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化妆插花

化妆插花

发布时间: 2023-05-18 10:19:46

⑴ 唐朝男子装扮自己二三事:化妆簪花不奇怪,百变刺青很流行

如果提到唐朝的男男女女的装扮问题,那可有的话题说了。从男子的衣袜鞋帽到女子的金钗罗裙,还有由唐朝女性们衍生出来的唐妆,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虽说人们通常都喜欢讲人靠衣装马靠鞍,但是如果想要完美地装扮一个人,其实靠衣服还是不能够的。唐朝的男子们装扮自己的时候,在审美情趣上就与过去的男子有了很大的不同。

那么,唐朝的男子在装扮自己的时候,有哪些能让人津津乐道的小习惯呢?


在早期的时候,男性对于自己的外貌气质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他们更喜欢的是泛着阳刚之气的面孔。

但是到武则天时期,由于她的个人喜好,养了不少类似于面首的男子,这些男子首先在外貌上就是非常出众的。为了能够让女皇更加喜欢,他们就需要让自己看起来更好看才行。

除去武则天,唐朝的很多公主也有养面首的习惯,那些男性大多数都是“以色侍人”,所以就会非常注重自己的仪容之美,唯恐招惹厌弃。

不过当时会化妆讲究的男人大多都是专门以色侍人的男子,整个 社会 的风向还是比较正常的。

但随着唐朝人审美观念的改变,使得热衷于打扮自己的这种行为,逐渐在整个 社会 层面风靡开来,以一传百。有时一个长相天生就十分占优势的男性,他在不经意之间做出了一种行为,都会引来别人的争相模仿。

唐人路岩是一个十分会打扮的人,搁在今天他绝对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穿搭博主。因为他在头上裹了纱巾之后变得更加好看了,于是别人都开始模仿他起来。

路岩并不愿意和他人“撞衫”,于是又别出心裁地剪去了丝巾的一角,这个时候就不容易模仿了,因为普通人做了之后只有东施效颦的效果。

在唐朝的时候,簪花是部分男性装扮自己的一种手段,但是其实这种方式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绝大多数男子在意识上并没有认同这一件事情。

所以,男子簪花只是流行在很小一部分的男性群体中。

唐朝女性簪花是非常普遍的行为,有一幅古画叫做《簪花仕女图》,里面画的就是唐朝在头上簪花的侍女。但是其实当时也有男性会偶尔簪花,只不过是在很小的范围之内。

通过一些诗文,我们其实是能够看到唐朝男性簪花印记的。

杜牧在《九日齐冲顷山登高》中就提到了男子有插花的行为:“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插上满头的菊花,以今人的眼光来看,画面其实还挺可乐。

唐代男子簪花虽然还没有流行,但是已经有“ 时尚 小达人”嗅出了它未来必火的气味,因此很有超前意识地以男子之身簪上花了。

在《江淮异人录》里面记载了唐朝末年有一个叫做李梦符的人,这就是一位十分热爱簪花的男子。

虽说最后这个人的簪花行为为很多人视为异端,但是在他自己的心中,簪上这朵花,他就是整条街道最靓的男子了,这不拘世俗的眼光也预示着后世男子也将形成簪花热潮。

1、 刺青成流行,不随大流一下都显得自己不是 社会 人

以前在抖音看过一个有纹身的男人的自白,说即便是在如今这个 社会 ,人们第一眼看到纹身男或者纹身女,大脑就会下意识地发射出“这恐怕是个坏人”的信号.所以他每一次出门的时候,都会面临别人异样打量的眼光。

“纹身=坏人”,告竖似乎已经被人们划上了一个等号。

实际上,这种观念不止在现在,在唐朝的时候也是存在的,不过当时纹身的行为也不是说指向性就是那么强的。

在唐朝,刺青这种行为是男女都有的,只不过女子一般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好看,男子则大多数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霸气。

对于出身普通的民众来说,在身上纹身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行为。所以当一个人穿着衣服的时候,他看起来和常人无异,但是等到脱下衣服的时候,纹在身体上的刺青就会昭示出他的与众不同。



唐朝的时候,刺青行业的业务已经比较成熟了,市面上有很多为那些有刺青需求的人服务的专业人员。

他们手法娴熟,根据客户的要求,在身上画上图案,然后开始刺印,最后开始在皮肤上刷上一层墨,这样之后,刺青就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印记。

在唐朝的时候,即便在唐朝中期刺青最流行时,会选择在身上刺青的,大多都是各种“ 社会 人”。他们或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或因为性袜判大格原因,在身上刺青。

而除此之外唐人的刺青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占地面积都非常大。

今人大多数人刺青,不论男女,都是为了美观,只有那些寻求霸道之气的人才会选择在全身上下都纹身。唐朝的男性在纹身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习惯,就喜欢顶着一身的纹身招摇过市。

这就是 社会 人的底气,因为纹身看着霸气,所以很多“黑 社会 大佬”喜欢在身上纹满刺青,画面也都喜欢选一些看起来比较威猛的老虎,双头蛇之类的动物。这壮观的画面震慑住那些胆小的老百姓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唐人刺青还有表现自己是一个文化人或者对大诗人偶像狂热支持的意味在里面

上面说唐朝男性一方面刺青是因为想要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威猛,更能唬人,这些大多都是 社会 人,那另一种喜欢通过纹身来表示自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或者对哪位大诗人有狂热崇拜的男性群众了。

从刺青内容上来说,唐朝男性身上的刺青,一种是看起来霸道威武能唬人的动物,另外一种就是各种诗歌了。

没错,唐朝男性在刺青时有很多人都对诗歌情有独钟,所以,诗歌样式的刺青在普通群众中也是非常流行的。

在《西阳杂俎》这本书中,记载了很多唐朝为刺青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各大“奇葩”包括在身上纹凶猛动物的,也包括在身上纹诗文的。

比说说它就记载了唐朝一个名叫葛青的人,他在颈部以下生生刻下了三十首白居易的诗。这还不算,每一首诗还有专门的配图。

所以,葛青这个人可以说是全身上下都充斥着字与画了。不知道白居易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狂热粉丝心里会不会感觉非常荣幸。

诗文刺青除了表达自己对偶像的狂热支持与喜爱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想表现自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在《西阳杂俎》中同样记载了这样一个唐朝男人以诗文刺青的故事。

一个叫韦少卿的人,他就在身上刺下了一幅画,是关于唐代诗人张籍《岳州晚景》中的“ 晚景寒鸦集,秋风旅燕归 ”这个意境。

但是韦少卿在给给刺青手艺人提要求的时候,却将“晚景”整成了“万镜”,诗句一变,刺在身上的画面也就变了。所以当时韦少卿因为这件乌龙没少被人嘲笑。

可见,对于那些没有文化不通笔墨的唐人在身上纹诗文时,还是要小心谨慎啊!毕竟一不小心就会闹出大笑话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刺青这种行为艺术,是很多唐朝的男子在装扮自己的时候都会做出的一个选择,比较平民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唐代男子既可以选择做一个孔武有力的大汉,也可以做一个精致的猪猪男孩,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的 社会 对于这种行为比较包容罢了!

⑵ 我想学习插花或者是化妆,但我不知道这两个哪个更能让我以后更有发展的前景。回答的人请详细的介绍下。

都有一定的市场,都是在大城市比拦漏较赚钱。行行出大衡槐滚友状元嘛,做得好,做的认真都可以赚钱的。化妆以后可以去影楼等地方工作,会插花可以开个花店。看自己的能力吧,也看你自己的想法。

⑶ 化妆师和插花哪个前途广.

我个人认为学习化妆比插花有前途好就业。
化妆师可以去美容店。婚纱摄影店,女子会馆等。但插花好像就是花店,一般重大节日销量才比较多。我之前在一家花店做过。是花卉市场,感觉化妆师更好。祝你事业有成

⑷ 学插花好还是学化妆好

学插花吧.一门手艺.以后还能美化自己的家居.也能开花卉工艺店..至于化妆嘛.是个女孩子都会的.不用特意学.

⑸ 去学化妆好还是去学插花好

1、在深圳、广州这样的商业大城市,目前,美容行业的市场发展势头回、稳定性、客户源、利答润率,总体而言,比花店的情况好一些。
不过,美容行业的竞争性更强,行业环境更混乱一些。

2、所以,我觉得:你应当全面、综合考虑你的自身基础、条件。例如:如果性格很内向,喜好钻研,社会关系面不是很广,社交能力差一些,则我建议你做花店。因为这样的情况不适合做美容、化妆。

3、经营花店,对特色、品牌、规模、选址要求更高,因为华南地区是植物王国,一般品种以及没有特色的花卉,或者没有一些特别的经营手段,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力。这样,需要的创业资本会比较高。其实,你可以考虑先加盟某一家品牌园艺店。

4、做美容行业,倒是可以从小做起。找一个居民聚集区,请几位高水平师傅,很快可以见利润。但发展过程中,要迅速扩大,吸引更多客户不容易。

5、总之,各有利弊。否则,大家都去做一行,另一行就没人做了。你应当据实予以决策。

⑹ 插花和化妆什么意思

插花和化妆是一种艺术,它们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美丽,更有魅力。插花是将花束或者花朵氏没带插入花瓶或者花察迹篮中,以增加美感。而化妆则是使用化妆品来改变歼芦自己的外观,以达到更加美丽的效果。插花和化妆都是一种艺术,它们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加美丽,更有魅力。

⑺ 结婚穿婚纱化妆的头上可以插花吗

可以,现在走清新路线的婚礼造型都用鲜花做发型饰品来点缀,很唯美很浪漫

⑻ 17岁女生学化妆还是学插花

都可以的,化妆可以教你更精致,插花可以提高你的品味叫你看起来更优雅

⑼ 化妆和插花那个有前途请各位哥哥姐姐帮帮忙!

当然是化妆喽,插花局限性太大了,受节日、季节的影响蛮大的,化妆既可以做化妆师,又可以自己开店做老板,也可以去影楼上班,就业前景广泛!

⑽ 隋唐时期的男子为何喜欢“妇人装饰”化妆插花等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畸形审美情趣:男女着装佩饰以阴阳颠倒为美。女子常着男人装,而男子则为妇人之饰,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过分注重其仪容的修饰与化妆,用面脂、唇膏、簪花等女用化妆品粉头饰面,一度成为一种时尚。身为男子却爱化女性妆、佩女性饰。

这种畸形审美情趣,古月清照认为与时下的伪娘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各朝各代中此文化无疑以隋唐五代最甚!

从史书上我们不难发现,隋唐五代时期的男子中多小白脸。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便是典型的小白脸。《旧唐书》上说张氏兄弟是傅粉施朱,衣锦绣服,那张昌宗更是被美誉为人言六郎(张昌宗排行老六)面似桃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男子弄得油头粉面,扮装得像一个现代人妖,大概跟武则天、太平公主等大唐权贵妇人喜好小白脸有很大关系。武则天挑选陪侍美少男的标准就是洁白美须眉。

既然上层权贵妇人喜欢小白脸,朝野上下就竞相仿效之,男子做美容、化女妆,装饰打扮标新立异,日渐成为一大时髦。《新唐书》记载唐朝末年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矜严盛饰,不仅相貌雄奇、性情严谨,还喜欢修饰外表,每当他梳洗时,便命侍者前后置放两面大镜子自照。唐懿宗时代的诗人李山甫姿容秀美,头发长达五尺余,每次沐浴后便让二婢女把长发捧金盘承而梳之,遇到有客人造访时,常常会将其误认作女子。

唐代小说家沈既济最早借狐仙拟人的《任氏传》一书中,描写拆扮了一个风流才子韦,这韦打探到朋友新近物色到一位绝色美女(实为狐仙),遽命汲水澡颈,巾首膏唇而往。从中可知在当时男子使用唇膏是件很平常的事儿。当然,韦之类的风流男子也惯于傅粉施朱,打点粉底再抹面脂,在武则天时期的男子中已经流行。

曾任唐朝宰相的路岩善于修饰,曾经成为时尚男子仿效的对象。路岩裹的幞头(包头的软巾)式样很美,很快就风靡一时。为标新立异,路岩就剪掉了幞头纱巾的脚。于是知情者在街巷遇见仿效路岩原幞头四处炫耀的,便会讥笑道:路侍中(路岩曾任侍中,即宰相)早已不戴这式样了。

隋唐五代时期的时尚男子还流行以香熏衣。用香熏衣之俗,大抵始于汉代,至唐朝已经十分盛行。《旧唐书》上说曾任太平节度使的柳仲郢以礼法自矜,厩无名马,衣不熏香。官吏不以香熏衣被史书上作为以礼法自矜的例证之一,可见当时男子熏香风气的盛行。

这一时期的男子还流行戴簪花。簪花本是古代女子将花朵插戴在发髻或冠帽上的一种装饰美化差仔,其花或鲜花,或罗帛等所制。在唐代的绘画作品中有不 *** 女戴簪花的形象,如《簪花仕女图》等。但最晚在唐玄宗时便有男子簪花的记载。玄宗时期的汝阳王小名花奴,他曾为玄宗敲击羯鼓,玄宗听得欣喜便亲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又一次玄宗与曾任中书舍人的唐代文学家苏F等郊游,苏F即兴作诗,玄宗认为是美文,就将御花(玄宗自己头上所戴)插在苏F的头巾之上。由此旅庆灶可知,当时至少在宫廷中已经流行男子簪花。

男子簪花风俗,还能从这一时期的不少诗作中得到印证。杜牧便有诗曰尘世难适开笑口,菊花须插满头归。这菊花是插在男子头上的。大约自五代起,男子簪花已经开始流行,至五代后期更是蔚然成风,乃至成为官方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后梁开平年间,有个叫李梦符男子,洁白美秀如玉人,四时常插花遍历城中酒肆,高歌狂饮,还作诗称插花饮酒无妨事,樵唱渔歌不碍时。后唐人霍定每逢春游曲江时,即花重金雇员偷采贵族宅院中的名贵兰花插帽。闽主王延羲在遇害的当天,还在头上插了几朵花,从宫殿出来时,门帘三次拂落簪花,他整花上马,却遭侍卫杀害。

热点内容
一朵荷花卡通 发布:2025-09-13 06:06:16 浏览:401
那荷花的粉 发布:2025-09-13 06:04:49 浏览:637
七夕后折扣 发布:2025-09-13 05:46:34 浏览:384
日本樱花眼男孩 发布:2025-09-13 05:45:58 浏览:862
七夕吃饱了 发布:2025-09-13 05:45:58 浏览:491
情人节送公仔花 发布:2025-09-13 05:45:51 浏览:598
拉拉番号百合 发布:2025-09-13 05:44:21 浏览:265
樱花简沫 发布:2025-09-13 05:34:58 浏览:118
2月兰花图片 发布:2025-09-13 05:09:31 浏览:444
女尊忠犬樱花 发布:2025-09-13 05:05:49 浏览: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