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也是一朵奇葩与王勃
『壹』 遗憾,也是一朵奇葩 的第六段是什么论证
1、举例论证(举了李白和王勃的例子)
2、比喻论证 (遗憾就是一种厚重的美,它正如一杯苦茶,虽然入口苦涩,却能于入咽时感受到它的香甜。)
『贰』 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王勃是个超级奇葩的人。王勃14岁当了个七品芝麻官,由于他太奇葩了。一次他在家中窝藏了一个杀人犯,又将杀人犯宰了,结果自己成为了杀人犯,从此踏上了贬官的道路。他被关在了小黑屋里,逼着年迈的父亲去了异地。后来他又被朝廷解放了,王勃赶忙乘船去看望年迈的父亲,不幸溺水了,可怜的王勃不会游泳啊!最后王勃就在27岁身亡。要说王勃一生是一篇奇葩故事,那也可以说他的灵魂是一部奇迹历史,他的代表作有《秋日登洪府滕王阁贱别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山中》等诗。
『叁』 遭遇了什么打击的初唐四杰,导致一个都没得善终
大唐,一个诗词歌赋的时代,除了有李白、杜甫、韩愈等一代文学家、诗人外,还有才华横溢的初唐四杰。
想当初王勃六岁作诗,杨炯九岁被称'神童',骆宾王七岁作《咏鹅》,卢照邻二十岁被任命为邓王府掌事。四人都是出名较早,曾经名扬大江南北。
然而,初唐四人为何都没得善终,多为英年早逝者,惋惜哉!是什么导致初唐四杰在劫难逃的呢?
初唐四杰的不得善终:
王勃之死是意外,更是怀才不遇的惋惜,也是愧疚严父的至孝至诚;
杨炯之死是失望,更是仕途不畅的悲叹,也是时代悲剧的无可奈何;
卢照邻之死是解脱,更是命途多舛的归路,也是不堪折磨的心理创伤;
骆宾王之死是追寻,更是戎衣天下的归隐,也是叱咤历史的最好结局。
『肆』 以王勃为例的高考作文
《王勃我想对你说》
1300年前,一个年轻人准备南下去看望自己的父亲。累了,他停留在一个叫做滕王阁的地方小憩,诚惶诚恐地参加了一个并非为他准备的盛会。
1300年后,一篇文章流传,矜持的主人、高贵的来宾,那一场宴会、那一座高阁,诚惶诚恐地成了你的背景和铺垫。
这就是你,王勃。滕王阁的那次小憩,对你来说或许只是漫漫人生路的一个瞬间,但留给后人的却是一份难以磨灭的永恒,一段难以超越的距离。虽然如今这一切只存在记忆里,却总让后人在想起你的时候心绪万千。一位绝世才子,为自己的时代,也为他人的时代,留下了无限的想象。
当你踏着阁楼的梯台,一步又一步沉重地踏在滕王阁的欢声笑语中时,阁外却早已过尽千帆。尽管舸舰弥津,但哪一只才是你真正的期待,哪一只才能负得起你这份乘风破浪的情怀?在这幢高耸的建筑中,偶然的一个窗口,给了你一份感慨,也给了你一份感伤。是的,你也知道高处不胜寒、人生风波恶,但赣江上烟波凝翠,迷雾茫茫,又怎能遮住你深邃的目光!你听得千声,闻渔舟唱晚,雁阵惊寒;你视极万里,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有人说,怀才不遇便自抒自慰是失意诗人的通病,你终究也无法逃出这个历史的怪圈。但我想,倘若真的如其所说,你只是因为孤寂无奈而大发牢骚,那你便不再是你。“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年轻的你对人生的感悟却如此老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对离别的诠释,让无数“儿女共沾巾”的后人汗颜。事实证明,你王勃不凡!
然而,不凡并不等于完美。或许在别人看来,你的少年老成已令你高不可攀,但于如此花样年华中,悲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又何尝不是怠慢了自己青春?人们常轻蔑于“年少轻狂”的无知和懵懂,但试想,没有轻狂莽撞的少年时代,不经历人生的坎坷跌宕,一辈子只在循规蹈矩或者满怀牢骚中浅浅而过,青春又怎能放出它夺目的光华!是的,青春就是一场张扬的盛典,它需要卧冰床,洒热泪,和你所处的时代一样,即使失意满怀,也要“飞扬跋扈”、“痛饮狂歌”!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感到自身的局限。”这是鲍鹏山用来形容庄子的话。而你呢?我是不是应该这样说: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爱上它的一切——包括你那不完美的所谓“局限”?
也许,你那流星般短暂的一生在世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悲剧,但是我想,有时候悲剧也是一种高贵的命运。如今的赣江上,夕阳依旧,想与你相诉,却已世殊事异,惟有在这一江春水之上,还依稀有着一丝守望的风……
【点评】
时下以历史人物作为文章主角的作文不在少数。但是很多作品往往就事论事,空洞地记述人物生平,缺少自己独到的感悟。而这篇作文却不一样。从内容上看,文章有几个优点:一是植根于描写对象又不仅限于对写作对象进行简单的叙述,而是以自己个性化的眼光作为参照,谈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也更为切合题目的要求;二是能把人物放在更大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也使文章显得更为厚重。从语言上看,作者既能恰当地对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语句加以变形、融合,又能有富于个人特色的语言表达,体现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当然,如果作者掌握的资料更丰富一些的话,文章的思考将更为深入。
(科技中学 陈远)
网页 新闻
『伍』 关于王勃的作文片段
当生命之花凋谢在二十六岁的年少有为之时,这未尝不是一种遗憾与伤痛。流星般滑过文学的天空,却留下永恒的光芒,这又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读到了他的乐观与旷达;从“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中,读到了他的缠绵
作文库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
与深情。 而真正的他,是历史中那场盛大的宴会中的他。秀丽如画的风景,荡气回肠的歌声,怀才不遇的悲凉.勃进取的人生态度,震人心弦,启人心扉。生动细腻的山川景、人文景、宴会景与强烈真挚的宾主情、壮志情融一体,,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他用近乎唯美的文笔叙说着他的所见所想,述说着他的
欢乐与苦闷,失落与追求。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渔舟唱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用精美的语言、飞扬的文采、极具个性的文学才情,为我们营造的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学天空。 然而,在滕王阁永不褪色的壮丽图画中,我们却隐隐捕捉到他豪放超逸情致之外的些许无奈;我们读到了那份萦绕在他心头的个人宦途失意
的低沉感慨。 可王勃毕竟是王勃,他不会沉陷于怀才不遇的泥潭不能自拔。他把人生的得失看作常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看到他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化悲凉为旷达的豪迈,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情怀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拨动了生命的最强音,奏出了与命运抗争、不甘沉
沦、积极进取的交响曲。 也许当我们的生活满目疮痍的时候,我们在他那里找得到精神的支持。 他用短暂的生命,用自己富有才情的歌唱,用他那独具魅力的人格,为我们留下一道永远亮丽的文学风景„„ 王勃,他是永远的„„
『陆』 关于遗憾的古诗句唯美
1.形容“遗憾、惋惜、自责”的古诗句有哪些1、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3、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白居易《湖亭望水》
4、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李白《相逢行二首》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8、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1、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
1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6、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白《临路歌》
17、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萧衍《东飞伯劳歌》
18、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杜甫《杜鹃行》
2.关于遗憾的诗句
恨不相逢未嫁时
此情可呆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节 妇 吟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3.关于“遗憾”的诗句有哪些
1.《纪事二十四首》年代: 清 作者: 梁启超
人天去住两无期,啼鴃年芳每自疑。
多少壮怀偿未了,又添遗憾到蛾眉。
2.《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年代: 宋 作者: 曹彦约
边锁求良牧,京华倚重臣。
抚摩中有备,发擿静无尘。
效著龙颜动,班疑豹尾真。
讣闻遗憾见,进秩有明纶。
3.《挽孙少卿四首》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福庆於人鲜比方,一生坦若履康庄。
好逑得偶天官胄,嗣子能传月窟芳。
寿入九龄光宝籙,服膺三品灿金章。
始终可谓无遗憾,信矣荣归死不亡。
4.《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年代: 宋 作者: 陈傅良
政应违众好,可忍负幽探。
以兹落南雅,蜂蝶独遗憾。
岂无好颜色,一雨竟陈暗。
谁知岁寒姿,可久非可暂。
5.《挽范节干二首》年代: 宋 作者: 陈著
去秋言别时,执手水之湄。
犹侈春风会,那知夜壑移。
鬣封期已薄,眉案死相随。
君可无遗憾,其如我自悲。
遗憾的近义词有哪些?
缺憾、可惜。
4.表达“遗憾”的诗句都有哪些
1、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2、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春色满城,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将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的忧愁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春景依旧,只是人却憔悴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桃花被风吹落,洒满清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3、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4、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唐代: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译文
现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处来,当时年少风流,春衫飘举,风度翩翩。我骑着大马,斜靠小桥,满楼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倾倒。
闺房屏障曲折迂回,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丛之所在。现在要是能再有像当年那样的遇合,我就是到白头也一定不会想回来。
5、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
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5.描述遗憾的诗句
1、面对很多选择,我们总是来不及思考选择。结果不是选择放弃,就是选择遗憾。
2、很高兴你能来,也不遗憾你离去。
3、在生命里,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犯错。那所有应该做而没有做的,逐日侵蚀沉淀之后,贮满泪水,就成为遗憾湖。那所有不该做而又做了的,层层堆积重叠之后,暗影耸然,就成为悔恨山。——席慕蓉《席慕蓉散文集》
4、人生不能后悔,只能遗憾,因为遗憾只是在感叹错过,后悔却是否定了自己曾经的选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5、终于明白,还没开花的爱情是经不起等待的,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6、有些人想要重来是因为遗憾,有些人想要重来是因为失败,有些人想要重来只因为太美好。
6.苏轼关于遗憾的诗句 十句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不去的家乡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多少人少小离家,尝遍了人情冷暖;多少人落叶归根,却只见物是人非。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情怀总是相似的,而当他们终于回归故里,看到的又是什么?
是儿时的朋友“儿女忽成行”?是梦中的少女“嫁作商人妇”?还是“山河依旧在”,“知交半零落”?或许,让人伤感的从来不是自己斑白的鬓发,不是自己如旧的乡音,而是谁家小儿笑吟吟问出的那一句客从何处来。
半生羁旅,一世飘零。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何时起,故乡也终成了异乡。
『柒』 概括【遗憾,也是一朵奇葩】的内容
遗憾,也是一朵奇葩
遗憾,词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太可惋惜”。无论人还是事,若留下遗憾,似乎都会存有残缺,让人叹息不已。
很多的悲剧都在展现遗憾:荆轲身负重任剌奏王,偏偏选人不当刺杀失败,遗憾!屈原忠心耿耿爱君国,偏偏遇上昏庸的楚怀王,遗憾!历史上类似的悲剧不胜枚举,在人生的行进过程中遗憾似乎常常如影相随。
既然如此,那么应该怎样对待遗憾呢?毋庸置疑,我们应该正视遗憾。
正视遗憾,首先是坦然接受遗憾。如果人生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那么我们不如坦然接受它,不抱怨,不气馁,把它化作人生中的另外一道风景。韩愈接受了“朝奏夕贬”的遗憾,写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绝句;柳宗元接受了贬谪永州闲置的遗憾,写出了不朽的“永州八记”……由此看来,遗憾,也是一朵奇葩;它,也能激发出生命的激情,让生命在逆境中焕发出新的精彩。
正视遗憾,就要把遗憾作为人生的又一块磨砺石。遗憾,常常还不是轻描淡写的叹息,不是大可惋惜的摇头,遗憾可能是人生的一道坎,甚至是险象环生的断裂层。但是,只要正视遗憾,把遗憾作为又一块磨砺石,磨练毅力,砥砺意志,那么,人生在遗憾这块磨砺石上将奏出荡气回肠的高亢之音。不是吗?越王勾践亡国被俘,遗憾,但他砥砺沉潜,最终“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音乐家贝多芬,正值创作的盛年,然而双耳失聪,遗憾,但他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了如《命运交响曲》等许多不朽作品。当人们还在用滚滚热泪对他们的种种遗憾扼腕长叹表达出自己的遗憾时,他们已经把遗憾当作展现生命进取的长空,翱翔搏击其中,创下一个个奇迹。
正视遗憾,就是把遗憾定格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追求理想的人难免受挫,从而留下遗憾。但是,如果能笑对遗憾,那么,遗憾将定格为一种经历,留下为后人赞叹的美。李白欲求仕,但终生仕途不顺、屡遭排遣,是遗憾,然而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又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欣然折服;王勃一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是遗憾,然而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唱,又让多少人怦然心动。所以,遗憾就是一种厚重的美,它正如一杯苦茶,虽然入口苦涩,却能于入咽时感受到它的香甜。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帮能有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会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所说:“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应该正视遗憾。
『捌』 评价王勃的诗句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永远的王勃
生命之花凋谢在28岁的年少有为之时,未尝不是一份遗憾与伤痛。流星般划过文学的天空,却留下永恒的光芒,这又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我读到了他乐观与旷达;从“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中,我读到了他的缠绵与深情。
而真正读懂他,是从1300多年前的那场盛大的宴会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秀丽如画的风景、荡气回肠的歌声、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蓬勃进取的人生态度,震人心弦。生动细腻的山川景、人文景、宴会景与强烈真挚的宾主情、父子情、志士情融为一体,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他用近乎唯美的文笔述说着他的所见所想,述说着他的欢乐与苦闷,失落与追求。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用精美的语言、飞扬的文采、极具个性的艺术才情为我们营造的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学天空。
然而,在腾王阁永不褪色的壮丽图画中,我们又隐隐捕捉到了他豪放超逸的情致之外的些须无奈;我们读到了那份萦绕在他心头的个人宦途失意的低沉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这是他面对世态炎凉、惨淡前程的深沉叹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又是他远离都城,空有绝世才华的无助呐喊。
可王勃毕竟是王勃,他不会身陷于怀才不遇的泥潭不能自拔。后来他告诫自己:无论处境如何艰难,胸怀也要坦荡开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平品质也要纯洁高尚。他把自己不幸遭遇归于“时运”、“命途”,他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看到他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化悲凉为旷达的豪迈,他用坚毅不拔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情怀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拨动了生命中最强的音符,奏出了与命运抗争、不甘沦落、积极进取的命运交响。
也许,当我们的生活满目疮痍时,我们在他那里找得到精神的支持。这,就是他意义所在吧!
他用短暂的生命,用自己富有才情的歌唱,用那独具魅力的人格,为我们留下了一道永远亮丽的文学风景......
他是永远的!
『玖』 名人如何面对人生遗憾议论文素材
青春时代,是人生黄金期。它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它使人充满着渴望和探索精神。“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朋友们,珍惜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吧!把握时机,奋勇前进,为创造美好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1.王勃少有奇才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少有奇才。他六岁就会写文章,9岁读颜氏《汉书》,写《指瑕》一文,指出颜注的错误,受到长辈先生们的称赞。14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
二十余岁时,他赴海南探望父亲,路过洪州(今南昌市),当时都督阎伯屿在新修的滕王阁上大宴宾客,王勃也应邀出席宴会。阎都督事先已要其女婿做好了序文。但为了表示谦恭,假意请众宾客作序,大家都谦逊推辞,唯独王勃毫不客气,提笔挥毫,顷刻而就,写成了《滕王阁序并诗》,满座皆惊。阎都督读到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子时,惊奇地从座位站起来连说:“真是天才啊。”《滕王阁序》从此成为古今传育的名篇。
王勃就在这次赴海南省亲中,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所仅27岁。
2.华罗庚25岁成为知名数学家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4岁读初中时因家庭贫穷辍学,靠刻苦自学取得极其优异的成就。20岁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大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调到清华大学任教。1934年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去英国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作访问学者,其间在数论方面取得卓越的成果,引起全世界数学界的重视。25岁的华罗庚就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数学家。
他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既广泛又具有开创性,在数论、代数、多复变函数论等方面都有深刻的研究和卓越的贡献。著作有《数论导引》、《堆垒素数论》、《高等数学引论》等数十种专著及大量科学论文。
3.萧邦20岁创作世界名曲《C小调练习曲》
波兰19世纪杰出作曲家、钢琴家萧邦,他是浪漫乐派巨匠,有“钢琴诗人”的美称。毕生憎恨沙俄对波兰的民族压迫和奴役,不少作品反映了他对被占领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期望和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
当波兰反对沙俄奴役革命失败,华沙陷落的恶耗传到维也纳时(萧邦当时旅居维也纳),年仅20岁的萧邦,心中无限哀伤。于是创作了世界名曲《C小调练习曲》,便是记录这时候的悲哀的,所以此曲又名为《革命练习曲》。
4.爱因斯坦26岁创立相对论
现代杰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加入美国籍。
在他26岁时,创立了“相对论”,突破了牛顿的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从而打破了万有引力理论的“万能”性。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拾』 王勃的历史功绩简介
天纵奇才,王勃的悲剧人生
在中学时代,读王勃这篇文章的却如鲁迅先生所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意,千杯未醉呵”之感,对这篇文章也是翻来覆去地读背。
然而,天纵奇才的王勃,有梦幻般的开始,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王勃自幼聪颖,读书也非常认真,年仅九岁便为《汉书》作注,作《指瑕》以指出经史大师颜师古批注《汉书》的种种错误和疏漏。公元644年,宰相刘道祥巡游关内,王勃趁机递上一封言辞恳切的自荐信,宰相也连连赞叹:“天纵奇才!天纵奇才!”旋即为其写了一封推荐信,让其赴京赶考。王勃也不负厚望,一考便中,被授予朝散郎,自此王勃的人生便开了挂!
入朝为官的王勃为高宗写下几篇赞颂的文章,却被高宗认为阿谀奉承,难堪大用。不过,当沛王李贤读到《乾元殿颂》和《宸游东岳颂》后却对其文采大加赞赏,随即决定将其收到麾下,为己所用。
福兮祸所依,王勃却也因为一件“小事”连连被贬,连他在朝为官的父亲也深受牵连。原来王公贵族之间流行斗鸡,沛王李贤和太子李显也要组织一场“王鸡对抗赛”。既然是两王相争,比赛自然不同于一般赛事,于是王勃在赛前作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战斗檄文以鼓舞己方士气。正是这篇檄文,奠定了王勃悲情的一生。
不久《檄英王鸡》这篇文章被传到了皇帝李治的案头,皇帝定睛一看,龙颜大怒,两王沉迷娱乐,你身为仕官非但不加以劝阻,还“挑拨离间”、“火上浇油”,虽然舍不得降罪给自己的皇子,但是要治你一个王勃还是易如反掌,于是王勃只好卷铺盖回家了。
在此期间,王勃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名句。但是这还不是王勃最高光的时刻,其后他南下去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适逢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的落成典礼,王勃边饮酒边作文,一壶酒将尽,一篇千古奇文便写成。自此王勃成为第一个即兴位名楼作序且成千古名篇的文人。
当他迎来生命中高光的时刻,却也危机四伏。这位大唐的的才子,数月之后在省亲的途中,失足落水,后惊悸而亡。自此,大唐再无王子安,只在诗词中留下了关于他的传说……
天纵奇才,王勃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