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花卉
A. 去湿气的植物有哪些
龟背竹:能够吸收空气中的闭哪甲醛,并降低室内的湿气和雾气。 虎皮兰:被称为天然净化器,适合在南方地区养殖。 龙骨花:每隔2个月左右应施轿携码加一次有机肥。 绿萝:气生根能吸进水分和水雾。 常春藤:耐阴耐旱,对环境适应性强。
去湿气的植物种类
1、 龟背竹
龟背竹是非常容易养护的观叶植物,其叶片四季常青、宽大开裂,奇特美观,植株能够吸收空气中的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还可以降低室内的湿气和雾气。
2、 虎皮兰
虎皮兰被称为天然净化器,能够吸收室内八成以上的有害气体,也有着非常好的去湿效果,适合在南方冬季养殖,可以降低卧室内的湿度,避免过于湿冷。
3、龙骨花
龙骨花叶片厚实,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起到祛湿的作用,并且龙骨花的养护很简单,除了正常的浇水和光照之外,每隔2个月左右应施加一次有机肥。
4、 绿萝
绿萝叶子四季浓绿,将其摆放在家里,生机勃勃,并且绿萝会长出来很多气生根,从而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另外,植株对日照要求不高,一般光线明亮的环境即可生长良好。
5、 常春藤
常春藤茎上有气根,能够进行攀爬,还可以吸收水分,起到祛湿的作用,常春藤是很好养的植物,比较耐阴耐旱,还隐橡有很好的空气净化性能,适合新装修的家庭摆放。
B. 牵牛花子的功效与作用 去除湿气
牵牛花子的功效与作用就是去除体内的毒素和湿气,然后进行身体的一个新的循环,然后,我们不能只依靠药物和食物来排除体内的毒素,我们最好是使用有氧运动和瑜伽等等,这样的方式对我们身体的帮助会更加大,然后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牵牛花可作为小庭院、居室窗前遮阴、篱垣的美化,具有观赏的作用,它的种子还能入药,具有泻水利尿的作用。它可以刺激肠道,较快蠕动,造成腹泻。有非常好的利尿消肿作用,它的叶子还能作治虫伤的药。
牵牛花入药的部分是种子,黑色的种子,含伏人们叫它为“黑丑”,米黄色的为“白丑”。种子中含有色素、脂肪油、有机酸等成分,对人体的健康有益。入药多选择“黑丑”,具有泻水利尿的作用。将其研磨成粉末,睡前涂抹于患处,第二天清晨用清水洗去,延续一个周,具有消除斑点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是药三分毒,牵牛花的种子既然可以治病,就要有一定的毒性,千万不要直接口服。
关于牵牛花的功效和作用帅帅就说到这里啦,还滑好是那句话,是药三分毒,按照合理的方式来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绝对不能口服哦,牵牛花的种子是有一定的毒性的,切忌不可口服。
1、药用功效,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有强烈的泻下作用。牵牛花的种子为常用中药,有泻水利尿,逐痰,杀虫的功效。(注意服用时一定要严格按量,不可多服,谨遵医嘱)
2、食用功效,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症。信老铅 (注意服用时一定要严格按量,不可多服)
3、观赏作用,牵牛花花朵颜色鲜艳多样,外形美观,是常见的观赏植物。
C. 凤仙花的介绍 凤仙花的功效作用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急性子,凤仙透骨草,拉丁文名:Impatiens balsamina L.牻牛儿苗目、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花卉,[1] 全株分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什么是凤仙花?凤仙花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凤仙花的资料,欢迎阅读。
凤仙花的介绍
凤仙花, 中药 名。为凤仙花科 植物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解毒 杀虫之功效。用于 风湿 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经轿滑春闭 腹痛 , 产后 瘀血未尽,跌打损伤, 骨折 ,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 灰指甲 。
别名
金凤花、灯盏花、好女儿花、指甲花、海莲花、指甲桃花、金童花、竹盏花。
入药部位
花。
性味
甘、苦,微温。
归经
归肝、肺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
主治
用于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
相关配伍
1、治风湿卧床不起:金凤花、柏子仁、朴消、木瓜煎汤洗浴,每日二三次。内服独活寄生汤。(《扶寿精方》)
2、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凤仙花)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酒服三钱。(《纲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鲜品可用至3-9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研烂涂;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体虚及孕妇慎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阴、烘干。
二、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形态特征
凤仙花又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凤仙、旱珍珠。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肉质,直立,粗壮。闭耐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生长环境
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饮片性状
为干燥皱缩的花朵,顶端卷曲,表面红色或白色,单瓣或重瓣。花萼3,1枚形大如花瓣;花瓣5枚,旗瓣圆形,先端凹入;翼瓣各在一侧合生2片。雄蕊5,雌蕊柱形,先端5裂。气微,味微酸。
药理作用
凤仙花水浸液(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凤仙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 性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关论述
1、《纲目》:“主治蛇伤,擂酒服及解让蚂。活血消积。”
2、《医林篆要·药性》:“花可洗疮解毒。”
凤仙花的功效作用
【功效与作用】
凤仙花,别名:金凤花、洒金花、芰芰草、假桃花、指甲草,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干燥花。甘、温。
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单方煎服。
【药物形态】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花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根据花型不同,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凤仙花用种子繁殖。3—9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这样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加些明矾捣碎后,可染指甲。
【临证应用】防治指甲沟发炎、肿痛以及灰指甲、鹅掌风等。本品60g,冰片5g,白矾30g,米醋300毫升,共捣烂如泥,外搽患处。
【药理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化学 成分】含花色甙、矢车菊素、飞燕草素、槲皮素等。
【用量用法】6——10g,水煎服,或入剂。外用适量。
D. 什么植物可除湿
1、绿萝。绿萝着实是盆栽绿植中的人气款,绿化效果极佳不说,价格也比一般的绿植盆栽实惠,虽然不是非常昂贵的品种却能满足许多的需求点。作为典型的攀缘植物,绿萝具备着除湿效果。
2、吊兰。吊兰能在微弱的光线下进行光合作用,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一般房间养1-2盆吊兰,其对甲醛的吸附量相当于10g椰维炭的吸附量,能将空气中有毒气体吸收殆尽,一盆吊兰在8-10平方米的房间内,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
E. 家里湿气重如何去除
1、可以养一些除湿的花卉。
一般来说其实在门窗全部打开的时候,这样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才会产生对流,这样大约只要15分钟就可以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做一个交换了,但是要注意需要将门窗都打开这样才会有对流的效果。让空气与阳光照进房里,能达到很好的除湿效果。
F. 哪个花盆防湿气最好
花盆与防湿无关。
建议在家中花盆里栽种以下植物来除湿:
1、虎皮兰,是常见的家庭花卉,它因为挺立的叶片和耐养的脾性被很多花语喜爱着。虎皮兰是一种很好的净化植株,它能够依靠它宽大的叶片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湿气,之后再通过作用释放氧气。
2、芦荟,同样是宴帆比较常见的植株,大家都知道芦荟的汁液有妙用,不仅能够消炎止痛而且还能够解毒去火,芦闷腔荟的叶片厚度很饱满,也就意味着能够吸收很多空气中的物质。
3、琴叶榕,它晌罩雹的叶片很大,摆在客厅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而且它的吸收作用极强,被誉为是“烟尘的克星”呢。琴叶榕通过呼吸作用能够吸收掉废气,之后释放出新鲜的气体,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良好的作用。
G. 卧室里湿气重放什么花草
卧室潮湿是很抄让人烦恼的袭,尤其是在多雨的春季,卧室里湿气重放花草不合适的,建议放仙人掌吧,就仙人掌没有水分。下面我给您介绍几个除湿的好办法:
霉雨季节房间除湿窍门:
霉雨季节除湿窍门一:霉雨季节的下雨天气,尽量少开窗,以降低房间的湿气;
霉雨季节除湿窍门二:在霉雨季节有阳光的时候,尽量保持房间的通风,下午四点左右就要把窗户关闭,以防止湿气的进入.
霉雨季节除湿窍门三:霉雨季节要尽量保持房间的整洁,尤其是棉被衣物等,最好叠放整齐,以防止吸收湿气.
霉雨季节除湿窍门四:霉雨季节里有种植花卉的,要经常搬到室外晒太阳,浇水尽量在室外进行.防止由于室内干燥而使花卉的水分蒸发,加大了房间的湿气. 防潮除湿之妙法篇
防潮除湿的方法有不少,可以有效改善家居的整体湿润环境。这些防潮除湿方式做起来毫不费劲,适合忙碌的人们对付潮湿的“回南天”。以上的几点给您做参考,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觉得对你有所帮助,请关注一下作者,并给个拇指哦。
H. 这些花不仅美丽还有解暑功效,夏天有妙用
夏季天气既闷热又潮湿,睡觉时不开窗则闷热难受,开窗则老幼体弱者很容易感冒,轻则全身酸软不适,重则发热、头痛、腹泻。且暑天很多人喜食冷饮、瓜果,食物又易腐败,吃后很容易患吐泻等胃肠道疾病。在此介绍一些夏季常见的具有解暑功效的花类中药,以供酌情选用。
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因一蒂两花、黄白相映故得名,又有“二花”“双花”之称。
《本草正》记载:“其性微寒,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金银花性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具清中兼透的特点,既可清泄里热又可透散表热。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可取10 20克代茶饮。
金银花开花时间在5~6月,初开时色白,二三日后逐渐转黄。当花蕾上部膨大、由绿变白、尚未开放时采收最为适宜。采后应立即晾干或烘干,防止沤花发霉变质。晾干时不宜任意翻动,以防花发黑。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及疮疡属阴者慎服。
野菊花
野菊花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头状花序的外形与菊花相似,漫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以色黄无梗、完整、味苦辛、花未全开者为佳。《本草汇言》记载:“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有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的功效。可用治夏季发生之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内服取9~15克,水煎服或代茶饮。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以及孕妇慎用。
扁豆花
扁豆花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的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四川中药志》记载其功效为:“和胃健脾,清热除湿。治暑热神昏,湿滞中焦,下痢脓血,夏日腹泻及赤白带下”。扁豆花味甘,性平。具有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之功效。常用于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内服,3~9克。外敷使用时可研末或捣汁。
于7 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
南瓜花
南瓜花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南瓜的花。《本草再新》记载:“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滋肾水。治肝风,和血养血,调经理气,兼去诸风。”南瓜花味淡性凉,归脾、胃经,有和胃、祛风、解暑热、利湿、消水肿之功效。有益于乏力、少尿、水肿、倦怠等症的缓解。干品用量9 15克,煎汤内服。鲜品可以作为食材,炒制或炖汤食用。
南瓜花花期在6~7月,于花期盛开时采集,晒干或鲜用。
需要注意的是,胃寒胀闷者不宜食用南瓜花。
厚朴花
厚朴花为木兰料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花蕾。据《饮片新参》记载,其功效为“宽中理气”,可“治胸闷,化脾胃湿浊。据《四川中药志》记载,其功效为“宽胸理膈,降逆理气”。其性温,味苦,归脾经、胃经,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宽中的作用。常用治夏季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疼痛等。现代研究发现,厚朴花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用量3 6克,煎汤内服。
本品于春末夏初时节采收。
需要注意的是,本品阴虚燥热者忌用。
茉莉花为木樨科素馨属灌木植物茉莉的花。《本草再新》记载:“能清虚火,去寒积,治疮毒,消疽瘤。”《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和中下气,辟秽浊。治下痢腹痛。”《饮片新参》记载:“平肝解郁,理气止痛。”其味辛微甘,性温,入脾、胃、肝经。具有理气止痛,辟秽开郁的功效。茉莉花可治疗夏季暑湿夹杂,阻遏中焦,胸膈不舒,泻痢腹痛,头晕头痛,目赤,疮毒。内服煎汤,用量为3 10克,或代茶饮。
于夏季茉莉花初开时采收,立即晒干或烘干。
丝瓜花
丝瓜花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花蕾。《滇南本草》记载其“清肺热,消痰下气,止咳,止咽喉疼,消烦渴,泻相火”。
丝瓜花性寒,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夏季热伤风,肺热咳嗽,咳吐黄痰、舌苔黄,可以治疗咽痛,还可以治疗鼻炎、鼻窦炎、鼻流浊涕,另外可以治疗疔疮、皮肤感染。丝瓜花还有清热、通便的作用。可以入煎剂,也可以捣烂之后敷在痔疮和疔疮上,起到消炎、退火的作用。内服3~9克,水煎服。
通常于夏季开花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百合花
百合花别名逢花,夜合花。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的干燥花。《滇南本草》记载其功效为“止咳嗽,利小便,安神宁心定志”。百合花气香,味酸微苦,性微寒,归肺、肝、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平喘,利大小便的功效。与冰糖、绿豆同煮粥、汤,可清暑养阴。与红枣、莲子同煮粥、汤,可治神经衰弱、心烦失眠。
百合花可内服外用。煎汤内服,3~6克。外用一般煎水洗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禁服;中气虚寒,二便滑泄者忌之。
密蒙花
密蒙花《本草害利》记载:“密蒙花,味甘性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云翳,赤肿眵眼,小儿疳气攻眼。”密蒙花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的作用,可治夏季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味甘,微寒。归肝经。可用治夏季发生的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内服,3~9克,水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本品。
木槿花
木槿花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本草汇言》记载:“能除诸热,滑利能导积滞,善治赤白积痢,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温饮。”其味甘苦,性凉,归脾、肺、肝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润肺止咳之功,可治疗夏季暑热伤肺之咳嗽,咳血,亦可治疗肠风泻血,赤白下痢,痔疮出血,白带,疮疖痈肿,烫伤等病症。内服煎汤,干品3~9克,鲜品10~20克。外用适量,研末或鲜品捣烂调敷。
于夏、秋两季,选晴天早晨,花半开时采摘,晒干。
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因具有滑利之性,易导致滑胎,故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