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山西插花地

山西插花地

发布时间: 2022-09-16 10:52:15

『壹』 中国的鬼城是哪为什么叫鬼城

这里
http://ke..com/view/262769.htm

『贰』 这是什么花

宝石花http://ke..com/view/16413.htm
民间泛指莲花座造型的多肉植物。肉质厚实叶片形状恰如宝石一般,多枝叶片重叠簇生在一起,莲座状叶盘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被誉为“永不凋谢的花朵”。形态独特,养护简单,很适合家庭栽培。置于桌案、几架、窗台、阳台等处,充满趣味,如同有生命的工艺品,是近年来较流行的小型多肉植物。风车草属的胧月、石莲属的玉蝶都是国内常见的“宝石花”。
中文学名: 宝石花
拉丁学名: Graptopelaum Paraguayense
别称: 宝石花、石莲掌、莲花掌,
二名法: Houseleek

界: 植物界
科: 景天科
属: 石莲花属
多年生草本。多数品种植株呈矮小的莲座状,也有少量品种植株有短的直立茎或分枝。

月影 Echeveria elegans
叶片肉质化程度不一,形状有匙形、圆形、圆筒形、船形、披针形、倒披针形等多种,部分品种叶片被有白粉或白毛。叶色有绿、紫黑、红、褐、白等,有些叶面上还有美丽的花纹、叶尖或叶缘呈红色。根据品种的不同,有总状花序、穗状花序、聚伞花序,花小型,瓶状或钟状。
宝石花叶似玉石,集聚枝顶,排成莲座状。是美丽的观叶植物。适宜作盆花、盆景,也可配作插花用。
其叶片厚实有棱,具有光泽,形状恰如宝石一般,多枝叶片重叠簇生在一起,成莲花座形,故名宝石花和石莲花。看到莲花座自然使人联想到观音菩萨的宝座,即带有了神秘色彩。其叶厚实,几乎无叶柄。人们之所以喜爱它,是因其植株小巧,形如莲花,玲珑翠艳,不是鲜花而胜于鲜花,极有观赏价值。
生长习性
原产于墨西哥,现世界各地均栽培。喜温暖、干燥和通风的环境,喜光,喜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也能适应贫瘠的土壤。非常耐旱,连着几个星期不给它浇水照样能够生长,因为它的每瓣叶子就像一座小水库,水分都储藏在叶子里,以备干旱时用。也耐寒、耐荫、耐室内的气闷环境,适应力极强。
编辑本段品种介绍
石莲花属植物主要品种有石莲花(玉碟)、黑王子、黑王子锦、大合锦、吉娃莲、静夜、杨贵妃、锦晃星、雪莲、冬云、冬云缀化、红司、温金宝莲、相府莲、特玉莲、乙姬花笠、女王花笠、乙女梦、千代田之松、花舞笠、红边石莲、红稚儿缀化等,此外还有石莲花跟风车草属植物杂交品种“银星”以及其斑锦变异品种“银星锦”。
除石莲花属外,在景天科多肉植物中,莲花掌属的莲花掌、黑法师;风车草属的美丽莲、宝石花;瓦松属的富士、凤凰:长生草属的观音莲、卷娟等品种的肉质叶也呈莲座状排列,其形态也与石莲花属植物很相似,但他们的花形却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品种

胧月

牡丹
被称为宝石花的品种繁多,且模样相似,一般人难以区分,下面例举几种国内比较常见的品种
景天科风车草属胧月学名: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
景天科石莲属玉蝶学名:Echeveria glauca

玉蝶
景天科石莲属露娜莲学名:Echeveria Lola

宝石花(11张)
景天科景天属黄丽学名:Sem adolphii
景天科 风车草属石莲属杂交白牡丹学名:Graptoveria Titubans

黄丽
种植管理
春、秋是主要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

吉娃娃&
株型松散,叶片变薄,叶色黯淡,叶面白粉减少。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避免盆土积水,否则会发生烂根。空气干燥时可向植株周围洒水,但叶面,特别是叶丛中心不宜积水,否则会造成烂心。尤其要注意避免长期雨淋。夏季高温时,避免烈日暴晒,节制浇水、施肥。
生长季节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不施肥也可以。施肥时不要将肥水溅到叶片上。施肥一般在天气晴朗的早上或傍晚进行,当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浇一次透水,以冲淡土壤中残留的肥液。冬季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地方,倘若夜间最低温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昼夜温差,可适当浇水,酌情施肥,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果保持不了这么高的温度,应控制浇水,维持盆土干燥,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也能耐5℃的低温,某些品种甚至能耐0℃的低温。
1至2年翻盆一次,多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盆土宜用疏松肥沃、具有良好透气性的沙质土壤。可用腐叶土3份、河沙3份、园土1份、炉渣1份混合配制,并掺入少量的骨粉等钙质材料。翻盆时剪去烂根,剪短过长老根,以促发健壮的新根。还可在盆面铺一层石子或沙砾,既可提高观赏性,又可防止浇水、施肥时肥水溅到叶片上,影响观赏,2-3年生以上的石莲花,植株趋向老化,应培育新苗及时更新。
繁殖管理
叶插:将完整的成熟叶片平铺在潮润的沙土上,叶面

朝上,叶背朝下,不必覆土,放置阴凉处,10天左右从叶片基部可长出小叶丛及新根,将根系埋入土中。往后让它多晒太阳,适当浇水、施肥,渐渐地便会长成一棵茁壮的新株。

插穗:可用单叶、蘖枝或顶枝,剪取的插穗长短不限,但剪口要干燥后,去掉下部叶片,再插入沙床。插

后一般20天左右生根。插壤不能太湿,否则剪口易发黄腐烂,根长2-3厘米时上盆。也可用叶片扦插。
分株:最好在春天进行,常用扦插繁殖。室内扦插,四季均可进行,以8-10月为更好,生根快,成活率高。插穗可用单叶、蘖枝或顶枝,剪取的插穗长短不限,但剪口要干燥后,再插入沙床。插后一般20天左右生根。
病虫害防治
常有锈病、叶斑病和根结线虫危害,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防治,根结线虫用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虫害有黑象甲危害,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杀。
常见的虫害有蚧壳虫,多发生在叶片上。高温、高温、通风不良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吸食汁液影响生长,严重时叶片脱落.并诱发煤烟病。
防治方法:①受害植株不多时,可用竹片刮掉或毛刷刷掉成虫,或用镊子将虫体镊出杀死,但勿损伤叶面。也可结合修剪将虫多的部分剪掉烧毁。②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加强通风,控制浇水,降低空气湿度,保持适当干燥。③在初孵若虫期用清水或中性洗衣粉70 - 100倍液进行冲洗灭虫。④初孵若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剂1 000倍液,或蚧螨灵80~1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洒2-3次。⑤在为害期,可在盆土中埋施15%铁灭克颗粒刺,每盆(15厘米直径)埋施1-2克,也可埋施3%呋嘀丹,每盆(15厘米直径)埋施3克,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剂2000倍液浇灌根际部位,每盆(15厘米直径)浇灌50 - 100毫升。[1]
编辑本段四季管理
(1)[2]春季适合布置在东、南、西朝向阳台上。春季应布置在有光照的窗台。春初气温较低时,宝石花处于半休眠状态,应严格控制浇水,使盆土处于偏干至干燥状态。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换盆,亦可在9~10月进行。盆土最好使用疏松、排水好的沙质壤土。土壤配好后最好高温消毒后使用,亦可在太阳下曝晒杀菌。一般2年换盆1次。换盆前停止浇水数日,使盆土干燥后脱盆,除去根部全部土壤,修剪去枯死根、断根,放置3~5天,阴干伤口后栽种。如伤口较大,应多晾1~2天待伤口干结后栽种。栽后放置于半阴处,暂不浇水,2~3天后略浇水,保持盆土偏干。气温升高后,开始恢复生长,可逐步加大浇水量,使盆土湿润偏干,切忌土壤过湿,以土壤干透后再浇为宜。保证充足的光照。生长旺季注意可少量施肥。雨水较多的天气应减少浇水次数。
(2)夏季适合布置在东、南、西朝向阳台上。宝石花耐高温烈日。但光照过强叶片易老化,影响观赏效果,因此气温炎热时应布置于早晚有光照的阳台或窗台上培养。气温较高时生长减缓,应注意控水,防止高温多湿引起烂根。夏末气温凉爽后移至光照下培养,并增加浇水量。

(3)秋季适合布置在东、南、西朝向阳台上。秋季应放置在有充足的光照而无雨淋的地方培养。气温凉爽后,停止施肥。天气渐凉时可逐步减少浇水量,使盆土偏干至干燥,直至休眠。当气温降至5℃左右时,应防冻伤。
(4)冬季适合布置在东、南、西朝向阳台上。宝石花不耐寒,冬季阳台内气温应保持在5。C以上。此时宝石花处于半休眠状态,应严格控制浇水,使盆土处于偏于至干燥状态。保证充足的光照。阳台内气温在10℃以上时,可缓慢生长,此时应适当浇水。
编辑本段观赏价值
石莲花是常见的多浆植物,叶片莲座状排列,肥厚如翠玉,姿态秀丽,形状池中莲花,观赏价值较高。盆栽是室内绿色装饰的佳品。也可地栽用于花境点缀。
石莲花株形奇特,宛如玉石雕刻成的莲花座,华丽雅致,四季碧翠,深受大家的喜爱。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可露地配植或点缀在花坛边缘、岩石孔隙间,北方则盆栽观赏,是布置客厅、书房等几桌的上好植物材料。
编辑本段医药用途
石莲花—治肝病、尿酸、痛风早期民 众生活较清苦,较少肉类食物,所以没听过什么尿酸痛风症,现在不少人经常应酬,美酒加上大鱼大肉,尿酸病患暴增,治尿酸的药草不多,"石莲花"是其中之一。
石莲花状似莲花而有其名,另又形似风车,故又名"风车草",也因莲花为佛教界之莲台佛座,还有"神明草"之称,为多肉植物,早已被园艺界当作盆栽观叶植物,以叶片置于土表即能存活,必须用排水良好的砂土种植,栽培要诀不可过于潮湿,为极佳盆栽药物。
石莲花味甘淡、性凉,主入肝肾二经,有平肝、凉血功效,故可治肝病、肝硬化、高血压,如前所述,可治尿酸和痛风为其特殊之处,另外对于赤白带等妇女症,黑斑、肝斑等都有显著疗效。
治肝病、肝硬化:用石莲花、猫须草、山茼蒿、白凤菜、赤查某、白鹤灵芝、红竹叶、六角英、河莲豆草,加西瓜、蕃茄、桑椹、柚子、葡萄柚、柠檬、柳丁等柑桔类水果作精力汤,空腹服用。
治尿酸:以石莲花、山杨桃,加西瓜、菠萝、芭乐、葡萄柚等水果,并用香林投、车前草、含羞草等所煎汤汁一起作精力汤,三餐饭前服用,并节制饮食酒肉。
治痛风:除前述尿酸药草外,可加地胆头、土烟头、牛膝、防风、五爪金英、白花菜等,嫩叶作精力汤,硬枝煮水服。
治赤白带:用石莲花、冷饭藤、野苋、马鞭草、红凤菜、凤仙花、九层塔、羊母乳等,加水果作精力汤空腹服用。
石莲花更是治疗高血压最方便的生鲜食物,直接摘下叶片洗净即可嚼食,肝病、尿酸、痛风、高血压等患者,可在家中阳台上盆栽观赏,并经常摘食,可保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石莲花富含膳食纤维、磷、钙、钾、钠、镁、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B1、B2、B6、叶酸、烟碱酸、β-胡萝葡素,医学临床证实石莲花可治疗湿热型肝炎、肝硬化、痛风、牙周病、皮肤病、高血压、便秘等疾病,可直接沾梅子粉、果糖或蜂蜜食用,味道如莲雾,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排尿酸、去尿毒,亦可促进新陈代谢、养颜美容。
石莲花还可以控制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的恶化。达到很好的疗效。
编辑本段特殊的光合作用形式
[1]景天科植物夜间同化二氧化碳,形成的苹果酸储藏在液泡中;白天由苹果酸放出二氧化碳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光合作用途径。
编辑本段景点
石莲花 - 盂县藏山景点 石莲生于山西盂县藏山忠义苑莲花寺后的崖壁上,是一朵形象逼真的莲花状钟乳石。 西山石莲位于笏峰背后山阴处。系一嶙峋突兀的天然岩壁,状如莲花,人称“南洞西山绣石莲”。

宝石花(18张)
传说:释迦牟尼神游藏山时,与老子讲经论道,感到东方文化博大精深,便留脚下莲花,以志纪念。[3]

『叁』 丰都为什么被称为鬼城(说详细点)

"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丰都名山系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名山古刹多达27座;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地 理
清代
同治八年(1869) 县界:
北岸 东交忠州界,北接忠州、垫江界,西北接涪陵境;
南岸 西南接涪陵境,南接彭水境,东南接石柱及湖北利川界。
民国时期
民国30年 县界:
东连忠县,北接垫江,西毗涪陵,南界彭水、石柱,东南连黔江,东接湖北利川。
民国31年7月,酆、石两县互划插花地:
石柱县将湖海乡第十二、十五保,江池乡第一至四保,长坡乡第一至八保,沙谷乡第九保,划交酆都县;共15保,163甲,1765户,9044人。
酆都县将第四区桥头、中益、龙沙、三会、子河、洗新、栗新、沙子、金铃9乡,第三区武平乡漆潦坝一保,德建乡第六至十四保,平安乡第三、四、五保,太平乡第一保一至五甲,划交石柱县;共1区,9乡,69保,631甲,7276户,37285人。
同年11月,酆都县将崇兴乡嵌入涪陵境内的马鞍山,划交涪陵县三汇乡;计1保,40户,148人。
建国以后
1952年8月,忠、酆两县调整插花边界:
酆属洋渡、太极乡划交忠县,共5826户,22659人。
忠属鸿鹤乡第四至十四村划交酆都县,共2074户,8940人。
同年10月,忠县插入酆都县十直乡的红庙村、贯塘村、七里村、龙头村、和新开村的一、八、九组划交酆都县,共1073户,4278人。
1963年9月,丰都县属丰胜公社交垫江县,计4个生产大队,23个生产队,593户,2091人。
至此,丰都县境东西宽71、76公里,南北长79、85公里,总面积2901、16平方公里。境界为:东依石柱县下路区,南接武隆县后坪公社、彭水县棣棠公社,西靠涪陵县罗云、龙驹公社和垫江县箐口、裴兴公社,北邻忠县任家、庙垭公社。
历 史
丰都原县城-----名山镇,位于县境中部、长江北岸,名山、双桂山南麓,北纬29°53`,东经107°42`,海拔160米。其地古称丰民洲,周时为“巴子别都”,自东汉建县以来,历为县治所在地,曾有三次短暂迁徒。明末连年争战,官署民舍被毁,清初,县官曾侨居高家镇;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商起予在故城宣化门重建县衙。同治九年(1870)治所毁于长江洪水,十一年筑新城于傅家堡,县衙迁新城六口井;光绪三年(1877),知县陆镕复葺旧治,县属迁还。民国29年为避日机轰炸,县府迁麻柳嘴,两年后迁还原处。署址在今商业路,解放后为县人民政府驻地。
民国20年,县城始置名山镇,治所设于名山南麓八圣宫(今肉联厂)。民国29年,分上半城置平都镇,治所设于双桂山南麓巧圣宫(今社会福利院)。民国35年,名山、平都两镇并为五云镇,民国36年复置名山、平都两镇。1950年10月两镇并为城关镇,1951年9月改为城关区,1956年复改为城关镇,1980年7月复名山镇镇名,治所设于今中山路。
古丰都城仅一条河街。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桂仲拳时县暑东南向,较简朴,其后渐向名山、双桂山方向扩建街房;天顺四年(1460)知县柴广初建城恒、弘治年间,知县李毅、明绅重修城墙,高二丈,周长六百丈,设五座城门:东南为宣化门,东迎恩门(又名守智门),南会川门(又名管驿门),西阳和门(又名大西门),北屡丰门(又名北门)。另修东水门、西水门、小东门、小西门四道小门。清顺治、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各时期都补修城墙,城内官署、民房、店铺、学校、庙宇逐年增多。
民国初年,城内外修建房舍,但街道狭窄。民国18至20年,驻军陈兰亭设马路局,拆除城墙及部份民房拓宽街道,建成宽二丈多的三合泥平整路面。纪念碑至公园主街,宽四丈、近一华里、笔直。全城街道两旁植树整齐,房屋多砖木结构,一般是楼下开店,楼上住家。
解放后,多层建筑逐年增多,除县镇各机关、商店、银行、中小学校外,还建有榨菜、酿造、罐头等厂,一般为钢筋水泥结构,地面磨石,有的门面嵌瓷砖。街道为水泥路面,街房呈块壮聚落,城内面积为0、92平方公里,形若关刀,横呈江畔。城西北有汽车站,每日有开往县内区乡及邻县垫江、石柱、涪陵等地班车;南环路、商业场、管驿门外,建有码头,西去涪陵52公里、重庆172公里,东至宜昌476公里、武汉1102公里,班船日夜可乘。名山镇现有人口二万余,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人 物
要说清楚丰都被讹传为鬼城,最早的历史渊源,恐怕要从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国幽都”说起。
巴蜀氐羌部落,据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原住在甘肃南部天水一带,由于公元前第十世纪至前九世纪,我国的气候有一次大的变化,西周初年的气候是比较暖和的,但不久就恶化了。《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的支流汉水,分别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两次结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有一个寒冷期,大约延续了一至二个世纪,到春秋时期,气候才温暖起来。因为这个寒冷期,原住在陇南,分布在今天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处的氐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经汉水流域而下与巴部落结成了联盟。今湖北襄阳有樊城,应是南迁中氐族樊姓中的一支。另一支经嘉陵江流域而下,迁到川北,川东北地区的“板盾蛮”,就包括了出于氐羌系的部落。
氐羌部落南迁,东至今天湖北、湘西;南至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东北地区。
巴人活动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时代,主要活动于汉水流域,后因楚的侵逼才西迁入四川。进入四川后建立巴国,强盛之时,川东南、湘西皆为其南境。古巴蜀氐羌部落又称为鬼族的两支部落,在长期的交往中,因皆信鬼巫,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称为巴蜀两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住在幽都。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坠形篇》称:“古之幽都在雁门以北。”一个“幽都”,一个“雁门以北”,就难以说清了,古有幽都在幽州,雁门指的是山西雁门关一带;然而巴蜀氐羌鬼族又不可能在北方,因此有人认为这个“雁门以北”是在今四川境内。丰都古时曾作过巴蜀别都,后来即被传为“鬼国”的“幽都”。这个“鬼国幽都”大概就是说“鬼族的首都”吧。
鬼族信巫。肯定有巫术;鬼族有原始宗教,肯定要树立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第一代鬼帝,土伯就这样在古丰都大地上被传为第一神。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不过后来张道陵在四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鬼道”,张天师又吸收低羌部落的巫术作为他驱鬼治病的法术;后来道教又封酆都为游治之一,其间与巴蜀第一代鬼帝被传为住在古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肆』 太行山大峡谷和通天峡哪个好玩

当然是太行山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距山西省太原市250公里,距河南省郑州市280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300公里,旅游区占地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74。9%。 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叼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最为奇异的自然风光。太行山大峡谷是峰的"海洋",是石的国度,是洞的世界,是水的宝庄,是植物生长的园地,是动物生栖的天堂。风景区风光旖旎,景色奇异,汇集太行风采于奇峰涧壑之中,林海悬崖、山石、清泉、瀑布、溶洞、庙宇、传说,有虚有实,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共有景观400余处,景点44个。 太行山大峡谷不仅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人文景观也光彩照人。这里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孔子回车、二仙真人的故事源远流长,曹操北上太行留下的千古悲吟《苦寒行》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流芳百世,史迹犹存,特别是坐落在紫团山西南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泽宫,是保存完好的典型道教建筑,始建于唐代,占地6900平方米,有牌坊戏楼、三进院大殿、梳妆楼、钟鼓楼、插花楼、望河楼等,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工艺精美,殿内壁画、彩绘内容翔实,故事性强,雕石画坊精美典雅?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艺尤欣赏价值。 是接受古建筑风格和艺术教育的理想之地。

『伍』 谁知道清水河这个地方

清水河 ①县名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部、黄河东岸,邻接山西省。清置清水河厅,1912年改清水河县。农产有谷子、莜麦、黍、马铃薯等,畜产以山羊、绵羊为主。 【地形地貌】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属山西台背斜与内蒙古地轴相接之过渡带。岩石平缓,黄土覆盖较厚,地势由东南向西渐次低下,平均海拔高度1 373.6米;境内以山地最多,滩川地甚少,整个地形是山、川、沟相间,山峦起伏,大体分为低缓丘陵区、低山丘陵区、五陵沟壑区、土石山区和冲积平原五大类型。主要山脉有盘山、玉屏山、金盖山、银矿山、火石山、青龙洞山、馒头山、芦草山、紫金山。 【气候】 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形复杂,境内地区气候变化差异明显。主要特点为冬长夏短,寒冷干燥,风多雨少,年平均气温7.5℃,一月平均气温一11.5℃,极端最低气温一29℃,七月平均气温22.5℃,极端最高气温37.1℃。年日均气温5℃以上的持续天数为198天,日均气温O℃以上的持续天数为232天,全年平均日照2 900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35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10mm,最高年份为1967年620.8mm,最低年份为1962年184mm。年蒸发量2 577.2mm,为降水量的6.3倍,干旱年份可达14倍。 【水文】 地表水系的发育程度受到构造,岩性的控制.境内南北两地由于所出露的地层岩石不同,其发育程度也不同,在北部地区,不仅清水河、浑河、古力半几河等几条较大的河流有常年流水外,所有的山沟几乎沟沟有水,而南部地区虽沟壑纵横,但都是旱谷,最大的是杨家川、北堡川,也仅为季节性泄洪通道.此外黄河纵贯清水河县西部,黄河、浑河、清水河、古力半几河四条主要河流流经县内总长180.5公里,河网密度为0.06公里/平方公里,有水库11座,人工塘坝38座,水面面积1.5万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特点一是储量大,二是品位高,三是品种多。主要有煤、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高岭土、紫木节、大理石、铝土矿、铁矿等。煤的储量为18亿吨,原煤发热量为5 003-6 357大卡/公斤,除可作配焦煤原料外,是良好的工业动力用煤和低干馏的炼油用煤。石灰岩是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矿物之一,主要分布于县城附近、石壁桥、王桂窑、窑沟乡四个区域,总锗量20多亿吨,适宜于露天开采,完全具备建设大型水泥厂的条件。耐火粘土总储量6.1亿吨,质量达到工业要求,具有综合利用的可能性。高岭土主要分布在窑沟、黑矾沟、塔尔粱等地,仅黑矾沟、塔尔梁两处储量即达500万吨。高岭土质纯洁,原矿的三氧化二铝含量可以达到38-40%以上,杂质含量甚微,可塑性高,结合力强,白度高,在l 260℃时白度可以达到79.7--80度,颗粒细,未经选矿即可达精矿标准.经宜兴陶研所化验鉴定,被誉为"全国之冠"。大理石分布较广,石质主要为石灰岩、白云岩、泥质及方解石组成。品种以"晚霞I号"为代表,其变种或亚种达20多种。铝土矿分布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矿层平均厚度10.7米,基本属高铝耐火粘土矿床,储量为8 400万吨。在金属类中有锰矿;非金属矿中有白泥、石英、长石、方解石、云母、石墨、冰州石等。建筑材料中有储量丰富的石材、砂、砾石及碎石;化工原料中有黑矾、胆矾和磷矿。野生药材主要有甘草、黄芩、山大黄、柴胡、防风、知母、生地、白头翁、芦根、白茅根、车钱子、麻黄、蒲公英等50余种.野生植物有柠条、沙棘等,还有天然草场128万亩。野生动物主要有狐狸、獾、兔、狼、黄鼠、鹰、啄木鸟等。 【概况】 1949年6月,清水河县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属绥远省萨拉齐县专署管辖。1954年归乌兰察布盟管辖。1995年底划归呼和浩特市。全县现辖2个镇、12个乡、126个行政村、831个自然村。总面积2 8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万亩;总人口132 224人,其中农业人口113 919人。 ②河名 黄河上游支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古代称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开城乡境内的黑刺沟脑,向北流经固原、海原、同心、中宁等县,在中卫的泉眼山西侧注入黄河,长303公里。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在固原地区境内流程180公里(直线),流域面积8499.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65亿立方米。受整个气候的影响,清水河流量越来越小,表现出干旱半干旱河流的特点。 历史上,清水河两岸台地是土著人生息繁衍和耕牧的地方;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相互融汇的地方;清水河谷地是古丝绸之路固原境内的一部分,也是萧关古道的的一部分;更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现在,清水河沿岸还有不少规模很大的古城遗址,是历代战争留在清水河两岸的缩影。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将清水河的走向、汇入的小支流、流经的地方等写得非常清楚。 近些年来,由于污染和干旱等原因,清水河已经开始变成一条臭水河,流量不断减小。 ③河名 山西省中阳县城东傍有一条南川河,史称清水河,犹如一条玉带,由南向北绕城而过,古为宁乡八景之一,美名其曰“川淄惊风”。昔人张天秩作《川淄惊风》描述清水河如下: 水德涧涵本静清, 冯夷偶触怒涛生。 光摇北极连天动, 势赴长河澈昼呜。 澎湃屡惊鸥鹭梦, 飞潜聊逐鸟鱼情。 有时众窍厉风止, 海不扬波大愧平。 上述诗意即是说,清水河源自县城南四十里泉子山,流经中阳,北汇三川河,转西入黄河,常时水流平缓,清澈见底,若遇山洪暴发,便惊涛汹涌,浊浪排空,其“川淄”之势惊人,“惊风”之感吓人。 ④清水河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的一条河流。它贯穿全市,把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全长109公里,流域总面积2380平方公里。发源于崇礼县,在市区南部清水河村西南方1.8公里处汇入洋河。由洋河流入官厅水库。 ⑤清水河街道办事处,是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三不管"地带--"插花地"问题,批准于2003年10月8日挂牌成立的办事处。清水河街道设党工委、办事处党政领导机构,是罗湖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辖区面积13.629平方公里,东起广深(布吉段)铁路线与东晓街道相连,西到北环路与福田区华富街道和梅林街道相接,南至泥岗路与笋岗街道和福田街道园岭街毗邻,北到特区管理线与龙岗区布吉街道接壤。辖区总人口13.5万人。办事处下辖梅园、坭岗、银湖、清水河、草埔西、玉龙、龙湖7个社区工作站。辖区有道路公司、三九制药、肉联厂、运发实业、特发华日等大型企业,有罗湖区最高学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管理规范、面积近两平方公里的清水河物流园区,有环境优美、风景怡人的银湖旅游景区。 清水河街道自成立以来,按照"大力夯实社区基础、建设平安清水河"的工作思路,以整治"插花地"玉龙村作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动辖区朝着平安、和谐、繁荣的方向发展。随着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清水河物流园区的全面改造,将为清水河辖区经济的腾飞打开广阔的空间,明天的清水河将会更繁荣、更绚丽!

『陆』 龙门位于中国哪个省

南充市龙门镇
龙门镇位于南充市东北部,嘉陵江东岸,属亚热带,温暖湿润低山丘陵地带。宋时建镇。距南充城区15公里,距南充火车东站1.5公里。为高坪十里工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四川省五大集镇之一。1995年被列为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镇幅员33.94平方公里,场镇面积3.8平方公里,大小街道32条,总长13000余米,其中最长的街道1500米,宽36米。辖14个行政,129个社,7个居民段,4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耕地面积17063亩。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5910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421万元,乡镇企业产值5068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578元。粮食总产量11980吨。劳务输出4180人,劳务输出收入2508万元。财政收入503.39万元。
农业坚持科学种田,调整产业结构。全镇七个村广柑高换改良50万株,种植商品蔬菜5000亩,其中:膜覆盖3000亩,建大小棚温室150亩,形成了龙门蔬菜批发市场;全镇有5个村制种玉米5100亩;1个村水稻制种602亩,均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全镇实现社社通公路,公路总长达58公里,其中:三级公路5公里;水上运输可上至广元,下达重庆;318国道贯穿全境,达成铁路过境18公里;开通程控电话2500门;实现了村村通直拨电话,缩短了与外界的距离。建成地面卫星电视接收塔3座,移动电话接收站1座,用户达11000余户;有线广播遍布全镇各村社,电视覆盖户数占92%,其中有彩电的户占20%。生活和工业用水来源于嘉陵江或地下取水,3个水厂的日供水量达15万吨;天燃气日供气量1.2万立方米。“鲤鱼跳龙门”雕塑与“太阳灯”、“天鹅灯”等造型各异的街灯,交相辉映,宽阔繁华的街道绿树成荫。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交警各队、刑侦中队、综治办等部门,为龙门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可靠保证。人行、建行、工行、农行、信用社、工商联商会储金会等6家金融单位为支援企业发展作后盾。100多家茶园(馆)清香四溢,生意兴隆;10多家歌舞厅乐声悠悠;国民大酒店以优良的环境,得到了市、区大型会议选址的垂青;占地800余亩的大岩山公园游人如织,复兴的云雾寺,香客不断。镇上各行各业月经营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上。逢场天,流动人口达15万人次,不是逢场天也在2万人次以上。
龙门镇党委、政府着重开发房地产业,一是出优惠政策;二是加速城镇配套及功能完善,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三是政府部门为其提供一条龙服务。1997年至2000年,四年间,新建营业及住宅面积1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万平方米,工业及生产性建筑12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创产值12500万元。房地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本地沙、石、砖、瓦以及水泥制品等地方性建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促进和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
全镇工业、农业、交通、通讯、乡镇企业、城镇建设、民营经济、文教卫生等发展迅速,现代化城镇格局已初步形成,周边10多个乡镇的干部、群众纷纷到镇落户,一些外来投资者纷纷前来经商办厂,兴办实体。南充棉纺厂、南充泰达化纤有限公司等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门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全镇有各类企业2051家,其中:中外合资及骨干企业31家。
安溪县龙门镇
安溪县龙门镇安溪县龙门镇位于风光旖旎的晋江溪畔,与厦门特区毗邻,面积156.33平方公里,山地15.6万亩,耕地2.7万亩,现辖31个行政村,人中6.5万人。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是革命老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龙门镇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抓好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企业发展重点,以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证,有力地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4.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250元。展望未来,前程似锦。龙门镇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镇情,奋力拼搏,扎实推进新一轮创业。龙门镇位于安溪县南部的东岭峰北麓,东邻南安县翔云乡,南连同安县汀溪镇,西与虎邱镇、大坪乡交界,北和官桥镇接壤。地处东经118°05′,北纬24°57′,面积156.33平方公里。
龙门之名因山而得。明嘉靖《安溪县志》载:“龙门山,在依仁里,山势若崖,两石夹峙如门,古龙门驿以此得名”。当地族谱亦有如下记述:“层岩迭嶂,山势险要,崖岩直抵溪底,深百尺,通往小道,必经两岩夹峙之间,隙缝处如门。”其地圩场,亦称龙门圩。
安溪置县之初,龙门属归善乡依仁里,从宋至元、明、清龙门仍属依仁里。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依仁里属依新区;1940年6月,改为第一区龙榜镇,8月改属龙门、官榜两个乡镇;1945年,恢复龙榜镇,下辖仙地、溪内、湖山、金狮、榜头、山美、榜寨、美卿、寮山、龙山、龙门、桂瑶12个保。
建国初期,龙榜镇属龙城区,不久改属第二区,1952年7月改为第六区,同年9月改属官桥区,1958年2月撤区改设龙门乡,1958年9月并入官桥人民公社,1961年8月划为龙门、湖山、仙地、桂瑶、榜头、寮山六个小公社,隶属官桥区。1965年撤区,六个小公社并为龙门公社,1984年改为龙门乡,1991年改为龙门镇至今。现下辖山头、美顶、美内、美卿、榜寨、寮山、龙门、龙山、龙美、翠坑、桂瑶、桂林、观山、湖山、炙坑、溪坂、溪内、溪瑶、仙地、仙东、仙西、仙凤、金狮、洋坑、和平、白芸、榜头、大生、山美、后坂、光孝31个村。
绵阳市龙门镇
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地处涪江上游,距绵阳机场15公里,四川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108国道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且有被誉为""西南杨浦大桥""的互通式立交桥座落场镇,九寨沟环线的绵江一级公路纵贯南北,距宝成铁路复线一级货站绵阳火车站6公里,是绵阳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川物资的重要集散的和中转站。交通、通讯、商贸较为发达,镇内坝丘相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OC,雨量充沛 ,年均降雨量987毫米,日照充足,无霜期272天,涪江、长滩河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建镇于1998年6月,镇内种、养殖业比较发达,是绵阳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奶牛养殖基地、涪城区农村能源沼气建设试点镇。全镇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2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1.2万人,幅员面积23.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万亩。
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与全镇人民一道,发扬""团结务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振新龙门""的龙门精神,坚持走特色发展的路子,使全镇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场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2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10元。乡镇企业发展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翻了一番,集镇面积扩大了3倍,场镇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呈现出园林式场镇的格局。镇上先后荣获绵阳市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绵阳市近郊工作先进乡镇等殊誉。
龙门阵
村民曾实摆了这样一个龙门阵:几年前,我听说养奶牛能赚到钱,就贷款借钱加上10多年的积蓄近40万元,一下子从内蒙买回了34头奶牛修圈饲养,每天产出千斤鲜奶,收入千把元。我盘算着,这样下来一年就是30多万啦。乡亲们看到有搞头,也跟着养起了40多头。哪晓得人算不如天算。1999年秋天,全镇80多头奶牛突发牛瘟病,奶是不能卖了,上头传下令来,龙门镇的奶牛得全部枪杀深埋。我一辈子都忘不了11月22日那个日子,那天正是我34岁生日,我那34头连同乡亲们的40多头白花奶牛牵到了村外的荒野中,听到那“啪啪啪”的枪声传来呀,我简直就是万箭穿心,一家人抱头痛哭:“血本无归呀,这阎王债变牛作马也还不起哟……”
曾实说着落下泪来,继而又破涕为笑说:就在我一家人痛苦万分的时候,市委书记杨海清来了,区、乡、村连同畜牧部门的干部来了,千言万语安慰我,他们说,他们有责任,防疫体系没跟上。于是市委书记发话,区上领导拍板,贴息农贷加上区镇补助5.5万元,鼓励我再干。我是思前想后,斗胆又买了34头奶牛来喂。书记镇长带头,镇上拨出专款请畜牧师成立了奶牛协会,从奶牛引进、饲养、防疫、治病到牛奶市场联系,干部们不知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心,现在我们龙门镇的奶牛已发展到了上千头。我也发展到了76头,一天一吨奶,收入2000块,两年多,我不仅还清欠债还当真发起财来了。想到绝处逢生中干部的恩德,我不知多少次备上礼物到干部家去谢恩,可没有一次不是原物带回;也不知多少次想设宴请干部表表心意,也没有一次请客是成了功的。镇党委书记姜国林一次次给我说:“曾实呀,你开初的失败责任有我们的份,扶你和乡亲们起来同样是我们干部的责任,谈啥子谢嘛!”开初,我听着,后来就怄气了:“难道我家的饭有毒哇!”话语间,曾实脸上真真透出怨气来。
说到龙门镇的干部,小桥村村民王明珍摆的龙门阵也颇有意思。“我们这个社都在这半坡地上,又缺水,过去只能种些红苕、玉米、麦子吃。乡亲们就在房前屋后栽了好多的柑桔、橙子、桃李等果树,开头那几年,还能卖到钱。后来,果子味道不行了,挑到城里打堆堆也卖不脱,人呢,还是穷。我们这里景色好,春夏天花果好看得很,香得没法;秋天呢,果子黄金色的,也好看,就是没得人摘。嘿,镇上干部有眼光。前几年他们来,叫我们搞农家乐,说这里景色好,城里人肯定喜欢。我说城里人大鱼大肉都吃不完,还到乡下来吃粗茶淡饭?干部说就是要粗茶淡饭。干部们还专门蹲点给资金补贴,一家一户地规划喊搞,我们半信半疑地搞起来。嗨!城里人当真就来了,春天看花,秋天里摘果子耍,土鸡土鸭红苕芋子啥都吃,打牌、喝茶一天两顿饭一个人收20元现钱。就这样子,二三年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新楼房。”王明珍说,为了感谢干部指点,乡亲们商量好了,干部来吃饭不要钱,算是感谢,可这么几年了,硬是一回也没感谢到。那回镇上姜书记一家来,我坚决不收钱,衣兜都扯烂了,他还是把钱给了我。我有点气,就说,姜书记你二天莫来了!他走远了,丢回来一句话:肯定还要来……
摆起龙门镇的龙门阵来,硬是就像和尚敲木鱼,多多多。诸如贫困户建房干部跑城里买旧砖瓦旧木料呀;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又在公路上安路灯,免得农民赶早市卖菜掉水沟呀;开文体运动会搞抓鸡抓鸭扛粮食比赛给村民寻开心啦……
阳春河口镇龙门乡
龙门乡,位于广东省阳春市河口镇,是解放革命老区,邻靠鹅嶂岭自然保护区,电资源丰富
有实际地名意义的龙门
移民后重建的龙门村浙江丽水云和县的龙门,原称汤候门,风光旖旎的江滨村寨,南宋宰相汤思退(117—1164)府邸。然而,历史注定了这里会发生一段故事,并改变这里的地名。
龙门的景色
八百里瓯江浩浩荡荡,汤候门村就坐落在瓯江中段风景秀丽的江边。和所有的村落一样,它的文明沿着水系在传播,河流是文明的脉络。清代诗人胡行之有《船过龙门》为证:“风雨晴阴一日俱,黄梅时节听啼鸪,沿途不尽天然景,溪外青山山外阴。” 进步的文明,向来都伴随着自私、可笑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在一个无法考证的日子里,一位龙泉新任知县乘舟逆溪而上,来到一地,只见青山绿水,稻花飘香,江帆点点,仿佛人入画中,不禁心喜。然而,烦恼顷刻而至,一个峡谷横在眼前,江流急喘,逆水行舟,难上加难。向岸上打听,方知此地为汤候门之砻空滩。急难之余,只得上岸请村民拉纤,然而,正值农忙时节,村民有心推辞,知县恼怒。村民问大爷何处任职,知县道:“我乃堂堂七品龙泉新任知县”,众人大笑说:“此地为云和地界,叫汤候门村,你管不了我们。”于是,大伙一哄而散。知县气得脸色铁青,说“你们等着瞧吧!”乃步行而上。知县上任不久,千方百计地讨好知府、御史等,并奏章说:“汤候门,乃龙泉之门户,赴县必经之道,然现属云和县边远难治之处,当划归龙泉。”尔后,汤候门乃划归龙泉管辖,并更名为龙门,取“龙泉门户”之意,又把龙泉王庄的外半村、际头村、上坑村、丁村划给云和县管辖。因龙门四周之地皆云和,又有“飞来之地”之说。
直至民国三十三年,云和县长潘一尘看到“飞地”妨碍政令执行,弊端极多。如:应征壮丁逃至龙门,云和县就无法直接抓捕,须函请龙泉县政府协捕,而文到龙泉,壮丁早已逃之夭夭;云和禁杀耕牛,而杀牛者只要将牛牵入龙门既无所顾忌。乃呈文浙江省政府说:“龙门四周之地皆云和,是旧时私怨造成的插花地。”后经省民政厅查明,龙门仍划归云和县管辖。
旧时,龙门确为龙泉之地。《汤候门夏氏宗谱》云:昔村在龙泉县东120里,自治区域,名为龙泉县龙门乡,砻空寨扼其水口。纱帽岩据其上游,山脉发自鹿角尖,住屋朝于方山岭,村旁有狮、凤、虎、龟四山并两寨,双桥、柳河、河沟八景为村中胜迹。我少时在家中看到的许多农业税单、屠宰税单等,都盖着龙泉县政府的方型大印。
今天,原有龙门村古朴的木屋、幽长的石板道,都已随电站的建成而湮灭,只有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还在民间口口相传。(选自《乡土云和》,作者:黄育盛)
陕西省韩城市古代称
韩城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夏、商属雍州,《书·禹贡》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域”的记录。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
有关的年代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为秦穆公所灭,今韩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韩城县志》载:“韩,候、伯之国也”。
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万于韩原。《博物志》载:“韩,武子采邑”。武子后,献子厥从封姓为韩氏,当时,晋占有河西之地与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与晋惠公夷战于韩,秦败晋,虏其君,晋献河西地。周顷王二年春(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
战国时,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属魏。周威列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占秦繁庞。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少梁属魏。周显王七年(前362年),秦败魏于少梁,俘魏相公孙痤,攻取魏繁庞城。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秦与魏战元里(在今大荔县境内),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
秦灭六国,夏阳属内史地。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先后分封三王,董翳被封为翟王,领陕西北部地区。八月,刘邦入关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内史郡之一部分为左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夏阳属之。
新莽时,改夏阳为冀亭,属列尉大夫治。
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国都东迁,西京三辅(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不变,冀亭又复名夏阳,仍属左冯翊。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明帝永平二年(59),合阳并入夏阳。
三国时期,魏国雄居中原,夏阳属魏雍州冯翊郡,晋仍因之。后属华山郡。
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上郡治所由肤施(今延安)迁居夏阳避羌乱。七年(351),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夏阳属之。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阳属华州华山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隶同州武乡郡。宇文觉废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阳并入合阳。
隋开皇十八年(598),夏阳自合阳分出,重新设县,以古韩国改名韩城,属冯翊郡。

『柒』 山西夏天最值得去的10个景点,每个都是民间的皇宫,堪比皇家园林

天官王府是明王朝重臣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它涵盖了我国现存并仍然能够居住使用的元、明、清、民国历朝建筑,被专家誉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它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刑、户、吏三部尚书王国光的住宅,王国光曾经辅佐明朝达四十年之久,也是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

天官王府现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有四十余处,涵盖了居住、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从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到明清两代留存官居宅,再到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在这里无不具备。

山西省沁水县城西南方向25公里土沃乡境内。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后人曾在山西沁水县境内的“柳氏民居”聚居数百年。

有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晋南小村落,近年来却频频出现在世人眼前,这就是晋城沁水柳氏民居。西文兴古村落里的柳氏村民,自被证实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脉后裔后,就引起各界轰动,它为中国柳宗元研究填补了空白,也则为传承柳宗元文化提供了真切可依的实证。

柳氏民居内的中宪第,此院落大门门楼与司马第有一样的超凡气势与恢弘气派,但不及其奢华讲究。“耕读书香”匾额高悬过楼斗拱下,过楼二楼有木楼台,院内人可从此向外眺望。与其他院落不同的是这个院落似乎是西文兴村柳氏后人的教育中心—私塾所在地。

柳氏民居就其建筑规模、艺术、工艺质量、建造技术来看,建造工艺水平极高,布局结构精巧,砖木结构十分坚固。从门、窗、过亭、檐头、勾檐、浮雕等方面来看,其观赏、研究的价值大于乔家大院,且保存下来的文物之多、之好在山西省少见。

在山西省晋城市以北20公里泽州县太行山上,有一座拥有2600多年的 历史 古镇——大阳古镇,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明清古镇。大阳镇古称阳阿, 历史 悠久,人文璀璨。 历史 上曾是"秦皇置县,汉主封侯,西晋设郡"之治所,先后为县、为侯国、为郡的治所长达800余年。

大阳古镇是我国著名的仕官之乡, 历史 上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有史可查的官员就有150多位。当地有“三斗三升芝麻官,有官不到大阳夸”的民谚广为流传。明清时期大阳的经济发展到鼎盛,文化事业也突飞猛进,科甲昌达,俊才辈出。

刚到古镇,就已经感受到了古镇的热闹,古镇城楼上镌刻着四个遒劲有力的四个楷体字“古阳阿县”,来来往往的游客在城楼间穿梭,城楼下特色小吃的香味更让游客蠢蠢欲动。

其中有执掌六部的尚书级高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官员,更有武状元张大经晋东南一枝独秀,更有一个巷子,九位进士的奇景,所以指示牌上官帽标志之多,也就不足为奇了。大阳古镇众多的双插花楼也暗合了官帽的造型。

大阳镇因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漫步古镇中,城池寨堡、官居商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吸引着八方来客。

介休张壁古堡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从堡北向下俯视,左、中、右各有一条深沟向下延伸。堡南则有三条向外通道,堡西为窑湾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

《爸爸去哪儿》陈小春儿子Jasper、吴尊女儿neinei和儿子max,杜江儿子嗯哼,刘恺宏女儿泡芙,还有邓伦带着素人小孩,齐聚有着"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称的张壁古堡。

满世界听说晋中的大院,但还很少有人听说过张壁村这样的古堡式村落这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师陈志华在《中国古村落张壁村》一书中提到的。现在,这里已是国内外游客,特别是建筑专家关注的热点。

以军事堡垒形式而建立起来的古堡内部构造特殊,宅院大门全部向内,外墙高度不一互相掩护遮挡。如无人带路,走入其中迷路难免。而更考验游人"认路能力"的是神秘的"地下迷宫"

有人说,太行山有最危险的村庄郭亮村,而山西的宁武县有最傲娇的村庄——悬空村;太行山有最惊人的挂壁公路,而宁武有挂壁公路的袖珍版——悬崖栈道;恒山有闻名世界的寺庙悬空寺,而宁武也有悬空寺的民间版。这些个比喻说的可真是形象。

山西, 历史 文化浓厚,自然风景迷人,一直关注山西的一些特色 旅游 景点,这里寺庙众多,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座或大或小的寺庙,村民都能娓娓道来其相关神仙般传说或者有 历史 根据的哪皇哪朝曾经来过。

管涔山深处,浓密葱茏的林海之中,有三个古老神奇的悬空村: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均属宁武县涔山乡,三村相距很近分别都建在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远处眺望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

至今,这里的山村居民仍然犹如古代一样,将其居室院落构筑在高距地面百余米处的悬崖半山之上,互相来往的道路也依然采用悬崖栈道。当地将这些具有典型古风特色的居民尊称为"天上人家"或"栈道人家",这里的居民仍然保持着一种睡火炕、点油灯、走栈道的古老风情民俗。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 历史 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

利用这一建筑奇葩开辟的晋商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展示晋商文化的博物馆。通过7大系列、25个展室,揭示了晋商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奥秘,展示了晋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而渠氏家族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之一,在祁县城内有十几个大院,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渠家十七世有著名的三大财主:田喜财主(渠源潮)、旺财主(渠源浈)、金财主(渠源淦)。

清朝乾隆年间,因赈济灾民有功,乾隆赐匾载籍之光。

200年前,这里是全中国票号和茶庄的总部和结算中心,被称为中国版的华尔街

2006年,渠家大院和渠家长裕川茶庄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6月,其所在的晋商老街被命名为第三批中国 历史 文化名街。

青灰的斑驳里仿佛可见 历史 的厚重和沧桑,岁月的年轮都刻画在充满担当力量的城砖里。拾级而上,这片土地彰显出古城特有的美丽。

威武的将士守卫着城池,面容中都流露出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图为南门迎薰门

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门西边还有一个小南门构成了平遥城墙的七道城门,城门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城门的多少城的规模形制、行政等级和商业、交通的情况是决定城门数量的决定性要素。四道城门是一般县城的规模。即在四面墙的正中各开一道。迎薰门广场上萧瑟的树,配合绵延到深处的城墙不由得让人感觉到一种苍凉和悲壮。

平遥城墙多出的城门,与行政等级关系不大,是因为交通情况特此设置。平遥城墙座北朝南,但南北交通的孔道却从东西方向横穿了古城。其一在地理位置上,东西方向位置极重要,其二,自明清两代以来,平遥县一直是山西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金融业的发祥地,众多富豪巨贾多云集于此。商业、贸易的吞吐量是周边县城望尘莫及的。作家余秋雨曾盛赞“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中心不在省会太原,而在晋中的平、祁、太三县,其在尤以平遥为最”。平遥城墙在东西孔道各设二座城门从这两个原因来看便不难理解了。

时常听山西本地的同学说,榆次老城 历史 悠久,文化深厚, 旅游 资源独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以及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合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

资料介绍,榆次是山西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太原的南大门,素有并南重镇之称。早在战国时期,史书就有了榆次城郭的记载。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 历史 。这座“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两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的老城一直较完整地保留到20世纪40年代。

这里建筑气势雄伟,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构造精巧,是一处优秀的以古建艺术为载体的中国城市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和民居文化的集结地。其地理位置独特,是晋商 旅游 黄金线路的起点。

晋祠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最早的皇家祠堂。在这里面供奉着我们三晋人文始祖,三晋文化从这里面发源。三千多年的 历史 走下来,浸染了三晋大地,孕育出灿烂的三晋文化。

晋祠公园其实是一个古建筑群,里面建于不同年代的建筑有很多。虽然和南方的园林相比,晋祠可能少了些秀美,和北京紫禁城相比,又少了些壮观,但能在山西这块平原之上建成一个几乎全貌被树木遮盖又独具建筑风格的园林,那在古代也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晋祠现已成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这里殿宇、亭台、楼阁、小桥、古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驰名中外。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距离市中心25公里,是蜚声中外的风景名胜区,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国的宗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序列完整的孤例。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朝开国皇帝武王的次子叔虞而建。

在太原市东山郝庄的高冈上,有一座永祚寺,寺院内屹立着两座高塔,相距不到50米,相映成趣,构成双塔凌霄奇观,因而永祚寺俗称双塔寺。两塔并非皇家所建,并非同时所建,并非福登一人所建,两塔并存的景观,也并非建设者的初衷。

永祚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坐南向北,与一般的寺庙正好相反;二是砖结构建筑极富特色,殿宇不用一钉一木,是明代典型的无梁式建筑;三是双塔对峙景观,其余地方少有;四是始于明代的牡丹种植,是一处牡丹观赏胜地。

双塔位于双塔寺最高之处,都在双塔寺东南方位,虽都被称为宣文塔,但其实一座塔叫舍利塔,一座塔叫文峰塔。两塔相距60米左右,平面都为八边形结构,高约54.7米。塔身为砖石结构,外表饰以精美的砖雕斗拱,上承辉煌的玻璃飞檐。

永祚寺双塔,两塔犹如一对孪生姊妹,相映成趣,一个是先建的文峰塔,一个是后建的舍利塔,双塔巍峨俊秀,是我国双塔之最。登临双塔可将龙城尽收眼底,而且其中一座属于风水塔,专为弥补晋阳文脉之不足而建,意义非凡。

『捌』 请问河北邢台威县历史。

威县历史悠久,相传大禹之父鲧曾在此筑堤防洪、拯救众生,现存有“鲧堤”遗址,威县曾为元朝威州州治所在地,“威”字源于宋代天威军曾驻扎威州所辖区域,寓意“威武”。夏禹之前,境内已有人群渔猎稼穑,繁衍生息,其建置历代多变。

西汉后期,汉平帝封宗亲刘如意为广宗王,置广宗国,威县地属之,东汉初置经县,属安平国;隋初,在经县废址置经城县,后分置府城县,属贝州;唐朝初年,于宗城县置宗州,宗城县、经城县、府城县属宗州。

宋初,宗城、经城二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1073年降经城县为镇,并入宗城县,威县境为大名府宗城地;元太宗六年,宗城县并入洺水县,仍属洺州。1247年,洺水县遥隶邢洺路威州。

元中统三年(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威州属之,后改属广平路;民国初年,沿袭清制,威县仍属广平府。

1945年6月,威县解放,临清、冠县、邱县、南宫、曲周、鸡泽等县在境内的“插花地”亦划归威县,属冀南行署四专区;1949年8月,冀南第四专区与太行第一专区合并为邢台专区,威县属之;1993年7月至今,威县属河北省邢台市。

(8)山西插花地扩展阅读

交通优势

威县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地带,位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黄金十字路口”,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均在威县4小时交通半径之内。

威县交通四通八达,大广高速(广州-大庆)、106国道(北京-广州)纵穿南北,青银高速(青岛-银川)、东吕高速(山东东营-山西吕梁)、340国道(山东东营-陕西子长)横贯东西,京广高铁、京广铁路、京九铁路、邯黄铁路、京港澳高速四周环抱,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玖』 秦政之三河经验(上)

秦政之三河经验(上)

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大约一半以上发生在秦与三晋之间。在秦始皇灭六国之前,秦与魏赵韩之间的混战,大致是一个西部诸侯征服中部地区的过程。主要的战场就是三河之地。

河东、河内、河外(河南),在先秦两汉时统称“三河”。后来汉王刘邦联合诸侯讨伐项羽,攻占西楚之都彭城。刘邦在战前发布的檄文有一句:“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原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这个“三河士”,就是指河东、河内、河外三地的军士。

三河之地,再加上隶属于秦国内史地区的河西地(秦孝公心心念念要夺回的地盘),差不多辐射了整个黄河中游流域,也是广义中原的一部分。河东本为晋国腹心,后来成为魏国迁都大梁前的首都圈,再后来成为秦国的河东郡。河内夹在太行山与黄河之间,魏、韩、赵各控制其中一片,插花地多,情况复杂。河外之地后来属于秦国的三川郡,被秦国吞并之前,是两周之地+韩国的三川郡。

许多关于早期中国文明的考古遗址,就在三河的范围之内。这里在春秋战国乃至西汉时,相当于全天下的腹胸,连接华夏文明各大版块的枢纽。过了三河之地往东,就是一马平川的华北、黄淮平原,往西就是关陇秦地。豫西通道与晋南豫北通道两大交通线,注意,是包含水陆运输的交通线,基本上都处于三河控制范围内。三河的地盘其实不算特别大,但文明底蕴极其深厚,农工商百业兴旺,到战国时代人口蓬勃发展后,变得地狭人众。

莫要小看【地狭人众】四个字。这意味着人地矛盾突出,容易产生向四面八方输出力量的动力。战国时期,魏国率先变法,组建中原三晋同盟一起胖揍齐、楚、秦、中山、燕等边陲之国,跟这个不无关系。经济发达,有钱打仗;人口繁多,有兵打仗;学术发达,有人才储备搞事。是以魏国率先称霸诸侯,韩赵也跟着沾光不少。直到三晋反目成仇,东方的齐国与西方的秦国双双崛起,才遏制住这个势头。特别是变法后的秦国,不仅夺回了河西之地,饮马于黄河,还瞄上了三河之地,为此征战百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发动河西之战大破魏师。秦惠文王用张仪之计得到剩余的河西地与上郡十五县。黄河以西尽归秦,河东、河外失去了屏障,从此变成了秦国与魏韩两国冲突的前沿。严格来说,此时的秦国强是强,钱粮还不够富,地盘还不够广,人口还不够多(这一点要记住)。疆域仅有内史地区+上郡+汉中盆地(南郑)+没设郡的陇西,有西北而无西南。对魏韩的军事优势是有的,但综合国力尚未形成优势。这对秦国将来治理三河地区的策略有直接影响。

秦惠文王前元十三年,张仪带兵攻取了魏国的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一带)。想当年,惠文王他爸秦孝公刚即位不久就出兵包围过这座矗立在函谷关附近的城池。但秦孝公没打下来,也没条件打下来。那时候连华山与函谷关都在魏国西河郡的手中,陕县这个飞地可以奇袭但没法占领。张仪出兵的时候,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可以依托函谷关出拳。魏人张仪拔陕县之后,把当地的魏国吏民全部迁出来,让魏国接收。迁进来的秦人从此成为陕县的主体人群。

对于这件事,有的史家评价秦国高层当时还没意识到争夺人口的重要性。恐怕不是这个原因。嬴秦一族奋斗成为诸侯的经历,本身就是个不断吸收西戎民与周余民的过程。拿下河西、上郡之后也容纳了当地的故魏民。对争夺人口的重要性岂能不知?

但是,秦魏争河西近百年,积怨深,而且商鞅变法完成没多久,秦民少而魏民多。陕县这个地方,既是函谷关的门户,也是挺进河外之地(韩国三川郡)的重要进军基地。军事意义过于重大,必须确保绝对的控制。于是秦国就用了置换人口的策略,来治理这里。无论是吸引山东士人的秦国求贤令,还是吸引三晋失地农民的徕民政策,都不会让秦国高层对【新民】的信任程度整体超过【故秦民】。(【新民】不断转化为【故秦民】,【新地】转化为【故地】,也是秦并天下的历史进程。)

回过头看,这一步还是很必要的。后来合纵联军多次攻打函谷关,但没有再攻占陕县的纪录。陕县与函谷关要塞互为犄角。秦得陕县的七年后,山东列国第一次合纵攻秦。函谷关挡在前头,陕县威胁着侧后,五国联军不得不分兵监视陕县。而联军撤退时,陕县秦军与杀出函谷关的秦军主力打个配合,敌军就免不了大把人头落地。

不久之后,因为司马错的计谋,秦国把战略重心转到了大西南,灭巴蜀二国,得楚汉中六百里。秦武王上台时,才把东争三河作为战略重心。秦武王选择河外为主攻方向,目标是吞韩国的三川郡,征服洛阳盆地以西的河外之地。核心任务是攻取韩国重镇宜阳。

宜阳,在当时是个大县,名为县实为郡。号称有十万材士(可理解为全城的战争动员能力),“上党、南阳积之久矣”(韩国上党郡与河内地盘运来的粮草)。韩国总体上包括郑地(新政首都圈)、上党郡、部分河内地(不确定是否设郡)、三川郡(河外)这几个板块。宜阳相当于韩国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体量。所以,这一仗的规模其实蛮大了。

宜阳之战打了五个多月,甘茂指挥得不是很好。秦军最后赢了,斩首韩军六万,还北渡黄河,攻占了河东的韩国武遂(大致今山西垣曲县南部一带),但自身损失恐怕也不算小。同一时间,楚怀王派兵北上救韩,实际上观望。楚军最后跟疲惫的秦军达成互不进攻协议,转头攻占了韩国在河外的第二大重镇——新城。楚国一度把新城升格为新城郡。楚怀王这一次赚了一笔,把楚国的势力伸入了伊洛地区。秦楚两国赚了,韩国三川郡被瓜分。

秦国得到宜阳后不久,秦武王举鼎受伤后来不治身亡,秦昭王上位,其母宣太后摄政,王舅魏冉主持中央工作。镇守宜阳的秦将,是宣太后的族人向寿。秦国至此得到了半个河外之地,主要是拿着洛河流域,毗邻洛阳盆地的周王室、西周君、东周君。伊河流域的新城被楚国控制着,后来还成为秦联韩攻楚的一个劫材。

接下来,秦国在河东的蒲阪跟魏国打仗,争夺河东的黄河渡口。但因为国际形势变化,秦国没有持续向河东输出,而是重新在河外跟诸侯交战。从结果来看,秦国若是不能拿下整个河外之地,函谷关总是要被对手敲门,没法专心攻打河东地区(当时魏国已经迁都大梁)。

孟尝君率领齐韩魏联军攻打函谷关三年,河外之地受到很大的破坏。秦昭王割地求和,但韩国没能收复宜阳,魏国也没有拿下陕县。这场战争实际上给魏韩两国带来的利益,不足以弥补此前的损失。当时谁也不知道,更大的破坏,将在三国联军退兵后发生。而且,整个三河地区的战争形势,将发生根本转变。因为那个破坏列国平衡的人物即将登场。

『拾』 太行山在山西哪里 太行山哪里好玩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 ( 国家森林公园 ) ,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距山西省太原市250 公里,距河南省郑州市 280 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 300 公里,旅游区占地面积 93 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 74.9% 。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叼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最为奇异的自然风光。

太行山大峡谷是峰的"海洋",是石的国度,是洞的世界,是水的宝庄,是植物生长的园地,是动物生栖的天堂。风景区风光旖旎,景色奇异,汇集太行风采于奇峰涧壑之中,林海悬崖、山石、清泉、瀑布、溶洞、庙宇、传说,有虚有实,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共有景观 400 余处,景点 44 个。
太行山大峡谷不仅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人文景观也光彩照人。这里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孔子回车、二仙真人的故事源远流长,曹操北上太行留下的千古悲吟《苦寒行》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流芳百世,史迹犹存,特别是坐落在紫团山西南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泽宫,是保存完好的典型道教建筑,始建于唐代,占地 6900 平方米,有牌坊戏楼、三进院大殿、梳妆楼、钟鼓楼、插花楼、望河楼等,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工艺精美,殿内壁画、彩绘内容翔实,故事性强,雕石画坊精美典雅?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艺尤欣赏价值。是接受古建筑风格和艺术教育的理想之地。

热点内容
盆栽油甘 发布:2025-09-23 18:56:54 浏览:738
开红色茶花 发布:2025-09-23 18:45:40 浏览:751
张饭郎休丁香 发布:2025-09-23 18:41:14 浏览:982
给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布:2025-09-23 18:39:49 浏览:781
聚酯梅花垫 发布:2025-09-23 18:39:40 浏览:684
采茶花鼓代 发布:2025-09-23 18:39:08 浏览:22
黧蒴锥花语 发布:2025-09-23 18:34:08 浏览:512
五月天1丁香 发布:2025-09-23 18:22:38 浏览:470
爱心绿植动态壁纸 发布:2025-09-23 18:08:44 浏览:16
怎么抠花卉 发布:2025-09-23 17:59:17 浏览: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