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造型特征
❶ 花的外部特征和特点是什么
花,以它鲜艳的色彩、婀娜多姿的体态和芳香的气为特点味吸引着人们。花,实际上是缩短了的变态枝。花瓣的结构也像叶子一样,可分表皮、基本薄壁组织和维管束三部分。花瓣的表皮大多具有突起,也有毛状体和气孔,表面的角质层常呈现出折皱状的条纹。
资料拓展
花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介绍:花是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冠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有些学者认为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也是“花”,而多数人则认为被子植物才有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称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小,所以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花的形态结构,作为被子植物分类鉴定和系统演化的主要依据。
形态结构:关于花结构的本质,比较一致的观点倾向于将花看作一个节间缩短的变态短枝,花的各部分从形态、结构来看,具有叶的一般性质。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德国的诗人、剧作家与博物学家歌德(Goethe 1749-1832),他认为花是适合于繁殖作用的变态枝。这一观点得到了化石记录以及很多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证据的支持,并且能较好地解释多数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因而延用至今。花卉的形状千姿百态,大约25万种被子植物中,就有25万种的花式样。
结构:虽然上述结构体现了花卉的“典型”构造,但自然中各植物的实际构造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对于被子植物的进化具有重大意义,并被植物学家广泛用于确立各植物的种间关系。例如,被子植物的两个亚纲可以通过其花瓣数加以区分:双子叶植物通常有4或5(或者4或5的倍数)片花瓣,而单子叶植物多为3或3的倍数。大多数植物的花都如上所述,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这在植物学上称为“完全花”、“两性花”或者“雌雄同花”。不过,也有一些植物的花是“不完全花”或“单性花”,即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此种情况下,如果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则称为“雌雄异株”。相反,如果单性的雄花和雌花同生于一植株,则称为“雌雄同株”。
花卉含义: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另外,分布于南方地区的高大乔木和灌木,移至北方寒冷地区,只能做温室盆栽观赏,如白兰、印度橡皮树,以及棕榈植物等也被列入广义花卉之内。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因为鲜花宜人的外观和香味而以各种方式种植、购买和佩戴花卉。
❷ 花木有哪些造型手法
花木的造型(1)拍子:主要用于迎春、探春、连翘等花木。从幼株开始整形。当幼株长到一定高度时,保留10~12厘米左右短截作主干,萌发侧枝后选留3个分布均匀的侧枝,其余的均剪去。当这3个侧枝长到一定长度时,将其均匀地盘扎在事先做好的拍子上并适度绑缚。在枝条生长过程中每隔5~7厘米留一个芽,其余的芽及时抹去,避免分枝过多,影响美观。
(2)活弯:又名立弯。如梅花、碧桃、一品红、西府海棠等,一般多将枝条用绳拉法做成立面“S”状弯,使植株高度降低,向四周或两侧弯曲伸展,形成姿态多弯、形状活泼的株形。
(3)云片弯:又名平弯。如罗汉松、六月雪等,枝条左右做弯呈水平状,并分成上下多层,使株形层次分明,形如朵朵云层,异常优美。此法常用于盆景造型。
(4)死弯:对一些枝条较硬的花木,在做弯前先用刀在做弯处割伤,然后做成折线形。这种死弯的造型状似鹰爪,多用在上下做弯时使用。
一品红做弯法
做弯一般多在夏季花卉生长旺盛,枝条较柔软的季节进行。做活弯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做弯前1~2天控制浇水,使其枝条略微萎蔫,以防因枝条含水多,硬脆易折断。做弯最好选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进行。因为这段时间经过几小时日晒,枝条柔软容易做弯。做弯时按造型要求,将枝条慢慢做弯,然后用细铅丝或塑料薄膜条把枝条扎成弯曲状。
一株花木的做弯需要用细铅丝等经多次引拉逐渐做成,等全部做完,枝条成弯已生长固定,才能解除引拉铅丝。如果这时不及时将绑缚物拆除,则有勒伤枝条的危险。做活弯和云片弯时,每次做弯都要注意使枝条分布均匀,并保持在同等高度,才能使整个株形丰满美观。
❸ 荷花的外形特点是什么
荷花的外形特点是:
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 荷花的根茎种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而荷叶挺出水面。 在伸出水面几厘米的花茎上长着花朵。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荷叶最大可达直径60厘米。引人人注目的莲花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
❹ 插花使用的花材依据它们的形态特征可以分成哪四类在构图上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1、线形花(线状花):整个花材呈长条状或线状。作用:构成造型的轮廓,也就是骨架。 例如:金鱼草、蛇鞭菊、飞燕草、龙胆、银芽柳、连翘等。
2、定形花(形式花):花朵较大,有其特有的形态,是看上去很有个性的花材。作用:作为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花,经常用在视觉焦点。例如:百合花、红掌、天堂鸟、芍药等。
3、簇形花(块状花):花朵集中成较大的圆形或块状。作用:一般用在线状花和定形花之间,使完成造型的重要花材。没有定形花的时候,也可用当中最美丽、盛开着的簇形花代替定形花,插在视觉焦点的位置。 例如:康乃馨、非洲菊、玫瑰、白头翁等。
4、填充花(散状花):分枝较多且花朵较为细小,一枝或一枝的茎上有许多小花。作用:填补造型的空间、以及花与花之间连接的作用。 例如:小菊、小丁香、满天星、小苍兰、白孔雀等。
❺ 花的分类,按形态特征、生物学、观赏部位分
花在我们身边常常会见到,并且深受人们的喜欢与欣赏,但是我们知道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知道花是怎么来分类的吗?下面下我为大家介绍花的分类方法,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花的分类
按形态特征分类:
一、草本花卉
1、一年生草本花卉 生活期在一的以内,发年播种,当年开发、结实,当年死亡。如一串红、刺茄、半支莲(细叶马齿苋)等。
2、二年生草本花卉 生活期跨越两个年份,一般是在秋季播种,到第二年春夏开花、结实直至死亡。如金鱼草、金盏花、三色等。
3、多年生草本花卉 生尖期在二年以上,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永久性的地下部分(地下根、地下茎),常年不死。但它们的地上部分(茎、叶)却存在着两种类型:有的地上部分能保持终年常绿,如文竹、四季海棠、虎皮掌等;有的地上部分,是每年春季从地下根际萌生新芽,长成植株,到冬季枯死。如美人蕉、大丽花、鸢尾、玉簪、晚香玉等。多年生草本花卉,由于它们的地下部分始终保持着生活能力,所以又概称为宿根类花卉。
二、木本花卉
1、乔木花卉 主干和侧枝有明显的区别,植株高大,多数不适于盆栽。其中少数花卉如桂花、白兰、柑桔等亦可作盆栽。
2、灌木花卉 主干和侧枝没有明显的区别,呈从生状态,植株低矮、树冠较小,其中多数在适于盆栽。如月季花、贴梗海棠、栀子花、茉莉花等。
3、藤本花卉 枝条一般生长细弱,不能直立,通常为蔓生,叫做藤本花卉。如迎春花、金银花等。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通常设置一定形式的支架,让藤条附着生长。
三、肉质类花卉
1、仙人掌类 这类花卉,由于原产沙漠地带,长期适应干燥环境,茎和叶多有变态,茎变得肉质粗大,能贮存大量水分和养料,叶变成刺状,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如仙人掌、三棱箭、令箭荷花等。
2、景天类 景天科植物中,有不少种类可以作为花卉,它们的茎或叶脆嫩肥大,含水分较多。如景天、石莲、燕子掌、落地生根等。
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一、喜阳性和耐阴性花卉
1、喜阳性花卉 象月季、茉莉、石榴等大多数花卉,它们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这种花卉叫做喜阳花卉。如果光照不足,就会生长发育不良,开发晚或不能开发,且花色不鲜,香气不浓。
2、耐阴性花卉 象玉簪花、绣球花、杜鹃花等,只需要软弱的散射光即能良好地生长,叫做耐阴性花卉。如果把它们放在阳光下经常暴晒,反而不能政党地生长发育。
二、耐寒性和喜温性花卉
1、耐寒性花卉 象月季花、金盏花、石竹花、石榴等花卉,一般能耐零下3-5°C的短时间低温影响,冬季它们能在室外越冬。
2、喜温性花卉 象大丽化、美人蕉、茉莉花、秋海棠等花卉,一般要在15-30°C的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以育,它们不耐低温,冬季需要在温度较高的室内越冬。
三、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性花卉
1、长日照花卉 象八仙花、瓜叶菊等,每天需要日照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叫做长日照花卉。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特定条件的要求,就不会现蕾开发。
2、短日照花卉 象菊花、一串红等,每天需要12个小时以内的日照,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现蕾开发。如果日照时间过长,就不会现蕾开发。
3、中性花卉 象天竺葵、石竹花、四海棠、月季花等,对每天日照的时间长短并不敏感,不论是长日照或短日照情况下,都会正常现蕾开发,叫做中性花卉。
四、水生、旱生和润土类花卉
1、水生花卉 象睡莲,一定要生活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以育,叫做水生花卉。
2、旱生花卉 象仙人掌类、景天类等,只需要很少的水分就能正常生长以育,叫做旱生花卉。
3、润土花卉 象月季花、栀子花、桂花、大丽花、石竹花等大多数花卉,要求生长在湿度较在,排水良好的土壤里,叫做润土花卉。润土花卉在生长季节里,每天消耗水分较多,必须注意及时向土壤里补充水分,保持温润状态。
按观赏部位来分类
1、观花类。泛指以赏花为主的各种花卉。其花形千姿百态,花色丰富多彩。如牡丹、芍药、菊花、白兰花、百合花、玫瑰花等。
2、观叶类。泛指以叶作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植物,有草本和木本之分。其叶或色彩斑驳艳丽,或形状精巧怪异,大多数较耐阴。如鱼腥草、地肤、落葵、垂盆草等。
3、观果类。以果实作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植物。其果实一般有鲜艳的果色,挂果期长。主要有葡萄、苹果、山楂、观赏辣椒、枸杞、石榴等,于家庭中摆设,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花的保健用途:
不同花的不同作用:
桃花:利水、通便、活血,有祛斑之效。
梅花:可解缓肝胃气痛、毒疮。
桂花:开胃理气、化痰宽胸、芳香辟秽、除臭、解毒,适用于口臭、实火、牙痛、咳嗽痰多、经闭腹痛。
玫瑰花:对雀斑、皱纹有明显的消除作用,同时还具有养颜消炎润喉、月经不调、跌扑伤痛之效。
茉莉花:肠胃不适、胃痛、理气、火晕、安神、开郁、辟秽、和中、下痢腹痛,还有美白肌肤之效。
熏衣草:舒解压力、松弛神经、帮助入眠。
合欢花:改善睡眠、宁静安神。
雪中情:清热解毒、清心润肺、清肝明目、降血脂。
玉蝴蝶:美白肌肤、降压减肥,常饮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勺药花:具有护肤、美容养颜、清火解毒、平肝明目之效。
含笑花:滋润肌肤、清心除烦、治虚安神、美容消斑。
七彩菊:护肤养颜、清心润肺、调经活血。
❻ 鲜花形态特性有哪些
按照花卉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花卉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兰科植物、风梨科植物、观叶植物、多浆植物、水生花卉和观果植物等。
一、二年生花卉,按照播种期的不同又可分为春插花卉和秋播花卉,春播花卉是春季播种,夏秋季开花、结实,入冬枯死的革本植物,如鸡冠花、百日草、半支莲等;秋播花卉是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夏开花,结实后植株即枯死的草本植物,如紫罗兰、羽衣甘蓝等。
宿根花卉是一次播种或者分株后能够多次开花,且地下部分不发生形态变化的花卉种类,如菊花、芍药等。
球根花卉是指地下茎或根发生变态,呈球形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如水仙、庸畜蒲、郁金香、大丽花等。
木本花卉是指以观花为主,而地上部分木质化的花卉种类,如月季、杜鹃、山茶等。
常见的兰科植物如地生兰类的春兰、建兰、墨兰、惠兰等,附生兰类的蝴蝶兰、卡特兰、兜兰、石斜、文心兰和大花惠兰等。
常见的风梨科植物如水塔花、筒风梨等。
观时植物是指主要观赏叶片形状和叶片颜色为主的植物竹、吊兰、彩叶草、花叶芋、朱蕉等。
多浆植物是指具有肥厚多汁的叶、茎或根的一类植物,常见的有蟹爪兰、令箭荷花、县花、金琥、虎刺梅、生石花、条纹十二卷等。
水生花卉是指在水中或沼泽地中生长的花卉,常见的有睡莲、荷花等。
观果植物是指以观赏果实为主的植物,这类花卉可能花朵小,花色淡.花期短,茎叶不很美观,但果实累累,色泽艳丽,坐果期长。常见的有金稿、石榴、火棘、葡茵、无花果等。
❼ 花卉装饰的特点为
花卉装饰的特点如下:
一、花卉姿态优美,色彩艳丽,并具芳香,用于布置庭院,装饰环境,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随着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和进步,花会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室内装饰方面,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重要。
二、室内花卉装饰一般都是具有自然美、色彩美、形状美的室内观叶植物,例如海芋、春羽、鸭脚木、琴叶榕等。室内花卉装饰一般摆放在门厅、客厅或是书房等空间。每个空间所放置的室内花卉装饰都不一样。
四、以单色或多单色组合,形成整体效果,注重器皿选择搭配,进而美化空间。室内花卉是美化环境改善室内环境的植物,用花卉装饰居室,使室内环境变得更加优雅,更加和谐舒适。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设计出独特风格的室内花卉装饰。
❽ 迎春花的特点和形状是什么
【简 述】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带、小黄花,系木犀科落叶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它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名贵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在秀丽,气质非凡,而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枝条细长,呈拱形下垂生长,长可达2m以上。侧枝健壮,四棱形,绿色。三出复叶对生,长2—3cm,小叶卵状椭圆形,表面光滑,全缘。花单生于叶腋间,花冠高脚杯状,鲜黄色,顶端6裂,或成复瓣。花期3-5月,可持续50天之久。
【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在华北地区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 质土,在酸性土中生长旺盛,碱性土中生长不良。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
【繁殖方法】
多用扦插。选1年生枝条,剪成15cm长,在整好的苗床内灌透水,水渗后即可扦插。也可干插,即在整好的苗床内扦插后灌透水。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进行。生根后分栽,亦可分株或压条繁殖。
栽培与造型
迎春在1年生枝条上形成花芽,第二年春季开花,因此在每年花谢后应对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长出更多的侧枝,增加着花量,同时加强肥水管理。
病害虫害:
病虫害常发生叶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高干迎春的培育
可选胸径2cm以上的水腊苗,早春萌动时在lm处或选一定的高度进行腹接。采当年生迎春枝长8—l0cm作接穗,进行嫁接。接后用薄膜绑紧,套塑料袋,成活抽枝后逐渐将袋撕破透气放风炼苗,并摘心促抽侧枝,培育冠形。
适生范围
原产中国华南和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南方栽培极为普遍,华北、河南均可生长,鄢陵全县均有栽培生产。
园林用途
迎春枝条披垂,早春先花后叶,花色金黄,叶丛翠绿,园林中宜配置在湖边、溪畔、桥头、墙隅或在草坪、林缘、坡地。房周围也可栽植,可供早春观花。花、叶、嫩枝均可入药。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国北方,主要分布在华北、辽宁、陕西、山东等省。迎春花较耐寒,喜阳光,耐旱但不耐涝。繁殖以分株、压条、扦插为主。多用来布置花坛,点缀庭院,是重要的早春花木。
各地常有栽培,供观赏;中国中部和北部各省也有分布。
叶入药,消肿解毒,治肿痛恶疮,跃打损伤;花能解热利尿,治发热头痛,小便热痛。叶和根均含丁香苷和迎春花苷。 用扦插或压条繁殖。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别名:小黄花、金腰带(《群芳谱》),(《滇志》),黄梅(《植物学大辞典》),清明花(《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叶及花入药。春季采花,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采集:2~4月收采,烘干。
性味归经:
叶:苦,平。
花:甘、涩,平。
功能主治:
叶: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毒,外阴瘙痒。
花:清热利尿,解毒。用于发热头痛,小便热痛,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
叶:2~3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坐浴。
花:1~3钱。外用研粉,调麻油搽敷患处。
*摘录于:《全国中草药汇编》
编辑本段繁殖栽培
以扦插为主,也可用压条、分株繁殖。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剪取半木质化的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中,保持湿润,约15天生根。压条,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动时进行。春季移植时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需带宿土。在生长过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积水和过分干旱,开花前后适当施肥2-3次。秋、冬季应修剪整形,保持株新花多。病虫害常发生叶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迎春花,喜温暖亦耐寒,在北京及其以南地区都可在室外安全越冬,既可地栽又可盆植。北京以北只能盆植,于-5℃时移入低温室(5~10℃)越冬,迎春的花期受气温影响,从南到北先后于1月下旬至4月开放。如欲春节开花,可根据花蕾的大小于节前2~3周将其移入12~16℃、阳光充足的室内,距电视机、空调机2米以上,用与室温相近温度的水3天浇1次,并常向枝叶喷水,如节前1周仍未开花,可将室温提至20℃,开花后室温则宜控制在15℃以下,可开30~40天。
编辑本段鉴定区分
迎春和连翘同属木犀科落叶灌木,在中国各地广泛栽培;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相近的时间开花,花黄色,先开花后长叶,因此,很多人并不能很好的区分这两种植物。
其实,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
1)迎春老枝灰褐色,小枝四棱状,细长,呈拱形生长,绿色。叶全为三出复叶,呈十字形对称生长,叶片较小,卵状椭圆形,全缘,先端狭而突尖。花单生、黄色,高脚碟状,着生于头年生枝条的叶腋间。而连翘枝条为圆形,小枝浅褐色,茎内中空,常下垂,叶片较大,形至长椭圆形,上半部分有整齐的锯齿,下半部分全缘。单叶或3叶对生,其中顶叶较大,两侧叶小。花金黄色,花瓣较宽。
2)迎春的小枝绿色,而连翘的小枝颜色较深,一般为浅褐色;
3)迎春花的花每朵有6枚瓣片,连翘只有4枚;
4)迎春花很少结实,连翘花结实。
❾ 牡丹花形态特征简介
牡丹花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英文名:Subshrubby Peony
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程式为:♂*K5C∞G2~5:1:2~5,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由野生变家种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根的长短、粗细、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
以下是更详细介绍:
一、株型
因品种不同,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丛有独、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异。一般来说按其形状或分为五个类型;
1、 直立型
枝条直立挺拔而较高,分布紧凑,展开角度小,枝知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30o以内。节间较长,新生枝年生长量在10~15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厘米,高者达1米以上。如“首案红”、“紫二乔”、“姚黄”等。
2、 疏散型
枝条多疏散弯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于株高,形成低矮展开的株形,枝条展开时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45o以上,新枝长,较软。如“赵粉”、“守重红”、“山花烂漫”、“青龙卧墨池”等。
3、开张型
枝条生长健壮挺拔,向四周斜伸开张,角度在上述两者之间,株形圆满端正,高矮适中,新枝年生长量6~8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厘米。如“状元红”、“银红巧对”、“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
枝条生长缓慢,节间短而叶密,枝条分布紧凑短小,年新枝生长量为2~4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15 高厘米左右。如“美人红”、“罗汉红”、“海云紫”等为代表。
5、独干型
多为人工培植的艺术造型,具有明显的主干,主干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厘米。主干上部分生数枝,构成树冠(有的无树冠),形态古雅,酷似盆景,生长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号”等。
述每一植株类型中,因品种不同,直立程度、高矮、斜伸角度等亦有不同;同时,枝条的粗壮、细弱、硬挺、直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矮生类型中“罗汉红”即属于粗壮矮生型,而“出梗夺翠”则属于细弱矮生型;又如直立型中的“首案红”属粗壮直立型,“姚黄”则属于细硬直立型。
二、根
牡丹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初生根始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肉质白色,个别红色,肉质中心木质化,俗称“木心”。肉质部储有大量养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长,一般来说,根深的植株枝叶茂盛,植株较高,根浅则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种不同,其根型、数量也不一致,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直根型
此类型的根深(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厘米以上),但根条稀疏,没有明显的主根,仅有几十条粗细均匀的粗“面条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极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后称“丹皮”)产量高,质量好。如“凤丹”、“赵粉”、“二乔”、“墨魁”等。这类牡丹多为药用兼观赏两用品种。
2、坡根型
此类根条粗细长短不一,分生侧根较多,交叉生长,俗称“鸡爪根”,多数入土较浅,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贯雪”、“白玉”、“黄花葵”等品种,此类牡丹产丹皮质量、产量低于直根型,不适于药用栽培。
3、中间型
此类根条稀密适中,无明显主根,生有多数粗细均称、根皮光滑的“面条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厘米,如“种生黑”、“姚黄”等,既可观赏,又可药用。
三、芽
牡丹的芽外由6~8枚鳞片所包,所以牡丹芽又称“鳞芽”。牡丹以鳞芽越冬。
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为花芽、叶芽、潜伏芽和不定芽四种。
1、花芽
牡丹的花芽为混合芽,能抽枝、长叶、开花。着生在枝条顶端的称为“顶生花芽”,开过一次花的枝条,花茎便自行干枯回缩一段。着生在干枯花茎下部的叶腋间的花芽称为“腋生花芽”或“侧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较肥大饱满,剥除鳞片,可见“花胎”(即鳞芽内部的幼小花蕾)。
2、叶芽
叶芽只抽枝长叶,多数着生在花芽下部的叶腋间,也有着生在枝条顶端的,较花芽瘦小,萌发后发育成枝条。
3、潜伏芽
潜伏芽着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状瘪小,如粟粒,俗称“狗鳖”。平时不萌发,在花芽、叶芽或枝条受伤后才能萌发,其寿命较长,可维持10~1 5年之久。
4、不定芽
着生在根茎处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后抽生为萌蘖枝,俗称“土芽”。不定芽萌发力特强,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来源。不定芽当年不开花,生长旺盛者,在顶部当年可发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开花。
牡丹在芽因品种不同在形状、颜色等方面均有差异,形态百出,各有特征。大体上有圆锥型、珍珠型、扁圆型、长锥型、鹰咀型等;各形状之间又有大小、鳞片的多少、芽质瘪瘦虚实等差别;颜色也有青绿、黄绿、土红、土黄、银灰、棕褐和不同程度的紫红等色;另外还有花色和混和色,是秋季分辨品种的主要依据。因此,单靠芽的形状、颜色等很难识别牡丹的品种,需靠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每一品种鳞芽的特性。
四、分枝
因当年生效枝上节间长短不同,着生芽数及新枝萌发力强弱也不同,分枝的习性也有明显差异但分枝大体上有以下两种类型:
1、单枝型
当年生新枝节间长,着生芽较少,仅在基部1~2节部位或第1~3节部位上生芽,并且这些新芽中,当年仅有一芽萌发成为当年生新枝,该类型一般株高枝稀,如“姚黄”等。
2、稠枝型
当年生新枝节间短,着生新芽较多,一般3~5个,新芽发枝力强,每个新芽在当年都能抽出形成短枝,枝多较稠、丛生。这类品种的植株一般较矮,分枝密。如“瑛珞宝珠”、“丹炉焰”、“脂红”等。
五、叶
牡丹叶互生,由叶片、叶柄组成。叶形、大小、色泽、质地等因品种而异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大形圆叶型
全叶大而圆,长40厘米以上,宽25厘米以上,小叶宽大,圆纯而肥厚,呈广卵形或卵形;侧小叶边缘缺少;叶面多平展。如“王红”、“大胡红”、“墨魁”、“首案红”等。
2、大形长叶型
全叶大小同前,但小叶较狭长,呈长椭圆形,质较薄,边缘缺刻少而尖,叶较稀而平展或下垂,如“银粉金鳞”、“冰凌罩红石”等。
3、小叶圆叶型
全叶较小,长约20~30厘米,小叶短而厚,边缘缺刻少而圆纯。如“葛巾紫”、“蓝田玉”、“美人红”等。
4、小形长叶型
全叶大小同上,但小叶较狭,边缘缺刻尖而上卷。如“脂红”、“烟龙紫”等。
5、中形叶型
全叶中等大小,长约30~40厘米,小叶长椭圆形,边缘缺刻多且较尖又上卷,叶多斜伸。如“假葛巾紫”、“状元红”、“大棕紫”等。
中外,还有特殊的叶形。如“三奇集盛”,每个叶柄上只生三枚不规律的圆形叶片,比一般品种少三分之二,为二回一出复叶;又如“肉芙蓉”、“大棕紫”,每一叶柄上着生三组叶片,分为顶五后六共十一枚小叶,比一般品种多二片。
牡丹叶的颜色以绿色、黄绿色为主,个别品种的叶有深浅不同程度的紫晕;有的叶面上还缀有紫色或黄色的斑点;叶背面多为灰绿色和浅灰色,个别的品种(如“鹤白”)茸毛特别多。
六、叶柄
牡丹的叶柄也有粗细、硬软、长短之分,长者可达40厘米,短者不过10厘米;叶柄凹处多为暗紫、紫红、灰褐、黄绿等不同颜色。
叶柄的长短,特别是叶柄和枝条夹角的大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同时对花的观赏价值影响也较大,叶柄与枝夹角大,叶面平展或下垂,叶也较稀,如“墨魁”,花朵均着生在叶丛之上,形成花美叶秀,相得益彰的观赏价值;相反,叶柄较短,叶柄与枝条夹角较小,因枝叶紧密,花朵常藏在叶丛中,造成“叶里藏花”现象,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
七、花
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有的品种花器齐全,萼片,雄蕊、雌蕊发育正常,如“似荷莲”、“凤丹白”等;但有的品种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缤纷的花朵。
根据花瓣层次的多少,传统上将花分为:单瓣(层)类、重瓣(层)类、千瓣(层)类。在这三大类中,又视花朵的形态特征分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绣球型(传统上把皇冠型和绣球型称为起楼)六种花型。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种变化形态。
近几年来,有关牡丹专家学者与产区的科研人员一起,结合传统的分类方法,经多年实地观察研究及对牡丹花的解剖观察,摸清了花型及花朵构成的演化规律后,提出了新的花型分类,即把牡丹花型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千层台阁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楼子台阁型。
1、 单瓣
花瓣2-3轮,10-15片,宽大平展,雄蕊200-300个,雌蕊4-6枚,雄、雌蕊发育正常,结实能力强。此类花型以“鸦片紫”、“石榴红”、“赛珠盘”、“凤丹白”等品种为代表。
2、 荷花型
花瓣4-5轮,20-25片,花瓣宽大,形状大小近似,排列清晰,雌蕊发育基本正常,结实能力较强,但个别品种偶有雄蕊或雌蕊柱头瓣化现象。此类花型以“似荷莲”、“锦云红”、“雪莲”、“玉板白”等品种为代表。
3、 菊花型
花瓣6轮以上,花瓣形状相似,排列整齐,层次分明,自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正常或减少变小,并偶有瓣化,雌蕊5~11枚,正常生长或退化变小。有些品种柱头有瓣化现象,结实力较差,此类花型以“玫瑰红”、“丛中笑”、“银红巧对”、“锦袍红”等品种为代表。
4、 蔷薇型
花瓣多轮,花瓣由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部分瓣化成正常花瓣,雌蕊退化变小或瓣化,结实力差。此类花型以“紫二乔”、“乌花耀辉”、“红霞争辉”等品种为代表。
5、 托桂型
外花瓣2~5轮,宽大整齐,部分雄蕊瓣化成细长花瓣,瓣瑞常残留有花药或花药痕迹,瓣间杂有正常雄蕊,排列不规则而稀疏,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具有结实力。此类花型以“淑女装”、“娇红”、“仙娥”、“三变赛玉”等品种为代表。
6、 金环型
外花瓣2~3轮,宽大平展,花朵中心有部分雄蕊瓣化成狭长直立大花 瓣,中心花瓣与外轮花瓣之间有一圈正常雄蕊呈金环状,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结实力差。此类花型极少,以“白天鹅”、“俊颜红”品种为代表。
7、 皇冠型
外花瓣2~5轮,宽大平展,排列规则,雄蕊大部或全部瓣化成细碎或曲皱花瓣,瓣群稠密耸起,形似皇冠。内花瓣排列不规则,瓣间常杂有正常雄蕊或退化中的雄蕊,瓣端也常残留有花药;雌蕊退化或瓣化,偶有结实。此类花型以“蓝田玉”、“胡红”、“姚黄”、“首案红”等品种为代表。
8、绣球型
雄蕊充分瓣化,内外瓣形状大小近似,拥挤隆起呈球形或椭圆形;雌蕊基本或全部退化或瓣化,无结实能力。此类花型似“豆绿”、“绿香球”、“雪映朝霞”等品种为代表。
9、千层台阁型
下方花瓣4轮以上,花瓣排列较整齐,形状近似,瓣间不杂有雄蕊和退化的雄蕊。雄蕊正常而量小,或偶有瓣化,雌蕊退化变小或瓣化;上方花瓣量少,平展或直立,雄蕊量少而变小,雌蕊退化变小或瓣化。此类花型以“菱花湛露”、“脂红”、“寿星红“等品种为代表。
10、楼子台阁型
下方花雄蕊瓣化较充分,与正常花瓣形状相似,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上方花花瓣略大,数量较大,雄蕊基本全部瓣化或退化;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有的品种退化消失。此类花型以“赤龙焕彩”、“盛丹炉”、“玉楼点翠”、“紫重楼”等品种为代表。
牡丹的花型在演进程中,有些品种同株、同枝常开2-3花型或更多种花型。如“赵粉”、“青香白”、“白鹤卧雪”、“山花烂熳”等,同株可开“皇冠”、“托桂”、“单瓣型”等花型。所以在确定某一品种的花型时,应以该品种演化达到最高的花型为标准。
八、果实种籽
单瓣花结骨 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外果皮始为绿色,有毛,成熟时为蟹黄色,种籽为黄绿色,过熟时果角开裂,种籽为黑褐色,每公斤可称干种2400-3000粒。重瓣花一般结果1-5角,但种籽仅有部分成实,或完全不实;千瓣花类不结果和籽。
牡丹品种的识别
春日牡丹竞芳菲。倘若你徜徉于花海之中。恐怕你除了惊叹花的娇艳,还欲知道她的芳名。如果携友赏花,你能说出花名一二,更能平添几多风雅和无限乐趣。其实,多数牡丹花是不难鉴别,只要有心,便能结识她。
从花上鉴别
花是鉴定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牡丹与其它花卉一样,其主要特征集中于花冠上,欲分辩品种先要看花冠。
从花型上分
牡丹分类三类十二型。即单瓣类、重瓣类、重台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菊花台阁型、蔷薇台阁型、皇冠台阁型、绣球台阁型。以下举例说明。
单瓣型:花瓣1—3轮,宽大,雄雌蕊正常。如“黄花魁”、“泼墨紫”、“凤丹”、“盘中取果”以及所有的野生牡丹种。
荷花型:花瓣4—5轮,宽大一致,开放时,形似荷花。如“红云飞片”、“似何莲”、“朱砂垒”。
菊花型:花瓣多轮,自外向内层层排列逐渐变小,如“彩云”,“洛阳红”、“菱花晓翠”。
蔷薇型:花瓣自然增多,自外向显著逐渐变小,少部分雄蕊瓣化呈细碎花瓣;雌蕊稍瓣化或正常。如“紫金盘”、“露珠粉”、“大棕紫”。
托桂型:外瓣明显,宽大且平展;雄蕊瓣化,自外向内变细而稍隆起,呈半球型。如“大胡红”、“鲁粉”、“蓝田玉”。
金环型:外瓣突出且宽大,中瓣狭长竖直,呈金环型。如“朱砂红”、“姚黄”、“首案红”。
皇冠型:外瓣突出,中瓣越离花心越宽大,形如皇冠。如“大胡红”、“烟绒紫”、“赵粉”。
绣球型:雄蕊完全瓣化,排列紧凑,呈球型。如“赤龙换彩”、“银粉金鳞”、“胜丹炉”。
最后四型可以概括为台阁型:由两朵重瓣单花重叠而成。分为“菊花叠”、“蔷薇叠”、“皇冠叠”、“绣球叠”。如“火炼金丹”、“昆山夜光”、“大魏紫”、“紫重楼”等。
❿ 西方式插花的基本花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三角形。这是一种最基本插法,可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制作时先插直立顶点的花枝,而后插横向花材,构成三角形轮廓,最后插配枝、丛枝,丰满整个作品。
(2)圆形。自然界中大多数花朵是圆形的。制作时先用花朵插制重心,在用配叶、小花填补画面,加以衬托,使其形成完整的图案。还须注意花材和花器相互密切配合。
(3)扇形。扇形设计是利用线形花材,先设定出扇形骨架,每一花材基本等长。而后再以块状花材或密而小的花材及叶片来添加补充。但作为骨架的线形花材要求形与色均统一,整体外形呈放射状整齐排列。
(4)球面型。这是常用的艺术盛花型式,为四面对称构图。插制时要十分注意花的平均分配。图型表面应圆滑,色彩搭配多用同类色或调和色,容器多选择低矮平盆,以突出半球的丰满。
(5)椭圆形。椭圆形插法采用团体式手法,其主要特点是着重自然美,强调气氛,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容器应能体现隐重感,古典式容器更适合。它适用于空间位置较大的礼仪式场合。
(6)菱形。菱形插花是桌面上插花的最基本造型,也常在瓶插和盆插中得到应用,是插法简单、应用广泛的一种造型。其主要特征是充分体现菱角。
(7)弧线型。整体造型犹如“月芽”,所以又称新月型。其造型奇特、优美,有强烈的流动感和曲线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此造型应选柔软花枝为宜,各个花枝均依据弧线来伸长,并按不同长短及方向安插,花枝不能相互交叉而破坏弧线型构图重心的完整。花器不宜太高,口部宽阔的花器最为合适。
(8)S型。有时也称为“蛇形曲线”,是插花艺术展览中心常见到的西方插花型式。S型插花采用的花材以带有曲线状的较佳,花朵中间大、两头小逐渐过渡。花器宜选高瓶为妥。
(9)L型。L型构图简单,造型线条流畅、美观,易于掌握,经常用于盆插。插制时花插在靠近盆的任意一端,主枝一直立,一横插,二者成直角,呈现出L型。然后在两主干上分配大小不等的花朵,花朵大小和色彩配置应符合构图原则。
(10)倒T型。倒T型属于对称型,所以插制时,主枝先插在盆的中央位置上,然后在主枝的两侧各横插一枝,使其呈倒T型,接着在3条主枝上填补花朵,完成构图。其主要表现优美的线条,插时须注意焦点和美感。
(11)圆锥形。圆锥形设计在形状上与埃及的金字塔相同。圆锥形无论哪个角度观赏,都能显现出美感和稳重感。插制是第一主枝垂直插在容器的中心位置上,第二枝、第三枝,第四枝、第五枝,第六枝、第七枝,第八枝、第九枝分别处于不同的角度,对称的插在主枝的两侧,使插花底座呈现出圆形轮廓。同样,在不同角度与主枝共同组4个垂直的等腰三角形立面。最后用填充花补充,完成圆锥形。插制前选用不高、圆形口,且具有稳重感的容器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