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插花作品鉴赏
⑴ 插花艺术的作用
插花艺术的作用
插花的基本材料,主要是用作“主角”的花材和充当“配角”的叶材。对插花技艺高超的能手来说,无论何种花材经她稍为构思便可插得出类拔萃,但也无可否认优秀的花材对增强插花的艺术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当今插花的花材很多,例如常用的玫瑰、菊花、红掌、康乃馨、马蹄莲、满天星等3O多种,及至洋兰逐渐兴起之后,使花材显得更加丰富,更加富有魅力。
插花是一问综合性的高雅艺术,常把文学的、诗歌的、绘画的以及其他工艺性的事物都在插花中表达出来。它在我国源起唐朝,盛于明清。经时移世易,流传至今曾几度式微,至近10多年来才得以发展。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却非常流行。在历史上插花艺术基本上形成两种风格:一是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它注重崇尚自然,朴实素雅,富有深刻的寓意。所插的鲜花并不求繁多,却要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和变化,表达朴素大方,超凡脱俗的`特色。明代袁宏道《瓶史》所载的“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就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中国传统插花的真谛。至今许多东方人插花仍经常重现这古典一脉的风采,在世界插花史上尚居重要的地位。二是以欧洲插花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则有很大差异。其风格注重色彩的渲染,装饰的效应。往往要应用较多的花材和叶材,组台成几何结构的图案,讲究比例、对称、均衡和完整,借以造就异彩纷呈,浓重艳丽的氛围,显示富贵豪华,非同凡响的气势。
这两种“大异小同”的插花风格,各有功底,也各有千秋。鉴于大多数洋兰富有流光溢彩的美感;擅长于插花的名家认为,它最适于用作西方的艺术插花形式。如能协调好点、线、面的比例,处理好疏与密、聚与散、高与低、精与粗的关系,将可插出内涵丰富的作品,令人有耳目一新,如沐春风之感。现今有许多国家当首脑会晤,或高级宴会皆常会应用洋兰作为大型插花的良材,以表示对来访者热烈而又隆重的欢迎。
有些人以为插花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不敢问津。诚然,把花插得出众确实是一门学问,但花草乃是大自然中的生物,人人都有接近自然,返朴归真的权利,何况在插花的领域里,还有更为广泛的家庭插花、生活插花、旅游插花等等。近年来,香港出现一群插花的“自由派”,他们主张无须受到什么流派的约束,大可按照自我的喜好,家庭的需求,随心所欲,恣意发挥。只要能够增强环保意识,为家人增添闲情逸趣,促进感情和谐,从中得到身心慰藉即可。当然,如能通过学习,掌握多些插花的基本技术,不但能为自己培养多些“艺术细胞”,而且还能提高插花的艺术品位,那就更加相得益彰了。
在现今国内市场洋兰物罕为贵的情况下,一般可配搭其他价廉物美的玫瑰、剑兰、菊花、一品红、满天星等。并可出外采集一些九里香、米仔兰、天冬草等树叶。也可配搭一些小型的果蔬和精致的小摆设。这样插起来便可得心应手,春色无边。这种消费不多而又能陶然自娱的玩意,不也是一种正当的潇洒流露么!
;⑵ 你知道日本最有名的花道师是谁嘛
日本花道有三大流派,池坊、小原流、草月流,天津有位叫李姿筱的花道老师,师承小原流花道,在他那里学习可以到日本申请到证书的,很正规。
⑶ 淡谈插花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美
1.插花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插花艺术具有很强的可视性与直觉性,极易引起人们的美感。这是由于它是以大自然中的最美、最富有生命力的花为素材进行创作的,花最醒目最诱人,欣赏花的艺术品就能更直接更快速地使人获得美感。2.插花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如前所述,插花艺术是以饱含生命意义的自然植物材料为素材,并在创作中以充分展现花材原有的自然形态美为主导的。因此它是最富有表现自然和谐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它又是科学地艺术地将植物自然属性美转化为人格化的(理想化的)自然美的花卉艺术品,并蕴寓深广的内涵,赋予造型深邃的思想美和意境美。这种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美的作品,为插花艺术的审美活动增添了丰富的想象力,给人以很强的美感和艺术享受。这一艺术美的创造在东方式的插花特别是中国传统插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和深刻,因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艺术固有的灵魂。3.插花艺术是实用艺术与审美艺术的有机融合插花作品既有广泛的实用性又有很强的欣赏性,有实用与审美折双重价值,不管它应用在何处,其主要功能都是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气、充满温馨祥和的环境气氛。与此同时,它也将大自然的美和生命力引入人们的生活中和心田里,使人们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获得美的享受。(二)插花艺术欣赏的条件与方法一切审美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才能取得良好的审美效果。对于插花来讲,其客观条件是要有好的插花作品及好的欣赏环境;其主观条件则是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三者在审美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插花艺术的审美不能依赖文字语言,也不能依靠情节说教,而主要是靠视觉来产生直接的感染力。一件好的插花作品,它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当是很美的,给人们愉悦和舒畅感。这种美和愉悦感是由作品整体形象的和谐美引起观赏者视觉感受的结果。整体形象包括造型的优美、花色的调和以及构图的合理得当等等,是形式美的综合体现。而一件好的具有吸引力的插花作品不仅仅以它的形式美而诱人,更能够打动人的则是其内涵美与意境美,即主题思想的新颖生动会更令人悦目赏心,作品中所蕴涵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能打动人,更能唤起欣赏者的联想与共鸣,并久久不能忘怀。有了这样的好作品,才能使人产生美感,欣赏活动也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而当前社会上有不少开业庆典的大花篮插作,大都毫无章法,粗制滥造,使很美的花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不能使人产生美感的作品,自然也无好的欣赏效果,欣赏活动也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另外,欣赏环境也是影响欣赏效果的主要客观条件之一,俗话讲得好:“好花还需绿叶配”,说明起陪衬烘托作用的绿叶的重要性。插花作品的欣赏和应用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一个好的陈设环境来烘托陪衬。一个简洁素雅清静的陈设环境更能烘托出作品的清新妍丽、勃勃生机的神韵之美。这样的审美环境才有助于欣赏者舒心地领悟艺术的真谛,更能增强欣赏的效果。我国古代欣赏插花作品十分注重环境效果,陈设的作品必须具有上乘的几架、名家字画相陪衬;欣赏时或一边饮酒品茗,欣赏乐曲,或即兴咏诗,由视听达心悟,从而获得多层次的美的享受。有了好的作品和良好的环境,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欣赏者。好的欣赏者,才能够很好地去感受和体验作品的美,否则就像马克思说过的一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欣赏插花作品也是如此,不认识花材,不懂得色彩学知识,不明白花文化的象征意义,那只能是一种简单的知觉性的感受。花插得越多越好,花色越艳越好,越热闹越好,仅此而已,其他都说不出所以然。如此“欣赏”,充其量也仅仅是悦目而已,何有情感的共鸣、情操的陶冶!插花是一门高雅艺术,欣赏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要以热爱艺术、追求艺术美的心,去潜心品味艺术,才能深刻领悟艺术作品的内涵与美感,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受。如果对插花知识、花材特性、寓意等有所了解,便有助于领悟插花艺术的美。。
⑷ 日本花道的几大流派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之名取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当年六角堂内的许多僧人都擅长专庆的立花。所以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特别是战后建立了池坊学园。使用新的教授方法培养花道人材。与此同时,也开展对花道理论、技艺的研究。 古流兴起于江户中期,插花风格深受中国宋代文人插花的影响 ,以及后期,受中国儒家思想把三个主体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它除以儒家的伦理学为其哲学基础外,还以禅宗佛教学为其指导.它跟其他所有流派一样以其少,巧,美来表达人和自然的千变万化.儒家学说认为,一条线是象征性的,两条线是和谐,三条线表现完美.这导致插花的构图基础是不对称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花枝代表天地人三个方面。
相比池坊恪守日本插花艺术传统,古流其作品风格豪迈雄逸.生花特点则是继承了池坊的古雅青秀的风格.
古流松月会
古流松月会是古流众多分支其中的一支.它是由出身于纪州藩士族的初代喜鹤创立.经过三代喜岔的努力,逐渐形成自己固定的文人式插花(真行草)理论体系.目前现在古流松月会的掌门人为小岛喜尚.其弟子,正喜史担任日本神奈川花道协会会长.其徒孙肖喜林为正喜史唯一获得教授资格的中国女弟子现在中国大陆致力于花道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