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语集锦 » 七夕今宵

七夕今宵

发布时间: 2021-02-21 20:08:05

七夕今宵看碧霄中的宵是什么意思

七夕今宵看碧霄中第一个宵是晚上的意思,第二个宵是天空的意思。

出自唐代专诗人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属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释义】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又到了,今天晚上人们纷纷仰望浩瀚无际的天空。希望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在这盛大的节日里家家户户的女儿们望着月亮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⑵ 七夕古诗词,七夕今宵看碧霄的意思

碧霄指天空 青蓝色的天空 诗句就是说 今日七夕当晚一赏青蓝的天空

⑶ 七夕今宵看碧霄的诗意

《乞巧》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回红丝几万条。
七夕今宵答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仰望天空,牵牛和织女渡国喜鹊桥(牵牛和织女指牵牛星和织女星
传说他们被王母娘娘责罚只能天各一方,每年七月初七才能由喜鹊搭桥相见)

⑷ 七夕今宵看碧霄是那一首古诗

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回丝几万条。答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望采纳

⑸ 七夕今宵看碧宵的碧宵是什么意思

“七夕今宵看碧宵”这句话出自林杰《乞巧》。“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专
《乞巧》是唐属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
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③几万条:比喻多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⑹ “七夕今宵看碧霄”出自哪一首古诗

出自:《乞巧》,【作者】林杰 【朝代】唐

⑺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是个什么节日呢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这首诗写的是乞巧节,也回叫七夕节。

《乞巧》里这答句诗的意思是:七夕节的晚上,仰望一望无际的天空,仿佛就能看见牛郎和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⑻ 七夕今宵看碧霄的意思。

《乞巧》

作者:(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简介

《乞巧》是唐朝诗人林杰的诗,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⑼ 七夕今宵看碧霄的碧霄是什么意思

浩瀚天空。

一、原文

《乞巧》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回秋月,穿尽红丝几万答条。

二、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9)七夕今宵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盼着能够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二、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热点内容
大惠兰花怎么养 发布:2025-05-22 06:43:17 浏览:950
牡丹亭电视剧孙菲菲 发布:2025-05-22 06:43:16 浏览:114
盆栽番茄过冬 发布:2025-05-22 06:38:12 浏览:436
鹿角海棠养 发布:2025-05-22 06:35:55 浏览:774
玉兰花油漆 发布:2025-05-22 06:33:36 浏览:676
西宁海棠公园公交路线 发布:2025-05-22 06:33:01 浏览:533
最简单的玫瑰花的画法 发布:2025-05-22 06:28:27 浏览:537
牡丹亭公园 发布:2025-05-22 06:25:45 浏览:776
素心兰花值钱不 发布:2025-05-22 06:10:36 浏览:911
室之兰花 发布:2025-05-22 06:10:35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