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歌仔戏
❶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白蛇传
宋朝时,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
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1)七夕歌仔戏扩展阅读:
《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时是以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画等方式演绎。
到了现代也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电影,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等。这个故事以《白蛇传》的名字出现大抵出现在清朝后期,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
《白蛇传》不但在国内流传,在日本也有拍成的电影。法国汉学家儒莲也曾将《白蛇传》翻译成法文。由于《白蛇传》的故事早期以口头相传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与细节。
原来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贞被镇压到雷峰塔下就结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产子的情节,还有版本有后来白蛇之子得中状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在南宋就已经具备了。目前发现《白蛇传》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记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清代初年黄图珌的《雷峰塔》(看山阁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创作流传的戏曲,他只写到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并没有产子祭塔。
后来又出现的梨园旧抄本(可能是陈嘉言父女所作,现存本曲谱已不全),是广为流传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节。
人物介绍:
1、白素贞
白素贞,出生于四川成都青城山,是一条修行千年的白蛇精。传说为黎山老母弟子,为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的主人公。白素贞在青城山和峨眉山修炼得道,法术高强。
她美貌绝世,明眸皓齿,倾国倾城赛天仙,集世间美丽优雅而高贵于一身。天性善良菩萨心肠,用岐黄医术悬壶济世造福黎民百姓,功德无量。
白素贞和许仙邂逅于西湖,而后一见钟情,喜结连理。金山寺僧法海蛊惑许仙,离间其夫妇,许仙听信谗言,弃家出走金山。白素贞至金山索夫,与法海发生争斗致使水漫金山。
法海用强力拆散他们,把白素贞压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后白蛇儿子许仕林中状元孝感动天,白蛇终得出塔,归位仙班。
2、许仙
许仙,字汉文,在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白蛇传》或《白娘子传奇》中的男主人公。在早期的传说中,许仙名为“希宣赞”后来又有“奚宣”、“许宣”之名。
3、法海
历史上真实的法海确有其人,虽然原型身份尚有争论,但已经可以确定他是一位得道高僧,更有观点认为他是一位对中国佛教发展有卓越建树的唐代高僧。
历史上名为法海的僧人有数位,名最著者为金山寺法海禅师。在影视剧中,法海则是一个被成功塑造的角色:无论是《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老法海,还是《青蛇》中的酷法海。
都是剧中情节表现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给人留下了亦正亦邪、亦执着亦阴险、亦冷酷亦多情的多重印象,让人不由得或深思、或纠结、或崇拜、或憎恨。
❷ 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几类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杂家、纵横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形态,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
1、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小说,如《诗经》、《楚辞》;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南北朝时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2、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盂兰盆(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中国戏剧
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 、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
4、语言文字
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和平话土话。
5、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
❸ 孙翠凤的演艺经历
1983中视歌仔戏《父子情深》 。
1986于台北艺术季演出歌仔戏《刘全进瓜》,担任第一男主角。
1987华视歌仔戏《千里姻缘路》。
1988于国家戏剧院演出新戏《红尘菩提》,担任武生。应文建会邀请参加「优良剧团下乡巡回演出」。华视歌仔戏《一见情》。
1989应邀参加台北市传统艺术季,于社教馆演出新戏《财神下凡》、《真命天子》,担任第一小生。参与教育部主办的「大专院校巡回公演」。应国泰企业邀请,参加「深入乡镇,回馈社会」巡回文化中心演出。华视歌仔戏《铁胆英豪》。
1990于北京亚运艺术节演出《济公活佛》,佳评如潮,此后成为明华园当家小生。兰陵剧坊《戏蚂蚁》,担任女主角。
1991凌波告别舞台,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调舞台剧,饰祝英台。
1992于国家戏剧院演出新戏《逐鹿天下》。获文化总会颁奖,肯定其为「推展戏剧有功人员」。公共电视「母亲」系列-「慢慢来唱」,与年仅四岁的女儿陈昭贤演出对手戏。
1993演出新戏《李靖斩龙》、《界牌关传说》。
1994演出《薛丁山傅奇》、《鸳鸯枪》。于法国巴黎圆环剧场演出《济公活佛》,为百年来歌仔戏首度登上欧洲大陆。国片演出《我的一票选总统》,担任女主角。
1995巡回日本六大城市演出,赢得熟烈回响。华视歌仔戏演出《皇甫少华与孟丽君》。
1996一月:赴日巡演回响大,一天内受总统两度召见。八月:为天主教德兰启智中心发起「爱,相随」爱心T恤义卖。新加坡大会演,戏曲演出《燕云十六州》。十月:庆祝八十六年国庆晚会,演出「酬山-天人合一」。国际青商会选拔为「第三十四届十大杰出青年」。日本NHK来台录制孙翠凤特辑。
1997获纽约美华艺术协会颁发「亚洲最杰出艺人奖」。电视剧演出中视《大巡案蕃薯官之玫瑰贼》。电视剧演出华视《施公奇案之法外情》。电视剧演出中视《大姐当家》。超视《赤脚、木屐、高跟鞋》节目主持人。踏上纽约林肯中心舞台。
1998二月:中华职棒开幕战,担纲《人棋大战》演出。三月:华视《欢喜住台湾》节目主持人。四月:台湾民俗技艺节演出《歌仔戏三部曲》。五月:薪传兵分三路举办成果展。六月:主演「蓬莱大仙」,捷克总统夫人赞不绝口。文化薪传,成了“国歌”女主角。八月:为国产的农产品代言。十月:电视剧演出中视八点档《女巡按》。远传电信「0936」广告代言。
1999一月:担任由台湾省政府和民视共同主办「台湾文化节」的代言人。三月:与陈凯伦搭档空中主持「女人有约 查某人俱乐部」。大成报与AVON共同举办「廿世纪能力 + 美丽女性风云榜」,获传统歌仔戏最佳代言人。第34届金钟奖颁奖典礼,与叶青、吴兴国共同颁发「传统戏曲奖」。五月:台北艺术节菁华再现演出《济公活佛》。六月:担任「公视大使」。孙翠凤传奇,赢「德」人心,德国公视ARD来台专访,列名亚洲杰出人士。电视剧演出台视八点档「雨中鸟」。明华园赴台大医院义演。由媒体工作者、五万位校园学子与网友票选成为「粉领极星」。拍摄光泉牛奶、柳橙汁广告。「名人签名手机网络义卖」,孙翠凤成为最爱。九月:远赴南非海华文艺季演出《鸳鸯枪》。十月:国父纪念馆「急急赈灾-布袋戏义演」,担任主持人并参与演出。「亮相」-第一套歌仔戏地方戏曲邮票发行。九二一赈灾义演,歌仔戏由明华园打头阵。参与「祈福台湾,文化心灵」烛光静心晚会。十一月:《武松打虎》新戏发表暨歌仔戏邮票发行赈灾义演。十二月:于淡水捷运站广场演出时装爵士歌仔戏《溪寮校长》。福华饭店举行 「点燃世界之光」慈善祈福晚会,摇身成为「千禧女皇」。
2000一月:参与高雄市新春踩街活动。大成报系十周年,与叶青、黄香莲三位歌仔戏巨星会面,盛况难得一见。二月:除夕持别节目「欢乐民生贺新春、辞旧布新庆团圆」,恢复女儿身。新春开箱响戏迷,《父子情深》新春票房开红盘。三月:国民党改造委员名单出炉,代表文化界发声建言。四月:北京及香港电视台采访明华园。以武会友赵文卓,正宗歌仔戏撂倒功夫皇帝。五月:千禧百岁酒文化节,于松山烟厂演出《父子情深》。明华园登敦睦舰演出。「E娃选E妈,要脸也要形」,武出双后冠。六月:代言「红心小天使」。乡城文教基金会2000年歌仔戏艺术季,于台南桂花乡演出《鸳鸯枪+溪寮校长》。应高雄市税捐处之邀,文化中心广场登台挑大梁。七月:庆祝89年税务节于高雄港都演出《八仙传奇》。第三度深入灾区赈灾义演。于台北市立图书馆,与马英九畅谈「我的成长经验与生命关怀」。八月:为远东银行New Century信用卡代言。九月:屏东文化节923好戏开锣。代言COL(跨世纪行善网)。登海军舰艇演讲。2000年星世纪广播情人颁奖典礼,与陈美凤搭挡脱口秀笑果好。为国际老年日献艺。十月:八十九年国际四海同心联欢晚会,与黄子佼、卜学亮共同主时。国庆晚会明华园演出「百年歌仔戏」。歌仔戏租税宣导活动「传统艺术素戏连套」演出《逐鹿天下》。「阿鸿上菜」节目,献出私房菜。十一月:前进日桥学校演出《鸳鸯枪&护国将军》。十二月:《祖师爷的女儿-孙翠凤的故事》12/1发行。板桥歌仔戏游艺活动。港都跨年晚会。
2001一月:参加天帝教与红心字会合办的「感恩祈福园游会」二月:《乘愿再来》新戏巡演。应星云法师邀约,万人法会首演《青狮王》。三月:担任忧郁症公益广告「正视忧郁症」代言人。超级戏迷李前总统、林谢罕见欣赏《乘愿再来》。四月:义卖《祖师爷的女儿》为「屏东家扶儿童馆」筹募基金。台湾之子陈水扁赞是台湾经典。五月:拍摄芝麻面包酱广告。接任中广董事,希望广为提升文化和公益层面,再造中广第二春。六月:「龙腾粽香戏白蛇」,孙翠凤、魏海敏、王海玲飙媚力,端午接力戏白蛇。拍摄公视制作「梦想看得见」短片。七月:新竹「远东E世纪艺术盛宴系列」,歌仔戏、豫剧、京戏再度联合演出《白蛇传》。担任「捷运电扶梯安全大使」并现身捷运车票票面。九月:联合报五十周年社庆,难得一见玩变脸。十月:友情摆当中,只为文化立委站台。十一月:与陈文茜音乐派对颠覆传统,摇头歌仔戏。
2002一月:高雄国际货柜nbsp; 台北中山堂,跨年推出「中山堂-历史开门」系列活动,明华园《乘愿再来》压轴。二月:「2002年佛光山国际平安会」,佛光山打破佛家「不观戏、不起舞」邀明华园
演出《狮子王》。
第十届台北国际书展,人潮比2001年冷清,「祖师爷的女儿」签名会却大排长龙。
六月:台北市立社教馆封馆大戏演出《狮子王》。
国家戏剧院演出明华园年度大戏《鸭母王》。
电视剧演出民视八点档《移山倒海樊梨花》
八月:板桥音乐文化节,演出《济公活佛》。
新竹风城普渡文化祭,演出《刘全进瓜》。
九月:樊梨花高屏握手会,影迷三代同堂场面high翻天。
樊梨花小说、漫画同步上市。
中秋夜办握手会,挤爆三重体育场。
十月:参与「星愿娃」认养活动,竞卖星愿娃,“吻”赢
两厅院十五周年,《狮子王》祝寿。
十一月:神气活现道高雄-道教庙寺嘉年华会,明华园跳钟馗为神明开路。
十二月:台南市政府颁发荣誉市民。
2003
一月:欢度羊年,台北中山堂好戏开演。
二月:远赴旧金山慈善义演—「戏春囍筳」。
四月:抵抗SARS,化身蓬莱大仙,国父纪念馆票房满堂彩
五月:主持南港101「向第一线抗疫英雄致敬-慈善募款音乐会」。
参与拍摄抗SARS公益广告。
六月:国家戏剧院演出明华园年度新戏《剑神吕洞宾》,并于全台巡回演出。
七月:抢救失业潮及受害儿,抛砖引玉义卖衬衫。
八月:代言牛头牌素食沙茶酱。
十月:网络义卖星愿娃,全数捐给家扶基金会。
十二月:大陆影帝陈道明来台,只见女巡按孙翠凤。
2004
一月:明华园封箱戏,八团联演,历年之最,扮戏神-田都元帅。
四月:台北建城120周年活动序曲「双城音乐会」担任主持
六月:两厅院为与民众欢度端午节庆,特别邀请擅长声光效果的明华园演出全本《白蛇传》,并由孙翠凤小姐领衔演出 白蛇-白素贞。
八月:赴大陆厦门参加「2004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演出《蓬莱大仙》。
九月:为徒弟跨刀客串,并与京剧天王朱陆豪同台演出「一心歌仔剧团」的新戏《蕃薯顶的铁支路-烽火英雄刘铭传》。
十月:第六届台北艺术界,担任开幕式主持人、受邀参与艺术节系列活动——【沏老茶.听名家讲座】 演讲《回首来路时-孙翠凤的戏剧人生》、担任《刘铭传台北大游行》踩街活动主持人、与春禾剧团合作演出新剧《台北上午零时》
十二月:国家戏剧院演出明华园年度新戏《韩湘子》、加入华纳唱片,发行首张同名专辑《新歌加精选CD+DVD超值精装版》为飞碟电台分别录制rap版及传统歌仔戏版台呼,深获好评。
2005
一月:声援响应南亚赈灾,义卖文化礼盒。
二月:示范搭乘捷运电扶梯,并担任终身志工。新春不打烊,年初三、初四于台中中山堂巡回演出《韩湘
子》。担任台北灯节代言人,并演出明华园新编戏码-花灯六百年。
三月:演出台视八点档-《海誓山盟,饰企业家女强人叶明珠一角。
四月:获泰国文化局邀请,前往泰国为泰皇及皇后献艺演出《雪狐情》。
台视四十三周年台庆,获网友票选第一名,献唱RAP版歌仔戏及《勇敢的查某子》。
五月:担任[第一届国际素食及有机产品博览会]推广大使。
六月:端午节佳节,白蛇凌空而降,近六万人涌入台中市国家音乐厅预定地观赏,飞进金氏记录。
七月:2005年明华园亚洲城市巡演,首站雨台中中山堂演出《剑神吕洞宾》,成绩不斐。
八月:明华园七夕深情上演《韩湘子》,冷档时段却热门演出。
九月:明华园应台南科学园区总管理处之邀,于《戏说南科点亮中秋》联欢晚会中,演出招牌大戏《济公活佛》。
十月:重回阔别十五年的北京,明华园于27、28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剑神吕洞宾》,为首届《海峡两岸文化节暨京台文化周》之活动压轴演出。
十二月:国家戏剧院演出明华园年度新戏《王子复仇记》。
荣获由台北市政府、中天电视、中国时报联合主办《爱上百分百台北十大票选活动最有台北味道的知名女性》网络票选第一名。
「2005年歌仔戏艺术节-风情万种」活动,12月24日 「圣诞观光列车」首航,担任总列车长。
公视八点档新戏《祖师爷的女儿》开镜。
「2005年宜兰传艺中心歌仔戏跨年晚会 」担任压轴嘉宾,陪民众欢喜倒数过新年。
2006
一月:获邀担任2006年台北灯节代言人。
「王子复仇记」新春巡演。
二月:「东森新闻报」举办网络票选,网友友心中最佳10大艺术情人,勇夺「最佳艺术术情人」宝座。
三月:府城举办「歌仔戏体验营」及「明华园时光廊-七十七周年庆回顾及文物展」吸引大批人潮。 四月:远赴非洲马拉威,深入当地关怀部落及学校,为艾滋病孤儿代言。带领明华园前往南非「行佛」义演。
五月:明华园端午戏艺,白娘娘发威「水漫冲武营」,五万人次涌入,制造惊人记录。
八月:公视「祖师爷的女儿」松山烟厂搭台,韩国公视LBS跨海专访。
封箱十五年,「真命天子」再度登台。
九月:公共电视与明华园首度携手合作的文学精致大戏「祖师爷的女儿」11日上档。
十一月:明华园年度大戏「何仙姑」于国家戏剧院正式登场,孙翠凤变男变女连赶六角,票房长红。
2007
三月:适逢两厅院20周年,再度上演明华园首都登上国家剧院大作「蓬莱大仙」,意义甚大。
五月:获选为技职毕业生典范。
「第三届台北国际素食暨有机产品博览会」代言人。
六月:明华园于永和运动公园为端午再献「白蛇传」,耗资1500万,吸引超过10万人前来台北县观赏。
七月:为《海之传说~妈祖》的妈祖一角配音。
远东爱买公益代言,为清寒学童募集新文具。
于台北城市舞台重新演出2001年二月旧作「乘愿再来」。
十年后,再度代言远传电信广告「远传哈拉头家290/590」。
十月:获得「台北杰出市民」殊荣。
十一月:明华园于大陆上海、南昌、深圳、杭州四城市演出「剑神吕洞宾」,不仅台商热情捧场,大陆各省份戏迷亦到场支持,上座率约九成。
2008
一月:明华园大陆南昌演出「蓬莱大仙」。
四月:2008新版「何仙姑」于国家戏剧院正式登场,剧情更流畅。
五月:与女儿陈昭贤客串公视戏剧《新芽》拍摄。
受邀参加第12届统统副总统就职国宴。
六月:桃源县2008端午艺术飨宴系列活动-推出新版「超炫白蛇传」演出。
七月:「听障奥运」手语广告。
「超炫白蛇传」苗栗再度上演。
八月:大安森林公园《莽原佛种.感恩之旅》慈善义演,与非洲阿弥佗佛中心布兰岱分院35名院童共同献声演出。
九月:明华园世界巡演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演出「蓬莱大仙」,并为此次演出大手笔制作全新戏服,重新编写剧本及调整唱腔,获得新加坡观众的热烈回响。
因应台北县河堤文化节,明华园推出全新大戏「云梦山 金兰情」。
十一月:新版「何仙姑」于凤山卫武营,台南文化中心巡回演出。
2009
一月:出任国策顾问。
二月:为庆祝明华园创团团80周年,推出2009全新大戏-「猫神」,剧情悬疑诡异,预计进行一连串全省巡回演出,首场演出在台中。
三月:明华园受彰化县政府之邀彰化县内巡回演出八场。
明华园2009全新大戏-「猫神」,新竹巡演。
四月:远传节费盒广告。
五月:明华园2009全新大戏-「猫神」及基隆巡演。
于八大新戏《青春歌仔》客串演出出。
公益代言,走出忧郁症
六月:明华园2009全新大戏-「猫神」,台南及高雄巡演。
八月:台北听障奥运艺术月,开幕活动,于两厅院广场上演明华园国际版《超炫白蛇传》
台北听障奥运艺术月,参加闭幕演出,举杯庆演出
台湾六县市八八水灾,明华园赈灾义演
十月: 获邀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博览交易会,演出明华园大戏—国际版《蓬莱大仙》,此次为明华园总团第一次在大陆以“户外广场艺术”的形式演出。
以屏东媳妇身份,到立法院推销屏东猪脚。
十一月:跨刀演出陈玉慧与两厅院制作的舞台剧,《海神家族》,与女儿陈昭婷有吻戏。
担任疫苗大使。
2010
一月:明华园于苏州演出国际版《蓬莱大仙》。
二月:代言仁济院串爱行动。
五月:孙翠凤参加《鉴真大和尚》首映。
明华园受邀参加台北市仁济院院庆活动,演出《包公审判官》。
六月:明华园于上海,为上海世博会暨台北文化周演出《超炫白蛇传》。
七月: 陈胜福与孙翠凤参加明华园辰字团《文柱》婚宴。
明华园于嘉义中正大学,演出《济公活佛之雪狐情》。
八月:新竹县传统艺术文化季,明华园演出《超炫白蛇传》。
明华园2010年年度制作新戏《曹国舅》。
九月:明华园于江苏镇江演出《超炫白蛇传》,白娘娘回娘家。
十月:明华园欧洲巡演六个国家,德国柏林上演《济公活佛之雪狐情》,现场爆满,获得热烈赞叹。
十二月:非洲干儿子来台,孙翠凤亲授歌仔戏。
2011
二月:「新建大雄宝殿能柱定位」暨「万家生佛,十方筑愿」,明华园当家小生孙翠凤领衔主演《狮子王》。
受邀参加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举办的「2011台中市传统艺术节」,明华园演出《卖艺王家》,并加演《护国将军》。
三月:台湾国际艺术节,明华园于国家戏剧院上演年度新作《蓬莱仙岛》。
代言台湾声宝SAMPO冷气空调。
参加大爱驰援---祈愿捐款,孙翠凤担当电话接线员。
四月:台北国家花卉博览会,百变小声孙翠凤扮回女儿身,饰演牡丹花神,展现温柔面,与两个女儿同台演出。
与行政院长吴敦义演出用药安全精彩桥段,并录制用药安全宣传广告。
七月:彰化戏剧季,明华园总团受邀演出16场。
八月:录制《华视新闻杂志——有故事的人》——孙翠凤。
九月:庆中秋,明华园于彰化县上演《超炫白蛇传》,创60万人观赏记录。
参加台塑艺术飨宴。
十月:赴日,参加台日文化交流暨讲座。
十一月:录制交通部举办的公益广告,宣导乘车安全。
十二月:明华园最新作《火凤凰》于新竹县首度上演。
2012
五月:参加520总统就职国宴。
七月:明华园于嘉义县,上演八仙传奇系列《剑神吕洞宾》。
八月:请辞国策顾问一职。
九月:明华园八仙传奇系列《曹国舅》巡演,首站嘉义县。
十月:2013台东艺术节,明华园演出《曹国舅》。
十一月:明华园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之旅,孙翠凤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演讲,并首登厦门艺术剧院,上演明华园好戏《济公活佛之雪狐情》。
明华园泰国巡回文化表演,孙翠凤任主讲师。
十二月:录制大爱电视台《菩提禅心》,首度展现孙翠凤的光头形象。
为加强台湾,印尼的文化交流,明华园演出歌仔戏《鸳鸯枪》以及《护国将军》,孙翠凤台上教学。
2013
一月:明华园剧场巡演八仙传奇系列《蓬莱仙岛——汉钟离》。
担任明华园旗下“风神宝宝儿童歌仔戏团”的艺术总监及制作人,饰演牛魔王。
参加中华民国红十字总会组织的公益活动——清寒家庭送年菜。
二月:2013苗栗戏曲艺术节开幕,明华园演出三十周年的好戏《济公活佛之雪狐情》。
演出《薛丁山传奇》。
三月:明华园于高雄市上演《雪狐情》以及《逐鹿天下》。
四月:由孙翠凤艺文工作室历时半年制作的《菩提禅心》系列电视歌仔戏,总共5个单元,由明华园精英参加演出,在大爱电视台热播。
主讲《静思书轩.心灵讲座》,法入戏,禅入心。
明华园于高雄市演出《鸭母王》。
明华园为内湖妈祖暖寿献艺,于台北市内湖公园户外演出国际代表作品《蓬莱大仙》。
五月:2013台东艺术节,明华园总团演出《猫神》。
2013庆祝国定佛诞节系列活动,明华园于高雄佛光山演出《乘愿再来》。
六月:台北林安泰古厝——吟诗飨宴
台北国家戏剧院,明华园总团演出2013年全新喜剧大作《幺喽正传》 。
七月:与台南市文化中心,明华园总团演出《幺喽正传》
2013年台塑关怀活动--下乡巡礼 校园扎根活动。
2014年大爱菩提禅心歌仔戏「亿万里」单元是孙翠凤艺文工作室至今唯一的清装大戏 。
2015年演出的《济公活佛之雪狐情》亮相中山大学 。9月孙翠凤主演青春爱情剧《流星》 。12月担纲主演的台湾明华园戏剧总团歌仔戏《猫神》在厦门闽南大戏院开演 。
❹ 我国四大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❺ 中国民俗传统文化
❻ 台湾的文化有哪些~~
台湾的历史至少可上溯至7000年前。 7000年前起,到大约400年前,南岛语系原住民的祖先先后陆续的漂流到台湾来,成为目前所知台湾最早的居民。 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西洋人航行到远东地区进行殖民、贸易活动,台湾由于位于东亚陆域与海域交点,同时也是东北亚海域与东南亚海域交会之处,遂成为当时在东亚海域活动的东、西方各势力的交集点。 17世纪前期,荷兰人入侵安平 ( 今台南 ) ,建立据点,开始在台湾进行传教、贸易及各项殖民活动,并招募大陆沿海地区的汉人来台垦殖,开启台湾多族群历史的开端。其后,在短暂的郑氏政权时期及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间,汉人移民逐渐增加,在台湾形成汉人社会。所以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向外扩张的浪潮下,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殖民统治结束。
现在的台湾,拥有优质的公共建设、便利的运输系统及完善的通讯服务,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先进地区。
初到台湾的你,一定会为这眼前的一切感到惊艳不已,因为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湾文化。台湾发展的过程中包括了原住民、早期中国大陆闽南、 客家移民、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和近期的中国大陆移民,而此地人民甚为注重传统文化的保存,也逐渐发展出新的文化,同时,在台湾你可以看到原住民、本土以及中国文化,也可以看到荷兰、日本殖民者所留下的历史遗迹。
中华文化
台湾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中心之一,除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完整保存了中国历代文物之外,也可以从以下各个面向窥探:
寺庙与建筑
台湾的传统建筑,是民间艺术的总汇,装饰特别精美,举凡彩画、书法、木雕、石雕、泥塑、陶瓷、剪黏等都是构成建筑的要素,从中能深刻的洞悉丰富内涵的台湾文化。此外,除了可在台湾看到由早期中国大陆闽南、客家移民所承袭的中国传统建筑外 ( 如:板桥林家花园 ) ,中国的庙宇建筑也是随处可见,其中鹿港的龙山寺、天后宫以及北港朝天宫等,都是台湾最知名且历史悠久的寺庙,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
民俗文化与艺术
台湾重要的岁时节令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等;而松柏岭玄天上帝祭典、大甲妈祖进香、北港妈祖出巡、台北迎城隍、东港王船祭、二结王公过火及原住民祭典……等也是台湾本土重要的民俗活动。另外,台湾除了传承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之外,也发展出属于台湾本土特有的歌仔戏与布袋戏,歌仔戏是结合台湾各种地方戏曲小调、音乐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布袋戏近来更结合声光特效,广受年轻人喜爱。
台湾的电影与表演团体,近年来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再次展现出中国传统与台湾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原住民文化
丰年祭、祖灵祭、狩猎祭、图腾、蛇纹…,台湾原住民神秘的文化色彩,为台湾文化加注了不同的生命力。台湾的原住民族属于南岛语系,是南岛语族分布的最北端, 在人种上属马来人。台湾原住民目前多定居于山区,计有:赛夏族、泰雅族、阿美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排湾族、雅美族、曹族、邵族 、噶玛兰、太鲁阁族 12 族 ,有各自的语 言、风俗习惯和部落结构,不过目前正面临同化与文化保存的问题。其中,台湾外岛兰屿的雅美族,由于地理上的隔绝,是最晚与汉人接触的一支,因而保存了最完整的原住民文化。
殖民影响
你可以在台湾的许多角落,看到过去殖民时代的影子。淡水的红毛城,是荷兰人与葡萄牙人占领台湾的遗址;台北人声鼎沸的迪化街、桃园大溪、台南新化等地,可见日据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巴洛克建筑,现在台北的许多日据时代的重要建筑,例如:台北西区的总统府、行政院、旧台大医院…等,都加了夜间照明以展现其古典婉约,成了点缀台北夜空的装饰,让台湾少了历史悲情,多了份艺术人文的浪漫风情。
❼ 台湾的习俗
台湾的习俗有:神猪竞赛;炮轰“寒单爷”;放天灯;神轿过火;过火;王船祭;天子御宴;普渡祭品;基隆放水灯。
❽ 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儒家学说
古典儒学 两汉经学 儒道释的交会与融通
义理之学 考据之学
·道家道教
老子哲学 庄子哲学 早期道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道教的鼎盛 金元时期新道教
道教的衰落
·中国佛教
教义教规 历史源流 教下诸宗 教外别传 礼仪制度 藏传佛教
·诗歌词曲
先秦诗 两汉魏晋 南北朝诗 唐诗 宋诗 元明清诗
·文章骈赋
散文 骈文 辞赋
·章回小说
形成与演变 流派与名著 民族风格
·书法篆刻
先秦书法 秦汉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隋唐书法 五代两宋书法
元明书法 清代书法 书论与欣赏
篆刻
·中国绘画
教化人伦——人物画 山境水情——山水画 花鸟精神——花鸟画
玄妙之门——绘画理论
·雕塑造像
明器雕塑 陵墓表饰雕塑 宗庙造像 石窟造像 寺庙造像 建筑雕塑
工艺雕塑
·传统音乐
民歌 乐器和器乐 舞蹈音乐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乐论、
乐志和乐律学
·古代舞蹈
原始舞蹈 周代乐舞 秦代百戏 隋唐乐舞 宋代队舞 元、明、清舞蹈
·古典戏曲
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清传奇 清代地方戏 京剧 传统戏曲理论
·史官史学
史官史家 史书体裁 历史思想 史学理论
·汉字的形质
汉字的基本类型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语方言 汉语语音 汉语词汇 汉语语法
·书简典籍
古籍形态 古籍整理 古典书目
·教育科举
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科举制度
·中华武术
拳术 武术器械 对练 集体项目 攻防技术
·中华气功
渊源探踪 历史发展 门类划分 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要领简述
应用价值 外气研究
·棋艺博戏 围棋 象棋
·兵家韬略
韬略的形成与发展 韬略的理论原则 国防韬略 治军韬略
用兵韬略
·政治谋略
政治谋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 政治谋略的类型
·刑名律令 渊源与发展
理论基础 形式特征 主要罪名及处罚 刑罚体系主要适用原则
·中医中药 基础理论 临床基本原理 针灸学 中药学 养生学 名医名案
·建筑园林 构造与材料 色彩与布局 传统居住建筑 城市和城市公共建筑
宫殿建筑 礼制与祠祀建筑 陵墓建筑 佛教建筑传统园林建筑
·古玩器皿
陶器 玉器 铜器 瓷器 漆器 金银器 文房四宝
·衣冠服饰
起源与初步发展 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 从魏晋的日月改易到唐代博采兼收
宋代的守古尚简与明代的恢复汉俗 满汉并存的清代服侍
·美食名饮
斗茶品茗 琼浆美酒 玉盘珍馔
·中国民俗
鬼神 丧葬 婚姻 宗法 节日 禁忌 相术 风水
自己选吧!
2;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特征是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始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内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发明、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是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需要加以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若干文化的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文化,必将以崭新的资态迈进未来的世界文化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