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喜艺花
Ⅰ 中国十大名妓是谁
中国古代十大名妓
1自古美人如名将 不许人间见白头 绿珠
2倾城名花 薄命红颜 钱塘名妓 苏小小
3蕙心兰质 旖旎才情 巴蜀女诗人 薛涛
4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 李师师
5才情斗八高 胆识过须眉 秦淮八艳之首 柳如是
6冲冠一怒为红颜 争得娥眉匹马还 陈圆圆
7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 董小宛
8乱世名姬 柔肠侠骨 李香君
9倾倒西东方的清末名妓-赛金花
10不信美人终薄命 自古侠女出英雄 民国侠妓 小凤仙
Ⅱ 南宁青秀山的桃花什么时候开
本届桃花节将持续到3月18日。赶紧的,如果再下雨就掉光了
Ⅲ 2012南宁青秀山第十八届桃花艺术节什么时候开幕
2月11日至3月18日
2月11日上午10时至11时30分举行第18届青秀山桃花艺术节开幕式。开幕式上南宁旅游形象代言人卓君将献舞。2月11日至19日期间每个周末在青秀山长廊和桃花岛都有桃花书画展,广西知名书画家也将现场作画;2月11日-3月18日期间,每个周末景区东盟友谊园有充满童趣的花车巡游,通过趣味互动方式,向现场游客派发小礼品。桃花岛则有“桃花美女古装秀”活动。特别是2月25日、26日,在桃花岛和环山秀坪有相亲活动;3月8日在青秀山东盟友谊园有“三月女人香”主题活动
Ⅳ 现在学花艺的女生为什么这么多,学花艺是有什么好处吗
其实,如果你想学习一门发展不错且技术性还不是特别高的技术的话,或许你可以考虑一下花艺这个行业,近几年的花艺行业在市场上的发展不可谓不好,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天天和花花草草打着交道,所以它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学习插花把。
那么我们去学习插花应该注意哪些呢?该去哪里学习呢?是去花店当学徒学习还是找一所正规的花艺学校学习呢?这又难住了很多小伙伴了把,其实在小编看来,我们要去学习花艺的话,最好还是去选择一所正规的插花学校比较好,毕竟我们能够大大的节省我们的学习时间,不用去做一些与学习花艺无关的事情,对于我们学习插花还是有着一个质量的提升。
Ⅳ 重庆秀山花灯戏有哪些特点
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后来融入了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发展为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为汉、土、苗等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双花灯有两旦两丑或两旦四丑。花灯戏则近似湖南花鼓戏,表现故事情节较完整。
花灯舞蹈语汇有200多个,如雪花盖顶、犀牛望月、蛤蟆戏水、白鹤亮翅、扫地莲花、蜻蜓点水等。舞蹈在一张方桌的微型舞台上进行。
花子先上台,借故道白请花妹上台,开始旋转唱跳,动作细腻准确,表演别致滑稽。花灯唱词短小精悍,反映日常生活、爱情婚姻、生产知识、历史故事、地方掌故等内容。
花灯音乐曲牌400多个,曲式一般为2至4个乐句的单句段。歌词以五七字居多。衬词轻快活泼,分正调、杂调。杂调生活气息较浓,调式、唱腔都很优美,乃花灯戏精华。经过加工的一些杂调,如《采茶调》、《一把菜籽》、《黄杨扁担》等,流行全国,蜚声海内外。
秀山花灯戏是由载歌载舞的秀山花灯派生出来的一个剧种。其形成时间可追溯到20世纪初。在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秀山边沿地区的梅江、洪安、石堤、溶溪、峨溶等地,相继传入了辰河戏、阳戏、灯儿戏、京剧、川剧等剧种。
一些花灯艺人受到启发,创编了一些时间在10至30分钟,角色限于生、旦、丑,故事情节短小单一的折子戏,又称“单边戏”。
花灯舞蹈分单花灯、双花灯和花灯戏三种。单花灯由一旦一丑两个角色表演。旦角叫“幺妹子”或“花妹子”,多男扮女装,扎假辫,系花裙,着短围衣,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叫“花子”或“赖花子”,反穿皮袄,扎腰带,头戴瓜皮帽或扎头巾,右手执大蒲扇。
花灯小戏表演少者两人,多者不超出5人;道白纯系秀山方言,特别是丑角花子的刷白,就是讲白话,吹牛,风趣诙谐,起着承上启下,烘托气氛的作用;人物身段动作生活化,随意性强。
唱腔多为一两个调子贯通始终,旋律与跳灯相似;打击乐器加鼓作指挥乐器,与跳花灯的演奏方法基本相同;演出前设堂祭祀花灯神与跳花灯一样;丑、旦的装扮服饰同于跳花灯。
花灯戏演员班较小,如花灯唱词所说:
灯哥花妹跳花灯,金花银花掌灯人,两个拉丝弦,四个打锣钹,还有一个掌调师,幺哥幺妹来帮腔,将将就就,一行十三人。
花灯小戏主要分布在秀山的兰桥、溶溪、峨溶一带,主要剧目有:《牧童看牛》、《看牛下棋》、《三媳敬寿》、《箍桶匠》、《小媳妇》、《盘花》、《表妹盘花》、《老伴盘花》、《三碗饭盘花》、《花子醉酒》、《徐氏教子》、《徐氏做媒》、《玉乐瓶》、《下南京》、《卖花记》、《五杯酒》、《三碗饭》、《三星送子》、《同年妹打彩》、《闹江州》、《陈姑赶潘》、《四季景》、《万花池》、《宝儿搂姐》、《裁缝偷布》、《刘胡子哥哥下棋》、《打渔救生》、《王大娘补缸》、《百花赠剑》、《安安送米》、《送报条》、《闹五更》等30余折。
这些小戏大多是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爱情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活泼轻松、风趣诙谐的特点,乡土气息浓郁,内容虽然单调粗浅,但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秀山花灯戏的继承与发展,1964年,成立了秀山花灯歌舞剧团,共创编了大小花灯戏20余出。
花灯歌舞剧《洞房花烛夜》获四川省计划生育调演创作、演出双一等奖,并于1992年赴福建泉州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花灯戏《银河会》参加四川省少数民族戏剧调演,省剧协组织了专题研讨会;上述两剧均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题材团结奖。
新编秀山花灯戏,在编、导、演、服饰、道具、唱腔、置景、舞蹈、主要乐器配置、打击乐伴奏等诸多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探索工作,力求既尊重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
新编的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适合演出传统大戏。除此以外,秀山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花灯舞蹈的基本动律特征是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观者看花灯舞就是看是否崴得团,也就是说腰、胯的扭动幅度是否大,是否灵活协调、体态自然。
而尤为重点是体态自然,脚形不绷不勾,自然抬起,悠出;手的姿态要随脚步自然摆动,像柳条飘舞,故崴步的手势叫风摆柳。
崴步是花灯舞步的基础。崴时,腰、胯的扭动要配合膝盖左右屈伸,胯的扭动要大一些。除此崴步还有等点步、正崴、反崴、蹂踩步、斜跨送扇、螺蛳转背等崴步动作。这些动作中腰的动态又要突出一些。
花灯的各种崴步往往同一定的人物性格对应,如正崴的朴实大方、女反崴的抒情悠然、大反崴的矫健挺拔、男小反崴的明快活泼、蹂踩步"的柔韧舒展、小崴的轻松活泼、大颠步的泼辣稳健等。
花灯在崴步之外,舞蹈身段也是独具特色的,其中有转步和跳步。转步有崴掖步转、盖扇反花转、雪花盖顶转、小鱼抱水、岩鹰展翅、鸳鸯汲腿等;跳步则有跨跳、侧蹬跳、蛤蟆跳、后踢步跳、跳划步、鲤鱼穿江、乌龙伸腿跳等。
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表现为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和扇花的种种变化。如手中花有平绕花、下挽花、挑绕花、后翻花、双绕花、侧甩巾、小甩巾、背巾等。
扇花则更多了,据说有70多种变化,有的名称也特别富有诗情画意,如“怀中抱月”、“蜻蜓点水”、“金狮滚绣球”、“雪花盖顶”、“凤点头”等。这些安排在花灯戏中更增添了花灯戏的歌舞色彩的情调和韵味。
秀山花灯戏是渝东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它的独特在于祭礼活动与民间歌舞等综合为一体的原生态。她蕴涵着区域民族认同的文化观念和人文意识,体现出这种土、苗、汉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的特殊价值。
享誉全国的秀山花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文化内涵上看,它既包涵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群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又融合了土家族多种民间艺术的精华,形成了一个构成元素众多,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体系。
秀山地区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土家族、苗族与汉族等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在长时期的表演中,秀山花灯戏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戏剧性、模拟性、民族性、地域性、程序性、群众性等特征,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对于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各族民俗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Ⅵ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风景名胜
秀山县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类型和数量较多。按照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秀山县有一级旅游资源秀山花灯;二级旅游资源14个,为苗王墓、龙凤客寨桥、保安渔洞、九溪十八洞起义遗址等;三级旅游资源24个;四级旅游资源43个。
秀山旅游资源以“花”、“边”、“古”、“少”特色见长。秀山花灯是中国花灯鼻祖,艺术流派较多,民族民间文化活跃;沈从文名著《边城》的原型地位于秀山,具有独一无二的边城文化;土家、苗族文化遗存历史久远,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同时,秀山位于三省交界之地,除去区位地理边缘外,还有其衍生的边缘经济、边缘文化。这些使秀山县的旅游资源呈现出别具一格,独有特色的一面,避免了与周边景区的雷同,比较优势十分明显。 1、地表类
保安渔洞
保安渔洞位于秀山县保安乡建设村白岩山崖下,海拔332米,距秀山县城60--70公里。.鱼洞发育有水洞和旱洞两个洞口。水洞高7-15米,宽2-20米,流水平缓,水质清澈,可见鱼虾,钟乳石不发育。旱洞高出水洞10-50米不等,宽4-20米,洞长约350米,洞道沿裂缝发育,落差较大。景点集中在大厅约8000平方米内有十几根巨大石笋和石柱,高26米,直径大于1米,屹然矗立,虎虎生威,还有众多边石坝组成的千丘梯田, 梯田上部还有不少钟乳石,蔚为壮观,属于国家一类洞穴景观。 2、 水体类 石堤酉水风光
石堤酉水风光下至湖南龙山县里耶镇、保靖碗米坡电站、上至本市酉阳后溪古镇,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景观独特,浑然天成,集“险、秀、雄、奇、幽”于一体,主要景观有三十多处。沿河两岸风光旖丽,让人心旷神怡。 石堤酉水风光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秀山县城48公里,并与当前多处名胜景区相连,距“秦简出土遗址”----里耶古镇15公里,世界森林公园张家界风景区150公里,国家级风景区南长城遗址凤凰县230公里,八面山燕子洞风景区40公里。景区交通便捷,龙池至张家坝公路与国道319线在龙池交汇,龙池至张家坝高等级公路从景区经过。
肖塘至妙泉旅游风景区
肖塘距县城约15公里,距319国道线4公里,梅江河、平江河在此汇合,两岸悬崖绝壁,山势险峻,山上草木丰厚,地貌原始,乘舟漂流而下,激流、险滩、奇峰异石,茅草房、水车、碾房、石磨、溶洞、瀑布、牧童、水鸟,如天然画廊,童话世界,风光十分迷人;漂流有惊无险,其乐无穷。特别是热水塘的温泉,温度高,出水量大,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多,强身健体、治病、益寿,十分具有开发价值。
妙泉湖
妙泉湖系梅江河中游宋农电站大坝建成后形成的十里长湖,水面平阔,波光鳞鳞,一派湖光山色;两岸村落民居极为古朴、翠竹掩隐,时隐时现,别具诗情画意。湖上白鹤飞翔,水中野鸭游戏,渔船、鱼鹰随处可见,十分野趣,是开展水上游乐,赏湖光山色的好地方,是一项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
峨溶温泉
峨溶温泉温度高,出水量大,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多,强身健体、治病、益寿。
浮珠泉
浮珠泉位于野人洞出口,水温摄氏42度,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饮用延年益寿,沐浴皮肤润滑,为渝湘黔之冠。1943年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二军驻秀山,军长李延年派温团长驻石耶,为避日机轰炸,将弹药辎重藏于洞内,又从秀城运来城墙条石,于温泉修建洗澡室三间供军民沐浴,命名“浮珠泉”,并题打油诗一首,刻碑纪念:“石耶浮珠好温和,未许杨妃解裙罗,欲待英雄齐聚会,看谁为国伤疤多。”从此,闻名遐迩。
3、生物类 凤凰山森林公园
凤凰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南方1.5公里处,海拔638米,山势呈带状排列,山势连绵起伏,山上林木葱笼,环境幽雅,自然条件优越,历来是县城居民休闲踏青的去处。清朝末年,山上建有庙宇,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是秀山的佛教圣地之一。
白鹤林
白鹤林处于妙泉湖下游,成千上万只白鹤四季居住在双凤山,它们成群集队,早出晚归,与当地的村民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地人自觉地担负起了保护神,早上看见的是青山一片,晚上看见的是白茫茫一片,游客到此可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让人感受诗情画意。
川河盖草场旅游区
川河盖草场旅游区平均海拔950米,全年平均气温12.1摄氏度,森林覆盖率43%。游资源极其丰富,“春看映山红遍、夏可乘凉避暑、秋观芭毛秋雪、冬赏北国风情”。依托天然的四季植被景观,独具特色的石头茅草建筑,开阔的坪坝地形,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活动。主要以生态观光,回归自然为主要功能。景点及节目:映山红(杜鹃花)节、植物科考、溶洞探险、公路景观、秋冬赏雪景、高山狩猎及骑射。 4、气候与天象类: 轿子顶林场旅游区
轿子顶位于重庆市秀山县膏田乡高东村西北角,距县城40公里,海拔1663米,为秀山最高蜂,是溶溪镇最自然的景点之一。 依托山体资源优势,加强绿化,配以度假、避暑、娱乐设施,营造天然森林避暑胜地。主要以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辅之森林探迷、森林科考。 1、历史类 苗王墓
苗王墓位于县城西12公里处的清溪场镇帮好村,古称大坟堡。该墓县志不载,据传明朝万历的间,当地苗民首领吴老k为反抗土司的残酷镇压下,即所谓“赶苗夺业”,率领苗民与反动土司进行激烈的斗争。一次战斗中,吴老k不幸身亡,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当地苗民一人捧来一泥土,将其安葬,年复一年,垒成一大坟堡,故而得名。
该墓呈园形封土墓,原墓高10米,墓顶直径9.7米,底部周长76米。原无碑记,1986年县人民政府在墓前竖“苗王墓”石碑一通,碑宽 0.7米,高1.3米。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是秀山仅存较为完整的苗族古墓,对研究秀山苗族历史有很重要的价值。
野人洞
野人洞位于319线国道旁。紧靠渝怀铁路,距秀山县城14公里(石耶方向),洞深近万米,群山环抱,古树参天,曲径盘绕,山上有回龙寺、莲花寺、尼姑庵遗址,洞前有小桥流水人家,有当年苗民抗拒官兵的古城墙。洞内钟乳垂悬,如狮如虎如豹如美女如仙童,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洞中有景,景中有洞。
清溪古地道战遗址
清溪古地道战遗址位于清溪场镇望落村,国道326线旁。该地道规模宏大,呈东西走向,纵横交错,形同蛛网。洞底深约1.5米,宽约0.8米,洞底平,洞顶呈拱形,洞壁上板锄挖掘的痕迹清晰可辨,地道容一至三人躬身行走,每行10米左右的拐弯处有可容一人存身的掩体,壁头上有一小洞放置油灯,留有烟薰的痕迹。该地道系人工开掘,用于战争的防御性军事地道。是重庆乃至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古地道战遗址。
宋农土王庙遗址
位于妙泉湖景区下游,土王庙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家农土王乡红旗村,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原为自合四合院布局,1974年被毁,现存正殿,面阔五间,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明间为抬梁式,四椽袱前后,牵用四柱,次稍间为穿逗式,四穿用五柱,总面积2189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内有记事碑3块,是研究土家族古代政治、民俗和摆手舞艺术的遗址。 石堤古镇
石堤古镇以酉水河和梅江河交会为着眼点,以“山”“水”为载体,“古”为灵魂,营造“古渡、流水、人家”恬淡的武陵山水空间意象,主要以探险揽胜,古渡观光,山水放歌和度假。景点有:石堤悬棺和崖棺开发、打捞寨——苗人行宫、“书箱峡”揽胜、“化险为夷”摩崖石刻、石堤卷洞门遗址、“羊马节——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的节日盛会、长滩漂流、石堤豆腐鱼、渔家乐、古镇写生。
龙凤客寨风雨桥
龙凤客寨风雨桥位于秀山县城西25公里处,横跨平江河。始建于元代,历次均有维修,清光绪年间增建五重檐长廊及亭廊,1952年因风雨剥蚀拆去亭廊,存长廊。该桥系清溪,龙凤,塘坳等乡(镇)的主要交通要道,是当地土家族人民集会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因年久失修,有部分变形和破损,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妖家洞遗址打绕寨
打绕寨总占地面积30余亩,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处酉水河东岸。明清时称打妖寨,宋之时称打妖家洞,是古代打妖家民族首府的古城遗址。始建于元,初建打妖家洞城寺;明代时修内城墙;清代雍正末改土归流后,商人万鉴仕于喜庆年间开始在此基础上兴建一座庞大的地主庄园和油业商号,其建筑为外包石门框的盒子砖围护墙,内为青瓦木结构穿逗建筑,有48个不同朝向的石框龙门,故又称“四十八岩朝门”。古城多次遭受火灾和拆迁,现存宋、元、明、清时各一部份打妖家洞城墙和清代建筑的大部分石基,两头石门框,民初秀油作坊一处和清道光明万墓一座遗址。
錾字桥
位于县城南32公里处兰桥乡岩屯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为木结构三重檐凉,桥长11.7米,宽4.2米,高2.7米。
溪口天生桥
天生桥位于县城北40公里处的溪口乡五龙村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该桥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是研究土家族桥梁建筑技术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地土家族人民的主要交通要道。
红军川河盖战斗遗址
位于秀山县城东北40公里处的川河乡楠木村,有远黔东特委书记兼黔东独立师政委,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段书权题名的纪念碑一座,高10.5米。该遗址于1978年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军二野司令部旧址
凤鸣书院(二野司令部)位于县城南门外,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称凤台书院,道光时改称凤鸣书院,解放后均为县级中学。抗战末及解放战争时期,南方局为创建川东游击根据地,在此建立党的特支,开展学运、军运斗争。该建筑现为民族中学,除原一讲堂拆除翻修外,其余基本保存完好。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塘坳古生物化石地质生物群遗迹
位于秀山县塘坳乡,由塘坳乡政府至石地质生物群约5公里。距县城20公里。与国道326线相接,交通极为便利。经专家现场踏看和鉴定,塘坳古生物化石属距今约4亿2千万年前的志留系秀山组标准化石,此地层的标识性化石即三叶虫、直角石、及腹足类动物化石等,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有此类化石分布,但以秀山县最为典型,因此被国家确定为志留系中统的标准地层剖面,其科学价值很高,旅游价值较大。
2、近现代类
传灯寺
传灯寺位于凤凰山脚,为清朝中期寺庙,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近两年经秀山县民宗委批准恢复,占地十余亩,现有正殿、大雄宝殿两重殿,规模较大。传灯寺大门书有对联“凤凰展翅清净地,传灯弘佛别有天”,体现了传灯寺与凤凰山的深久渊源。规划将该景点作为与凤凰山相映衬的重要人文景点,引导游客正确认识宗教信仰问题,规范教徒的施教行为,从而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花灯寨
秀山花灯寨位于秀山城郊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距县城1公里,国道326线旁。花灯寨除了展示秀山花灯风情这一特色民间艺术主题外,同时还将展示秀山的民俗风情。它是融地方文化、民俗活动、民间艺术、风味小吃、土特产制作观摩与出售等内容为一体的专业园,是集吃、住、游、玩、购、观赏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场所。
钟灵水库
钟灵水库坝址位于中溪河注入梅江河的汇合口,库区在钟灵、中溪两乡境内钟灵水库坝址位于中溪河注入梅江河的汇合口,库区在钟灵、中溪两乡境内。1970年中共秀山县作出建库决定后,经过5年精心勘测设计,1976年1月动工兴建。1985年末建成水库主体工程和总干渠与左干渠。库区积水面积92.6平方公里,淹没及施工占地1183.2亩。水面宽、水质无污染,库区两岸风光秀丽,是秀山最大的淡水养鱼基地。
3、风情胜地类洪安边城风光
重庆历史文化名镇洪安镇距秀山城46公里,与湖南省花垣县茶洞镇和贵州省松桃县乜架镇接攘,319国道贯穿集镇,交通便捷。当地建筑古朴,民风纯正,古镇文化底蕴丰厚,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记载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间传说。这里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大小四合院24座,隔火墙40堵,青石条砌阶梯24级,480步,其建筑工艺,造型为当今少见。这里是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第一站,有全国至今保存完好的毛主席语录塔、洪茶古渡拉拉渡、鸡鸣三省(一脚踏三省)、“三不管”岛等。
梅江民俗文化村
梅江民俗文化村以金珠苗寨为中心,钟灵水库和兰桥森林公园为依托,塑造出秀山的动态的苗族文化以与清溪旅游区的静态苗族文化相呼应。体验苗寨风情、品尝钟灵平邑茶、游戏兰桥森林公园。景点:“金珠苗寨”苗家乐、金珠苗寨5月26日“牛王节”、苗族文化氛围(苗汉双语交流区)、兰桥森林公园、錾字桥、“东玄记”摩崖石刻、狮子山“放觞静思”石刻、钟灵水库水上娱乐、钟灵水库植被景观。
秀山花灯
秀山花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明清,至今有千多年历史,深深扎根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秀山花灯集舞蹈、音乐、扎纸艺术为一体。其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有花灯二人传、双花灯、花灯群舞、花灯戏,演出团体为“花灯班”。班子由12人组成。主角为扎长辫、穿花裙、拿折扇的幺妹子(女)和着皮袄,扎腰带,带皮帽,执蒲扇的赖花子(男)。幺妹子的舞姿以端庄、秀丽、乖巧为特点,赖花子的舞姿以朴实、健壮、恢谐为特点。秀山花灯音乐旋律委婉动听,舞姿优美抒情,服饰道具美观多采,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苗家腊肉
腊肉是苗家人的待客珍品,每年临近年关薰制。薰制时先将猪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块,揉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三至五天,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用竹条或藤条穿串挂到火坑上,以烟火慢慢薰干。
腌萝卜
秀山腌萝卜别具特色。在秀山城乡,只要有人群来往的地方,就会有卖腌酸萝卜的摊子。腌萝卜泡制的方法很多,各家自有绝招拒不外传,做得好的酸中有甜,甜中带香,再加上辣椒的辣味,这种味道只能品偿,难以言传。
苗家菜豆腐
苗家菜豆腐也是秀山名闻遐迩的特色菜。菜豆腐有细嫩、鲜软,香浓的特色,加之成本低廉,是凤凰苗家人日常最喜食用的主菜之一。 秀山社饭
秀山社饭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乃食中一绝。为祭祖祀神,将从田野采来鲜嫩的社菜用石碓冲碎,用清水洗净其苦酸味,再放到锅里烘干,拌上野葱用青油回炒,制成“傻”菜;然后将香糯米与切成颗粒的过冬腊肉拌合同煮;饭半熟时拌上“傻”菜,再焖烹片刻,社饭就作成了。
Ⅶ 花店服务对象有哪些
花店服务对象有:
1、不懂花,而买花的顾客
这种人其实是花店很喜欢的顾客群体,因为他们是因为用途和需要鲜花而购买花,也许是因为生日,也许因为新家,也许因为开业等等,这种人买花的时候简单直接,只要你能提供他所需要用途的花,价格符合他的心理价位,那么就可以很轻松的成交。
2、喜欢花儿买花的顾客
经常在路过花店的时候进来逛一逛,也许买一枝花也许不买花,主要是因为对花的喜欢而选择进入花店,吸引这些人的往往是色彩漂亮的花,特殊性的花,以及造型独特花。这种人往往让花店不断的更新和改变自己,因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进行关注和持续关注。
相关知识:
经营花店时,品种一定要齐全。消费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并感觉到方便后,他下次就会再来。作为经营者要不断地增高花艺程度,来适应日益增高鉴赏程度的消费者。
花店留意学习积累知识和技能,和同行交流,据自身经济情况,有选择性地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的学习,以吸取他人之长。要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花艺设计中这也是花店创立服务品牌,创花店特色之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花店 (经营买卖花卉店铺)
Ⅷ 秀山县有什么特产
1、秀油,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秀油是一种以木本油料——“油桐”为主要原料,通过传统工艺配方、精加上熬炼制成的优质防腐涂料。其色如茶,透明、汁浓,广泛适用于船舶、农具、家具和海中建筑物的涂刷装饰。具有附着力强、油膜峰韧、干燥迅速、防潮、防腐、防锈、耐酸、耐碱,防船底丁螺粘附、青笞滋生,减少摩擦力等特点。
2、秀山大头菜
秀山大头菜又称芜菁、或"蔓菁",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为根用芥菜,相传大头菜腌制由诸葛亮发明,后由马帮传入秀山。秀山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大头菜,最初就是千家万户自己播种,而后由"三腌五卤六晒"工艺自行腌制。
3、秀山土鸡
秀山土鸡母鸡羽毛麻黄,以浅黄色羽毛为主,羽毛致密紧贴,羽色光亮;公鸡羽毛为红色或棕色,单冠直立,公鸡鸡冠鲜红。母鸡产蛋期冠色加深,体躯呈梭形较窄长,头小清秀,颈长,皮薄呈白色部分呈灰色,脚细长,胫呈白色或灰色,脚趾细长,爪锋利。
4、秀山豆腐乳
秀山豆腐乳以优质大豆及其他辅助材料为原料,制作工艺独特,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染色剂,是一种百分百的绿色食品。大豆中的蛋白质在风干和发酵过程中分解挥发,使得这种豆腐乳具有独特的口感。
5、秀山米豆腐
秀山著名的小吃,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然后大火熬制,做成“豆腐”。吃时切片放入盘内,再将切好的大头菜、盐菜、酥黄豆、酥花生、葱花放于米豆腐上,用小碗放入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姜汁、蒜水等调料对成汁,浇淋于米豆腐上即可。
Ⅸ 青秀山的悠久历史
青秀山历史悠久。据《南宁府志》记载,东晋时期已有道人罗秀在泰青峰颉青崖炼丹。到了唐代筑有白马寺、万寿禅寺。明代嘉靖年间,刑部主事董传策被贬到南宁,他常游青秀山,留下《青山歌》等许多诗篇;之后青秀山盛极一时,修建了许多景点,其中有著名的泰青远眺、山房月夜、夕阳塔影、子夜松风、江帆破浪、凉阁听泉、沙浦渔灯、餐秀观圆等八大景,但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几经战乱,长年失修,许多园林建筑遭受破坏。青秀山自古是人们旅游休闲、吟诗作画、烧香祈福之地。1984年人民政府应人民愿望重建青秀山风景区。
目前,景区有凤凰塔、古道摩崖石刻、古榕抱石、萧台、及明代风格的龙象塔、佛教名刹—-观音禅寺、别具异国风情的中泰友谊园、堪称广西第一山门的青秀山大门、具有鲜明亚热带风光特色的棕榈园、独具热带雨林特色的生态园林景观—-热带雨林园、具有活化石之称的全国最大的苏铁保护中心—-苏铁园、汇聚东盟各国国花国树的中国—东盟友谊园等。此外,还有董泉、云天阁、碑廊、桃花园、香花园等30多个景点,现存明清时期古迹和名人文士的题吟颇丰,成为人们观光游览、寻古探幽、休闲娱乐的旅游胜地,也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研科普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董泉位于撷青崖南侧不远处,泉水清冽,终年不涸。明嘉靖年间,董传策与友人同游青秀山时,发现此泉,为它取名“混混泉”,是喻学之有本也。并让石匠在泉水出口处凿一石龙头,在其下方用石砌成一方形池。泉水从石龙头口中溢出流入池中。池内种上莲花,起名“青莲池”。因其接纳自龙口流出的泉水,故又称“龙涎井”。后来为了纪念董传策,更名为“董泉”,在泉眼上建了一座“董泉亭”。南宁市人民政府于1989年将董泉列为市级文物保护。
观音禅寺,又称三宝堂、三宝佛,为观音菩萨道场。禅寺座北朝南,圆通宝殿前白衣玉观音,左手握瓶,右手持柳,宝殿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座像,为国内最大手工最精美的檀香木镀金千手千眼观音座像;卧佛殿内供奉的缅甸玉卧佛像重18.4吨,为缅甸皇室赠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由整块天然玉石雕成的卧佛像;院内供奉的关圣帝君为佛教护法,是东南亚最大的锡青铜关公造像;两尊北宋正佛以及明代香炉为市级保护文物,寺院侧面的舍利塔供奉近代禅家大德——元老和尚的舍利子,是佛教人士聚集之地,香火旺盛。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此举办的“浴佛节”,更是吸引各方善男信女来此祈福许愿,祈求“洒一身圣水,得一生幸福”。
2004年,在原禅寺北面新辟的15亩土地上,原寺进行了扩建。新建有大雄宝殿、福慧讲堂、观音阁、地藏殿、卧佛殿、伽蓝殿、天王殿、五观堂、客堂、僧寮、居士寮、钟鼓楼、照壁为一体的仿唐建筑,扩建后的观音禅寺将成为东盟博览会及风景区的一个新的亮点,是广西最大的佛教寺院。
水月庵位于青秀山天池西侧,占地0.22公顷。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距今已有了300多年的历史,因夜里水月相映美如仙境而得名。水月庵有大门殿,设有弥勒尊像和韦陀天将菩萨。前方大雄宝殿中央设有释迦牟尼像,右边站立大弟子迦叶尊者,左边站立侍者阿难尊者。大雄宝殿右侧是玉佛殿,左侧是观音殿。庵堂两侧是厢房和斋餐馆。整座庵堂红墙、红柱、黄琉璃瓦顶,翘角重檐。
民族风情园由青秀山大门、壮锦广场、铜鼓音乐台三部分组成。具有浓郁的广西地方民族特色的青秀山大门,屋顶采用了广西侗族风雨桥的造型,有“广西第一门”的美誉,形似凤凰展翅,造型与汉字“山”相似,蕴含“青秀山”之意。壮锦广场依照壮族民间工艺品——壮锦的风格,用石材拼成一副3000平方米的壮锦图案,中心为太阳光芒的图案,象征着光明,寓意着壮族是一个崇尚光明的民族。广西被称为铜鼓之乡,铜鼓是壮族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而铜鼓音乐台上的雕塑正是以铜鼓作为视觉焦点,辅以花山壁画人像、动植物图案,用独特的语言、粗犷的造型展示了广西民族精神。广场周围的灯柱也采用铜鼓的造型,青蛙雄踞铜鼓之上,充分体现了青蛙是“铜鼓之精”的壮文化精髓。在这里曾举办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十周年大庆、1999年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200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晚会等大型活动,《综艺大观》、《生活》等知名电视栏目也曾在这里摄制过节目。
中国——东盟友谊园位于青秀山内铜鼓歌台至状元泉之间,东临状元泉,南面邕江,北望琅东新区,是一个见证广西与东盟合作与交流发展的历程,是象征南宁与东盟各国人民友谊万古长青的生态友谊园。该园分为散步活动区及东盟十一国微缩园区及名人名树园等。其中东盟微缩园区位于一片开阔的大草坪之上,富有各国特色的建筑小品和园林小品位置呈圆形分布,别致而清新,体现了和平与团结。园区内空间开阔,造型各异的景观石草坪点缀于草坪之上,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成露天景点,为举办各类活动提供开阔的场地。园内景观绿化以开花植物为主,并种植有中国及东盟十国的国花国树及特色树种,如马来西亚的国花扶桑,缅甸国树柚木、国花龙船花及越南国树木棉等等,从多角度体现东盟各国的景观特点。
2005年10月在此举办了“中国—东盟建筑艺术大型灯展”活动,16个由彩灯装饰的具有中国和东盟各国艺术风情的建筑造型如马来西亚双峰塔、新加坡鱼尾狮、柬埔寨吴哥窟、印尼巴厘岛女神庙、中国的天坛、东方明珠塔等,其精巧的构思、宏大的规模、华丽的灯光效果,让游客一夜之间就遍览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典建筑景观。
中泰友谊园,又称泰国园、泰佛殿,是南宁市与泰国孔敬市在1993年签定的文化交流项目中互建的园林景点,由泰国设计师设计。整个建筑由佛堂、木楼、舍利塔、木钟群组成,分别代表泰国南、北、中部的建筑风格,散发出浓郁的泰国风情。泰佛殿佛堂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座金身,回廊上还立着八尊神态各异的佛像,或坐或立,九尊佛像都由孔敬市政府赠送。绘制于泰佛殿内墙壁之上的壁画色彩斑斓,人物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分为两部分,
上部分描述佛祖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过程,描绘手法细腻,景物形象逼真,有激烈战争的场面,也有佛主讲经的画面;而下半部分则体现的是泰国东北部的民俗民风,讲述当地居民载歌载舞向往美好生活及其宗教信仰、生活习性的独特风情。泰佛殿左侧的九个大钟,据说传出的声音,可上通天堂,下通地府,人们到佛堂内拜佛后,再敲钟,钟声可将人们的心愿传上天堂,祈求神灵的保佑。此外,园内种植各种翠绿的亚热带植物,环境清幽,是南宁市唯一的异国风情园。它的建立,是中泰两国、南宁与孔敬两市之间的文化交流的结晶,标志着南宁市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凤凰塔位于青秀山的主峰凤凰头,塔高五层,层层敞开,登塔远眺,山河美景尽收眼底。塔后的三级八卦台阶,各级石柱和栏板均雕刻有古代壮族舞姿人物及花鸟图案,石柱顶端还刻有神态各异的石狮共24只。塔前方立有“凤凰戏牡丹”石刻像一座,高4米。故人云:“凤凰戏牡丹,牡丹九十九”,站在凤凰头山顶远眺前方,有99座山岭,每座山岭好似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花。从南部远眺青秀山,山形宛如凤凰展翅,凤凰塔就建在中间最高处——凤凰头上。
龙象塔,俗称青山塔,以“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而得名。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明代建筑风格,塔形为八角重檐9层,每层翘角下悬挂铜铃,共72只,高52.35米,塔基直径12米,有257级旋梯,塔下南面建有玉带廊,塔北门前立有“重建龙象塔碑记”一座,是青秀山的标志性建筑。登上塔顶,可眺望邕江河水和远山近岭,数十里田野风光尽收眼底。龙象塔与其北面的天池交相辉映,池水映塔,塔影入池,被称为“塔影天池”,为南宁市“十大景观”之一。
青秀山风景区现有热带、亚热带植物近1200种,是广西最大的苏铁植物、棕榈植物、芳香植物聚集地,拥有大量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野生植物资源。植物景点特色鲜明、景色优美、倍受好评。
苏铁园位于青秀山凤凰岭西麓的西坡,占地50余亩,于1998年11月初步建成开放。苏铁,俗称“铁树”,属珍稀濒危裸子植物,是一个古老的植物类群,早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便已来到我们这个地球,在中生代侏罗纪达到鼎盛时期,与恐龙共同称霸地球,在植物进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经历漫长的兴衰,仅少量物种奇迹般地存活至今,故有“活化石”之称。全世界现有苏铁3科11属240多个种。我国原产苏铁仅有一科1属(即苏铁属Cycads),约30多种,自然分布于南方数省区,其中广西分布约有20种。近几十年来,由于毁林开荒、采掘等人为因素的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96年林业部将中国苏铁所有物种列为一级保护植物。苏铁树形奇特,羽叶潇洒,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苏铁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生长缓慢,每年仅长1-3厘米。苏铁全身可入药,有轻微毒性,茎干含丰富的淀粉,处理后可食用。在困难时期石山苏铁被作为食物,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所以在广西有“神仙米”的美称。
苏铁雌雄异株,在南方可以开花结种,由于青秀山的良好环境和园林工人的精心养护,青秀山苏铁园每年都有很多苏铁开花,每年的5-7月份,苏铁开出奇特的雄花及雌花深深吸引了众多游客。苏铁生长缓慢,但寿命很长,青秀山苏铁园内有一株巨大的铁树,是园内目前最古老的一株苏铁,树龄有1300多年,被誉为“苏铁王”,堪称稀世之宝。目前青秀山苏铁园已收集苏铁种类28种,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篦齿苏铁、石山苏铁、德保苏铁和叉叶苏铁的迁地保护种群地,实现了苏铁保护与园林造景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科学的内容,艺术的外貌”,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的高度赞誉,是国内外知名的苏铁专类园,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苏铁特别是广西苏铁的保护、研究与发展,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热带雨林位于青秀山风景区的凤凰岭至凤尾岭地段,海拔高度在180-289米之间,占地面积35公顷,种植有高大阔叶乔木、附生植物、藤本植物、蕨类植物等近千种亚热带植物,是青秀山独具亚热带特色的生态园林景点。目前已分片种植各类植物115科1000多种,初步形成巨叶植物区、板根植物区、攀援吊挂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等几个区域,逐步形成了热带雨林林相。青秀山热带雨林园的建设正是模仿大自然热带雨林的特征,采用植物造园的手法,再现了飞藤缠绕、碧波荡漾、鸟语花香、云雾缭绕的植物王国奇观。在这茂密的植物王国里,你不仅可以享受到新鲜湿润的空气,而且还可以感受到植物世界的神秘莫测,雨林中的植物以它们特有的方式生存、繁衍,并进行着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寄生、共生、附生、绞杀、腐生等有趣的植物现象,千奇百态,变化无穷,让你领略到自然界的神奇。
由于雨林大观植物种类丰富,景区给植物挂上了植物标志牌,更有利于人们了解各种植物,因而雨林大观也就成为了一个倍受欢迎的科普教育基地;并且这里常年所具有的高浓度的负氧离子,也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天然休闲氧吧,因而雨林大观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棕榈园位于青秀山风景区中心环山秀坪地段,占地14.2公顷,具有鲜明的亚热带景观,收集了100余种6000多株棕榈植物,有原产于广西的桄榔、董棕、鱼尾葵,外国引种的海枣、三角椰、糖棕、虎尾葵、老人葵、大王椰、蒲葵,园中奔腾的人造溪流婉转曲折,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是游客开展室外集体活动、休闲运动的主要场所。在半山坡上种植的“澳门回归林”,是在1999年“五四”期间,用了1999棵大王椰拼成的一个澳门的版图,这是南宁的青年们为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怀抱而献上的一份礼物,是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各方面的栽培养护,如今的棕榈园品种丰富,长势良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香花园位于大草坪至箫台地段,占地200多亩。主要以香花植物作为造园的主体,被称为青秀山天然“纯香吧”,其香花的种植面积、品种、数量均位居广西园林之最。香花园内种植的香花植物很丰富,既有乔木类,又有灌木类,既有常绿性植物,也有落叶性植物。目前香花园引种种植成功的香花植物有:白玉兰、荷花玉兰、紫玉兰、北京玉兰、黄兰、山白兰、火力楠(醉香含笑)、深山含笑(光叶白玉兰)、灰木莲、鹅掌楸(马褂木)、含笑、九里香、米兰、桂花等。很多香花植物花期长,香味浓郁,在灭菌、净化空气的同时,还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产生旺盛的精力,使人精神倍爽。故每到花开季节,香花园散发出的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流连忘返于其间。
古来今往,不少文人墨客正因为喜爱香花植物的香味,谱写了许多赞美香花植物的诗词。例如 “瓜子小叶亦清雅,满树又开米状花;芳香浓郁谁能比,迎来远客泡香茶”就是香花园中米兰的真实写照;九里香浓香久远,青红珠果共挂满枝,所以有“冬夏常青绿成堆,玉琢银星笑树丛;芳香万里又千里,翠珠红果舞一枝”之称......
经过几年的引种栽培,风景区不断丰富香花园的植物品种,继续增加引种香花植物,给人们创造一个优雅的、健康的、四季飘香的环境。
桃花园位于凤凰岭和凤翼岭地段,占地约200亩,于 1985年开工建设,于1986年初步建成开放。初时集中分布于瑶池周围的桃花,与三宝堂(现在的观音禅寺)连成一景,构成瑶池仙境。经过多年的改造、扩大,青秀山桃花园已具有一定规模,共分为火烧地、桃花岛(凤翼岭)、杜鹃园几个地块。特别桃花岛的面积、景观最好,桃树的种植与原有地貌良好结合,造出美丽、舒适的景观。现在桃花园种植的桃花品种有毛桃、绯桃、香味桃、菊花桃、人面桃、日月桃、粉玉、五宝垂枝、三义碧桃、紫叶桃等十几个品种约8000株,种有杜鹃约30000株。
“一年一度春风至,一年一回桃花红”,桃花园自建成开放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十几届桃花节。每到2-3月春暖花开的季节,青秀山内桃花、杜鹃争相盛开,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红男绿女到此踏青、赏花、纳福,祈求来年好运、吉祥如意,真是人面桃花竞妖娆,万花争艳醉春风。许多人喜欢赏桃花,不仅因为桃花具有娇美的花瓣,而且是因为桃的花、果实、叶都有着幸福、美好、吉祥的内涵,常常给人以温暖、悠远的想象和安慰。由于桃花岛地处山顶,地理位置优越,每当阴雨或多雾的季节,整个桃花园被烟雾缭绕,形成一幅人间仙境的奇妙画卷!
Ⅹ 如何评价综艺《麻花特开心》你喜欢该综艺吗
这个综艺里面大部分都是开心麻花团队里的成员,通过这个综艺,也增强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团队信念感,而且也向大家展示了这个团队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希望他们以后也能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更加期待他们的小品及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