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正常

花卉正常

发布时间: 2023-01-03 16:44:04

A. 影响花卉开花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花卉开花的综合因素有三个。一,土壤因素,包括土壤的酸咸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好坏,有没有化学污染,生长期土壤温度等。二,环境因素,包括不适合花卉正常生长的自然现象,如大风、暴雨、霜冻冰雹等恶劣因素;还有高温、冷空气降温等气候因素。三,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人的因素。改善花卉生长条件和环境是养花人的基本要素。对花卉的精心管理,合理操做,是每个养花人必须做到的。

B. 宿根花卉地下根茎部分形态正常

不发生变换形态。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这类花卉中有些种类地下部分会发生变化,因此据地部分的形态变化与否,可把多年花卉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其中依冬季地上茎枯死与否,又分为落叶与常绿两类,前者如芍药、菊花,后者入麦冬。

C. 每天日照在8到12小时均可使花卉正常开花的称为中性花卉对吗

每天日照在8到12小时均可使花卉正常开花的称为长日照花卉,长日照花卉象八仙花、瓜叶菊等。低于12小时,花芽分化就会受抑制,开花效果会大打折扣。

中性花卉与光线强弱无关,均能生长发育,如苏铁、天门冬等。中性花卉如天竺葵、石竹花、四海棠、月季花等,对每天日照的时间长短并不敏感,不论是长日照或短日照情况下,都会正常现蕾开发,叫作中性花卉。

短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需要保证每天的光照在12小时以内,否则就会只生长不开花,保持8~12小时的光照,连续一段时间,就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实现现蕾开花。

常见的短日照植物有:菊花、一品红、长寿花、蟹爪兰、绣球花、君子兰等,这些花在夏天光照强、时间长的情况下,只能保证生长,只有入秋后,日照变短,才会进行花芽分化。

D. 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温度关系十分密切,其中温度主要指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叶表温度。花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与其原产地及品种特性有关。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影响花卉的休眠与萌发。

包括影响种子、球根和宿根花芽休眠与萌发。

影响种子的休眠与萌发。任何花卉种子萌发都需要一定适宜温度,有的范围宽些,有的窄些。有些花卉种子需要低温处理打破其休眠。秋播花卉,要在温室中促成栽培,有些种类需要低温处理种子后,方可开花。

影响球根休眠与萌发。夏季低温处理(冷藏)可以使郁金香、水仙、百合等一些秋植球根花卉在冬季提前萌动。大丽花、唐菖蒲等春植球根花卉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萌发生长。

影响宿根花芽的休眠与萌发。每年秋末温度高低影响休眠的早晚,早春温度高低影响萌动早晚,都会影响花期。

(2)温度影响花卉生长过程(营养生长)。

花卉的营养生长过程包括茎伸长,侧芽萌发,节间伸长,发叶多少等,这些都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对生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生理代谢的影响发生,如温度影响光合、呼吸、蒸腾、物质吸收及转运等。

最适温度是花卉生长发育需要的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花卉才能正常生长,这个范围因花卉种类和生长阶段而异,有些花卉及一些生长发育阶段较窄,而有些花卉及一些生长发育阶段则相对宽一些。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最快,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超出一定温度甚至会造成该花卉的死亡。需要注意的是,最适温度不是固定不变的,随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诸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而变,随季节和地区而变,随多年生花卉的年龄及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而变。花卉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使花卉健壮生长,有较好的抗性,有利于后期开花良好的温度。

气温与地温。一般花卉生长发育存在最适的气温与低温差异。有少数花卉要求一定的地温,如紫罗兰、金鱼草、金盏菊的一些品种,以低温15℃最适宜。一般来说,较高的低温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发育。大多数花卉对气温与地温差要求没有这样严格,在气温高于地温时即可生长。

昼夜温差。原产于温带的花卉要求最适昼夜温差,而原产于热带的花卉,如许多观叶植物则在昼夜温度一致的条件下生长最好。

(3)温度影响花卉发育过程。

包括花芽分化、花芽伸长、开花、结实、果实成熟。

花芽分化。花的发生和花芽分化都需要一定的温度,不同原产地的花卉或不同特性的品种,要求的温度不同。一年生花卉、宿根花卉中夏秋开花的种类、球根花卉的大部分种类,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花芽分化。春植球根花卉在夏季生长季节进行花芽分化;而秋植球根花卉在夏季休眠期进行花芽分化。还有一些花卉,如中华紫菀、金光菊在高温诱导下成花。相反,有些花卉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花芽分化,如金盏菊、雏菊、小苍兰、石斛属和卡特兰属花卉。原产温带中北部各地的高山花卉,需要在20℃以下的凉爽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中早春开花的种类,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成花。这种低温对植物成花的促进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感受10℃的低温数天后才能成花,如果没有低温条件或低温时间不够,则不能开花。如紫罗兰,一般品种是在叶子8~10枚,20天左右的10℃下低温通过春化。

花芽伸长。大多数花卉花的发生、花芽分化和花芽伸长最适温度差别不是很大。但是秋植球根类花芽分化最适温度与花芽伸长最适温度常常不一致。如郁金香花芽分化适温为20℃,花芽伸长适温为9℃;风信子花芽分化适温为25~26℃,花芽伸长适温为13℃。

花色及花期。温度对花色的影响,有些花卉表现明显,有些不明显。一般花青素系统的色素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如大丽花在温暖地区栽培,即使夏季开花,花色也暗淡,到秋凉气温降低后花色才艳丽。再如冷寒地区栽培的翠菊、菊花等花卉,色彩一般比温暖地区栽培的色彩艳丽。一般情况下,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已盛开的花卉延长花期。

E. 花卉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有什么关联

花卉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属于花卉需肥的共性。但不同的花卉种类、品种、生育期、栽培环境及管理技术等,对养分的需求量、吸收能力、转化速率等也存在很大差异。甚至个别花卉还需要特殊的养分,这就是属于花卉需肥的个性,即营养的特性。分述如下:
1.碳、氢、氧碳、氢、氧是构成花卉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大量存在于水和空气中,一般露地花卉栽培生产中不预考虑这3种元素供应。但是在温室栽培中,当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0.01%~0.015%时,就会影响光合作用。若适量适时施用二氧化碳气肥,能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花卉的生长。然而当二氧化碳气肥浓度过高时,也会抑制花卉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养分的吸收。因此,在设施栽培花卉时,应适当调控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含量,以满足花卉对碳、氢、氧的需求。
2.氮 氮在花卉生命活动中占有首要地位。它是蛋白质、核酸、核蛋白、酶、叶绿素、植物激素、维生素、生物碱的组成成分。花卉体内含氮量约为干重的2.5%~4.5%。实践证明,花卉依种类、品种、生育期不同,对氮需求量也各异。大多数观叶花卉在整个生育期均需要较多的氮素供应,而大多数观花、观果类花卉,在营养生长期间需要较高水平的氮素供应,在进入生殖期生长期间,氮素供应不宜过高。冬季进入休眠期的花卉应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降低花卉的抗性。一年生花卉在幼苗期对氮的需求量较小,以后随生长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在春季需较多氮素以供其旺盛生长。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在生长初期均需要大量的氮肥以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
生产实践证明,在一定氮肥用量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花卉的产量和质量也随之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值时,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花卉经济指标明显降低,且花期短、花色差,病虫危害严重。
3.磷 磷是花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腺三磷(ATP)、植素的组分成分,能促进碳、氮、脂肪的代谢。花卉体内磷的含量一般占干重的0.1%~1.0%。增施磷肥可增加花卉茎、枝的坚韧性,促进新梢木质化和根系的发育,提高花卉的抗逆性。幼苗期施磷肥以满足磷素营养临界期的需求,增强抗性;当花卉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以后,更需要充足的磷肥来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结果。磷肥适量时,花色艳丽,香味郁浓,花期长,果实大,着色好。
4.钾 钾虽不是花卉体内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但参与活体内各种物质的合成、转运与积累。因为钾是许多酶的活化剂。钾在花卉体内含量一般占干物重的0.3%~1%。增施钾肥,能使花色鲜艳,并增加茎长、茎粗、花径及花朵数量,提高花卉的经济指标,还能增强花卉的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的能力。钾肥还能促进根系的生长,尤其是对球根类花卉的根系发育和球根(茎)的形成有极好的作用。
冬季温室花卉栽培中,增施钾肥可弥补光线不足、温度偏低的缺陷。
5.钙 钙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元素。钙在花卉生长旺盛的叶片中含量约占干重的0.2%~1.5%。钙可直接被花卉吸收,增强花卉抗性。我国南方红黄壤栽培北方花卉时,常用石灰来中和土壤酸性,北方石灰性土壤种植南方花卉时,常需用石膏来中和土壤碱性。钙在体内也能调节细胞的生理平衡,能消除H+、Al3+、Na+、K+等离子的毒害作用。
6.镁 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分,能促进呼吸作用,促进花卉对磷的吸收。镁在磷酸和蛋白质代谢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镁在花体内约占干重的0.05%~1.5%。在花卉栽培中缺镁很普遍。因为没有专门的镁肥供应,而在浇水多的情况下易流失镁。镁不足影响到磷的吸收,因而降低花卉的商品指标。
7.硫 硫是植物蛋白质的成分之一,也是细胞质的组分,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硫的生理作用非常广泛,在花器官中分布也很均匀。硫还能促进豆科花卉根瘤菌的形成,从而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
8.微量元素 铁在叶绿素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呼吸、氮代谢、光合作用等方面的氧化还原过程,也具有良好作用。铁在花卉叶片中的含量范围为75~125毫克/千克。在花卉栽培中铁元素是最容易缺乏的一种微量元素,尤其是我国北方栽培南方酸性花卉时,最易发生缺铁而叶片黄化,甚至整株死亡。如杜鹃、山茶、八仙花等。
硼对花卉的生殖生长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有利于受精结实。因此,以花器官中硼含量最高。硼在正常生长时的浓度为20~100毫克/千克。硼能改善氧的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和豆科花卉根瘤的形成。花卉蕾期喷硼,不仅能增大花朵直径,使花色更加艳丽,还能延长花期,并有利于下次开花前的花芽分化。
锰在叶绿素的形成、糖类积累、运转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种子的形成等均有良好作用。铜和锌与许多的酶活性有关。锰、锌、铜在花体内的正常含量依次为50~100毫克/千克、25~100毫克/千克、5~15毫克/千克。

F. 水培花卉有哪些以及养护水培花卉需注意什么

比较适合做家庭水培花卉的有:吊竹梅、绿萝、富贵竹、吊兰、常春藤、喜林芋、马蹄莲、仙客来、龟背竹、君子兰、茶花、万年青、紫罗兰、蝴蝶兰、倒挂金钟、巴西铁、莲花掌等,有百余种之多。那么,养护水培花卉需要注意什么呢?1.光照 光照以散射光为主,一般不需要长时间的阳光直射,尤其在夏天,应避免阳光直射。不同种类的花卉对光照的需求不一样,如天南星科、兰科、蕨类等喜阴植物应尽量摆放在阴暗处;绿萝、龟背竹等中性植物对光照要求不高,所以一般光照就能使其很好地生长。温度 适宜水培花卉生长的温度一般为5℃~35℃,有些水培花卉如绿萝、绿巨人等,需要保证10℃以上的温度才能正常生长。
低于5℃或高于35℃,大多数观叶花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出现叶片发黄、脱落的现象。在冬天,只有保证5℃以上的温度,水培花卉才能安全过冬。3.换水 水中含有丰富的氧气,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花卉的生长。在长时间不换水的情况下,容器中的水会缺氧变质,不利于花卉生长。一般情况下,春、秋季15天左右,夏季5天左右,冬季15~3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只需要水没过花卉根部的三分之二。容器可以用透明的玻璃器皿,也可用矿泉水瓶等。如果用的是透明器皿,可在里面放一些彩色小石头,既可固定根系,又可使器皿看起来很漂亮。
4.根部护理 ①洗根:藻类大量繁殖后,会与花卉争夺水中的溶解氧,还会分泌黏液等有害物质,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洗根,并清洗器皿。②修剪:在花卉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有时会烂掉一部分老根,长出新根,新长出的水生根是乳白色的。当花卉由以前的土培改为现在的水培后,若长出白色的水生根,证明花卉在水培环境下已成活,对于已经烂掉的根,要及时剪掉,否则会污染水,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通风 水培花卉生长的好坏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水培花卉的根生长在缺氧的静止的水中,所以应注意室内通风,从而保证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使水培花卉很好地生长。6.湿度 多数水培花卉喜欢较高的湿度,如果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会造成叶子的尖焦或边焦,影响水培花卉的生长和观赏。因此,应经常向水培花卉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确保其正常生长。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G. 花卉对温度有哪些要求

温度是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和佛眠都要求一定的温度,不同种类花卉因原产地的气候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的界限,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损害,甚至死亡。例如原产南方的花卉引种到北方栽培时,如果冬季温度低于原产地就会出现冷害或冻害。

相反,原产北方喜欢冷凉气候的花卉,如果冬季温度过高,不能充分休眠而空耗养分,就会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和开花。为了栽培方便,通常根据常见花卉对温度的要求分为以下三大类。

(1)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温带和亚寒带,一般能忍耐-20%左右的低温,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如紫玉簪、萱草、山丹百合、宿根福禄考、蜀葵、野蔷薇、玫瑰丁香、海棠、榆叶梅、紫藤、金银花、木槿、山桃、龙柏等。

(2)半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一般能耐。-5℃左右的低温,在长江流域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埋土或包裹枝干)才能越冬。如菊花、三色堇、金鱼草、郁金香、月季、梅花、石榴、玉兰、迎春、八仙花等。

(3)不耐寒花卉此类花卉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性喜温暖,在华南和西南南部可在露地越冬,其他地区均需入温室越冬,故有温室花卉之称。如天竺葵、君子兰、仙客来、文竹、马蹄莲、一品红、变叶木、叶子花、鹤望兰、龟背竹、白兰、橡皮树、巴西木、蝴蝶兰以及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等。北方种植冬季室内最低温度应不低于7—10%,保持在15—18%为宜。

此外,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种子发芽时,对温度的要求不高,但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培育健壮的幼苗,通常在播种后需保持较高的土壤温度。扦插繁殖同样要求较高的土温,以利生根萌芽。幼苗出土丘温度宜略低一些,以防徒长。二年生花卉,幼苗期大多要求经过一段1~5℃的低温才能通过春化阶段,否则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因而不能正常开花。当植株进入营养生长以后则需要较高温度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到了开花结实阶段,羞数花卉不需要高温,温度略低一些有利于繁殖生长。所以许多花卉在炎热夏季开花很少。

H. 花卉市场的花那么漂亮,买回家种一两个月就死掉,这正常吗

花卉市场的花之所以买回家中一两个月就死掉,是因为商家为了让花的卖相好看,会喷一些药剂在花卉的花朵上和叶子上,营造出花卉格外鲜艳、格外生机勃勃的样子。但实际上,当顾客被花的表象所迷惑将花卉买回家后,随着不断浇水将药剂稀释之后,花朵上叶子上的药剂就会消失,花卉的颜色自然就不如以前鲜亮,很快花朵就会枯萎死亡。

大家平常想种花的话,建议你可以去买一些种子,从一开始就自己栽培,这样子就不用担心中途是否有人对花做了手脚。

I. 花卉的营养元素是怎样的比例

在优质花的生产中,营养元素间的适宜比例比单一营养元素水平更为重要,因为元素间比例对花卉产量、品质以及抗逆性有深刻影响。早在1934年,Hill等就发现,菊花体内氮钾比例过高时,营养体易受害,花色变差,品质降低,但氮钾比过低时,也会导致节间缩短,植株变矮。目前许多专家认为:菊花体内的氮钾适宜比例应为1:(1.2~1.5),即体内含钾量应高于含氮量。香石竹、玫瑰、杜鹃、万寿菊、百日草、一品红和其他许多花卉植物尽管氮钾水平没有菊花那么高,但组织中的适宜比例则是同样的。在观叶植物组织中,氮钾比例则以1:(1~1.5)为宜。

其他大量元素之间的适宜比例的研究远没有氮钾的研究那么深入。许多研究者测定了植株体内磷的临界水平为0.25%,约为氮钾水平的5%~10%。随着组织中含磷量的增加微量元素缺乏也随着增加,研究发现,当菊花组织中磷钙比(P/Ca)和磷镁比(P/Mg)接近1或大于1时,微量元素的缺乏症就难以控制。

花卉体内的养分含量还依赖于养分供应状况。如果氮钾比以1:(0.8~1)供给,多数花卉能吸收到适宜的养分浓度。在溶液培养中,溶液中的钾、镁比例与一品红的含镁量关系密切。当溶液中K为235mg/kg、N420mg/kg与Mg5mg/kg组成的处理时,并未出现缺镁症,但钾提高到420mg/kg,氮和镁仍分别为420mg/kg和5mg/kg时,一品红植株的下部叶片出现缺镁症状,因为较高水平的钾抑制了一品红对镁的吸收(Cox,1980)。香石竹在高氮、低磷、低钙的环境中栽培,则明显增加茎基部的腐烂,若降低氮素浓度,使磷、钙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则病害明显减少。纵观各方面报道,花卉正常生长发育的氮(N)、磷(P)、钾(K)适宜比例约为1:0.2:1。当然,不同类型花卉也略有差异,如厥类植物N、P、K在3:0.4:2或4:0.4:1.6时生长良好,而观叶花卉N、P、K比例以4:0.3:5为宜。

J. 移栽后的花卉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长

具体要看花卉自身的生长情况。一般带土移栽的话保持水分湿润两天就可以正常生长了。如果是用扦插之类的方式进行移栽,需要的时间会更长,短的要一周,长的要半个月,因为要等花卉促根以后才能正常生长。关于花卉怎样更好的护理,我这两天看到一个网站,我觉得可以去看看学学,园艺人论坛(horticulturer.com)

热点内容
七夕雾水 发布:2025-09-21 01:24:52 浏览:800
刚发芽绿植 发布:2025-09-21 01:10:13 浏览:92
开车过七夕 发布:2025-09-21 01:04:54 浏览:935
小盆栽造型 发布:2025-09-21 00:38:09 浏览:722
丁香六月不卡 发布:2025-09-21 00:30:26 浏览:716
牡丹骨朵 发布:2025-09-21 00:29:28 浏览:701
茶花女的玛侬 发布:2025-09-21 00:29:25 浏览:149
蓝色花瓶插花 发布:2025-09-21 00:02:06 浏览:966
下载校园樱花模拟器二 发布:2025-09-20 23:42:53 浏览:78
情人节安妮皮肤 发布:2025-09-20 23:33:19 浏览: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