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声代一朵
① 西游记歌曲《伴君常开花一朵》的歌手潘军的资料
潘军个人资料如下:
中国武警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二级演员;
1992年参加第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优秀歌手奖,并成为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同年随获奖歌手慰问组赴西藏慰问演出;
199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并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艺术家慰问团赴马来西亚慰问演出;
1994年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优秀歌手奖;
1995年演唱的作品《筒本谣》获广电部95新歌征评金奖并获政府奖;
1996年音乐电视作品《归来兮》获中央电视台音乐电视大赛金奖;
1997年演唱的作品《远走他乡的人》、《归来兮》获广电部“97新歌征评银奖”,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地评为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
潇音天成,湘女神韵!
最新专辑《天天是春天》中的感言:“我是一个潜心的歌者,在我的生命旅程中,不能想象没有歌唱的日子,春看柳、夏闻花、秋赏月、冬听雪!我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看红尘人来人往,潮起潮落,我悉心体味世间真情。《天天是春天》是我对朋友们最真诚的祝福 ,愿我的朋友们在你们的心中给自己留下一片春天的土地,播下爱的种子,迎来希望的彩虹”!
潘军是一名典型的湖南籍民歌实力唱将,中国武警文工团的民歌手。外表甜美喜庆的潘军,演唱风格并不像传说中的辣妹子那般泼辣,倒是柔中有刚,自成一格。连潘军自己都承认:“我不算是辣妹子,我的歌和性格都是比较柔和的。”
作为中国武警文工团的青年歌唱家,潘军是一名典型的湖南籍民歌实力唱将。外表甜美喜庆的潘军,演唱风格既拥有传说中的辣妹子那般泼辣,更是柔中有刚,自成一格。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的潘军,1998年加盟武警文工团后,凭着嗓音的独特加上外形的甜美,潘 军在部队早已是战士们心中的偶象派实力歌手,她首唱的《国旗和士兵》、《忠诚》等军旅歌曲深入武警官兵的心田。作为一名二等功荣立者,潘军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下部队、去基层,与她的士兵兄弟打成一片,是武警文工团下部队最多,最受战士欢迎的歌手之一 。同时在银屏上,潘军也是近来跳入人们视野的民歌新宠,不仅被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台等重要晚会邀请,而且还随全国青联,对外友协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将歌声送到海外华人华侨的身边。她全新而柔美的演唱方式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潘军的不 俗表现也赢得了很多观众的注意。正如她的老师马秋华所说:“潘军毫不张扬,她的实力显得扎实而厚重。”
② 是谁开出了世界上第一朵花
当地球别的地方一片荒凉时,这里绽开了地球上的第一朵花,成为芬芳花果的起源地内;当地球别的地方容一片沉寂时,这里飞起了地球上第一群鸟,成为古鸟的园;
当地球别的地方悄无声息时,这里蜜蜂采花、鱼翔浅底、恐龙奔跑、鸟语花香……,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水陆空辐射的生物群落。第一朵花,什么模样,艳丽奔放的大红或是纯净飘淡的白色?
这块“辽宁古果”,是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它的主枝和侧枝上呈螺旋状排列着40多枚类似豆荚的果实,每枚果实中都包藏着2至4粒种子。哈,没想到吧,花朵的最初原来是这副模样。第一朵的花出现后,不久世界上第一只蜜蜂也出现了,生物的故事就这样继续
③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是什么意思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意思是像一朵美丽的云彩刚从山巅漂浮出来。
岫:本意为岩穴,山洞,文言文中多指山峰。
轻云出岫:就是一朵白云,轻盈地从山洞中漂出,袅袅升起。
这句话是形容林黛玉的,说她体态轻盈之美,同时也暗指林黛玉弱不禁风的病态之美,纤瘦袅袅似轻云。
出自越剧《红楼梦》中的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后被很多歌曲引用。
(3)中国新声代一朵扩展阅读
故事背景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讲述的是:“林黛玉刚来到贾府,看到‘还愿’归来的贾宝玉,在相互见礼中,两人相互印象”表述的精彩唱段。
简介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徐派小生与王派花旦对唱的名家名段。
雅俗共赏的越剧《红楼梦》取材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两部爱情小说之一(《西厢记》)。
《红楼梦》彩色电影在新中国早期公映时流行全国,票房夺冠,《红楼梦》及其中的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葬花》、《黛玉焚稿》、《宝玉哭灵》等, 也因此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唱大江南北。
相关记事
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故事改编的舞台剧,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被搬上了越剧舞台。
1958年上海越剧院将它作为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剧目重点排演,剧本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选取小说中的几个典型情节,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体现原著的精神风貌。首演后又先后赴北京、香港以及朝鲜、越南等国演出,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扬,
1958年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王文娟等在舞台上首度演出《红楼梦》。
1962年7月,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红楼梦》被摄制成电影。
④ 上礼拜音乐之声中国TOP排行榜前15名的歌曲是哪些
1. 深深爱过你来 (薛之谦自) 2. 有你的幸福 (魏晨/于莎莎) 3. 婚诫 (苏永康)
4. 月光 (黄靖伦) 5. 爱上你的美 (羽泉) 6. 红颜知己 (苏永康)
7. 你在我心上 (黄晓明) 8. Sunrises (顺子) 9. 单亲房子 (艾梦萌)
10. 在你怀里的微笑 (杨丞琳) 11. 夏伤 (sara) 12. 不得不在乎 (sara)
13. 爱的城堡 (卓文萱) 14. 太多的爱 (伍佰) 15. 爸爸 (王筝)
⑤ 雅鬓簪花一朵,林间语脉脉什么意思
这一句出自一首歌,《春风一顾》,作词者是finale。
⑥ 谭维维在《我是歌手》都唱过什么歌
1、谭维维在《我是歌手》所唱歌曲:
2月13日,在《我是歌手》第七期中演唱《开门见山》;
2月20日在第八期中演唱《也许明天》 ;
2月27日在第九期中演唱《康定情歌与溜溜调》,获该场冠军 ;
3月6日在第十期中演唱《往日时光》;
3月13日,在第十一期演唱《firework》得第六名,被淘汰。
3月20日参加《我是歌手》第三季突围赛,演唱《乌兰巴托的夜》,以第二名的成绩突围成功。
3月27日参加我是歌手总决赛,与崔健合作演唱《鱼鸟之恋》及代表作《如果有来生》。
2、谭维维介绍:
谭维维,1982年10月8日出生于四川自贡,中国内地女歌手。
2002年参加全国歌手大奖赛获优秀奖。2003年出演电视剧《心跳》;同年获得中国金唱片奖最佳新人奖。2006年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获得成都区冠军
、全国总决赛亚军 ,并发表首支个人单曲《如果我没有爱过》。2007年出演音乐剧《蝶》 ,同年发表首张个人专辑《耳界》
。2008年4月27日在北京首开个人演唱会。2009年凭借《遇见》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奖 。2011年获得第11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
。2012年主演电影《秘密花园》 。2013年发行专辑《乌龟的阿基里斯》 。2015年参加《我是歌手》第三季并进入总决赛 ;11月,加盟东方卫视《中国之星》
,在第三期以一首原创曲目《给你一点颜色》获得当期冠军。
3、演艺生涯:
谭维维,1982年10月8日出生于四川自贡,中国内地女歌手。2002年参加全国歌手大奖赛获优秀奖。2003年出演电视剧《心跳》;同年获得中国金唱片奖最佳新人奖。2005年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新春音乐会。2006年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获得成都区冠军、全国总决赛亚军,并发表首支个人单曲《如果我没有爱过》。2007年出演音乐剧《蝶》,同年发表首张个人专辑《耳界》。2008年4月27日在北京首开个人演唱会。2009年凭借《遇见》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奖。2011年获得第11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2012年主演电影《秘密花园》
。2015年参加《我是歌手》第三季并进入总决赛。蒙面歌王第七期歌王野草荣耀揭面,谭维维众望所归摘冠。2000年,参加五省市电视歌手大奖赛获金奖。2001年,参加日本东京国际音乐节。2002年在成都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参加全国歌手大奖赛获优秀奖;出演电视剧《保卫爱情》,任女主角
。2003年,主演电视剧《心跳》;同年获得中国金唱片最佳新人奖。2004年,推出现代民族美声音乐专辑《高原之心》,并获得法国唱片展“世界音乐大奖”。2005年,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新春音乐会,参加中国大型音乐剧《金沙》的演出,并担任女主角。2006年,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比赛,获得成都唱区冠军、全国总决赛亚军,赛后推出个人单曲《如果我没有爱过》。2007年,出演音乐剧《蝶》
;同年,推出第二张个人音乐专辑《耳界》。2008年4月27日,在北京举办个人首场演唱会;同年,担任中国登山队音乐形象大使;9月25日,举办拉萨个人演唱会。
2009年6月,推出个人第三张音乐专辑《传说》,并凭借《遇见》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歌曲奖,这也是在金马奖历史上首次由内地原创歌曲获得该奖项;7月11日,在丽江市白龙文化广场举行维维动听·声声有情个人演唱会
。2010年3月,推出个人第四张音乐专辑《谭某某》;6月,举办“谭维维全国巡回歌友会”;9月2日,谭维维并受聘担任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12月4日,获得东南劲爆音乐榜十大单曲和内地最佳女歌手奖
。2011年4月,获得音乐先锋榜最受欢迎先锋歌手奖;6月12日,举办“在深圳音乐厅举办个人音乐会;7月,获得第11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10月,推出个人第五张音乐专辑《3》
。2012年参演电影《秘密花园》,并担任女主角。2013年4月13日,担任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一季总决赛的帮唱嘉宾,与周晓鸥合唱歌曲《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10月,推出个人第六张音乐专辑《乌龟的阿基里斯》。2014年4月4日,担任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二季总决赛的帮唱嘉宾,与曹格合唱歌曲《what’up》。2015年2月7日,谭维维参加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第二场踢馆赛,获得冠军并踢馆成功。2月13日,在《我是歌手》第七期中演唱《开门见山》,2月20日在第八期中演唱《也许明天》,2月27日在第九期中演唱《康定情歌与溜溜调》,获该场冠军;3月6日在第十期中演唱《往日时光》;3月13日,在第十一期演唱《firework》得第六名,被淘汰。3月20日参加《我是歌手》第三季突围赛,演唱《乌兰巴托的夜》,以第二名的成绩突围成功。3月27日参加我是歌手总决赛,与崔健合作演唱《鱼鸟之恋》及代表作《如果有来生》。2015年8月30日,蒙面歌王第七期歌王野草荣耀揭面
谭维维众望所归摘冠。
4、人物评价:
她一般可在两个八度以内自如地的演唱,并可演绎多种风格的歌曲。她在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期间受过严格的训练,毕业后又接触了大量的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有较深的认识,对于新作品的理解和演绎也基本一步到位。她是一位有一定潜质、可塑性很强的歌手
⑦ 中国新民歌
民歌的分类和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谣蕴藏极其丰富,从《诗经》里的《国风》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数量是相当多的。
至于目前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歌谣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烟海,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的除厂民谣、儿歌、四句头山歌和各种劳动号子之外,还有“信天游”、“爬山歌”、“赶五句”以及“四季歌”、“五更调”、“十二月”。“十枝花”、“盘歌”等备具特色的多种样式。至于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笔管歌”,瑶族的“香哩歌”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就风格而言,苗歌瑶歌古朴浑厚,藏歌傣歌光丽优美。
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鄂伦春族民歌则粗犷有力。同是“花儿”,保安族和东乡族的韵味不同,宁夏和青海的也各有异。同是汉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比较委婉。
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民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
1、劳动歌,劳动歌包括各种号子、夯歌、田歌、矿工歌、伐木歌、搬运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它是一种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起来的民间欧谣。它伴随着劳动节奏歌唱,与劳动行为相结合,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等特殊功能。
在民歌中,劳动歌产生的最早。鲁迅先生认为:我们不会说话的祖先原始人,在共同操劳得特别吃力的时候,懂得唱唱歌谣,来减轻肌肉的疲乏,来鼓舞工作的热忱,来集中注意力……。民歌,不是有闲阶级的士大夫或骚人墨客,坐在屋里的无病呻吟,它是一切体力劳动者的血汗搅着泪汗的结晶和升华,所以农民们有秧歌,打渔的有渔歌,采茶的有茶歌,牧人有牧歌等。
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为了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常常发出前呼后应的呼喊。这些伴随着劳动重复出现的、有强烈节奏和简单声音的呼喊,就是萌芽状态的民歌——早溯的劳动歌。这种古老的劳动歌,历代相传,不断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劳动歌。在劳动中,到处都有劳动歌:搬运劳动中有装卸号子、板车号子;水上劳动中有行册号子、捕鱼号子,建筑劳动中有打夯号子、代木号子等。这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古往今来的一切体力劳动中,都有符合它那劳动节奏和特点的劳动歌,只有大机器所到之处,劳动歌才愈来愈多地被它那轰轰隆隆的吼声所代替。
早期的劳动歌调子比较固定,歌词比较单一,有的则只是咳嗬、哎嗨的呼呐声,在劳动中起着号令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劳动歌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呼喊号令,而且还描写劳动的过程,表现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相关的生活情态和风俗特征。
呼喊号令式的劳动歌的特点是:歌声与劳动节拍和谐一致。
它的内容主要是靠劳动的呼声组成,在一领众和的形式下,加入少量指挥劳动和鼓舞情绪的伺句。如《上滩号子》,节奏极为短促,几乎全由“咳!咳!咳!咳!”的呼语组成,表现了在紧要关头,船工们和激流险滩搏斗的紧张气氛。
抒情式的劳动歌,歌词比较长一些,其内容都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劳动的呼声在其中起着点缀节拍的作用。如反映劳动人民对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态度,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中,人民对劳动是积极热情的,唱出了“神农皇帝也是种田人”,充分显示了农民的自豪感和乐观主义情感。但是,在贫富悬殊的旧社会,倍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只能用歌声来表达对剥削者的反抗情绪。如《十二月长工》、《十二月采茶》等歌中,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的生活情景,发出了“你享福来我受穷,这种世道要改变”的呼声。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劳动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它那强烈的节奏感。每一首劳动歌都有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节奏,它是凝集了生活中的劳动节奏而创造出来的,因而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从事紧张而又高强度的劳动时,动作强烈,呼吸短促,劳动气氛浓烈,这时唱出的劳动歌必然节奏鲜明急促、强音不断、顿挫有力,给人以集体力量的雄壮和劳动创造世界的有力的感染。在体力劳动比较轻,或间歇时间长的劳动中、劳动歌的速度比较柔缓,节奏感较弱,音乐上的变化比较丰富,结人以优美的旋律感。
2、时政歌,时政歌是人民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某些政治事变、政治措施、政治人物,以及与此有关的政治局势的认识和态度,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政治理想和为此理想而斗争的精神。
劳动人民从不无病呻吟。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经济上受到重重的压迫,政治上受到残酷的剥削。他们不满于现状,于是就把自己对当时的政治见解,用形象的语言编成歌谣,借以表达对统治者的愤懑和抗议。汉末董卓专权,人民不堪其苦,唱出了“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当人民无法抑制胸中的不平和愤怒时,就会喷涌出控诉之歌,甚至连者天爷也在控诉之列。
劳动人民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当他们忍无可忍,就要揭竿而起,进行反抗。”想着想着心不甘,一心要去上梁山,学会一身好武艺,来挖老板黑心肝。”这类反映农民起义的歌谣,是传统歌谣中政治色彩最浓、斗争住最强的部分。我国秦代末年第一次农民起义时,就产生了“大楚兴,陈胜王”的歌谣。毛译东同志指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反映农民起义的时政歌,正是历代劳动人民在这些重大政治事件中的真实写照。
颂歌是解放后新时政歌的主流,劳动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欣喜若狂,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等歌谣大量产生。
时政歌以民谣居多。它一般篇幅短小,句数和字数都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式。鲜明性是其主要特点。如“骑虎不怕虎上山,骑龙不怕龙下滩,决心革命不怕死,死为人民心也甘”,语言坚定有力,毫无矫饰晦涩之处。
3、仪式歌,仪式歌是伴随着民间礼俗和祀典等仪式而唱的歌。它产生于人们对自然力的威力尚不认识而对语言的力量又很崇拜的时候,即幻想用语言去打动神灵,用以祈福、免灾。
仪式歌就其仪式应用的情况来看,可以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和把典歌四种。
诀术歌是巫婆、神汉进行巫术活动时唱的歌,如“天灵灵。
地灵灵……”之类,也包括用以医病的咒语、如“天皇皇,地皇皇”。
节令歌是对某种节日或对时令描述的歌,它常与舞蹈和游艺相结合。如壮族春节舞春牛时唱的《春牛歌》,主要内容是歌唱农事生产、人畜太平等。
礼俗歌经常被用于男婚女嫁、贺生送葬、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场合。如《哭嫁歌》、《妈妈的女儿》等。
把典歌是在重大的庆典时吟唱的祈祷性的民歌,它根据祭祀和庆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如播种祭、收获祭、颂租祭、招魂祭等。人死了,也有丧歌,以表示生者对死者的哀思。
4、情歌,情歌是广大人民爱情生活的反映。它主要抒发男女青年由于相爱而激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它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的恋爱观和审美情操。有的情歌也表现了对封建札教的蔑视和反抗。
有相当数量的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之情的歌,如“妹是桂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困转,花逢蜜蜂朵朵开”。这优美抒情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他们热烈相求、亲密相爱的情意。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生计所迫或天灾人祸,拆散了多少对情人,把他们抛人生离死别的痛苦深渊,产生了大量的倾诉离别思念之苦的民歌。如大理白族情歌所唱的“大理坝子弯又弯,妹在海来哥在山;苍山洱海两相隔,想见不能见”。
旧中国,封建礼教摧残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幸福生活,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爱情悲剧,但坚贞不渝的爱情和精神却世世代代地活在人民的心里,人们用歌声表示了誓死相爱、决不屈服的决心和与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意志。
土地革命以后产生的新情歌,不再是孤立的个人受慕之情的表白,而是把个人的爱情同整个革命事业联系起来。送郎当红军的歌,就是证明,如“红军哥哥人人爱,当兵就要当红军”等。
情歌,在艺术手法上的运用极为丰富,而比较突出的有比兴、双关,重复,如一百蒙古族情歌唱道:“震动山峰的,是黑马的四只蹄;扰乱人心的,是韩蜜香的两只眼睛。”用马蹄嗒嗒震动山峰比喻少女美丽的眼睛扰乱人心,充分体现了比兴的艺术魅力。
双关在情歌中也运用了不少。如“街头铜锣声声打,打着中心响嘡嘡。”锣声的“响嘡嘡”只是表面,姑娘心中的“想郎郎”才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这种手法使真挚、热烈的感情含蓄地表现出来,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深思。
重复的表现手法,把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接二连三地使用,给人以情意婉转、回肠荡气的感觉。一首贵州情歌唱道:“哪个认得妹要来,请人挑水去洗街;请人挑水去洗路,洗条大路等妹来。”运用重复的手法,把殷切盼望情人的心情深刻地表达出来。
5、儿歌,儿歌是以简洁生动的韵语创作井流传于儿童中间的一种口头短歌。
儿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大体可分为三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和绕口令。
游戏儿歌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歌谣。当婴儿还在襁褓中,就听过母亲温存的歌声,如《催眠曲》、《摇篮曲》。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便学会一支支游戏儿歌。这种儿歌能丰富孩子们游戏的内容,增添孩子们的兴趣,如《拉大锯》。儿童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等,都有与之相配合的游戏儿歌。这种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唱起来倍感亲切、有趣,大大增加了游戏时的趣味。
教诲儿歌侧重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它不但能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启发他们的智慧和想象,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习惯,成为教育孩子的重要工具之一。如“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觉留一个。”
绕口令,由于它读起来绕口,颇受孩子们的欢迎。如“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孩子们往往由于念错而哈哈大笑。
儿歌在形体上一般都比较短小,没有固定的形式。在语言上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节奏鲜明,最适宜儿童唱诵。
6、生活歌,生活歌的范围相当广泛。我们所说的生活歌只取它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反映人民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歌。
如反映社会生活不公平,不合理的歌:“编凉席的睡光床,抬棺材的死路旁。”字里行间,透露了劳动人民对这种生活的不平。
旧社会的封建礼教及宗法观念给广大劳动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她们从生到死都得不到与男子一样平等的待遇。“嫁鸡随鸡飞,嫁狗随狗走”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人民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对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事物,人们总是要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抒发内心的情感,《十送红军》就是优秀的抒情之作。它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地抒发人民与红军的血肉感情。人们借物抒情,使情景交融,形式优美,实是民歌中的珍品。
生活歌在表现手法上,大量地运用对比手法。人类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对立的统一,美与丑、善与恶、痛苦与欢乐,革命与反动、剥削与被剥削等,通过鲜明、生动的对比,表达歌者的思想和感情。
民歌在千百年的人世沧桑变化中,也在不停地变化、发展,至今已形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林,我们只能采撷其中的几朵小花,奉献给大家。
三、中国民歌的发展轨迹
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样的命运。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屡遭帝令禁唱。有关它的历史很少有文字记载。从出土文物考察,有关古代乐器的较多,而歌唱活动的较少。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那个有歌舞图像的陶盆实在非常宝贵,它显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歌舞活动。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传统。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淮南子》这本书上,曾提到古人抬木头时唱着劳动号子,可见早期民歌与劳动紧密相连。从兄弟民族来看,如阴山岩画上的歌舞图像、瑶族的《盘王歌》、苗族的《古歌》、满族的《萨满调》等,又可看出原始民歌与巫等原始宗教活动有关。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人民才真正得到尊重,中国民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春笋般的大量涌现出来,不但题材新颖,而旦音乐格调更加活发、热烈、开朗、明快,充满了向上的激情合乐观主义精神,由于各个民族以往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有不少民族甚至尚无文字,民歌仍然是他们的主要艺术形式,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大都保留着“诗、歌、舞”相结合的形式。相比之下,汉族由于戏曲、说唱的迅猛发展,民歌演唱活动不如兄弟民族活跃,沿海不如内陆地区传唱的民歌多。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民歌的一个显著特征。
四、中国民歌的分布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3. 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5.东北受萨满教影晌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至于每个民歌区的民歌分类。由于民族不同,各自有其传统的分法,不可能划一,只能存异。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闻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其特点是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都属于“短调”。著名的短调民歌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草原文化民歌的共性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情感与性格。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流行于河套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民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2.西部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新疆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地处新疆,以维吾尔、哈萨克民歌为代表,它受过来自中亚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阿拉伯音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艺术以“十二木卡姆”闻名于世。民歌有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四大类。维吾尔民歌在音调方面包括了中国音乐、阿拉伯、欧洲三种音乐体系,它是中国民歌音调多元化来源最突出的一种。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具有活泼、风趣的格调。闻名中外的民歌有《阿拉本罕》、《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从事牧业。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词曲固定的民歌(包括牧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2)即兴填词的民歌(包括山歌、渔歌、谜语歌等);(3)习俗歌(包括婚礼歌、哭嫁歌、送嫁歌等)。其中以情歌数量最多,大都表现情人离别的痛苦和祝福。哈萨克民歌中有中国音乐和欧洲音乐两种体系。中国音乐体系以宫、羽调式最多。闻名全国的有《玛依拉》、《等我到天明》等。
3.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藏族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的部分藏族聚居地区。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凤俗歌、颂经调五大类。民歌演唱活动大都与佛教节日有关,民歌中不少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囊玛”、“堆谢”、“果谢”、“锅庄”等歌舞品种。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民歌一般特点为热情、开朗、诚挚、动人,极富高原特色,节奏律动性强。闻名的民歌有《北京的金山上》等。《北京的金山上》原来是一首箭歌(即狩猎歌),最初流传在西藏的东南部林区。如今成了流传全国的新民歌。
4.西南高原多民族古老原始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有二十几个不同民族聚居在这里。该区民歌有着不同层次的古老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民歌大多为“诗、歌、舞”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内容复杂多样,同时存在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歌。由于许多民族没有文字,民歌成了他们记载历史、传播知识以及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所有这些都反映出特殊的、多层次的文化现象。这一地区代表性民歌是多声部民歌。多数民族都有二声部、三部民歌。民歌的分类有“大歌”、“小歌”。大歌以侗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的最闻名,大歌又分男声、女声、童声三种,男声大歌一般节奏性较强,曲调明快。女声大歌节奏较自由,旋律细腻、柔和。小歌除二声部外也有单声部民歌。内容以爱情为主,一般是青年男女在室内用小嗓轻声唱。此外还有古歌,以苗族的古歌历史最悠久。内容叙述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游方的起因等。曲调富于吟诵性,歌唱者多为老人。侗族大歌50年代即闻名全国,其他民歌如《桂花开放贵人来》、《阿细跳月歌》等,也都是有代表性的曲目。
5.东北部受萨满教影响的狩猎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以鄂伦春族民歌为代表(包括鄂温克、赫哲、达斡尔、满族筹),鄂伦春族在1949年前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这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过去以狩猎为生,每当狩猎满载归来,或者民族节日,都要进行歌舞狂欢。他们的民歌可分为三大类:(l)山歌,(2)歌舞曲,(3)萨满调。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
6.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这一民歌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有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藏族、裕固族等民族聚居的区域。自古以来属于半农半牧文化范畴。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西文化交流较早,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儿”。该区民歌可分“家曲”,“野曲”两大类,“家曲”包括各种酒曲、宴席曲、小词、秧歌等;“野曲”包括“花儿”在内的各种山歌、牧歌等。野曲只能在室外唱。“花儿”为代表性歌种,曲调高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气质粗扩、淳朴。不论哪个民族都使用汉语演唱,而各民族有自己的衬词,中外闻名的曲目有《上去高山望平川》。
7.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
汉族民歌区在六个区中属于最大的一个,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的南方,从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虽同属汉语,但各地方言不同。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民歌的风格特点也呈现出多种特征。另一方面汉族在北方草原民歌区、西北半农半牧民歌区以及西南高原多民族民歌区都有千万以上的人口,因此,民歌区部分重叠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基于以上情况,汉族民歌区又可以分为十个支区和一个特区。
(l)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3)江淮民歌支区;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5)闽、台民歌支区;
(6)粤民歌支区;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8)湘民歌支区;
(9)赣民歌支区;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11)客家民歌特区。
汉族民歌品种繁多,仅其不同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十大类:即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田歌、渔歌、茶歌、秧歌(包括灯歌)、风俗歌、儿歌、摇儿歌。
(1)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江苏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基本上是一个沿海平原地带。自古以来黄河下游属于文化比校发达地区。根据风格上的微小差异,该区又可分为两个小区,山东、河北及河北、苏北的一部分为第一小区;辽、吉、黑为第二小区。第二小区实际是第一小区的移民区。所以民歌同属近似风格。全区使用东部北方方言。这里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2)西北部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部、河南西北部、内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岭以北,属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去交通不便,民间音乐较少与外地交流,使用西北都北方方言。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其次为秧歌、小调。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 《刨洋芋》、《绣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南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该区处于黄河、长江流域之间,音乐文化兼融南、北因素,带有过渡性的特征。使用北方方言。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秧歌、山歌次之。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长江下游,是古代的吴、越之地。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历来有江南渔米乡之称。使用方言为吴语。民歌以小调为主,闻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5)闽、台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福建大部、台湾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福建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台湾当地汉族一直使用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等。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闻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6)粤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这里地处亚热带,珠江横贯东西,文化与海外交流较早,使用粤方言。过去广大渔民成为该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闻名的曲目有《落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7)江汉平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使用西南方言。古文化比较发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8)湘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湖南以及广西东北角上的几个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这里也是古代楚地。民尚楚风,地袭楚俗,它与江汉民歌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不过使用的方言不同,本区通用湘语方言。民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田歌。闻名曲目有《马桑村儿打灯台》、《一塘荷花一塘莲》、《上四川》等。
(9)赣民歌支区
该区以江西中、北、东部为基本范围,使用赣语方言。地处古代吴、楚之间,吴楚文化对其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具有长江流域东西部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性质,民歌交融性强。以茶歌最有特色,其次为小调、灯歌。田歌中“打鼓歌”也很突出。闻名的曲目有《杜鹃花开》、《摘茶籽》、《送郎当红军》等。
(10)西南高原民歌支区
该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南以及广西西北部分地区。北以秦岭为界,通用西南方言。代表性民歌是山歌,其次是灯歌。此外川江船夫号子也很有特色。闻名的曲目有《小河淌水》、《赶马调》、《槐花几时开》、《我住贵州贵阳府》等。
(11)客家民歌特区
客家人分布较广,全国有八千余万人口,民欧特区主要指包括广东东北部、福建西南部以及江西东南部三省交界地带。这里客家人比较集中,客家系古代因战乱由北方中原一带来的移民,保留有古老遗风,使用客家方言。民歌主要为山歌,闻名的曲目有《灯红歌》、《风吹竹叶》等。
⑧ 送分快乐—求2010年最有创意的,搞笑的.经典的新年短信
1.X总杂志娱乐版——2010年大年初一,也是甜蜜情人节;当春节邂逅美丽情人节,到底要跟谁一起过?一场关于爱情与亲情的大辩论,因此展开;回复字母看看你的选择。回复“X总好帅\好漂亮”关注新年活动,有机会获情人节专属礼物哦!(免信息费)
回复 “X总” 跟家人过
回复 “X姨\叔” 跟爱人过
回复 “我爱你” 跟我过
2.收者,短信也。吾发之,思汝矣。吾思汝念汝,皆因汝为吾友也。故传此书,嘱汝饥必食、困必憩、冷必裹。
3.我代表大清皇室,祝你品行雍正,财运乾隆,处处嘉庆,前途道光,业绩咸丰,德才同治,心情光绪,一切宣统,慈禧此喜:新春愉快!
4.前面很多同志发短信向你表示的春节祝福讲得很巴适,很透彻,很全面,我都同意,基本代表了我的意见.最后我着重补充三点:身体好,心情好.合家欢!
5.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移动特别推出“我认识XX(你的名字)我骄傲”和“XX认识我我自豪”活动!活动期间每日睡觉前大声呼喊七声:“XX我崇拜你”
就可以获得1000元话费。编辑短信“我想请你吃饭”发送到XXXXXXXXXXX(你的号码)即可获得与偶像零距离接触机会。也可以拨打XXXXXXXXXXX直接聆听偶像的声音。机会在手中,梦想在身边!机不可失。提前祝您新年快乐!...
都是我认真筛选的,希望合您要求!
⑨ 2013年元旦联欢会四个人的主持词,初中,新的,不要以前的~~快啊亲
元旦文艺汇演主持词
开场白:
甲乙:敬爱的老师
丙丁: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甲:再内过一天,容承载美好回忆的2010年就要离我们远去
乙:时光的车轮隆隆前行,伴随着冬日里这温暖的阳光,2011年如约而至
丙:在这一刻,我们似乎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丁:这是我们初二三班的春天,是我们每个人的春天!
甲:茫茫人海中,正是因为缘分,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
乙:让我们一起享受缘分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的时光
丙:今天,让我们一起敞开心扉,释放激情!
丁:今天,让我们一起把初二三班变成欢乐的海洋,让我们的快乐
合:响彻云霄!
甲:初二三班2011年元旦联欢会现在开始
结束语:
甲:欢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
乙:团聚的日子特别让人难忘
丙:今天,我们欢歌笑语 :今天,我们畅想未来
丁:让我们用激情为2010画上圆满的句号
让我们用憧憬开启2011新的篇章
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请让我们记住今天 ,憧憬明天 。祝大家新年快乐!
甲乙: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丙丁:祝愿我们的同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合:老师们,同学们,联欢会到此结束,让我们明年再会
⑩ 佛说多多多…佛说莫莫莫…让爱燃成火…心如莲一朵…一朵又一朵啊!
顶礼仁者!
佛是梵语里面觉悟的意思,觉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教导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佛陀老师菩萨学长教我们清净平等慈悲智慧普度众生,佛法里面讲的爱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就是慈悲,这是真爱,不会变。
在此末学恭录净空老法师关于慈悲的相关开示
(一)1 佛门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真正的慈悲。这个慈悲心是从本性里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没有说对这个我特别喜欢,那个讨厌,没有。
2 对佛菩萨、对畜生、对饿鬼地狱,乃至于对一切植物、矿物,一律平等,无二无别,这是真正的慈悲。
3 何谓“无缘大慈”?缘就是条件,无缘就是无条件的,对别人的慈悲是没有条件的,这叫“无缘大慈”。父母对子女非常慈悲,他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是“爱缘慈悲”。
4 凡是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一片慈悲,他了解真相,真正明了“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他真明白了,这个时候起的作用才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是清净平等,博爱一切众生。
(二)1 大慈大悲是建立在清净心、平等心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有分别、有执着,纵然有慈悲,不能叫大慈大悲。
2 大慈大悲从哪里来的?见性之后就生起来。你没有见性,你对于一切万事万物,你有分别,你有执着。
3 世间人没有见性,他的慈悲都是有条件的。他为什么要关怀这个人?为什么要照顾这个人?他是有条件的。
4 佛菩萨的慈悲是无条件的,因为他懂得这个道理,他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佛性跟自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
(三)1 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就是在大众当中修。大乘佛法讲历事炼心,你跟一切人、一切物、一切境界天天接触,接触就是修行。
2 第一个修行,就是修清净心、平等心。我看这个人喜欢,看那个人讨厌,这个心态要不得,为什么?这是往生净土的障碍。爱恶的念头一天一天比较淡,欢喜的人看得也平淡一点,讨厌的人现在也不讨厌了,我们功夫有进步。
3 如果你修行,念佛念得再多,拜佛拜得再勤快,讨厌的人更加讨厌,喜欢的人更喜欢,这就糟糕了!
4 有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子,临终一个念头错,这就去不了。什么念头错了?恩怨放不下,情爱放不下,儿女子孙放不下,财产放不下。只要有一个念头放不下,就去不了。
(四)1 如何能在一切众生境缘当中,把我们的心修成平等慈悲,这很重要,很重要。为什么?心里头还有好恶、还有喜欢、还有讨厌,实在说,这个对于往生有障碍。
2 凡夫虽然带业往生,完全看临命终时候的缘分,所以在平时,一定要以清净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一定要把内心深处与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化解掉。
3 内心没有这个对立的念头,慈悲心才能够生得起来。从内心发出慈悲,发出欢喜心,诚诚恳恳地帮助别人,给一切众生真实的利益,这就叫慈悲。
4 最真实的利益,无过于把《弥陀经》传授给别人,无过于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第一慈悲,没有比这个更慈悲的。
(五)1 一个往生的人,心地是真正清净、真正平等、真正的慈悲。所以古来的大德,净土宗的不算,其他宗的祖师大德们,多半到了晚年,真正参透了净土法门,几乎都把一切法放下,专修专弘。
2 禅宗里面,永明延寿大师就是一个榜样,禅宗里面大彻大悟之后,回过头来专修净土,禅舍弃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这是教下了不起的一位圣人,晚年也是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3 近代的就更不必说了,像谛闲法师、倓虚法师、宝静法师,都是近代天台的祖师,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念佛求生净土。蕅益大师早年是学天台的,莲池大师那真是宗教俱通,两位大师晚年都专学专弘净土法门。
4 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给我讲,现代这个世间已经没有密宗根性的人才,所以他晚年专弘净土,劝人念佛。他在往生前两个月全心全力念佛,一天念十六万声佛,这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在此末学恭录《净空法师: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不是指一个人》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极乐世界是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佛教大学,阿弥陀佛是校长,三个学位,无上正等正觉是博士学位,正等正觉是硕士学位,正觉那就是学士学位。得到这个学位,得到正觉的称他作阿罗汉,阿罗汉是学士;如果他得到的是正等正觉,他就叫做菩萨,菩萨是相当硕士;他要是证得究竟圆满,叫无上正等正觉,称他作佛陀,好比是博士最高的学位。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教里面学位的名称。再给你讲,像地藏菩萨,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学位里面加上你所学的科目,文学博士、理学博士、数学博士、语文博士,你学这不一样,菩萨名称是这个意思。观音菩萨可多了,无量无边数不清,观音菩萨譬如是理学博士,学理学的人多;工学博士,学工学的多;医学博士,学医的多。这些菩萨名称,是菩萨上面加上他所学习的,是这个意思,不是一个人。你要说观世音菩萨,你认为他是一个人,错了,哪止一个人?菩萨是硕士,文学硕士,文学硕士多少人?太多了。你指定某一个人还得把名字加上去,某某某文学博士,那专门指他一个人,这个要懂。
明白这个道理了,佛门里或者佛门以外,称某人作菩萨,什么菩萨,你就不会执着。你称他是观音菩萨,他是不是西方三圣,站在阿弥陀佛旁边那个观音菩萨?不是的。观音菩萨太多了,站在阿弥陀佛旁边,不是的,那是什么?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某某学校教务长,观音菩萨是他学位的名称,他得到这个学位。极乐世界是学校,校长是阿弥陀佛,教务长是观音菩萨,训导长是大势至菩萨,得搞清楚。佛不是一个人,阿弥陀佛也不是一个人,前面跟诸位报告过,阿弥陀佛是所有诸佛共同的称号,因为它的意思是无量觉,哪一尊佛都是无量觉,只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都可以称为无量觉。可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阿弥陀佛他特别,特别在哪里?他发四十八愿,他建立极乐世界,这一尊阿弥陀佛,不是一般的阿弥陀佛。佛家这些名称叫通号,不是某一个人专用的。而且说菩萨,大菩萨、小菩萨差别很大,《华严经》上我们都看到,菩萨五十一个阶级,这五十一个阶级统统学文学,那都叫文学菩萨。他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到五十一年级,程度相差太大,一年级不能跟十年级比,十年级不能跟二十年级比,差远了,五十一个阶级。第五十一个阶级是等觉,等觉修满就毕业,毕业才是妙觉,才叫成佛,博士学位拿到了,所以这些我们不能不懂。佛法确确实实它跟宗教不一样,它跟学校很相似,确确实实它是教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佛说的,一切众生本来个个都是无上正等正觉。只是你迷了,你不知道,你才变成凡夫。现在设立这个学校帮助你回头,帮助你回归本觉,是这么个意思。
涅盘也是其性虚通,涅盘是不生不灭,在中国古译翻作灭,像四谛里苦集灭道,灭就是涅盘,梵语是涅盘。灭什么?灭烦恼,灭见思烦恼、灭尘沙烦恼、灭无明烦恼,这都叫灭。新译里面,玄奘大师以后都翻作圆寂,圆是功德圆满,寂是清净寂灭,这个意思也很好,寂跟灭的意思相同,圆就是自性的性德。如果烦恼灭掉,自性圆满的性德就现前,它有这个意思在。自性里面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能、有圆满的相好,样样圆满,没有丝毫欠缺,这你自性里本有的,所以圆寂这个意思也非常好。千万不要误会,把涅盘当作死,那就错了,涅盘是不生不灭。可是真的有不少人把出家人死了都叫入涅盘,或者都叫圆寂,错了。以前李老师给我们上课常常提到,人活着不行,人家都不赞叹,可是死了之后都成佛了,都叫某某圆寂了,圆寂是成佛。那哪个不死?死了都成佛,不必修了!所以这是对于佛法里很多名词术语没有真正了解,把它错用了。
恭祝所有家人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