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花卉产区
❶ 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19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
(1)②③④①(各1分)花卉、蔬菜布局在A处接近城市市场,交通便利;A处地专价高,蔬菜、花卉的附属加值高,付租能力高。(2分) (2)压力:随着城市城市人口剧增,对粮食、乳肉产品供应压力增大;城市面积扩大,大量占用耕地,影响农业生产布局。(2分) 对策:城市建设中应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2分)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或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1分));城市人口增加(1分) ❷ 向日葵是什么时候引进中国的 大约是在十六世纪以后。 向日葵原产于美洲,中国的向日葵是从欧洲引入的。明朝嘉靖年间浙江的地方志《临山卫志》中首次提到了向日葵之名。 而万历年间的诗人、学者姚旅在他的《露书》中说,“万历丙午年(1606年)忽有向日葵自外域传至。其树直耸无枝,一如蜀锦开花,一树一朵或旁有一两小朵。其大如盘,朝暮向日,结子在花面,一如蜂窝”。据信这是中国人最早的对向日葵的描述。 那时的向日葵,还有“西番菊”“西番葵”“迎日花”等名字,基本上属于观赏性花卉,反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没有提过向日葵,这从侧面表明,向日葵和生活离得很远。 (2)我国花卉产区扩展阅读: 向日葵原产地据信为北美洲。野生种主要分布在北纬30°-52°之间的北美洲南部、西部及秘鲁和墨西哥北部地区。哥仑布发现新大陆时,航行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把向日葵带到欧洲。 开始在西班牙的马德里植物园种植观赏。世界各国均有栽培。欧盟、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美国、中国、印度和土耳其是世界市场上向日葵的主要生产国。 中国向日葵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省份,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省、自治区。主产区北纬35°至55°之间。平均纬度差1°,气温相差1.5℃。向日葵的生产潜力很大,可向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扩种。 中新网——唐朝人见不着向日葵 明朝人吃不上葵花子 网络——向日葵 ❸ 中国花卉苗木的主产区有哪些 太多了,各省市都有,主要供当地城市绿化时使用,还有部分花卉供市场销售。 ❹ 全国著名的苗木产地有哪些 1、江苏沭阳(小乔木,灌木,地被小苗,草本,景观设施资材,3个专业市场) 2、江苏南京(雪松、广玉兰、乔木类较多) 3、浙江萧山(小乔木、灌木、地被色块苗,有专业市场) 4、浙江金华(桂花、红叶石楠、金森女贞、毛鹃、茶梅,地被小苗,有专业市场) 5、山东泰安(小乔木,地被小苗,景观松,新兴市场) 6、山东青州(草花,地被小苗) 7、河南鄢陵(地被小苗,乔灌木,有专业市场) 8、河南潢川(地被小苗,乔灌木,有专业市场) 9、安徽肥西(乔灌木较多,有专业市场) 10、安徽滁州(雪松,广玉兰,乔木类) 11、湖南长沙(香樟、杨梅、栾树,乔木类) 12、湖南益阳(香樟、栾树,乔木类苗木) 13、河北保定(灌木,地被小苗) 14、河北遵化(小乔木,国槐,核桃,樱桃等) 15、天津蓟县(乔灌木,地被小苗,新兴市场) 16、辽宁铁岭(云杉、樟子松、白桦、丁香,五角枫,大乔木类) 17、陕西西安(白皮松,小乔木,灌木,部分地被) 18、陕西榆林(沙地柏,耐旱灌木,乔木) 19、江西九江(香樟,红豆杉,大乔木类) 20、四川温江(乔灌木,红花紫薇,有专业市场) 21、广东广州(发达的绿化产业,南方首选) 22、福建漳州(三角梅,丹桂,灌木,地被容器苗,主要苗木产地) 23、新疆伊犁(乔灌木,地被苗木,西北苗木基地) 24、甘肃临夏(乔木类,耐旱灌木) 参考链接:网络-苗木 ❺ 花卉苗木的中国种植花卉产区分布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❻ 花卉的产区分布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专势、花文化优属势等几个方面。“十五”期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其中,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国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海南为重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南方热带观叶植物产区;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为重点的观赏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花卉产区。 ❼ (4分)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现在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鱼等高产农业发展迅速。读珠江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