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作品立意意境
⑴ 茶道插花有什么艺术
茶道插花有什么艺术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在古代被合称为生活四艺(也有称“四事”的),是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国有着古老的传统意味。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插花艺术,一起来看看。
茶道插花艺术
茶室插花,则强调意境之美,作品清新淡雅,富有诗情画意。强调形、神、情、理、韵的和谐统一。其与茶室书画融为一体,耐人寻味。
看一件意境深邃的插花作品就如同品一壶层次丰富的生普,香气与回甘往复交替中,令人回味无穷。
在插花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立意。如果没有恰当的立意,插花便只能成为万紫千红的堆砌,甚至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而茶艺插花得立意,重在“真、新、高、洁”。其中的“真”是指感情真挚,立意首先应当注重于能反映出茶艺真实的主题内涵;“新”是指构思新颖、新奇、不落俗套;“高”是指意境高远,耐人寻味,有艺术感染力;“洁”是指插花的造型简洁、自然、明快,充满生机活力。
具体地说,茶艺插花立意取材时主要从反映时令(即花有花候,从时令方面立意用插花点明季节特点)、以花传情(即用花语表达主人的情感)以及彰显茶艺主题等三个方面考量。
茶室插花是一种亲近自然的完美体现。
注重自然情境,着力表现花材自然的形式美和色彩美,作品往往配合当时天气,具有很强的.季节风格。
作品中的枝叶花果,顺自然生长之势,巧妙配合宛若天成。
抖落一身尘俗,便是自由之境。
插花艺术的四大特点
1、时尚性
插花是现代人们高雅生活的时尚追求。鲜花的美丽、清新、绚丽与活力装点了人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开心。
2、艺术性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溶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艺术的生命来自于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插花恰好体现了这种追求。
3、装饰性
多数场合和环境都可以用鲜花去装饰、点缀。婚礼上的插花表达是一种祝福和喜气;酒店插花表达是对于客人的热情与友好;居家插花则是一种家庭的和谐和温暖。插花的艺术感染力强,美化效果明显。
4、文化性
插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在插花艺术里蕴含着中华民族融合一体的文化精神。花为媒,传达是一种至真美好的情感。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插花是并且也应该成为礼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 什么是插花作品的意境
中国艺术插花的意境
插花艺术从其特点和艺术形式上通常分为东方插花艺术和西方插花艺术两种。西方插花侧重于以大量的花材插成装饰效果好的图案式,突出人为的理性的整齐的造型。
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主要以体现花材的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目的,其中意境的创作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根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国诗、画的文化内涵。
因此,意境的美是中国插花艺术对世界插花艺术的贡献,也是中国插花设计创作中的难点。意境的深浅又是衡量中国插花艺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一、意境的诠释
中国艺术插花的重点就是意境的创作,按照现代《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因此,可以将艺术插花中的意境理解为:插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按照主题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构成艺术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插花人人可为,而作品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在我们所能欣赏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让人看了印象深刻,流连忘返;而有的作品却不能给人留下印象。有的作品自然朴实,简单、素雅,却能让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虽然五彩缤纷,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也即意境的差别所为。
一件优秀的插花作品,必须有创新的造型。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艺术家钟玉冰所说的插一盆好看的花并不难,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将一些没有艳丽色彩或特殊形态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则须花更多心思。
做到这一点还只能算插花造型的优秀设计,更深层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题引导下让人产生与作者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甚至受到启迪,产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正如《瓶史》中论及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不能解,划然示我意象之表也,就是对艺术插花中意境的最好的诠释了。
二、意境的形成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知之越多,爱之越深。因此,研究中国艺术插花中意境的形成,除了了解其文化根基外,必须了解其诞生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插花较早的国家之一,六朝时的史书已有关于佛前供花的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的插花记录,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插花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包括早期的佛教插花、民间插花,之后的宫廷插花及文人插花。
其中,文人插花以其深刻的含义,结合清雅优美的线条造型,确立了它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
文人插花不单把花材看成是表现形式美的要素,而是以花传情,借花明志,让花成为表达情感意趣的传递者。插花作品也不仅是一件装饰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自由充沛的心源和外界接触时突然的领悟。
中国历史上许多的诗人、画家都涉猎过插花领域,如南齐的画家谢赫、唐代诗人李白,宋代诗人杨万里、陆游,明代造园家计成等都留下有关的诗句、绘画及理论著作。
对东方插花形成作出杰出贡献的、有名的插花专著《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则分别由明代的戏曲家高濂、画家张谦德和文学家袁宏道完成,书中对花的含义、花的养护、插花的造型、手法都有详细的说明,并由此奠定了中国插花早期较系统的理论基础。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介入,中国插花一开始即按诗、书、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
三、意境的创作
意境,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是与生活形象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插花创作被称之为艺术创作,就是因为作品内涵之深远,意境之深邃。
中国的艺术插花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不仅重视花材的形态美和色彩美,而且更注重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耐人寻味和遐想。
中国文学中直接与花有关的内容很丰富,古人常赋予花一定的精神含义。如用菊花临秋独放、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征着毫无畏惧的品格;兰花高洁幽香,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征名士的高风亮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邪;松柏挺拔坚强,代表一种坚贞不屈、顽强向上的精神;报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满园,春光明媚;君子兰代表君子之交,友谊万古长青等等。
如将梅、竹、菊、兰组合用到插花中借以表达内心不畏严寒、高风亮节、洁身自好的感情,是古代文人非常喜好的。现代人赋予花的一定的语言,通过合理组合或谐音表达意境,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中国民俗常喜欢吉祥,花意常伴吉利,如用百合寓意百年好和、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洁;桃花预示好运将至,有大展宏图之意;大丽花是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的含义;万寿菊象征健康长寿;常春藤寓意白头到老;勿忘我乃花中情种;万年青比拟青春常驻;富贵竹为大富大、贵好运不断等等。
艺术的境界在于美,所以中国艺术插花创作时,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插出美的造型才能体现出美,表达出完美的意境。
创作者在确定了创作方向后基本上应对将要完成作品的造型的雏形在头脑中有个初步的形象,此时可再经过细致的形象思维,运用绘画原理在大脑中构图,调整出花材最佳的比例、位置。最后定形整个作品的细部,然后可将具体的造型,以白描的方式画到纸上,也可直接插做。
艺术插花一般只是作者艺术修养的凝聚和反映,所以创作的内容方向,不需要过多考虑环境和用途,重要的是作者想要表现什么,能够表现什么,能够表现得多深,从而决定所能创作作品的意境的深浅。
所以对于有一定插花技艺的创作者而言,创作方向的准确定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最终决定作者是否能创作出意境奇、高、远作品的重要的一步。
根据中国艺术插花意境的内涵,创作方向的确定可以主要从文学所包含的内容里、现实中的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里及构成插花的花材、器具等方面考虑,通过对它们的运用或从中得到的启发激发创作的灵感。
(2)插花作品立意意境扩展阅读
艺术造诣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插花
⑶ 描写插花意境的句子 最好是突出一种‘道’
姹紫嫣红的花在纤纤素指下舒展着自己柔媚的腰肢,同是一种花,它们可以说是相同的但也回是不同的,相同的是它答们的名字,不同的是所表达的意向,颜色栉次邻比,你仿佛能看到倒映在阳光里的海市蜃楼,方向万象众千,它们仿佛各自寻觅这什么,而它们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情感,只是因为手指赋予了它们各自的灵魂,所以感情变得就厚重而独特起来了.这也许就是道吧:一首一走,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叫道,重复别人做过的事不叫道.走不一样的路,坚持创新才能生道.于是插花便衍化出各种心情各种立意.
⑷ 插花的寓意
1、插花艺术具有美化生活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 插花艺术作为花卉重要的应用方式,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居室、商业空间、宾馆饭店、会议室、病房等场所,插花作品起着越来越大的美化作用。 2、插花艺术具有传递情感,增进友谊的作用 鲜花不仅是美的象征,还是情感的传递者,千百年来人们对花赋予了各种美好的意义,在社交礼仪活动中,花为人们传递着各种情感、友谊。因此,在欢庆佳节,祝贺生日、探亲访友、看望病人时,鲜花已成为人们首选的最时尚、最浪漫的礼物。 3、插花艺术具有陶冶情操、提高艺术品位的作用 插花艺术的美不仅体现在形式美上,还体现在意境美上。一个插花创作者为使自己的作品更具内涵,更具感染力,必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艺术水平,以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而一个插花欣赏者也是不但要欣赏其形式美,更要欣赏其意境美,这就要求不断了解花文化,提高艺术修养。 4、插花艺术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花卉是农产品中增值效益较高的产品,插花艺术史展示花卉、提升花卉价值、扩大花卉生产的最好方式。花店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带动了我国花卉种植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产地,鲜切花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⑸ 插花的艺术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1)崇尚自然。中国插花以自然式为主,即按照植物生长的自然姿态,回通过造型技巧,答使之形成各种曲直线条或点、线、面的艺术组合,表现出诗画意境。在取材上,花、叶、枝、果等,木本、草本植物均可选用。如春天以赏花为主,可选用色彩艳丽的花材,再配以几片绿叶,象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秋天以观果为主,再以绿叶相衬托,呈现丰收景象。
(2)讲究造型。中国插花利用自然界千姿百态的花草枝叶等,通过其线条的长短粗细,勾画出或飘逸、或粗犷等不同造型的插花作品。插花前先进行构思立意,然后根据季节特点,选用花叶色彩丰富、线条自然优美的花材;花枝高低起伏,疏密聚散多变,再陪衬一些碧绿的叶片,使构图多姿多态,栩栩如生。
(3)注意意境。借花寓情,以情传神,是中国传统插花的精髓。用插花的优美艺术形象,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
⑹ 怎样表达插花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件成功的、完美的插花艺术作品,必须有一个主题。此主题就是作者在插作造型过程中的创作目的与方向。插花创者要善于运用各种造型技巧来充分表现自己作品的主题。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怎样表达插花作品的主题思想,希望能帮到你。
插花作品的主题
(1)根据植物传统象征来表达主题。
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民间传说,使不少树木花草富有象征意义而被人格化。如松象片刚强、威严和长寿;梅象征坚韧、孤高、不畏强暴的气节;菊傲寒廪霜,象征高雅、长寿;兰象征超尘脱俗;荷象征洁身自好等。因此,可利用具有与之相类似象征意义的植物进行组合,以表达作品的主题。如松、竹、梅寓意“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寓意清高圣洁“四君子”。
(2)根据植物的谐音和花语来表达主题。
由于受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不少植物所具有的特定意义的谐音或花语被广泛流传下来,如“桂”与“贵”,“菊”与“鞠”、“牡丹”--“富贵”,“竹”--“平安”,“苹果”-“福”、“石榴”-“禄”,“桃”-“寿”等。因此,在进行插花艺术创伤时,可依据花材的谐音或花语来表达主题。如将玉兰、海棠、牡丹相配置插作,表示“玉堂富贵”;牡丹和竹子相配置插作表示“富贵平字”;苹果、石榴和桃相搭配表示“福禄高寿”;万年青、柿子、灵芝组合表示“万事如意”;松枝、竹子和水仙组合表示“丰年献瑞”。
(3)巧借植物的季相景观变化表现主题。
一年四季由于气候条件不同,植物的季相景观也在不断变化,如桃李报春,夏榴如火,秋桂飘香等。因此,可依据四季景观的变化,利用应时花材来表现主。如利用柳条、水仙、桃花、牡丹、迎春等春季开花、发芽的植物相互配置以表现“春”的季景观;早用荷花、睡莲、百合、晚香玉、桔梗、萱草等表现“夏”季景观;利用枫、菊、桂、芦花、鸡冠等表现“秋”等景观;利用松、柏、腊梅、一品红、南天竹、火棘等表现“冬季景观。“
(4)巧借容器和配件表达主题。
这种借容器和配件来表达主题的手法,在现代插花艺术中时常出现。如“汲水归来”这件作品,就是在一只木桶形的容器上,以藤条绿蔓缠绵环绕,然后再在其上插上两朵艳丽的月季,最后在木桶的下方摆一只头部上仰陶马。整个作品构图生动、活泼、主题也被充分表达出来了。
(5)根据插花作品的造型来表达主题。
插花艺术作品完成后,其形象有时相似或类似某物,因此我们可根据作品造型上的象征性来表达主题。如由一浅盆制成的一件船形的插花造型,表达了“与谁同舟”的这一主题。
礼仪插花
用于各种庆典仪式、迎来送往、婚丧嫁娶、探亲访友等等社交礼仪活动中的插花叫礼仪插花。其主要目的是增进友谊、表达尊敬、喜庆、慰籍或治丧的气氛。因此这类插花要求造型整齐简洁,花色鲜丽明快,通常体形较大,花材较多,插作繁密。要求花材的花形也要较为规整,不宜于过大粗厚,也不宜过分粹小,切忌采用有异味或有毒汁等刺激、污染环境等的植物,若用则需加以处理。
礼仪插花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各种花篮、花环、花束、花圈、花钵、桌饰、新娘捧花、胸花、头饰花等等。
艺术插花
用于美化、装饰环境和陈设在各种展览会上供艺术欣赏、活跃文化娱乐活动而用的插花叫艺术插花。
这类插花在选材、构思、造型与布局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和它独有的特点。在花材选用上很广泛,无论新鲜的、干枯的都可应用。嫩芽、鲜花、新叶固然有生机勃勃和清新之美、但残荷枯枝亦具秋意泷泷、生命不止的情趣。所以,艺术插花虽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主张以精取胜,主题突出,意境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因此,在符合构图法则、顺乎自然的基础上,造型不拘泥形式,自由活泼,多姿多态,并充分表现作者的情感与意趣,这是艺术插花独具的特点,最易引起品尝者的喜爱和遐想,也是最具魅力的一种插花。
艺术插花的形式有瓶插、盘插、蓝插等。从风格上讲,有东方艺术式插花、西方艺术式插花和现代自由艺术式插花等等。
⑺ 艺术插花常见的意境表达方式有哪些
一、阶梯式
好似一阶一阶的楼梯,每一朵花之间有距离,但不一定等距离,只要有一阶一阶的感觉即可,以点状的花材较适合。
二、重叠式
只要形状表面是平面的叶或花,都可以用此技巧表现。
三、堆积式
堆积的特色是花材多或颜色多;有规则的起伏形状好似一波波的海浪;花梗短,花与花之间没有空隙;使用花材则以点状、块状为佳。
四、焦点式
焦点是作品里最明显突出的点,从正面或侧面看都极醒目。单面花形才有焦点,以形状特殊、色彩、花朵较大者为佳;如果花朵小则量须多,才能形成焦点。
五、组群式
此种技巧适用于各种花形,只要将同种类同色系的花材,分组(2枝以上)、分区(一个区可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组群表现),但每一组之间需有距离。
(7)插花作品立意意境扩展阅读:
中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传统插花的意境美起源于中国悠久的古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中国哲学思想实质上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综合体。儒家重人伦、轻功利。道家的“依乎天地,因其自然“”自然无为”、追求虚静,逃避现实。佛教追求“清净无为”“,虚心去欲”的境界。这在花文化中也起主导作用。
传统插花讲究花的形色香德,以花的生长习性或特点寓意人的品性。既重自然之美又兼人文之善。最终这种蕴含文化底蕴的插花形式以其无限深远的内涵,结合轻描淡抹清雅脱俗的线条造型,逐步确立了它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东方插花艺术的代表。
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
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⑻ 山茶插花如何构图设计
构图是山茶插花作品艺术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个作品的骨架,是艺术评判的重要依据。现代插花构图要求简洁而新颖,造型手法趋向平实、自然。2003年,金华国际茶花大会特邀专家为全国各地的花艺爱好者作了插花艺术的精彩现场示范表演。有一件以山茶为主体的插花作品,以三朵大红色完全文瓣的‘六角大红’花枝,插入一只长高形黑色塑料杯内,配上其他一些花草,作品构图朴素、简洁、自然、平实中见出功底。构图是一种造型艺术,通过它可以勾画出造型别致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这一山茶插花作品,三朵鲜红山茶花朵是主体,它融合在其他的花草等野趣自然之中,一支箭一般的小叶,穿出水面似的动态,构成一幅迷人的、火一样的热情画面。这就是这件作品的构图艺术。任何一件作品离开了构图设计,也就谈不上插花艺术。山茶插花的构图,实际上意为构成、结构和联系,在传统的中国画理论中称为“布局”、“章法”。就是把山茶各类花材、配件做出恰当、合理的安排,并运用艺术技巧和技术手段,最终使主体更加突出,主体与陪衬之间的布局多样统一,使作品达到虚实相生、动静互衬和结构均衡的艺术效果。
山茶插花设计步骤如下:
(1)立意 意,就是意图和意趣。立意就是构思,也就是构图前的酝酿和思考过程。欣赏插花艺术不仅仅是观赏花、枝、叶的外在表现,而是通过具有形的构图,直觉地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刻的内涵,从而获得美感享受。这也是通常说的“意境”。因此,山茶插花构图设计与意境有密切关系。意境除了运用花意、花语来选择花材、容器、配件表现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图设计突出主题。立意要新,要有个性。只有形神兼具、意境深远的插花作品,才能达到自然美、形象美、意境美兼备的崇高境界。
(2)选材 山茶插花的基本用材是花、枝、叶和根。选择材料时,应有敏感的审美力,要懂得取舍,长于剪裁。选材是构图设计的关键。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构图设计表现力。通过利用花材原有的自然形态或技术处理手段,可增加构图造型变化。若要表现高贵、典雅、庄重意境,可选择直立性、大花型、红色山茶,如大红牡丹、大朱砂、大红绣球、大吉祥等品种的花枝。如要表现如愿、遐想、梦幻的意境,可选择粉色或淡色的花,如粉玲珑、粉霞、小桃红、美人茶等品种的花枝。如欲表现清新、洁净、无瑕的意境,可选择白色的中小型花,如雪塔、白宝珠、无暇玉、六角白等品种的花枝。如要表现艳丽、多彩、变化无穷,则可选择复色、奇特、花叶的花枝,如十八学士、黑魔法、大齿轮、皱叶奇花等品种的花枝。只有选好理想的花材,才能使作品构图造型得心应手。否则,即使有好的构思、意境,主题也不能得到充分表现。
(3)布势 势,就是艺术形象的动感。各种体势,如惊险、雄奇、奔放、蜿蜒等,能赋予山茶插花作品以神韵和生命。插花作品如不讲究势,就会变成索然无味的模型,就不能小中见大、富有创意。山茶插花构图有较多的对比因素,如大小对比(大型花与小型花)、色彩对比(红色与白色)、花型对比(单瓣与重瓣)、轻重对比(花瓣厚又多则重,花瓣薄又少则轻)、长短对比(叶片有狭长短圆之分)、高矮对比(枝干直立高大与矮小扩张)等。有了这些对比,山茶插花作品就充满了艺术魅力和艺术表现力。
山茶插花构图布势有动感、空白、突破、呼应、虚实等多种手法。根据山茶的花型美、色彩美、枝叶美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具有动态美的线条运用于插花作品中,可以增加作品的动感。如有意识地在插花作品中留空白,可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空间;如果作品空间塞得满满的,则在视觉上会感到沉闷。又如作品中方向一致的花朵,突然采用一支相反方向,就会使构图更新颖、奇特,耐人寻味。山茶插花组合构图采用呼应手法,可使各个分枝之间、花材与花器之间、主体与配件之间在情势上、色彩上、质材上产生统一的关系,使空间的伸展、仰俯、顾盼都能做到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穿插、浑然一体,从而使作品造型生动活泼而又和谐统一。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一般以厚重、紧密、色彩鲜艳的花为实,而以细小、松散、淡雅之花为虚。构图中运用虚实对比,可以丰富作品的层次感,更加突出主体,别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