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鲁山七夕山

鲁山七夕山

发布时间: 2022-01-27 00:24:46

1. 鲁山八景是哪八景来历

鲁山独秀露峰山,善政古琴台,南华夜月南华观,大胜晓钟大胜寺,汤谷温泉三汤泉,沙让双澄沙让河,黑山映月黑山头,商峪灵药商峪山!

鲁山古八景之鲁山独秀露峰山
(2007年11月4日)
造化由来能用笔,平川散尽落明珠。
春来浅草连天长,夏去云闲起地浮。
才访孙郎结仙洞,又携妻女上险途。
当年鹿饮成诗处,西望鲁城见我庐。

注:鲁山县城东十余里有平地而起露峰山,清朝诗人梅尧臣曾赋诗“鲁山山行”曰: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相传,鲁山版本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鲁山古八景之琴台善政古琴台
(2007年11月13日)
故垒残阶浅草低,登临乃是一方席。
古琴廓外余音远,善政辖区民意齐。
百姓免粮享补助,神州开放铸国基。
河清海晏和谐好,再建楼台正应期。

注:唐天宝年间鲁山县令元德秀体恤民生,在县城北廓筑台建阁,勤政之余登台抚琴与民同乐,百姓闻音纳粮,史称琴台善政。现琴台遗址仅为一土堆,隐于城内职工俱乐部院内。

鲁山古八景之南华夜月南华观
(2007年11月24日)
但得史册觅南华,
此地红楼挂月牙。
老道成仙骑野鹤,
光阴无痕换人家。

注:南华指古代鲁山南华观,今已不存。原址在今县委后院,被红砖红墙红楼房代替。

鲁山古八景之大胜晓钟大胜寺
(2007年11月24日)
沙河北岸问村翁,
可否晓闻大胜钟?
指点尧山藏远寺,
金佛巨像震西东。

注:古代鲁山大胜寺原址在县城南沙河北,今已不存。而西行百余里尧山——石人山下上汤村京灵山佛泉寺,有高153米的世界第一铜身卢舍那大佛和重116吨的亚洲第一巨钟“吉祥钟”。

鲁山古八景之汤谷温泉三汤泉
(2007年11月25日)
云鬟凝脂桃腮启,应问三汤是我园。
一线温池连百里,八方浴客聚全年。
依依田舍农家饭,霭霭雾团林内泉。
洗尽凡尘吟落叶,玉京酒店不想还。

注:鲁山温泉主要分布在去往石人山途中的下汤、中汤、上汤,绵延百里,犹以下汤温泉开发历史最为久远。常洗温泉可驻容养颜,祛疾健体。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商代王后曾来此沐浴,称“皇女汤”。

鲁山古八景之沙让双澄沙让河
(2007年11月22日)
风向西南冬至冷,空山薄暮日彤彤。
闲云变幻着彩练,倦鸟鸣啼入洞中。
让水腼腆原地等,沙河辗转此时迎。
舒展聚敛皆得意,历险经滩勇向东。

注:沙让双澄即沙河和让河,沙河自东而西,让河由北而南,两河汇流处为古时鲁山一大奇观。

鲁山古八景之黑山映月黑山头
(2007年12月26日)
黑山明月照,遁过汉兵团。
不是天作怪,原本势使然。
侵河夺沃野,横背断平原。
尔臂开新路,风光近眼前。

注:黑山即鲁山县城西黑山头。伏牛山余脉至此横插沙河,隔断平原与山区,现斩山开路,直通西部风景区——石人山。相传东汉刘秀为王莽追赶,逃到此处,天黑难以辨路,刘秀举手向天祈祷,顿时夕阳回照,刘秀得以顺利脱险。

鲁山古八景之商峪灵药商峪山
(2007年12月31日)
雾绕藏灵气,结庐伴草青。
日出商峪醒,世隐古风从。
相望青条岭,寄思碑刻亭。
诗余知百药,习字悼元公。

注:商峪山位于鲁山县城东南马楼乡境内,山上古时盛产灵药,唐代诗人元结曾结庐在此。
元结,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葬于鲁山县城北青条岭泉上村。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文书丹,勒石刻碑,石碑现存于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院内,建亭保护,名颜碑亭。
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要“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揭示了人民的饥寒交迫和皇家的征敛无度,变本加厉。《闵荒诗》、《系乐府十二首》等也是或规讽时政,或揭露时弊。元结几乎不写近体。除少数四言、骚体与七古、七绝外,主要是五言古风,质朴淳厚,笔力遒劲,颇具特色。但因过分否定声律词采,诗作有时不免过于质直,也导致他创作上的局限性。元结的散文,不同流俗,特别是其杂文体散文,值得重视。如《寱论》、《丐论》、《处规》、《出规》、《恶圆》、《恶曲》、《时化》、《世化》、《自述》、《订古》、《七不如》等篇,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具有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的功能。其文章大抵短小精悍,笔锋犀利,绘形图像,逼真生动,发人深省。其他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大唐中兴颂》文体上采用三句一韵的手法,类似秦石刻的体制,风格雄伟刚峻。后人对元结评价很高,备受杜甫推崇。唐代裴敬把他与陈子昂、苏源明、萧颖士、韩愈并提。又有人把他看作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元结受道家影响,作品杂有消极退守的成分。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元结所编诗选《箧中集》尚存。

2. 鲁山有哪些旅游景点

不知您问的是哪个鲁山,下面就山东鲁山和河南鲁山县的旅游景点简介如下:
1、山东淄博市鲁山
鲁山是山东四大高山之一,位于山东的中心,淄博市的东南部,是淄、汶、弥、沂四河的发源地,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主峰观云峰海拔1108.3米,为鲁中最高峰。鲁山森林公园位于主峰的核心部位,总面积42平方公里,园区内群山耸立、沟壑纵横、飞瀑流泉、森林茂密,是典型的山岳风景区。公园现规划为六大景区,一百四十多处景点,集山、水、林、泉、石、洞为一体。其中云海日出、四雄竞秀、月上听涛、夏日鸟会、万石迷宫、驼禅寺、鬼市、一线天、云梯仙境、枣树峪与登天沟瀑布、鸣石山奇石、道沟森林浴场、北坪江南水乡等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品位。宋代诗人梅尧臣曾游鲁山,写了《鲁山山行》,称赞这里的美好景色:“适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静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树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2、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
鲁山县位于八百里伏牛山脉中,属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旅游资源单体2378个,涉及8个主类,29个亚类,133个基本类型,占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56.6%,占全省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6%,且分布相对集中,品位较高。先后投资开发了尧山(石人山)、昭平湖、中原大佛、画眉谷、十八垛、六羊山6大景区,300多个景点,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区22处。

3. 牛郎织女的故乡、故里,故事发生在哪里

牛郎织女只是个神话传说,既然为传说,民间各地就有多个不同的版本了,所以各地的版本故乡都是不一样的。

我国古籍中最早只说织女和牵牛是天河中相近的两颗星宿,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直到汉时,这两颗星宿才被转化为具体人物,在民间流传成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各种地方化版本:湘西苗族有《天女与农夫》,贵州清水江苗族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云南傈僳族有《花牛牛和天鹅姑娘》,广西瑶族有《五彩带》,贵州侗族有《郎都与七妹》等等。

(3)鲁山七夕山扩展阅读:

五地争牛郎织女发源地:

2009年3月30日,“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河南鲁山县辛集乡举行,这标志着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正式落户鲁山,鲁山县成为名副其实的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

同样被授予“中国牛郎织女之乡”的还有山西和顺县,加上湖北郧西县,江苏太仓,以及我们山东沂源,一共有5个地方共同争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牛郎织女之乡”的原地。

其中沂源更是大手笔,投资兴建了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授予馆藏同一主题(爱情)邮票最多的博物馆—“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此外,沂源还出资聘请专家,学者,组织编写了一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丛书,共分5卷。

该书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地对中国“牛郎织女传说”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著作, 由国内诸多优秀文史专家编撰而成,通过科学细致的甄别和分类,严谨笃实的选材和考证,为“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作了更全的总结、更深的挖掘的和更新的探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牛郎织女 (中国著名民间故事)

4. 《牛郎织女》的故事简写是什么

《牛郎织女》的故事简写:

传说,织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织女在人间游玩后在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因此结缘,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男一女。但是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玉帝命令织女必须离开牛郎。

牛郎在看到妻子被抓走后,便马上用扁担挑起—对箩筐,将一对儿女分别放入筐内,去追织女了。眼看就快要追上了,一条大河忽然挡在了他的面前,这就是王母娘娘划的银河。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便破例让他们每年七月七日通过喜鹊搭桥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

故事起源:

“牛郎织女”的传说发源并形成于鲁山,当地的牛郎织女文化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面貌。最早的明嘉靖志及市县乡的地名志均有记载。

鲁山的鲁峰山一峰独秀,相传为牛郎放牧之地,为鲁山古八景之首,山下的牛郎洞是牛郎与织女相会之处,牛郎的后裔常在牛郎洞前跪拜、祭祖。

九女庙的乞子、七夕节的乞巧风俗、葡萄架下的偷听习俗,鲁山县辛集乡的七夕古庙会、山区的养蚕织丝、农民对牛的尊崇、牛郎故里孙义村禁演《天河记》与外村牛郎织女戏曲传唱所形成的鲜明对比等等,无不彰显出牛郎织女故事在鲁山深厚的文化根基。

鲁山民众千年来坚信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美好故事,传唱了千百年的关于牛郎织女的民歌民谣,更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增添了对这一爱情故事的敬仰与缅怀。

5. 沂源鲁山有什么景点,鲁山好玩吗

鲁山位于淄博市南部地区,地跨博山、沂源两区县,主峰海拔1108.3米,为山东省第四高峰。鲁山森林公园以鲁山主峰为核心而建,总面积42平方公里,园区内群山耸立、沟壑纵横、飞瀑流泉、森林茂密,是典型的山岳风景区。 鲁山历史上是青州府的养马场,历经600余年,又是建国后第一批国营林场,生态环境得到了完整的保护,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植物种类1300种,鸟类168种,兽类22种,昆虫561种,堪称鲁中动植物王国。在鲁山,还可以品尝到山里特有的珍品,味美的桔梗酱菜、香甜的山果、营养丰富的菌类以及稀有的中草药膳。 鲁山台阶状的地貌特征和良好的水源涵养,使鲁山遍布溪流瀑布、高山平湖,走进鲁山仿佛使人进入了山青水秀的江南水乡。超千米的高度、茂密的森林、远离城市、村庄,使鲁山空气清新、气候温凉。没有酷夏的鲁山,成为人们避暑、疗养的好地方。公园规划为六大景区,140处景点,其中云海日出、四雄争秀、月上听涛、夏日鸟会、万石迷宫、百里看花、天市神音、枣树峪、登天沟瀑布、玉笛峰石林、驼禅寺、道沟森林浴场、北坪江南水乡等景观具有较高的旅游品位。鲁山以它高山大川的胸怀和它峰石林立、林海茫茫、山环水抱、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貌,成为鲁中一处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前往景点交通指引: 乘1路公共汽车到博山车站,乘13路车到小峰口下车 景点类型:名山大川 电话:86-533-4880002 传真:86-533-4880046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鲁山林场 离汽车站距离:距市中心约40公里、乘车约30分钟

6. 鲁山山行原文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又名露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北。这首诗是写作者在鲁山漫游的情景。

设题: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

“迷”妙在哪里?

2,这首诗描写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答案:1,“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主要运用了动中有静的写作手法。山林空荡,熊在爬树,鹿在饮水,构成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非常幽静的境界, 尤其“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本诗鉴赏: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第二联写山行,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从前半首看,我们还不知他是在什么时候登山的,是春天还是秋天?读到第三联的“霜落”、“林空”,我们才知道他是在秋天登山的,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7. 牛郎织女(一)缩写是什么

缩写如下: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在河南省鲁山县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

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们,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鲁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不仅家家户户养牛,但养牛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丝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

在辛集乡孙义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8. 鲁山山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鲁山山行》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得,愉悦欣喜,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出自: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qiè):心满意足。

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何许:何处,哪里。

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8)鲁山七夕山扩展阅读:

文学赏析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

9. 古鲁山八景是

鲁山古八景之琴台善政古琴台
(2007年11月13日)
故垒残阶浅草低,登临乃是一方席。
古琴廓外余音远,善政辖区民意齐。
百姓免粮享补助,神州开放铸国基。
河清海晏和谐好,再建楼台正应期。

注:唐天宝年间鲁山县令元德秀体恤民生,在县城北廓筑台建阁,勤政之余登台抚琴与民同乐,百姓闻音纳粮,史称琴台善政。现琴台遗址仅为一土堆,隐于城内职工俱乐部院内。鲁山古八景之南华夜月南华观
(2007年11月24日)
但得史册觅南华,
此地红楼挂月牙。
老道成仙骑野鹤,
光阴无痕换人家。

注:南华指古代鲁山南华观,今已不存。原址在今县委后院,被红砖红墙红楼房代鲁山古八景之大胜晓钟大胜寺
(2007年11月24日)
沙河北岸问村翁,
可否晓闻大胜钟?
指点尧山藏远寺,
金佛巨像震西东。

注:古代鲁山大胜寺原址在县城南沙河北,今已不存。而西行百余里尧山——石人山下上汤村京灵山佛泉寺,有高153米的世界第一铜身卢舍那大佛和重116吨的亚洲第一巨钟“吉祥钟”。
鲁山古八景之汤谷温泉三汤泉
(2007年11月25日)
云鬟凝脂桃腮启,应问三汤是我园。
一线温池连百里,八方浴客聚全年。
依依田舍农家饭,霭霭雾团林内泉。
洗尽凡尘吟落叶,玉京酒店不想还。

注:鲁山温泉主要分布在去往石人山途中的下汤、中汤、上汤,绵延百里,犹以下汤温泉开发历史最为久远。常洗温泉可驻容养颜,祛疾健体。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商代王后曾来此沐浴,称“皇女汤”。

鲁山古八景之沙让双澄沙让河
(2007年11月22日)
风向西南冬至冷,空山薄暮日彤彤。
闲云变幻着彩练,倦鸟鸣啼入洞中。
让水腼腆原地等,沙河辗转此时迎。
舒展聚敛皆得意,历险经滩勇向东。

注:沙让双澄即沙河和让河,沙河自东而西,让河由北而南,两河汇流处为古时鲁山一大奇观。

鲁山古八景之黑山映月黑山头
(2007年12月26日)
黑山明月照,遁过汉兵团。
不是天作怪,原本势使然。
侵河夺沃野,横背断平原。
尔臂开新路,风光近眼前。

注:黑山即鲁山县城西黑山头。伏牛山余脉至此横插沙河,隔断平原与山区,现斩山开路,直通西部风景区——石人山。相传东汉刘秀为王莽追赶,逃到此处,天黑难以辨路,刘秀举手向天祈祷,顿时夕阳回照,刘秀得以顺利脱险。

鲁山古八景之商峪灵药商峪山
(2007年12月31日)
雾绕藏灵气,结庐伴草青。
日出商峪醒,世隐古风从。
相望青条岭,寄思碑刻亭。
诗余知百药,习字悼元公。

注:商峪山位于鲁山县城东南马楼乡境内,山上古时盛产灵药,唐代诗人元结曾结庐在此。
元结,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葬于鲁山县城北青条岭泉上村。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文书丹,勒石刻碑,石碑现存于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院内,建亭保护,名颜碑亭。
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要“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揭示了人民的饥寒交迫和皇家的征敛无度,变本加厉。《闵荒诗》、《系乐府十二首》等也是或规讽时政,或揭露时弊。元结几乎不写近体。除少数四言、骚体与七古、七绝外,主要是五言古风,质朴淳厚,笔力遒劲,颇具特色。但因过分否定声律词采,诗作有时不免过于质直,也导致他创作上的局限性。元结的散文,不同流俗,特别是其杂文体散文,值得重视。如《寱论》、《丐论》、《处规》、《出规》、《恶圆》、《恶曲》、《时化》、《世化》、《自述》、《订古》、《七不如》等篇,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具有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的功能。其文章大抵短小精悍,笔锋犀利,绘形图像,逼真生动,发人深省。其他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大唐中兴颂》文体上采用三句一韵的手法,类似秦石刻的体制,风格雄伟刚峻。后人对元结评价很高,备受杜甫推崇。唐代裴敬把他与陈子昂、苏源明、萧颖士、韩愈并提。又有人把他看作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元结受道家影响,作品杂有消极退守的成分。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元结所编诗选《箧中集》尚存。

春帆居士词:高阳台.鲁山八大景

东望露峰,平地凌云,镇沙让两河间。
大胜钟声,风起处微音传。
黑山回照夕阳红,正留连,南华月夜。
梦将欢,汤水濯缨,玉京温泉。

纷纷落尽红黄日,这一古琴台,伫北临南。
共雪迎梅,约来商余药山。
旧景浮现不见君,俊犹从,幽迹中穿。
看未来,竭尽三生,独爱鲁山。

热点内容
娇艳的玫瑰 发布:2025-07-25 12:03:39 浏览:450
水晶话花语 发布:2025-07-25 11:57:54 浏览:675
单位绿植摆放 发布:2025-07-25 11:48:40 浏览:738
金刚七夕 发布:2025-07-25 11:42:57 浏览:133
最悲哀的花语 发布:2025-07-25 11:34:11 浏览:465
秦淮区梅花村 发布:2025-07-25 11:34:06 浏览:340
百菌清花卉 发布:2025-07-25 11:29:23 浏览:824
咸宁花艺 发布:2025-07-25 11:27:42 浏览:660
大鱼海棠春秋 发布:2025-07-25 11:13:54 浏览:174
坚果盆栽 发布:2025-07-25 11:02:40 浏览: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