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艺景浮生

花艺景浮生

发布时间: 2023-03-01 22:12:47

A.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何解

原句出自佛典《华严经》。

释义:个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是一片叶,每片叶都有自己的绿意。在花将凋零时,在叶将枯萎时。我们都应该在最后一刻将一切归还给大地,世界的一切原本由细节构成。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

这句话包含浓厚的哲学意味,是凡人俗世中所悟出世界中,最高境界的一句名句。

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


(1)花艺景浮生扩展阅读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此经汉译本有三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B. 帮忙翻译沈复的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如下 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如画,大景可以入神那个

选自《浮生六记》讲的是盆景
点缀在盆景中的花草山石,细微的景致像画的一样精细,气势大专的景致属可以引人入胜。泡一壶清茶,对着盆景,可以使人入神,仿佛徜徉其中,这样的盆景可以在寂静优雅的书房里赏玩。我种水仙,但是没有灵璧石,我曾经用像石头的木炭代替。芽心黄色的水仙,取大小不同的五到七枝,用沙土种在长方形的浅盘子内,用炭代替石头,黑白分明,很有意思。以此方式推类推出去,趣味很多,很难一下子都列举出来。
这是自己翻译的,将就看吧

C. 中国插花艺术主要是继承了古代的什么

在古时的中国,插花是用来礼佛的,其後经僧侣传至日本後更被发扬光大,应用到不同阶层的不同角落。远在日本的江户时代,花艺已经十分流行,在当时的社会里,花艺的工作者,几乎全部都是男性。时移世易,今时今日的香港社会里,女性的工作者比较多,不过花艺工作者当中,男女老少比比皆是,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有名的花艺设计师更是男性。如果你到日本观光,遇到一个穿著传统礼服的年迈老伯,不吸烟,不喝酒,他说他是研究花道的;一般日本人一定会想到,他可能是一位大有来头的花道老前辈。如果视花艺为一种学问或艺术,花艺的作品视为一件作品,的确是适合任何人士的。

插花

插花,也叫花艺,和茶道一样,也是没落于本土,兴盛于他乡的传统艺术之一。中国插花艺术萌芽于先秦,于魏晋南北朝小有气象,此时,这项艺术还多是“借花献佛”——在六朝的南史中:“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窑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唐宋以后,插花渐盛。唐人罗虬在《花九锡》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当时插花的容器、剪刀、浸水、和花台等。唐朝李后主(李煜)每到春天,便将宫中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密布插花作品,称其为“锦洞天”。如果说唐代插花还仅仅是宫廷和寺庙的高雅艺术,到了宋代,插花艺术在民间已经蔚然成风。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至明朝,已有插花专著问世,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有《瓶史》,此书曾1696年被译为日文,对日本插花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被日本插花艺术家们奉若圭臬,被推崇为“宏道流”。袁宏道在一首《戏题黄道元瓶花斋》诗中云,“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一枝两枝正,三支四支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傍拂杨技水,入碗酪奴茶。以此颜君斋.一倍添妍华。”仅用了寥寥数笔,就把插花描绘得淋漓尽致。清朝关于插花的记载有:邝璠著的《便民国纂》中的“养花法”,陈淏子著的《花镜》中的“养花插瓶法”和“香垆花瓶”.沈复著的《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以及汪灏著的《广群劳谱》,《红楼梦》中对插花的描述也不少。到了近代,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花艺自然就荒芜了。

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与西方花艺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重造型,中国重意态。中国花艺强调:自然之真——保持花木的自然生态,依据季节造型;人文之善——重视其敦睦人伦的社会效益;宗教之圣——花是有助悟道的圣物,常以花供佛、以花修道;艺术之美——从选材到搭配,讲究和谐、清雅、明秀。

日本的插花艺术已有一千多年历史,6世纪时,一位名为小野妹子的遣唐史将很多中国传统技艺带回日本:字画、雕刻、文学、戏剧、园艺……还有就是供佛的“瓶花”。从中国回来后,小野妹子开办了日本的插花学校。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学校“池坊”现在已经传到了第四十五代。

D. 插花怎么做

(1)我国梅花插花的历史 我国梅花插花的最早记载,至少应在魏、晋之际。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宋代,梅花插花之风甚盛。李嵩画有《花篮图》,在此画中,一个精致的藤篮中插有梅花、蜡梅、山茶、水仙、瑞香等花卉,技法丰满、细腻。张道洽的《瓶梅》诗云:“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陆游作有“瓶里梅花夜来香”的诗句,戴复古作有“古瓶斜插数枝春,此即吾家劝酒人”的诗句,杨万里作有“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的诗句。明、清梅插花及艺梅均步入鼎盛期。明代出现插花的专著,如张谦德《瓶花谱》、袁宏道《瓶史》等。《瓶史》中“花目”一节云:“余之诸花,取其迎而易致者,入春为梅为海棠”;“品第”一节云:“梅以重叶、绿萼、玉蝶、百叶缃梅为上”;“使令”一节云:“梅花以迎春、瑞香、山茶为婢”。《瓶史》很快传入日本,并形成日本插花的流派之一——宏道流。清代以瓶供为主,如陈书绘制《瓶供》图,梅花与牡丹交辉,更显得梅花插花的清丽高洁。清代涉及梅花插花的著作也更丰硕,如《芥子园画传·梅菊谱序》就有“出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之句。其他还有陈淏子的《花镜》、沈复的《浮生六记》等也涉及有梅花插花。近代,梅花插花应用在规模、风格上均有新的提高。如1949年在上海举办的梅展,据考证,可能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届包括梅花插花的正式梅展。1989年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成立后举办过九届全国梅展,均设有梅花插花展区。
(2)插梅的构图与立意 牡丹重姿、重彩,插牡丹必须显出富丽堂皇;玉兰洁白、清丽,插玉兰要突出亭亭玉立之姿;桃杏娇艳、缤纷,插桃杏可烘托热闹的气氛……梅花,不以华丽取宠,而以韵格为胜,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及风格。所以插梅的构图与立意与众花不同。
人们爱梅,不只是欣赏梅的外在风姿,更在于梅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品格,人们视梅为坚贞、顽强、幸福及友情的象征。因此,我们插花之前应先立意:或以冰中孕蕾、雪里开花的梅花为主体,配以苍松、翠竹,构成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或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宋·陈亮)为题来歌颂威武不屈的精神;或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晋·陆凯)以寄予友人之情谊;或以“赏梅倍思亲”来抒发亲人团聚的愿望;或以“喜迎佳节春意闹”,象征欣欣向荣的景象。关于梅花的插花艺术,《瓶史》中谈到:十一月插红梅,正月插梅花。花木搭配以梅花为主,再配迎春、瑞香、山茶。
(3)插梅的主要方式 插梅的主要方式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挂式插梅3种:
花瓶式插梅:花瓶深色、素净者均可,铜质和陶瓷的古朴花瓶更能显示梅花的高雅。切勿用华丽的花瓶,以免喧宾夺主。如瓶口太大而花枝摆动,可剪几根短枝架设瓶口,也可将花枝基部的中间切开,使它能夹住瓶内的小横木,以固定花枝。如花瓶较轻不易立稳,瓶中可投铅、石等,以防倒伏。梅花有红、白、绿等色,可一色单插,也可几色合插,但必须以一色为主,以免纷杂。插梅时也可适当配些南天竹、文竹等,以调和色彩与层次。
盆景式插梅:一种插器是浅身阔口的水盆器皿,一种是用以制作小型写意盆景的各种观赏浅盆。用水盆器皿插梅,必须借助于花插座(也称剑山),这是由金属铸制而成的,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平底,向上一面有较多针刺,用来固定花枝之用。根据自己的立意要求进行构图,在插“岁寒三友”图时,由于竹枝易干枯,必须将它尽量低插,近于水面为好。若松枝过于笨重粗大,不能平稳放置,可先将其基部钉在方块木板上。置于盘中后用卵石盖压木板,这样就可固定松枝。如梅枝较粗,可在花枝下中间处,用刀切成十字形,切隙深度应比剑山的针约长两倍,切好后再插。挑选好横斜疏瘦的小梅枝,借古人咏梅的佳句名言为意境,创作寓意深刻的写意盆景,置于书房几案,以假乱真,同样可收到极好的观赏效果。其制作方法为:用湿棉花或湿纱布将梅枝基部缠绕,用塑料布包好后,根据立意要求,或直或斜栽于盆中,并适当点缀一些蕨类、小草等小植物和玩石、朽木之类的小配件,再用土铺成起伏不定的山峦起伏,也可留些空白做水体,最后用苔藓将土体全部铺盖;这样,一盆梅花写意盆景就制成了,只要经常在苔藓上喷些水就可欣赏数日之久,花谢后可再换梅枝。
壁挂式插梅:采用竹器、陶瓷等悬挂式的花器。斜垂的梅枝,配以文竹或常春藤的长蔓,这样刚毅的梅枝与摇曳的长藤在合适的背景前交相辉映,一刚一柔,别有风味。若梅枝不斜垂,可在适宜弯曲处,锯1~2个缺口,用三角形硬木填塞巩固其隙以符所需角度。
(4)插梅的保鲜技术 花瓶口小身高,水应盛至瓶身最宽阔处,使水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以雨水为佳,河塘水亦可,浑浊者须澄清方可使用。自来水中因有氯气,须贮放数日再用。唯井水碱性大,切勿使用。水温应与气温相一致。为使瓶水不腐,可在水中加入0.1%的食盐或1/4000的高锰酸钾或适量的硫磺,并注意经常换水。
花枝浸入水中剪切,避免剪切时空气侵入枝茎导管中,利于吸收水分。切口斜度越大越好,以扩大吸水面积,增大吸水量。在切口处多开裂缝,也可达到此目的。用厚报纸将梅枝上部包裹好,把切口浸入加了少许食盐或明矾的沸水中10秒钟左右,这既可排除切口细菌,又能将导管中所存空气排出。或者将梅枝切口用火烧焦,使它局部炭化。
我国古代也有一些插梅保鲜措施,如宋代范成大云:“花下不易焚香……至若浊气煤烟,皆时杀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载:“煮鲫鱼汤可插梅。”清代陈淏子《花镜》载:“梅宜用猪肉汁去油俟冷插花,且瓶不结冻,虽细蕊皆开。”明代《瓶花谱》载:“古铜壶龙泉均州瓶,有极大高三二尺者,别无可用,冬日投以硫磺,斫大枝梅花插供……梅花初折,宜火烧折处,固渗以泥。”又云:“日置南窗下,夜卧置榻旁,俾近人气,可不冻。”大家不妨一试。

E. 《浮生六记》之《闲情记趣》中沈复为何特别爱兰花

沈复喜欢种植花卉、制作盆景、插花花艺等雅事,可以说很多花他都喜欢,版这一段特意提到兰花,一权来是兰花寓意高雅,花友临终之前送给他荷瓣素心兰花,品种尤其难得而且意义深厚,他特别珍视;二来因为养这盆名兰,别人羡慕索要,沈复拒绝分盆赠送后遭到报复,兰花被人给烫死了,这件事给了善良的沈复很大的打击,终身不再养兰花。
沈复性格既孤高绝俗,也温柔脆弱,对于自然美好高雅的事物,他有独特而狂热的鉴赏品味,不容一点雕琢玷污。比如他的园林景观品评标准,比较接近明末崇尚自然的口味,很多扬州苏杭名园他都看不上眼,觉得匠气太重,但是遇到设计得很自然的山园野寺,也会流连忘返。
然而他的真善美事物一旦被世俗或意外损坏摧毁,他就会消极放弃,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是不忍心再次遭受这样的痛苦吧?不单是沦为人际交往牺牲品的兰花,他不是还叠了个很心爱的假山吗?被猫碰碎后,他也认为是遭造物所忌,之后不再制作了。

F. 花艺沙龙回顾 | 遇见花开,心生美好


风从花间吹过,空气中满是花香和欢喜的味道,轻轻一嗅,便醉倒了世间。11月3日,在安静悠闲的午后,一场与繁花的浪漫邂逅在多弗绿城·翠湖里如期上演,以花作礼,共度好时光。

现场图

G. 插花的艺术一一摘自巜浮生六记》

    唯一特别的是每年秋天的菊花了。我喜欢剪枝插瓶,以衬托秋意,不太欣赏“原态” 栽种着的菊花。其实栽种的菊花也有可供赏玩的风姿,但那得是自家花园里悉心培植而成。我们没有花圃,只能每年到花市上买,那都是花农大片栽种的,和路边长的杂草一样, 没什么值得赏玩的。       

    插花的要义在于,花朵须是单数,不可是双数;每一瓶只插一种,不可杂以其他颜色;瓶口要敞阔,不可窄小,瓶口敞阔则插花姿态舒展。不管是插三五七枝,还是三四十朵,最好是在花瓶中形成生机勃勃的一-束,花枝不能乱,不能散,不能互相交缠,也不要靠着瓶口,如行家所谓“起把宜紧”,或者枝枝上,亭亭玉立;或者逸兴横飞,穿插如画。     

    花枝要参差错落有致,其间点缀花蕊(就是说要点缀一两朵没有开的),避免插得圆团团的,像是玩杂耍飞刀转盘的样子。花叶不能凌乱,花枝以细柔为上,支撑的戳针要藏在花茎中,如果戳针太长,宁可将之截断,以任何角度欣赏瓶花时都应看不见针,即行家所谓“瓶口宜清”。     

      摆放瓶花要根据几案的大小,一桌最好三瓶, 最多七瓶,再多就乱作一团,主次不分,就像市面上流行的菊花屏风一样伧俗了。   

    几案有高有低,相差不能小于三四寸,不能大于五六寸。彼此参差起伏,互相照应,起伏要有连贯的气势,亦要韵致宜人。如果规规整整的中间高、两边低;或者前面低,后面高;或者对称排列,那就成了行家笑的“锦灰堆”了。总之不管是疏是密,是探出头还是藏一半, 全在摆放者心中丘壑和眼中的诗情画意。

      至于插花的容器,不管是花瓶、小碗、浅盘甚至笔洗,都要先在底部按上胶泥花插。具体的做法是用漂青(我觉得这里应该是“鳔清”,纯净的鳔胶叫作“鳔清”)、松香、榆皮(榆皮有涎汁,黏稠润泽,旧时常用来泡养戏妆的假发片子)面粉和油,混人草木灰熬制成胶状,再用铜片把钉子按在上面,尖端朝上。使用时把胶泥烤化,把铜片和钉子沾在花器底部。

      等到胶泥冷透了之后,将插花用铁丝固定造型,插在钉子上。造型最好呈偏斜势,不可直愣愣地支在正中间;更要注意枝叶疏朗清爽,不要拥挤。然后往花器里加水,取一.碗净沙,薄薄地遮住底部的铜片,让看到的人以为这丛花直接是从花器中长出,则堪称佳妙。

    如果以木本花果做瓶插,就要讲究裁剪之法一一因为这些花木不可能都是亲自动手采来, 需要找人帮忙攀折,所以往往不能合意,更要着意构思。   

      裁剪花木时,先把枝条拿在手中,或横或斜,仔细观察其生长走势,再或反或侧,以寻找最美妙的姿态。胸有成竹之后,再剪掉芜杂的枝丫,只留下疏朗清癯,古朴而有意趣的部分。这时再考虑怎样插进花器中,或者弯折主干,或者盘曲枝条,然后插入瓶中,这就能避免插好后才发现花叶遮挡或向背的弊病。   

        如果拿到花木,直接把枝干笔直的插进瓶中,插到最后必定枝条散乱、造型生硬,花不得展示全貌,叶片则纷乱遮挡,既无法营造优美的姿态,更谈不上动人的风致。

    枝干或折或曲,都有办法做到,把枝干锯开一-半, 嵌进小石子,则呆板生硬者便能曲折有致。如果枝梗倒生或太软,耷拉下来,就用一两个小钉子把它固定住。     

    如此这般,即使是枫叶竹枝,荆棘杂草,都能供瓶插之用。或一竿绿竹配几颗枸杞,或三五茎细草伴两枝荆棘。只要挑选得当,裁剪穿插有致,便别有一种出尘洒脱的野趣。     

    所以种植花木时,不妨引导其长歪长斜,放任枝叶倾斜散开,年后枝叶自然会向上生长,不会彻底长歪。但如果-开始就务必让每一株花木长得笔直,最后就难以摘取合适瓶插的枝条。

    至于裁剪盆景中的花木,先要挑根部露出地面的,将之左右剪开,分出三个根节,造型如鸡爪。没有好的根部造型,则不成盆景,只是往土里插了一棵树而已。

      然后往上梳理枝干,树干上每个结节上伸展出一个分枝,由底部到树梢,或七个分枝,或九个分枝,称为“七枝到顶”或“九枝到顶”。

      结节一定不要臃肿,那被叫作“鹤膝”,是盆景花木大忌;伸出分枝不要像肩膀接着胳膊那样规整对齐,而是要盘旋倚侧而出;枝的分布不要只在左右两侧,这被叫作“袒胸背”,也是盆景应该避免的弊病。

    有一根而生两树甚至三树的盆栽,叫作“双起”或“三起”,则树与树之间也要参差错落,横斜掩映,不可直愣愣地一前一后或一前两后地支棱出来。

      总之,一.棵好的盆景树修剪成型,至少要三四十年的精心侍弄。吾乡有位名叫万彩章的老先生,-生栽培修剪了好几株盆景。我一辈子也就见过他一一个人有这本事。还在扬州一个富商家中,见到虞山来的客人送的一盆黄杨, 一 盆翠柏,也是难得的好景,可惜明珠暗投,主人家似乎没怎么珍惜在意。

      至于其余那些所谓的盆景,或者大枝盘旋如塔,小枝蜷曲如蚯蚓,就流于庸俗匠气了。

      而盆景中点缀的花草石子,小巧可以人画,大巧足以人神。捧-盏清茶,对一件盆景, 不知不觉神游其中,这才是静室雅供清玩的乐趣之所在。

热点内容
火影忍者白色情人节 发布:2025-09-17 15:03:45 浏览:957
梅花三弄古曲 发布:2025-09-17 14:25:13 浏览:699
七夕反孤寡 发布:2025-09-17 14:13:57 浏览:624
泰安收樱花 发布:2025-09-17 13:57:46 浏览:975
桑叶牡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发布:2025-09-17 13:45:46 浏览:667
百合指什么动物 发布:2025-09-17 13:43:39 浏览:806
轻粘插花 发布:2025-09-17 13:34:37 浏览:443
丁香花说课 发布:2025-09-17 13:31:28 浏览:360
梅花的颏色 发布:2025-09-17 12:54:44 浏览:222
坏坛子盆景 发布:2025-09-17 12:53:59 浏览: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