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花卉业
A. 世界第3大花卉出口国和世界最大的木薯生产国分别是
肯尼亚是世界第3大花卉出口国;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木薯生产国。
根据肯尼亚鲜花委员会(KFC)数据,肯鲜花生产目前占全球总量的7%,仅次于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居全球第三位。2014年,肯生产鲜花达13万吨,价值546亿肯先令(约合5.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主要由于鲜花种植技术进步,及肯鲜花产品在全球的形象有所提升。
但同时,肯鲜花部门也面临挑战,包括今年全球市场供给增加带来的价格下降、汇率波动及即将到来的厄尔尼诺雨季破坏基础设施、增加疾病传播等。
(1)法国花卉业扩展阅读:
泰国商务部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6月20日至6月23日,“2013年世界木薯会议和泰国木薯展”将在泰国呵叻府苏兰拉里理工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将由泰国对外贸易部代表泰国商务部与呵叻府及相关木薯行业协会联合举办。
木薯在促进泰国经济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泰国国内,木薯在包括医药、化学产品、动物饲料、替代性能源等大多数产业中都充当原材料。泰国的木薯年产量大约为2600万至3000万吨;
其中,25%到30%用于国内相关产业,70%到75%用于出口。木薯还为260万以上的泰国农民创造了收入,在泰国木薯相关行业工作的劳动者人数高达100万人以上。
泰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最大木薯产品出口国的地位。2012年,泰国的木薯出口总额达到800亿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创历史新高。泰国商务部预计,2013年,泰国的木薯出口总额将达到900亿泰铢。
为巩固泰国“世界质量最佳木薯主要出口国”的地位,并帮助泰国木薯业相关人士交流木薯业的贸易信息,第一届世界木薯会议于2009年举行。会议直接促成的木薯交易的交易总量达390万吨,交易总额高达150亿泰铢。
B. 花卉在实际中的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 中国花卉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专,我国发展花卉业的优势属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花卉产业中心:以云南、广东为主的鲜切花生产中心,两省的鲜切花供给量占全国鲜切花供给量的一半以上;以广东、江苏、四川、上海为主的盆花生产中心;以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为主的花卉种苗生产中心。
中国种植花卉的优势表现在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优势、花文化优势等几个方面。
种植面积5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中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C. 以花卉为例如何选育出好的花卉品种
一、选择具有我国地域特征和代表传统特色的优势品种
云南是国兰主要分布区, 气候类型复杂, 有着丰富的野生兰属资源, 其中春兰、线叶春、春剑、建兰、墨兰、寒兰等有丰富的野生及人工栽培品种。由于国兰杂交育种进展较慢, 大规模的杂交育种还未开展, 所以对国兰进行杂交育种有极重要的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 云南的兰属野生资源遭到破坏, 而对其进行保护, 杂交育种就更可贵了。
二、借鉴国外花卉培育的先进经验
由于欧美, 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花卉育种和栽培上已经取得了令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 各主要花卉出口国已出现国际性的专业分工, 致力于形成独特的花卉生产优势, 如荷兰的郁金香、月季、菊花、香石竹; 日本的菊花、百合、香石竹、月季; 哥伦比亚的香石竹; 以色列的唐菖蒲、月季; 泰国、新加坡的热带兰; 还有荷兰、日本的种球生产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向这些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花卉栽培选育的经验, 从而推动我国发展具有民族和国家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产业。
三、培育品种时注意多种方法的选择运用
1.节能的研究
如选用绝热性能好、透光率强、坚韧耐久的新建筑材料; 研制增温快、保温强的新型温室; 考虑太阳能、沼气、天然气等加温措施; 选育耗能少、生长期短和对土壤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等。
2.无土栽培的推广应用
广泛应用于工厂化育苗, 利用无菌、透气、吸水、保水性能好的介质制成育苗容器或快速膨体模块。
3.组培技术的普及
商品化优质种苗生产, 如兰花、菊花、香石竹、非洲菊、满天星等已实现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 利用组培技术繁殖优良品种, 包括各种名贵花卉、珍稀品种、重要的鳞茎花卉等。同时, 利用茎尖培养技术对易感病毒的花卉品种进行脱毒苗的批量生产。
4.激素及化学物质的应用
目前已在促进生根、打破休眠、延缓生长、促进分枝、采后保鲜等方面取得广泛性应用成果。在切花商业化应用方面最有突破性意义的包括生根剂( 萘乙酸、吲哚丁酸等) 、矮化剂( 矮壮素、多效唑等) 、催花剂( 赤霉素等) 、保鲜剂( 硫代硫酸银、8- 羟基喹啉等) 。
5.花卉育种快速多样化
广泛引进野生花卉资源, 利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辐射育种等进行选育, 现已开始运用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等最新技术培育, 新品种迅速增加。目前主要花卉的园艺栽培品种有上千、甚至上万个。如荷兰全国有7 个研究中心, 专门从事花卉品种的研究,并在二战以后育成了大批的郁金香、风信子、水仙、唐菖蒲及球根鸢尾的新品种; 蔷薇育种以法国为首, 品种美丽强健; 美国育成茶香月季品种系统, 其抗寒性强, 且色、香、姿俱佳。最新发展的基因工程及其它生物技术手段, 有可能使花卉育种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如耐贮耐插的香石竹品种已经商品化, 蓝色月季花已经问世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有可能根据人们的意志来改变花卉的花色、形态、香味等。
以下我们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成功选育宿根福禄考新优品种的例子看看一些可行的培育方法:
福禄考属植物自花、异花均可授粉, 通常结实率极低, 通过人工不定向杂交辅助授粉措施可提高种子结实率。利用杂种实生苗的观赏性状和抗性变异性较大的特性, 经过长期栽培观察, 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强、花期长、花色丰富、色彩鲜艳的10 个优良单株, 通过组培快繁和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将其扩繁为10 个单株无性系。这10 个优良品种适宜在长江以北地区露地或盆栽栽培观赏。它们分别为红宝石、粉群、胭脂红、粉晕、橙红、茜草红、石竹紫、堇紫、白雪、粉眼、红艳、猩红、泰尔红紫等品种。宿根福禄考新品种红艳、猩红、粉晕、胭脂红、泰尔红紫在多种栽植形式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较强的抗病性; 栽植成活率在95%以上。花色鲜艳, 花期长, 两次花期效果好。植物配植容易, 与百日草、勋章菊、鸡冠花等搭配种植于花钵中, 或与松果菊、八宝景天、矾根、美人蕉等搭配种植于混合花境中, 或与四季海棠等搭配种植于露地花坛中, 均被用作主体材料, 形成了突出的景观效果。病虫害少, 养护管理简便。宿根福禄考新品种红艳、猩红、粉晕、胭脂红、泰尔红紫生长势及抗病性均较强,花色亮丽, 开花期长, 株型高矮适中, 栽植形式多样,植物搭配容易; 栽植施工和养护管理简单; 形成的景观效果突出, 能担当园林设计中景观中心的角色; 成为难得的花境布置植物, 并能在园林景观建设中, 特别是大型公园及公共绿地中大量应用。
四、保护本土野生种质资源, 防止资源外流
我国花卉遗传多样性突出, 是世界上野生花卉资源和园林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原产我国的观赏植物达113科523 属1万~2万种。许多名贵花卉为我国所独有, 我国花卉业要从大国走向强国, 逐渐改变花卉市场洋花、洋草占统治地位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来讲, 就是发展民族花卉种业, 发挥我国花卉业在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花卉资源、生态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千方百计地提升我国花卉育种水平,不断开发花卉新品种, 最大限度地降低花卉生产成本, 使民族花卉产业立足于世界花卉之林, 领导产业潮流, 使我国成为新世纪的“世界园林之母”。
D. 法国的国花香根鸢尾的知识介绍
鸢尾花(法国国花) yuān wěi huā
【学名】 Iris tectorum
【种属】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百合目 Liliales
鸢尾科 Iridaceae
【花程式】↑*P(3+3)A3G(3:3)
【产地分布】鸢尾属植物成长在日本、中国中部、西伯利亚、法国和几乎整个温带世界。
【色彩】鸢尾花大多为蓝紫色
【名字起源】鸢尾花,中文名来自于它的花瓣像鸢的尾巴。还有说是这种植物的名字是由上帝的信使和联接地球和其他世界的彩虹而来的。
【形态特征】
鸢尾花是鸢尾属植物,是对一族草本开花植物的统称。这种花由6个花瓣状的叶片构成的包膜,3个或6个雄蕊和由花蒂包着的子房组成。
花形似翩翩起舞的蝴蝶。五月,鸢尾花开花的季节,你就可以看见一只只蓝色蝴蝶飞舞于绿叶之间,仿佛要将春的消息传到远方去。
【鸢简介】
鸢(glede)是鹰科的一种鸟,《诗·大雅·旱麓》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它的希腊/英文名是iris, 意为彩虹,因为这种花有红,橙,紫,蓝,白,黑各色,不愧彩虹之称。它的法语名是fleur-de-lis或者fleur-de-lys, 这个讲不出什么名堂,但是它的古法语拼法是fleur-de-luce, luce就是拉丁文的light, 光明也。所以这花在法语里是“光之花”。
【鸢尾与百合区别】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科的香根鸢尾(fleur de lis),它体大花美,婀娜多姿,与百合花(lily)极为相似。鸢尾与百合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科类,虽然一眼看去,似乎两者都有六枚“花瓣”,殊不知鸢尾花只有三枚花瓣,其余外围的那三瓣乃是保护花蕾的萼片,只是由于这三枚瓣状萼片长得酷似花瓣,以致常常以假乱真,令人难于辨认。此外,鸢尾的“花瓣”一半向上翘起,一半向下翻卷,而百合花的花瓣却一律向上。另有一些鸢尾的花心深处还长有三枚由雌芯变成的长舌形瓣儿。由于欧洲人常把鸢尾花称作“百合花”,故不少人以为法国的国花是百合花。”近代汉语里经常把fleur-de-lis翻译成“金百合”,正确的翻法还应该是“鸢尾花”。香根鸢尾(fleur de lis)。 [编辑本段]鸢尾花生产种植技术培训资料 [编辑本段]1. 鸢尾花的简介1.1 起源
鸢尾属属于鸢尾科,该科还包括有唐菖蒲、番红花、小菖兰等,大约200个属,所以鸢尾科是个特别庞大的家族。这些花属中,在北半球发现了几千个品种。
“鸢尾”之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彩虹。它表明天上彩虹的颜色尽可在这个属的花朵颜色中看到。人们甚至在古代就已熟悉鸢尾了,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群中就有鸢尾形象的记录,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
鸢尾科植物的野生种的分布地点主要是在北非、西班牙、葡萄牙、高加索地区、黎巴嫩和以色列等。
1.2 分类
鸢尾属可分为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宿根鸢尾在许多花圃中作为多年生植物生长,德国鸢尾、西伯利亚鸢尾、黄鸢尾是其最常见的几种。德国鸢尾开花色彩纷呈:白色、蓝色、紫色、紫红色、黄色和复合色;西伯利亚鸢尾则几乎都为蓝色、蓝紫色,极少数的 是白色和黄色;而黄鸢尾则都是黄色的。
球根鸢尾包含的组群数量可谓非常少。然而,在商业化的花卉生产中,这些组群却是极为重要的。其中,网脉鸢尾组群由一些开花早,开花期短的栽培品种组成。例如蓝紫色的网脉鸢尾和黄色的丹佛鸢尾就是其中两种。西班牙组群包含了所有荷兰的鸢尾、西班牙鸢尾和英吉利鸢尾。然而荷兰鸢尾在这些花卉的生产中是最重要的。
荷兰鸢尾包括大量栽培品种,“Blue Magic”(兰魔)和“Prof. Blaauw”(布拉奥)就广为种植。利用颜色将鸢尾进行分类,其方法是简单而实用的。可分为紫色类、蓝色类、白色类、黄白色类、黄色与其它诸色相混的混合色类,及多色类。
传说:
鸢尾花,中文名来自于它的花瓣像鸢的尾巴。鸢(glede)是鹰科的一种鸟,《诗·大雅·旱麓》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鸢尾名iris为希腊语“彩虹”之意,暗指鸢尾花色彩绚丽,如同彩虹。iris源于希腊彩虹女神之名,她是众神与凡间的使者,主要任务在于将善良人死后的灵魂,经由天地间的彩虹桥携回天国。 至今,希腊人常在墓地种植此花,就是希望人死后的灵魂能托付爱丽丝带回天国,这也是花语一“爱的使者”的由来。
鸢尾在古埃及代表了“力量”与“雄辩”。
东南亚对鸢尾的传说就象是童话,几百万年前,只有热带密林中才有鸢尾,它们太美丽了,不仅飞禽走兽和蜜蜂爱恋它们,连轻风和流水都要停下来欣赏。
以色列人则普遍认为黄色鸢尾是“黄金”的象征,故有在墓地种植鸢尾的风俗,即盼望能为来世带来财富。
在法国,鸢尾是光明与自由的象征。
鸢尾科的香根鸢尾是法国的国花,法国王室的标志是著名的蓝底缀金色鸢尾花的盾形纹章。
鸢尾花是圣母的标志,“童贞之花”的象征,圣母手持鸢尾或身处鸢尾花之中的画像不计其数。
在法国君主政体的缔造者克洛维国王皈依基督教后,鸢尾花被认为是上帝的天使所赐予法国国王的圣物,代表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相传法兰克王路易克洛维斯接受洗礼时,上帝送给他的礼物就是金百合花,法文的百合花与“路易之花”发音相近。法国人视金百合花为纯洁的象征,金百合花花形象白鸽飞翔的姿势,象征着“圣灵”。
法国国王路易六世将金百合花(香根鸢尾)作为他的印章和铸币图案,还用来装饰他蓝袍的边缘,他穿着蓝袍去参加受任国王的仪式,因此金百合花又成了王室权利的象征。
E. 鸢尾花为什么是法国的国花
鸢尾花为蓝紫色
,花形似翩翩起舞的蝴蝶。五月,鸢尾花开的季节,你就可以看见一只只蓝色蝴蝶飞舞于绿叶之间,仿佛要将春的消息传到远方去。
法国人视鸢尾花为国花。因为相传法兰西王国第一个王朝的国王克洛维在受洗礼时,上帝送给他一件礼物,就是鸢尾。
在法国,鸢尾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鸢尾属植物是对一族草本开花植物的统称。这种花由6个花瓣状的叶片构成的包膜,3个或6个雄蕊和由花蒂包着的子房组成。
这种植物的名字是由上帝的信使和联接地球和其他世界的彩虹而来的。
还有一种传说就是彩虹曾经拯救了6世纪法兰克国王的性命,当他看到彩虹从莱茵河上升起的时候就知道这时的河水已足够的浅,于是过了河逃脱了敌人的追击。
鸢尾属植物成长在日本、中国、西伯利亚和几乎整个温带世界。
鸢尾花因花瓣形如鸢鸟尾巴而称之,其属名iris为希腊语彩虹之意,喻指花色丰富。一般花卉业者及插花人士,即以其属名的音译,俗称为爱丽丝。爱丽丝在希腊神话中是彩虹女神,她是众神与凡间的使者,主要任务在于将善良人死后的灵魂,经由天地间的彩虹桥携回天国。
至今,希腊人常在墓地种植此花,就是希望人死后的灵魂能托付爱丽丝带回天国,这也是花语一爱的使者的由来。鸢尾在古埃及代表了力量与雄辩。
以色列人则普遍认为黄色鸢尾是黄金的象征,故有在墓地种植鸢尾的风俗,即盼望能为来世带来财富。
莫奈在吉维尼的花园中也植有鸢尾;并以它为主题,在画布上留下充满自然生机律动的鸢尾花景象。
缤纷多彩的鸢尾各代表不同的含意。白色鸢尾代表纯真,黄色表示友谊永固、热情开朗,蓝色是赞赏对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紫色则寓意爱意与吉祥。
F. 诱人的花卉工厂是怎样的
你可听说过“兰花工厂”?
在安谧而洁净的厂房里,一棵兰花的小小的茎尖,循着一道道由学者周密设计的工艺流程,经过一个个操作者的精雕细琢,一举化为成千上万株长在试管里的健壮的种苗,再移到大田里,变成成千上万株亭亭玉立的兰花……
像这样的“兰花工厂”,许多国家都已建立。生产的也不光是兰花,还有康乃馨、水仙等花卉,还有经济作物,如红杉、甘蔗、大豆,甚至还有咖啡、烟草等等。
“兰花工厂”是通俗的说法。这种生产过程的正式名称是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所谓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说,植物体的所有细胞都有长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植物体身上的任何部分,不管是种子、果实,还是根、茎、叶、花,每一个细胞都有可能培养出一棵完整的植株。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成熟,小小的花卉组织细胞在各国科学家手上,竟长出了千姿百态的花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诱人的前景,犹如“发起冲锋”的号角,将人们的目光聚向了花卉工厂。
法国、荷兰等少数国家的科学家,同企业家联手捷足先登,首先办起了花卉工厂;为花卉的生产、美化人们的生活,带来勃勃的生机。
数年之后,日本、中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也都建立起了本国生产花卉的工厂。
归结起来,花卉工厂主要有操作车间、消毒车间、准备车间、称量车间、培养车间和栽培车间等。
操作车间,无菌无尘,操作人员在操作台上灵巧地操作着剪刀、镊子等工具,在酒精灯旁熟练地将外植体或愈伤组织连续不断地放到装有培养基的玻璃瓶中。
消毒灭菌车间,设有各式各样的高温、高压消毒灭菌锅。这里关键的一步,是要掌握灭菌的火候,要使消毒锅上的压力表的指针一直停留在规定的位置上,即要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又要不破坏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准备车间,这里备有盛培养基的玻璃瓶和玻璃管备好培养基。这里的培养基要严格控制酸碱度和生长协调剂,以保证“小生命”的营养供应。
称量车间,设置着灵敏度不同的称和天平,以精确称出培养基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培养车间,有空调机、加热器等仪器,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培养基中的外植体——“小生命”,在适宜的温度、光、湿度条件下,长成根茎叶具备的完整植株。
接着被送入载培车间,让其“自食其力”,由小长大,直到出厂销售。
日本一家花卉工厂,能使5000盆菊花在同一天开放,令人大开眼界。这里,无不显示着现代科技的杰作,人们只要用组织培养法得到同一品种花苗,在同一种生态条件下,采用一样的光照射,一样的温度,一样的营养等,自然就会让花儿某一天“同放”,如同“花神”下凡。
如今,花卉生产工厂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新型产业部门。荷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卉输出国,尤其是鲜花,每日由班机送到美国等国家,每年靠出口花卉就可赚取大量的外汇。
显然,花卉产业十分诱人,它是将高科技转化为经济的典范,是知识转化为经济的因果应答。
G. 国外鲜切花生产现状是怎样的
鲜切花的生产和贸易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文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花卉商品化生产的历史并不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花卉业高速发展起来,经济发展越快,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越高,花卉产业也就发展得越快,现在花卉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在当今世界的农副产品交易中,花卉业是惟一不受配额限制的产业,发展快、潜力大。20世纪50年代初,全世界的花卉贸易总额不足30亿美元,到1995年达到了680亿美元,其中鲜切花为370亿美元。1991年,世界花卉消费额为1000亿美元左右,1999年达到了2000亿美元,预计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增长,年增长率估计在10%以上。
花卉产量和产值最大的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荷兰是世界上第一大鲜切花生产国和输出国,主要生产的鲜切花有:郁金香、月季、香石竹、非洲菊、小苍兰、荷兰鸢尾、百合、六出花等。从荷兰拍卖市场出口的切花,占世界出口量的70%,其市场占有率为全世界的63%,是世界花卉贸易的中心。哥伦比亚是第二大鲜切花出口国,主要生产月季、香石竹、菊花等。1995年,哥伦比亚的鲜切花出口占世界鲜切花贸易额的14%。第三大鲜切花出口国是以色列,以生产月季和香石竹为主,1995年,以色列的鲜切花出口占世界鲜切花贸易额的4%。德国占鲜切花进口量世界第一名,每年进口花卉达8亿美元。其次是美国,每年进口花卉约6亿美元。人均年消费前三名是:挪威(155.5美元)、瑞士(142美元)和日本(133美元)。
菊花源于我国,但是因为消费观念不同,我国人民喜欢盆栽艺菊,在盆栽艺菊的技术以及品种培育方面技高一筹,而欧美人更喜欢鲜切花,菊花的切花生产在欧美国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在现代花卉的结构中,鲜切花生产占领了主导地位,占总量的60%,小盆花占30%,观赏植物占10%。现在,菊花的商业品种达到了3000个,已经成为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其栽培面积在主要花卉生产国荷兰有782公顷(1993年),意大利1127公顷(1990年),德国730公顷(1990年),日本人偏爱菊花,1994年菊花鲜切花的种植面积已经接近6000公顷,切花菊产量接近20亿枝。
虽然花卉业发展时间比较短,但是已经具备了现代商品化生产的基本要素:
1.花卉生产的高度专业化、自动化和社会化
花卉品种成千上万,真正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大量投放市场的品种并不多。在常见的品种当中,各个生产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优势,其重点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在鲜切花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工也越来越细,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公司负责,出现了种苗(球)公司、基质公司、肥料公司、农药公司、设备公司、机具公司、包装材料公司等。每个专业公司只负责生产的一个环节,各公司之间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在很多先进的花卉生产国家,都拥有大面积的生产温室。由于温室结构标准、设备先进、降低了花卉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大大促进了栽培的科学化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和产量。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于花卉生长的各个环节已经掌握了量化指标。先进的自动化温室可以根据不同的花卉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通过计算机控制,对其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浓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基质的pH等进行自动调节。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重视花卉品质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服务。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现了许多中介机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立了花卉协会,作为政府、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进行宏观指导、开展信息交流和技术推广,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2.产品标准化、市场规范化和贸易的国际化
由于民族习惯的不同,各个国家或地区欣赏花卉的标准也不相同,所以,在花卉生产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分级标准不尽相同。但是随着花卉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标准愈来愈严格,要求愈来愈高,不但对花卉自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整个生产流程(包括包装、运输、检疫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同时随着贸易的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标准逐步同化,向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发展。鲜切花的交易逐步从传统的直销方式过渡到了商业化运作程序中,出现了专业的中间商和贸易中心。目前荷兰的阿斯梅尔、美国的迈阿密、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是国际上的四大鲜切花集散地。
3.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新品种不断涌现
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技术的巨大进步。为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科研与生产日益紧密的结合起来。许多从事花卉业的大学、科研机构承担了基础和大型项目的研究,较大型的花卉公司则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或研究室。在哥伦比亚,每个花场都有一个研究室。科研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品种改良、花卉保鲜、生物工程等方面。随着科研的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花卉品种,美国DNAP公司已经研究培育出了蓝色玫瑰,荷兰创造了“白色矮牵牛”,1986年,荷兰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株黑色郁金香。
H. 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年消费量30亿美元。
世界上花卉消费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回,年消费量30亿美答元。
世界上花卉出口最大的国家是荷兰,年出口花卉13亿美元。
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是目前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寒拉迈德的巨型紫藤枝干长153米、重达252吨,覆盖面积4100平方米,每 年开花150万朵左右。
世界上最古老的花城是唐朝时的长安(今西安),当时有花3000余种。
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现印度尼西亚"大花王","大花王"每朵花开5瓣,直径1.2米-1.4米,重9公斤左右。
世界上最香的花是荷兰的野蔷薇,香气可传5公里。
世界上最不怕冷的花是中国的雪莲,即使零下50摄氏度,也鲜花盛开。
世界上最耐高温的花,是非洲的野仙人掌,可在灼热的沙漠上茁壮生长。
世界上最早用鲜花报时的城市是瑞士的日内瓦,已有28年历史。
I. 享有“世界花卉王国”的美誉的是
在欧洲乃至全世界,荷兰是经济型花卉种植面积最大、销量最多的国家。荷兰花卉生产面积约27000公顷,年产值达90多亿欧元,经济效益约占荷兰农业生产总值的22%,超过80%的花卉产品供出口市场消费。
J. 目前世界花卉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是什么
一、国外花卉及绿化园艺产业科技发展概况及趋势 1、世界花卉产业的市场格局及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贸易额不足30亿美元,1985年发展为150亿美元,1990年为305亿美元,1992年上升到1000亿美元,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世纪末,世界花卉消费总额已近2000亿美元。目前国际花卉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各国花卉生产有起有落,生产格局出现新的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22.3万公顷。其中亚太地区花卉栽培面积最大,达13.4万公顷;其次是欧洲,栽培面积达4.5万公顷;美洲地区的栽培有4万公顷。花卉栽培面积比较大的10个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由于各地区花卉科研、生产、流通和消费水平不同,花卉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发达国家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的鲜切花、切叶及盆花的世界贸易总额达42.3亿美元。其中欧洲地区出口量最大,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7%,美洲地区占19%,亚太地区占5%。花卉出口创汇额比较高的十个国家依次是:荷兰、哥伦比亚、丹麦、以色列、意大利、哥斯达黎加、比利时、美国、泰国和肯尼亚。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三个地区:欧共体、美国、日本形成了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这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进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的99%,其中欧共体占主导地位,达80%,美国占13%,日本占6%。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生产区域。经济发达、有着良好花卉消费习惯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消费区域。目前,荷兰的花卉93%出口到欧共体国家,哥伦比亚的花卉75%出口到美国,泰国生产的盆栽热带兰花则有78%销往日本。近年来伴随着世界花卉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花卉业的发展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花卉生产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第二,随着国际贸易日趋自由化,花卉贸易将真正实现国际化、自由化;第三,世界花卉生产和经营企业由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发展;第四,国际花卉生产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国纷纷走上特色道路,力争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五,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花卉消费市场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2、国外花卉科研进展概况——育种成果显著,品种不断更新随着现代花卉及园艺科技的发展,世界每年推出数以千计的花卉优良品种,种类繁多,花色丰富,花形美观,抗逆性强,使世界花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如荷兰每年培育出数百个室内观叶植物和球根花卉新品种。法国的梅昂月季中心,每年人工授粉10万朵花,培育出的月季新品种几乎占世界的1/3。——花卉基因工程发展较快,生物技术应用广泛在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别是对无性繁殖的花卉仙客来、康乃馨、郁金香、百合等研究明确了病毒的种类、症状,病毒的分离、检测等手段完备,配套脱毒技术先进;在花色育种方面,美国科学家将从矮牵牛中分离获得的蓝色基因导入玫瑰,获得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蓝玫瑰”;日本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种微型的土耳其风铃草,流行于花卉市场。他们还利用生物技术大量繁殖蝴蝶兰,用一节带花芽的茎培育出2—3万株兰花苗,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3、栽培设施技术先进,花卉产量高质量优花卉生产强国荷兰是世界上拥有现代化温室最多的国家,温室都根据各种花卉所需温、光、水、气、肥等要素装置设施,由电脑操作管理,达到了管理的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植株生长一致、健壮,产量高质量好,极大地提高了花卉商品竞争力。二、国内花卉及绿化园艺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花卉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栽培面积稳步增长。1992年全国花卉总产值为12亿元,1994翻了一番,达到38亿人民币,花卉的出口创汇为2000万美元;1996年达到48亿人民币,创汇1.3亿美元;1999年面积达9.1万公顷,产值11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亿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鲜切花消费和生产形成三大消费区和三大生产区。鲜切花三大消费区是以北京为主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和以广州为主的华南地区,约占全国的80%。鲜切花三大生产区是云南、广东和上海,约占全国的80%。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花卉产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季节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花卉业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一个稳步调整阶段,其特征是行业发展逐步实现了以下转变:第一,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我国花卉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花卉市场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到花卉企业到处寻找买主推销产品的“买方市场”以后,目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由“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随着花卉业的不断发展,花卉生产方式由过去的“小而全”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由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转变。最近几年,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化的花卉交易方式已经开始逐步进入花卉流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