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类花卉
㈠ 国画花鸟画画法诀窍
导读:国画中,花鸟画法比较细致,下面教给你如何画国画的花鸟画,传授给你花鸟画法的诀窍,请看下面详细内容,希望对学国画的同学有所帮助。
花卉的观察 学习画花卉,除了要多观赏及临摹古今名画以外,还要对 实际的花卉深入的观赏与写生,了解花的枯荣及霜晴雨露中的情态,兹从花朵叶与枝干等各部位简述其结构与生态.
(一)花朵:花朵经常是画面的主题,一般花朵包括花 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几部份,花瓣有单瓣与重瓣(复瓣)之分,花形有离瓣合瓣之别,牡丹蔷薇花等是离瓣的重瓣,梨花 木棉花等是离瓣的单瓣,牵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单瓣,大部 份的花卉都具有单瓣与重瓣的不同品种,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木槿梅花等,花蕊有长短多寡的区别,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 蕊都在一起,雌雄异株者仅有小蕊,或仅有大蕊,有的花蕊较 明显,有的较隐密,都需仔细的观察,花萼亦因花的种类而异,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丝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长 在一长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长,山茶萼像鱼鳞等。
(二)叶:单叶植物从枝或茎长叶时,叶序有对生互生 轮生丛生等,复叶植物有的成羽状掌状鸟足状,有的是二重复叶,形式更为复杂,必先了解其生长的规律,才不致在繁杂中 发生错误,叶有叶柄与叶脉,形状有尖圆长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三)茎枝:可分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 木本枝干挺 硬,有些相当粗状,草本的茎大都较嫩,有的变成右旋或左旋的蔓延,有的还长有须状的攀缘茎。
花卉的写生
各种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较清新,生气勃勃,是写生的好 时间,写生是为创作收集素材,如果是为了工笔画的需要,就必须作细致的描写,有时我们在画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写生收集素材的时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侧面的、斜 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叶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花蕾,也要有将绽的大花蕾。叶子也是如此,除了成叶外也要 有嫩叶及嫩芽,并注意阴阳向背,大小穿插。枝干也要有主干 、支干之分,以及在在画面上的姿态和疏密。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针对目的写生收集素材时,首先要注意到的问题。 虽然花鸟画不像山水画常有移动视点的表现法,通常视 角比较稳定,但我们观察时可运用移动视点的方法,选取最美 角度写生,并注意花、枝、叶的大小比例。画花朵可从花蕊花瓣入手,通常先画最完整、最前面的一瓣,再四外扩展,花瓣 太复杂的可进行概括,要注意其造型美。画叶也是如此,除了 注意叶序、结构之外,也要注意仰、垂、向背与疏密、前後叶的变化,最後画枝干,大干还要画出皮纹,如梅花的大干要苍 老、皮纹要斜皴,小干要挺拔有力,桃干皮要横皴,松干皮要 鳞皴,紫薇花干皮较光滑等不同种类的枝干特点。
花卉的写生,宜从折枝花卉开始,折取花叶易於入画的一 枝,插於花瓶中详细观察,花蕊被遮盖的也可拨开,研究细部结构。对於简单的折枝熟悉後,可以选取整株花的一角来尝试 或全株花的写生,由於枝叶复杂,须选择适当的角度,并做大 幅度的删减或调整。总之花卉的写生并不是画植物的插图或说明图,需主观的取舍与美化,并强调意趣的表现。
鸟类的观察
禽鸟在中国画中又称为「翎毛」,可区分为水禽与山禽两 大类,依其生活习性,又可分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鸣禽、雉禽等类,各类的特微与习性如下:
(一)涉禽:栖於浅水中捕食鱼虾,它的嘴、颈、脚都很长。例如鹤、鹳、鹭鸶等。
(二)游禽:喜欢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脚短,趾间有蹼,多捕食鱼虾和小虫。例如海鸥、野鸭、鸳鸯、雁、信天翁 等。
(三)猛禽:双翅强而有力,嘴形如勾,脚夷尖锐,性情猛悍,专门捕食小动物。例如鹰、鹫、鹗、隼等。
(四)攀禽:多数上嘴钩形,下嘴较短,足趾二前二後,能用夷攀抓在树干上。例如鹦鹉、啄木鸟等。
(五)鸣禽:喜欢鸣叫,一般小鸟多属此类。例如维、莺、画眉、伯劳、黄鹂、八哥等。
(六)雉禽:属於栖地类禽鸟,身体较大毛色美丽,尾长,嘴形与鸡类似,多生长於山林矮木丛中。例如雉鸡、锦鸡 、长尾雉、孔雀等。禽鸟是卵生,故其身体(不包括头 、颈、脚、尾等部位)呈蛋形。因生活环境与习性不同 ,其嘴、脚翅及尾也各有不同的比例与特微,一般而言,水禽(涉禽、游禽)大多嘴长而尾短,山禽(鸣禽、 攀禽、雉禽)大多嘴短极尾长,嘴勾者食肉,细尖者食 虫,嘴长者食熊虾,食壳者嘴粗而厚,成圆椎形。能长 途飞行的鸟翅膀大都较长,且发达,水禽中多长颈者,以便迅速出击,啄夹鱼类。此外如头形、眼精的颜色及 位置的高低,各有不同,也须把握其特微。
鸟类遍体生长羽毛,细密的绵羽有保温的作用,此外也有 半绵羽,以及许多形状不清楚,层次繁多而叠列成一大片的感觉。另一种是羽片形状较清楚,如翼、尾的羽毛,皆有详细的 名称,应仔细观察不同部位的羽毛形状及其叠列的关系,以求 熟悉鸟类羽毛的组织与秩序。
此外尚须明白禽鸟的雌雄,禽与兽绝大部份都是雄的较美 ,少数雌雄的羽毛一样,但是雌鸟总比雄鸟略小,鸟的翼及尾,超左或超右是雌雄相反;雌鸟的右翼及右尾翼在上,雄鸟的左翼及左尾羽在上。鸟类的喜、怒、哀、惊,表现在翼、尾及 姿态上,亦有不同。
鸟类的写生
鸟类除了结构复杂外,又活泼善动,要以真鸟直接写生, 对初学者是一大挑战,刚开始不妨写生鸟类标本。画标本的优点是可以从各角度详细的观察细节,甚至重要羽毛的数目也可 慢慢的数清楚,尤其是画工笔翎毛,标本的观察助益颇大。然 而画标本的缺点是容易画出动态生硬呆板,甚至形状比例失真的作品。标本虽从真鸟剥制而成,但经人工填塞棉花於体内, 容易变形,鸟的眼珠亦不依类别的不同而变化,通常装上统一 的人工替品。张开的翼及脚都家铁丝支撑重量并维持形态,往往因为制作者疏於观察及技巧不足,而使关节变化失真,生硬 挺直,或重心不稳,羽毛凌乱等缺点。初学者了解这些极可能 发生的症状之後,不妨比较鸟类的参考书籍图片,或前往鸟店、动物园甚至野外观察,并可藉照相机的功能,凝固瞬间的动 作,作为写生的辅助参考资料。
作过鸟类标本观察之後,即可尝试笼中鸟的写生。最好到 鸟店选购一种平时熟悉而温 驯的小鸟,最好价格不要太高, 又容易饲养者,作为写生的对象。首先要观察其各种动态,如 踏枝、啄饮、搜翎、欲升、欲降、鸣啼、缩颈、飞翔..,等不同的动作,并将其特徵记忆下来。写生之前不妨仔细的观察, 并发现它最常重复出现的动作,或持续最久的型态作为写生的 选择,以铅笔或毛笔做速写,鸟的姿态改变时不妨依记忆修补,或等待其出现相同动态时,再迅速掌握,如做详细的描绘较 费时,需耐心的画画停停,分几次描绘完毕,而创作时最好也 能经常观察,才容易捕捉到禽鸟的神态。
笼中鸟的行为动作与在大自然中的秦鸟略有不同,就如同 在监狱中的人和外面自由人的表情动作有别一样,为了表现『好鸟枝头亦朋友』的自然情趣,了解每一种鸟的生活环境与栖 息之态,最好到山林野外做实地的观察,配合望远镜赏鸟更佳 。每一种鸟的习性与姿态不尽相同。如燕子与鸽子是不站在树枝上的,鹤与鹭鸶是拳一足而睡,乌鸦与喜鹊的动态绝不相同 若不仔细观察,张冠李戴,旧部合乎物态,物理与物情。此外 鸟类栖宿或非翔时,头必迎风、如背著风、羽毛必定掀起来,这也应该注意到的现象。
速写时可先画出鸟的主要形体(蛋型)在根据头部的动态 (如伸头、缩颈、扭转等)添加头部(头部大致也成蛋形),再添加翅、尾与足部。爪在平地时需踏的稳,在枝上需抓的紧 。非翔实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不可两者同时伸展。最重 要得是身体要有重心,型态力求生动活泼,才能表现出生命力。
白描画法
白描画法是指以墨线描绘物体,不著颜色的画法。在人物 、畜兽画方面也有白描画法,譬如两幅最早的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即以白描法表现,我国古代称之为「白画」,北宋的李 公麟是这种画法的代表性人物。
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画线条时,要使笔 墨结合形相的特质,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皆要以所表现对象的质感或特色为依归,譬如以较细较淡的线条画 花瓣容易表现出其娇嫩柔软;以较稍粗稍浓的线条画叶与枝梗 ,较易表现其硬而厚的质感;以略乾且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条画禽鸟的羽毛,较易表现羽毛蓬松而柔软的感觉。
中国画是线条的雄辩,尤其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 幅画成败的主要关键。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均匀,钩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 涵蓄在内,不宜显露於外;缺乏涵蓄的笔墨,不耐久看。锋芒 过多、力量外露都容易表现出一种霸悍的气象,有时尚可减低某些花卉、禽鸟的美感,故白描画的线条要「寓刚建於婀娜中。
此外运笔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呆滞,务必要有「无往 不回」之意,腕力气力一定要送到头,止笔向上提时,也不可轻率潦草。至於在花卉白描方面,依据 吴学让教授提供的示范有三种主要的线条,一为起笔停笔(一字描),适於画叶梗、 竹干等。二为钉头鼠尾描,适於画叶筋、叶片等。三为连续弧 线描,适於画花瓣。下图是禽鸟的局部画法示范,画鸟的顺序是先画嘴的当中一长笔,再画上颚和下颚各一笔,再依次画眼 圈、点眼、头额、背、翼、胸、腹、腿、爪、补尾。画细毛的 线条落笔与收笔较轻,中段略粗,若落笔太重,不易表现出羽毛的质感。
双钩填彩画法
双钩填彩画法是用线条钩描物象後在填色的画法,又称钩 勒填彩法或双钩设色法,是从白描的基础上染色彩而成。它的起源甚早,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画,已见此种画法,五代画家黄筌是双钩填彩法的代表性画家,其线条纤细,赋色艳丽 ,是北宋院画花鸟画法的主流,另有江南的徐熙,也用双钩填 彩法,但风格野逸,较注重线条的趣味及墨韵,後世的花鸟画家 ,用笔多取法徐熙,用色取法黄筌,并兼取两家的神似逸 韵。
画双钩填彩法应选择熟纸 (纸) 或绢,先用墨线双钩白 描後,准备两只羊毫笔作渲染,一只蘸色,一只沾清水,要先练习一手执两只笔,并能灵活交换。设色时颜色要淡,应多染 几次,将花、叶内侧( 或中央 )的'颜色以清水笔推染至边缘 ,清水笔内的含水量要适当,水太多会留有痕迹,太乾则渲染不开。渲染完後,如原来的墨线已经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 钩一次,钩一次,称为「勒」,同时也可从画纸背後托染,使画面的花叶颜色更加浓厚、均匀。花卉渲的方法有三:
(一)先後染:先将花朵的颜色最淡的颜色底(既平涂打底)再用其他颜色分染,通常白色、粉红色、浅黄色的可花先用白 粉底,在用浅绿、洋红、藤黄等色分染。 叶子可先用草绿底,再用花青分染。
(二)先染後 :紫红色或深红色的花卉,可先用花青(或淡墨)自内侧向外分染後,再红色,染叶也可先用花青(或淡墨)分染後,再 草绿。
(三)接染画法:譬如粉红色的荷花瓣,尖红,根部稍带淡绿色,可先用白 粉 底再用洋红由尖向内分染,并立即用 淡绿色由内向外分染,在水份未乾前接合。局部虫蚀的破叶,亦可用接染法。
於禽鸟的赋采法略有不同,下图为吴学让教授的示范,首先白描後以淡墨分染,然後以颜色第二次分染,乾後第三次铺色,接著第四次梳毛,第五次铺色 梳毛(丝毛)是化翎毛(或畜牲)所常用,为了强调羽毛松软而细密的感觉,
没骨画法
没骨画法是不用墨线钩勒、直接以色彩绘画物像的画法。 没骨画法相传为北宋徐崇嗣所创,此後画者极少,清初的恽寿平是复兴此画法的大师,影响近代甚大。
没骨画法也以使用熟纸较恰当,因不用墨线,故以留白的 「水线」来曲分前後叶或花瓣与花瓣之间的关系,有以白当黑的味道。没骨画法也可细分为几种表现方式:
第一种较工细如 双钩虿填彩法,只是略去双钩的墨线,靠色彩的层层加染而成。
第二种画法略为疏放稍带写意的笔意,直接以色彩点染,一次完成。第三种画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类似的色彩点染局部,类似破墨因为使用熟纸,故产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带斑驳的色彩变化。
一般而言,白描画法、双钩填彩画法与没骨画法机皆属於工笔画法的范畴,应注意其形态的完整与结构的清楚,初学者在画前可先钩一张同尺寸的速写稿,置於画纸下,则构图、形状有个依据, 能专注色彩与运笔的趣味,无论以那一种发方法画花、叶,色 彩皆要有浓淡的变化,一只笔沾清水,以便分染。亦可用「先後染」的方法,追情求更丰富的色彩变化,但设色不宜太浓艳,总以淡雅为尚。染完色彩,等待乾後再钩勒叶筋、丝花或 加画花蕊,增补细部。
写意画法
写意画法是指用单纯而概括的笔墨来表现对象的精神意态 ,是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画法。依据画史上的记载,唐朝吴道子所画的嘉陵江山水或王洽的泼墨,可能已具有写意的形态,传 世的画迹中北宋苏轼、文同的墨竹,释仲仁的墨梅已经可以归 入写意画法中,到了明末的徐渭,更以豪放笔墨,在宣纸上画出淋 痛快的大写意,如下图是徐渭所画的「牡丹蕉石图」。 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及金石画派都给写意花鸟画拓展了不少的领域。
写意花鸟画法多以「点垛」或「点簇」的技法,可细分成 钩花点叶法、小写意法、大写意法等数。画写意适宜选用生纸,可单独用墨色来画,亦可用数种颜色来画。笔内先含调好淡 色,再礁深色於笔尖,也可先可先礁深色再蘸清水来画,每一 笔都要有深浅的变化,使用生纸容易化开,才能产生乾、湿、浓、淡的不同效果。
总之写意画法虽有所谓「意到笔不到」之说,形式简略或 形象不精确都不需计较,然而要将写意画法画得好,仍须先在工笔画法中多下工夫,多观察写生,才能发挥笔简而意足的特点。
㈡ 花卉的结构包括什么
花卉的结构包括什么
学习画花卉时,在鉴赏临摹大家名作之外,还需要观察真实的花卉,了解花卉的结构,以及花卉在阴晴风雨中的姿态。下面就跟随西欧阿扁一起来看看吧!
( 一 ) 花朵:
花朵经常是画面的主题,一般花朵包括花 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几部份。
花瓣有单瓣与重瓣(复瓣)之分,花形有离瓣合瓣之别,牡丹蔷薇花等是离瓣的重瓣,梨花木棉花等是离瓣的单瓣,牵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单瓣,大部份的花卉都具有单瓣与重瓣的不同品种,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木槿梅花等。
花蕊有长短多寡的.区别,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蕊都在一起,雌雄异株者仅有小蕊,或仅有大蕊,有的花蕊较明显,有的较隐密,都需仔细的观察,花萼亦因花的种类而异 ,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丝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长在一长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长,山茶萼像鱼鳞等。
( 二 ) 叶:
单叶植物从枝或茎长叶时,叶序有对生互生 轮生丛生等,复叶植物有的成羽状掌状鸟足状,有的是二重复 叶,形式更为复杂,必先了解其生长的规律,才不致在繁杂中 发生错误,叶有叶柄与叶脉,形状有尖圆长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 三 ) 茎枝:
可分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木本枝干挺硬,有些相当粗状,草本的茎大都较嫩,有的变成右旋或左旋的蔓延,有的还长有须状的攀缘茎。
【延伸阅读】
花鸟画禽鸟分类有哪些
在国画术语中,禽鸟又被称为“翎毛”。禽鸟一般分为两类,分别是山禽与水禽,根据生活习性,又可以细分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鸣禽、雉禽等等。接下来简单介绍花鸟画禽鸟分类。
(一)涉禽:
栖于浅水中捕食鱼虾,它的嘴、颈、脚都很长。例如鹤、鹳、鹭鸶等。
(二)游禽:
喜欢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脚短,趾间有蹼,多捕食鱼虾和小虫。例如海鸥、野鸭、鸳鸯、雁、信天翁等。
(三)猛禽:
双翅强而有力,嘴形如勾,脚夷尖锐,性情勐悍,专门捕食小动物。例如鹰、鹫、鹗、隼等。
(四)攀禽:
多数上嘴钩形,下嘴较短,足趾二前二后,能用夷攀抓在树干上。例如鹦鹉、啄木鸟等。
(五)鸣禽:
喜欢鸣叫,一般小鸟多属此类。例如维、莺、画眉、伯劳、黄鹂、八哥等。
(六)雉禽:
属于栖地类禽鸟,身体较大毛色美丽,尾长,嘴形与鸡类似,多生长于山林矮木丛中。例如雉鸡、锦鸡、长尾雉、孔雀等。禽鸟是卵生,故其身体(不包括头、颈、脚、尾等部位)呈蛋形。
因生活环境与习性不同,其嘴、脚翅及尾也各有不同的比例与特征,一般而言,水禽(涉禽、游禽)大多嘴长而尾短,山禽(鸣禽、攀禽、雉禽)大多嘴短极尾长,嘴勾者食肉,细尖者食虫,嘴长者食熊虾,食壳者嘴粗而厚,成圆椎形。能长途飞行的鸟翅膀大都较长,且发达,水禽中多长颈者,以便迅速出击,啄夹鱼类。此外如头形、眼精的颜色及位置的高低,各有不同,也须把握其特征。
鸟类遍体生长羽毛,细密的绵羽有保温的作用,此外也有半绵羽,以及许多形状不清楚,层次繁多而叠列成一大片的感觉。另一种是羽片形状较清楚,如翼、尾的羽毛,皆有详细的名称,应仔细观察不同部位的羽毛形状及其叠列的关系,以求熟悉鸟类羽毛的组织与秩序。
;㈢ 您认为在园林应用中,乔木、灌木、藤本和匍地类中,哪类应用比较常见或重要为什么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通常6米至数十米。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常见灌木有玫瑰、杜鹃、牡丹、女贞、小檗、黄杨、沙地柏、铺地柏、连翘、迎春、月季等。
藤本是指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茎较粗大木质化的称木质藤本。如北五味子、葛、木通等;茎长而细小草质的称为草质藤本。如何首乌、葎草、栝楼、丝瓜、白扁豆等。
草本是指具有木质部不甚发达的草质或肉质的茎,而其地上部分大都于当年枯萎的植物体,但也有地下茎发达而为二年生或多年生的和常绿叶的种类。一年生草本是指在一年内开花,结果后即干枯死亡的草本,如旱莲草,马齿笕等。二年生草本是第一年生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第二年开花,结果后即干枯死亡的草本,如青蒿,薄荷等。多年生草本是能活两年以上的草本植物,白茅根,崩大碗等;的多年生草本其地上部分随气候条件改变,可以枯萎或死亡,但其地下部分仍可以存活多年,当生长条件适合,则能再由根部抽出茎叶来,仙鹤草等。
㈣ 百科知识
《网络知识》杂志创刊以来,曾使千百万读者获得知识,它为现代人打开一扇探索自然与社会的窗扉,在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导下,将引导千百万读者进入21世纪。
《网络知识》是1978 年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成立时创办的,是一本面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读者、文理合编的科普杂志。它主要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成果,重大社会问题和热点话题的背景知识,以及人们为提高文化素养所需的基本知识。《网络知识》杂志为16开64面,发行地区为中国及海外,发行总量曾达到50万份,现为20万份左右,在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
它的读者群体广泛:主要为大中学生、机关干部、公司职员、从事、文、教、卫、体、科研工作的人员、军人及各行业的科学爱好者,其年龄结构主体为18岁~45岁的中青年人。
《网络知识》杂志出版22年以来,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读者中深受欢迎。
《网络知识》杂志的知识涵盖面大。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合编的特色使它包括了几十个学科和知识门类。杂志的30多个栏目,既满足了爱好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读者的口味,又有知识综合的优势。杂志中的“网络聚焦”、“科学之谜”、“地理风物”、“动物之美”、“绿色观察”等栏目深受读者喜爱。“科技快递”、“社科文摘”等栏目更以简短、快捷的方式给读者传递了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信息。读者们称《网络知识》是“期刊化的网络全书”。已故著名科学家王淦昌称赞《网络知识》是“知识的海洋”。
㈤ 育苗基地属于林业用地吗
林业用地包括林业其它用地,在林业其它用地中,包括苗圃用地。也就是你说的“育苗基地”。但这么说不等于凡是种植林业苗木的土地就是林业用地。这是因为种植林业苗木的用地来源多种,不能一概而论。比如集体的其它用地等,就不属于林业用地范围之内。要真正的想知道育苗的这块地是不是林业用地,需要对地块进行仔细定位,并到相关的管理单位去进行核实,才能最终确定此地块是否是林业用地。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㈥ 园林植物分类有哪些
园林植物分为木本园林植物和草本园林植物两大类。此外还包括蕨类、水生、仙人掌多浆类、食虫类等植物种类。 园林植物 以植物特性及园林应用为主,结合生态进行综合分类,主要有以下类别: ①园林树木 适于在园林绿地及风景区中栽植应用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和灌木、藤本。很多具有美丽的花、果、叶、枝或树形;也包括一些在城市及工矿区绿化中能起卫生防护和改善环境作用的树种;有的还兼能提供果品、油料、木材、药材等产品,是园林绿化的骨干植物。按园林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和应用方式可以分为:庭荫树、行道树、孤赏树、花木(花灌木)、绿篱植物、木本地被植物和防护植物等。按观赏特性可分为观树形、观叶、观花、观果、观芽、观枝、观干及观根等类。在观树形树木中,通常可分圆柱形如箭杆杨)、尖塔形(如雪松)、卵圆形(如加拿大杨)、倒卵形(如千头柏) 、球形(如五角槭)、扁球形(如板栗)、钟形(如欧洲山毛榉)、倒钟形(如槐)、馒头形(如馒头柳)、伞形(如龙爪槐)、盘伞形(如老年期的油松)、棕榈形(如棕榈)、丛生形如玫瑰)、拱枝形(如连翘) 、偃卧形(如鹿角桧)、匍匐形(如偃柏)、悬崖形(如生长在高山岩石缝隙中的树木)、苍虬形(如复壮的老年期树木)、风致形(受自然环境因子影响而形成富于艺术风格的树形)等。 ②露地花卉 包括一 、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岩石植物),水生花卉,草坪植物和园林地被植物等。 ③温室花卉和室内植物 一般指温带地区须常年或一段时间在温室栽培者,又可分为热带水生植物、秋海棠类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凤梨科植物和柑橘类植物、仙人掌类与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观赏蕨类、兰花、松柏类、棕榈类植物,以及温室花木、温室盆花和盆景植物等。 园林植物是园林树木及花卉的总称。按照通常园林应用的分类方法,园林树木一般分为乔木、灌木、藤本三类。花卉给人普遍的印象是草本花卉类。花卉的广义要领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及盆景等。总而言之,园林植物涵盖了所有具观赏价值的植物。 园林植物就其本身而言是指有形态、色彩、生长规律的生命活体,而对景观设计者来说,又是一个象征符号,可根据符号元素的长短、粗细、色彩、质地等进行应用上的分类。 在实际应用中,综合了植物的生长类型的分类法则、应用法则,把园林植物作为景观材料分成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木植物、草坪以及地被六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植物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结构形式,这种空间形式或是单体的,或是群体的 具体植物种类可参见《园林植物1600种》
㈦ 匍地类植物有哪些
匍匐植物:花卉植物与造园植物的总称,茎平卧在地上生长的植物,往往在节处有不定根。依其观赏部位不同,可分为:观花植物如菊花、荷花;...观茎植物如仙人掌类、白皮松等;观根植物如榕树、提根盆景树种;观体态植物如雪松、龙柏和垂枝型、矮生型、匍匐型植物等。观赏植物种类丰富,约有150个科如:
1、蔓长春花
(长春蔓) Vinca major 长春花属常绿半木质匍匐植物,有近白色水液,茎细长而蔓生,花枝直立。叶对生,阔卵形或椭圆形,长3~7cm,花单生叶腋,花冠漏斗状,浅蓝色,径约2.5cm;具白色副花冠。果双生,直立,花期5月。原产欧洲,我国上海、重庆、四川、江苏、浙江、台湾、广东、云南、广西等一些大城市常有栽培。
扦插、压条或分株繁殖,通常以春、夏进行最适宜。
蔓长春花喜温暖湿润气候、半阴环境、不耐霜冻。宜供篱垣绿化或绿廊、山石、堡坎等的垂吊应用,也是盆栽用于室内悬垂绿化的常用材料。常见栽培的尚有花叶品种花叶蔓长春花,叶边近白色,叶片具淡黄白色斑点。
2、花叶常春藤
(加那利常春藤) Hedera canariensis 常春藤属常绿植物。匍匐生长,幼茎略浅红色,偶产生少量气生根,但吸附攀援能力很弱。单叶互生,叶密,近三角形,常3~5浅裂。伞形花序;花白色。果球形。
原产加那利群岛。我国普遍作观赏栽培。花叶常春藤的形态、习性类似攀援类植物中的洋常春藤,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及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霜冻及干燥气候,但藤蔓较短,叶片较大,几乎无吸附攀升能力。常用于盆栽或由上向下垂吊。生长力较弱,幼株前3年不换盆,后可每年早春发芽前换盆。扦插繁殖。通常在夏季用嫩枝扦插。
我国常见栽培的为花叶洋常春藤 cv.Variegata,叶缘有宽窄不等的黄白色斑块状纹。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3、地瓜藤(地瓜、地石榴、地枇杷) Ficus tikoua 榕属常绿植物,匍匐生长,长达2m以上,具白色乳汁;节上有托叶落后的托叶环痕,茎棕褐色,触地生根。叶坚纸质,倒卵状椭圆形,长达10cm,面深绿色,略粗糙,边缘有锯齿或波状浅齿,具三出脉。隐头花序有短梗,生于无叶枝上,常浅埋土面,近球形,径5~15mm,熟时淡红色,味甜可食。产重庆、陕西、湖南、湖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生于低海拔林缘、疏林下,路边、山坡及草从间。喜温暖湿润,耐荫、耐旱、不抗严寒。分株或扦插繁殖,易成活。
地瓜藤抗逆性较强,常蔓延成片生长,是很有价值的地被植物,宜植于湿润的疏林下或林缘,也是垂悬石崖及堡坎绿化的良好材料。
㈧ 常说的农用地和耕地的区别是什么农用地包括哪些地类
常说的农用地和耕地的区别是什么?
农用地和耕地的区别可以根据2020年01月0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这两个文件来回答:
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等。
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农田水利用地主要是灌溉和排水用地,农田水利兼及中小型河道整治,塘坝水库及圩垸建设,低产田水利土壤改良,农田水土保持、土地整治以及农牧供水等。
养殖水面是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专门用于水产养殖的坑塘水面及相应附属设施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