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影调
❶ 影调的种类有哪些(急!!!)
1、高调:highkey,以大面积的白或浅灰影调来衬托小面积的深色块,画面中淡的影调占80%——90%,给人回以轻松,明快,纯洁,素答雅,高贵的感觉。用光特点:光源多,光照面积大,光比小(1:1.5)。
2、低调:用大面积的黑色调子突出少量的白色块,将小块白色部分变成了画面的视觉中心,而这一小块白色正是画面的主题。低调用来强化肃穆,凝重,神秘,寂寞,恐怖等艺术效果。低调的用光特点:“少”,“小”,“侧”。光源小,光照面积小,以侧逆光为主,光比大,一般1:8左右。
3、中间调:介于高调和低调之间,以灰色为主,黑与白的面积小,反差平淡,中间过度层次丰富。
❷ 花卉照片是否能赏心悦目还需把握照片的影调和色调
个人觉得风景和鲜花的照片 只要拍摄的好 其实用原本的颜色是最好的
❸ 怎样对花卉进行花期调控
用人为的方法改变花卉的开花期,让其按照人们的意愿开花,称为花期调控。花期调控可使花卉集中在同一时间开放,举办花展,为节日或其他需要提供定时用花。现介绍几种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法。
牡丹 为供应春节用花,11月下旬要移入温室,5――6天后开始加温,栽植时充分灌水,以后每天喷水1次,可望春节开花。一般栽植50――60天后可开花,温度稍高时开放早些。
梅花 如春节用花,可于入冬后将盆梅移入温室阳光下,并每天在顶端适当洒水,温度保持8――10℃,待花蕾略现色后,渐增至15℃――20℃。如要“五一”节开花,则可将头年长满花芽的盆梅置于比0℃稍高的冷室中,而在翌年4月上中旬逐步移放室外。
杜鹃 盆栽杜鹃于冬季或早春移放20℃温室,约2周后,即能开花。如在早春萌动前,在3℃――4℃冷藏,夏秋时移出室外,2周后。可开花。借助于温度的调节,杜鹃盆栽四时都可开花。
菊花 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可以通过控制日照长短来提前或错后花期。提前花期,在生长期间用黑布遮光处理,每日只给予8――10小时日照,则70――75天可以开花。推迟花期,在9月初开始,每夜给予3小时电灯照明,在停止光照后,即起蕾开花。间断黑夜可起到延长日照的作用。
唐菖蒲 若需唐菖蒲在早春开花,就应在12月底或1月初,将种球上盆在15℃的温室中催芽,待放叶后,再将其移入冷室地栽。
❹ 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花卉花期、催花、促花
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花卉花期、催花、促花?
观赏植物调控花期尤为重要,为回了适应市场和节日的需答要,控制开花植物的开花时间及延缓或促进开花,在生产实际中除光、温度和肥水调控外,还运用植物调节剂(催花剂、迟花剂)诱导或延缓开花,增加花朵。如郁金香株高5-10cm时用调节剂可提前开花,用乙烯利滴在观赏凤梨科植物叶腋中,能诱导开花。除此之外,矮壮素、多效唑也有促进开花作用。广泛用于木本观赏植物,如牡丹、山茶花、玫瑰等。用赤霉素可促进紫罗兰、樱草、山茶花、丁香、郁金香、白芷、天竺葵、石竹、杜鹃、水仙、大丽菊、仙客来、唐菖蒲、秋海棠等花卉植物开花。用IBA、NAA、PP333可延缓杜鹃、一品红、落地生根、菊花、麝香石竹、倒挂金钟等花卉延迟开花。

温馨提示:因各地土壤、水肥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气候、作物品种、生长条件、栽培方法等不同,本文所介绍的植保技术和用药仅供参考,广大的农业种植者不管使用任何农药请按照标签说明并在当地农技推广人员的指导下科学使用。
❺ 怎样调控花卉的开花期
花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可是由于光照、温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花卉自身生长发育规律,一些花卉只能在每年的一定时间开放。由于某些节日和亲友喜庆的需要,人们希望某种花卉能在需要的时间内开花,即按照人们的意志定时开放。这就需要人为地对花期进行调控,即所谓“催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者称为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延迟的称为抑制栽培。
欲使花卉按照人们的需要适时开放,就要在深入地掌握各种花卉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熟悉各类花卉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用调节环境条件和花卉本身生育过程的方法来调控花期。常用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四种。
(1)温度处理
①加温处理:对于需要在较高温度下就能形成花芽的花卉,如月季、茉莉、米兰、瓜叶菊、大岩桐、长春花、天竺葵等,只要提前加温,就能在需要开花时如期开放。对于正在休眠越冬但花芽已经形成的花卉,如梅花、牡丹、碧桃、迎春等,经受霜雪后,移入室内,逐渐加温,使室温保持15~25℃,并经常喷雾,就能提前开花。
②低温处理:多用于休眠越冬的花卉,如杜鹃、梅花、碧桃等,如在春季不让其开花,可放在2~5℃冷窖内,约每半月浇一次水,可使花期延后至“五一”或“国庆节”。
(2)日照处理
①短日照处理:此法可使短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如菊花、一品红、叶子花、蟹爪兰等。这类花卉在健壮生长之后,采用遮光处理,常用黑布(或黑塑料)将全株罩严,每天只给8~10小时光照,经过此处理50~60天后即可提前开花。
②长日照处理:采用长日照处理,可以使短日照植物花期延后,如将菊花在花芽未分化前(8月下旬),每天用灯光补充光照,使每天见光时间超过12小时,即可抑制花芽形成,延迟开花;反之,也可采取加光法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
(3)药剂处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卉,可以打破休眠,促进花芽分化,提前开花。如用200~4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对八仙花、杜鹃、樱花等进行处理,对打破休眠有效。
(4)栽培措施利用花卉不同时期播种、扦插、修剪、摘心等栽培措施来控制花期。如唐菖蒲采用分期栽种的方法,可以做到四季有花;一串红采用摘心措施,可以延迟花期20多天;大丽花从扦插到开花大约需要120天,采用分期扦插育苗,可调节花期。
❻ 如何区分影调
影调是指
拍摄对象表面不同亮度光影的阶调层次,
画面有了影调便不仅仅是平面的,
而是出现了立体感、质感与肌理。
光线是形成影调的决定性因素,
强弱程度不同的光线会形成不同的画面影调。
依据影调的类型几乎所有照片
都可以被分为以下3类。

这幅作品只有地平线附近有些许的光线,明暗对比分明,但整体偏暗,利用这种大面积的低调画面将夕阳神秘的氛围表现得更有韵味【焦距:24mm 光圈:f/4快门速度:1/50s 感光度:100】
❼ 草本花卉的植株怎么调整
1.摘心用手指摘除或用剪刀剪除主干或侧枝的生长点(新梢的顶芽),回抑制植株长得太高,答使全株低矮,株丛紧凑,观赏效果好。摘心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促使萌发侧枝,或加粗生长,或促进花芽分化等。有时候为了调整邻近新梢的长势,也可以通过摘心达到抑强扶弱的目的,或者对侧枝摘心,使其成为主干的辅枝,促使主干生长健旺。菊花、一串红、百日草、蜀葵等都可摘心栽培。
2.抹芽、打杈和摘叶抹去刚萌生的腋芽,或打去嫩枝杈,摘除过密的叶片,其作用是节省养分。
3.摘蕾摘除过多的花蕾留中央顶端的花蕾,也是抹芽的一种,菊花、大丽花、芍药等要摘蕾。在生产球根花卉的种球时,为了促使球根的生长,要摘除花蕾。观果植物如幼果太多,应摘去适当数量的幼果,使保留的果实长得硕大。
4.支架绑缚容易倒伏的花卉和藤本花卉需支架,容易倒伏的花卉大多还要绑缚。藤本花卉一般只是开始引蔓,以后能自动缠绕。一些大丽花品种、盆栽菊花没用药矮化处理的、昙花、龟背竹等需要支架绑缚。牵牛花、茑萝、葫芦科花卉、红花菜豆等需支架栽培,或种在有篱笆、树旁等处。
❽ 什么是影调,什么是色调
色调是指一张照片的“基调”,以青蓝紫白为整体感觉的画面称为冷色调,以红橙黄黑为整体感觉的画面称为暖色调,这是一。另一概念是,色调的冷暖是相对的.从前的富士胶卷的的色调偏蓝绿,色调较冷,柯达胶卷的色彩还原偏橙黄,色调较暖。
影调的概念是指明暗变化,同一颜色的物体,在光线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色饱和,甚至表现出不同的色调(色温作用)。R/G/B通道色中的任何一种颜色,去掉色饱和后呈现的都是“灰色”,黑白照片中红色,呈现的是较深的灰,黄色呈现的是较浅色的灰....。
一张照片的基调,或者说色调的变化,如果不能同时进行比对,肉眼不容易区别,比如,我们在矫正色偏时到底去掉多少黄或者蓝比较合适?没有统一的标准,既是使用的是同一品牌的显示器观看,仍然存在每个人对颜色感受的个体差异。所以,我们每位影友坐在自己的显示器前讨论色调,我认为是个不易说清的话题。但是,讨论影调则不然!因为目前的所有显示器均达到了用256个灰亮等级表现亮度变化的水平,灰亮变化的影调一目了然,标准是可见的(虽然也存在个体感受差异)。
平面摄影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正是用无数不同亮度的色点(像素)去再现画面的,虽然256级的灰亮度以及8位通道色足够把自然界中的色彩还原到显示器上。但是,由于相机的快门是一次性开启,并且是给每个像素以同等的曝光时间曝光,换句话说,每个像素都具备表现256灰阶亮度的能力,而快门的曝光方式限制了像素的表现能力统统按照一个标准感光。那么,在大光比环境(侧光、侧逆光、逆光)拍摄时的主体处在明暗两端的影调中时,势必对应亮部的像素曝光过度,对应暗部的像素曝光不足而必须人为干预(曝光补偿)舍次求主。正是相机的上述特点,使获得层次分明的细腻影调的摄影照片变得很难!从前的暗房技术使用的分区曝光,现代数码技术中的HDR,以及D-Lighting处理技术,还有后期软件中的色阶调整,PS中的涂层技术....。等等都是为了得到细腻的、层次分明的色调、影调设计的后续手段!
在实际拍摄中,不少影友喜欢高对比度高反差的影调,尤其是在后期调整时,把细节拉的像块平板,最典型的就是把MM的脸蛋搞得像张白面饼(多有得罪)!把自然风光、建筑风光的暗部细节调的黑乎乎,拍摄肌肤、花卉类完全依赖后期,导致把影像拉的色调分离.....,所有这些做法,无形中把相机的生理缺陷扩大了!把求之不得的细节影调丢掉了。
❾ 摄影的影调有哪三种分别有什么作用
一、高调
高调给人以光明、纯洁、轻松、明快的感觉。比较适合于表现妇女、儿童的形象。风光照片中的恬静,商品摄影中的素雅洁净,高调摄影一般采用较为柔和的、均匀的、明亮的顺光。
有时会觉得它空虚、肃穆、素淡、哀怨,有时又会觉得如同轻音乐、抒情诗一般,根据内容的不同,传达给人们的感情色彩也会不同。
二、低调
低调的作品有时让人感到坚毅、稳定、沉着、充满动力,有时又会觉得黑暗、沉重、阴森森。低调表现的感情色彩比高调更强烈、深沉。它伴随着作品主题内容的变化,显示着各自不同的面目。
低调作品通常采用侧光和逆光,使物体和人像产生大量的阴影及少量的受光面,有明显的体积感,重量感和反差效应。在人物表现中通常用在老人,威信很高的长者,当然也可以表现性格深沉的年青人等等。表现物像的有雕塑群,纪念碑,古建筑中的庙宇等。
三、灰色调(中间调)
灰色调有其独特的魁力。基调的性格特征不很明显。但画面层次丰富、细腻,它往往随着画面的形象、动势、色彩、光线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感情色彩。
它讲究用光,一般为多光源综合配置。用灰色调来表现大自然的景观是很理想的。灰调善于模糊物体的轮廓,造成柔和的、恬静的、素雅的秀美,它又有表现雨、雾、云、烟的专长。
(9)花卉影调扩展阅读
摄影术语
1、像深
景深前界和景深后界分别共轭的两个成像平面之间的距离。像深与景深相对应,像深越大,景深也就越大。确定景深的标准:135相机可允许的模糊圈直径一般为 1/30 mm,即0.033 mm。
2、超焦距:
当镜头聚焦在无限远时,位于无限远的景物结成清晰的影像,同时在有限距离某一点上的物体也能达到清晰的标准,近于这一点的物体就模糊起来,那么,这个物体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就是超焦距。
3、焦距(Focal length):
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
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因为其视角于人眼视角相同故称标准镜头),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这个焦距段是最适合拍人像的、70-210mm(长焦镜头)等。
4、光圈(Aperture):
用于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光圈用F表示,有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❿ 拍摄花卉的时候怎么对焦
这个手法乍一听非常可笑,但告诉你如何做到这点后,你会非常震惊。不需要等到下雨才拍摄,只要拿上一个装满水的喷壶,对着鲜花喷洒就可以了。我在 品店发现了一种非常不错的小喷壶。只要用喷壶喷上几下,花瓣上就有非常可爱的水珠了,没有人会知道你没有耐心地等待大自然母亲般的恩赐,而是用喷壶喷上的。带一个非常小的喷壶,把它放在摄影包里(当然是空瓶子)。我曾经在一场春雨过后的一天,在白宫的草坪上用这种喷水的手法为我送给我太太的黄玫瑰拍过一些照片。你也用这个方法试试看,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与摄影无关的小提示:
把喷壶放在摄影包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好处:把褶皱的衣服熨平整。睡前在衬衫、运动衫、摄影马甲等衣服上喷洒几滴,第二天起床时就会发现褶皱不见了。我知道这跟摄影没有多大关系。
2、黑色背景下拍摄花卉
花卉摄影有一种拍摄方法——把单枝花放在黑色背景下拍摄,拍出的照片引人入胜。当然你可以在Photoshop里添加黑色背景,但是这个方法太费事。专业摄影师的做法是—拍摄时在花的背后放一块黑色的背景。我的老朋友是一名非常有影响力的风光摄影师,他告诉我这个方法—当外出拍摄花卉时,他会穿件黑色的夹克,如果看见想拍的花,他会让他的助手(或者朋友、妻子、路人等)在花的后面举起夹克的反面。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夸张,但你亲自试过就知道了。如果是在室内拍摄花卉(差不多每次给我太太买花,或者朋友给我们送花,我都会拍),买一些黑色天鹅绒或者丝绒,然后把它放在花的后面做背景。你可以用一个东西把它支撑起来(我曾经把丝绒背景盖在我儿子的饼干筒上)。花和黑色背景之间要间隔几尺(这样,光线变暗,黑色背景看起来会非常黑),这样就可以开始拍了。那么,什么样的光线是最佳的呢?请继续阅读下文。
3、在白色背景下拍摄
另外一种非常流行的花卉摄影方法是在白色背景下拍摄。从当地相机器材店买卷无痕白纸(非常便宜),但它通常比你所需的要宽。除非是给花商拍摄,通常你都不愿意看见花瓶。所以我会去办公用品店,买两张或三张20×30英寸的白板(跟告示板有点像,但更厚、更硬)。通常,我都放一块白板在花后面(花装在花瓶里),然后用另外一块板把自然光(来自一个有非直射光的窗户)反射到白色背景上,那样,照片就不会显得灰了。同样,在花和背景之间间隔3英尺左右,在自然光下,拍摄白色背景上花的影象要比在Photoshop里添加白色背景简单得多。
使用浴帘小窍门:
如果你有浴帘(下面我们将谈到它的用法),那么这里还有一个省钱的办法:把它当成白色背景。如果你使用较浅的景深,你永远都不会知道白色背景是浴帘。不要用f/11或者f/16拍摄,否则人家会说:“不错的浴帘,”或者说“你是在浴室拍的吗?”
4、室内花卉摄影的理想光线
如果是在室内拍摄花卉,你不需要购买一个昂贵的摄影灯(不是非买不可),因为用柔和的自然光拍出的花卉图片效果更好。窗外柔和的阳光不是直射而是散射时,拍出来的照片非常棒。如果你的窗户非常脏,那可能更好,因为它让光线更加分散柔和。所以需要在房间、工作室、办公室等地方寻找一个阳光不是直射的窗户。然后把花放在窗户附近,并且要让花侧光(如果是正对着光,拍出来的照片就没有立体感)。现在支起三脚架,在眼睛与花水平的位置拍摄(记住,不要俯拍)。现在无需花一分钱,就可以在漂亮、柔和的光线下拍摄了(至少不需买摄影灯)。
如何人为地创造出理想的自然光:
如果面对的是从窗户照进来的刺目阳光,可以人为改变光线,在沃尔玛等超市买两件东西:(1)白色磨砂浴帘(或者浴帘衬垫);(2)一些大头钉或者图钉。用大头针把磨砂浴帘钉在窗户上,这样就可用此种理想的散射光线尽情享受拍摄的乐趣了。别担心,我不会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的。
5、在哪才能拍到绚丽的花
这个问题听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跟摄影师们谈论这个问题了,他们总是说:“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想过。”为了拍出绚丽的花卉照片,需要去花商那里买鲜花(看见了吧,很简单的问题)。你可以挑选任何一朵你想要的花(我喜欢拍玫瑰、马蹄莲、百合、雏菊),而且买的花必须花型很好(它们要新鲜)。你可以拒绝他们给你的任何有斑点或者花型不好的花,而且你也不需他们把花包扎起来。你可以用不到100元人民币就可以拍到怒放的、令人惊艳的鲜花(虽然有时你必须花一天左右的时间等待玫瑰盛开)。
6、让风停止
如果你在户外拍摄花卉,可能会遇到花卉摄影的自然天敌——风。三脚架支好了,相机对准了拍摄体,对焦也完成了,你只能在那等着风慢慢停下来,没有比这更令人沮丧的了。如果是用微距镜头拍摄就更糟了,因为即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灾难(夸张的说法,照片会模糊不清)。你可以尝试以前的方法,用身体挡住风(其实这样效果很差),但实际上,你可以用相机本身来解决这个问题。选择快门优先模式(用于控制快门速度,相机根据这个速度调整别的设置,使得曝光适度),然后将快门速度增加到1/250秒或者更快。一般来说,这样就把风造成的移动凝固住了(除非是飓风)。如果更快的快门速度仍不起作用,还有第二个方案可以实施,那就是把风变成拍摄对象。对了,如果不能打败它,那就俯首称臣——采用一个非常慢的快门速度,这样你能看见花在移动(当按动快门的时候,你会看见花移动的轨迹),你会“看见”风,别有一番景致。试试这种“看风”的方法,也许你会爱上这种拍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