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种子繁殖
1. 花卉的繁殖有哪些
花卉繁殖的种类
花卉的种类繁多,生长特性不同,故其繁殖方法也多种多样,大体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
1.有性繁殖
又叫播种繁殖、种子繁殖或实生繁殖,主要是指用种子繁殖花卉植物。优点是植株根系强大,生命力旺盛,适应性较强,寿命也较长,并能在短期内得到大量植株。缺点是很多花卉易失去母体的优良特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或退化,且开花结实较迟。
2.无性繁殖
又叫营养繁殖。它是利用花卉的根、茎、叶、芽等营养体的一部分来进行繁殖,从而获得新的个体的方法。包括分株、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优点是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可以提前开花和结果。缺点是寿命常不如种子繁殖得长,繁殖方法也不如种子繁殖简便。
3.组织培养
它也是无性繁殖的一种,是近年来在花卉生产上采用的一种新的繁殖方法,是一项先进技术,它用少量繁殖材料,如胚芽、茎尖、花托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细胞,通过培养基配制、消毒灭菌、接种、培养等操作技术,可繁殖大量的植株,并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
播种繁殖
(一)优良种子培育、采收、保存
要培育出优良的花卉幼苗,种子品质的好坏是关键。定向培育优良花卉新品种时,需要进行人工杂交辅助授粉。
采种时要选择健壮植株,并注意适时采收其优良性状的种子。对于大多数花卉种子,必须等到籽粒充分成熟后才能采收;对少数容易爆裂飞散的种子,如凤仙花、三色堇、香豌豆等,或容易被水流冲走的睡莲种子,可在即将成熟时套上纱袋,待种子成熟后落入袋内。在同一植株上,以生在主干或主枝上的种子为好,盛花期后的晚开花朵,以及柔弱侧枝上花朵所结的种子,一般不宜留作种子用。对于君子兰、五针松、寿星桃、腊梅等名贵花卉的种子,最好成熟一个,摘取一个。
不同花卉的种子贮存的方法也不同。一般草花种子采收后及时进行脱粒、清除杂物进行风干,然后选出籽粒饱满、粒形整齐、生命力强、无病虫害,并且固有特征的种子,放通风、干燥、阴暗、低温(2~3℃)的地方贮存,以备来年播种用。但应切记,不能将种子装入塑料袋内越冬,因为塑料袋不透气,种子易因缺氧而窒息,同时也会由于袋内湿度过大,引起种子发霉,失去发芽力。原产热带或亚热带的花卉一般随采随播,如非洲菊等。有些花卉的种子,如牡丹、芍药、五针松、寿星桃、腊梅、玉兰、含笑及其他种皮较厚的种子,采收后将种子用潮湿沙土埋好,进行层积沙藏。
2. 不同种类的花卉是怎样繁殖的
花卉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用种子播种繁殖后代。无性繁殖又叫营养繁殖,用植物的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培养成新的植株,方法有扦插、分株、嫁接和压条等方法。
3. 花卉繁殖的方法
花卉繁殖是繁衍花卉后代、保存种质资源的手段,只有将种质资源保存下来,繁殖一定的数专量属,才能用于生产和园林绿化,并为花卉选种、育种提供条件。不同种或品种的花卉,各有其不同的繁殖方法和时期。对不同种花卉适时地应用正确的繁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繁殖系数,而且可使幼苗生长健壮。花卉繁殖方法很多,可分为如下几类。
(1)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是花卉植物在营养生长后期转为生殖期,进行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而开花,最后形成种子。用种子进行繁殖的过程就称为有性繁殖。
(2)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是利用花卉植物营养体(根、茎、叶、芽)的一部分进行繁殖而获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通常又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
(3)孢子繁殖孢子是由蕨类植物孢子体直接产生的,它不经过两性结合,因此与种子的形成有本质的区别。蕨类植物除采用分株繁殖外,可采用孢子繁殖法。
(4)组织培养是把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到一定培养基上,从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组织培养又称为微体繁殖。
4. 花卉的播种繁殖有哪些特点
花卉的有性繁殖,也叫播种繁殖,即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植物的方法。繁殖出来的苗木,称为实生苗或播种苗。有性繁殖具有许多特点,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品种容易发生变异,苗木分化严重。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新品种的选育。从另一方面讲,已有的优良品种,应尽量避免有性繁殖,特别是木本植物,一定要进行无性繁殖。
5. 怎样繁殖花卉
花卉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和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一、播种繁殖
1.选择良种:可选用繁殖母株和优良父本进行人工授粉繁殖种子或购用商品良种。
2.适时播种:播种时间应有利于花卉的成活和生长,如君子兰授粉后8~10个月种子成熟,即可采收播种;文竹在3~5月播种;一串红在2~3月播种;仙客来在9~10月播种为最好。
播种时一般用花盆、浅盆或木箱装沙或细沙土和腐殖土,种子放在沙土表面,上面覆沙,覆沙厚度视种子大小而定,约在0.1~1.5厘米之间,盆上盖上玻璃片或塑料薄膜。
3.浇水保温:保持沙土水分和适当的温度,一般经过10~50天可发芽出苗,出苗后即可适时装盆。
二、扦插繁殖
1.插枝的选择:如杜鹃在6~7月间插枝,应选基部木质化节间短的当年生枝条,每段5~10厘米,顶端留3~4片小叶,其余叶片摘除;菊花是第二年春采宿根萌发芽作插条,还可在菊花苗高10~15厘米时,下留三个壮芽,当壮芽萌发长到10~15厘米时(6月下旬)再同样剪裁,剪掉部分可留作插条。
2.扦插方法:扦插在花盆、木箱或温床中,插土为素沙、净沙或腐殖土和细沙土,深度以插条长度的1/3~1/2为宜。
3.管理:插后喷透水,用塑料膜或用玻璃罐罩上插条,放在遮荫处,每天浇水,阴雨天酌减,长出根后适当遮荫,逐渐见光。
三、压条繁殖
米兰的压条最好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夏季,方法是选择木质化枝条,环状剥皮2~5厘米,剥皮位置一般在距枝杈6~9厘米处,环剥后涂一圈壤土,外缚塑料布压紧,上下扎好。温度保持在20℃以上,4~6个月即可生根。然后将生根的枝条剪下带土放上盆。上盆时盆土用一般沙壤土,不要肥沃腐殖土。浇透水,放背阴处。经常保持高温高湿,经40天左右逐渐见光。
四、分株繁殖
分株法是利用肉质茎或根芽与母株分开的方法,如美人蕉可利用肉质茎分株,秋季霜降前挖出球根,剪除上部,先放通风处晾晒7~10天,然后移至室内或温室内地下沙培,温度保持在5℃~6℃,防止受潮。于第二年4月在温室内作床沙培,保持20℃~25℃的温度,适当喷水,4月末或5月初即可分株上盆出苗。
五、嫁接繁殖
花卉多用根接。如牡丹和芍药在9月中下旬以牡丹或芍药的枝条为砧木,取直径2~3厘米粗的芍药根,剪成5~15厘米砧段,先阴2~3天;接穗选当年生牡丹枝条(基部的萌蘖更好),每穗要有1~2个芽,用切接或劈接方法进行嫁接。接后在苗床中栽培,栽时接口深于地表8~10厘米。接芽成活后靠砧木根系供应营养物质生长发育,三年方能产生自生根,移植时切除砧木根系。
6. 请叙述花卉播种繁殖的特点
花卉植物种类甚多,繁殖方法也多种多样。花卉繁殖经常采用的方法基本有三种: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鳞茎等营养器官的一部分,经人工培育而产生的新个体;以及应用生化技术进行的植物组织培养。
种子繁殖的特点是:繁殖方法简便,采集后的种子便于运输贮藏。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生长发育健壮、寿命长、适应性强,适宜大量生产。但播后至开花所需生长时期长,品种间极易杂交而使品种变劣,多数不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种子繁殖的关键:种子繁殖的成败,主要决定于种子品质是否优良,环境条件是否适宜,管理上是否合理等。品质优良的种子应具有子粒饱满、纯度高、无病虫害、发育旺盛等特点。为了确保种子具备上述特征,一是从花卉开花结实时起作选种选优工作,即做好选留健壮株系作亲本,辅与人工授粉等工作;二是在采收、贮藏保管等一系列环节上都要有适当的措施。主要是做好适时采收种子,对采收种子进行精选,在通风干燥、低温避光条件下贮藏。一般来讲,新采收而贮藏管理得当的种子,均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发芽率及发芽势均较高,出苗齐,幼苗生长强健。至于陈旧的种子,一般是随着贮藏年限的增长而发芽率逐渐降低,直至丧失生命力。种子是否有生命力,可通过发芽试验来观察。
7. 如何用播种的方法来繁殖花卉
一、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1、一般容易发芽的种子,可在播种前用冷水或温水浸种,水温控制在40度以下,使种皮变软或种子吸胀后播种,如牵牛、旱金莲等。细小的种子不用浸种。
2、种皮坚硬的种子,由于种皮坚硬,不透气,不透水,可采用刻伤种皮、药剂处理等方法。像美人蕉等的种子可用刚锉或刀刻伤外种皮,使水分直接与子叶接触。由于子叶等吸水膨胀,坚硬的外种皮可自然破裂,很快发芽。
3、对要求在低温和湿润条件下完成休眠的种子,常采用冷冻和低温层积(即砂藏)的方法处理。
二、播种期
室内盆栽花卉通常在春季天气已经变暖时播种。但室内花卉种类比较多,一些冬春季开花的种类,常在夏末秋初播种,生长期短的也可秋末冬初播种。
三、播种
室内花卉一般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配成的播种用土;也可用腐叶土或细砂土作播种用土;现在还可以用买来的培养土直接播种。盆中装上8分满的土,刮平并浸水,使盆土湿透待用。细小的种子,如矮牵牛、翠蝶花(六倍利)、风铃草等,要细心均匀地撒在已湿透的盆土表面。
8. 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植物繁殖后代可分为四种:
1、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是用花卉种子进行繁殖的过程。近年来也有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培养以形成新株,称为“胚培养”方法。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部分多年生草花常采用种子繁殖;
2、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是用花卉营养体的一部分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获得新植物的繁殖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温室木本花卉、多年生花卉、多年生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常用分生、扦插方法繁殖;
3、孢子繁殖:
孢子是由蕨类植物孢子体直接产生的,它不经过两性结合,因此与种子的形成有本质不同。蕨类植物中有不少种类为重要的观叶植物,除采用分株繁殖外,也可采用孢子繁殖法;
4、组织培养:
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到一定培养基上,在培养容器内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称为组织培养,又称为微体繁殖。
9. 花卉的播种繁殖有哪些方法
露地花卉播种繁殖:多数露地花卉均先在露地苗床或室内浅盆中播种育苗,经分苗培养后版再定植,此法便于幼苗权期间的养护管理。一般的露地播种方法如下:第一步:播种床应选富含腐殖质、轻松而肥沃的沙质壤土,在日光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的地方。
第二步:整地及施肥:播种床的土壤应翻耕30厘米深,细碎土块、清除杂物后,上层覆盖约12厘米厚的土壤,最好用1.5厘米孔径的土筛筛过,同时施以腐熟而细碎的堆肥或厩肥做基肥,再将床面耙平耙细。播种时,最好施些过磷酸钙,促进根系强大、幼苗健壮。其他种类的磷肥,效果不如过磷酸钙。对生命周期短的花卉施过磷酸钙效果更好。此外还可施以氮肥或细碎的粪干,但应于播种前一个月施入床内。播种床整平后应进行镇压,然后整平床面。
第三步:覆土深度取决于种子的大小,通常大粒种子覆土深度为种子厚度的三倍左右;小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好用0.3厘米孔径的筛子筛过。
第四步:覆土完毕后,在床面均匀地覆盖一层稻草,然后用细孔喷壶充分喷水。干旱季节,可在播种前充分灌水,待水分渗入土中再播种覆土,这样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湿润状态。雨季应有防雨设施。种子发芽出土时,应撤去覆盖物,以防幼苗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