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房情人节
Ⅰ 东方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农历7月初七
Ⅱ 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节日当天所吃姊妹饭为何物
姊妹饭其实就是一种糯米饭,这种糯米饭,它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红色,黄色,绿色,黑色以及白色,各种各样颜色的饭团组合在一起,非常的好看,这也意味着苗族人们家庭和睦团结,爱情美满。它的含义就是促进苗族家人姐妹之间的感情交流,让整个家庭看上去更加的幸福美满,这也是一种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在苗族的一些重大的节日里面,亲朋好友之间都会赠送这种姊妹饭,来表达自己的一种亲情关系或者是友情关系。
因为他需要到山上去采摘一些野花,然后和糯米一起泡制,这样一来这些糯米才会有各种颜色,再泡好之后最后就是放到蒸笼里面进行蒸制,然后等到姊妹节这一天这些姑娘们可以将这些饭送给自己的朋友,但是最为重要的就是送给自己喜欢的对象,这样一来,在这一天就有着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古老的情人节希望能够遇到一段美好的姻缘。
Ⅲ 为什么把七夕节叫做东方情人节呢
其实这个是大家的盲点!
正月十五元宵节,才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此称版谓古来已久。元宵节权,是古代妇女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宋代欧阳修有一首《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乌金西坠,华灯初上,一对对情侣相约佳节,至于是手执一枝玫瑰赴约,还是互赠诗帕定情,就不得而知了。
很多人说,每年的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个情人节未免让人感觉有些凄凉。牛郎织女情断天河,不由得让人想起孟姜女哭倒长城,刘兰芝月夜盼夫的故事。饱经三百六十日的苦恋,换得一夕的相拥,悲喜交集之余,也就是伏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哪得浪漫可言。
Ⅳ 卯节的节日简介
水族卯节水语叫“借卯”,被称为“东方情人节”,也称“歌节”,于每年水历十月辛卯日举行。水族认为过卯节的日子与成年丰歉、人畜兴旺有关,因此忌讳丁卯署火的日子。
卯节的日期是依据水族历法来推算的,流行于贵州省三都县和荔波县部分村寨。节期为四天。按古老的遗俗,以水历九、十月(农历五、六月)的卯日开始,按不同地区先后分四批逢卯日轮流过节。
节日当天,青年男女打着伞,手拿花帕到卯坡唱歌、歌舞和游玩。晚上,人们汇集村寨广场,击铜鼓、敲皮鼓、吹唢呐、演出传统的花灯剧等。还邀请客人饮宴。
传统习俗:
1、卯节的前三四天,水家人就像汉族人迎大年一般,开始动手洒扫庭除,打扫卫生,将阳尘撒放稻田里。寅日为年终除夕,这一天要认真清扫房屋院坝,为祭天敬祖摆上鱼、肉酒、饭等供品,并且要准备丰盛的佳肴款待宾客。
2、卯日是节日活动的高潮。新年初一的卯日盛行着赶卯坡青年男女唱对歌的习俗。卯坡是经过多年遗俗选定下来的,专让青年男女以唱对歌的形式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场所。
3、一般选在一个依山傍水地势较宽,能容纳下数万人平坦的坡顶上去进行。届时,不仅过卯节的村寨青年人要上卯坡对歌,就是不过卯节的外寨和毗邻各县的男女老幼也会赶来参加盛会。
4、有些经商者也要来摆摊设点,出售各种食品和日用杂货,顿时会使得整个卯坡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开始对歌前,先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当众宣布对歌场上的戒律:只准未婚青年男女方可参加对歌。并预祝对歌的后生们能在对歌声中寻到自己的意中人。
5、于是,在一片吆喝嬉笑声中,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各自寻找自己唱对歌的对手,在卯坡的树丛中、草地上、山石旁,或站或坐地撑起各色花伞遮住脸唱起对歌来。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卯节
Ⅳ 东方情人节的由来
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几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茅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茅房内。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是美丽的仙女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他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这时,牛郎从树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便脉脉含羞地点了点头。 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将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 肝肠寸断的织女和肩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原始信仰。这种信仰结合了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的说法,成了我们今时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间信仰 。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人们俗称“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其实不仅仅是汉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不过,随着西方“情人节”流入中土,“七夕节”逐渐又被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然而她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却远不及每年阳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不光如此,象这样历史悠久且文化内涵深厚、有如此美丽传说的节日,竟越来越不受社会重视,越来越受冷落,是世界变化得太快?还是节日不够现代跟不上时代?牛郎织女难道真的会被中国人遗弃吗?“七夕节”受冷落迫使我们的目光又聚焦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衰上。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
Ⅵ 东方情人节的节日习俗
东方情人节指的是贵州省台江县苗族姊妹节,又称为“姊妹饭节”,它的节日习俗如下:
台江苗族姊妹节是贵州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苗族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山、杨家、偏寨,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苗语叫“浓嘎良”。节日以青年妇女为中心,以展示歌舞、服饰,游方,吃姊妹饭和青年男女交换信物为主要活动内容,节日内容丰富独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
据《苗族古歌》记载,苗族聚居的地区过去都过姊妹节,如今大部分地区已消失,唯有台江县还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而台江的姊妹节习俗,要数施洞姊妹节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
施洞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三至十六过姊妹节,约定俗成不变。到农历三月十三,各村寨的姊妹们都上山去采撷南烛木叶、姊妹花等花草树叶,制作黑、红、黄、蓝、白五色糯米饭。十四日前晌,姑娘们都下田里去捕鱼捞虾;后晌,姑娘们每人拿来一大碗彩色糯米饭、两个鸭蛋和一些钱用来买鸭。因为鸭能过河,象征能过到彼岸与情人成双。这一切准备齐全了,年龄相近的姑娘们都分别各自集中到一户人家里(最好是没有男孩子或男孩子很小的人家,这才好接待外地来的男朋友),然后夜里就在那儿与外地来的男人们共吃姊妹饭。饭后,大家相约到村中的广场上或巷子中去唱歌谈情,通宵达旦。
三月十五至十七是节日的正式活动时间,也是热闹的高潮。白天,姑娘们都身穿漂亮的衣裙,佩戴着华丽的银饰,到郎西(地名,汉译杨家坪)去观看斗牛、斗雀;同与自己一道吃姊妹饭的男子们跳芦笙和跳木鼓舞;夜里,又像十四夜那样,男女相聚在村中广场或巷子中唱歌谈情。
这时,姑娘们(分作不同年龄的许多批)用竹篮盛着各人的彩色糯米饭团和鱼、肉、鸭蛋等礼物,赠送给两天来陪伴她们的男子们。到来年姊妹节时候,这些青年男子们,集体筹钱买了礼物(绣花丝线、绸缎等等)盛在姑娘们去年赠送礼物的竹篮里,带回赠送给姑娘们(叫还竹篮)。如此经过多次的你来我往,使相互间的了解加深,进而产生并倾诉爱慕之情。
节日期间晚上,男男女女相聚于游方场上对唱情歌,谈情说爱。男方向女方讨姊妹饭,姑娘们在姊妹饭里藏入信物以表达对男方的不同感情。节日结束后,小伙子要回家了,姊妹们用竹篮盛装五色糯米饭,饭里藏匿松针、椿芽、辣椒等爱情标识,把自己的心思乃至爱情送给男子,一切尽在不言中。
Ⅶ 咱东方情人节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最早起源于汉代,被称作乞巧节,是在七月初七,后来又称作七夕。
Ⅷ 什么时候是东方情人节
七夕,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被称为紫色情人节.此外还有一些情人节
◎日记情人节(Diary Day):1月14日
在这一天 情侣们会互赠足够纪录一整年恋爱情事的日记本
以此象征两人将携手走过未来一年 并留下更多美好回忆
◎华仑亭情人节(Valentine's Day):2月14日
西元3世纪时 罗马皇帝为避免已婚男子不愿离家当兵 发布了一道禁止结婚的法令
但华仑亭主教依旧违背皇帝旨意 秘密为青年人举行婚礼
他因此遭到监禁 并于西元273年2月14日死在狱中
后人为了纪念他 将他殉难这天订为「华仑亭日」后来便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情人节
在西洋传统里年轻人是华仑亭日的主角
他们在这个节日里郑重其事地为恋人选择礼物、鲜花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痴情的少女则会按古老传说 在华仑亭日前一晚把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 盼望自己在梦中同自己的心上人相会
在美国 华仑亭日不仅是年轻人的节日 亲人朋友间也可以互送小礼物 以表达感情 增进友谊
对许多亚洲女子而言这一天显得格外重要 因为尽管文化上较为传统保守
社会价值观一般已普遍接受女孩子在这天主动向心仪的对象示好
◎白色情人节(White Day):3月14日
西方并没有所谓「白色情人节」的传统
在东方2月14日女孩送男孩礼物表达情意之后
如果对方也有同样的好感或情意 就会在3月14日回送女孩一份情人礼物 表示彼此心心相印
如果男孩对女孩没感觉 只要刻意忽略这个日子 便算是委婉的拒绝
现在情人节由谁主动送礼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有一方在2月14日收到异性送的礼物表达爱意
他或她在3月14日「白色情人节」这一天就会选择是否有所回应
而对已经在一起的爱侣来说 这一天则是回赠对方情人节礼物的日子
◎黑色情人节(Black Day):4月14日
虽然并非天下有情人都能天长地久 甚至曾经拥有 但谁说孤家寡人或旷男怨女就不能过情人节
「黑色情人节」就是属于单身贵族们的情人日
在前两个月他们或许既没收到甜蜜小礼物也没人可以送巧克力
但4月14日这天 大家共聚一堂 彼此鼓励 加油打气 化悲愤为力量 倒也热热闹闹十分开怀 藉此消除形单影只的落寞感
在这一天 打算过节的人会让自己生活在百分百的黑色世界里
穿黑色套装 黑帽子 黑皮鞋 吃黑豆制成的面条 喝咖啡也不加奶精 享受黑咖啡的苦涩原味
◎黄色与玫瑰情人节(Yellow and Rose Day):5月14日
如果已经到了5月 你的情事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在这一天穿着黄色衬衫或黄色套装 吃黄色咖哩饭 就是告诉大家「I am still available」的最好暗示
春日融融 将黄色穿在身上 也相当符合季节气氛
5月是玫瑰发芽的时节 气候宜人适合出游 因此许多情侣都选在这天相偕到户外踏青 所以5月14日也有「玫瑰情人节」之称
在玫瑰日送人红玫瑰是倾诉爱意 送白玫瑰花表示仍犹豫未决 若送上一束黄玫瑰 就是说再见了
◎亲吻情人节(Kiss Day):6月14日
这是一个属于成双成对恋人的重要节日
在这一天 情侣们不必再害羞 可以大大方方地用亲吻表达对对方的爱意
当然 花前月下 烛光晚餐等浪漫气氛 对一吻定情可是很有帮助的喔!
◎银色情人节(Silver Day):7月14日
银色情人节是把你的意中人带回家给老爸老妈认识 或介绍给其他你所尊敬的长辈的好机会
当然 这一天的全部开销 都由这些「可爱的长者」买单〈为「安全」起见,你最好先确定长辈对这个节日很熟悉〉
银色情人节也是爱侣互赠银制礼品 饰物的日子
◎绿色情人节(Green Day):8月14日
名为绿色情人节 当然和森林脱不了关系
酷热难耐的夏日午后 不妨和你的另一半作一趟凉爽而清新的森林之旅 尽情享受户外大自然
还在寻觅爱侣的人 可以参加Soju〈韩国绿牌薯酒〉派对度过喧闹的室内绿色情人节
◎音乐情人节与相片情人节(Music Day & Photo Day):9月14日
音乐情人节这一天是举办大型社交活动 轻歌漫舞的日子 也是将你的心上人介绍给朋友同事认识的好机会
而单身一族 更可以藉此机会看看活动现场有没有自己中意的对象
许多情侣喜欢在这天就着蔚蓝晴朗的天空合影 所以9月14日又称为「相片情人节」
◎葡萄酒情人节(Wine Day):10月14日
10月14日这一天恋人们轻啜葡萄美酒 庆祝充满诗意的秋天
通常小俩口会选择在浪漫且别致的餐厅里共进晚餐 然后聊聊彼此对未来的规画以及共同的目标等话题
◎橙色情人节与电影情人节(Orange Day Movie day):11月14日
电影情人节这一天情侣们可以连赶两场电影
或许先看一部紧张刺激的动作发泄压力 然后再来一部感人肺腑的浪漫爱情片互拭泪水
看完两人也该补充水分了 来杯健康的百分百柳橙汁吧!单身的人这一天也要喝杯柳橙汁 当然 想喝两杯才痛快也没人管得着
◎拥抱情人节(Hug Day):12月14日
12月14日 想和你的情人抱多久都可以
在公开的场合拥抱 向世人宣告你俩的爱意 也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格外温馨
尤其是那些甜甜蜜蜜庆祝过2月14日华仑亭情人节的情侣 到了年底依然能热情相拥 也见证了两人情意如昔
Ⅸ 东方情人节是什么节日
东方情人节就是七夕,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回诞,答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七夕乞巧,最早起源于中国汉代,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Ⅹ 水族“卯节”为何又被誉为“东方情人节”你知道吗
水族卯节又称“歌节”,是水族独有的民间节日,因其古老而神秘又被称之为“东方情人节”。水族卯节流行于一部分不过端节的水族生活地区,节期为四天,按古老的遗俗以水历九、十月(农历五、六月)的卯日开始,按不同地区先后分四批逢卯日轮流过节。
卯节的起源与风俗
卯节的起源来自一个神话故事。传说远古时候一支水族的祖先来到荔波定居,禾苗忽遭严重虫灾,人们束手无策,眼看颗粒无收。这是,水书先生陆铎从天而降,指示人们扫积屋内烟尘撒在禾苗上,终于除去了害虫。人们庆胜利,聚而欢歌,代代沿袭便形成了卯节。
在水族中,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的传统区分。过“卯节”的这些村寨把水历九月或十月(农历五、六月)的卯日作为新年节日,叫做借卯,意为吃卯。
按照水族的族规,凡过端节的村寨,就不过卯节,而过卯节的,就不过端节。
关于这种风俗,较一致的传说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两个儿子,哥哥被分住到上边的内外套地区,弟弟被分住到下边的九阡地区。原先约定好,丰收后到祖公处团聚庆祝。后来感到相距路远,往来不便,就决定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时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