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讲七夕
A. 七夕节有什么讲究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67-68]、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_上举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B. 七夕,佛告诉你,情人是什么
“情人是什么?”
佛说:“是爱人,是仇人,是陌生人。”
深爱时,是爱人;翻脸时,是仇人;缘尽时,是陌生人。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七夕已至,世事总无常,聚散皆是缘。
缘,是冥冥之中逃不掉的注定。
缘起,即使千山万水,也会不期而遇;
缘灭,即使四目相对,也会擦肩而过。
有情人,是你在千百次的轮回中,回眸过一次的人。
有情人,是你在上辈子的缘分中,情债未了的有缘人。
从前,一个书生,成婚前,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从此,书生一病不起。
一位禅师听闻此事,来到书生家中,给了他一面镜子。
透过镜子,看到一个一丝不挂的女尸在海滩上。
有人叹息路过;
有人于心不忍,给女尸盖了件衣服;
有人将女尸埋葬,入土为安。
看到此处,画面一转。
只见书生的未婚妻正与现在的丈夫洞房花烛,幸福甜蜜。
禅师说,镜中的女尸,就是你今生的未婚妻。
因为你前世为她盖了衣服,为了还你的恩情,今生才与你相恋;
但她今生最终的归宿,是前世埋葬她的人,那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
若无相欠,怎会遇见。
人这一生,能够遇见,是一种缘分;即使分离,也是为了偿还。
任何感情,无法强求;世间缘分,因缘合和。
缘深时,相守;缘浅时,路过。
其实,这世间所有的相遇,不过都是一场久别重逢。
佛说:前世因,今生果;今生的缘,前世的债。
相见,皆有因果,要么是缘,要么是债。
《红楼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三生石畔,一株干枯的绛珠草,得到神瑛侍者甘露的浇灌,日月滋养,幻化成仙。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托生为宝玉,为报恩,仙子也跟随而去,转世为一女子,便是黛玉。
所以,宝黛初见时,便有了那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前世欠你一滴露,今生还你一行泪。
佛说因果:
前世亲手埋葬,来还未报的恩,所以成为今生的妻子;
前世真心所爱,来了未了的情, 所以成为今生的女儿;
前世恩爱夫妻,来续未尽的缘,所以成为今生的有情人;
前世兄妹情深,来交未完的心, 所以成为今生的红颜;
......
这些情债,都来自前世的积攒。
一切皆是情缘因果,一切都是前生注定。
这不是迷信,这是缘分,遇到爱你的人,就该珍惜!
这世间,有一种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
世事无常,缘起缘灭,今生为夫妻,来世再继续,有缘到一起,此生要珍惜!
七夕到了,点个【赞】,愿天下有情人,都能相濡以沫到白头,风雨同舟一起走。
C. 七夕问佛:情为何物
七夕情人节即将来临,普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一定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但是作为一个欲想作为的修行人应该如何看待这理不清道不尽的爱情呢?
佛陀住世时,一信众问佛。
信众:情人是什么人?
佛陀:是爱人、是仇人、是陌生人。
信众:世尊,弟子不才,请开示。
佛陀:两人相爱时,是爱人;产生怨恨时是仇人;冷战心死互不理采时是陌生人。
信众:太可怜啊,怎么会这样呢?
佛陀:情欲的产生皆因贪爱所致,有贪爱便有执著,因为执著即想占有,因有占有欲故不知不觉想掌控对方,因不能达成所愿,而起疑心、妒心、嗔心、无明,故开始争执、吵闹、甚至大打出手,要摧毁对方、致人于死地。
信众:太可怕了,若是不能在一起,也应好聚好散啊?
佛陀:此娑婆世间无理的人多,明理的人少。自私的人多,无私的人少。蛮横的人多,体谅的人少。主观的人多,客观的人少。这般刚强难化的众生有谁能真正替人着想,谁愿意宽容于人,愿意利益于人。
信众:众生难度啊!
佛陀:当人缠绵于情爱时,就好象步入春天,花红柳绿,一切尽是那么美好;接下来就是夏天,酷暑烦躁,常起争执,烦恼苦闷;再来便是秋天,渐渐冷淡起来,感情陷入了死水,毫无生机;最后则是冬天,严寒澶烈,感情走到了冰点之下,最终无奈地结束这段感情。但众生情爱不会就此死亡还将继续下去,再找下一位重蹈覆辙;因为冬天之后,春天仍旧再来,依此周而复始。这就是众生生死轮回的爱欲之河。
信众:那世人不谈恋爱歧不更好?
佛陀: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怎么做皆由自己的心决定。
信众:假若人类都排除情欲不恋爱不结婚不组建家庭,那谁来繁延后代?没有后代那还有人类吗?如此世界歧不荒废了。
佛陀: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当您遇到心爱的人时,自然就会结婚;正如有人问我,若是所有的人都出家,那国家的经济怎么办?人类的延续又该如何?我回答对方:“您的假设不能成立,因为您本身就不想出家,所以不用杞人忧天,好好照顾您自己来得更为重要。”
信众:情人究竟是什么人?
佛陀:情人是无条件度你的诸佛菩萨
那么修行之人该如何面对、处理自己与俗世爱情的关系
众人以为修行必须舍弃俗世,跑到深山老林里,不食人间烟火方能获得修行的成果。殊不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可见世人对修行认识的失误太深。
佛法本来就存在于俗世,而脱离了俗世的修行,就如同要在空中建楼阁在水中捞月亮,是根本不可能的。爱情婚姻是俗世的一重要部分,修行人也活在俗世应直面这个课题。
许多人认为佛教是反对婚姻和爱情的,其实并不尽然,佛教徒是由四众弟子组成,除了出家人之外其余在家佛教徒都可以恋爱结婚。然而在家人修成正果的纵观古今大有人在并不输于出家众。佛教虽认为情欲是阻碍证道的障碍,但真正的修行者会竭尽全力破除这层障碍,功德圆满。为此佛教会站在众生的立场,随顺众生,并不绝然反对婚姻和爱情。
佛教认为爱情婚姻是人道的境界,是人类的所需,是欲界众生所特有的本性。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
所以佛教并不排斥感情,但却主张以慈悲来升华感情,以般若来化导感情。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同事之间要互敬互谅,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亦即将一己的私爱,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 因而学佛并不一定就要出家,也不是学佛都要断绝感情。
佛陀又讲,感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著。当自己执著一个人时,暂时有一些快乐,不过,这种执著终会带来痛苦。佛陀曾提醒他的弟子:“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意思是千万不要贪执美色,否则就会带来无穷祸患。
同理与情人缠绵就是持著,享受情欲当时感到快乐,认为是幸福的源泉,其实这是苦,是坏苦。因为所有的一切乐持后面都有苦跟随,乐愈极苦愈甚,乐极生悲,不追求乐就无有苦。当被情魔折磨得痛不欲生时才会觉悟追求情欲之乐后必定生苦,从此出离情欲,则可避免以后无穷的苦。
无有魔哪有佛,无有魔考哪能成佛,烦恼即菩提。世俗间的一切情情欲欲、色声香味触种种诱惑无不是魔障,能激起你的贪嗔痴,拉你入苦海。但也是成佛做菩萨的增上缘,芸芸众生只有在情海欲水中游历一番才有觉悟的可能,当你在烦恼里摸爬滚打苦不堪言之时,就会去寻求解脱,从此走上修行之路,出三界超轮回,幸福的大门从此向你敞开。例如阿难如果不遭受摩登伽女之难,佛陀见机跟他开示,他能证得清净的法身吗?
当有人来问我:情人是什么人?
我回答说:情人是波询、是提婆达多,拉你入地狱;情人是弥陀、是观音势至送你去极乐。
D. 七月份佛教的重大节日
七月份佛教的重大节日有七月初一:俗称开门息,祭祀海神;七月初七: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七月初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七月二十四:龙树菩萨圣诞日;七月三十: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E. 乞巧节的来历与传说 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七夕节)
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过西方的洋节,比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等,与之对应的春节、鬼节以及七夕节反倒没有那么热闹了,关于这些节日的来历与传说在年轻人中知道的也不多,下面给大家讲一讲七夕节也就是乞巧节的来历与传说,是牛郎织女的一段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一、乞巧节(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也叫作乞巧节、女儿节等,最早起源于汉代,乞巧节的来历在葛洪(东晋)的《西京杂记》中记载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对于乞巧节的记载。之后在唐宋诗词中也屡屡被提及,在文章末为大家总结了关于乞巧节的诗句,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这些浪漫的诗句。
关于乞巧节的习俗,普遍的就是少女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在古代时候,每逢七月七日夜(或者是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中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所以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乞巧说白了就是比姑娘们谁的手巧,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或者是摆上些瓜果乞巧等等。
不过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关于乞巧节的来历其根本上还是属于自然崇拜,在至少三四千年的之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以及纺织技术的发展,开始擅长编撰神话故事,而关于乞巧节中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也是古代人们因为对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的向往,而编制出的唯美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
二、乞巧节的传说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年幼时不受哥嫂待见,只有一头老牛陪着他,又一次牛郎见到织女,对她一见倾心,便陷入了单相思中,于是老牛显灵给他支了个招。某一天,织女在河中沐浴,牛郎偷偷拿走织女的衣服,织女惊慌失措,牛郎说:“如果你愿意做我的妻子,我就把衣服归还给你”,织女便答应了他,其实织女对他也是一见钟情...... 上一页 0 /2 下一页
F. 点解七夕要拜神呢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G. 佛教七夕节祝福语
七夕将至,让我们一起种下
爱情树
,用甜蜜、思念来灌溉,用幸福、快乐做化肥,让美满梨、欢乐桃、吉祥瓜、
幸福果
结满树梢,让幸福传递,生活微笑,预祝七夕快乐。
万水千山总是情
,没有祝福真不行;发短信一毛,回短信一毛,
毛毛
痛心;七夕一年,七月七一年,年年祝福;我忍痛再拔一毛,预祝七夕快乐,要是别人我一毛不拔!
金风玉露相逢际,牛郎织女盼七夕,鹊桥两畔是希冀,心与心跨越阻力,锦绣爱的圣洁炫丽,我似牛郎的孤寂,期盼鹊桥也能搭进你心里。你可知我恋你,短信表心意。
问世间,情为何物?忆往昔,牛郎织女。观银河,烟波浩渺。搭鹊桥,咫尺天涯。揽九天,日月星辰。寄此情,地久天长。浪漫七夕,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祝你幸福!
七夕到了,
我想对你说
:我不是爱你,而是非常爱你;我不是疼你,而是相当疼你;我不是想你,而是特别想你;我不是一会儿也离不开你,而是一辈子都离不开你!
我相信爱是一种缘分,即使分离也会觉得心醉;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七夕将临,愿心爱的人快乐幸福!
数的清星星,数不清
你给的
感动,看得完文章,看不完你给的真情。牵手有多少日月共明,相守有多少
风雨兼程
,都是今夜的高歌一曲,星月和鸣。七夕快乐与共。
昨夕今夕是何夕?日日夜夜盼七夕!七夕佳期胜除夕,缠缠绵绵在今夕。祝福之情在朝夕,愿你快乐心悠夕,爱情甜蜜胜昨夕,七夕快乐不
止息
!祝
情人节快乐
!
最绚丽的烟火,不过一刹那;最甜蜜的味道,不过一小块;最炽热的誓言,不过一两句。平淡才是长久,真情值得拥有。七夕将至,最真的情意送给你。
七夕柔情,金秋的风情,携手共玩旖旎的心情,把所有的烦恼叫停,让爱与情一起去旅行,波动着人生的天平,让微笑为你多情,愿事业爱情处处双赢。
发条短信告诉你,我要去见你,让你笑,再告诉你,不是今天,让你哭.再告诉你,其实昨天我已经来到你身边,正准备做顿美餐犒劳你,七夕节快乐!
总有一些人牵肠挂肚难以忘记;总有一些日子温暖甜蜜最为珍惜。从春夏到秋冬,从陌生到熟悉,虽不时时联系,却总会惦记你。祝好友:七夕快乐!
相识是最珍贵的缘分;牵挂是最真挚的心动;思念是最
美丽的心情
;问候是最动听的语言。在漫长一生中我将所有美丽的祝福送给你,祝你七夕快乐!
如果没有月亮,我可以不
思念你
,如果没有太阳,我可以不牵挂你;如果没有七夕,我可以不爱你,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怎能忘却你。
七夕七夕,恋爱时机;牛郎织女,相见佳期;天上人间,缠绵不息;但愿老友,抓住时机,选中目标,迅速出击,看中一个追一个,看中一批追一批!
七夕不偷懒,爱你是必然,
吻吻你的脸
,投掷感情弹,悄悄把手牵,释放浪漫烟,爱意来侵犯,霸占你心田,七夕来临日,倾听我誓言,
爱你到永远
!
花未开,鸟未叫,也要逗你笑;海可枯,石可烂,不可与你散;到天涯,到海角,也要把你找;大地荒,苍天老,对你关爱不能少!七夕情人节快乐!
七夕又到,短信一条,祝工作顺利,快乐每秒,开心
常笑
,心情愉快身体好,大把大把赚钞票,没爱的爱情快来到,有爱的幸福直到老。七夕快乐!
七夕七夕,让思念栖息,在有你的梦乡;让快乐栖息,在你微笑的脸庞;让好运栖息,在你奔忙的身旁;让祝福栖息,在你幸福的心房。七夕快乐。
H. 为什么说七月初七生人命不好
还是比较迷信,如果信佛菩萨,佛菩萨会告诉你人的命运由自己掌握。
佛陀说法49年,首先就告诉我们,关键是自己造了什么因,才会感召什么果,苦乐纯粹是自作自受。而没有说只要肯花大钱贿赂,佛陀就会将快乐、名声、财富、健康、平安统统赐予。众生所有的烦恼和痛苦不顺都是往昔恶业感召,如同种子种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恶业要忏悔,另外要断除十不善业避免消减福德,同时要多多行持善法来对治恶法,行持十善,善业才能引发善果,比如:财富的果报来自以信心和恭敬心上供下施。善法要以信心、恭敬和慈悲心,常做才能增上福德。而因果通三世,不是说种子种下马上就变成果子来了,也要观待好自己的发心,还有行持的大小强弱等等。
建议深入佛法学修,佛法教育的是智慧和慈悲,不要迷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I. “七夕节”本为女子祈福的节日,为什么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说到七夕,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把七夕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织女星出现在头顶的夜空就预示着七月的到来,再加上纺线织布的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乞巧、祭祀、求福的时节。至于牛郎织女来相会,那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此习俗的基础上,看到晚上夜空中银河的另一边也有一颗相对应的明亮的星星,然后经过天文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制了一个这样美丽的传说。从而将一个七夕乞巧演变成男女相会的日子,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