫毒,止腹痛。用以洗发,可除污秽油腻。
Ⅲ 七月初七有哪些风俗
七月初七的风俗有:食巧果、采柏叶、洗梳具、染指甲、点荷灯、折桃枝等等。
七夕节,也是乞巧节,是中国人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国家的情人节。可以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食巧果
在民间,七月也被称为巧月,七夕也被称为巧夕。在这一天也必吃巧果,以标志时令。巧果是是用面粉和糖在油中煎炸而成的,吃起来脆香可口,以吃巧果合乞巧之意。
采柏叶
七夕时,妇女大多采摘柏叶、桃枝,用以煎汤洗发。因此时天气干燥,洗物易千,用它洗发就会清爽润滑,不垢不腻。黎明时候,旭日初照,凉风习习,采摘尤为便利。所以民间大多有七月七日女子们采摘柏叶的盛大景象。
洗梳具
七月七,晒书晾衣。洗头发及一切梳洗用具,也是民间流行的风尚。江苏的嘉定,浙江的湖州,江西的德兴等地,这一天妇女大多有洗头发、洗梳具的活动。
一、七夕节的风俗
1、七夕节等的时候七夕节找喜鹊。说也奇怪,每年七夕节前后,不管是不是喜鹊真的飞上天去搭雀桥了,孩子们为了验证牛郎织女故事真实性也好,还不管农村的讨债鬼孩子们怎么找,也往往找不出几只喜鹊来。
2、晚上吃过晚饭,躲到葡萄架子,花架子下面,或者躲到黄瓜架子下面,竖起耳朵??,听牛郎织女到底有没有在说悄悄话?
3、半夜十二点的时候,也是断断不能睡的,假如运气好,是个晴朗的夜晚,就可以看见夜里南天门打开,各路神仙出来现身显圣。如果这时候对天许愿,神仙们听见了,心情好,大发慈悲,基本上是一定能够实现的了!
4、斗巧。其实就是野地里面,拔几根车前草的穗子,两两交叉,看谁的先断,谁的不断。断的一方为输,不断的为赢。这样的游戏,一般女孩子玩的居多,小时候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
Ⅳ 2021七夕情人节是哪一天 几号情人节七夕2021
导读:都说农历七月里最浪漫的节日非七夕莫属,确实如此,虽然古代的乞巧节是以女子为主,给女子送礼物,让女子开开心心的过,但是也算是情人们过节的方式了,现代的人们过七夕把情人模式放在了表面,约会吃烛光晚餐送礼样样都有。那么,2021七夕情人节是哪一天?几号情人节七夕2021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2021七夕情人节是哪一天
2021七夕节是8月14日星期六,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作为主体的节日。
七夕有叫做什么节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乞巧节: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拜七姐祈福、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妇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因“乞巧”是七姐诞的一项重要风俗,故又称“乞巧节”。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牛郎织女作为一对“鹊桥相会”的恋人,千百年来,在他们身上演绎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一代代人们的心灵;因此,七夕节也是千千万万女儿、姑娘寄托爱情梦想、渴望与情人相聚的节日,因此,也叫“女儿节”、“姑娘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庆祝主体是华人,七夕有个别称叫做“牛公牛婆日”。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道德腊: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
七夕节民间活动
折桃枝
折桃枝是七夕节的风俗之一,桃枝,能祛除邪恶之气,解虫毒,止腹痛。用以洗发,可除污秽油腻。
揉木槿
在七夕这天,大多妇女会在水中将木槿叶揉碎,滤取槿叶汁用以洗发,俗名为槛树条。据说,用槿树条洗发可令头发长期保持光洁,而绝没有一点害处,除垢功能比肥皂等清洁用品还要好得多。
洗梳具
谚语道:“六月六,开书篆;六月六,检箱服。”江苏的嘉定,浙江的湖州,江西的德兴等地,这一天妇女大多有洗头发、洗梳具的活动。
染指甲
七夕时,妇女捣取风仙花汁,染无名指的指甲尖,把它称为红指甲。相传如果将红指甲保留到第二年元旦,老人看到,能治眼睛昏花。
贺牛生日
七月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为了表示祝贺,就称这一天为牛生日。七月七日牧童采野花,插于牛角之上,称为贺牛生日以借此表示对牛郎的同情。
拼七巧板
七巧板又名智慧板,用一块正方形薄板截成七块,大小不等,可以任意拼合出各种人物、字体等形状,用以开启小孩子的智惫。
穿针乞巧
在七夕风俗中,针是一种特殊的节日道具,乃古代女孩子必须会用的,做“女红”即针线活儿的必备。七月七当晚,如果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种生求子
就是用一个纸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这一天就要栽上绿豆、小豆。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Ⅳ 七夕情人节!湖州
新天地广场那有个巴兰,,在森马前面,,以纯对面。。星火前面一点,,在地下那个老娘舅电梯上来的对面有个银时代。。呵呵。。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