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以家人之名为七夕

以家人之名为七夕

发布时间: 2023-02-15 06:20:09

『壹』 以家人之名的七夕节,学学拿破仑这个情话boy

昨天是七夕节。

以前觉得这日子,属于恋爱的青年男女;

牛郎织女、泪洒银河、鹊桥相会,

浪漫、跨越银河系的浪漫~~

现在想想,

牛郎挑着担子,带着两个还在撸鼻涕的孩子,

千里去寻被抢走的娘子,

明明是一出家庭剧吗~

就以家人之名,聊聊婚姻版的七夕节怎么过~

婚姻里的沟通,是门学问。

像牛郎织女这样,一年见一回的,

其实沟通的难度系数挺高。

见了面的对话,可能是这样di~

“你最近身体好吗”、“最近织布忙不忙”

“天上的电视好不好看”

沉默五分钟,抱娃观赏5分钟,

探视结束。

如果夫妻间不想尬聊,

两个人里,至少有一个会聊天,

这点太重要了。

有些名人吧,超级会聊天、到你想不到。

有撒娇求关注的,比如拿破仑写给爱人的信:

“你从来不给我写信,你不爱你的丈夫。你明知道你的信能给他带来莫大的快乐,然而,你却连六行字都没给他写过,即使是心不在焉、潦潦草草地写也好。高贵的女士,你一天到晚干些什么呢?”

有吐槽大文豪老公的生活能力的,

比如张兆和写给沈从文的信:

“由你信上看来,你是个爱清洁、讲卫生、耐苦劳、能节俭的人,可是一到与我一起便全不同了,脸也不洗了,澡也不洗了。”

有日常碎碎念的,

比如鲁迅写给许广平的:

“我从昨日起,已停止吃青椒,而改为胡椒了,特此奉闻。再谈。”

这些信件版的聊天记录,也太写实了吧~~

总体观察下来,夫妻比较会聊天的,感情通常好一点。

最近我在追一部剧《以家人之名》。

特别会聊天、温暖体贴的李爸,3个孩子争着抢着要进他家的户口本。

反面典型是凌爸,万般烦心事儿都用一句话解脱,“我去所里了”,逃避沟通的结果,注孤生~

七夕节,

可以给家人写一封信。

微信上来一段拿破仑的情话也行,

见字如面。

上周写了篇小文,

聊了聊身边几个真实的婚姻故事,

刚发就收到了男性好友的大力吐槽,被迫自删。

说不要教坏宝妈们存私房钱。

艾玛,我明明说的是,

太太们要学会理财,当好家庭的财务执行官。

有部热门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讲的是赵丽颖演的庶女明兰,

怎么一路升级打怪成为当家主母的故事。

明兰本来有段青梅竹马的恋爱,

结婚初期,

明兰对顾廷烨的感情基础说不上深厚。

但顾对明兰却是情有独钟。

怎么能将感情更进一步?

结婚当夜,

顾廷烨就把全部身家托付给了明兰。

铺面、房契铺了一床。

他之前因为继承白家的财产被数次追杀,

这些算是用命换回来的,

把明兰搞得很感动。

这只是个起点,

后面还有,绵绵密密、一招接一招。

原本明兰想当个明哲保身的贤妻的小心思,也被这一招一招的真心换真心给打动了。

艾玛,这顾廷烨也太会了,诛心啊诛心。

我知道这招一般男人也挺难学,

光户口本上写个名字,都得纠结个一阵是不是。

至少

每年的家庭收入结余,可以统一由太太打理。

定期家庭会议,沟通理财结果。

一来把两个人的时间、做最大化的合理利用。

二来让太太,特别是全职太太,收获一份安全感。

至于理财的起点,

可以是一份低风险、收益稳健的保险产品。

这种保险产品、适合和基金搭配,

一个防守,一个进攻。

一个获取稳定收益,作为家庭备用金。

一个获取超额收益,作为特别惊喜。

就像《三十而已》的顾佳,想要投资做甜品店,是通过退出了自己的保险,才获得了这笔急需的投资款。

现在有一款保险产品, 君康的金生金世 ,比顾佳的选择更为灵活,第二年就能回本,现金价值年年涨,都在合同内写的清清楚楚,二十年资金基本翻倍。

用这个产品,攒钱非常灵活~,

100万的大额年终奖,可以买买买。

1万额度的小单,也可以随手送给家人。

这个七夕,就让这份安全感倍增的礼物,

成为家庭理财的起点吧~

家庭和睦,才是最大的炫富。

大话七夕的某个结局是:

牛郎和织女,不但每年鹊桥相会。

还日日微信情书、沟通从不间断。

夫妻同心,合力理财。

买下银河中间的小院子,家人团聚。

两个孩子上了天庭大学。

全剧终~~

『贰』 七月初七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七夕节,又名“双七节”“乞巧节”“女节”“少女节”“香桥会”和“巧节会”等,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传说玉帝的第七个女儿织女,心灵、手巧、善织、令人羡慕不已,因此,人间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灵巧和幸福,于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动,由此形成了乞巧节。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国各地的普通民众围绕着这一节日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中文名
七夕节物风俗

时 间
农历七月七日

性 质
汉族民俗活动

地 区
中国

祭月之仪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遗传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即一七、二七,有认为盛于汉代的十五祭月,也是对二七日的小小修正。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古来自有女子拜月的传统,尤其是七夕、中秋。貂蝉祭月的传说大约是最动人的画面了。

婚育恋曲

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种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盖因月之盈长暗喻了长生与兴旺。夏历之尚七习俗孑遗下来,发展成为生长、长生的标志,而七月七更是长生又长生,故此这一日被称为“人日”。《汉书》称汉武帝七月初七生于漪兰殿,诞于人日这一天必然有着种族繁荣、子民昌盛的吉兆。 传统文化里,爱情基本上都要和婚育相连。在七夕的节物风俗里,这两件事的关联是很自然的。七夕节俗中最神秘的大概要算“夜半无人,天河私语”了。

天河夜话
七夕兰夜,许多少女会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传说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在社会风气开放的时代,也有情人们携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听天河私语的。

拜织女会
这是七夕节女眷们的聚会,叫做“拜织女”。少女、少妇们大都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玩到半夜始散 。

化生求子
七夕人们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其中有一种蜡制的婴儿人偶,叫做“化生”。妇女们买回家浮于水土,为宜子之祥。[1]

乞巧之俗
七月七日,穿针乞巧

可以说,乞巧之习俗本是来源于七夕的爱情婚育文化,而后发展成为最主要的七夕节俗游艺活动。乞巧风俗日渐兴盛,还发展出了许多“流派”: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荆楚岁时记》有:“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家人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

热点内容
新歌荷花情 发布:2025-05-18 04:11:20 浏览:974
北京办公室绿植租摆 发布:2025-05-18 03:36:54 浏览:590
多想摘一朵 发布:2025-05-18 03:29:40 浏览:520
玫瑰糠疹阴部 发布:2025-05-18 03:29:39 浏览:644
紫霞仙女兰花是建兰吗 发布:2025-05-18 03:29:28 浏览:497
源益花卉种业 发布:2025-05-18 03:24:24 浏览:701
七夕成年礼 发布:2025-05-18 03:23:46 浏览:626
吃西兰花会胀气吗 发布:2025-05-18 03:23:43 浏览:911
山茶花的形状是什么 发布:2025-05-18 03:11:54 浏览:211
梅花档案南云 发布:2025-05-18 03:07:34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