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行书法
1. 七夕,看古代书法家怎么谈恋爱
“东床抄快婿”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王羲之娶的姑娘就是郗璇。老王所在的家族是东晋赫赫有名的士族,所以郗璇的老爹郗鉴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到王家,于是派人去王家提亲,挑选女婿。
好家伙,王家的小伙子们一听郗璇这个知书善文、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美女要嫁过来,一个个“搔首弄姿”,跟一只只公孔雀一样,纷纷拿出自己最帅的一面,可来提亲的人一个也没看上,偏偏看上了王羲之。
王羲之那时候才20,小王在干啥呢?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抓着烧饼啃,一手拿笔在自己的衣服上胡乱画着,构思书法作品......你能再淡定点吗?老丈人得知后,拍手称赞:“这正是我要寻找的佳婿啊!”
就像偶像剧中的男主角,自带光环,小王轻轻松松秒杀竞争对手,抱得美人归。都是套路!装淡定谁不会!郗璇总共为王羲之生了七个儿子,其中就有一个和自己老爹合称“二王”的王献之。夫妻恩爱,小日子过得也滋润,羡煞旁人!
2. 七夕书法作品
书法形式:
1、纵有行,横有列;
2、纵有列,横无行或纵无列专,横有行;
3、纵无行,横无列。款识属中,字体小于正文字体,书体可与正文保持一致或有区别,风格与正文协调。
4、从微观讲,书法应讲究字的线条、结构与整幅作品的章法和情感。
5、书法作品分软笔和硬笔,即毛笔和钢笔等,还分“体”,如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等。
(2)七夕行书法扩展阅读:
书法欣赏:
欣赏书法,要从书法的点画线条、书法的空间结构、书法的神采意味几方面体会,点画线条和空间结构是形式的体现,神采意味是内在透露出的气质。书法欣赏再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从而可达到欣赏的三个境界。
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但却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含其中,因此具有了无限的表现力。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3. 苏志刚书法去哪卖
抖音上
苏志刚书法是抖音进行的七夕活动。抖音中卖的南斗字画都是经过专业机构严格审查,而且都有鉴定证书来确保是真的,值得购买和收藏。
苏志刚,中国汉族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华夏万里行书法协会会员。苏志刚1995年入伍,服役于济南军区。因爱好书法,在部队期间担任文化艺术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学习中,脚踏实地的认真研习楷,行,草各种书体,特别是行草书体之特长。
4. 有关“爱情”的书法——七夕传统文化
(编辑/书协李尚星)
古典的神话,流传至今
隽永的爱情,历久弥新
标致的让你忍不住呵护
是一份整齐而踏实的浪漫
就像楷书
精致得让你不能移开目光
美妙的爱情
应惊叹千年
应该像行书一般
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没有犹豫和踟躇
拿出你该有的果敢和坚定...…
爱情需要养料
才能在心中生长、蔓延
像草书一样
偶尔释放出你那奔放的热情
才不会枉费心中难掩的悸动
当一切归于平静后
爱情就是深情而静默的陪伴
会让你想到厚重深沉的隶书
那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那才是爱情原本该有的样子
相信爱情
秉持你内心最初的悸动
就像篆书
经过时间的洗礼
依然妙曼迷人
...…
一场烟雨
一场相思
一场酒话
一场迷梦
像书法一样美好,纯粹
这就是我们记忆中爱情的样子
如果你爱上书法
也爱上爱情
那灵魂
就像行走在古时候的南国小镇
就像行走在北方的草原或大漠
沿途拾起一段故事
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完美的结局
(李尚星)
5. 求书法大神帮忙了,字体不限制,帮忙写一段字,今天情人节,你懂的!也祝你七夕快乐。
6. 100字古诗词书法作品图片(2)
古诗词书法 素材 四、《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进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古诗词书法 素材 五、《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古诗词书法 素材 六、《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yù)(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他的词语言明净,优美,生动,在题材和意境上均突破了“花间词”派镂金刻翠,以写艳情为主的狭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古诗词书法 素材 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
↓↓↓↓↓下页更多古诗词书法素材↓↓↓↓↓
7. 推荐几幅书法作品,内容是写七夕的,不要悲伤的诗句要开心一定的
秦观的《鹊桥仙》,这是非常有名的诗句,也是非常达观的。
8. 小篆书法作品诗句
1. 关于小篆香的诗句
关于小篆香的诗句 1.带有香字的诗句
林逋 【山园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张栻 【与弟侄饮梅花下分韵得香字】
日多色愈正,春和天与香.
李清照 【武陵春】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辛弃疾 【西江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王安石 【梅花】
明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陆游 【卜算子.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唐代舒元舆 【贻诸弟砥石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元稹 【晨起送使,病不行,因过王十一馆居二首】
密宇深房小火炉,饭香鱼熟近中厨.
李频 【及第后还家过岘岭】
石斑鱼鲊香冲鼻,浅水沙田饭绕牙.
杜甫 【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 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
朝盘香积饭,夜瓮落花泉.
王建 【饭僧】
别屋炊香饭,薰辛不入家.
吴伟业《圆圆曲》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山亭夏日》高骈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杜牧《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李清照《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萧观音《十香词》
秦观《满庭芳》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秦观《减字木兰花》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吴文英,《浣溪沙》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李清照《浣溪沙》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2.关于香的诗句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宋 杨万里 山童不解事,著火太酷烈。
要输不尽香,急唤薄银叶。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宋 杨万里 傅语双峰老,汝师是如来。
如何一瓣香,却为杨诚斋。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宋 杨万里 谁言定水禅,入定似枯木。
飞入广寒宫,收得香万解。
水仙花四首 宋 杨万里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梅花 宋 杨万里 花早春何力,香寒晓尽吹。月摇横水影,雪带入瓶枝。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宋 杨万里 老子烧香罢,蜂儿作队来。
徘徊绕襟袖,将谓是花开。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宋 杨万里 四面花光合,一身香雾红。
忽从霞绮上,跳下锦城中。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宋 杨万里 老子侵星起,蜂儿先我忙。
渊才无鼻孔,信口道无香。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宋 杨万里 除却牡丹了,海棠当亚元。
艳超红白外,香在有无间。
宫词 宋 杨皇后 遥夜焚香礼□□,桂花业裹展文茵。
长空月浸星河影,鹦鹉惊寒频唤人。
红云阁 宋 杨蟠 重重风日透,花气满地塘。
谁把红云此,红云无此香。
后永嘉百咏·南塘 宋 杨蟠 出门日已晚,棹短路何长。
赖有风相送,荷花十里香。
香林洞 宋 杨蟠 百年樵斧外,留得挂寒猿。
不奈西溪水,流香出洞门。
蝶二首 宋 杨公远 款款穿芳径,双双度短墙。
不知身是幻,抵死恋花香。
上元日诣昭应宫分献凝命殿以宪职不预班独归 宋 晏殊 别殿香三炷,斜廊酒一杯。
官间非侍从,骑马却归来。
县圃十绝和朱待制 宋 薛抗 焚香坐清昼,此心自如如。
我知拙催科,考甘下下书。
华亭百咏·东堂 宋 许尚 厅左清闲处,金猊罩宝香。
令君今学道,来此吸朝阳。
华亭百咏·谷水 宋 许尚 短棹经由处,风披藻荇香。
中宵孤鹤唳,片月映沧浪。
华亭百咏·莲巢 宋 许尚 记得荷香里,蛾眉唱采莲。
千年龟欲总,不见叶田田。
华亭百咏·三女冈 宋 许尚 玉殓知无有,香魂计已销。
频来吟楚些,岁久若为招。
3.求金炉小篆香“赵伟恭祝 双节快乐”藏头诗一首
赵学规模本自宏
伟望竞已齐衡嵩
恭慎动遵长乐意
祝人多年一卧龙
双公相君和鼎贵
节旄零落不成功
快乐预报长庚梦
乐山雅望意雍容
赵子学士开天府
伟哉骅骝世英物
恭承礼聘典文宗
祝发依师隐林麓
双剑风高云气压
节目设张行法度
快乐大士舍全身
乐事年年动荆楚
赵郎致理称申甫
伟哉圣贤所森布
恭惟元佑全盛时
祝君好去事明主
双子兄弟皆英豪
节立孤高虚静处
快意雄风海上来
乐道幽人方闭户
赵家文字固超然
伟然冠剑照孔鸾
恭惟中兴圣明主
祝公眉寿三千年
双剑变成龙化去
节物关心正自怜
快意长江都是酒
乐游原上见长安
赵人传经心事违
伟观绝景租拾归
恭惟素王师万世
祝生应是玉儿媒
双氏从军正年少
节名良是叹人非
快晴信是行人愿
乐合公堂送贺杯
赵君敦信义
伟哉造化力
恭承天下平
祝颂秋风里
双凤传家学
节节能通气
快乐安乐人
乐处安心地
赵舞留行云
伟烈照乾坤
恭惟崇伯子
祝愿果初心
双执铁如意
节义动贤君
快乐文上载
乐道任天真
赵氏正当年
伟兆溢祥编
恭谢三朝礼
祝君藏名山
双全分明见
节义实大闲
快乐殊胜地
乐道自成仙
赵君世人心
伟哉群圣文
恭承晋高士
祝谢圣明君
双鹤立表表
节操梅精神
快展青云步
乐和山水音
赵氏旧国容
伟哉造化工
恭承古人意
祝家戏鱼龙
双家今才子
节义为士雄
快乐与殊胜
乐和天地同
4.带有香字的诗句有哪些
古代诗词中,带有香字的诗句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有:
1.稻花香里说丰年 —— 宋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释义: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宋 · 陆游《卜算子·咏梅》。释义: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3.笑语盈盈暗香去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释义: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4.宝马雕车香满路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释义: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5.小园香径独徘徊 —— 宋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释义: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宋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释义: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
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唐 · 李白《望庐山瀑布》。释义: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释义: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宋 · 郑思肖《寒菊 / 画菊》.释义: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10.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宋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释义: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8)七夕行书法扩展阅读:
在古代诗词中,很多的诗词中都会使用到香字,是因为香字的字意较多且用法灵活。古诗词中使用香字时代表的具体意义如下:
1.香,指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常见的词语有: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2.香也指舒服:睡得香;
3. 味道好:这鱼做得真香;
4.香,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等;
5.香字在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香闺。香艳。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
6.香也常指,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香
5.和香有关的诗句
与“香”有关的诗句都有:
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宋代: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宋代:苏轼 行香子·秋与
3、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宋代: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唐代:温庭筠 更漏子·玉炉香
5、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全诗:
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代: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宋代:苏轼 行香子·秋与
3、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宋代:周邦彦 苏幕遮·燎沉香
4、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代:温庭筠 更漏子·玉炉香
5、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宋代:李清照 行香子·七夕
6.关于香气的诗句
黄庭坚•咏香诗词
复答子瞻
置酒未容虚左
论诗时要指南
迎笑天香满袖
喜君新赴朝参
迎燕温风旎旎
润花小雨斑斑
一炷烟中得意
九衢尘里偷闲
博山炉
飞来海上峰
琢出华阴碧
炷香上褭褭
映我鼻端白
听公谈昨梦
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梦耶
烟寒已无迹
石香鼎
薰炉宜小寝
鼎制琢晴岚
香润云生础
烟明虹贯岩
法从空处起
人向鼻头参
一炷听秋雨
何时许对谈
7.描写香味的诗句有哪些
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
2.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3.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郑思肖《寒菊》
4.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5.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6.不是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7.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郑思肖《寒菊》
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9.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10.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写《梅》
原文:
1. 《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作者:李白 【唐代】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2. 《绝句二首》作者:杜甫 【唐代】 赏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 《梅花》陈亮(宋代)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4. 《雪梅》卢梅坡(宋代)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 《寒菊》郑思肖(宋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 《梅花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 《清平乐》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8. 《赠李征君大寿》
兰英犹足酿,竹实本无粮。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9. 《寒菊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 《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桃花一树鱼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归。
8.带香的诗句
"若能杯酒比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草木有情知春秋, 十里香风思良俦, 茶点虽美人离去, 不教真情付东流。”
"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至今湖上亭,酒香渺何有?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冷艳金歇雪,余香乍入衣。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荼糜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莫教西成便无虑,大须浓日晒香秔。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自惹御炉香。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麻叶层层 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云阶月地依然在,旧逐空香百遍行。
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
昏忽地又昏黄,不销魂怎能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
肠人忆断肠人。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银丝,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鸟夜月,犹怨西施。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
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
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
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暂时找到这些,有的话再补充。
9. 关于七夕的诗句加赏析
1.请写有关“七夕”的古诗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七夕 唐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年代】:元 【作者】:乔吉 【作品】: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内容】: 崔徽休写丹青, 雨弱云娇,水秀山明。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水洒不着春妆整整, 风吹的倒玉立亭亭, 浅醉微醒,谁伴云屏? 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年代】:南宋 【作者】:朱淑真 【作品】:鹊桥仙 【内容】: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年代】:宋 【作者】:杨朴 【 题 】:七夕 【内容】: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行香子 【内容】:七夕 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 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 浮槎去, 不相逢。 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 醍儿雨, 醍儿风。
【年代】:唐 【作者】:赵璜 【 题 】:七夕诗 【内容】: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 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年代】:唐 【作者】:徐铉 【 题 】:驿中七夕 【内容】: 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
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
【年代】:唐 【作者】:唐彦谦 【 题 】:七夕 【内容】: 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轮。绛河浪浅休相隔, 沧海波深尚作尘。
天外凤凰何寂寞,世间乌鹊漫辛勤。 倚阑殿北斜楼上,多少通宵不寐人。
【年代】:唐 【作者】:权德舆 【 题 】:七夕 【内容】: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兢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商隐 【作品】:马嵬 【内容】: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贺 【作品】:七夕 【内容】: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年代】:唐 【作者】:崔颢 【 题 】:七夕宴悬圃二首 【内容】: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年代】:唐 【作者】:崔涂 【 题 】:七夕 【内容】: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年代】:唐 【作者】:林杰 【 题 】:乞巧 【内容】: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 题 】:七夕 【内容】: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年代】:唐五代 【作者】:崔颢 【作品】:七夕宴悬圃二首 【内容】: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年代】:唐五代 【作者】:曹邺 【作品】:古相送 【内容】: 行人卜去期,白发根已出。
执君青松枝,空数别来日。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
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 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
【年代】:隋 【作者】:陈子良 【作品】:七夕观新妇隔巷停车 【内容】: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1 已赞过 其他回答(2) 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比较著名的是第一首和最后一首。
2.七夕这首诗的赏析和诗句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诗)?林则徐到达古城贵定的这天,正好是古历七月初七,步出驿馆,眺望风爽露凉的远山,仰首满天闪烁的星斗,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和故乡福州“七夕”乞巧的风土人情,使林则徐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远在老家福州的夫人郑淑卿,于是写下了《七夕》、《寄内》等缠绵缱绻小诗。
??
七夕
一穗孤擎对酒浇,旅怀偏值乞巧宵。
人间多少银河隔,乌鹊能填第几桥。
天孙织锦灿如云,玉剪声中一霎分。
遥见七夕机上字,行行应是寄回文。
??
3.《七夕诗》诗词赏析
七夕诗很多,你说的是哪一首的赏析?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4.《七夕诗》诗词赏析
赏析:这首词咏调名本意 ,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
全词在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
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
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这首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鹊桥仙·七夕》,具体原文如下: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译文为: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这首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5.白居易的七夕诗句
1、《七夕》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2、赏析
《七夕》是一首七绝。这两句是说,牛郎与织女的欢情和离恨,年年都在七月七日这一个晚上,这是天帝造成的。对牛郎织女寄予无限同情与怜悯。
3、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6.七夕 (唐)徐凝的古诗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品名称
七夕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徐凝
作品内容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作品译文
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 听着织女的佩环丁冬,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不那么明显。
作者信息
徐凝,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字不详,睦州人。唐分水柏山(今桐庐县分水镇柏山村)人。与施肩吾同里,日共吟咏。初游长安,因不愿炫耀才华,没有拜谒诸显贵,竟不成名。南归前作诗辞别侍郎韩愈:“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抨击了当时只重名望,不重真才实学的社会现象。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尝于杭州开元寺观牡丹,见徐凝题牡丹诗一首,大为赞赏,邀与同饮,尽醉而归。后与颇负诗名的张祜较量诗艺,祜自愧勿如,白居易判凝优胜题牡丹诗,为白居易所赏,元稹亦为奖掖,诗名遂振于元和间。至长安,不善干谒,仅游韩愈之门,竟不成名。将归,以诗辞韩愈,有“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之句。唐元和中,举进士,官至金部侍郎。
遂归里,优悠诗酒以终。(唐诗纪事引郡阁雅谈云:“官至侍郎”,与此全不同。此依唐才子传)凝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7.要求描写七夕的现代诗
《七夕》
你是七月的七,我是初七的七
我们注定在这个日子里鹊桥相会
任凭时光匆匆,银汉迢迢
生生世世追随你,寸步不离
今天,那么多的花儿都开放了
喜鹊和花儿簇拥着我们,河水轻轻流淌
每一个声音,都是颂歌,都是真爱的祝福
每一个动作,都是爱抚,都是甜蜜的拥抱
我对你的爱从没改变过
请不要说你我各在天涯
我们的心都是长着翅膀的天使
更何况还有鹊桥飞渡呢
爱你,是一生的幸福,是我前世的积德
牵着你的手,走过春夏秋冬
而不仅仅是梦里对你千百次的呼喊
《写给“七夕”》
(一)
这一天
弄笔的夕阳
在晚霞上写满诗句
一行飞鹊悄然驮去
坠入银河
天地间
浮出一道连接符
(二)
谢女的黯然伤怀
檀郎的欲说还休
把尘世间的爱情
在悲与喜的剧本里
反复吟哦了几千年
最终,泛成一汪迟疑的秋水
在秋日的银河里
翻滚,沉浮
(三)
我在江南的月下遥望
你在北国的夜里倚栏
不知你我,谁将接到牛郎织女的第一滴泪
然后小心翼翼的染成一抹蓝
从此,尘世间所有饥荒的眼神
全都蒙上一片温柔
《七夕遗梦》
(一)
我,常常掰起手指
点数岁月的距离
却怎么也算不出
一天,究竟该是多长
在浅草和芦雪的褶皱上
我变成一尾无龄的鱼,企图
在你落泪的影子里
反复浸泡
(二)
从未改变, 想你
假如想你
仅仅是一种奢望
高雅,傲慢,凄美,悲壮
安静,迷乱,深沉,苍凉
10. 农历七月初七书法应该如何落款
你知道什么叫落款吗?就是写上你的姓名,写上日期,你愿意写阳历就写阳历,说一些阴历影响阴历阴历,这个有啥好问的呢?你居然是个书法家,就应该知道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