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牛郎织女图片七夕

牛郎织女图片七夕

发布时间: 2022-08-31 10:56:03

七夕牛郎织女图

我们店子可以帮你画这些图,还可以画Q版。
http://tieba..com/p/1157426156

Ⅱ 七夕的由来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 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 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 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 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 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虽然上面引用的这个传说情节离奇,对于细节语焉不详,其中有很多疑问。但为伟大的百(讳)度网络采纳,可信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我研究了许多版本的七夕传说,相对而言,确实是这个传说最为合理。经过本人一番剥茧抽丝,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个中蹊跷也得以解释。果然如我所想,其中暗含天庭隐秘,自然是不足为凡人道,度娘确乃神站也。下面我就来一一剖析,还原事实的真相。

Ⅲ 牛郎织女会七夕的故事是怎样的

相传很早的时候,伏牛山下有个聪明忠厚老实的看牛娃,人们叫他牛郎。牛郎听说伏牛山中卧着一头老黄牛,病得快要死了。他觉得那头老牛很可怜,就翻山越岭跑到那里,果然见到一头皮包骨头的老病牛,可怜巴巴地在一块大石头上卧着。牛郎说:“牛大伯,请你跟我走吧!”老黄牛睁开眼看看他,没说话,又合上了眼。他看那老黄牛无精打采的样子,心想它可能是饿了,就去割草给老黄牛吃。他割了一捆又一捆,老黄牛总是吃不饱。就这样,他连喂了老黄牛三天,老黄牛终于开口对他说:“后生仔,多谢你救了我。我本是住在天宫里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地上没有五谷,我偷了天仓的谷种撒下来,惹怒了玉帝,他一脚把我踢下天庭。我摔坏了腿不能动弹,在这里可怜地躺了几千年了。我的伤很重,要用百花上的露水涂洗一百天才会好。”牛郎听了,决定留在山上为老牛治伤。他饿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山泉。每天早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牛治伤,夜里和老黄牛躺在一起。这样整整治了一百天,老黄牛的伤好了,就跟着牛郎回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黄牛形影不离,他们成了相依为命的好朋友。

牛郎长大了,哥嫂要与他分家。牛郎不要房子不要地,只要了老黄牛和一辆破车,到村外搭了一个草棚安了家。老黄牛从嘴里吐出一粒葫芦籽给牛郎,牛郎把它种在门前。第二天发芽了,第三天长藤了,牛郎马上搭了个葫芦架,没过几天,满架子就铺上了葫芦藤。老黄牛对牛郎说:“你夜里藏在葫芦架下,就能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们也能看见你。要是哪位仙女连着偷看你七个夜晚,就表示她愿意做你的妻子,我就拉着车子带你上天,把她接来与你成婚。”

这天夜里,牛郎站在葫芦架下向上望去,真的看见一群仙女在御池洗澡。临走时,有一个仙女向下偷看他一眼。第二天夜里,牛郎看见那个仙女独自来到御池边,大着胆子看牛郎。第三天夜里仙女向牛郎微微笑,第四天夜里向牛郎点头,第五天夜里端出一篮子蚕,第六天夜里又搬出一架织布机,到了第七天夜里,仙女手拿布梭向牛郎招手。就这样他们两人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经过了七个夜晚的眉眼传情,相互爱慕。不久,从天上飞来一只喜鹊,停在老黄牛的头上,吱吱喳喳地叫着。老黄牛明白这是仙女派来传信的天鹊,就叫牛郎套上车,老黄牛四蹄腾空,一会儿就驮着他来到御池。牛郎和织女一起抬起织布机放到车上,织女挎着蚕篮和牛郎一起上了车。老黄牛又腾起四蹄,不一会儿就把他们驮回了家。

牛郎和织女成亲了,大家都来贺喜。织女把带来的蚕分给姐妹们,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绸缎。第二年,织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他们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幸福又和睦。

不料这事终于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很生气。有一天,牛郎正在犁地,忽听晴空一阵响雷,只见老牛流着泪对牛郎说:“我把织女接下天来与你成亲,犯了天规,现在天鼓在响了,我已难活,我死后王母娘娘会来拆散你们夫妻俩。你记着,我死后你把我的皮剥下,肉吃了能脱凡成仙,皮做成靴子穿上就能腾云登天。”老黄牛说完倒下死了。牛郎哭了一阵,就照着老黄牛说的话做了。

七月七那天,牛郎正在锄地,两个孩子哭着跑来对他说:“爸爸快回去,妈妈被一个老太婆拉走了。”牛郎扔下锄头,穿上靴子,一手拉一个孩子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照脚下一划,一条波浪滔滔的大河出现在牛郎面前。牛郎拉着孩子站在河边哭,哭声惊动了玉帝。玉帝见一双孩子怪可怜的,就让他们一家人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从此,每年到了七月七日的夜晚,人们就会看见满天喜鹊向银河扑去,它们互相咬着尾巴,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拉着一双儿女在桥上和织女相会。

Ⅳ 牛郎织女是什么节

牛郎织女是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习俗: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

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七夕

Ⅳ 古代的“七夕图”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中国自古农历七月七日为女儿节,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民间女子多在瓜棚专架下听牛郎织女对属话,鬼才知道能否听到。其实就是借此机会,民间女子互相说说悄悄话而已,是一种聚会娱乐的形式。谁也不会相信会听到天上的牛郎织女说话。画家以此为题材,多画美女错立,穿针缕彩,名之曰《七夕乞巧图》。据画史记载,南北朝时陆探微已经开始表现这个题材,画的均为女性。宋代有的画家画《七夕图》却一反常规,不画女流而画一衣冠伟男子,向空中揖拜,遥祝牛郎织女幸福会面。这一情节出自唐郭子仪逸事。据传,郭子仪初从军沙塞,到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见左右皆发赤光,仰视天空,见辎骈车白天而下,郭子仪对天祝曰:今七月七日,必是织女降临,愿赐富贵!神仙空中答道:大富贵,亦寿考!说完冉冉升天而去。宋代画家的这种表现形式的《七夕图》,就是根据郭子仪的传说绘制的。但它已与原来的主题相悖,由女性乞求美好姻缘变为官吏祈求天神福佑了。此后,历代都不乏描绘七夕的作品,其表现形式大致不出上述两种形式。

Ⅵ 关于牛郎织女和七夕的资料

传说复之一

早先,织女和制牵牛只是宇宙中距离较近的两颗星宿。织女织布,牛郎放牛。天帝看到这一幕,感觉两人都很可爱,于是,天帝下令让织女和牛郎结为夫妇。谁知,成为夫妇的牛郎织女却整天如胶似漆似的粘在一起,荒废了劳作。

天帝知道后,大怒。于是,天帝让乌鸦去传旨,让牛郎织女七天相会一次,以免耽误劳作。谁料乌鸦却传错了旨,将七天相会一次传成了每年七夕相会一次。

传说之二

相传织女是天上的天女,牛郎只是凡间的普通放牛郎。织女因贪恋人间,私自下凡游玩,并在一湖中洗澡。牛郎看到后,便爱上了织女,为了让织女留下来,牛郎偷走了织女的衣服。织女回不了天庭,便留在凡间与牛郎结成夫妇。

后来被天帝知道了,便命人将织女接回天庭。牛郎也是奋力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用头上的金钗划出了一条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

天上的喜鹊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所感动,并且为他们搭成了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于是,天帝便下令每年的七夕牛郎和织女才能相会一次。

Ⅶ 关于七夕的图和起因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Ⅷ 关于七夕的故事

七夕的故事——牛郎织女

织女在人间遇上了牛郎。为了牛郎,织女选择留在了人间,织女和牛郎生下一对儿女。但织女是玉帝的女儿,最后织女不得不告别牛郎回到天庭。

牛郎带着两个孩子追至南天门,却被王母划下的天河所阻,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

(8)牛郎织女图片七夕扩展阅读

七夕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古人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

牛郎织女天文星区对应地域分野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 在东汉时七夕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因七夕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在当代更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七夕节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七夕节的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与女红(gōng)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Ⅸ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真的吗有这个故事吗

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是真。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

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9)牛郎织女图片七夕扩展阅读:

牛郎织女及七夕传说源于天象星宿之说。早在西周,《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对牛郎、织女的记载。

《诗经·小雅·大东》中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

此时,它们只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子,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Ⅹ 歪科普 | 牛郎织女七夕会,喜鹊搭桥秃了头

▶  七夕,我们要讲一下牛郎织女。


起源&版本


牛郎织女的版本其实很多。


比如织女回天上去一段,这一段其实挺关键的。


有说天帝捉回去的,有说王母捉回去的,也有说织女自己想办法弄回了羽衣飞回去。在织女怎么弄回羽衣的,王母天帝为什么要捉织女的情节上,又有非常多的分支。


我比较喜欢第三种版本,这个和牛郎藏羽衣的情节对应,上下文看起来比较顺,织女一个好好的神仙,被藏了羽衣,被迫留下来,怎么后来就恩爱得非得王母捉她回去才行?


前两种脸谱一样,太板正了。


但是研究这个故事的很多喜欢织女被迫回天庭的版本,因为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按照织女自己回去的版本,这个故事就被学界划分成“天鹅处女型故事”之“沐浴系列”,天鹅处女型的故事,在世界各地的传说中都能找到。


刘守华说:“男子以窃取羽衣的手段强迫成婚,乃是抢亲习俗的象征性反映。女子寻得羽衣即飞去,包含着女性对母系氏族或部落生活的留恋。”


安徒生故事《沼泽王的女儿》,也有天鹅处女的元素,这个故事太好看啦!


说起来沐浴,当时建国前,每到七夕,到处都要演《天河配》。为了吸引观众,很多戏就都着重演偷衣服一段。


据说李万春的鸣春社在庆乐戏院演出《天河配》时的广告特别言简意赅,就叫 “带电影,有仙女洗澡”


有妖精洗澡


建国之后,这个戏被改革,有了挺大的变动,大张旗鼓洗澡的情节自然没了。


我们熟知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本的《牛郎织女》,是叶圣陶1995年改编的,牛郎听到织女找衣服,就主动把衣服还了她,俩人还聊天,聊着聊着就决定一起过日子了。


这个故事里面,王母的形象自然十分恶劣。在这之前的很多版本,其实王母的形象有很多是很温情的,有说是觉得女儿过得不好才接她回家,或者也有说织女穿羽衣逃的时候,被牛郎威胁,呼救惊动了王母,才拿簪子划了条河。


叶圣陶的改编影响很大,此后牛郎织女故事的版本很多都是以此衍生。


回头看一下这个神话的起源。


目前较多观点认为,这个神话的萌芽在先秦,形成在汉晋,成熟于唐至明清。


在先秦时代,牵牛、织女被看做两组星。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来看,虽然有时候大家会把这俩放一起提,并且这名字看起来就男耕女织的很配,但是并没有实锤证明它俩有爱情关系。


气氛有点微妙的尴尬


一般认为是从东汉《古诗十九首》中,牵牛与织女开始有爱情关系了,而且这诗一上来就很自信,说得跟真的一样: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濯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后来又有说法,战国时代秦国的《日书》上记录“取(娶)妻”的忌日:“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


意思是是:戊申、己酉这两个日子,不适合迎娶,因为是这是牵牛迎娶织女的时间,牛郎织女没能有结果,如果在这日子娶妻,丈夫会三次抛弃妻子。


这就说明战国时代当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恐怕已经很广。


但是也能看出来,这时候牛郎织女的故事看起来不是那么吉利,七夕还被看做是凶日。


凶日


大概是从西汉开始,牛郎织女“无果”这一点慢慢被淡化,一年一度的“重逢”被强调,慢慢七夕就变成了良辰吉日,跟爱情有了关系。


七月初七


至于为什么牛郎织女要在七月初七相会。


因为七这个数字跟人类的生死繁衍关系很大啊。


比如古代正月初七的人日节。根据《荆楚岁时记》、《北齐书·魏收传》、《太平御览》等等的说法,女娲创世的时候,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人的生日就是正月初七,这一天大家会吃七种菜煮成的羹汤,剪纸人儿贴起来或者戴头上。


上帝:一个问题,周日不应该休息吗?


而且七也和死有关,比如流传到现在的为死者做七的习俗。


所以两个七的七月初七,意义就很大了。


牛郎代表农耕,织女又代表纺织,这俩在一起能拿下七月初七是很合适的。


喜鹊搭桥


牛郎织女相会有个关键的事,喜鹊搭桥。


我们前面引的典故里也能看到,在故事的最初版本里,是没有鹊桥这一意象的。


所以是后来,有人把喜鹊强行加入的。


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拿喜鹊去搭桥?


民间的版本有说是因为老牛死后把自己的肉喂了喜鹊,喜鹊为了报恩,每年七月七日搭桥渡二人相会。这是传说。


喜鹊偷吃了什么你们要这样对待它?


有学者说,因为喜鹊是阳鸟,是报喜讯的鸟,而且是爱情的象征,大家很崇拜它,所以它们要被用去架桥。


这个说法非常主流。


但是其实这个解释不大经得起想,喜鹊是报喜讯的鸟,你们又爱它,就不能绕着牛郎织女飞一飞好了吗?搭桥很累啊。


再说代表爱情的,比较吉利的鸟很多啊,天鹅还大些呢,为什么要拉喜鹊来。


牛郎星和织女星距离大概有16光年,按照喜鹊平均体长45厘米来算,喜鹊单排搭个桥,算下来,据说得有三十四亿亿只


所以我比较支持《风俗通》的说法:“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就是说什么呢,七月份的时候,喜鹊的头会突然秃掉,不知道什么原因。


正好这几天牛郎织女要见面呢。


大家就说,喜鹊怕不是去搭桥被踩秃的吧?


这个说法很好,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光芒,并且有理有据,毕竟七月份正是换毛的好季节。


欣赏一下秃头照 ,注意看头(图片来源于鸟类网)


顺便来八卦一下喜鹊。


喜鹊的拉丁名为Pica pica。看起来还是很萌的。


皮卡皮卡?


不过喜鹊一点都不软妹,特别能打架而且智商高。


我们知道著名的“镜子测试”,这个测试是盖洛普小戈登在1970年提出来的,就是给测试对象一面镜子,然后通过一系列测试,看它能不能知道镜子里是自己。


喜鹊是目前唯一通过了镜子测试的非哺乳动物。


爱上自己


与喜鹊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乌鸦。


乌鸦和喜鹊这俩挺有意思的,乌鸦的形象,有一个从“吉”到“凶”的变化,喜鹊的形象,反过来,有一个从“凶”到“吉”的变化。当然也不是全“凶”,但一开始,它往往有凶吉的二重寓意。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趋势,另外还有很多南北人民对喜鹊乌鸦喜恶区别的研究,有人就此指出搭桥的可能还是乌鸦。


有学者指出,到了唐代,喜鹊开始大范围地被视为吉兆。 而且大致就是从唐代开始,“喜鹊”二字正式开始联用。


这个转变让人感觉十分吊轨。


夏炎教授提出来一个解释,说是因为,汉魏之际黄河中游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当时应该到处都是喜鹊,而且都该干啥干啥,没什么必要去跟人类亲近,比较野生,人对喜鹊的普遍认知是:鹊巢高筑在树上,疏远人类,成鸟群体数量巨大,且鸣叫声嘈杂。这是喜鹊凶兆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


唐代的气候由寒转暖、森林退化,野生动植物种群减少。“由于失去了高大树木的依托,只得寻找一些稍低的树木筑巢。 在这种环境变迁的过程中,喜鹊逐渐与人居相接近,其亲人的习性开始凸显。


大家多处处就有了感情,还有人特意在庭院中种植树木,引喜鹊前来做巢。


这边又绕回了鹊桥,鹊桥元素的定型,就被认为就是在唐代。


因为现在能找到的有关鹊桥的史料,一条是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九所引《淮南子》的一条佚文“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另一条是旧题唐韩鄂撰《岁华纪丽》卷三所引汉代应韵《风俗通义》中的一条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但是两条佚文的原文,没有人见到过,并且从两汉时期现在能看到的资料来看,也没其他人说过鹊桥的事。



大家就微微一笑,仿佛明白了什么。


所以有学者推测,两条佚文中的鹊桥传说很有可能是唐人结合自身的时代特色,在原有的牛郎织女故事的基础上添加的元素。


那四只牛蹄子和四只脚踩上去肯定会秃啊


加上前面的解释,有可能是这样的。


唐代大家很爱喜鹊,老在屋檐下面飞来飞去,怪可爱的。


突然有几天,正好是七夕左右,喜鹊无缘无故地头秃了。


鹊和人都有点尴尬。


那大家就很善良地解释说,一定是给牛郎织女搭桥,被踩秃了吧。


(大雾)



商务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热点内容
九号花艺坊 发布:2025-07-04 02:17:32 浏览:464
梅花季 发布:2025-07-04 02:08:16 浏览:27
人外百合本 发布:2025-07-04 02:07:41 浏览:819
绿植金钻图片及价格 发布:2025-07-04 02:02:43 浏览:839
八戒过七夕 发布:2025-07-04 01:56:37 浏览:275
半湿生花卉 发布:2025-07-04 01:53:16 浏览:392
花盆栽南瓜 发布:2025-07-04 01:52:30 浏览:560
盆景买家 发布:2025-07-04 01:52:24 浏览:493
兰花国画名家 发布:2025-07-04 01:42:09 浏览:372
七夕见面礼 发布:2025-07-04 01:41:00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