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插花型贫困县
⑴ 全面落实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其中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指
然后呢 问题解决了吗
⑵ “插花贫困地区”是什么意思
插花贫困地区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之外、相对比较发达的县(市、区)内的贫困乡(镇)、村。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县在大多数人口都已经脱贫致富的情况下,还有一少部分人或地区处于贫困状态且零星、分散地分布在整个县域范围,插花贫困概念是相对于区域性、普遍性的贫困来讲的。
(2)17个插花型贫困县扩展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项目管理: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颁发的《全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实行经济开发项目管理,必须同制订扶贫规划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调查,摸清底数,明确对象,根据具体情况,选定开发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分期分批地解决温饱问题,进而脱贫致富。
第三条按项目投资和管理,是农村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上的深入改革。通过项目管理把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发展规划具体化,把有限的各项扶贫资金集中起来有选择地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按科学的管理程序投资,提高经济开发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造就新型的管理人才。
第四条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重点扶持的办法。四十八个贫困县应把搞好经济开发,发展商品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四十八个贫困县以外的插花贫困地方,原则上由所在县采取多种渠道给予扶持。
⑶ 甘肃省大学生补助政策
当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申请入学资助项目,解决入校报到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就读本省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每人1000元。学生可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办理。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是由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贷款学生在读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毕业后三年间为还本宽限期。
⑷ 一般哪些人被派去驻村
1、关于驻村工作组,即机关帮助农村的工作组,机关里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有驻村工作组。如组织部、水利局、农委等。要求很多,实际上,主要是争取资金。
2、关于组成人员,有一个人来带队是肯定的,即本单位的某一副职,如组织部副部长,水利局副局长,正职一般不挂职。至于其他的具体人员,单位里任何人都有可能,但一般是老中青搭配。
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载体,是推进“走基层”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新时期扶贫攻坚行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贫困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更好地为推进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以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为主战场,聚焦贫困县、乡、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精准选好配强干部、培养开发人才,力争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使每个贫困县(市、区)都有一支思想解放、奋发有为、能力强、作风实,真正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队伍;都有一批熟悉现代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开展技能服务,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措施
1.实施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推进干部“逢提必下”制度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从2017年开始到2017年,每年从省、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双联”单位选派1000名45岁以下、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经历单一的县(处)乡(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到58个贫困县(市、区)的1000个班子最弱、扶贫任务最重的贫困村挂职,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主要职责是协调落实扶贫攻坚任务,整合扶贫干部力量,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自身建设,帮助建强村级党组织。加强对2013年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每周至少调研一户贫困群众、每月组织一次党课、每季度开展一次党员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小结、每年为群众兴办一件实事、每年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每年向乡镇党委汇报一次工作。对在贫困乡镇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工作一年以上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支教支医干部,在提拔使用时可视为有基层工作经历。
2.实施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行动。从2017年开始到2017年,每年从省直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省属国有企业选派58名年龄在50岁以下、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58个贫困县(市、区)挂任县(市、区)委副书记,牵头负责班子最弱、扶贫任务最重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配合当地组织人事部门督促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好扶贫攻坚任务,协调省市相关单位开展好联村联户行动。
3.实施干部能力素质锻造行动。依托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甘肃乡村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对贫困县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乡镇领导、驻村干部,开展精准扶贫能力培训,用3年时间普遍轮训一遍。加强乡村干部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专题培训,采取集中教学、现场观摩和操作实习等全过程培养模式,每年组织培训2000人次,使每个贫困乡村都有一批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型”干部。
⑸ 甘肃省的58个贫困县和19个插花县是哪些
国家集中连片特来殊困难地自区贫困县(58个)
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43个)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县、积石山县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镇原县
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麦积区、张家川县
庄浪县、静宁县
榆中县
会宁县
古浪县、天祝县
武都区、宕昌县、西和县、两当县、文县、康县、礼县
临潭县、舟曲县、卓尼县、夏河县、合作市
仅是国家片区县(15个)临夏市
庆城县、正宁县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
永登县、皋兰县
靖远县、景泰县
成县、微县
迭部县、碌曲县、玛曲县
插花型贫困县(省扶县)(17个)
西峰区
秦州区
华亭县、崇信县
七里河区
白银区、平川区
民勤县、凉州区
甘州区、肃南县、山丹县、民乐县、高台县
玉门市、瓜州县
永昌县
⑹ 精准扶贫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精准扶贫专项计划是指高职院校安排专门计划招收我省扶贫办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考生的计划。
法律依据:《甘肃省精准扶贫普通高中教育专项支持计划》一、目标任务
重点提升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能力,提高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内涵和质量,促进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到2017年,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培训基本纳入“国培”计划,并完成一轮次的培训;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学校特色化进一步发展;完成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申报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的学校的预评估;制定出台普通高中“一对一帮扶”实施方案和学科基地“送教送培”活动方案,并启动结对帮扶和“送教送培”工作;制定出台普通高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普通高中教育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显著提高;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成效显著;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保障贫困地区和困难家庭子女均能够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实现贫困地区高中教育“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目标。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接近90%,初步形成具有民族和区域特色的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