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古迹

七夕古迹

发布时间: 2021-02-22 07:16:42

① 西安有什么名胜古迹

西安的名胜古迹介绍 :
蓝田猿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南50公里处蓝田县陈家窝村和公王岭。
半坡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东郊灞桥区半坡村北。
姜寨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临潼区骊山山麓临河东岸二级台地上的姜寨村。
丰镐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安县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
秦汉栎阳城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北阎良区武屯乡关庄和御宝屯一带。
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皇陵位于临潼区骊山镇东5公里处。
阿房宫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西部未央区三桥镇阿房宫村附近。
隋唐长安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西安市区。隋称大兴城。
大明宫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东北部龙首原上。
青龙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南部雁塔区铁炉庙村北。
华严寺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韦曲镇朱坡西的少陵原半坡上,北距西安市区约15公里。
华清宫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东临潼区骊山北麓。
西安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区内。
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中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处。
鼓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古城内西大街北院门南段。
化觉巷清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古城内鼓楼西北化觉巷,为西安市规模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又称清真大寺,因在大学习巷清真寺之东,故又称东大寺。
西安城隍庙: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古城内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
翠华山:西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30余公里处。
骊山:陕西省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临潼区
。由(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博物馆)等景点组成。
终南山:西安市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城南30公里处。终南山是秦岭西自武功县东至蓝田县的总称,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沣峪口等。
太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安城西南110公里处。太白山自古为道教、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现存有蒿坪寺、中山寺、大殿、斗姆宫、平安寺、明里寺、放羊寺、文公庙、大爷海、拔仙台等寺院庙宇。太白山更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野生鸟兽多达270余种,已定名的昆虫多达500多种,很多是国家珍稀动物保护品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

② 邢台有什么名胜古迹

著名景点有崆山白云洞、邢台大峡谷、天河山、九龙峡等。

1、崆山白云洞:位于邢台市临城县境内,是崆山白云洞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崆山白云洞形成于5亿年前的中寒武纪,是我国北方一处难得的岩溶洞穴景观,崆山白云洞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溶洞,开发有为“人间”、“天堂”、“地府”、“龙宫”、“迷宫”五个洞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

(2)七夕古迹扩展阅读

邢台市,简称“邢”,旧称邢州、顺德,位于京津冀区域冀中南地区中心,西依太行山与山西毗邻,东沿卫运河与山东相望,北连石家庄、衡水,南接邯郸,是中原经济区的北方门户。

邢台是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首批国家智慧城市、中国太阳能建筑城、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首批全国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③ 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

光孝寺 ——[明] 许秋史: 白云招我来, 初日满空谷。 露沁花气寒, 岚翠净如沭。 钟动栖鸟惊, 啼上最高木。 草深人迹稀, 松影寺门绿。 ——[清] 郑修楼: 六月生欢喜, 松阴步步看。 寺门溪影入, 佛顶日光寒。 蕉密僧眠久, 莲开客坐安。 十年离净土, 惆怅老儒冠。 开元禅寺 开元暮归 ——[宋]陆游 白发书生不自珍, 天涯又作宦游身。 溪桥烟淡偏宜晚, 野寺花迟未觉春。 日暖登山思谢屐, 病余漉洒负陶巾。 茹芝却粒平生事, 回首岩扉一怆神。 游南塔院 小破文书院, 闲成杖履游。 洞幽泉漱漱, 院静竹修修。 病骨凉如洗, 归心浩莫收。 船轻不载石, 一叶乱沙鸥。 咏开元禅寺 ——[明]熊明遇 溪潮带雨浪花湍, 断岸西风落木寒。 塔影凭陵青汉迥, 钟声远近白云残。 兵戈异代开沧海, 樽酒今朝对碧滩。 遥忆江南春色早, 驿梅先后马头看。 注:开元寺(在城南紫芝山下)原名林泉禅寺,始建于晋武帝泰康年间(约280),唐开元年间重建,改名开元禅寺。相传原为吕蒙故宅,其后人捐献建寺。 白云寺(在城南) 白云崇梵禅寺 ——[唐] 许 宏 踏破台痕一径斑, 白云飞处见青山。 不知浮世尘中客, 几个能知物外间。 白云禅寺 ——[明] 苏 钲 清暇来参一指禅, 禅房深在白云边。 树迷山色浑成雨, 溪楼波光远带烟。 石畔尚留煨芋火, 林间时汲煮茶泉。 老僧相伴寻诗去, 满抱松风兴洒然。 升山寺(在城南) ——[宋] 杨忆 层峦连近郭, 古胜有招提。 宿雾昏金像, 飞泉溅石梯。 钟声空谷合, 塔影乱云齐。 千骑时乘此, 寻幽独杖藜。 净慈寺(在放生池) 题放生池净慈寺 ——[清] 郑修楼 竹声犹未绝, 荒寺照溪流。 空殿聚黄叶, 一僧孤白头。 厨荒无鸟至, 苔暗有碑留。 看到尘中佛, 吾生亦可休。 补充: 题净慈寺 ——[清] 朱雪崔 谁将妙句镇山门, 几阅风霜自晓昏。 大地阳回梅有信, 遥天寒酿雪无痕。 万家雉堞迎孤塔, 十载峰烟自故村。 兴到何妨飞醉笔, 鸦涂貂续不须论。 独过净慈寺、忆佩韦 ——[清]许秋史 绀园无雁到, 兀坐觉秋深。 乱竹起寒色, 夕阳多远心。 幽期风叶阻, 醉墨雨苔侵。 何日依禅寂, 同兹栖碧岭。 净慈寺寄遂生 晓寻竹径过招提, 晚卧云阴对碧溪。 红叶楼荒衰柳岸, 白头僧语夕阳堤。 幽兰堪佩人偏远, 丛桂无花鸟自啼。 只有多情芳草色, 年年青到越山西。 同柯佩韦游放生池 遇雨 水阴昏石濑, 野色正苍然。 泉响乱幽磬, 客来惊暮蝉。 深林不辨雨, 远村忽成烟。 欲访支公隐, 相从借榻眠。 偶步城西 ——[清]郑修楼 富沙明月在人间, 曾照富春江上闲。 千里风烟原不隔, 一甥一舅两青衫。 梅仙山(在城南。相传汉南昌尉梅福在此修炼成仙,故名) 丹青阁(在紫芝山下) 又过丹青阁 ——[明] 李默 又过仙阁听秋声, 桔柚青青入槛明。 恰喜溪流当几席, 雅宜泉韵杂簧笙。 冥鸿数点翔空碧, 凉雨千峰送晚晴。 寄语钦州新别驾, 茱萸插遍忆诸兄。 紫芝街谢厝祠堂对联: 淝水勋名第一, 东山逸兴无双。 紫芝街五忠祠门联: 功勋光北宋, 道学启南闽。 小松大庙文昌阁 奎聚书院 门联: 奎壁双辉起云龙, 聚曜五星腾风虎。 补充: 练氏夫人墓 题夫人墓 [清]郑修楼 芝山梨岳溯遗民, 尽是当年劫后身。 千载黄堂留墓地, 万家黔首拜夫人。 明星照空常不死, 古碑坠泪未生尘。 男儿多少图麟阁, 谁似闺门俎豆新。 鼓楼 横匾: (南向)雄镇南天 (北向)恩迎北极 七夕登谯楼(即鼓楼) ——[明]谢超宗: 此日成高阁, 登临异昔年。 楼追银汉表, 檐接鹊桥边。 一郡聪明君。 千秋雅颂传。 自天嘉仍绩, 听漏进朝联。 王十三郎(延政)祠(在城内): 禹铸神奸沦泗水, 宣王有鼓总离离。 薄物今存何所憾, 襄阳早唱白铜靼。 都卫府(在城内) 都卫行 ——[清] 邹山 日斜西山西月出, 东山东遗愁何适。 瞥然铁椅青潆潆, 纵观荒落惊如诩。 客道前朝都卫府, 黔国开山罗甲兵。 长城荡荡夸时禹, 其时介胄袭家风。 猎较黄华洲演武, 壮气朝横狮岭云。 灵旗夜卷蛮溪雨, 刁斗敲寒筚篥声。 楼船击折倭蛮橹, 沙虫将化怨何人。 豚犬相看羞乃祖, 银甲阴沉蝎蜥雕。 宝刀错落蜘丝罟, 狭斜陆博斗风流。 广袖长裙争媚妩, 五步趑趄百步雄。 小敌颤缩大敌苦, 也知浩劫厌昏尘。 故使王祁焦乐土, 彻地吹来青火磷。 漫天饱杀鸟鸢腑, 可憎象鼎不如樟。 空腹能为逃难王, 我闻此语心转悲。 补充: 朱熹 朱熹博士府(在城内磨房前) 门联: 徽国衣冠世胄 考亭理学名家 中堂: 一代大儒宗 紫阳夫子容 七星横右额 秀气见眉峰。 北斗星横显令容 巍巍硕德大儒宗 长垂百世紫阳笔 仰谒遗容凛肃雍。 二进中堂: 东周迁而夫子出, 南宋渡而文公生。 朱熹条幅: 春报南桥川迭翠 香飞翰苑野图新, 月窟中空疑有神, 雪堂养浩凝清气。 朱熹自题诗: 效官刀笔间, 朱墨手中持。 王十朋赞诗: 胸中包古今, 笔下真有神。 朱熹画卦亭(在城南) ——[清] 郑修楼 千年草木有仪型, 旧是当年画卦亭。 半亩烟痕助天碧, 一峰树色为闽青。 即今日月明如许, 想见乾坤梦独醒。 愧到先贤读书处, 白头片刻略惺惺。 艮泉铭 ——[宋] 朱 熹 凤之阳, 鹤之麓, 有兀而伏。 堂之坳, 圃之腹, 斯渍而沃。 束于亭, 润于谷, 取而用足。 清于官, 美于俗, 是为建民之福。 夜过玉溪 独抱瑶琴过一溪, 琅然清夜月明时。 只今已是无心久, 却恐山前荷蒉知。 ——[宋]袁枢: 泰山一叶轻, 沧浪一滴水。 我观天地间, 何啻犹一指。 玉龙倒影挂寒潭, 人在云霄天地间。 借问是谁题柱去, 茂林词客到长安。 缪公祠 ——[清]郑修楼 英雄片念肖天公, 十万黄金一笑空。 但为罪人延白日, 安知死子活春风。 南荒千里歌慈吏, 东市当年悟化工。 泣下建州诸天老, 时时说与富家翁。 七星桥(在城西) 七星桥八景 ——[明] 谢铨 一、星桥夜月 七星桥下桃花水, 七星桥畔杨柳风。 俯仰禽鱼留过客, 往来竹马狎儿童。 浩淼春江绝岸尘, 垂虹彷佛架天津。 不知桥上烟波月, 曾照何人把钓纶。 补充: 二、芝郡晨烟 雉堞暝蒙露未稀, 万家烟火拥朝晖。 遥看天际凌风去, 犹带钟声到翠微。 三、西岭横云 爱逑横空入望迷, 浓阴合处四山低。 老农拍手知何意, 管取来朝雨一黎。 四、黄华返照 古树参差噪暮鸦, 余曛犹自恋黄华。 堪嗟地脉曾中断, 直到如今绚彩霞。 五、崧水回澜 百折崧溪玉一湾, 天风鸣佩自珊珊。 朝宗本欲东归去, 为恋烟波不忍还。 六、安洲荫绿 十里红尘飞野马, 千株绿树荫行人。 丹山碧水遥相映, 一日棠荫万古新。 七、狮岭飞霞 风高木落众山秋, 每见金波漾碧流。 红焰开时狮欲吼, 光芒犹射紫霞洲。 八、鸡滩钓雪 万里同云蘸绿川, 鸡滩一叶钓寒烟。 渔翁不是农桑客, 也识今兹大有年。

④ 成都有什么历史名胜古迹

1、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

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

2、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3、芙蓉古镇

芙蓉古镇位于成都平原,距成都市区5公里,紧靠成都市区绕城高速公路,芙蓉古镇是温江依托成都发展的第一门户,又是成都面向川西扩张的第一站。

经过河堤整治、屋面造型、城墙围砌等共3期的主体工程实施,一条宽12米、长1200米的仿古一条街终于横空出世,一个崭新的川西“芙蓉古镇”崛起在蓉城近郊,成为成都市民闲暇时近郊游玩的好去处。

4、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康熙三十六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

5、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内,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起来的。望江楼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望江楼,又名崇丽阁,是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屹立于锦江畔,高39米,共4 层,建于清光绪十五年,下面两层四方飞檐,上面两层八角攒尖,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基有石栏围护。朱柱碧瓦,宝顶鎏金。

⑤ 七夕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啊

陕西--兴平--董永--七仙女就是原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说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今天是七夕,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听说在水缸旁瓜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浅浅低语。可您知道吗?据陕西的民俗专家介绍,这个美丽的传说发源地其实就在陕西省兴平市。

流传兴平已两千年 :七夕是牛郎和织女在天上相会的日子。据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赵建文介绍,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情节在春秋战国时已渐趋完整,汉代时已有人把它由民间故事整理成诗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陕西兴平是牛郎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现今兴平市东城区子孝村、北门村是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的核心区。牛郎织女的故事,两千年来流传于兴平,其完整性、真实性,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农耕文化,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兴平尚存许多古迹 :为了证明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在兴平,兴平市地方志专家翟崇仁先生对此进行了十余年的考证。他说,牛郎的原型就是东汉时期的董永,而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五里子孝村西那棵槐树,依然古朴高大,苍劲叶茂,酷似《天仙配》电影中的古槐。市北环路北门东堡,沿高干渠坡下尚存遇仙桥。不少中老年人回忆说,遇仙桥西北半坡处曾有双冢,人称董永、七仙女墓,后在平整土地时平掉了。南位镇董家一位老人曾说:“旧时董家荣轴上端曾有董永、七仙女画像。”董永的住址称董家店。

上世纪五十年代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被改编为《天仙配》并搬上舞台,而后有媒体报道董永系安徽人,有位退休干部称在他收藏的《董氏家谱》中还有关于“董永遇仙”的故事。

但据翟崇仁先生考证,安徽的黄梅戏《天仙配》只起了个率先编演作用,兴平民间不仅广泛流传有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兴平的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原县文化馆馆长薛凡也首肯了《天仙配》的传说是在兴平的说法。兴平还有人文景观遇仙桥、双冢、千年汉槐、仙女湖遗址等,此外还有一年一度的七巧节、七仙女庙会等民俗活动。这些牛郎织女传说中的故事元素在全国绝无仅有,无疑证明了兴平是“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

陕西长安 有牛郎织女石像为证 :“牛郎织女的传说源自我们西安,已有两千余年的牛郎织女像就位于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辖区。”西安市政协委员俞向前说。对此,郑州轻工业学院副院长、民俗学专家陈江风认为,根据地理条件、汉代意识形态、相对集中的民间传说、古代文献记载等诸多方面的考察分析,牛郎织女故事源于汉水两岸的楚地。在南阳,不仅有牛郎织女汉画石和仍在人们口头流传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明确交代了起源地。

俞向前曾在2005年年初的西安市“两会”上提出提案,建议政府开发牛郎织女历史文化资源,将农历七月初七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并在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的牛郎织女庙遗址上建设一个文化旅游区,打造“中国爱情文化发源地”。俞向前告诉记者,“牛郎织女像”在长安区被当地群众称为“石爷”“石婆”像,1956年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但开发利用不够。 “在我们民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俞向前说,开发牛郎织女历史文化资源,既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可为古城西安旅游增添一个新的亮点。 据《河南商报》

河南南阳--传说中是牛郎的家乡:随着七夕的临近,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哪里的说法,不仅引起了陕西人的热议,也引发了河南南阳人的争论。南阳不少市民认为,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南阳。他们的依据是:如果在网上搜索“七夕”和“牛郎、织女”等关键词,会出现4万多个相关网页,明确交代的故事发生地均为“南阳城西牛家庄”。

陈江风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见于《诗经》,说明此故事起源于先秦时代。到了汉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已臻成熟。结合资料分析,七夕节的起源始于楚国时期的汉水流域,因汉朝的兴起,七夕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得到广泛深入的流传。

陈江风还说,当时作为立国八百余年,横跨大半个中国的楚国,农耕文明已经相当成熟,纺织手工业极为发达。保留至今的上古丝织品,大多出自荆襄一带的楚墓。花色品种、手法技艺,令今人叹为观止。与此毗邻的南阳盆地亦为楚地,自古至今盛产良种黄牛。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说:“南阳城西20里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牛郎。”(2001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俗网络》)

民俗学家张振犁先生在《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中也说:“牛郎叫如意,是南阳城西桑林村的人,织女从天上来到人间,与牛郎成亲,亲手教南阳一带的姐妹们学会养蚕、抽丝、织绸缎。”

不同的故事,指称着相同的起源地,可见南阳具有产生牛郎织女神话的经济与文化土壤。

此外,汉水流域保留了大量的与“牛郎织女”神话、“七夕”风俗有关的遗迹。襄阳府过去管辖的郧西县有“天河”“天河口”等地名。老河口市的“老河口”据传是“汉水连天河”的天河口。商洛县有据传是牛郎织女活动过的“织女溪”。广义上仍属于这一地区的伏牛山脉,如鲁山有“牛郎洞”和该故事中仙女洗澡的“九女潭”。

⑥ 七夕将至太原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晋祠──天龙山景区。该景区位于太原市城区西南,景区中心距市中心约25公里,最远景点约37公里。该景区包括九个景点:晋祠、天龙山、龙山、太山、蒙山、晋阳古城遗址、晋阳湖、柳子沟和悬瓮山,总面积约128平方公里,是一个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融合的风景名胜区。其中晋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国内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建于晋水源头,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文物荟萃。以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以及宋塑侍女像、唐太宗御书《晋祠之铭并序》古碑、唐“华严经”石刻等, 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宋塑侍女像被雕塑家评为“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是我国现存的稀世瑰宝。因此可以说晋祠是华夏文化的 一颗璀璨明珠。天龙山风景优美,松柏青翠,林木葱茂,山峰秀美,泉声淙淙,空气清新,气候清爽,幽雅绝俗。天龙山最重要的人文景观是天龙山石窟,它包括了南北朝时期 的东魏、北齐,以及隋、唐、五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成为作品较全、内容较丰富、洞窟型较为系统的石窟群,并以惊人的艺术成就显著于世,其中第9窟下层的十一面观音是天龙山的石窟杰作,被我国著名雕塑家傅天化、钱绍武先生称为“世界之最”,“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最精美的作品”。此外,天龙山亦为全国最大的保护完好的元代道教石窟群;晋阳古城遗址,是我国宋代以前最大的古城遗址之一,遗址文物古迹甚多,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晋阳湖是我国北方大城市中少有的城市湖泊,水面广阔,是进一步发展旅游的景点的风水宝地。晋祠宾馆是太原市规模最大、环境最优雅的园林式宾馆,是晋祠──天龙山风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总之,晋祠──天龙山景区是目前太原市最重要的旅游胜地,深层开发和拓展的潜力都很大。

2、双塔寺──城区景区。该景区分布在太原市的中心区域,是交通最方便、市民最集中、商业最发达的繁华地带,也是市民对旅游景点需求最迫切的地区。该区景点的构成主要有:(1)古建筑和宗教名胜, 有作为市徽标志的永祚寺明代建筑“凌宵双塔”,随末唐初创建的崇善寺,明清道观纯阳宫;(2)现代公园和陵园,有迎泽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森林公园、卧虎山公园、碑林公园、墨艺苑和众多的小型公园;陵园有双塔寺陵园;(3)旧州府 衙门:督军府旧址;(4)购物中心和饮食茗品:著名的商业中心有钟楼街、柳南,著名的商场、商店有五一百货大楼、天龙大厦、解放大楼、下元商场和服装城;饮食名店有六味斋酱肉店、清和元饭店“头脑”、 认一力饺子馆以及食品一条街等;(5)高级宾馆、饭店:主要有迎泽宾馆、山西大酒店、并州饭店、国旅大厦、三晋大厦等涉外单位,此外还有许多现代化餐厅; (6)戏剧院和歌舞厅,有晋剧院、歌剧院、豫剧团、京剧团和歌舞剧团,此外,还有大量的歌舞厅分布于全市的大街小巷,亦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场所。总之,该区是一个古今文化结合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游、行、吃、住、玩、购物六大要素都很齐备,成为太原市旅游活动的中心区域,是太原市国际旅游的中心,只要进一步创新开拓,可形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基地。

3、清泉湖景区。清泉湖景区位于清徐县境内,在太原南70公里处,其西部和南部紧邻晋祠──天龙山景区,卦山、玄中寺、杏花村、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以及平遥古城和双林寺、镇国寺、 太谷无边寺街等景点,处于整个太原盆地及周边景区的中心,旅游地理位置极好。该区旅游景观分为自然山水、文物古迹、新建的三国文化景观和旅游度假村四部分。自然景观有清泉三湖和“平泉碧流”──不老泉以及中隐山景观;文物古迹有古代避暑胜地清泉寺,有祭祀狐突夫妇的狐突庙,有景色诱人的香岩寺和香岩石窟 ,还有宝梵寺、尧帝短期建都的尧城及尧帝庙和城隍庙等。此外,清代名扬四方的豪门巨族的王家庭院有“三国演义城”、“罗公祠”、“清泉湖度假村”和宾馆等 。

4、崛山──柳林河景区。该景区位于太原城西北沿边山地带,分布有一系列古迹和风景区:崛帏山红叶风景和多福寺,是一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结合在一起的风景名胜区,崛帏红叶是 太原古八景之一,多福寺曾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隐居处,“霜红龛”内还留有傅山的手书真迹。土堂大佛寺内除有整块黄土雕塑的高达9米的大佛外,寺内的“土堂怪柏”(亦称“土堂神柏”)亦为太原古八景之一。柳林河及悬泉寺位于上兰村西部的 汾河山谷,是一个古代避暑胜地,由于地处山区,茫茫景色浓郁,悬泉古寺建于山崖;对市内游人有一定的吸引力。

5、牛驼寨名胜区。牛驼寨名胜区是解放以后发展起来的。在解放战争中,牛驼寨是解放太原的军事要塞,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明碉暗堡群,在太原战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搜集太原战役及战争中牺牲的英烈,特建立牛驼寨烈士陵园,太原战役总指挥徐向前元帅的大型铜像也肃立在这里,是山西省现代战场的遗迹,是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也是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⑦ 关于离情别绪 风花雪月 名胜古迹 的古诗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专子落灯花属-----赵师秀《约客》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娥眉山月歌〉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⑧ 找21首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急需)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2、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韧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洲词》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
4、千年草木有仪型,旧是当年画卦亭。半亩烟痕助天碧,一峰树色为闽青。即今日月明如许,想见乾坤梦独醒。愧到先贤读书处,白头片刻略惺惺。------郑修楼《朱熹画卦亭》
5、此日成高阁,登临异昔年。 楼追银汉表,檐接鹊桥边。一郡聪明君。千秋雅颂传。自天嘉仍绩,听漏进朝联。------谢超宗《七夕登谯楼》
6、富沙明月在人间,曾照富春江上闲。千里风烟原不隔,一甥一舅两青衫。------郑修楼《偶步城西》
7、谁将妙句镇山门,几阅风霜自晓昏。大地阳回梅有信,遥天寒酿雪无痕。万家雉堞迎孤塔,十载峰烟自故村。------朱雪崔《题净慈寺》
8、竹声犹未绝,荒寺照溪流。空殿聚黄叶,一僧孤白头。厨荒无鸟至,苔暗有碑留。看到尘中佛,吾生亦可休。------郑修楼《题放生池净慈寺》
9、层峦连近郭,古胜有招提。宿雾昏金像,飞泉溅石梯。钟声空谷合,塔影乱云齐。千骑时乘此,寻幽独杖藜。------杨忆《升山寺》
10、清暇来参一指禅,禅房深在白云边。树迷山色浑成雨,溪楼波光远带烟。石畔尚留煨芋火,林间时汲煮茶泉。老僧相伴寻诗去,满抱松风兴洒然。------苏钲《白云禅寺》
11、踏破台痕一径斑,白云飞处见青山。不知浮世尘中客,几个能知物外间。------许宏《白云崇梵禅寺》
12、溪潮带雨浪花湍,断岸西风落木寒。塔影凭陵青汉迥,钟声远近白云残。兵戈异代开沧海,樽酒今朝对碧滩。遥忆江南春色早,驿梅先后马头看。------熊明遇《咏开元禅寺》
13、白云招我来,初日满空谷。露沁花气寒,岚翠净如沭。钟动栖鸟惊,啼上最高木。草深人迹稀,松影寺门绿。------许秋史《光孝寺》
1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15、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静,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避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6、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萧条司马宅, 门巷无人过.唯对大江水, 秋风朝夕波.------白居易《司马宅》
17、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位苔生处,依然又赋诗。------钱起《题苏公林亭》
18、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9、双扉碧峰际,遥向夕阳开。飞锡方独往,孤云何事来。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相送东郊外,羞看骢马回。------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20、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李颀《望秦川》
21、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⑨ 求50首描写名胜古迹的古诗.谢谢!

点评你就把诗题打到网络去看。那里绝对有!!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热点内容
白梅花的价格 发布:2025-05-21 05:57:36 浏览:954
用木炭种兰花 发布:2025-05-21 05:57:34 浏览:921
天虹七夕 发布:2025-05-21 05:56:58 浏览:77
七夕赠香囊 发布:2025-05-21 05:52:51 浏览:80
金边墨兰花朵 发布:2025-05-21 05:44:20 浏览:790
家花里种茶花 发布:2025-05-21 05:44:19 浏览:619
关仝兰花 发布:2025-05-21 05:41:15 浏览:80
盆栽川芎 发布:2025-05-21 05:37:43 浏览:487
梅花c59 发布:2025-05-21 05:37:40 浏览:803
兰花树皮土 发布:2025-05-21 05:36:22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