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式插花
『壹』 西方式插花艺术
西方式插花艺术 篇1
西方式插花起源于古埃及,早在4600年前古埃及人就将睡莲花插在瓶、碗里作为装饰品、礼品或丧葬品。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插花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插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造型简单规整,花朵均匀丰满,色彩艳丽,形态直立的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18~20世纪,插花作品已广泛应用在室内装饰和社交活动中。同时它还吸收了东方插花艺术的一些特点,不仅所用花材种类丰富,而且量大,各种几何图形的构图既匀称、丰满而且对称和规则,充分表现出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又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既表现直立的线条,也追求斜出、下垂和弯曲等各种流畅的线条。这种丰满而活泼的构图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形成了西方插花艺术风格。
由于受当前世界现代艺术潮流影响,为适应表达现代意识和情感,西方插花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01西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注重几何图案的丰满造型。在构图上较多采用对称式几何造型,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插出的作品,互相对称,图案美丽。
(2)注重装饰美、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运用花色较多的花枝配置在一起,形成各种颜色的块面,也可多种颜色巧妙地混插在一起,形成华美的图案和色彩。
(3)采用的花材种类多、数量大,以盛取胜。西方式插花作品多使用草本花材,讲究造型对称、比例均衡、色彩艳丽。给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大方的感受。
(4)通过外形表现作品主题。西方式插花作品大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用十字架形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
02西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西方式插花以几何形体构成为其主要形式,根据外形轮廓不同,常见的有:圆球形、球面形、椭圆形、金字塔形、直角三角形、新月形等,这几种形式是西方传统的普通插法。
东方式和西方式插花艺术的形式,之所以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是由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东方人含蓄内敛,喜爱温和雅致的意境,少见外露手法。而西方人热情奔放,喜欢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
西方式插花艺术 篇2
西方式插花半球型
这是我们见得最多的花型了吧?将花材剪成相同长度插在花泥中,形成一个半球形状。半球型花是一个四面观的花型,柔和浪漫适用于婚礼、节日等很多场合。
西方式插花三角型
又分为对称三角型和不对称三角型。在古埃及等古文明中,常作为装饰应用。对称三角型较稳定,但都是单面观的花型,常用于墙边桌面或角落家具上。
西方式插花水平型
水平型花也是四面观的花型,源自古希腊时祭祀坛上用的装饰花,现在常用到会议桌、餐桌、演讲台上。同半球型相似,水平型花也是四面都好看的'花型,豪华富丽。
西方式插花扇型
扇形花为放射性的半圆花形,豪华美丽,就像是孔雀开屏。起源于宫廷贵妇手中常拿着的羽毛、蕾丝做的扇子。摆放在玄关、壁饰和靠墙摆设的桌上都很合适。
西方式插花瀑布型
就像一层层的瀑布,瀑布型的花由上而下地插制,具有流动感、柔美浪漫。这也是除了球形以外最常用的新娘手捧花花型了吧?
西方式插花还有“圆锥型”、“椭圆型”、“球型”、“垂直型”、“水平型”,还有以字母形状造型的“S型”、"T型"、“L型”等等,都有其各自的魅力。
西方式插花艺术 篇3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东西方插花艺术响应回归自然的呼声,在各自的插花领域中开发环保、简约的形式。在插花艺术的频繁交流中,一方面,东西方插花艺术各自顺应时代的需求,并汲取各兄弟艺术(如绘画、书法、园林、雕塑、建筑等)的有益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另一方面,东西方插花艺术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而各臻佳境。西方插花吸取东方插花简约的线条造型的优点,吸收东方插花不对称式自然构图的长处,作了以花传情、以花写意的尝试,突破了规整的几何图形的限制,在其艺术插花作品中,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进展。
突破几何形规整构图的局限。 西方现代插花在原有基础上,逐步从规整呆板的几何形构图中解脱出来,流畅优美、简洁清新的自然式构图倍受钟爱。融入东方式线条造型的优点。将东方插花线条造型的长处,融入西方插花中,自然伸展的各类线条使其造型更活跃、更生动、更诱人了。
不少西方现代插花作品,采取了东方插花以花传情,以花写意的手法,取得可喜的成绩。自由式插花盛行,西方现代插花中不受任何造型限制的自由式插花盛行起来。形式多样,色彩艳丽、奇思妙想、各具特色。花材、花器、辅助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开发出许多新的花材、花器和辅助村料,都使用在现代插花中。
西方式插花艺术 篇4
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这两种插花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时代与背景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景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规律。这就要求插花者要深人了解观察植物的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人个人情感,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西方式插花受西方哲学影响提倡的“人文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艺术的真正对象,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条和最美的比例。用一种程式化、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美的标准和尺度,强调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推崇几何图形等。反应在插花艺术上多以几何形的造型以抽象的艺术手法把大量的色彩、丰富的花材堆砌成各种形状去表现人工的数理之美,以求得较强的装饰效果。
二、立意与构图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意境,于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人们根据花木生长的特性,溶人个人情感并赋予花木象征性的含义,以借花言志或抒发情怀。如百合寓意百年好合、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雅;石榴为多子多孙、子孙满堂;梅花傲雪凌霜,象征无畏不惧等。构图以远景、中景、近景去安排。花与花、花与叶之间相互呼应,生动有趣。
西方式插花讲究的是花材的种类及数量。花朵丰满硕大,构图多采用对称、均衡或规则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型、水平型、S型等。追求块面和整体效果,极富装饰性和图案美,作品具雍容华贵之态。
三、插制法则
东方式插花讲究写实、写意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一)线条的运用:认为线形花材更富生气、更能抒发情感。
(二)高低错落,参差有致:即插花的比例与位置关系。它包括花材之间、花材与容器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太繁”作品显的上重下轻;“太瘦”作品显得空洞。
(三)虚实结合,刚柔相济;东方式插花中的虚就是松、浅、模糊。实就是浓、重、密。刚就是劲、硬、挺。柔就是软、温、绵。插花中没有虚实就没有画面,没有刚柔就没有深度。虚实配合好就有层次。
(四)呼应关系:呼应主要指情势上和色彩上的呼应,注重花材的方向性,使花材在俯仰之间、顾盼之间互相联系,浑然一体。
(五)对比关系:东方式插花注重画面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使花材之间各自突出,构图显的生动活泼。
(六)注重宾主关系:宾主关系的确立,可使主题集中,而不散漫。
西方式插花一般采用传统的几何形插法。作品所用花材往往把花器全部遮掩住,容器不外露,只按摆设的位置或场地决定花型大小。插作时注重
(一)外形规整、轮廓清晰:外形轮廓是由最外围花的顶点连线组成的,这些顶点连线呈现的形状就是插花作品的造型,如扇型、三角型、L型等。
(二)注重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各种形式的几何形插花不仅从正面看轮廓呈几何型,从侧面看也应呈规则的形状,如:三角型插花,其实质应是一个三角形锥体。花朵之间应分布在整个空间的不同层次。
(三)注重焦点突出、主次分明;焦点突出,作品稳定。焦点花可以是一朵大花也可以是一组异型花,但不可.基本花型插作方法
东方式插花花型一般由三个主枝构成骨架。第一主枝是最长的枝条,决定花型的基本形。第二主枝是协调第一主枝,其长度是第一主枝的1/2或314。第三主枝是起稳定作用的枝条,其长度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从枝是陪衬和烘托各主枝的枝条,数量根据需要而定。三主枝上下位置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造形。主要有直立、倾斜、下垂、平展、直上、对称等。
西方式基本花型插作,按造型结构可分为,对称构图和不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作品的外形轮廓对称,如圆型、半球型、扇型、倒T型等。不对称构图是外轮廓不对称,常见的有L型、S型,新月型。基本型的插作首先确定造型,然后插出图形的基本骨架。骨架插好后,定出焦点位置、插人焦点花,在轮廓线的范围内插人其它花朵,并用散状花、叶填充其空间,遮盖花泥,使各部分协调、均衡,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贰』 东西方插花的风格的区别与比较
造型
东方以线条造型为主,利用枝叶形态的长短粗细,强弱刚柔,曲直顿错,虚实疏密,勾画出简洁、飘逸、瘦硬、粗犷不羁的造型。单体表现力强,都具有构图表现力和欣赏力。西方以几何造型为主,注重色块效果,其构图有圆形、半圆形、等腰三角形、火炬形、月形、S形等,注重群体表现力。有人称其为色块插花。
构图
东方注重自然,采用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取材广泛,花、叶、果、藤均用,盛开、半开、含苞同用。西方讲究规则,采用对称均衡,花材的姿态和规格统一做放射状排列,构成几何图形。且花材多,色彩丰富。
内涵
东方讲究意境,把主观心意和客观景物融合在一起,通过作者和观者的联想进行创作和欣赏。西方注重外观视觉效果,强调外形和色彩的装饰,使其作品热烈奔放、雍容华贵。
器皿
东方把花材、器皿、道具、环境作为整体综合表现,以优美的陶瓷、玻璃、金属、漆木、竹编、草编各式盘盆及贝壳、树段、石片、竹筒制作花器,它是艺术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配以宫灯、书画、珠帘、窗景、鱼缸、鸟笼,乃至焚香置砚。西方以茂密花材,掩盖器皿、几架;用以变化作品高低、前后,讲究环境协调。
数量
东方用花不求多,一般用几支画龙点睛,多用青枝绿叶勾线衬托。西方用花量比较多,给人以花枝繁茂之感。一般以草本花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花、菊花、马蹄莲、月季等。
现在西方盛行的插花有3种方法:其一现代大堆头插法。以一二种鲜艳夺目的大花朵为主题,小花朵作陪衬,呈现出和谐的对照。其二,现代线条美插法。以突出花朵的自然美和形态美为目的,分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不对称的可自由发挥,有独特的创造性,受人喜爱。其三,现代线条大堆头合并插法。是综合大堆头和线条的优点,即把西方插花艺术和东方插花艺术的传统优点融合在一起,适用于国际花展和交际场合。
西方对中国插花已由认同到喜欢,特别是中国插花的别具一格、古朴典雅、清秀自然的艺术风格,博得外国朋友的青睐。称之“中国插花看上去是活的”。对中国园林艺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正如明代插花先辈袁道宏论之的插花“虽小道,实艺术之一种,有学问焉。"这一传统艺术:需要在全国普及,以丰富祖国的艺术宝库,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艺术风格和插制法
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这两种插花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时代与背景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景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规律。这就要求插花者要深人了解观察植物的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人个人情感,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西方式插花受西方哲学影响提倡的“人文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艺术的真正对象,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条和最美的比例。用一种程式化、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美的标准和尺度,强调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推崇几何图形等。反应在插花艺术上多以几何形的造型以抽象的艺术手法把大量的色彩、丰富的花材堆砌成各种形状去表现人工的数理之美,以求得较强的装饰效果。
二、立意与构图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意境,于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人们根据花木生长的特性,溶人个人情感并赋予花木象征性的含义,以借花言志或抒发情怀。如百合寓意百年好合、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雅;石榴为多子多孙、子孙满堂;梅花傲雪凌霜,象征无畏不惧等。构图以远景、中景、近景去安排。花与花、花与叶之间相互呼应,生动有趣。
西方式插花讲究的是花材的种类及数量。花朵丰满硕大,构图多采用对称、均衡或规则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型、水平型、S型等。追求块面和整体效果,极富装饰性和图案美,作品具雍容华贵之态。
三、插制法则
东方式插花讲究写实、写意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插作中注重
(一)线条的运用:认为线形花材更富生气、更能抒发情感。
(二)高低错落,参差有致:即插花的比例与位置关系。它包括花材之间、花材与容器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太繁”作品显的上重下轻;“太瘦”作品显得空洞。
(三)虚实结合,刚柔相济;东方式插花中的虚就是松、浅、模糊。实就是浓、重、密。刚就是劲、硬、挺。柔就是软、温、绵。插花中没有虚实就没有画面,没有刚柔就没有深度。虚实配合好就有层次。
(四)呼应关系:呼应主要指情势上和色彩上的呼应,注重花材的方向性,使花材在俯仰之间、顾盼之间互相联系,浑然一体。
(五)对比关系:东方式插花注重画面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使花材之间各自突出,构图显的生动活泼。
(六)注重宾主关系:宾主关系的确立,可使主题集中,而不散漫。
西方式插花一般采用传统的几何形插法。作品所用花材往往把花器全部遮掩住,容器不外露,只按摆设的位置或场地决定花型大小。插作时注重
(一)外形规整、轮廓清晰:外形轮廓是由最外围花的顶点连线组成的,这些顶点连线呈现的形状就是插花作品的造型,如扇型、三角型、L型等。
(二)注重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各种形式的几何形插花不仅从正面看轮廓呈几何型,从侧面看也应呈规则的形状,如:三角型插花,其实质应是一个三角形锥体。花朵之间应分布在整个空间的不同层次。
(三)注重焦点突出、主次分明;焦点突出,作品稳定。焦点花可以是一朵大花也可以是一组异型花,但不可.基本花型插作方法
东方式插花花型一般由三个主枝构成骨架。第一主枝是最长的枝条,决定花型的基本形。第二主枝是协调第一主枝,其长度是第一主枝的1/2或314。第三主枝是起稳定作用的枝条,其长度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从枝是陪衬和烘托各主枝的枝条,数量根据需要而定。三主枝上下位置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造形。主要有直立、倾斜、下垂、平展、直上、对称等。
西方式基本花型插作,按造型结构可分为,对称构图和不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作品的外形轮廓对称,如圆型、半球型、扇型、倒T型等。不对称构图是外轮廓不对称,常见的有L型、S型,新月型。基本型的插作首先确定造型,然后插出图形的基本骨架。骨架插好后,定出焦点位置、插人焦点花,在轮廓线的范围内插人其它花朵,并用散状花、叶填充其空间,遮盖花泥,使各部分协调、均衡,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叁』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有何不同
东方式插花主要是以农耕文化为底蕴的以一种悠久的古老文明为渊源的具有含蓄、抽象版的插花权形式。主要包括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东方插花也可以称为典型的河流文化缩影,突出对线条、结构地崇拜,以简洁明快为特征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
西方式插花则是以游牧文化为底蕴,以粗旷、豪放为主要特征,极具征服感、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插花形式。由于历史渊源的原因,西方插花结构气势庞大、颜色鲜艳而且用花量多。
『肆』 西式插花的基本花型
西式插花的基本花型
西式插花的基本花型,说到插花,大多数人是不太了解的。而不同国家的插花方式是不一样的,插花的方式是非常多的。有些人想要了解西式插花的基本花型,下面和我来看看吧!
西式插花的基本花型1
西式插花即西方国家插花,一般指欧美各国传统的插花艺术形式。花多而色彩艳丽,多以几何图形构图插制,主要常用的西式插花基本花型有以下几种:
1、半球型:
这是我们见得最多的花型了吧?将花材剪成相同长度插在花泥中,形成一个半球形状。半球型花是一个四面观的花型,柔和浪漫适用于婚礼、节日等很多场合。
2、三角型:
又分为对称三角型和不对称三角型。在古埃及等古文明中,常作为装饰应用。对称三角型较稳定,但都是单面观的花型,常用于墙边桌面或角落家具上。
3、水平型:
水平型花也是四面观的花型,源自古希腊时祭祀坛上用的装饰花,常用到会议桌、餐桌、演讲台上。同半球型相似,水平型花也是四面都好看的花型,豪华富丽。
4、花扇型:
扇形花为放射性的半圆花形,豪华美丽,就像是孔雀开屏。起源于宫廷贵妇手中常拿着的羽毛、蕾丝做的扇子。摆放在玄关、壁饰和靠墙摆设的桌上都很合适。
5、瀑布型:
就像一层层的瀑布,瀑布型的花由上而下地插制,具有流动感、柔美浪漫。这也是除了球形以外最常用的新娘手捧花花型了吧?
另外,西式插花还有“圆锥型”、“椭圆型”、“球型”、“垂直型”,还有以字母形状造型的“S型”、"T型"、“L型”等等,都有其各自的魅力所在。
西式插花的基本花型2
西方插花的8种基本造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传统的西方插花的基本知识。比如在花材的选择上,传统的西方插花花材多选用花大、色艳、外形整齐的草本花卉,比起东方插花,传统西方插花木本花材比较少。
按其在整体造型的地位一般分为三部分, 即骨架花、焦点花和填充花。
所谓骨架花是确定花型的基本形状、大小、方向的花,通常选择一些线状花材或者茎长的团状花材,比如说如唐菖蒲、紫罗兰、康乃馨、月季等。
焦点花通常是处于造型的中心位置的花,又称中心花。花材常选用与周围花色、花形不同的种类。
常用的花材有特形花材和团状花材,如百合、花烛、马蹄莲、鹤望兰、洋兰、郁金香、非洲菊等。西方式插花有时也可以没有焦点,全部用一两种花材,均匀插成一个完整的形状。
填充花即填充在线条花和焦点花之间的花,通常用花形细小、花枝蓬松的散状花材来填充,比如满天星、补血草、天门冬、小菊等。
西方插花花型常根据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定,三角形花型壮观、大方、庄重,通常用于各种正规大型场面;
“L”型、“S”型、新月型花型则比较活泼、随意、趣味性强,通常用于家庭装饰及小型场合较适宜;
圆球型、半椭圆型的造型,适用面就比较广了。
根据摆放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一面观和四面观。西方式插花多选用广口的瓶、盆, 花泥放于中间略高于上口。
插花时先插骨架花,将花型轮廓固定在需要的范围内, 再插入焦点花、填充花或其他花叶, 完成整体造型。
1、三角型
三角型可以是等边三角形也可以是等腰三角形,还可以是左右不等长的斜三角形。
三角形插花是最普通的基本造型,常插成单面观花型。比起等边三角形造型,等腰三角形显
得较为活泼,而斜三角形则比较现代,它不对称的构图,让作品极具运动感。
2、L型
L型花型因为很像英文字母“L”而得名,通常是插成一面观型,比较适合摆在窗台转角处。其花型有一个较长的纵轴和一个较短的横轴构成整个骨架。
插花时要注意横轴不能过长,如果花器细而高,横轴更要缩短。L 型横轴的方向可根据摆放环境而变化形成正反 L 型。
3、倒T型
倒T型花型是一种对称的花型,但却比较活泼, 由横、竖两个主轴及正前方的短轴构成。横轴呈水平状态, 有时横轴顶端也可稍向下弯。通常竖轴短于横轴,比例为1 ∶2 ~2 ∶3 。前方短轴长为竖轴的1/ 4 左右。
4、弯月型
弯月型花型如月初的新月。两头尖中间宽、 外形弯成曲线、左边较长,约占整个弯月长度的2/ 3、 右边为1/ 3 、重心在整个弯月的2/ 3 点上。
弯月型美丽活泼又不失端庄,是表现曲线美和流动感的花型, 是理想的家庭摆设和馈赠的礼品。花器宜选较矮的宽口型, 也适合花篮插花。
5、S型
S型花型是一种柔美、优雅的花型。插花时宜选用高型花器以充分展示下垂弧线之美。
其插法与弯月型相似,将弯月型一边的轴线转成下弯,“S”的两笔不等长,一般上弯段比下弯段略长些,宽度小些才显婀娜多姿。
要注意保持弧形,切忌在弧线的空间出现直线而破坏弧线的完整。S 花型还可以有多种变化,如上下对称型、对角线型、水平型等。
6、球面型( 菱型、椭圆型)
球面型是比较低矮、细长的菱形或椭圆形, 一般横轴长于纵轴,外观有很强的水平感。
这种造型的高度通常不超过30cm,适合摆放在餐桌、会议桌上。花器多用浅盆或浅盘,可作四面观赏。
7、圆球型、半球型
圆球型、半球型是四面观的立体花型。 圆球型是由中心的一点向四周作放射线伸展, 外围轮廓线构成圆形。花器宜选直立并具一定高度的。大的圆球型多用于庆典的布置; 小型半球型花器常用浅盆, 作为餐桌、会议等桌饰插花。
圆球型插法与水平型相似, 只需注意花型的纵、横、高等长即可。插制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插主体花,突出重心, 然后在主花的间隙及周边适当插上填充花材。
8、放射型( 扇型)
放射型如同扇子一样向外扩散, 因此又称为扇型,是一面观花型。这种造型的骨架花材一定为线状花材,背景射线应长一些;
为避免平面化, 从中心点要有向前面方向扩散的花材, 形成底部中间有一定厚度的立体扇面, 才能突出其放射的特点。
扇型花可以设计成对称的或不对称的。扇型花端庄、隆重、丰满, 适于作为宾馆、展览会的大型插花和庆典用的大型花篮。
除以上8种常用花型外,西式插花的造型设计还有很多变化,如金字塔型、火炬型、螺旋型等,等待花艺师们发挥自己的创意。
『伍』 东西方插花的区别。
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
『陆』 东西方插花的区别。
东方:注重线条、讲究意境、色彩朴素。
西方:注重几何丰满造型、色彩艳丽、花数量多,以多取胜。
【中国式插花】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 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 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 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西洋式插花】
西洋式插花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方插花,早在公元前2000年时尼罗河文化时期。从古希腊直到罗马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止时期,十四至十六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础。 西洋插花与中国式和日式插花相比较强调实用和设计理念,一般较能融入生活之中,达到日常生活的装饰效果。
『柒』 西方插花与东方插花有什么不同
西方插花与东方插花的不同有:
1、用花量不同:东方式插花版用花少,注重自然典雅,西方权式插花用花量大,色彩丰富。
2、形态不同:东方式插花以线条造型为主,要求活泼多变,线条优美;西方式插花以几何图形构图,讲究对称和平衡。常见半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和扇 面形等。
3、意境不同:东方式插花重写意,讲究情趣和意境;西方式插花注重整体色块艺术效果,富于装饰性。
4、表现表示不同:东方式插花像水墨画,西方式插花更像是油画。
5、风格不同:东方式插花以简洁清新为主,讲求浑然天成的视觉效果。西方式插花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风格
『捌』 试比较东西方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 东西方插花发展简介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的做法。中世纪的宗教仪式中百合花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征;文艺复兴后,插花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形风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20世纪随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对称的倾斜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西方艺术插花的风格。 东方插花特点 1、注重意境和内涵思想的表达,体现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使得插花作品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境界。 2、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态,因材取势,抒发情感,表达意境。 3、在构图上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俯仰相应,顾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义,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采用自然的花材表达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淡、素雅、单纯为主,提倡轻描淡写。也有重彩华丽的但主要用于宫廷插花。 6、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为骨架,高低俯仰构成各种形式,如直立、倾斜、下垂等等。 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1、插花作品讲究装饰效果以及插作过程的怡情悦性,不过分强调思想内涵。 2、讲究几何图案造型,追求群体的表现力,与西方建筑艺术有相识之处。 3、构图上多采用对称均衡的手法,表达稳定、规整,体现人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现强烈的装饰效果。 4、追求丰富艳丽的色彩,着意渲染浓郁的气氛。 5、表现手法上注重花材与花器的协调,插花作品同环境场合的协调。常使用多种花材进行色块的组合。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 东西方插花发展简介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的做法。中世纪的宗教仪式中百合花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征;文艺复兴后,插花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形风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20世纪随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对称的倾斜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西方艺术插花的风格。 东方插花特点 1、注重意境和内涵思想的表达,体现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使得插花作品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境界。 2、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态,因材取势,抒发情感,表达意境。 3、在构图上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俯仰相应,顾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义,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采用自然的花材表达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淡、素雅、单纯为主,提倡轻描淡写。也有重彩华丽的但主要用于宫廷插花。 6、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为骨架,高低俯仰构成各种形式,如直立、倾斜、下垂等等。 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 1、插花作品讲究装饰效果以及插作过程的怡情悦性,不过分强调思想内涵。 2、讲究几何图案造型,追求群体的表现力,与西方建筑艺术有相识之处。 3、构图上多采用对称均衡的手法,表达稳定、规整,体现人为力量的美,使花材表现强烈的装饰效果。 4、追求丰富艳丽的色彩,着意渲染浓郁的气氛。 5、表现手法上注重花材与花器的协调,插花作品同环境场合的协调。常使用多种花材进行色块的组合
『玖』 东方插花与西方插画什么不同
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色
东方插花,以我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和特色有以下几点:
1.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
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和色彩美,并进而深入欣赏其意境美,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
3.线条造型,重视个体的线条美――东方插花选用花材十分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为先,着力展现花材个体的线条美,所以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也少,色彩简单。线条造型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线条的粗细、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等变化,给人感官以不同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由于受其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西方插花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1.崇尚人的力量、人的精神――古希腊人认为健全的精神源于健全的身体,
产生人的“自我崇拜”,崇尚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以人为本,宣扬人性,追求个性自由,喜欢开敞外露的艺术风格。这与东方插花崇尚自然、讲究含蓄的“藏之愈深,其境愈大”的艺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2.注重花材整体的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着重欣赏整体华美的图案和色彩。
3.基本构图形式为规整的几何图形――西方插花的主要构图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如对称式的有等腰三角形、倒T形、扇形、半球形、球形、菱形、椭圆形等;不对称式的有不等腰三角形、L形、S形、新月形等。花材排列较密集而整齐,形成丰满规整的各种图形。
4.作品中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丰富――西方插花作品,为完成色彩缤纷的规整造型,使用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变化多。作品在用色上十分考究,有较高的成就,给人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感受。
打字不易,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