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粉彩画
Ⅰ 五彩、粉彩和广彩的区别
五彩是黄、青、白、红和黑色,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在明清两代得到发明和发展。主色调有红、黄、绿、蓝、黑、紫。
粉彩,一种绘画颜料,通常制成笔型,所以又称“粉彩笔”或“色粉画笔”,有时为了与油粉彩区别,又称为干粉彩。
粉彩始创于1919年,主要用于绘制粉画,有很强的覆盖性,色彩明快,颜色种类繁多,在任何粗糙的表面(素描纸,黑板,石头,猫脸等等)都可绘制,笔触类似油画,作画方法类似水彩画先薄后厚,先浅后淡,上色辅助工具是纸擦笔,手指,海绵等。在台湾,oil pastels习惯上称之为粉蜡笔,制成圆柱细条状,最常见品牌如:雄狮.飞龙牌.SKB,是幼儿常用的绘画工具,叠色效果佳;而soft/hard pastels习惯上称之为软式/硬式粉彩;制成长方柱条状,硬式粉彩条可直接在纸上作画,描绘线条轮廓,软式粉彩条粉末较细致,刮取色料用手或其他工具涂抹开来叠色作画。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制而成的汉族传统工艺品。
广彩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为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广彩的全称是“广州织金彩瓷。广彩的生产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广州工匠借西方传入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又把这种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为著名的珐琅彩,这是广州彩瓷的萌芽。
Ⅱ 画粉彩画的注意事项
你的“粉彩”指水粉还是指类似彩铅的“粉笔”画?
水粉的话,画法步骤与水彩有很大区别呦!水彩因为是透明的,通常先淡后深,逐步加深,不太容易改。水粉倒过来,先画深色部分,然后逐渐用加粉的亮色“提”出来。用画纸上的颜色层薄厚来形容的话,水彩暗处厚(叠加效果),而水粉亮处厚(遮盖效果)。
水粉最基本的技巧要注意干湿结合(与水彩有相近的地方),干画法结实分明,湿画法衔接自然……水太多了都会把底色反起来,还会出水迹,应该注意。
铅笔式的粉彩画,研究不多,主要是注意颜色的混合、笔触的排列等。对于造型能力较差,笔触不是很“帅”的初学者,首先要学会用指尖或纸卷(头部削尖)涂抹,造成相近颜色的混合效果,因为毕竟粉笔只有几十种,无法预先调色,只能在画纸上涂匀……有点像素描的技法。
其他我也说不上什么太多的,可以在书店找些范画,分析一下人家是怎么画的。
Ⅲ 如何辨别民国粉彩
粉彩瓷和浅绛彩瓷都是釉上彩瓷,不同的是: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入铅粉,让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浅绛彩不用,它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没有。
粉彩摸上去突出感强,尤其是雍正乾隆的粉彩,用料多,显得又粉又厚。浅绛的突出感极弱。清末民初时期的浅绛彩多加入了文人画的风格,而粉彩则是沿用青花的绘画风格。从磨损程度而言,浅绛彩更易受磨损,往往脱彩严重。人物或者花鸟都到了看不清的地步。粉彩由于彩料较厚,相对较易保存完好。
(3)花卉粉彩画扩展阅读
粉彩始创于1919年,主要用于绘制粉画,有很强的覆盖性,色彩明快,颜色种类繁多,在任何粗糙的表面(素描纸,黑板,石头,猫脸等等)都可绘制,笔触类似油画,作画方法类似水彩画先薄后厚,先浅后淡,上色辅助工具是纸擦笔,手指,海绵等。
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Ⅳ 什么叫粉彩,它与五彩、斗彩又有什么区别
粉彩也叫“软彩”,之所以将其称为“软彩”,为的是与硬彩或称之为古彩的“五彩”相区别。粉彩与五彩、斗彩瓷一样,属于彩色瓷中的釉上彩瓷,但又与五彩、斗彩有所区别。粉彩的发明改变了我国以五彩、斗彩为主流的彩色瓷,基本上都是单线平抹或者色彩平涂的手法来处理画面,很少采用绘画的手法来装饰的局面。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艺术瓷厂生产“福寿牌”粉彩瓷获国家金奖。景德镇市宝瓷林公司秉着“传承千年瓷文化,精制现代瓷珍品”的企业精神和“精选精制,重品重器”的核心理念,严格规范制作工艺的所有环节,始终以顾客需求为先,以瓷器品质为上,公司生产的粉彩瓷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而且扒花还配有保质销售业务。
Ⅳ 浅绛彩和粉彩怎样区别 求实图解
一、填色方式不同
1、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入铅粉,让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啦。
2、浅绛彩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一般没有。
二、突出感不同
1、粉彩一般摸上去突出感强,尤其是雍正乾隆的粉彩,用料多,显得又粉又厚。
2、浅绛的突出感极弱。
三、绘画风格不同
1、清末民初时期的浅绛彩多加入了文人画的风格。
2、粉彩则是沿用青花的绘画风格。
三、保存难度不同
1、浅绛彩更易受磨损,往往脱彩严重,人物或者花鸟都到了看不清的地步。
2、粉彩由于彩料较厚,相对较易保存完好。
浅绛彩:
(5)花卉粉彩画扩展阅读
浅绛彩瓷是一种瓷器彩饰品种。“浅绛”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它是中国元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山水绘画技法,浅绛彩瓷则是清代晚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彩瓷新品种。它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纹饰,再染以淡赭、草绿、淡蓝等颜色,经低温烧成的釉上彩瓷。题材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卉等。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
Ⅵ 怎样画好粉彩
基本技法: 点彩法:用粉彩的一端在纸上轻击以形成彩色圆点。 混色法:在一块上色区域的边上,再涂上另外一种颜色,然后用手指或纸头把颜色混在一起并涂平。 预混色法:画在纸上之前,可在调色板上混合颜料。 层涂法:上好底色,然后选择另外一种颜色,用粉彩的粗头把第二种颜色涂在底色上。 另外一种方法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用酒精溶解粉彩,然后用画笔把混合色刷在底色上,这种技法产生更透明的效果。 分层法:用粉彩上色后,用手指或面巾涂抹颜色。酒精和松节油也可用于产生分层效果。 粉彩技法运用: 刮除法(用具:画刀、针、梳子、黏土具)通过刮去平涂的不同的粉彩色,可以产生一种简明而独特的效果。如果最后一层颜色是深色,效果更明显。试着用画刀、针、梳子等不同的工具刮出底色。涂的颜色越多,刮后显露的色彩越丰富。 厚涂法(用具:调色板、画刀)使用柔软的粉彩,可以产生类似油画的厚涂效果。 制作柔和的粉彩肌理:紧贴画纸反复擦拭粉彩,很快形成黏土状。用画刀或手指蘸上这种油彩作画。厚涂技法也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法完成,即把粉彩用力挤压在纸上,在表面涂上一层厚厚的颜色。 技法上是不绝对的,没什么画可以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去画. 但有几点应该要注意: 1.用比较粗糙的纸画,可以用色粉纸,素描纸效果画上去回很不明显,但各种效果的追求是不同,用的技法也不同. 2.用些小技巧,也是不绝对的,自己也能想出一些. 3.重要的是要有好的造型基础和色彩基础才能画出好的东西,技法是人发明的,也是可以改进的,但灵感却不是人人有的.
麻烦采纳,谢谢!
Ⅶ 什么是粉彩画
色粉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用石粉研磨成的颜料在洞穴中画他们熟悉的动物、劳作等场景,留下了许多神秘而久远的视觉记忆。到了中世纪时期画家们就有用色粉块来作画的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荷尔拜因等)用矿粉制成的色粉画笔来画他们的创作稿和习作,不过这时的色粉画大都是单色的,类似素描,色彩比较单一。到了十七世纪,色粉画由于众多画家的实践,逐渐从单色发展到多色,并运用色彩的关系来处理画面。
而后,由于色粉画的材料日趋完备、技法亦臻成熟,色粉画作为独立画种的地位在这一时期被确立,并迅速传遍欧洲。十八世纪,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画家(如布歇、夏尔丹、柯特、罗萨巴、卡丽埃拉等)运用色粉来表现肖像画和风俗画等,色粉画的运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使得这一时期的色粉画空前繁荣。十九世纪色粉画在欧、美等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印象派绘画的兴起,色粉作为色彩画的一种形式更受人们的关注。德加、威雅尔、卡萨特等大师把色粉画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画种,推向艺术的高峰,并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如《浴女》、《明星》、《镜前》等。
色粉画在西方传统深厚,与油画、水彩画等画种地位相当,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盖朗基罗,到十九、二十世纪的德拉克洛瓦、米勒、马奈、雷诺阿、德加、卡萨特等大师都留下过很多经典粉画作品。
19世纪法国德加的粉画《蓝衣舞者》色粉画从效果来看,它兼有油画和水彩的艺术效果,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塑造和晕染方面有独到之处,且色彩变化丰富、绚丽、典雅,它最宜表现变幻细腻的物体,如:人体的肌肤、水果等。色彩常给人以清新之感。从材料来看,它不需借助油、水等媒体来调色,它可以直接作画,如同铅笔运用方便;它的调色只需色粉之间互相搓合即可得到理想的色彩。色粉以矿物质色料为主要原料,所以色彩稳定性好,明亮饱和,经久不褪色,如吉多雷尼(1575—1642)用色粉画的画,至今尚存,色彩如新。
色粉画表现力强,它的色相非常鲜艳与饱和。有的还有些荧光的效果,闪闪发亮,这是其它颜料中所少有的。所以色粉画的效果很特殊,颜色既可以画得很强烈,又可以画得特别的“糯”与柔和。
粉画比油画要轻便,也不像水粉、水彩那样有一个水份干湿衔接的问题。所以它不受时间和水分的限制 ,既不用调色油,也不要计算水份,简易便捷,十分省事.
[编辑本段]色粉画的相关事宜
⊙色粉画(粉画、粉笔画):用特制的干颜料笔,直接在粉画纸上干绘,是一门独立的绘画形式。许多画家在画素描时喜欢用少量的色粉笔来增添艺术效果,其画,仍可称为素描。色粉画的固定,必须用特制的油性定画液。也可用透明玻璃(纸)来保护画面。
⊙由于色粉颜料性质较为松软,勾轮廓稿时最好用炭笔(条),不宜用石墨笔勾绘,用纸方面,最好使用本身具有细小颗粒状的纸张,以便颜料可以更好地附着画面上。
⊙色粉笔颜料是干且不透明的,较浅的颜色可以直接覆盖在较深的颜色上,而不必将深颜色破坏掉。在深色上着浅色可造成一种直观的色彩对比效果,甚而纸张本身的颜色也可以同画面上色彩融为一体。
⊙笔触和纹理:色粉笔的线条是干的,因此这种线条能适应各种质地的纸张。这种干性材料,像其它素描工具一样,要依据纸张的质地。一张有纹理的纸允许色粉笔覆盖其纹理凸处,而纸孔只能用更多的色粉笔条或通过擦笔或手揉擦色粉来填满。纸张的纹理决定绘画的纹理。
⊙纸的颜色对色粉画很重要,因为这一技法的特点之一就是亮调子覆盖暗色背景的能力。
⊙用手指、布调和色彩:布、纸制擦笔和手指都可以用做调和色粉笔的工具。布主要用于调和总体色调,而总体色调中的具体变化则多用手指,因为用手指刻画形体时更为方便。用手指调和色彩时,力的轻重可以自己掌握。用力较轻,底层的颜色就不会跑到表层上来。用手指调和还可以控制所调和的范围,不至于弄脏周围的颜色。
[编辑本段]色粉画的绘图工具
1 笔:普通粉笔是用石膏粉做的,颜色颗粒太粗,色彩也太灰。而粉画笔是特制的,是以矿物质颜料加入少量的胶压制而成。它很少添加填料,因此原料较贵。但色泽纯正,因为是用粉画笔的原色作画,不同于其他画种所用的颜色可以事先进行调配后再加使用,所以就要求笔的色相越多越好,但也不是绝对的,有很多情况也是在画的过程中加以调合,才产生了粉画笔所没有,而表现对象又需要的颜色。这是对色相不足的一种补救的办法,而这就是技巧。
粉画笔分软和硬的两种。一般以质地柔软者为佳。对于习惯以线造型的作者比较适合使用硬笔。它也可以画细小的地方。画大的地方,可以把笔折断了横着画,画小的地方怎么办呢?只要在画的时候认准了一个方向画,不久笔就会出现棱角,就可以画细的地方了。
画素描的炭精棒,有棕色与黑色的,如果比较软,也可以用。有一种被称为叫“索斯”的素描干性材料,色相有棕,绿褐,熟褐等,因为色彩很沉着,画起来很便利。
2 纸:一般的粉画是画在纸上的。当然也有画在布上的。这种纸是特制的。苏州有专门做的这种纸,它是在比较硬的卡纸上附着着一层金刚砂,湖南衡阳也有人用竹子的锯沫做的。台湾画家一般用的都是法国的康松纸,价格比较贵,有压制的纹理,但是纸基比较光滑,不适宜反复加工。湖南纸,因为基底比较软,不伤粉笔。
纸也可以自己做,只要在卡纸上先用水粉画颜料做一个自己需要的色彩,然后涂上乳胶,用筛子(800目到1000目,即每平方厘米有800到1000个小眼)把金刚砂均匀的落到纸上,干了以后,把多余的沙掸去就可以用了。
粉画多数利用一定的底色,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节省成本,而且可以统一色调。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效果。许多时候可以留出一些纸的本色,而不必把画面全部涂满。保留一点习作的趣味,反而虚实相生事半功倍。
一般来说,选用纹理均匀,软硬适度,纸基较厚,比较平整的为佳。
纸的粗细也有些讲究,
细纸比较柔和,比较适合画速写性的画,着色也很容易,轻轻几笔就上去了,干净利落,格调明快,别具一格。细纸的缺点是不能反复修改,画的次数多了会把纸的颗粒“腻死”,再加就加不上,看起来也不“爽”。
粗纸可以多次修改,适合多层次的画法,它可以反复修改而不会因画过一,二层纹理后就已经腻死,而无法继续作画。这时候,就要用油画笔把原来的粉刷去,或者用可塑橡皮把多余的粉吸去一些,如果还不行,那就要在原来画坏的地方,涂上乳胶,再撒上一些金刚砂,干了以后就又可以再画了。
粉画纸一般以灰绿,棕色,灰蓝,乳黄等中间色或偏灰的亮色作底色,这个特点,给作者提供了充分利用底色,并能较快地统一画面色调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粉画作者应该把选择色泽冷暖,纹理粗细作为整个构思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考虑。
3 修改工具:画失败的地方,可以用普通橡皮,可塑橡皮以及油画笔把粉去掉。但是,最好尽量少用,以免损伤纸的纹理。
大片面积的色彩希望它均匀柔和,可以用布或者手去擦。纸笔与油画笔也可以用来将色粉揉进纸纹中去,以免用手擦会损伤皮肤。也可以用软海绵拖鞋的后跟,切割一小块代替手擦。
[编辑本段]色粉画的作画方法
1.直接画法:就像大师德加的方法,直接用笔,以点,线,面进行并置,颜色不加混合与覆盖。 这一画法,速度快,有激情,画面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能发挥粉画色相丰富,用准确的线条和色块来塑造对象的特点。直接画法,一般层次较少,粉沫也较薄,留下的笔触生动清晰。要求作者下笔准确,有一定的力度,手腕要有弹性,能灵活的用笔。这是这种画法的关键。这样的画法,既可以画快速,简练的画,也可以画得很细致,很深入。纸质以细的为好。
2.多层画法:就是非一次性完成。而用多次重叠的方法来完成。这种技法往往用来搞创作。这样的方法,表现力极强,色调的过渡也非常微妙。画面能收到浑厚,凝重,沉着,耐看的艺术效果。
多层画法先要有比较严格的轮廓造型基础,然后铺色,与画油画,水粉画一样,也是先深后淡。欲暖先冷,欲冷先暖。逐步加亮色调,这样色彩才会有透明感。我有时候,为了不断的深入,在适当的时候,就喷一层固定液,以巩固其基础,保留画面的颗粒状,再继续作画。这个画法,纸张以较粗的为好。
可以利用笔的轻重,在前面的颜色基础上,进行部分的覆盖。有时候还可以轻轻的用笔,让它露出一部分的纸的底色,由于底下是粗的颗粒,所以会有一种种很好看的机理效果。
3.揉擦:画非常光滑的物体,适当的运用揉擦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人体上就用了一些揉擦的办法,可以使皮肤的质感十分细腻光滑。某些微妙的色彩,如果画得太明显,也只需轻轻一揉,立刻可以搞定,还显得有半透明的感觉。比画油画的加工方便多了。但是,这种方法必须重视结构的表现,不然会像吹鼓的气球。造型软弱无力,纸的纹理也易被腻死。因此要因画制宜。而且也不适宜用得过多,太多了会显得太甜腻与俗气。
通常3种方法同时应用于一幅画中,则画面就会丰富多彩,充满韵味。有时候,还可以在局部加些水彩,水粉画颜色,以节约粉笔。粉画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色彩基本正确,一般是不会脏的。但是如果加的次数太多,或者是在淡色上加了深色,也会发腻,发灰,发粉。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笔力的轻重能在纸上产生出明度,色度的变化来,这是一种非常富有表现力的手法。由于粉画不需要事先调色,而且常在有底色的纸上作画,因此,粉画笔的原色,加上透出来的底色,实际上在视觉上已经产生了色彩的调合。尤其是经过揉擦的部分,色彩的调合更加丰富。每个画种有自己的特点,粉画自然也有自己特殊的魅力,如果把粉画画的完全像国画,或者油画,那也没有意思,就像是用钢琴去模仿敲锣打鼓一样,学得越像越失败。
4.喷胶固定,装框:现在多数粉画家不喷胶,如果要喷,画要平放,喷嘴要离开得远一些。画完后应该装在玻璃镜框里。“西画不装框,好象将军在澡堂”。但是不能用有机玻璃,因为那有静电,粉会被吸附上去。而且有机玻璃不能擦,一擦就会毛。
[编辑本段]色粉画的前景未来
虽然色粉画有其久远的历史,有着光辉的历程,但在我国,大部分人对它还很陌生。过去艺术界人士大都把它归入小画种,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国内艺术市场中,色粉画扮演着“丑小鸭”的角色,偶有拍品出现也是一些老艺术家们的手稿、小品,总体上没形成气候。然而,色粉画在欧美国家却普遍受大众的喜爱,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来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可以预见色粉画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纵观我国百年现代艺术的发展,从中不难发现,大多从事西洋绘画研究的艺术家们,除了他们的创作之外,都有过粉笔画作的经历,有些画家终身追求、爱不释手。我国油画家颜文梁先生的色粉画作品《厨房一角》成为其代表作载入史册。从艺术品市场角度来看,现代画家的色粉画,拍卖都有不俗的表现,新生代画家也有很好的业绩。随着人们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多元化,色粉画由于自身的诸多优势,将成为收藏的新宠,升值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Ⅷ “粉彩”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在《陶雅》中有这样的记载“康熙彩硬,雍正彩软,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约软彩也。”它说得很清楚,把彩里添上了粉,使它的红变成了淡红,有了过度,使它的绿变成淡绿,也有了过度,这就是粉彩的一个功效,它实际上是在五彩的颜料里加了一种叫玻璃白的物质,使它的彩呈现了过渡的颜色。
Ⅸ 粉彩和五彩的区别正确的是
粉彩和五彩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技法、颜料用法和色彩。
1、技法不同。
五彩是单线平涂,粉彩是没骨画法。
2、颜料用法不同。
粉彩除袭用五彩瓷者外,还创造了几种颜料,胭脂红、羌红、洋绿、洋黄、洋白等。和粉彩相比,五彩瓷颜色单调,红是红,绿是绿,很少有层次感。
3、色彩。
粉彩的色彩柔和,丰富,画法生动细腻,画工往往比较精致。五彩瓷的色彩比较硬朗,颜色不丰富,在大红大绿,在单调近似与刻板的模式中却有着中华古典的美。
五彩瓷:
(9)花卉粉彩画扩展阅读: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红鸟牡丹富贵罐是其风格的经典之作。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
网络-粉彩
网络-五彩
Ⅹ 粉彩与洋彩的区别
简单的说,五彩硬,粉彩软,珐琅彩油。工艺角度分,五彩强烈,粉彩柔和(其中加玻璃白釉所致)珐琅彩靓丽。
粉彩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影响创制的新彩瓷品种,因在釉上加彩,故属釉上彩品类。其特点是改变了五彩的生硬色调,先填一层"玻璃白",再以所需的色料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可以分别明暗,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柔和而俊雅,故又称软彩。粉彩是五彩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清代瓷器上才中的一个新成就。它创始于康熙时的景德镇窑,盛行于雍正。乾隆时仍有很大发展,品种更为增多,花纹趋于繁缛。
粉彩瓷器与五彩瓷器的区别:一是技法上,五彩是单线平涂,粉彩是没骨画法;二是颜料用法,粉彩除袭用古彩者外,还创造了几种颜料,胭脂红、豇豆红红、洋绿、洋黄、洋白等。康熙五彩碗画面配合紧凑得体,花卉草虫画得生动自然,比较明五彩更显艳丽动人,但和雍正粉彩笔筒相比,五彩碗颜色单调,红是大红,绿是大绿,很少有层次感;雍正粉彩笔筒画面则柔和淡雅,因粉彩料中掺有铅粉并加施玻璃白,施彩厚,花纹凸起,层次分明,有立体感,明显优于五彩,这也是粉彩长盛不衰的原因。
珐琅彩是根据外国油画技法清三代新配置的特殊材料,用于御制器物,民窑无。此类瓷器直到民国才为大众所知,所以市面见到的珐琅彩不是真品就是现代仿制。而无其他。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
洋彩。顾名思义,从"洋彩"的"洋"字上,便知其与西洋有关。清代曾为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