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一朵花经
㈠ 梦参老和尚:佛前供养一朵花的功德,你知道有多大吗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花是金黄色的,很庄严。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么动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这朵花,就没有把这朵花放到他脑壳上。用手捧着到寺庙里来了,他看见释迦牟尼佛像,很庄严,他就念佛,因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顿时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供花的时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这样诚心供养花。
供养完了,他说:“我供养花究竟有好大功德呢?”心里衡量供养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就找一位比丘问,他说:“大德啊,我刚才以这样一个心情,我身上有这么一个反应,以这么一朵花供养佛,功德有好大呢?我将来要得好大的果报?”这位比丘说:“我刚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离世间的痛苦,其它的我不知道,我没有道德也没有读过经,也没有读过书,你问我这个,我没法答复你,你找一个读经的法师去请问他,看你这朵花供了之后,有好大的福德?”
他又找到一位读经的法师,这位读经的法师说:“你供这朵花好大的功德我不知道,我也没有神通,我只是读经,我自己求福德,供花的功德,经上说是有的。你这枝花供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你去问坐禅的阿罗汉,他有神通,他是证阿罗汉果的。”
这时佛涅槃之后还没有很久,证了阿罗汉果的道人还很多。于是供花的人就去问证得六通的阿罗汉了。他问大德:“你已经得了阿罗汉果,你知道我供花有好大利益?”
这位罗汉就入定观察了。观察完了,他说:“我看到你供养这朵花,你身体的报身舍了之后受天上的福,一生至千万亿世,这是一大劫。从一大劫到八万大劫,你的福还没有完,以后的我就不知道了。”因为罗汉的神通只到八万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了,围着凑热闹的人就问阿罗汉说:“你老人家有神通,你答复不出来,就到天上去问弥勒菩萨吧!”于是这位阿罗汉一入定,他的灵魂神识就到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了,弥勒菩萨说:“这人只受世福,果报还没有尽,这种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后,再来跟你说。”
这是说他以这样心情供养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供养一朵花就有这样的功德。布施的功德还得随你的心,物质的多少在我们世俗的眼中是有关系的,在圣境的眼中就不在乎了。这段故事是说,大家在供养布施的时候,不但给他物质上的供养,还要法供养,愿他不贪着世间的福德智慧,愿他将来一定能成佛,那你这个功德就没有办法说了,惟佛与佛乃能究竟。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花是金黄色的,很庄严。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什么动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这朵花,就没有把这朵花放到他脑壳上。用手捧着到寺庙里来了,他看见释迦牟尼佛像,很庄严,他就念佛,因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顿时发热,每个毛孔都张开了。供花的时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这样诚心供养花。
供养完了,他说:“我供养花究竟有好大功德呢?”心里衡量供养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就找一位比丘问,他说:“大德啊,我刚才以这样一个心情,我身上有这么一个反应,以这么一朵花供养佛,功德有好大呢? 我将来要得好大的果报?”这位比丘说:“我刚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离世间的痛苦,其它的我不知道,我没有道德也没有读过经,也没有读过书,你问我这个,我没法答复你,你找一个读经的法师去请问他,看你这朵花供了之后,有好大的福德?”
他又找到一位读经的法师,这位读经的法师说:“你供这朵花好大的功德我不知道,我也没有神通,我只是读经,我自己求福德,供花的功德,经上说是有的。你这枝花供的功德多大我不知道,你去问坐禅的阿罗汉,他有神通,他是证阿罗汉果的。”
这时佛涅槃之后还没有很久,证了阿罗汉果的道人还很多。于是供花的人就去问证得六通的阿罗汉了。他问大德:“你已经得了阿罗汉果,你知道我供花有好大利益?”
这位罗汉就入定观察了。观察完了,他说:“我看到你供养这朵花,你身体的报身舍了之后受天上的福,一生至千万亿世,这是一大劫。从一大劫到八万大劫,你的福还没有完,以后的我就不知道了。”因为罗汉的神通只到八万大劫,再上去他不知道了,围着凑热闹的人就问阿罗汉说:“你老人家有神通,你答复不出来,就到天上去问弥勒菩萨吧!”于是这位阿罗汉一入定,他的灵魂神识就到兜率天去问弥勒菩萨了,弥勒菩萨说:“这人只受世福,果报还没有尽,这种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一切补处菩萨都不能究竟,你等我下去成了佛之后,再来跟你说。”
这是说他以这样心情供养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供养一朵花就有这样的功德。布施的功德还得随你的心,物质的多少在我们世俗的眼中是有关系的,在圣境的眼中就不在乎了。这段故事是说,大家在供养布施的时候,不但给他物质上的供养,还要法供养,愿他不贪着世间的福德智慧,愿他将来一定能成佛,那你这个功德就没有办法说了,惟佛与佛乃能究竟。
㈡ 佛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什么意思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㈢ “我是佛前一朵莲花”这是什么诗的句子
这句诗出自席慕蓉的作品《我是佛前的一朵莲花》
㈣ 佛前供养一朵花的功德 你知道有多大吗
这个没有功德,最大的功德是救人一命啊,比如资助贫困学子,收养孤儿等,这才是最大的功德啊,而不是在佛像面前做表面工程。
㈤ 经常在释迦文佛像前供花能永葆青春嘛
供花功德福无边
1.处世如花;
2.身无臭秽;
3.福香、戒香遍诸方所;
4.随所生处,鼻根不坏;
5.超胜世间,为众归仰;
6.身常香洁;
7.爱乐正法,受持读诵;
8.具大福报;
9.命终生天;
10.速证涅盘。
供花的利益与功德
在佛前以虔诚的心奉上新鲜花束,有许多功德:
1.能使人变得如花朵般的美丽、令人欢喜,吸引众人目光,人缘极佳,对你过目不忘。
2.能使人嗅觉正常。不会有鼻腔的毛病而无法发挥正常嗅觉功能。
3.能使人身体不会有恶臭,闻起来气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纯净。
4.能使人的道德声名远播,如花香气四溢,传遍各方。
5.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为领导者。
6.能使人成就至善至美的事物。
7.能使人获得很大的财富。
8.能使人出生在较好的来世。
9.能使人很快地完成忏罪的功课,并成就解脱,圆成证悟。
有关供花功德的偈诵
1.《毘奈耶经》云:「智者欢喜心,堆花佛塔前,所积之功德,较彼恒河金,盈满十万坛,功德所不及。」(解释:即便是以十万坛罐装满黄金之价值,也无法与供花于佛前相比拟。在其他许多佛经中,对此有广泛的叙述,只要我们深入经藏,自当了解。)
2.供花偈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世间难信法,及诸上善人,普熏诸众生,誓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
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吗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释义及解析:语出《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从一花感知到世界本质,从一片叶中体会到佛之恩惠,既而步往极乐。这句讲究的是大彻大悟的心境,从一朵花中就能感悟整个世界,从花中参悟到了人世之苦,人世之乐;世间之恶,世间真善。
㈦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是什么佛经
齐豫《莲花处处开》
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版三人三笑语;莲开权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㈧ 供佛用什么鲜花,佛前供花注意事项
花是供养佛菩萨的供品之一,供花代表因,即布施的因。供果表修布施而得善果内。
供花时发愿要清净:哪容怕只是供养诸佛菩萨一朵花,也要以菩提心摄持;这样的供养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所有众生解脱烦恼。
对境清净: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等诸佛菩萨的像都是可以供的,但是一定要是标准的佛像。
供品清净:如果知道某种花有毒,或者它有某种不好闻的气味,我们就不应该拿这种花来供佛。
项
供佛用的花可用包括莲花等各种鲜花,或人造花、塑料花、莲花灯等。
佛堂用塑料花供佛,可以免除常常更换的麻烦。塑料花、人造花、莲花灯等可每星期换一次。偶而可用鲜花,因鲜花有时较贵,可以在初一、十五或浴佛节等节日用鲜花供佛。
供佛的花要插得清静庄严,有些花凋谢较早,可把这部分修剪掉。塑料花供久了,花叶上会积灰尘,应注意加以清洗。
㈨ 佛经中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哪位大师回答下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最早出自佛经,所知最广的是: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意思即是:心若无物,心中清净。就可以一花一世界。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人的胸襟亦可以纳百川,容得下人。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谁能有这样的境界?
日常生活中,总能遇到种种烦心事,当时觉得很难受,似乎看不到出路。但是一旦过后再回想此事,便觉不过如此。有时候遇事洒脱一点也算是一件好事,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总是能解决的。古人好登高望远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登高才能望远。于高处看四方便觉心胸开阔,快活万分,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或许我们没有佛家这等境界,但是仔细体味一番,总能有所得。
拓展资料:
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㈩ 佛家经典禅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什么意思希望有高人指点迷津
出自华严经,大概意思是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叶子的智慧和如来的智慧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