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花卉资料
❶ 关于太空蔬菜的资料
太空蔬菜主要特点 1、 种 子:太空蔬菜种子是将普通蔬菜种子搭载于航天卫星,经过太空失重、缺氧等特殊环境变化,内部结构发生激变,返回地面后,经农业专家多年培育而成。1999年11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号飞船亦搭载10多种植物种子飞越太空,中央电视台1套新闻联播、七套农业新闻节目予以多次报道。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培育太空蔬菜种子。 2、 营 养:太空蔬菜的维生素含量高于普通蔬菜2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铁提高7.3%、锌提高21.9%、铜提高26.5%、磷提高21.9%、锰提高13.1%、胡萝卜素提高5.88%。太空番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普通番茄25%。太空紫红薯赖氨酸、铜、锰、钾、锌的含量高于一般红薯3—8倍,尤其是抗癌物质碘、硒的含量比其它红薯高20倍以上,占食品中的第一位。 3、 口 感:比普通蔬菜更加美味可口,如太空甜椒可直接生吃,味道微甜,清脆爽口。太空紫红薯生食味甜,水分足,如优质水果,熟食集香、软、甜于一体,色、香、味俱佳,是城市居民、宾馆、饭店的上等保健食品。
❷ 有哪些太空植物他们的用途是什么
据悉,农科集团独有的、经宇航员带上太空的珍稀太空育种材料及由此选育、产生优良变异的太空花卉、太空蔬菜、太空螺旋藻等太空产品将在展会精彩亮相。深圳市民有望在展会免费品尝到深圳人自己研发生产的经专家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太空螺旋藻”、随俄罗斯飞船遨游过太空、胡萝卜素含量比一般品种高出3倍的番茄等太空食品。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看到,许多花卉上了太空以后,回来繁衍的第二代、第三代发生明显变异,颜色和条纹都与原来很大不同。
深圳农科太空作物园是这次巡展的分会场,是由农科集团公司打造的公益性主题公园。园区内栽种展示了利用太空技术改良的茄果、豆类、粮食、蔬菜、花卉和经济作物等共计20科400多种的农作物,其中包括我国神舟系列飞船搭载过的单果重量超过2000克的大青茄,随俄罗斯飞船遨游过太空、胡萝卜素含量比一般品种高出3倍的番茄等;还有神舟1号--6号飞船和多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搭载过的太空鸡蛋茄、太空辣椒王、太空刀豆、太空水稻、太空甘薯、太空花生、太空黑芝麻、太空醉蝶花、太空一串红等等。
农科集团自2004年进入太空农业领域以来,成功组织了4次太空搭载。在第20颗、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试验卫星、“神六”及航天育种卫星上4次共搭载了74种生物材料,目前已拥有太空育种材料100多种,获得优良太空育种变异材料1000多个,用于生产有太空花卉、太空蔬菜、太空螺旋藻等种子种苗品种品系10多个。
相关链接: 农科太空螺旋藻:农科集团选育的太空螺旋藻是世界第一代太空螺旋藻新品种,经专家组评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9月27日,集团将普通的螺旋藻藻种搭载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上太空,经过18天的太空遨游后返回地面。经过技术人员应用新技术经过两年的精心筛选、培育,选育出了优质的、高产的太空螺旋藻新品种。与原有普通藻种相比,太空藻种的个体粗壮,螺旋个数由原来的3~5个增加到10个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80个螺旋;太空螺旋藻的大规模养殖生产率提高了20%以上;主要内含营养物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蛋白质、β-胡萝卜素、叶绿素、γ-亚麻酸、藻蓝蛋白的含量分别达71.56%、0.18%、1.18%、0.71%、14.32%,比普通藻种分别提高了10.8%、38.5%、28.3%、16.4%和4.8%;蛋白质氨基酸评价达0.90。
农科太空花卉:农科集团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太空花卉生产单位,已建立起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方位、一体化太空花卉研发生产体系。集团拥有的太空花卉种质资源及生产规模都居世界首位。目前拥有近30个种类太空花卉,品种涵盖草本及木本。集团搭载、选育的太空花卉变异多样。这些新品系的太空花卉大多表现出开花早、花朵数多、花期长、带有香味、花型、花色新颖等明显变异。其中:太空矮牵牛变异出13种花色;太空仙客来皱边,花边的颜色深浅不同,花期长;太空石竹出现六种花色的变异,花朵数也增加;太空秋石斛变异后可全年开花,带有香味,花期长;太空春石斛花色分离,花型变小,开花提早;太空蝴蝶兰叶片边缘出现皱折,叶子有金边。也有部分太空花卉发生了功能性的变化,表现出抗病、抗寒和耐热等特征。其中:太空酢浆草已全变为色彩艳丽的纯红色,其生长势好,且抗寒性增强,为北方冬季园林绿化不可多得的珍贵品种;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功能的太空醉蝶花也出现了多种花色,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发挥环保的作用,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农科太空蔬菜:通过航天育种,农科集团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蔬菜新品种。
太空青椒:呈枝叶粗壮,果大肉厚,免疫力强。单果重350——600克,单季亩产3500——4000千克,最高可达5000千克,比普通青椒增产20%——30%,经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检测分析,太空青椒所含维生素C提高2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5%,病情指数减轻55%。
太空黄瓜:藤壮瓜多,瓜体奇大,单果重850——1100克,抗病力强。特别是雌花开得多,是地面瓜秧的1.5倍。虽然它的皮厚了点,但瓜肉还是非常清凉爽口、汁多肉嫩。
太空番茄长势尤为喜人,株高茎粗,果穗增多,比常规番茄增产15%以上,最高可增产23.3%。黑龙江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宇番一号”,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太空樱桃番茄”,含糖量高达13%,与柑桔含糖量相当,口感鲜甜,可当水果食用。
深圳太空一号豇豆植株生长旺盛,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已推广一万多亩。该品种早熟,荚长约65厘米,肉厚,爽脆,品质好。
太空茄子:较常规茄子种子少含量少,品质好,口感香浓。
❸ 太空蔬菜.水果有哪些
蔬菜类有太空茄子、太空番茄、太空土豆、太空椒等。
水果有树莓、葡萄等。
1、“太空茄子”的突出特点是果大、色美、味甜,富含维生素C和糖分。其贮存期比普通茄子长,成熟期提前、产量提高,同等条件可比普通蔬菜提高产量15%~20%。与普通茄子相比,太空茄子抗病性,抗逆性强,通常能种植普通茄子的地区太空茄子均可正常生长,甚至可以适应一些不适合普通茄子生长的环境。
2、太空番茄植株高大,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株形紧凑,叶片直立向上,中熟,大果型,成熟果粉红色,单果重500克左右。 果形圆形,光滑美观,果肉厚,肉质沙甜,口感风味极佳,耐贮运,品质优,亩产10000-15000公斤左右,适应性广,抗病性强。
(3)太空花卉资料扩展阅读:
太空果蔬的发展:
1987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11次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探索性的航天育种试验,其所获得的优良种子称之为‘太空种子’。
研究和实践证明,植物种子随卫星在距地球200~400公里的太空中,利用太空具有强宇宙射线作用、高真空、微重力、交变磁场等特殊环境飞行5~16天,对种子进行有益的变异处理。这些综合因素的有利条件是地面上其他育种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航天农业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领,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能发射返回式卫星,也只有这三个国家有条件开展航空育种技术。当前中国在此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❹ 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呢!这一段话用
这一段话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在这段话中,说明对象是“太空归来的(食物)”,打的比方是把“太空归来的(食物)”比作“乘客”,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作者抓住了食物和乘客一样都是从太空归来的共同点。只是为了突出“食物”归来的过程,才运用这样的表达,使得回归的过程变得更加具体。
(4)太空花卉资料扩展阅读:
1、打比方的第一个关键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换句话说,原问题和所打的比方必须具有共同的关键问题。
2、打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来比喻简单的问题。
3、它是一种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一般用于文章中和语句中。
但是要注意一点,即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❺ 太空花的植物文化
原本紫色的“醉蝶”变成了白色和玫瑰红,万寿菊长成了球形,红的麦秆菊镶上了白边。这就是“太空花卉”带来的惊喜。我国首批6种太空花卉于2002年9月在北京繁育成功,这批花卉是1996年利用国土普查卫星首次搭载的。
❻ 太空花卉发生了什么变化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种子:太空蔬菜种子是将普通蔬菜种子搭载于航天卫星,经过太空失重、缺氧等特殊环境变化,内部结构发生激变,还有会在太空的许多辐射下,造成基因突变。
❼ 太空育种的资料
一、什么是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太空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通过已进行的太空农业试验,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许多特性奥秘被揭示。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个国家拥有返回式卫星技术。在这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二、太空育种成果
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先后进行了10多次搭载,有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上天。
由于植物种子体积小,携带方便,在选育新品种方面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已进行搭载的有粮食作物类: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绿豆、豌豆、高粱等;蔬菜类:西红柿、辣椒、黄瓜、甜菜、茄子、萝卜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等;花卉有万寿菊、鸡冠花、三色槿、龙葵、荷花、百合等;中草药材有黄芪、甘草;树木种子有油松、白皮松及石刁柏,还有草坪种子。
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例如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获得了植株高、分孽力强、穗型大籽粒饱满和生育期短的性状变异。增产20%,单季亩产400--600千克,最高达750千克。蛋白质含量增加8%--20%,氨基酸总含量提高53%。 太空小麦培育出矮杆、早熟、抗倒伏、抗病害、蛋白质含量高的丰产类型。
太空青椒枝叶粗壮,果大肉厚,免疫力强。单果重350--600克,单季亩产3500--4000千克,最高可达5000千克,比普通青椒增产20%--30%,经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检测分析,太空青椒所含维生素C提高20%,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5%,病情指数减轻55%。
太空黄瓜,藤壮瓜多,瓜体奇大,单果重850-1100克,抗病力强。特别是雌花开得多,是地面瓜秧的1.5倍。虽然它的皮厚了点,但瓜肉非常清凉爽口、汁多肉嫩。
太空番茄长势尤为喜人,株高茎粗,果穗增多,比常规番茄增产15%以上,最高可增产23.3%。黑龙江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宇番一号”,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
“太空樱桃番茄”,含糖量高达13%,与柑桔含糖量相当,口感鲜甜,可当水果食用。
太空西瓜的显著特点是含糖量达13%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增多,纤维少,个头大,吃起来沙甜可口。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可长出5种颜色,而且味道也比普通玉米好。
太空搭载的鸡冠花、麦秆菊、蜀葵、矮牵牛等,都表现出开花多、花色变异、花期长等特点。尤其是粉色的矮牵牛,花朵中出现了红白相间的条纹。更令人惊奇的是万寿菊的花期竟延长到6个月以上。
游过太空的大蒜能长到近半斤重,太空萝卜的幼苗让害虫敬而远之,本来无法杂交的籼稻和粳稻自从周游过太空后也能杂交了。
太空育种的效益和成果吸引了美国、俄罗斯,保加利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希望与我国合作。上天“修炼”回到“尘世”的太空种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必将洒播广袤的大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太空食品,给人类带来无限的福音!
三、太空植物敢吃吗?
地面上普通的青椒、番茄、黄瓜,上天转一遭回来,就摇身一变换了模样。很多人都有些不放心,这些东西敢吃吗?经科学家检测分析,可以非常负责地告诉大家:经过太空育种的水稻依然是水稻,青椒依然是青椒,并无外来生物基因导入与整合,物种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就比如DNA的基因排列是“1、2、3、4”,经太空育种后的基因排列是“1、3、4、2”,只是排序发生变化。而转基因植物里则有“5”进来,所以就出现了"土豆吃出牛肉味","猪肉吃出菠菜"味之说。可见,太空育种与转基因有着根本的区别。
明白了这个道理,当你看到经太空遨游后的黄瓜像胳膊一样粗,茄子如篮球一般大时,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美国曾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搭载的番茄种子及果实进行化验分析,结论是:“无毒,可以食用。”联合国的国际粮农组织、国际卫生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联合认定:太空种子是安全种子,太空种子培育出的农作物是健康食品。
四、太空育种的意义
人类的生存、生产活动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最初的陆地、海洋、大气层进入地球轨道空间和外层空间,并且开始适应、研究、认识、利用和开发太空环境,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
太空环境蕴藏着极其丰富和多种多样的资源。太空育种这一选育良种新手段,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太空育种也是利用太空资源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先进的航天技术为快速培育优良品种及特异种质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人类进入太空农业时代展示了美好前景。太空蔬菜培育的二代、三代已经表现出高产、抗病、维生素含量很高等特性;太空花卉普遍在花期、花型、株型、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有的花期变长,有的缩短,原来紫色的花,能成为白色、红色。
人类是要利用这些新品种带来的特殊价值。一般来讲,各地搭载的种子都是选择当地增值效益高、有当地特色,并可以大面积种植的品种。获得优良品种后,达到产业化就会对当地的农业经济有直接而显著的促进作用。
比如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北京培育的紫花苜蓿、沙米、红豆草、冰草匍匐,四种草有这样的特点:特能抗寒抗旱。尤其是紫花苜蓿还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能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割,与未经搭载的对照株相比,它的存活期变长了,而且不易枯萎。据介绍,专家们将继续对呈现变异特征的太空"草民"进行筛选和接种,一旦它们的变异特征稳定下来,将被大面积种植在我国西部地区及北京周边,用来防止草地荒漠化,堵截沙尘暴。
优质的品种就有可观的市场价格,据悉美国的太空番茄比优质苹果还贵。
太空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据专家介绍,正常的农业育种一般需要8年时间,太空育种可以缩短一半的时间。但从太空搭载回来以后,在地面必须要种植四代,才可以选育出性能稳定的品种。
❽ 太空花卉的自述
春天,百花争艳,繁花怒放,万紫千红红烂漫。每年4月,牡丹那丰富的花容,绚丽的色彩,在百花丛中争艳斗丽。牡丹,姿态优美;牡丹,玉笑珠香,冠绝群芳。中国人一向把牡丹看作是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
牡丹是毛茛科落叶小灌木,高1-2米,根肉质,肥大。叶互生,三回三出复叶。花单生在枝顶,直径10-20厘米,有单瓣,也有重瓣。牡丹又叫鹿韭、鼠姑、百两金、富贵花、木芍药,原产中国,分布于陕西、四川、河南、山东、江苏等省,至今在秦岭和陕北山区还有野生种牡丹。
牡丹花,色香都绝。五彩缤纷的色泽,有红、黄、蓝、白、粉墨、绿、紫,超越百花。即使花色同为红花,有的如似丹,有的像火,有的却似红玛瑙那样晶莹;同为白花,有的似冰,有的若银,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
汉代,牡丹的根皮叫丹皮,是名贵的药材,有清热凉血、散瘀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就说到过丹皮。因为,知道牡丹可药用,要有一个过程,由此可推想出,人们认识牡丹,一定在秦汉以前。从南北朝起,牡丹已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海记》中说,隋炀帝辟地100千米为西苑,要全国各地进贡奇花异卉,各地送去的花卉中就有牡丹。
唐代,牡丹成为皇宫珍贵的花卉,在骊山专门开辟了牡丹园。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曾在牡丹花下欢宴,李白奉诏进宫,挥笔写下了名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中书舍人咏牡丹诗,其中“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当时唐明皇听了,大加赞赏,并叫贵妃在妆镜台前喝一紫金盏酒,表现诗中描写的意境,牡丹从此赢得了“国色天香”的美誉。
当年首都长安,每到暮春,观看牡丹的人“车马若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白居易曾有诗描述了当年的盛况:“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诗人刘禹锡也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北宋时的洛阳,种牡丹,赏牡丹,蔚然成风,真是“洛阳牡丹甲天下”,“春城无处不飞花”。洛阳家家户户都种牡丹,它与扬州芍药齐名,并称“天下第一”。“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诗人欧阳修不仅写下了这种盛况,还著有《洛阳牡丹记)等,曾游遍城中10多个花园,对姚家的千叶黄牡丹和魏家的千叶肉红色牡丹特别推崇。姚黄被誉为花王,魏紫被誉为花后,“姚魏从来洛下奇,千金不惜买繁华”,说的就是它俩轰动当年京华的事。南宋时,四川彭州牡丹曾一度取代洛阳,甲于天下。
明代,亳州(今安徽亳县)的牡丹风行一时,以后曹州(今山东菏泽)的牡丹崛起,被称为“牡丹之乡”。
现在,牡丹品种中著名的有淡鹅黄、锦袍红、万中紫、凤尾白等,更为罕见的是双色花。
❾ 太空蔬菜和花卉资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太空葫芦变苦了。。。
❿ 太空花卉资料
太空花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飞船或高空气球将花卉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带到太空环境,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空间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因素)对花卉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诱变作用使其产生基因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的花卉新品种。
主要特点
太空花的花卉种子或种植材料在太空中经过多种辐射线、微重力、磁场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部分种子和材料体内发生基因突变。返回地面种植后与常规株系相比表型形状发生较大变异,主要表现为: 1、提前开花,花期延长或缩短; 2、抗逆性增强,如抗病虫害、耐寒、抗高温、高湿、盐碱等能力增强; 3、植物长势粗壮,速生、叶片加厚、叶色浓绿、出现黄绿相间的嵌合体,叶缘常出现不规则的波浪状卷曲; 4、单一花色分离出多种花色,部分株系出现雄蕊退化和雄性败育,花型花色呈多样化变异分离; 5、第一代群体植株长势较为一致,从第二代起会出现较大的分离现象,表现为植株生长不整齐,花型花色产生较大的分离,是筛选优良变异株系的最好时机。
选育程序
搭载材料的选择
选择市场前景好的作物种类或品种作为搭载材料,为以后的产业化作准备。选择搭载材料要有前瞻性,作为梯队产品作准备,也为占有先机,抢先占有太空搭载资源、材料。
太空搭载后的地面选育
(一)划分突变世代 1、太空搭载处理的种子长成的植株或直接搭载处理的植株、营养器官称为突变一代(SP1)。SP1 植株的突变通过配子受精形成的种子为突变二代 (SP2)。SP2 入选的突变繁殖体是SP3,如此类推。 2、无性繁殖世代划分一般以营养繁殖的次数作为突变世代数。无性繁殖植物的各世代:亲本世代、突变一代、突变二代、突变三代 分别以VSP0、VSP1、VSP2、VSP3表示。 (二)地面选育的基本程序 美丽的太空花
1、以种子为诱变材料者 (1)SP1 的种植和选择 SP1 代种植:将太空搭载种子,分别播种。为了提高SP1 代的存活率,应注意精心管理。 SP1 代的选择:SP1 代往往出现明显的形态变异,如株型变高,生育期提前等异常现象,进行单株观察、记录、选育。 SP1 代的收获方式主要有:分株单收,混收;部分变异株单收,其余混收。 (2)SP2 的种植和选择 SP2 的种植:SP2 代一般点播,应有一定的株距和行距,有利于性状充分表现,并要求地力均匀管理一致,以便准确鉴定和选择。SP2 代变异较多,所以扩大种植足够的SP2 群体十分必要。隔离种植,或套袋、授粉,进行自交。 SP2 代的选择:SP2 代分离现象明显,变异类型多,是选择突变体的关键世代。SP2 常有几万个植株,一般每一SP1 的后代(SP2)种植20-50 株,个别作物视情况而定。SP2 的工作量是太空育种中最大的一代。 (3)SP3 及以后世代的种植和选择 SP3 的种植:将入选的SP2 代单株分别采种,分别种成一个小区,称为“株系区”,一般每株系2 行。隔离种植,或套袋、授粉,进行自交,进行鉴定。 SP3 的选择:因为在SP2 中入选的植株不是很多,所以SP3 的工作量较小。SP3 代是大多数突变性状显现的世代,但也有一些突变性状,尤其是微突变性状,要迟至SP3、SP4 代等才能显现。SP3 代主要是鉴定各株系优劣,也是选择微突变的关键世代。 SP4 及SP5 的播种及试验:将优良SP3 株系中的优良单株分株播种成为SP4,进一步选出优良“株系”,如果该“株系”内各植株的性状表现相当一致,便可将SP4 优良株系内的优良单株混合播种为一个小区,成为SP5。 2、以无性繁殖材料为搭载对象者 无性繁殖材料经太空搭载处理后发生的变异在当代就可表现出来,因此,后代选择可从VSP1 开始。 同一无性繁殖材料的不同芽,对诱变敏感性及反应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变异,故诱变后的芽要分别编号、分别繁殖,以后分别观察变异情况。如果发现有利突变,用无性繁殖法使之固定成为新品种。 神六太空花——老虎须
试验记录
包括记录时间、记录频率、记录内容、记录操作等。记录时间可根据物候期确定,也可定时记录,或随时发现苗头,随时记录。记录内容:如: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抗性、环境条件、气象数据等。可根据主要育种目标选择相关的性状进行记录。
主要变异品种
搭载“神舟三号”的秋石斛
矮牵牛:粉红,变为红,白,红白相间等多种颜色。 孔雀草:黄花,变为红色。 石竹:红花,变为红花白边。 万寿菊:黄花,大花,变为小花,多花型。 醉蝶:粉红色变为多种颜色,由粉红到紫红的渐变色,也有变为鲜红色。 秋石斛:粉红色,变的带有香味。 麦秆菊:黄色,变为多种颜色,有粉红,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