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反季花卉
❶ 古代小说(武侠仙侠一类)里可以出现什么花卉
优昙婆罗花
根据佛经记载,优昙婆罗为梵语,意为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 《长阿含经》记载: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西方极乐佛国中善见城之优昙,与备受推崇的阿修罗城的莲、持国天城中的水仙和爱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属极品,沾皇家的华贵气息,三千年一开,花形浑圆,犹如满月,远远看去,雪白的花朵倒像是卷了千堆雪,有瑞祥之气缭绕,观者受福。
············································
凤凰花
火凤凰树的花,又名红花楹、火树,五月开花,花五瓣,花大美丽,呈鲜红色带黄晕;花开时满树结花,火红一片,与绿叶相映成趣。凤凰花一年开两季,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来,五月至七月为第一季,九月绽开的为第二季
······························································
曼陀罗
世传五种;天雨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紫色曼陀花(最为神秘,不与其他四种颜色混杂,独称“曼陀罗花”) 根据中国的说法,《法华经》上记载,在佛说法时,曼陀罗花自天而降,花落如雨;道家北斗则有曼陀罗星使者,因为使者手执此花,因此将此化名为曼陀罗 曼陀罗花。《法华经》乱坠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寓意天界的四种天花
曼陀罗是梵语的译音,意为悦意花,被称为佛教的灵洁圣物,只有天生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见着她,见到它能给人带来无止息的幸福。因佛法修的是清心观世界,寡欲走红尘,手中无物,万相皆空,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无蕊的白花就被人们看作神的化身,象征着空心,无心和安心。
在古印度,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摊开,成为了宏大的曼佗罗道场。作为“天使(魔鬼)的号角”的曼陀罗花,人们甘心以昏迷的方式,抵押理智而成为感觉的俘虏,把自己负载于一片花叶上,以抵达神谕的玄机。
·························································································
青莲
梵语优钵罗,即青色的莲花,其叶修广,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拿来譬喻佛的眼睛。
··············································································································································
菖蒲
先民还崇拜某些草类,如把天南星科的菖蒲当作神草。《本草·菖蒲》载日:“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人们在崇拜的同时,还赋予菖蒲以人格化,把农历4月14日定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正由于菖蒲神性,加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数千年来,一直是我国观赏植物和盆景植物中重要的一种。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
···············································································
❷ 反季樱花寓意
反季樱花寓意:为生命、幸福、纯洁、高尚、热烈、精神之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当地是任何花都比不了的,是生命之花,象征着生命之美。樱花在开放时就像热恋中的少女一样,是表达爱情最好的花卉。
1、生命:樱花的寓意为生命,人们经常将樱花称作是生命之花,每年初春开放时就像给人们带来生的信号,好像世间的万物都开始复苏,四周都充满生机,就好像是生命到来。
2、希望:樱花是在春季开放的,每年樱花开放就代表着春天到来,就看到了春的希望,所以樱花的寓意为希望。
3、幸福:樱花还寓意着幸福。相传,人们看到樱花盛开就会得到美好的祝愿,也能带来好运,可将樱花养在家中,代表着富贵、吉祥、和睦、幸福、美满,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爱情:樱花还代表着爱情,可将樱花送给自己喜欢的人,表达对对方的爱意,是情人诉说爱情的最美语言。可用樱花来表白,不仅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心意,对方也更容易接受。
❸ 古代人是怎样种花的
在古代,特别会种花的人称为「种花师」,相当于现在园艺业界的“老司机”,职业园艺师。 可以说古代的花卉栽培技术相当先进,今天我们很多的栽培技术其实在古代就已经出现,比如催花技术,就是让植物在反季节开花,达到观赏目的。
如牡丹的催花技术在历史上就有记载:
唐代的《酉阳杂俎》记载 常有不时之花,然皆藏于土窖中,四周以火逼之,故隆冬时即有牡丹花。
将牡丹花藏在土窖,烧火增加环境温度,让原本在春末绽放的牡丹在隆冬时节(天气最冷的时候)盛开。
这跟我们在春节前看到的上市年宵花所使用的种植技术没有本质区别,如蝴蝶兰、红掌等大都是进行过催花技术的处理,方法上虽有改进但原理上是一样的。可见古人为了赏花也是极有智慧~
前面说了古代的园艺师叫「种花师」,那么卖花的叫啥呢?叫「卖花郎」,到了明清时代,山东的花农则每年将牡丹苗运往华南,利用温暖自然条件露天催花,在春节前夕销售。可见当时古人不仅热衷于种花更热衷于消费花。
❹ 中国古代十大名花有哪些,分别是什么
中国十大名花:
梅花—花中君子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牡丹 —花中之王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争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兰花—天下第一香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月季—花中皇后
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
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杜鹃花—花中西施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山茶花—花中珍品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如真红耐久花。
荷花—花中仙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桂花—九里飘香
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樨风。
菊花—花中四君子之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水仙花—凌波仙子
娉婷玉立碧水间,倩影相顾堪自怜。
只因无意缘尘土,春衫单薄不胜寒
❺ 《诗经》:名副其实的花草集,堪称古代的植物百科
大家都知道《诗经》是中国古代民间诗歌的集大成著作,里面记载了非常多的民间风俗文化,为后来的学者考察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但实际上,《诗经》还是一部花草集,据有关学者考察,《诗经》当中记载了143种植物,其中以花卉居多。这里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十种花卉。
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在古代文人心中总是难以逃脱的,春天来了,有《大林寺桃花》,不想做官了,有《桃花源记》,还有各种人面桃花的比喻,可以说,桃花,也是万花之首。
在诗经当中,桃花出现的次数也是最多的。中国,是桃树的故乡,桃花也是随处可见,白色的,粉色的,艳红的的,各式各样。在《诗经》当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题目的这一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
古人写桃花,也写桃子:
“园有桃,其实之肴。”
也能看出,古人也是很喜欢吃桃子的。不仅如此,前半句也写出了,古人不仅喜欢赏桃花,吃桃子,还喜欢种桃园,也能看出当时的农业经济很发达。人们也喜欢依据桃花开的时间确定春季时段,以便于进行农业安排。
桃花在《诗经》中其实大多数是象征着春天,有的是自然的春天,有的也是少女怀春,面若桃花也一般用来形容少女娇羞的样子。《桃夭》本身也是一首嫁娶诗歌,古人觉得,春天是阴阳交换的季节,在这一时期进行嫁娶也是合适的。所以可见,桃花,在古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 华如桃李,七月亨葵
说到桃花,就不能不说李花,写到桃花有可能单独出现,但是李花却总是以桃李的身份一起出现的。李花在《诗经》中出现不过四五次,其中有三次都是和桃花一起出现的,不过也有单独出现的时候,比如说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国风·王风·丘中有麻》,也是比较少见的李花单独出现的句子。
虽然桃树和李树是两种不同的树木,但是人们总是把二者相提并论。一个是二者都漂亮,二者的果实都能吃,二者都代表了美好纯洁的象征,而且二者的花期相近,所以也不太好分开说。比如有个成语叫做“投桃报李”,也可见李花和桃花在古人的心中地位大致相当。
李花的花形也非常漂亮,和桃花相媲美,人们也喜欢用桃李来形容女子美貌,或者是男女情谊,表达人们对于美好的期许。但是李花色彩淡雅,以白色居多,相比于桃花的艳丽,可能在颜色上就逊色了许多,所以李花一般也是伴随着桃花出现的,但都是作为美好的象征。
三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除了桃李之后,荷花肯定也是不能够忽略的花卉了。当年周敦颐的《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诗将荷花的地位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也使得荷花在文人的心中地位难以撼动。
《诗经》当中的莲花最初是因为实用走进的大众心里,而并非是什么高洁情操,先秦时期的民众农民居多,实用性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先秦时期,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越是实用价值高的东西,越容易受到百姓的喜爱,像莲花这种全身上下都是宝的植物自然是受到人们喜爱。
荷花
《尔雅》当中记载:
“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其本密,其华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
我们能够看出,荷花,从花到根茎,到荷叶,到果实,全部都有实用价值,有的观赏,有的食用,有的药用,包括到现在,很多农民的生计也依赖于荷花。另外莲花在古代还有生殖崇拜的意思,因为莲子多,也有多子多福的意思。
荷花的名字也应该是所有的花卉当中最多的,而且特别优美。除了我们常见的莲花、芙蕖、外,它还有芬陀利花、水芝、菡萏、玉环、佛座须等等称呼,所以也许你读了很多首诗,感叹怎么会有如此美好的花,但实际上它们都说的是一种,那就是荷花。
四 诗经有梅,其实七兮
作为花中四君子之首的梅花,虽然没有前三种花朵在《诗经》中出现的频率高,但是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可以说可以和桃花匹敌。《诗经》当中单独写梅花的倒是不多,但是写梅子的诗句还比较多。
《摽有梅》当中写: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这个意思就是说,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后人就用“摽梅之感”来表达女子盼嫁,急于求爱的那种内心的冲动。
梅花
虽然说梅花在古代文人心中是高洁傲岸的体现,比如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过在《诗经》当中也有写到梅表示痛恨的,比如《国风·陈风·墓门》里面的一句:“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大意是,你家门口的酸枣树,有猫头鹰在那里哭嚎,听起来有些渗人,这一句是控诉当时的统治者昏庸无道的,但是因为上一句是“墓门有棘”,后人认为这里的梅应该是误读,也应该为棘。
五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有一首歌叫《棠梨煎雪》,里面的棠梨花也就是《诗经》当中的甘棠花。
《诗经》当中有一篇专门写甘棠花的诗词,叫做《召南·甘棠》,这首诗是百姓的一首缅怀诗词,是为了纪念当时的一个受到百姓爱戴的大臣召伯,他住的地方有一棵甘棠树,在他死了之后,百姓们就自发照顾其那棵树。想起了《项脊轩志》里面的那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植矣,今已亭亭如盖矣。”百姓照顾甘棠树的时候,想到当时的召伯,大概也是感慨万分吧。
甘棠花
在《诗经》当中,甘棠也作“棠棣”,后人用来指兄弟手足,三国时期曹植写过这样的一首诗:
“中咏《棠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有生之义”。
苏轼也写过:
“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
这句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表达了思念之情。
甘棠花在《诗经》当中一共出现了六次,分别是《召南·甘棠》、《秦风·终南》、《小雅·棠棣》、《唐风·朲杜》、《唐风·有朲之杜》和《召南·何彼襛矣》。
六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上文说到了桃花是春天开始的象征,那么木槿花就是夏天开始的象征,题目当中的“舜华”指的就是木槿花了。“舜华”寓意是韶华易逝,容易凋零,木槿花的花期很长,一般有四个月,但是开放时间很短,一般是清晨盛开,傍晚凋谢,所以“舜华”作为它的别称也是十分贴切。有一句话叫做“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也就是说你每天看到的木槿花都是新的,昨天的已经凋零了,生命非常短。
木槿花
《诗经》当中,有男子喜欢用木槿花来称赞女子样貌美好。木槿花在全文当中出现的次数很少,见《郑风·有女同车》当中: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木槿花和《甄嬛传》当中的夕颜其实很像,但是夕颜指的是牵牛花,和木槿花不是一种,《甄嬛传》里面用来比喻红颜薄命,《诗经》里面的寓意则更加积极一些。
七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以上的一些花大多都很美丽,那么这种花好像就没那么好看了,那就是白茅,茅草花。要是不知道茅草花长什么样子,想一下白色的狗尾巴草就差不多了。不过茅草花更偏向于草本植物,说她是花也勉勉强强。
茅草花比狗尾巴草好的地方就是,她的花穗比较柔软,颜色呈白色,也更好看一些,所以也代表了纯洁和柔顺。《诗经》当中的茅草花通常出现是用“白茅”的名字出现的,比如说《召南·野有死麕》里面说: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这句诗其实体现的男女之间自由追逐的一种乐趣,在古代民风还比较开化,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在这里白茅其实就是象征着纯洁。
茅草花
有恋人求爱的时候就会送白茅,比如题目当中的那一句“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这其中的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有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情意义。虽然茅草花不怎么好看,但是它坚韧,生命力极强,送人的话寓意远比花本身样貌更令人感动。
另外,由于茅草花晒干了之后不容易腐烂,古人也经常用来铺床或者铺屋顶,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的房子就是用茅草铺就的。
八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锦葵花在古代作“荍”,花型很好,也用来比喻女子美貌。《陈风·东之门》当中有一句: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意思就是看你粉红笑脸好像锦葵花,她赠我一捧紫红的香花椒。这一句写得就是男女之间的互生情愫,男子说女子样貌姣好,女子送男子一捧香花椒。
锦葵花
锦葵花观赏价值高,也能食用,不过味道偏苦涩,食用价值比较低。虽然在《诗经》当中,锦葵花的意向还比较好,不过在现在,锦葵花的花语是讽刺,送人还是不要送这种花了。
九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谖草花,别名忘忧草。《卫风·伯兮》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首诗是一位妇人表达的对自己出兵战场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上哪里去找忘忧草来忘记你呢,在屋子北面种下吗?
萱草的思念的意象并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思念,也有兄弟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比如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叫做《酬梦得以萱草见赠》,诗词一开头就是“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萱草就是《诗经》中的谖草花,在古代也经常借萱草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萱草花
萱草还有“金针”、 “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别名,开花之后形似百合,颜色艳丽,观赏价值比较高,但是不可食用,微毒。
十 伊其将谑,赠之勺药
《诗经》当中的芍药花和上面的萱草一样,也是用来表达思念之情的一种花朵。《诗经》当中提到芍药花也是出现在男女分别之时,互赠芍药花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出现在《郑风·溱洧》当中。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在先秦时期,郑国国风比较浪漫,所以也能够看出很多《郑风》写的都是男女爱慕的故事,芍药花的典故就出现在这个国家。春日之时,男女喜欢一起结伴出游,蓝天白云,河水清清,男女爱慕,相生情愫,互赠芍药,聊表心意。后来这样的习俗流传开来,人们也就逐渐把芍药花当做表达情意相通的一种信物了。
芍药花
芍药花是著名的爱情花,别名也有“花仙”和“花相”,是美好的象征,但同时也有“别离”的名称,人们在离别之时也喜欢送芍药,聊表相思。
芍药花在古代的文学中出现的比较多,最著名的应该是《红楼梦》当中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一章节当中。作者也用芍药花来比喻史湘云,一个是史湘云的大气的美和芍药花相近,另一方面史湘云的爱情比较短暂,经历了生离死别,这里的寓意比较悲切。
《诗经》当中还有一些其它的花卉存在,比如说芣苡、苹花、柳花等等,这里选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十种花。先秦人民借用花草表达了对于自然,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所以说,《诗经》既是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一部花草集,这也给我们研究古代的植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材料。
❻ 古代没有空调暖气,花草冬季是如何过冬的呢
今年冬季分为外冷,各地都下了近几年最大的暴雪。许多娇弱的人儿迎来各种腻歪作病的季节,不少娇气植物也春厅迎来生死大关。自己阳台辛辛苦苦种植的花草可不想在这个冬季冻死。

这就是冬季养花需要注意的事项,凡是都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月季,牡丹等冬季休眠的植物切莫惊醒它,睡足了,来年才能开出更美的花来。如果您家有个通风和保温性好的阳光房话,这些问题都很好解决。
❼ 反季桃花开有什么预兆
反季桃花开有什么预兆
反季桃花开有什么预兆, 桃花是蔷薇科的植物,它喜欢在通风环境、光线良好的地方生长,而且桃花的耐寒性很强, 正常情况,桃花应该到3月才开花,以下反季桃花开有什么预兆。
反季桃花开有什么预兆1
1、寓意
这是一种反常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桃树通常是3~4月开花,11月进入休眠期。但10-11月气温回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倒春阳,这打断了桃树的休眠期,让植物‘误以为’春天来了,所以再次开花结果。如果气温下降了,这些花朵很快就会凋谢。
2、十月桃花开的原因
落叶果树到冬天都会进入休眠,你看到的几株桃花多事因为干旱、病虫害、树式弱而提前落叶进入休眠,不同的落叶树休眠所需的温度不同,现在温室大棚栽培的桃树为了使其同过休眠,多采用提前摘叶,降温处理,从而提前开花,达到造化早果。 你所提到的“10月份我们这里比去年要冷的多,应该不像春天”正好给桃树满足了摘叶、低温这些要求,当温饥租度转暖,主要在12-15摄氏度左右的样子,他就可以开花、发芽。
3、节气变换规律
春8-10月 夏11-1月 秋2-4月 冬5-7月
春分9月20-22日 昼夜平衡
夏至12月21-22日 白天最长夜晚指散最短
秋分3月22-24日 昼夜平衡
冬至6月21-23日 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春季
立春8月3-5日 雨水8月18-20日 惊蛰9月5-7日 春分9月20-22日 清明10月4-6日
谷雨10月19-21日
夏季
立夏11月5-7日 小满11月20-27日 芒种12月5-7日 夏至12月21-22日 小暑1月6-8日
大暑1月22-24日
秋季
立秋2月7-9日 处暑2月22-24日 白露3月7-9日 秋分3月22-24日 寒露4月8-9日
霜降4月23-24日
冬季
立冬5月7-8日 小雪5月22-23日 大雪6月6-8日 冬至6月21-23日 小寒7月5-7日
大寒7月20-21日
反季桃花开有什么预兆2
桃花开花有什么寓意?
桃花是古代诗人吟诵的花种之一,桃花以其优美姿态,艳丽色彩获得诗人的赞美,世外桃源说的就是盛开的桃花仙境,梦幻唯美。唐代大诗人李贺一句:“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将美好的幻灭写得凄美之至。所以,桃花在古代也有隐喻红颜薄命的忧伤。
桃花最为广泛的寓意是爱情的俘虏,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烂逗兆遇,桃花是对爱情来临的祝福,所以当你突然异性缘很好,爱情要来了,人们会说你的桃花运来了,或者你的桃花运很阿旺。
桃花花期是什么时候?
桃花属蔷薇科目,桃花盛开妖艳靓丽,有白、粉色、红色等颜色,花期在每年的3-4月,从正月至三月为阳春,且为桃花开放的季节,故取名为桃花春。四至六月的桃花,是桃树结果的时候,名为桃花扇。七至九月是金秋之时,为金当令,故名为桃花刀。十至十二月为冬季,是伏藏之际,是古人享乐的季节。不免饮酒作乐,故名为桃花酒。
关于桃花的古诗鉴赏: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反季桃花开有什么预兆3
桃花开的时候
桃花一般在春季开放,即阳春三月,花期为3~4月,6~9月果熟。
从正月至三月为阳春,且为桃花开放的季节,故取名为桃花春。古人三月游春,此时诗人仕女敞开情怀,互诉衷肠,桃花飘香;四至六月的桃花,是桃树结果的'时候,名为桃花扇;七至九月是金秋之时,为金当令,故名为桃花刀;十至十二月为冬季,是伏藏之际,是古人享乐的季节。不免饮酒作乐,故名为桃花酒。
桃花可制成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经络、滋润皮肤的药用价值。其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每年3~6月份,各地会以桃花为媒,举办不同的桃花节盛会。
桃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桃性喜光,要求通风良好;喜排水良好,耐旱;畏涝,如受涝3~5日,轻则落叶,重则死亡。耐寒,华东、华北一般可露地越冬。
(7)古代反季花卉扩展阅读
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及北部,栽培历史悠久,后来逐渐传播到亚洲周边地区,从波斯传入西方, 桃花的拉丁名称 Persica 意思就是波斯。中国,法国,地中海,澳大利亚等温暖地带都有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氮肥,秋季时最好追加些骨粉。现中国各地广为种植。
桃花繁殖以嫁接为主,多用切接或盾形芽接。砧木华东多用毛桃(桃之半栽培类型),北方则用山桃,但用毛桃或山桃砧所接之桃树,皆有树龄短而病虫害多之弊;如改用杏为砧木,虽嫁接较费力,初期生长略慢,但寿命长而病虫少。砧木种子以秋播为便;或用湿砂秋后层积种子,至来年早春取出播种即可。
播种时,通常行距40~50厘米,株距10~20厘米,沟5厘米,每处一粒。春播时如芽已萌发,要用土覆好幼芽。芽接多在7~8月进行,砧木以用一年生充实的实生苗为好,二年生砧亦勉强可用。芽接成活率很高,多在95%以上;当年多不萌发,来春检查一次,成活者去砧芽使桃花接穗抽发,未活者可即补行芽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