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插花
A. 关于插的诗句
1.关于插花的诗句
一、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时过花枝空,人老酒户衰。
出自:陆游《插花》
意思是:
有花的时候你不插,有酒的时候你不喝,等到时间过了花谢了,人老了酒也不能喝了。
二、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出自: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意思是: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
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三、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出自: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意思是: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着一个小竹轿子半醺半醉的,头上插满了鲜花嘻笑归来。
四、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出自: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译文:
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五、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出自: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译文: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2.描写插秧的诗句有哪些
1.《插秧诗》 作者:契此和尚 朝代:后梁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广陵别郑处士》 作者:高适 朝代:唐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3.《初夏怀故山》 作者:陆游年 朝代:宋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
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4.《冷田村》 作者:蔡正孙 朝代:宋
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
5.《和别驾喜雨四绝》 作者: 魏了翁 朝代:宋
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
6.《适武林入延平界作》 作者: 陈藻 朝代:宋
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
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
3.描写插秧的诗句
《广陵别郑处士》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初夏怀故山》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
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时雨》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东屯行》
年代: 宋 作者: 白巽
雨足稻畦春水满,插秧未半青短短。
马尘追逐下关头,北望东屯转山坂。
一川洗尽峡中想,远浦疏林分气象。
沟塍漫漫堰源低,滩濑泠泠石矶响。
中田筑场亦有庐,翚飞夏屋何渠渠。
李氏之子今地主,少陵祠堂疑故居。
《冷田村》
年代: 宋 作者: 蔡正孙
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
《适武林入延平界作》
年代: 宋 作者: 陈藻
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
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
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
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
《次韵酬李通江》
年代: 宋 作者: 冯伯规
和茕祷雨储精诚,便觉丰年遍远垧。
缫茧齐头丝卷白,插秧随手稻翻青。
行篘秫酒酣天禄,益长香芽发地灵。
守令爱民须表里,君其为纬我为经。
《和别驾喜雨四绝》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赵蕃
农事催人未遽央,种秧未了插秧忙。
田家作苦吾常逸,所愧饥寒趋路旁。
4.关于插花的诗句
1、插花临水为谁容宋朱熹 《九曲棹歌》2、醉里插花花莫笑宋李清照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3、插花还起舞宋张元干 《菩萨蛮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4、插花走马醉千钟宋辛弃疾 《定风波 暮春漫兴》5、插花劝酒盐桥馆宋张先 《木兰花/玉楼春》6、插花归宋黄裳 《蓦山溪·春前信息》7、千骑插花秋色暮宋黄庭坚 《定风波·自断此生休问天》8、莫笑插花和事老宋黄庭坚 《南乡子·未报贾船回》9、云鬓插花新宋晁端礼 《菩萨蛮·远山眉映横波脸》10、插花归去莫匆匆宋赵令畤 《鹧鸪天·麝发雕炉小袖笼》11、沈醉插花宋晁补之 《江神子/江城子》12、插花走马宋毛滂 《蓦山溪·梅花初谢》13、插花人好手纤纤宋葛胜仲 《浣溪沙》14、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宋叶梦得 《虞美人·平波涨绿春堤满》15、不管插花归去宋朱敦儒 《水调歌头·当年五陵下》16、席地插花传酒、日西催宋朱敦儒 《沙塞子·蛮径寻春春早》17、醉莫插花花莫笑宋李清照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18、走马插花当年事宋毛并 《贺新郎·风雨连朝夕》19、插花山女田西醉宋程垓 《菩萨蛮·扶犁野老田东睡》20、插花饮酒宋马子严 《水调歌头·万仞鹅湖顶》21、插花槌鼓宋刘过 《沁园春·一笛横风》22、插花开口笑宋郭应祥 《菩萨蛮·分宜七里逢重九》23、插花高会宋刘克庄 《水龙吟·病翁一榻萧然》24、追数樽前插花客宋刘克庄 《贺新郎·忆昔俱年少》25、向来吹帽插花人宋刘克庄 《踏莎行·日月跳丸》26、只待插花寻伴宋刘辰翁 《金缕曲/贺新郎》27、向尊前、又忆洒酒插花人宋姚云文 《紫萸香慢·近重阳》28、插花短舞宋张炎 《庆春宫/高阳台》29、插花走马落残红唐张泌 《酒泉子·春雨打窗》。
5.春天插花插太阳花描写的诗句
1、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茂盛的样子。
灼灼:鲜明的样子。诗经·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容:打扮。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然:燃。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杜若:香草名。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宋·欧阳修《舞春风》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
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斗:比赛。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桃蹊:桃树下的小路。
《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 小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馀霞。
余霞:晚霞。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夹岸桃花蘸水开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离披:花将谢的样子。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千尺雨;连天的细雨。
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碧桃:桃的变种,花重瓣。
和:伴随。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碧桃:仙桃。
栽和露:伴着玉露栽种。数:辈。
宋·秦观《虞美人》 2、梅花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迥临:远离。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著:开。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不禁:经受不住。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两句写早梅开放。
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唐·齐己《早梅》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腊后:进入腊月之后。
腊月是阴历的十二月。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
信:信使。宋·晏殊《蝶恋花》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信:消息,征兆。
东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宋·晏几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晏几道《临江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
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宋·苏轼《红梅》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宋·周邦彦《玉烛新》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江南信:春天到来的消息。梅破:梅花开放。
宋·黄庭坚《虞美人》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诗境:富有诗意的地方。
物华:美丽的景物。应酬:指眼睛看不过来。
宋·张道洽《岭梅》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力量。宋·叶梦得《临江仙》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东风已有过来信,先返梅魂信:消息。
6.描写插秧的诗句
《广陵别郑处士》年代: 唐 作者: 高适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年代: 唐 作者: 杜甫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初夏怀故山》年代: 宋 作者: 陆游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时雨》年代: 宋 作者: 陆游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东屯行》年代: 宋 作者: 白巽雨足稻畦春水满,插秧未半青短短。
马尘追逐下关头,北望东屯转山坂。一川洗尽峡中想,远浦疏林分气象。
沟塍漫漫堰源低,滩濑泠泠石矶响。中田筑场亦有庐,翚飞夏屋何渠渠。
李氏之子今地主,少陵祠堂疑故居。《冷田村》年代: 宋 作者: 蔡正孙蓑下清风笠下烟,一篙三板插秧船。
田家午馌行厨薄,尽在青裙两担肩。《适武林入延平界作》年代: 宋 作者: 陈藻人烟随山窟,家家自生理。
木杪插秧青,泉流仙杵起。开边忆汉皇,航海通南鄙。
黄昏更不愁,客舍连甍美。《次韵酬李通江》年代: 宋 作者: 冯伯规和茕祷雨储精诚,便觉丰年遍远垧。
缫茧齐头丝卷白,插秧随手稻翻青。行篘秫酒酣天禄,益长香芽发地灵。
守令爱民须表里,君其为纬我为经。《和别驾喜雨四绝》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山北山南遍插秧,天时较似去年强。
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年代: 宋 作者: 赵蕃农事催人未遽央,种秧未了插秧忙。
田家作苦吾常逸,所愧饥寒趋路旁。
7.描写插花的诗词有哪些
1、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译文 漫漫长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
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般,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让人称心如意。
喝醉了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 2、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代: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译文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
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春风把剩下的花瓣也给卷走了,但它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是由于春风的吹拂。
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 3、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卢挚 柳蒙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
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
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译文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
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
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
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4、丰乐亭游春三首 宋代:欧阳修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译文 头上是暖暖的阳光和淡淡的云朵,脚底青草茂盛主动牵惹游人的衣襟,柳絮纷飞洒落在身上。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着一个小竹轿子半醺半醉的,头上插满了鲜花嘻笑归来。 5、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宋代:张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译文 春来春去时光如飞催人老,我怎肯轻易输给年轻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样狂放不羁,胡子白了根本没有关系。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
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B. 黄庭坚《鹧鸪天(菊枝头生晓寒)》原文与赏析
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史应之,为黄庭坚在戎州贬所新交的朋友。《山谷诗内集》有《戏答史应之》七绝三首,又《谢应之》一首,任渊注云:应之名铸,眉山人,授馆于人,为童子师;落魄无检,喜作鄙语,人以屠脍目之;客泸、戎间,因识山谷。元符三年(1100),山谷既得赦复官,七月自戎州省其姑于青神,应之亦自眉山来青神,二人在客馆时接从容,宾主相乐。山谷十一月始自青神复还戎州,这首《鹧鸪天》,当是重阳节后在戎州或青神所作。同调同韵三首,此为第二首,自和前首韵。
山谷因被诬修《神宗实录》不实,于绍圣二年(1095)谪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安置,在贬五年余。初至戎州时,寓居南寺,作槁木寮、死灰庵,喻其心已如槁木死灰,可以见其抑郁愤嫉之情。此词写的正是胸中不平之气,却以达观放浪之态出之。上片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欢乐。首句“黄菊枝头生晓寒”是纪实,其第一首(题“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末云“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点明为重阳后一日所作。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当亦是此数日间事。赏菊饮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缘,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自有欢乐,自有天地,应让杯中常有酒,应该长入酒中天。“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着意写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时的狂放行为,只有在酒后醉中才能这样放肆。能达此境,即可眼中无人;能做到眼中无人,心中还有什么忧虑烦恼不能消除呢?不言而喻,这仍然只是借酒浇愁而已。高明之处是不说一个愁字,而处处愁怨可见。
下片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仍是一种反常心理,其含意不在正面,而在反面: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求。其实这些轻松俏皮的话语后面隐藏着无可名状的悲哀。“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则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挽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不可能为时人所理解和容忍,那就让他们冷眼对我吧。
此词表现的是黄山谷从坎坷的仕途上得来的人生经验。他与苏东坡同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过日子,四处碰壁,几经贬徙,投荒万死,受尽了种种屈辱与迫害。东坡还懂得用老庄思想来遣愁解忧,而山谷却忘不了自己的伤痛,常常用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愤懑。本词所写的雨中吹笛也好,簪花倒戴帽也好,都是对俗人俗眼的一种戏弄侮慢;加餐也好,听歌观舞也好,都是以自乐自娱对现实迫害作调侃与反击;而“黄花白发相牵挽”则是对时人的抗争。此词三首一意贯串,总写其不平傲世之心。史应之看来也是个不谐于俗的人,故山谷与他能彼此投合。山谷《戏答史应之》诗有云“不嫌藜藿来同饭,更展芭蕉看学书”,可见二人穷困相得之情。在这样的朋友面前,所言自不必忌惮,所以数词写来自见真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这正是其为人的可贵之处,也是此词的积极意义所在。
C.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庭坚)原文及翻译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庭坚
系列:宋词三百首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赏析
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念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淫坊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上片是劝酒之辞,劝别人,也劝自己到酒中去求安慰,到醉中去求欢乐。首句「黄菊枝头生晓寒」是纪实,点明为重阳后一日所作。因史应之有和词,故自己再和一首,当亦是此数日间事。赏菊饮酒二事久已有不解之缘,借「黄菊」自然过渡到「酒杯」,引出下一句「人生莫放酒杯干」。意即酒中自有欢乐,自有天地,应让杯中常有酒,应该长入酒中天。「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着意写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表明酒中自有另一番境界。横起笛子对着风雨吹,头上插花倒戴帽,都是不入时的狂放行为,只有酒后醉中才能这样放肆。
下片则是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仍是一种反常心理,其含意于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可挽回,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别的一无所求。这是从反面立言。「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则是正面立言。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换著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不可能为时人所理解和容忍。
此词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类似狂人的形象,抒写了山谷久抑胸中的愤懑,表现出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无言的反抗。词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对现实中的政治迫害进行调侃和抗争,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高旷理想。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伤痛。
D. 黄庭坚《南乡子(诸将说封侯)》原文与赏析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据王暐《道山清话》载:“山谷之在宜州,其年乙酉,即崇宁四年也。重九日,登郡城之楼,听边人相语:‘今岁当鏖战取封侯。’因作小词云云,倚阑高歌,若不能堪者。是月三十日果不起。”由此看来,这首词是山谷的一首绝笔词。词中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坎坷,表达了无限深沉的感慨,对功名富贵予以鄙弃,抒发了纵酒颓放、笑傲人世的旷达之情。
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诸将在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在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东汉的班超就曾“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但在山谷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在一边冷眼旁观,沉醉在音乐之中。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一热一冷,一动一静,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老子》第二十章中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山谷此词也是用类似的对比,借助笛声与歌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含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吹笛倚楼”用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本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在时光流逝的波涛中,被时代的风雨冲洗得一干二净了。“休休”,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呢!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不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么!刘裕在晋安帝义熙十二年被封为宋公,遂于重阳节大会群僚于戏马台,置酒高会,后即相承以为惯例。刘裕“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用“戏马台”之典正切重阳宴集之题,而“金络头”,用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既切戏马台之马,又照应开头说封侯的“诸将”。山谷受佛老思想的浸润,人生观中有着消极虚无的一面,随着政治上的连遭打击,这种思想时有流露,如《喜太守毕朝散致政》诗云:“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题太和南塔寺壁》云:“万事尽还杯酒里,百年俱在大槐中。”这里表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但更为含蓄深婉,在感叹“万事”之后,再垫上一句“戏马台南金络头”,颇有言不尽意之慨。
如果说上片的感情较为低沉,那么下片则转而为开朗达观。词人举杯劝酒:“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一作“酒似今秋胜去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开怀痛饮,莫辜负这大好秋光和杯中佳酿。以功名之虚无,对美酒之可爱,本于晋人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之语(见《世说新语·任诞》),也是山谷诗中常有的写法,如“身后功名空自重,眼前樽酒未宜轻”(《和师厚郊居示里中诸君》),这里也是同一机杼。古人咏重九,常由美酒而兼及黄花,山谷沿用此法,却又翻出新意。他运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词人老兴勃发,插花于头,而设想花该笑他偌大年纪还要簪花自娱。《道山清话》中最后一句作“人不羞花花自羞”,这样写就是词人与花在相互调侃,更洋溢出幽默感与生活的情趣。其造语则是脱胎于苏轼的两句诗:“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词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跃然纸上,他并不因处境的拂逆和年事的增高而消沉,相反觉得秋光和美酒都与去年不殊,表现出开朗豁达的胸襟,这方面颇有点像东坡。
作为苏门弟子,山谷也继承了东坡“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从遣词造句到意境格调都体现出诗的特点。这首词也像山谷的不少诗一样,不借助景物渲染,而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有峭健。语言质朴,有的句子完全口语化,体现了他所谓的“以俗为雅”的特点。
E. 黄庭坚的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背景: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安置,开始他生平最艰难困苦的一段生活。在黔州贬所时候作此词。
赏析:
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黔中秋来阴雨连绵,遍地是水,人终日只能困居室内,不好外出活动。不说苦雨,而通过“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状况。“乘船”而风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所以“似乘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户的意思,又影射着环境的险恶。联系“万里”二字,又有去国怀乡之感。下三句是一转,写重阳放晴,登高痛饮。说重阳天霁,用“及至”、“也”二虚词呼应斡旋,有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久雨得晴,又适逢佳节,真是喜上加喜。遂逼出“催醉”二字。“鬼门关外蜀江前”回应“万里黔中”,点明欢度重阳的地点。“鬼门关”这里是用其险峻来反衬一种忘怀得失的胸襟,颇有几分傲兀之气。
过片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古人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但老翁头上插花却不合时宜,即所谓“几人黄菊上华颠”。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君看”、“莫笑”云云,全是自负口吻。这比前写纵饮就更进一层,词情再扬。最后三句是高潮。此三句说自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此处巧用晋诗人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末句中的“拍肩”一词出于郭璞《游仙诗》“右拍洪崖肩”,即追踪的意思。下片从“莫笑老翁犹气岸”到“风流犹拍古人肩”彼此呼应,一气呵成,将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定风波-次高左藏韵
自断此生休问天。白头波上泛孤舟。老去文章无气味。惟悴。不堪驱使菊花前。
闻道使君携将吏。高会。参军吹帽晚风颠。千骑插花秋色暮。归去。翠娥扶入醉时肩。
背景:
《定风波·次高左藏韵》该词写于黄庭坚受新党诬陷,被贬谪黔州期间。
定风波(荔枝)
晚岁监州闻荔枝。赤英垂坠压阑枝。万里来逢芳意歇。愁绝。满盘空忆去年时。
润草山花光照坐。春过。等闲桃李又累累。境负寒泉浸红皱。消瘦。有人花病损香肌。
背景:
元符元年(1098年)春,因表兄张相在夔州为官,为避亲嫌,移戎州安置。元符元年(1101)抵戎州,于锁江石四周,租民房以居,自名其居室为“槁木寮”、“死灰庵”。由此可见,庭坚初到戎州时,内心萧索凄凉。只是慢慢的见到戎州山川秀美,掩映如画,人情温厚淳朴,又多美酒风物。心情才渐渐疏朗开来。黄庭坚对于宜宾特产荔枝与美酒赞赏有加,多次写诗赞到。川南宜宾胜产荔枝,并早已遐迩闻名,据载唐时曾被列为贡品。黄庭坚在《次韵任道食荔枝有感三首》之三中把它比作“蹙罗”。蹙罗者,舞女头髻上罩着的皱缩罗帕。至于吃荔枝时的感受,黄山谷在《定风波荔枝》中吟道“红裳剥尽看香肌。”黄庭坚到戎州之后,诗风、字格有很大的变化,其“词章翰墨,日益超妙”。其文章诗赋在内容上更着重现实,在语言上较明白晓畅。
定风波
准拟阶前摘荔枝。今年歇尽去年枝。莫是春光厮料理。无比。譬如痎疟有休时。
碧甃朱阑情不浅。何晚。来年枝上报累累。雨后园林坐清影。苏醒。红裳剥尽看香肌。
背景:
同定风波(荔枝)
F. 南乡子 黄庭坚
1,诸将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作者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一边冷眼旁观,沉醉音乐之中。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此词借助笛声与歌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含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吹笛倚楼”用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本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2词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跃然纸上,他并不因处境的拂逆和年事的增高而消沉,相反觉得秋光和美酒都与去年不殊,表现出开朗豁达的胸襟。
G. 关于插花的诗句古诗唯美(关于插花的诗句)
1.关于插花的诗句
一、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时过花枝空,人老酒户衰。
出自:陆游《插花》
意思是:
有花的时候你不插,有酒的时候你不喝,等到时间过了花谢了,人老了酒也不能喝了。
二、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出自: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意思是: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
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三、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出自: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意思是: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着一个小竹轿子半醺半醉的,头上插满了鲜花嘻笑归来。
四、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出自: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译文:
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五、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出自: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译文: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2.描写插花的诗词
1、插花临水为谁容
宋
朱熹
《九曲棹歌》
2、醉里插花花莫笑
宋
李清照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3、插花还起舞
宋
张元干
《菩萨蛮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4、插花走马醉千钟
宋
辛弃疾
《定风波 暮春漫兴》
5、插花劝酒盐桥馆
宋
张先
《木兰花/玉楼春》
6、插花归
宋
黄裳
《蓦山溪·春前信息》
7、千骑插花秋色暮
宋
黄庭坚
《定风波·自断此生休问天》
8、莫笑插花和事老
宋
黄庭坚
《南乡子·未报贾船回》
9、云鬓插花新
宋
晁端礼
《菩萨蛮·远山眉映横波脸》
10、插花归去莫匆匆
宋
赵令畤
《鹧鸪天·麝发雕炉小袖笼》
11、沈醉插花
宋
晁补之
《江神子/江城子》
12、插花走马
宋
毛滂
《蓦山溪·梅花初谢》
13、插花人好手纤纤
宋
葛胜仲
《浣溪沙》
14、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宋
叶梦得
《虞美人·平波涨绿春堤满》
15、不管插花归去
宋
朱敦儒
《水调歌头·当年五陵下》
3.描写插花的诗词有哪些
1、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译文
漫漫长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般,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让人称心如意。喝醉了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
2、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代: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译文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春风把剩下的花瓣也给卷走了,但它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是由于春风的吹拂。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
3、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卢挚
柳蒙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译文
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4、丰乐亭游春三首
宋代:欧阳修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译文
头上是暖暖的阳光和淡淡的云朵,脚底青草茂盛主动牵惹游人的衣襟,柳絮纷飞洒落在身上。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着一个小竹轿子半醺半醉的,头上插满了鲜花嘻笑归来。
5、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宋代:张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译文
春来春去时光如飞催人老,我怎肯轻易输给年轻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样狂放不羁,胡子白了根本没有关系。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4.插花艺术唯美句子
关于插花艺术唯美句子
1、笑看花开是一种欣喜;静赏花落是一种内心静的回归。
2、高处,木兰花轻轻地摇曳着它的花蕾,宛若一只只象牙香炉,散发出一阵阵比教堂里焚点的植香更为优雅的芬芳来。
3、绽放的昙花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4、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5、花开静谧无声,但是它的芳菲会使我们伫足停留;花落悄然无息,或许它的那份飘逸使我们凝眉深思。岁月如花,笑看花开,静赏花落是人生的一种极致。
6、如玉的白玫瑰冰雪纯洁,闪烁着月光般寒冷的色彩 玫瑰乱舞,勾勒出你的身形,你的容貌。
7、迎春花,它的色彩没有玫瑰娇艳,它的芳香没有牡丹浓郁,可它不畏严寒,第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8、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不争不抢,此乃一种淡泊;梅开偏隅,虽寂静亦流香,不愠不火,这是一种优雅;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性情当似梅,学会在命运的冬季艳丽地盛开。
9、期许一场花开的绚烂,静赏一场花落的淡然。
10、闲看花开花落,慢观云卷云舒!在闹市中寻得一份从容!
5.插花艺术唯美句子
关于插花艺术唯美句子1、笑看花开是一种欣喜;静赏花落是一种内心静的回归。
2、高处,木兰花轻轻地摇曳着它的花蕾,宛若一只只象牙香炉,散发出一阵阵比教堂里焚点的植香更为优雅的芬芳来。3、绽放的昙花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4、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
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5、花开静谧无声,但是它的芳菲会使我们伫足停留;花落悄然无息,或许它的那份飘逸使我们凝眉深思。岁月如花,笑看花开,静赏花落是人生的一种极致。
6、如玉的白玫瑰冰雪纯洁,闪烁着月光般寒冷的色彩 玫瑰乱舞,勾勒出你的身形,你的容貌。7、迎春花,它的色彩没有玫瑰娇艳,它的芳香没有牡丹浓郁,可它不畏严寒,第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8、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不争不抢,此乃一种淡泊;梅开偏隅,虽寂静亦流香,不愠不火,这是一种优雅;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性情当似梅,学会在命运的冬季艳丽地盛开。9、期许一场花开的绚烂,静赏一场花落的淡然。
10、闲看花开花落,慢观云卷云舒!在闹市中寻得一份从容。
6.春天插花插太阳花描写的诗句
1、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茂盛的样子。
灼灼:鲜明的样子。诗经·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容:打扮。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然:燃。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杜若:香草名。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宋·欧阳修《舞春风》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
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斗:比赛。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桃蹊:桃树下的小路。
《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 小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馀霞。
余霞:晚霞。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夹岸桃花蘸水开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离披:花将谢的样子。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千尺雨;连天的细雨。
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碧桃:桃的变种,花重瓣。
和:伴随。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碧桃:仙桃。
栽和露:伴着玉露栽种。数:辈。
宋·秦观《虞美人》 2、梅花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迥临:远离。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著:开。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不禁:经受不住。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两句写早梅开放。
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唐·齐己《早梅》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腊后:进入腊月之后。
腊月是阴历的十二月。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
信:信使。宋·晏殊《蝶恋花》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信:消息,征兆。
东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宋·晏几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晏几道《临江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
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宋·苏轼《红梅》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宋·周邦彦《玉烛新》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江南信:春天到来的消息。梅破:梅花开放。
宋·黄庭坚《虞美人》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诗境:富有诗意的地方。
物华:美丽的景物。应酬:指眼睛看不过来。
宋·张道洽《岭梅》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力量。宋·叶梦得《临江仙》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东风已有过来信,先返梅魂信:消息。
H. 黄庭坚 南乡子
《南乡子》
作者:黄庭坚
原文: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
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
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释:
1、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黄钟宫。二十七字,两平韵,三仄韵。
2、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市南。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与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金络头:精美的马笼头,代指功名。
翻译: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
我独倚高楼,
和着竹笛,放声长歌。
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
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
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快快畅饮不要留下,
酒味醇香依旧。
花在老人头上羞笑,
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诸将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作者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一边冷眼旁观,沉醉音乐之中。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此词借助笛声与歌声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含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吹笛倚楼用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此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休休,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呢!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用戏马台之典正切重阳宴集之题,而金络头,用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既切戏马台之马,又照应开头说封侯的诸将。作受受佛老思想的浸润,人生观中有着消极虚无的一面,随着政治上的连遭打击,这种思想时有流露。这里表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但更为含蓄深婉。
下片遂转而为开朗达观。词人举杯劝酒: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一作酒似今秋胜去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开怀痛饮,莫辜负这大好秋光和杯中酿。以功名之虚无,对美酒之可爱,本于晋人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之语(见《世说新语仕诞》)。古人咏重九,常由美酒而兼及黄花,作者沿用此法,却又翻出新意。他运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词人老兴勃发,插花于头,而花却笑他偌大年纪还要簪花自娱。其造语则是脱胎于苏轼的两句诗: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词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跃然纸上,他并不因处境的拂逆和年事的增高而消沉,相反觉得秋光和美酒都与去年不殊,表现出开朗豁达的胸襟。
这首词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从遣词造句到意境格调都体现出诗的特点。这首词不借助景物渲染,而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有峭健。
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诗
1、《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鹧鸪天》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3、《望江东》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4、《卜算子》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
试问得君多少怜,
管不解、多於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
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5、《步蟾宫》
虫儿真个忒灵利。
恼乱得、道人眼起。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
但目送、落花流水。
何妨随我归云际。
共作个、住山活计。
照清溪,匀粉面,插山花,
也须胜、风尘气味。
6、《采桑子》
城南城北看桃李,依倚年华。
杨柳藏鸦。又是无言颭落花。
春风一面长含笑,偷顾羞遮。
分付谁家。把酒花前试问他。
7、《采桑子》
荔枝滩上留千骑,桃李阴繁。
燕寝香残。画戟森森镇八蛮。
永康又得风流守,管领江山。
少讼多闲。烟霭楼台舞翠鬟。
8、《采桑子》
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
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
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
燕喜公闲。一斛明珠两小鬟。
9、《采桑子》
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已拼儿童作楚蛮。
黄云苦竹啼归去,绕荔枝山。
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10、《采桑子》
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
深锁三关。不要樊姬与小蛮。
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
浓丽清闲。晓镜新梳十二鬟。
11、《采桑子》
樱桃着子如红豆,不管春归。
闻道开时。蜂惹香须蝶惹衣。
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
醉玉东西。少个人人暖被携。
12、《采桑子》
宗盟有妓能歌舞,宜醉尊罍。
待约新醅。车上危坡尽要推。
西邻三弄争秋月,邀勒春回。
个里声催。铁树枝头花也开。
13、《丑奴儿/采桑子》
济楚好得些。憔悴损、都是因它。
那回得句闲言语,傍人尽道,
你管又还鬼那人唦。
得过口儿嘛。直勾得、风了自家。
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
怎生申报孩儿。
14、《捣练子》
梅凋粉,柳摇金。微雨轻风敛陌尘。
厚约深盟何处诉,除非重见那人人。
15、《蝶恋花》
海角芳菲留不住。笔下风生,吹入青云去。
仙籍有名天赐与。致君事业安排取。
要识世间平坦路。
当使人人,各有安身处。
黑发便逢尧舜主。笑人白首耕南亩。
16、《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
名利往来人尽老。谁道。
溪声今古有休时。且共玉人斟玉醑。
休诉。笙歌一曲黛眉低。
情似长溪长不断。
君看。水声东去月轮西。
17、《河传》
心情老懒。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
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
似扶着、卖卜算。
思量好个当年见。
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
饮散灯稀,背锁落花深院。
好杀人、天不管。
18、《贺圣朝》
脱霜披茜初登第。名高得意。
樱桃荣宴玉墀游,领群仙行缀。
佳人何事轻相戏。道得之何济。
君家声誉古无双,且均平居二。
19、《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20、《浪淘沙》
忆昔谪巴蛮。荔子亲攀。
冰肌照映柘枝冠。
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
重入鬼门关。也似人间。
一双和叶插云鬟。
赖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阑干。
21、《青玉案》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
正在人愁处。忧能损性休朝暮。
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
同卷西山雨。
22、《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 望江东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赏析:
这是黄庭坚因党祸迁徙至西南时,写下的一首抒情寄慨之作。语言平实而悲怨深沉,空灵浑成,是典型的北宋词面目。此词以长江为抒情纽带,于西头而望江东路,烟树相隔,无法看清,这是心理上的距离。此望原本是肉眼望不见的,故意进行强调,突出西南迁徙的无可奈何及东归无望的痛楚。不可望而托诸魂梦,翻出一意。梦不怕江拦,正是晏几道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的另一种表述,可见望江东的决心与痴情。灯前写信,又是一种望江东的方式,但写了无数封书信,却无人传递,徒劳牵挂而已。于是想到托大雁传书,即使找到了雁,又逢秋暮,大雁南飞,不可能捎信去江东。百般无奈,庶几令人绝望。短短小令,四个层次,四个转折,由望而一气贯下,则有万般不可望处,此种陷入绝境的情形,非亲身经历不能道。妙在以客观和超然的笔调,曲折地记下心路历程,似淡实浓,似浅实深,妙在终未说破。
南乡子·宿州上元
苏轼 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赏析】
这是作者描述在宿州(今属安徽)过元宵节所见繁华景象的小令。
上片开头两句写宿州人们在节日里雨中春游。潇潇春雨中,人们骑马乘车到郊外观赏春光。千骑,极言人马之多。试,有尝试、初始之意。意谓,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蛰居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按捺不住节日的欣喜之情,在这早春时节便争相出游了。第二句小雨如酥落便收的收字极为传神。干枯的土地一旦洒上小雨,即刻就吸收尽净,一个收字,把静物(土地)写活了。同时承接小雨如酥,可以想见春雨的绵软细微。
上片最后三句是作者的感受。游客如云,小雨如酥,已令人消魂。加上还有清润可口的美酒供作者开怀痛饮,此情此景,不禁叫人留连忘返。江东归老客,大约是用范蠡弃官归隐的典故,作者以此自况,暗含着作者厌倦仕途、向往人间清景的情愫。
下片写宿州的元宵夜景。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两句分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观。仰望天空,火炮礼花,腾空而起,如同迭相进发的团团星球。一个乱字,点出星火灿烂、目不暇接的热闹景象。再看地上,青山如黛(青山如同是着了一抹淡青色的画眉),春水荡漾。山水的青翠之色让人感到就要滑落下来。翠欲流这是作者的一种审美联想。
以下三句是抒情。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两句,是极言宿州上元春日风光佳丽,胜似仙乡,而且比神仙居住的地方还要温煦可人。白云乡是用典。《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淮南,系路名,道名(宋时行政区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扬州,今属安徽。第一州,即指宿州。最后这几句,表面看是盛赞宿州,实则有双关意。白云乡也暗指朝廷所在的地方。这里流露了作者对在朝中被排挤、被冷落的伤感。言在此意在彼,是深有寄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