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杨氏花卉

杨氏花卉

发布时间: 2023-04-03 14:23:38

① 哪位知道杨贵妃花的相关内容

一、杨贵妃,中国历史上最特出的女人

中国历史,就从文献最少的夏代起计,每一个朝代,大抵都有些特出的女人。“特出”,指其本身的姿色美丽以及和政治的关连;任何一个朝代的美丽女人,倘若没有强烈的政治陪衬,便不会享大名,流传后世。
举例来说,最古老的夏代,末代帝王桀的妻子妹喜;其次,商殷的纣王妻子妲己;周的幽王之妻褒姒。被列为亡国的美女,是祸水!虽然褒姒并未使周亡,但丈夫被杀,王都东迁,人们也就含糊地将之列入亡国祸水类中。
这是中国史上可考的最早的三个朝代,便已如此了。往后去,文明进化,政治权力兴替间,总会有一些美丽的女人出现,组织和构成所谓的“历史悲剧”,于是乎,有所谓“女祸”,有所谓“红颜薄命”等等说法配逗罩。
那些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大致是少有“福寿全归”的。长春不老的夏姬下落不明;西施是否被淹死不知道,后人珍惜一名美人,把她送给范蠡作结,聊以自慰而已;其余如楚霸王的虞美人,汉高祖的戚夫人,死得都很惨。王昭君虽然嫁得很好,丈夫死了,丈夫的儿子再娶她(不是她的儿子),一样有崇高培闹的地位,但在汉民族的心理上,这样的远托异国,又总是可悲的。再往下数,历代美女,几乎脱不了悲终。而从青春华茂到悲辛收场,有史以来,集其大成而又奇诡多变,故事流传最广最久的,要算唐朝玄宗皇帝的贵妃杨玉环。
我处理中国历史,以夏禹为有史之起点,以前自然有,但只是一些传说,完全不能称为史,此后,我的大划分代为: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南北朝的大混乱;唐玄宗天宝之乱;蒙古人统治中国;孙文创中华民国。
这个大划分,以唐玄宗天宝之乱为中国命运的转折点。自天宝之乱以后,中国就长期向衰了,这是从文治教化整体的辉煌而言,一时的武功或疆土扩大,是不足道的。
天宝之乱,主要人物或代表人物,自应是当时的皇帝李隆基,但史家和文学家们,把天宝之乱的重点落在马嵬坡事件上,于是,杨贵妃便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代表人物。
这其实是很荒唐的,但把一个并非政治性的女人来承担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包袱,又是中国趣味——中国哲学的奥妙所在。
把这个大包袱让杨贵妃背上,在当时就已如此了,在此,可以引二十八字为证;唐僖宗朝宰相郑畋有诗如下:肃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这一首诗后面十四字去掉也不妨,前面十四个字,写尽了大唐皇朝由危亡到复兴的关键所在:“杨妃死”,危亡的厄运解除,“肃宗回马”,即太子李亨离开父皇而领一军奔灵武自立为帝,展开反攻,收指空复失土,中兴唐皇朝。亦即“云雨虽亡日月新”七个字所表现的,“云雨虽亡”是杨贵妃的,“日月新”则是唐肃宗的,那意思是:杨贵妃虽然遭难但唐皇朝终于复兴。
这一首诗包含的意义很广,对杨贵妃之遭难,寄予同情——一死而中兴国家,死亦得所。
——中国的旧诗,作得好的,常能用极少的字包括叙事和评论在内;但毛病在于这需要熟知史实的人才能了解,即以上举郑畋这首诗,后来被人改(或抄误)成“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本意全失,且成俗唱了。
我引此,用以证唐朝人把本朝的兴亡之际的大包袱推到杨贵妃身上。而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史的转型期,是以越到后来,杨贵妃所背的包袱也越大了!从夏禹开始到现在,四千零数十年间,没有一个女人身负的包袱有如此之重大的!
平时,我们泛泛而道杨贵妃,一个美人,自霓裳羽衣舞至宛转蛾眉马前死,繁茂悲辛的故事,乃至情天长恨,属于儿女情的,但是,扩大了来看这一个故事,所包含的实在很多。
以上是杨贵妃故事政治、历史的方面。
而在文学上,杨贵妃其人更张广大,自公元七五六年杨贵妃死(官定的死期)到如今,杨贵妃其人其事,成了中国文学创作最大最广的共题。
唐朝,是中国史上文化、政治、经济最发达的一朝,也是特出的有言论自由的朝代。唐朝人虽然有不少文字上和语言上忌讳,但忌讳的范围以私人之间为主,一般的,可以放言无忌。批评皇帝,拿皇帝的故事作诗作文,甚至讲得很不堪,亦不会遭祸。在杨贵妃生前,文人对她品评有之,对杨氏家族讥嘲也有之,到她在马嵬驿遭难后,她的故事迅速地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上的主题,并且随着时间而更加深广,渐渐,唐朝的文人把歌咏杨贵妃故事当作一种“考试”式的共题。白居易的《长恨歌》自然考得了古往今来的第一名。但在“长恨歌”出现之后,文人依然热心于自这一个“共题”而孜孜不倦于“考试”,借此来练习和表达自己的史才,诗笔,议论,想象……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商隐,对咏杨贵妃故事是极为热衷者之一,李商隐所作不及《长恨歌》,李又好在字面上作评断,而且多局限于儿女情,不过,从李商隐的作品中,却让我们得知了:唐人对皇家的言论自由到了可惊的宽容程度,举例: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华清宫)
这首诗是讽刺的,但力求在“考试”中作惊人语,结果却不伦不类了,褒姒“使”她的王死,杨贵妃没有“使”她的皇死,这成了什么话?但由此可见言论自由的放任程度。另外,李商隐最出色的一首咏杨贵妃的诗:“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这两句虽没沿袭《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的提示,但翻了新意,作为杨贵妃在海外得知玄宗皇帝被废被囚。这对杨贵妃逃亡到日本传说,有进一步的传播作用。同诗最后两句:“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芦家有莫愁”,再加“君王若道能倾国,王辇何由过马嵬”,那是直接批评皇帝无力护全一名女子以及“有情”的虚假,亦属于言论自由的顶端了!更有一首:“骊山有感”咏杨妃云: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这首诗一些也不见好,但却赤裸裸地写出了玄宗皇帝夺取儿媳为妻的事实,再道出寿王以后处境的尴尬。诗虽然不见佳,但总是有新意在。
上面,我零乱地取了一些诗句,为了引发杨贵妃故事的若干特出点。
唐朝人就此完全不避讳的,杨贵妃先为李隆基的儿子、封寿王的李瑁之妻,后来父皇取儿媳为妻。
这是杨贵妃故事的第一阶段,当中国的社会道德律更变之后,有许多“卫道”之士,拼命要否定这一故事,有的人以事实俱在,无可否定,求告和恫吓兼施,命人们不可提及此事,甚至搬出孔夫子,“春秋为尊者讳”,唐玄宗是尊者,千万不可说他这一宗乱伦的丑事啊!到了清朝,中国自南宋以来积累起来的社会道德律,几乎比泰山高,比长城固,如朱彝尊其人,想尽办法来遮掩杨贵妃先事子,再事父的故事,他“考证”杨贵妃虽寿王妃,但却是处女入宫,所以,唐玄宗虽有丑闻,并不太严重。
这是可怜亦复无知的新道德保卫者的自我欺骗。唐朝人自己不以为是违反道德律的;官文书记载,至今仍存,后人为了后起的对妇女的道德律而大叫,其陋可知,从而也可见中国的文化的向衰。为此,在讲故事之前,特别将它提出来。
关于杨贵妃的婚姻,现存“唐大诏令集”(按即皇帝命令,俗称为圣旨的东西)卷四十,“诸王册妃”类,及“王妃人道”类,有两封诏令,直接提到,一封诏令,间接相关,摘要如下:册寿王杨妃:“维开元二十三年,岁次乙亥,十二月壬子朔,二十四日乙亥。皇帝诏曰(中略)……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长女,公辅之门,清白流庆……今遣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持节册尔为寿王妃……”
“同中书门下”,即是宰相。册杨玉环为寿王妃,有年月日可查考。册妃,等于现在的订婚。“册”后,尚有不少繁文褥节(见开元礼),大约需要半年或一年才能结婚。估计:杨玉环嫁到寿王李瑁那儿,应在开元二十四年夏秋,再推迟些,或开元二十五年初春,要再迟,便少有可能了。(按:旧、新两唐书的杨贵妃传,对杨玉环出身,似有故意的错乱或隐蔽,旧唐书连杨贵妃的父名都弄错,且完全不提先嫁寿王事,新唐书主修者不敢太抹煞事实,加入先为寿王妃语,但对杨玉环的父叔,却蒙混过去,因为新唐书取旧书资料,二传皆乱采传说,荒唐不经,不必深信。)
寿王的亲母武惠妃,为皇帝所极宠,她的女儿咸宜公主嫁杨洄,据史书载:杨洄与岳母武惠妃同谋,陷害三位皇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李隆基于开元二十五年四月,将这三个儿子废为庶人,随后又赐死于城东驿。武惠妃这样做,据说是为她亲生的儿子李瑁夺取太子地位,这是可信的。然而,武惠妃本人,却在同年十二月死了,死时才四十岁。史书说,武惠妃是被三位皇子的鬼祟而死的。
至于杨玉环入宫,中间有一个转折,并不是名义上直接由寿王妃变成贵妃的,“唐太诏令集”卷四十有“道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中曰:“……寿王瑁妃杨氏,……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宜度为女道士。”
此敕文不曾留下年月,但仍可以考据的:第一、度杨玉环为女道士,必然是皇帝先和她奸好之后的事,据《新唐书》本纪第五玄宗纪,开元二十八年条下云:“十月甲子幸温泉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
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虽缺了年月,但参照本纪,我们可以定出:皇帝和儿媳杨氏奸好,当在开元二十八年十月(或稍早,但以十月赴温泉宫时带到骊山以供淫乐的可能最大)。如此,则度为女道士的正确时间就容易考出了,李隆基的亲母窦氏(太后)死忌在正月初二。敕文中“属太后忌辰”,当是开元二十九年的正月初二。(公元七四一)
杨玉环做寿王的妻子,应当有三年多或四年多,结婚至四年,岂有再是处女之可能?何况,唐朝人又并不重视处女膜的。
杨玉环入宫为女道士(在内宫的太真观,不是长安市的太真观),过了四年多,才被册立为贵妃。
父、子之间共妻夺妻,以“女道士”作为过渡,说起来,也可以算避了一下,父亲娶的是女道士,并非儿媳。儿子则在这四五年间没有正式妻子了。天宝四年(公元七四五)七月二十六日壬辰,皇帝再为儿子寿王册韦氏为妃,册韦氏为寿王妃诏,亦存,同见“唐大诏令集”卷四十,皇帝为儿子再册妃后,八月六日壬寅,即册杨太真为贵妃。两册时间头尾在内共十一日。双重喜事来得也真快。
杨贵妃入宫问题,自南宋末年起,就成了中国历史、文学、乃至社会上的大问题,卫道之士,竭尽心智要缝补一个古人的处女膜。以现代观念看,这是很无聊之事,但在过去六百年间,此事关系社会风教,大得很。
南宋以后,中国女人裹小脚,等于半废了二分之一的人口,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也自行在思想上裹小脚,使中国长期不能进步,这是因,而此因又可以说出在杨贵妃的身上。
除了政治包袱之外,杨贵妃又背上了一个社会道德的包袱。
在此,先交代了属于正派的有关杨贵妃的大事,这属于严肃和沉重的一面。下面,我再作一篇引言,讲讲马嵬坡事件的来龙去脉。读者们将来看故事,可以有一个概念,同时,也轻松一些,把杨贵妃可能没有死而逃到海外说一说,考一考,事属渺茫无稽,但很有趣,至少比使杨贵妃背着上面所说的包袱为幽雅和风趣一些。

二、马嵬事变和杨贵妃生死之谜

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传播最广和久远不衰的叙事长诗:《长恨歌》,作者白居易以杨贵妃的故事串连成此巨制,他写杨贵妃在马嵬坡事变时: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这是文学作品上记杨贵妃的死,是记实。只小有考证上的错误:杨贵妃死于马嵬驿时间为:天宝十五载(即至德元载,公元七五六)六月丁酉(十五日),其时,天子只四军,据旧唐书玄宗皇帝纪:“六月壬寅(二十日)次散关,分部下为六军。”
“六军”是在杨贵妃死后五日才建制的。马嵬坡事变,只可称“四军不发”。不过,文学作品上这样的小误,实无损记实,因为有不少专家编著的史书,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也一样系错了时间,甚至,连旧唐书本身,也前后错记,六军建制,玄宗纪系时和肃宗纪系时亦各记一日。
我先引白居易的《长恨歌》,那是为了简单明白,只用十四个字注出了杨贵妃之死。
旧唐书本纪第九,记马嵬兵变:“……丙辰(按:辰应为申字之误)次马嵬驿。诸卫顿军不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奏曰:‘逆胡指阙,以诛国忠为名,然中外群情不无嫌怨,今国步艰阻,乘舆震荡,陛下宜徇群情为社稷大计,国忠之徒,可置之于法。’会吐番使二十一人遮国忠告诉于驿门,众呼曰:‘杨国忠连蕃人谋逆。’兵士围驿四合,乃诛杨国忠,众方退。一族兵犹未解,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新唐书本纪第五,记马嵬兵变云:“……丙申,行在望贤宫,丁酉次马嵬;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杀杨国忠及御史大夫魏方进,太常卿杨暄;赐贵妃杨氏死……”
(按:杨暄为杨国忠之子;二书所记载,以新唐书确。)
又:旧唐书五十一,列传卷第一;后妃上:“玄宗杨贵妃”云:“……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军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得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新唐书杨贵妃传所载略同,文字稍有出入,有如下数语:“帝不得已,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
司马光资治通鉴引实录记马嵬事变较祥,录如下:“……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此时名李静忠)以告太子,太子未决。令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与胡虏谋反。’或射之中鞍,国忠走至西门内,(搏按:马嵬驿之西门。)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以枪揭其首于驿外门。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秦国夫人……军士围驿,上闻喧哗,问外何事?左右以国忠反对。上杖履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上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爱恩正法。’上曰:‘朕当自处之。’入门倚杖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录韦谔前言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因叩头流血。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谋反?’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陛下则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人入视之。玄礼等乃免胄释甲,顿首请罪。上慰劳之……”(搏按:秦国夫人已早死,资治通鉴误。)
根据以上的记载,杨贵妃缢杀于马嵬坡的佛堂(依唐实录),应该无疑的了。杨贵妃死于马嵬,葬于马嵬,在官文书中,应已确定无疑。同时,我们只从上举简单的官式纪录,即可明白:马嵬兵变,实在是李亨(唐肃宗)所发动的。唐代皇位继承权,自来就不稳定,李亨虽为太子,但能继承与否,不到最后,实无由知。因此,李亨集团乘乱发动兵变,其真正目的,并不是杀杨贵妃,乃在于杨国忠,因为杨国忠是一个有权力的宰相,如果不能去国忠,即无法弑帝或迫帝李隆基(唐玄宗)逊位。是以马嵬兵变发生,杨氏兄妹俱死,李亨在后队得讯,即不再随驾赴蜀,而自帅所部趋渭滨,走奉天而赴朔方,至平凉,再转灵武,便自为皇帝。
资治通鉴卷二一八,唐纪三十四,据唐实录述马嵬事件发生之后,李隆基等待太子不来,有如下一段记载:“……上总辔待太子,久不至,使人侦之,还白状。上曰:‘天也!’乃分后军二千人及飞龙厩马从太子,且谕将士曰:‘太子仁孝,可奉宗庙,汝曹善佐之。’又谕太子曰:‘汝勉之,勿以吾为念。西北诸胡,吾抚之素厚,汝必得其用。’……又使送东宫内人予太子。”
这是经过修饰了的篡位之情况,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这里看得出李隆基无可奈何的心情。
由于目的只在除去杨国忠,国忠死后,新的事太多,迫杨贵妃死,旨在损李隆基的尊严。因此,验尸云云,陈玄礼决不会认真。再者,陈玄礼为了将来自存,以一个军人,叛迫皇帝之后,如再认真验看贵妃遗体,亵渎之罪大矣。这方面,史书所载,亦已很明白;四军将士闻杨贵妃死讯,即欢呼,陈玄礼免甲胄而拜,那是说明了他们并未去验看杨贵妃的遗体。于是乎,杨贵妃生死之谜,就由此而起——其后,又有一连串故事发生。
李隆基自蜀中返长安,为太上皇,权力已失,他欲改葬杨贵妃而不能公开进行,乃使内侍秘密进行,旧唐书杨贵妃传云:“……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命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新唐书杨贵妃传略同,但无“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之句,只言:“启瘗,故香囊犹在。”
以上两种唐书,皆根据唐实录,文字太简略了,且不提改葬事,但强调香囊仍在,这记载便引人玄想,其一:由文句引致之错觉,只剩香囊;其二:李隆基返长安之后,本身处境极劣,改葬杨贵妃为秘密进行,不见尸体,自将引出大事来,甚至会影响到李隆基的生命,于是乃为之讳。至“尸体已坏”说,乃是饰词吧?
因为,杨贵妃不曾死的传说,在当时即已有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当是据传说而将杨贵妃故事神化,不会是完全受汉武帝李夫人故事所影响,李夫人故事被白居易作《长恨歌》时引用衍化,自有其可能,但必然先有传说而才会联想及之。再者,《长恨歌》中记临邛道士入海上仙山访杨贵妃,是基于:一、“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里应已点出了杨贵妃葬处无尸体在;倘若未有民间传说,白氏应不会如此写;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碧落是天堂,黄泉即地府,人死,不入天堂,即归地府,临邛道士既能通鬼神,则“两处茫茫皆不见”,又进一步说出了杨贵妃的未死;三、“忽闻海上有仙山”以下云云,在白居易时代,中、日交往已久,且极为频繁,“海上仙山”,无疑是指日本,实是人境,并非仙山;白居易这样的写法,是文学的而非历史的,在文学作品上,倘若指明人境,那就索然无味了。然而,白氏《长恨歌》用“海上仙山”,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当能明其所指。再者,陈鸿所作《长恨歌传》,对于《长恨歌》中的传说“仙话”,作了很有力的结语:“世所不闻者,余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在此,陈鸿把历史及民间传闻分割了开来。可是,民间传说,有时却比较历史更吸引人和令人愿意相信。
于是,杨贵妃不死于马嵬之说,便流传开来。不但在中国如此,在日本国,杨贵妃逃出中国,卒于日本之说亦甚。而且,在近年间,杨贵妃故事又泛起来。
先说日本的近事:一九六三年,一位日本少女出现于电视,自称是中国杨贵妃的后裔,而且还展视古代文件作佐证。
此一事件曾引起小小的轰动,竹内好主编的日文杂志《中国》,并详记其事。我在那时也曾为此而赴日搜找一些材料。
在日本,有关杨贵妃死于日本的材料,的确有一些,伪真自然无法鉴定(说老实话,伪的多)。但存在久远则是事实。
其所谓遗迹而使人感到兴趣的是:杨贵妃在日本有两个坟墓,一在荻町的长寿寺,又一在久津。两墓皆为石塔,但形状不同,我没有亲至墓地察看,所见到的只是杨贵妃二墓的照片。
此外,又有杨贵妃的像(不知是玉是铜),亦传有二,一在山口的荻町长寿寺,据说是杨贵妃死后,日本人所琢;一在京都,为唐使送往,而两像至今尚存。我到京都几处,俱未曾见到“真迹”,人们指一尊佛像谓为即杨贵妃像,其地似在三十三间附近,我不能相信它是真的,或为导游者任意指点而敷衍。
虽然如此,杨贵妃二墓及二像,又都有典籍记载。我看到好几种有关杨贵妃的文字记载,是古之好事者虚构,或是传奇小说类,亦无由辨别,也不欲认真去辨别。各种文件记载不同,一说杨贵妃东渡,侍女从口,大多死去,杨本人抵日后不久亦死;另一说,杨贵妃受到日本礼遇,还有一些繁茂的故事留下。亦有说杨贵妃到了日本之后,仍有信息托遣唐使带入中原与李隆基……
凡此,如认真去作史料看,那应是无稽的,但是,作为传奇故事看,却有其意趣。
再者,由于上述种种,我们应该从“故事”的角度去推测:杨贵妃是否不死于马嵬坡?是否能东渡日本?
从史书的缝隙中找线索,这两者都有可能——故事性的可能,不是历史的考据。
首先,杨贵妃不死于马嵬的可能性很大。
综合旧、新两唐书及实录与通鉴等记载,马嵬之变的经过如下:第一阶段:唐天宝十五载六月辛卯(初九),安禄山部众攻陷潼关。
——按:唐天宝十五载七月,李亨夺权,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因此,天宝十五载又称至德元载。
潼关失守,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城防御使、兵吏皆逃散,是夜,长安城即因“平安火”不至而知事态严重——“平安火”是唐代一种通讯方法,每三十里设戍所,每日暮,放烟一炸,报告平安,下戍所见前戍所举烟,便随之而举,如此,在很短促的时间内,讯息即可传数十里。
六月初十日,皇帝知大事不妙,上朝之前,密召宰相杨国忠议事,决定出奔。继而上朝,百官惶惶,对时事皆无所指陈,在紧张中的朝会,毫无结果而散。
此日,宫中已秘密从事出奔的准备。
六月十一日,宫中在准备出奔中观望,而朝中则已大乱,杨贵妃的姊妹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入宫,与皇帝相见,商量出奔巴蜀之事。由于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因而杨国忠力主赴蜀。是日下午,市中已乱,有人逃难。
次日(六月十二),不敢在朝中宣布出奔之事,反而扬言御亲征,自然,官员对此是不会相信的,因为哥舒翰在潼关的大军二十万人已崩溃,长安及近郊已无可战之兵,皇帝不可能亲征也。
其次,皇帝发表了人事命令,以京兆尹(以现在官名,即长安市长)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京兆少尹崔光远升为京兆尹。充西京留守将军边令诚,掌宫闱管钥,并命剑南节度大使颖王李璬赴镇,令本道预备接待皇帝西奔。
——在此,尚有一项不同的记载,旧、新唐书及实录等皆言奔蜀出于杨国忠之谋。但《幸蜀记》文则称:杨国忠力主坚守都城勿逃,宰臣韦见素主逃亡,与之力争。并且争执甚烈,韦见素还说出杨国忠通敌,所以不愿皇帝走云云。最后,皇帝接纳韦见素的意见逃蜀。(杨国忠通敌之说,绝对无稽,因安禄山起兵,以诛杨国忠为号召,杨国忠绝无通敌可能。《幸蜀记》此说,应不可靠。)
十二日傍晚前,皇帝自南内(兴庆宫)移居北内——唐皇宫以太极宫(最旧),称西内,大明宫称东内(为主要宫城;大典、大朝皆在大明宫宫城),北内,在地方上应是玄武门西内苑禁区;不过,唐玄宗在位的中后一段时期,以兴庆宫为起居,大明宫在兴庆宫之北,因此,移居北内,也可能是入居大明宫,因为兴庆宫独立孤处在市区中间,安全防卫不及其它宫城,所以移居,是为了安全。
移居后,皇帝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调双禁军,厚赐钱帛,并选了九百匹马。
——这些事,都是在宫城内秘密进行的。
六月十三日(乙未)黎明前,大唐天子与东宫城之内的皇子皇孙、部分嫔妃以及杨贵妃与其姊妹、亲近宦臣、宫人,以及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等,悄悄出延秋门而逃。
——按:长安城九门,东三门曰:通化、春明、延兴;南三门曰:启夏、明德、安化;西三门曰:开远、金光、延平。
其北为皇城,越皇城而北向为宫城。皇城东南西共七门,北面通宫城三门,宫城北通西苑、禁苑,为定武门、重玄门,定武门即前时之玄武门。延秋门之名不见于吕大防长安城图,永乐大典及程大昌宫城图亦阙其名,仅李好文《唐三苑图》志之,延秋门实在是唐宫城之外,并在西内苑之外,为西北宫外禁区的外苑城门,其地为汉时古宫城所在,亦即汉未央宫之西城,此西边墙城,自北而南,有三门,曰:雍门、直城门、延秋门。
皇帝一行人黎明时从延秋门禁区逃出,则前夕之移居北内,当是住玄武门禁军中,非如前人所谓住大明宫也。
我特别指明逃走的地方,是为着这次逃亡是极秘密的,也不道德的。皇帝逃跑,连住在宫城以外的皇族诸王及皇族百官,皆不通知。
皇帝在黎明时逃走了,皇城中人当时亦未知,是日,官员们依然入朝,等到宫城开启,内宫宫人逃奔而出,始知皇帝已弃城而逃,于是,城中大乱,诸皇族中人及百官士民四出逃窜;流氓宵小,出动偷窃抢劫。长安城于一日之间,陷于空前大乱中。而此时,安禄山部,尚在潼关,距长安有数百里之遥也。
至于逃亡的皇帝一群,派内侍监宦官王洛卿先行至咸阳望贤宫准备午饭。结果,王洛卿与咸阳县令都私自逃走了,皇帝出奔,走了四十里至咸阳望贤宫,已日中,大家都没有饭吃。杨国忠去买了一些胡麻制的蒸饼供皇帝充饥,未曾逃走的民众,以粗饭、麦豆献给这一行逃难者。皇子皇孙皆以手掬之而吃——逃亡才走了四十里,狼狈相立刻显露了,此去多艰,可以由此而想见。——这顿午饭,先是狼狈,后来,还是由随行的御膳造了饭菜,供应逃亡者群。
下午,未时集中,再出发西奔,夜将半,一行人才到金城。(按:金城距长安八十五里,属京兆府,本名始平县,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七○八),因金城公主下嫁吐蕃,唐皇室人员送行至此而别,唐帝乃易始平为金城县。)
金城县令已经逃走,县中百姓已大多亡匿,兵士们就破空了的民居住食,皇家诸人,胡乱宿于驿中,内侍监袁思艺看情形不妙,带了几名亲信先逃了。
这情形,比在咸阳时更加狼狈。
当夜(或次日清晨)监军潼关的王思礼,自间道逃抵金城,报告守潼关大将哥舒翰被俘事。
六月十四日(丙申)大唐皇帝的逃亡者群抵达兴平县境

② 家庭怎样养兰花

问题一:家庭的普通兰花怎么养 家庭养兰不但娱情还改善家居环境,要养好家庭内的兰花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一个阳光不太充足的环境,兰花是一具喜阴植物,阳光不能直射和光照时间太长;
二是购买不太娇贵的兰花,因为兰花品种繁多,有的品种确难侍候,一般选择春兰、剑兰、豆瓣兰,钩兰等;三是一般从市场上买来的盆载兰花基本都是化学肥料养成的,买到家后最好过一段时间后换一下天然的黑土;
四是兰花是喜干植物,水不能过多,夏天一周浇一次就行,冬天半月浇一次便可。
五是适时分盆,两到三年必须把一盆分为两到三盆,因为太旺后不会影响长势和生病。

问题二:室内兰花怎么养 1、要有和风吹拂
风可以送走污浊的空气、闷热的气流,同时带来新鲜的空气。历代兰家均把通风透气提到关系兰花存亡的高度来强调,可见其重要性。当今居室装修材料发出许多有害气体,同时居室内还有生活污染等,更需要多开门窗使空气对流,必要时设置换气扇,以确保室内空气新鲜,这是养好兰花的首要条件。
2、要有阳光雨露滋润(模拟)
有阳光雨露的滋润植物才能强壮,高雅的兰花也同样离不开阳光雨露。在室内,仅仅靠窗口透进的部分阳光,靠经常调换盆位来使兰花受光,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应用灯光来补照。经常微量喷雾,以模拟雨露,并向地面洒水造成湿润环境。
3、要注意透气疏水
a选用透气疏水性能好的兰盆(瓦盆、出汗泥盆等)
b选用粗植料栽培(塘基兰石、仙土、陶粒等)
c设置兰架,凌空莳养
4、要适时浇水、施肥
因是粗植料栽培,水分容易流失,要注意保湿以免过于干燥。施肥以长效缓释肥料为好(魔肥等),辅以叶面施肥。
5、杀虫、灭菌
要定期杀虫灭菌,至少每月一次除虫灭菌的预防工作。平时要随时注意兰花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控制,以免蔓延.
如何养兰花
三分栽,七分养,这是古人的养兰经验。养护好坏关系到兰花是否繁茂和能否开花,所以前人对此十分重视是有道理的。下面具体介绍养护和管理兰花的方法。
一、 场所
兰花放置的场所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兰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荫蔽处),冬季则放在室内。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旷,空气湿润。室内要有充足的光线,最好朝南。这样,有利兰花生长。兰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荫
兰花多属于半阴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阳光促进其生长。4月下旬以后要适当遮荫。夏兰、秋兰中直立性叶的品种最好放在荫蔽处的南面,使其适当多受阳光;垂叶性的秋兰和春兰,每天以受两小时的光照为好。从6月开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荫,如用芦帘可以用密帘或两层稀帘。10月以后天气转凉,阳光较弱,可推迟蔽菜,但中午前后仍需注意做好蔽荫工作。
三、 防雨
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在霉雨季节,特别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阵雨。如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排出,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如果阵雨后接着又出太阳,需及时蔽荫,以免地上热气上升影响兰花生长。
雨水多的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的阶段,如盆土太温会引起叶芽生长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时,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调节盆土湿度。
四、 浇水
花谚说:干兰湿菊,这话有一定道理。一般说,兰花以八分干,二份湿为最好。如果过湿,容易使花烂根而死。浇水的原则应是: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具体掌握时,一般应注意:在生长期(5-6月底)应适当多浇水,抽生叶芽期(约3-4月)和开花期(约3-4月)应适当少浇水,休眠期(冬季),则更应少浇水或不浇水。花盆大而兰花植株小的应少浇水,盆小植株大的应多浇水。气候炎热干旱时应适当多浇水,冷凉潮湿时(如霉雨季节等)应少浇或不浇水。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断根较多,要少浇水,使盆土干一点,这样不致烂根,有利于抽生新叶。
古人说的:秋不干,冬不湿的经验,是对春兰、夏兰怎样浇水的很好总结。但在北方一些地区,由于冬季、春初气候过于干燥,也不有使兰花过于干燥。
浇水时间:夏秋两季以在日落后浇水,使兰花叶面在入夜前干燥为宜,也可在清晨浇水;冬春两季以在日出前后浇水为......>>

问题三:兰花怎么养才容易开花? 兰花是一种“娇”气较足的花卉,对水、肥、土、温、光等几个主要方面照顾得稍有不周,就养不好。
一:水,是指浇水。兰花性喜凉爽阴湿,但湿是指土壤保持湿润,不可多浇水。遇气候干燥时,宜用细孔喷水壶将叶及盆土浇至微湿即可,切不能浇得太多,让花的根部积水。夏季天气干燥时,要向叶子上喷水,每天喷2--3次更好。冬季,若未见盆土太干,不必浇水。不过,春、夏、秋三季又不可使其太干。
二:肥,兰花喜肥,却又受不了过多的肥料。若用无机肥(化学肥)则应兑稀,且不可多浇。用淘米水储存1天后浇施(浇盆土,不要浇在叶上),肥量就足够花的需要。用削下的苹果皮、核浸泡在水中,1--2天后浇花,比较合适,因为这种水肥分不浓,含有多种养分,并且带有一定酸性,适合兰花的胃口。

三:土,即栽培兰花的土壤,宜用含有充分腐叶土的疏松土或自制的带酸性砂质营养土。PH值最好在5--6.5之间的酸性土。
四:温,即注意给兰花以适宜的温度。兰花爱凉爽,忌闷热,但又因其原产南方,不耐受
冻,所以暑天要注意通风和遮阴或放在阴凉透风的环境中,冬天又应放在避风的温暖处,寒冬季节还应移置室内,以免冻伤。
五:光,即阳光。兰花喜阴,不宜多晒,如若有条件,春、秋、冬季的晴天,上午8时至10时把它移往太阳下晒2--3小时;夏天早上8时左右让它晒上半小时,对兰花有益。
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兰花最怕煤烟气,煤烟一熏就会枯死。冬天把兰花移入室内过冬时需特别注意。

问题四:家庭的普通兰花怎么养 首先,需要选用合适的兰花盆,最好选择带些边孔的兰花专用盆。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植料,疏松透气性要良好,要呈微酸性。 第三,兰花喜荫,要放置于荫凉通风处,散射光要充足。 第四,室内最好不要开空调,空调具有抽湿功能,而兰花喜空气湿润,盆托内可注水以蒸发提供湿气。 第五,浇水要干透浇透,忌浇水太勤,施肥要薄,浇水时不要让水流进叶芯。 第六,平时早晚可用喷雾器喷叶背及叶面,叶面切记要少喷,防止水顺叶面流入叶芯。 第七,自来水不能直接使用,需放置24小时以后用,使用时水温要与兰花的土湿及环境温度相差不大。 等等

问题五:兰花室内冬天如何养殖 兰花是一种“娇”气较足的花卉,对水、肥、土、温、光等几个主要方面照顾得稍有不周,就养不好。 水,是指浇水。兰花性喜凉爽阴湿,但湿是指土壤保持湿润,不可多浇水。遇气候干燥时,宜用细孔喷水壶将叶及盆土浇至微湿即可,切不能浇得太多,让花的根部积水。夏季天气干燥时,要向叶子上喷水,每天喷2--3次更好。冬季,若未见盆土太干,不必浇水。不过,春、夏、秋三季又不可使其太干。 肥,兰花喜肥,却又受不了过多的肥料。若用无机肥(化学肥)则应兑稀,且不可多浇。用淘米水储存1天后浇施(浇盆土,不要浇在叶上),肥量就足够花的需要。用削下的苹果皮、核浸泡在水中,1--2天后浇花,比较合适,因为这种水肥分不浓,含有多种养分,并且带有一定酸性,适合兰花的胃口。 浇花用的水,自来水应放在容器中存放一天后再浇,可以减轻碱分。冬季或初春应用于室温相近的水浇花。 土,即栽培兰花的土壤,宜用含有充分腐叶土的疏松土或自制的带酸性砂质营养土。PH值最好在5--6.5之间的酸性土。 温,即注意给兰花以适宜的温度。兰花爱凉爽,忌闷热,但又因其原产南方,不耐受冻,所以暑天要注意通风和遮阴或放在阴凉透风的环境中,冬天又应放在避风的温暖处,寒冬季节还应移置室内,以免冻伤。 光,即阳光。兰花喜阴,不宜多晒,如若有条件,春、秋、冬季的晴天,上午8时至10时把它移往太阳下晒2--3小时;夏天早上8时左右让它晒上半小时,对兰花有益。 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兰花最怕煤烟气,煤烟一熏就会枯死。冬天把兰花移入室内过冬时需特别注意。

问题六:如何在室内养好兰花? 、要有和风吹拂
风可以送走污浊的空气、闷热的气流,同时带来新鲜的空气。历代兰家均把通风透气提到
关系兰花存亡的高度来强调,可见其重要性。当今居室装修材料发出许多有害气体,同时
居室内还有生活污染等,更需要多开门窗使空气对流,必要时设置换气扇,以确保室内空
气新鲜,这是养好兰花的首要条件。
2、要有阳光雨露滋润(模拟)
有阳光雨露的滋润植物才能强壮,高雅的兰龚也同样离不开阳光雨露。在室内,仅仅靠窗
口透进的部分阳光,靠经常调换盆位来使兰花受光,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应用灯光来
补照。经常微量喷雾,以模拟雨露,并向地面洒水造成湿润环境。
3、要注意透气疏水
a选用透气疏水性能好的兰盆(瓦盆、出汗泥盆等)
b选用粗植料栽培(塘基兰石、仙土、陶粒等)
c设置兰架,凌空莳养
4、要适时浇水、施肥
因是粗植料栽培,水分容易流失,要注意保湿以免过于干燥。施肥以长效缓释肥料为好
(魔肥等),辅以叶面施肥。
5、杀虫、灭菌
要定期杀虫灭菌,至少每月一次除虫灭菌的预防工作。平时要随时注意兰花的生长情况,
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控制,以免蔓延.

问题七:在家里怎么栽种兰花 上盆方法 栽植兰花以泥盆为佳,因为它泄水性和透气性好,而塑料盆、瓷盆、陶盆因盆壁不透气,不利于初栽兰株的成活。一般选口径20~25厘米的泥盆,可栽种兰株2~3丛。 所用培养土以弱酸性土壤(pH5.5~6.5)为最理想。如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兰花泥”。也可用塘泥2份、腐叶土和沙土各l份混合配制而成。 栽植时,先用几片蚌壳或薄瓦片(以凸面朝上)相互交叉重叠盖住盆底部,上覆粗泥粒或炭块,约为盆深的1/4。将处理好的兰株放于其上,顺势理直根系,再向四周填入兰花泥或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培养土加至根基部,继续填充培养土时,需用手将兰株悬提一下,使兰根得以伸直舒展,以利于兰株成活。待培养土加至盆沿2厘米左右时,再轻轻墩几下兰盆,使兰根与盆土密切结合,同时也使盆土的盆面平整。这时再在盆土的表面盖上一层白石子或铺种翠云草,既美观,又可保持盆土表层湿润,还可防止浇水冲刷盆内的泥土。 栽植后的管理 兰株上好盆后,应及时浇一次透水,以细口水壶低贴泥面,盆底孔见水为止。浇水时尽量避免喷湿叶丛,否则在缓苗养护期间,叶面极易发生黑斑,从而引起霉烂。也可采用盆底渗水法使盆土湿透后置于阴凉处缓苗。待7~10天后,兰株已基本恢复生机,再逐渐把盆花移至向阳的窗口,室温在5℃以上,保持盆土湿润,施1~2次稀薄液肥(兰花专用复合肥)。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管理,有些兰株就会现蕾开花。花蕾破苞、花萼露色,或绽蕊舒瓣时,切忌阳光直射,否则,花色泛黄,瓣缘易受灼伤,花开不挺。一般待花盛放10天,应将花朵连花葶一起剪除。 随着天气的回暖,不久在兰株鞘叶又抽出新芽。春天气温转暖,气温达15℃时,即可将开过花的春兰和没有花蕾的蕙兰、寒兰等移放户外疏阴下栽培,而建兰和报岁兰却应推迟出室。 栽培兰花选择基质的技术 基质的选择对于栽培兰花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大多数兰花都是喜润而畏湿,要求通风通气,因此基质要用能吸水并通气的材料。其次,兰花也需要养分,基质中要混有有机物和其他能逐渐释放出养分的物质。常用的基质有:水苔(主要是泥炭藓)、蕨根(主要是紫萁根)、椰壳、树皮、树叶、棕纤维、腐殖质、碎骨、羽毛、木炭、泥炭土、塘泥球、泥土、煤渣、浮石、沙砾、蛭石、珍珠岩、陶粒、砖块、瓦片等。 栽培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栽培的要求,选择资源丰富、取材容易、价格低廉的材料,以合理搭配。例如,在北方种植春兰,可以取当地阔叶林下的腐殖土,既透气又有肥分,而且也呈微酸性反应。而在南方则可选用塘泥、水苔、椰壳、树皮、棕纤维等既排水通气,又有一定肥分且呈微酸性的材料。 栽培兰花的基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块状的基质和非块状的基质。前者如树皮、椰壳、蕨根、木炭、砖块、瓦片、陶粒、珍珠岩等,应敲碎至直径0.5~2 厘米,最好不留尖锐棱角,以免磨擦伤根;后者如塘泥、土壤、沙粒、泥炭土、腐殖质、羽毛、牛粪干、锯末等,最好先捣碎,按比例配在一起,加水和匀,晒干后再捣成小块备用。 栽培兰花基质的酸碱度主要指腐殖土和沙壤土,以微酸(pH值5.5~6.5)为宜。过酸的可用石灰中和至微酸,碱性的基质可用过磷酸钙或硫酸亚铁等混入土中。一般用树叶、草皮等沤制的有基肥带酸性,在北方可用来调节酸碱度。 基质调制好后,最好进行一下消毒处理。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高温天气将基质摊在水泥地上,在日光下曝晒5~7天,一般可以杀死真菌孢子和虫卵。如果用蒸汽消毒则效果更佳,任何装置均可,只要蒸汽通过1小时就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此外,用福尔马林加50倍水喷洒(400毫升/平方米)并密封2周,启封后 10~20天即可使用。 兰花需要的环境条件 兰花和其他植物一样,种类繁多,生长环境各异......>>

问题八:兰花怎么养(初养兰必看)的养护方法 兰花品种繁多,家庭养兰初种者往往不知选种哪些兰花,感到无从着手。作为一般以欣赏为目的而花钱义不多的爱好者,可以选种普通的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和寒兰。如果想提高养兰的档次,则可选种一些名种。春兰中的名种可选宋梅、十园、龙氏、汗氏、万氏、文团、玉梅、郑同荷、盖荷、西神、余蝴蝶等。有条件还可种杨氏素荷、杨氏素碟、环球茼鼎、绿云,它们都是春兰中最有代表性的公认较好的兰花。蕙兰中可选程梅、大一品.金山奥素;建兰可选大叶门、龙岩素;寒兰则可选素心寒兰;墨兰中可选素心墨兰、银边、大屯麒麟,神州奇等。如果再选些各种兰花中的叶艺兰.则四季有花有叶可赏,其乐无穷了.
兰花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约占盆深度1/5 - 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使盆中部的土隆起后栽植。栽时将根散开一些,盆土随填随舒展其根,并摇动花盆数次,同时用手指塞紧压实,栽实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人土中为度。栽植后盆面略呈拱形,盆边缘留2厘米沿门,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以细喷壶喷水两三次.浇透为止,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转入正常养护管理。兰花栽培摆放场地,要求选择宅旷、通风良好,又无环境污染处。出房后在室外均需荫棚下渡过。一些春兰名种在夏季需盖双层帘子,或采用密帘,春秋用疏帘。兰花在干旱季节,每天傍晚须在场地喷雾,借以降温增湿。高温季节还需喷洒叶面,但雾点要细而匀。这样叶面湿润,促进生长,叶子也光亮、清鲜。
兰花可以淋小雨,忌连续下雨或暴雨,否则易烂心、烂叶,所以半夜有雨也应起身遮盖。多雨的天气注意观察兰盆内有无积水的现象,发现后立即换盆,改变盆土的透水性。
盆土的干湿程度是浇水的直接依据。可以用手触摸和观察盆土的干湿来决定浇水量。表土已干,下面的土尚微潮,这时就可以浇水。不可等盆土完全干了再浇水,尤其在夏季,这样对兰花的生长会造成影响:一般表土尚潮湿,则可再迟l-2天浇水。浇水不能硬性规定几天浇1次或每天浇1次水,最好的浇水时机是盆土出现干而不燥的时候。浇水时间,一般讲来,春秋二季宜在早晨进行,盛夏炎热期间应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时为宜,初冬和早春时期可在日出当顶,气温稍暖后浇水。进房过冬期间,必须在晴天中午前后浇水,但必须注意:避免沾湿叶面或侵入叶鞘内。
周年浇水程度,应根据季节气温高低,盆体大小,品种特性,因地制宜。我园艺兰先辈们所说:“春喜润,夏秋喜微潮,冬须润中带干”,充分说明了兰花在不同时期内对干湿度要求的道理。
兰花施肥以量少、稀薄、勤浇、适时为原则。初春盆兰出房后,约在“清明”前后,选择天气晴和之日,先对没有花蕾的兰花浇肥一次,以稀薄为主。间隔半月余,再施一次。凡开过花的,可在盆底放些腐熟沉淀物,再加盖泥层把根系座上栽植,这样在当年不必再施肥了。在幼芽和新根萌发时期,要求养分较多,如不给予适当施肥,日后破土子草和展开新叶变得瘦弱,且不易生花,或影响明年生长和花朵大小。白子草出土前开始施肥到立秋停肥,每隔半月至三周施一次,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则。兰花施肥后第2天必须浇水,以防浓度不当有伤兰根,俗称“回水”。施肥应在早晨或晚时进行,如盆面表土稍实,可将盆表土轻轻拨松,切忌碰伤兰根。施肥时还要看盆大小,叶丛老、嫩、叶束多少,叶色深淡,灵活配制浓度,控制施肥量。凡属素心瓣兰花,一般不宜过肥,否则不易生花。施肥后如发现叶色发黄,叶尖焦黄现象,说明用肥过多或过浓,应立即翻盆换土,停止日后追肥。如叶片质薄色淡,这是缺肥现象,可适当增加追肥次数或增加浓度。施肥时尽量避免灌入叶鞘或溅及叶面,尤其在新叶上沾污后,更易...>>

问题九:网络一下兰花怎么养 种兰花土要松软,就是在土里放点沙土。不干的发白不浇水,浇水就要浇透。不能放在太阳底下直接照射,比如树下,其它高一点的花草下,有阳光但不是直接照在上面,没事就在上面喷洒点水雾,这是最间单的方法

问题十:养兰花有什么注意事项 很简单:
只需盆(无釉陶土盆或兰专用盆)和土(腐叶+陶土颗粒+泥炭)使用正确,放于能避免太阳直晒而光线充足之处,空气流通不会遭雨淋的地方培养即可。
①水:牢牢把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种兰原则。
②肥:每隔三次浇水,用充分发过酵的弱酸性清淡淘米水代替浇水一次(夏季忌土壤过肥)。
③湿:兰花喜欢生长在相对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如遇干燥晴天要中午和傍晚用喷雾器给兰花叶去尘增湿。
④剪:去除老黄枯叶,以免耗养分和导致感染病菌的机会。

做好以上四条就 OK!

③ 浙江兰花品种

老种蕙花: 大一抄品、大陈字、老染字、金岙素、后翠蟾、老极品、楼梅、叠翠、秀字、赤蜂巧、浙顶、庆华梅、刘梅、朵云、端梅、江南新极品、崔梅、端蕙梅、长寿梅、温州素、金华素、永春梅、叶梅、秦淮绿荷花、衢州素、 老种春兰: 梅瓣: 玉梅素、宋梅、老代梅、集元、万字、春元梅、天章梅、祥字、永丰梅、贺神梅、方字、冠春、笑春、养安梅、汤梅、瑞梅、萃英梅、元吉梅、雪美人、桂元梅、发扬梅、冠姚梅、西湖梅、湖州第一梅、姚梅、翠文 水仙瓣: 汪字、龙字、西神梅、天乐、逸品、姚石仙、文品、宜春仙 荷瓣: 绿云、翠盖、环球荷鼎、端秀荷 奇花: 杨氏素蝶、老蕊蝶 累死我了

④ 关于兰花的知识

"三分栽,七分养",这是古人的养兰经验。养护好坏关系到兰花是否繁茂和能否开花,所以前人对此十分重视是有道理的。下面具体介绍养护和管理兰花的方法。
一、 场所
兰花放置的场所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兰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荫蔽处),冬季则放在室内。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旷,空气湿润。室内要有充足的光线,最好朝南。这样,有利兰花生长。兰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荫
兰花多属于半阴性植物,多数种类怕阳光直晒,需适当遮荫。兰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阳光促进其生长。4月下旬以后要适当遮荫。夏兰、秋兰中直立性叶的品种最好放在荫蔽处的南面,使其适当多受阳光;垂叶性的秋兰和春兰,每天以受两小时的光照为好。从6月开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荫,如用芦帘可以用密帘或两层稀帘。10月以后天气转凉,阳光较弱,可推迟蔽菜,但中午前后仍需注意做好蔽荫工作。
三、 防雨
兰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阵雨或连续下雨。在霉雨季节,特别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阵雨。如下雨时间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应多浇水,使盆内热气排出,否则会使兰花损伤,甚至烂根枯死。如果阵雨后接着又出太阳,需及时蔽荫,以免地上热气上升影响兰花生长。
雨水多的季节,正值兰花抽生叶芽的阶段,如盆土太温会引起叶芽生长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时,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调节盆土湿度。
四、 浇水
花谚说:"干兰湿菊",这话有一定道理。一般说,兰花以八分干,二份湿为最好。如果过湿,容易使花烂根而死。浇水的原则应是: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具体掌握时,一般应注意:在生长期(5-6月底)应适当多浇水,抽生叶芽期(约3-4月)和开花期(约3-4月)应适当少浇水,休眠期(冬季),则更应少浇水或不浇水。花盆大而兰花植株小的应少浇水,盆小植株大的应多浇水。气候炎热干旱时应适当多浇水,冷凉潮湿时(如霉雨季节等)应少浇或不浇水。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断根较多,要少浇水,使盆土干一点,这样不致烂根,有利于抽生新叶。
古人说的:"秋不干,冬不湿"的经验,是对春兰、夏兰怎样浇水的很好总结。但在北方一些地区,由于冬季、春初气候过于干燥,也不有使兰花过于干燥。
浇水时间:夏秋两季以在日落后浇水,使兰花叶面在入夜前干燥为宜,也可在清晨浇水;冬春两季以在日出前后浇水为好。不可在太阳的灼晒后骤用冷水浇灌,以免土温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生理平衡。浇水量不可过大,以利抑制病害发生。
浇水方法:浇水要从盆笾浇入,不可浇入花蕾内,以免引起腐烂。
前人对兰花浇水,有很好的经验总结,例如于照在《都门艺兰记》中根据一年内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浇水方法,兹节录如下,供参考。但需注意两点:一是《都门艺兰记》是以北京的气候为标准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农历而不是公历,如"正月"实际上是公历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兰已着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笾微微润湿;秋兰盆如未干至底,不浇。
2、 惊蛰,春兰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实)时,可以润水,惟不宜多,秋兰同前。
3、 春分,春兰已花谢,忌潮湿,盆半干时可润水。
4、 清明、谷雨,盆土勿使过干,每5天润水。
5、 立夏,兰开始出房,宜浇透水一次。
6、 小满,盆土勿过干和过湿,叶上生斑即为过湿,新芽枯尖即为过干,每4天浇水一升(约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湿润为宜。
7、 芒种,气候干燥,更宜注意勿过干过湿。
8、 夏至,盆土忌过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连朝阴雨需将盆移置通风处。
9、 小暑,此时空气过湿,盆土不可过湿,盆宜放于通风处,若燥热少雨,每2天浇水一升,大雨或大湿一次,必须俟干至盆土2/3,否则不宜再浇。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湿一次。
11、 立秋,兰于此时正需水分,每3天需浇水2升,并宜秒为避风。
12、 处署,每5天浇水一次,除连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兰较春兰尤需勤浇水,但水湿之后必须大干,始可再湿。
14、 秋分,秋兰若已出花,浇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浇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兰宜浇透水,春兰则不宜透宜润。
16、 霜降,兰宜入房,浇水时间改为日中,浇后需置日中曝1-2小时。
17、 立冬,只宜润水,每5天约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过湿,若过潮湿可引起烂根、瘢叶以至枯萎,若盆不干至底,只需稍润土皮。
19、 大雪,秋兰不需水,春兰宜微润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浇水。
22、 大寒,秋兰仍不需水,春兰可微润以水。
五、 施 肥
兰花施肥要看兰花生长情况来决定。凡是生长茂盛而无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长差的,则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新根未发前切忌用肥,需经1-2年的培养,待新根旺盛时才可施肥,否则易遭枯死。
一般说,在6-7月当兰花叶芽伸长约1.5厘米时,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温季节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种的兰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时间在傍晚进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浇一次清水。
区别兰花是否需要施肥,较简便的方法是看叶色的深浅。叶现黄而薄是缺肥,应追肥;叶呈黑而叶尖发焦是施肥过多,应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绍过的各种办法自制肥料。施用这些肥料时,需加水8-9倍稀释,切不可过浓。施肥时,要施入植株的根际,切不可施到叶面上。 兰花主要施肥次数及日期
次数 日期类别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备 注
春兰类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夏兰类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秋兰类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别稀薄
六、 修 剪
在兰花培养中要不断进行修剪。在老叶枯黄时应及时剪去,以利通风,有些叶子的叶尖干枯也应剪除。尤其是有病虫为害的叶片需及时清除,以免传染。在剪除病毒病的叶子时,用的剪刀不要再来剪无病的叶子,以防病毒传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则需进行消毒。
名贵兰花花芽出土之后,如花芽太多,应留壮芽,将其余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为宜。如花芽太多,既会使年当的花开不好,又要过多消耗母本养分影响下年开花。一般兰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兰的花,约开半月,即需将花剪除;夏兰的花,到花序上最后一朵后开放一周时,也应将花序剪除。名贵的品种不应使其受粉结实,否则影响翌年开花。如果作为杂交育种的,则另需加意培养,使其果实饱满成熟。
七、 防 寒
秋兰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气温在2-3℃时,即可搬入室内。寒兰生长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兰耐寒性较强,如有冰冻出现也要及时搬入室内。室温能保持1-2℃即可越冬。万一有严重寒流侵袭,室温降到零度以下时,需及时进行加温,一般能保持室内不结冰就好。
在室内,秋兰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兰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后,朝南和东南面要开窗通风(秋兰在摄氏1-2℃的阴天,不可开窗,以防冷风吹袭冻伤叶子)。秋兰冬季喜干一些,其余兰花盆土宜保持湿润。
八、 摘 花
对生长差的兰花,每丛叶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应进行摘花。对较好的品种,春兰可适当地摘去1-2个花苞,夏兰待花苞伸长时留1-2个花苞,其余的可摘掉,这样花可开久些,又可使新叶多抽,老叶也不易枯死。
名贵春兰花开3-5天应摘掉,使叶芽生长茁壮;夏兰的花开到顶上一朵时也可离盆面厘米处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场所如四周空旷,地势较高,夏季遇有大风或台风过境时,需做好防风工作,以免夏兰或寒兰的叶子被折伤。
十、 喷 雾
干旱季节,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阳台上进行喷雾,主要使地面潮湿,增加空气湿度。兰花的盆面也要进行喷雾。喷雾时要向上喷,使雾点落下细匀,叶面湿润,这样可促使兰花生长良好,叶面富有光泽。
十二、病虫害防治
要进行杀菌处理(在烈日下曝晒即可),以防病害发生。兰花在多雨高温的季节最容易发生白绢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尔多液喷施预防。如发病严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释,每隔7-10天喷一次。虫害中以介壳虫发生最多,此虫附着在叶的基部,如发现介壳虫,应及时剔除。如要避免介壳虫侵袭,从4月份开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为了抑制兰花病害的发生,除平时对盆土的干湿度应作适当的控制外,还应在花盆的选上尽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别对生长差的新从山上挖来的兰花必须用泥盆栽种。这样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进兰花生长,减少发病

⑤ 云想衣裳花想容描述的是什么花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诗人设想云朵想与杨贵妃的衣裳媲美,花儿想与杨贵妃的容貌比妍,这是极言杨氏的衣饰和容貌之美。而想用得颇为巧妙而富有张力,这是用拟人、夸张和想像等艺术表现手启圆法侧面摹悄差塌写出杨贵妃的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

答案:牡丹

在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庆和玄宗的恩泽。

⑥ 兰花品种里面有哪些是开白色素花的

感谢邀请:
兰花又称君子兰,君子兰的名称也是因为孔子特别爱好兰花而来,
所以自古以后深受人们的喜爱,爱好的人多了,种类就会被区别开来,我们平常养的兰花香味也是各种各样的,而兰花的香味主要来自芳香油脂腺体分泌的挥发油,这些挥发油是由脂类等有机化合物混合而成。
对于白色素兰,种类不是很多,主要以建兰种类为多。
首先
白色素种类主要有铁骨素、龙岩素、凤尾素、鱼枕大贡等等
,其实白色素主要就是开的花是白色的,叶有2-7枚,有光泽,长度在30-65之间,宽2厘米左右,一般有3-8朵左右花朵
主要生长在海拔600-1850米,在贵州云南较多见。
其次
、培植方式:培植方式基本差不多,因为都是同一品种,她们都比较喜欢阴凉的地方,
不要强光直射,特别是怕干燥,
但是也不能太潮湿,容易把根泡坏,在15摄氏度和30摄氏度之间是比较容易生长的,温度高了和温度低了都不宜生长。土质最好是选择腐质土,就是山上腐烂的叶子形成的土质。
第三
、她们的开花期一般是在6-10月份,
一般分为两次开发,两次开发相隔一个月左右,在开花的时候需要的营养较多,所以我们看到要开户之前多补充一些有营养的肥料
。可以进行分盆栽培,一般2-3年可分一次,注意分开时的培植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要不然就会坏点。

⑦ “白雪”杨氏淫羊藿有哪些特性

花卉介绍

为簇生的多年生植物。在暮春时,植株能够抽生出由细小的白色花朵所构成的秀美花簇。叶片亮绿色,在幼嫩时具青铜晕,尽管其叶片是脱落性的,但还是能够很好地宿存到冬季。可以作为湿润的荫地花境与林地良好的地被植物。

栽培

种植在湿润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中,喜疏荫环境。在暮贺或拦冬时剪去衰老、残破的叶片,以保证于春季能看到新开的花朵。

光照条件

疏荫禅胡;间有团歼荫蔽之地或非全日的荫蔽之地。

土壤参数

土壤排水良好。

所获奖项

皇家园艺协会园艺共享奖。

耐寒级别

花卉为十分耐寒的植物。

株高冠幅

株高20~30厘米冠幅30厘米。

“白雪”杨氏淫羊藿

⑧ 家庭养殖花卉中开白色的花都有什么花

你好!
家养的盆栽花卉中昙花、茉莉、栀子、晚香玉、葱兰、玉簪、盛花球内(草球)、还有兰花容中的许多素心品种(如铁骨素、凤尾素、龙岩素、青山玉泉、张荷素、如意素、杨氏素荷等)都是开白花的,另外,菊花、令箭荷花、仙人指、蟹爪兰、牡丹、桔梗、球兰也都有白花的品种。
打字不易,采纳哦!

⑨ 兰花比较名贵的有哪些种类

兰花属单子叶植物中的兰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全世界估计有兰科植物800个属,3000万~内4000万个原生种容,人工杂交种也已达40000种以上。按照生长方式通常可分为附生兰、地生兰和腐生兰三大类。

附生兰大都生长在树干上,部分生长在岩石或悬崖上。其吸收养分主要取自雨水和露水中含的无机盐和水分。雨林中各种动植物的残落物飘落到兰花根系周围,都会成为它的营养。常见栽培种类有卡特兰、万带兰、蝴蝶兰、石斛、虎头兰等。

地生兰几乎包括了原产于温带地区的所有种类。它们生长在土壤中,并从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养料。常见栽培的有大多数的兜兰种类、春兰、蕙兰及虾脊兰等。

腐生兰是指生活在已死亡并且腐烂的有机体上的兰花。种类比较多,我国著名的中药天麻即是其中一种。

⑩ “杨氏”垂枝桦该怎么养护

花卉介绍

“杨氏”垂枝桦为一种株形优雅、枝条下垂的落叶乔木。柔荑花序黄褐色,在早春时于三角形的叶片长出前抽穗。秋季,叶片变为金黄色。为小型庭园中一种有吸引力的乔木。要比品种“忧郁”(“Tristis”)或“裂叶”(“Laciniata”)有着更圆的树冠,其他的垂枝型桦树要比上述所提到的品种使用更为广泛。

栽培

植株在任何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都能生长,宜选开阔向阳之地。尽量少对植株进行修剪,在暮秋时将主干上的新枝剪去。

光照条件

全日照。

土壤参数

土壤排水良好。

耐寒级别

花卉为十分耐寒的植物。

株高冠幅

株高8米冠幅10米。

“杨氏”垂枝桦

热点内容
情人节追着跑 发布:2025-09-15 09:24:42 浏览:387
六月丁香色婷婷色基地 发布:2025-09-15 09:20:00 浏览:981
海棠奇缘火锅 发布:2025-09-15 09:19:26 浏览:812
海棠粉成分 发布:2025-09-15 09:00:02 浏览:20
关于七夕单身狗的图片 发布:2025-09-15 08:44:35 浏览:371
无私的荷花 发布:2025-09-15 08:42:29 浏览:170
梅花表729 发布:2025-09-15 08:40:57 浏览:524
八月瓜可以盆栽吗 发布:2025-09-15 08:39:34 浏览:286
野牡丹族 发布:2025-09-15 08:33:05 浏览:395
盆栽包裹后 发布:2025-09-15 08:22:27 浏览: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