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茼麻花花语

茼麻花花语

发布时间: 2022-09-06 07:14:09

① 请问这个是什么植物

苘麻
苘麻(学名: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是一年生亚灌木草本,茎枝被柔毛。叶圆心形,边缘具细圆锯齿,两面均密被星状柔毛;叶柄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柔毛;花萼杯状,裂片卵形;花黄色,花瓣倒卵形。蒴果半球形,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花期7-8月。
生长管理
麻苗出土后。苗高5厘米左右时应进行第1次间苗,拔出过高、过细、生长不良或有病虫害的植株。植株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2次间苗即定苗,定苗株距6-10厘米。间苗时间与苘麻苗期中耕次数的多少对茼麻植株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结合第1次间苗,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定苗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苗高5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3次中耕 。
苘麻生长期间共追肥2-3次,定苗后茎秆进入迅速生长期。通过施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苘麻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施足追肥,每公顷追肥用硫酸铵225-375kg。还要酌量施草木灰和过磷酸钙。株高40-50厘米时,每公顷追施标准氮肥300-375kg,钾肥75-150kg,沟施于行间。在多施基肥配合施用翠姆追肥的情况下,苘麻产量能显著增加,水涝地区应在雨季前早施追肥。苘麻麻叶应任其自然脱落,否则会降低纤维产量。
夏旱缺雨时要及时灌水。涝洼地要做好排涝工作,多风地区要注意培土,以防止麻株被风吹倒或碰伤折断。

② 苘麻、蒺藜、狗尾巴草

一、苘麻[qingma]

小时候房前屋后的零星地鸡刨地,种庄稼是不行的,不等露头就被散养的鸡给刨了,刚刚出苗就让鸡给咄了。真没好办法,要么队里派人看着,要么就种上苘麻,鸡不食之。

初夏的时候就长一小人高了。我们一些男孩子光着屁股钻到里面,嘻嘻哈哈玩的不亦说乎,也不嫌刺猬。肚子若是觉着饿了就摘几个未开花的苘麻骨朵,剥开外衣露出黄色蕾泡馍填到嘴里,鲜润黏黏,嫩的苘馒头也能充饥。只是胞衣多绒毛小刺,吃多了舌尖发麻。

苘麻成熟后,用镰刀割下,捆成腰粗大小一捆一捆的,放在池塘里连在一起像是放竹排,上面用重物压着致全部浸没水中,趁着伏天高温沤着,待表皮腐烂捞出剥下绵白纤维,冲洗干净晾晒,可用来做绳索麻袋。这些绿色环保可降解的苘麻纤维,慢慢地被塑料化纤所取代,因此大片区域种植随着八十年代土地承包悄然落幕,偶尔还能在一些湿地荷塘废墟处见到零散的几株,都是低矮多杈野生的。

二、蒺藜[jili]

小时候常听说书人讲马陵古战场。就在我们村南有座山叫马陵山,向南绵延数百里。在这大山的峡谷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即“马陵之战”。 齐国军师孙膑利用魏国大将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减灶诱敌,设伏将其聚歼。

据传庞涓和孙膑师出同门,因嫉妒孙膑的才能,庞恐其贤于己,遂将孙膑诓至魏国设计诬陷,刮去他的膝盖骨致残。孙膑在魏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装疯卖傻麻痹庞涓的戒备,最终逃回齐国官拜军师。君子复仇,十年不晚,故而有了后来的伏击马陵。

庞涓战败后,自刎而死,无人为其殓葬,狗咬狼拽,碎骨散落,经风吹日晒,化作民间传说的蒺藜,祸害无辜百姓。那时也没有其它的宣传工具,全凭说书的一张嘴,庞涓的德行固然可憎,但不至于如此恨之入骨。就像今天发生的某件缺德事,有人就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泄说,传死他!

记得小时候,越是没有鞋穿,可偏偏处处是荆棘,田埂地头路边草丛横直蔓延大蒺藜,稍不留神就扎了手扎了脚,现在想想都浑身颤抖酥麻。

现在生活变好了,也不用赤脚走路了,也不用割草喂猪喂牛了,也不用顶着烈日挥汗如雨锄地了,忽然察觉原来那些放射状大株蒺藜不见了,还能是农药化肥除草剂的功劳?

三、狗尾巴草

花语:1.暗恋

偷偷的暗恋着你,就是对喜欢的人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就这样悄没声儿的陪伴着。

花语:2.坚韧

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可生长的更好,寓意着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像狗尾巴草一样,不要轻易的放弃。

我非常赞赏狗尾巴草的坚韧品格,虽然不怎么华贵,但是也不气馁自卑。有一丁点缝隙它就钻进去,生根发芽占领之。你若真得生气了一把把把它薅掉,它也没有一丁点儿脾气。反正它有的是时间,等你累了松懈了,它又悄没声儿的汹涌崛起。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张扬的必摧之,弱不禁风的不争不抢的反而能寻得一席之地,只要想远离繁华的闹市。

苘麻与耕牛是千年农耕文明的功臣,一旦退出就意味着时代的变迁,那一曲曲凄婉悠扬,高亢奔放的劳动号子在夜空里回旋激荡;而蒺藜既是一个使坏者,又是一个受害者,真得应验了那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后又闻之,因种类各异,沙白蒺藜之果实具有滋补固精,养肝明目的功效。

功能与主治:

肝肾不足,腰膝酸痛,遗精早泄,遗尿尿频,头昏目暗,耳鸣眩晕,白带过多。详见《中药大辞典》。

在我看来,还是狗尾巴草最懂人的心性,做人如做草一般,温和谦卑,悄无声息,趁他人卧榻避暑之际,它早已风靡全球根植营盘连砖缝都不放弃。

③ 这是什么花

  • 蔓性风铃花

    蔓性风铃花(拉丁学名:Abutilon megapotamicum),别名悬风铃花,为常绿蔓生植物,其枝蔓柔软,绿叶心形婆娑。花朵奇特,花生于叶腋,具长梗,下垂,萼片心形,红色,花瓣闭合,由花萼中吐出,花蕊棕色,伸出花瓣,形似风铃,姿态娇俏,色彩鲜艳,迎风摇曳,动感飘逸,明丽而可爱,可谓“一朵风铃绿叶间,飘飘然间露芳颜”。

  • 别名:蔓性风铃花、红萼苘麻、灯笼风铃、红心吐金、垂枝风铃花、灯笼风铃、灯笼扶桑、风铃扶桑、巴西茼麻、红萼苘麻、蔓性风铃草等。

  • 中文学名

  • 蔓性风铃花

  • 拉丁学名

  • Abutilon megapotamicum

  • 别称

  • 蔓性风铃花、红萼苘麻、灯笼风铃、红心吐金、垂枝风铃花等

  • 植物界

  • 锦葵科

  • 苘麻属

  • 分布区域

  • 原产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中国有分布

  • 目录

  • 1形态特征

  • 2生长环境

  • 3分布范围

  • 4栽培技术

  • 形态特征

    编辑

    悬风铃花

    蔓性风铃花(6张)

  • 常绿软木质藤蔓状灌木。枝条纤幼细长,分枝很多,很适合作为吊盆栽种观赏。叶互生,有细长叶柄。叶绿色,长5~10厘米,心形,叶端尖,叶缘有钝锯齿,有时分裂。花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下垂。花萼红色,约2.5厘米长,半套着大约4厘米长的花瓣。花瓣5瓣,黄色。花蕊深棕色,伸出花瓣约1.3厘米长。花冠状如风铃,又似红心吐金。全年都可开花。
  • 此种是蔓性风铃花〔Abutilon megapotamicum〕与金铃花〔Abutilon pictum〕杂交种,《中国植物名录(CNPC)》没有收录。

    生长环境

    编辑

④ 这花就像是红灯笼一样倒挂在枝条上,满树都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花,哪位大神知道请告知一下,谢谢!

蔓性风铃花抄(拉丁学名:Abutilon megapotamicum),别名悬风铃花,为常绿蔓生植物,其枝蔓柔软,绿叶心形婆娑。花朵奇特,花生于叶腋,具长梗,下垂,萼片心形,红色,花瓣闭合,由花萼中吐出,花蕊棕色,伸出花瓣,形似风铃,姿态娇俏,色彩鲜艳,迎风摇曳,动感飘逸,明丽而可爱,可谓“一朵风铃绿叶间,飘飘然间露芳颜”。
别名:蔓性风铃花、红萼苘麻、灯笼风铃、红心吐金、垂枝风铃花、灯笼风铃、灯笼扶桑、风铃扶桑、巴西茼麻、红萼苘麻、蔓性风铃草等。

⑤ 橘黄色的花有什么

蝴蝶花:沉思、请想念我
、快乐、无条件的爱、相信就是幸福锦葵科的茼麻:珍贵纯洁;内心热诚杜鹃科的牛皮杜鹃:爱的喜悦百合科的亚洲百合:为了纪念圣玛母玛利亚,自古以来圣母就被基督教视为清纯的象征,因此它的花语——
高贵中的纯洁。太阳花:热情与活力,隐藏的爱
菊花: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
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
瓜叶菊:快乐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纯情
万寿菊:友情
矢车菊:纤细、优雅
麦杆菊: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鳞托菊:永远的爱因为橘黄色的花送人的并不多,所以,除了特别花色外,菊花里橘色的比较多

⑥ 曼陀罗、向日葵、牵牛花、大豆和苘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曼陀罗花

其名是梵语的译音,其意是"悦意花",别名风茄儿、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等。茄科,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直立.曼陀罗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及寒湿脚气,还可作麻药。

科属:茄科、曼佗罗属

花期:四季开花

花色:白、红、淡蓝、紫色

极品:紫花曼佗罗、重瓣曼佗罗、北洋金花

观赏诀窍:色雅(如绿、紫)、瓣重、朵大、气香

药性:镇痛麻醉、止咳平喘

鉴别特征:茎直立,高1~2m。叶宽卵形,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裂片三角形,脉上有疏短柔毛。花萼筒状,有5棱角,长4~5cm;花冠漏斗状,长6~10cm,上部白色或紫色;花药长3~4mm。蒴果直立,卵球形,长3~4cm,表面生有坚硬的针刺,成熟后4瓣裂。种子黑色。

生物学特征:一年生草本,在低纬度地区可长成亚灌木。生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花期6~10月,果期7~11月。种子繁殖。

原产地:墨西哥;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广泛引种和归化。

分布与生境:广布于全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产。常生于村边、路边、草地。

中国分布现状:全国各地区栽培和归化。

引入扩散和问题:明朝末期作为药用植物引入中国,《本草纲目》(1593年)记载。为旱地、果园和苗圃杂草,或入侵林缘、路旁和草地。全株含生物碱,对人、家畜、鱼类和鸟类有强烈的毒性,其中果实和种子毒性较大。

用途:叶,花,种子入药具有镇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种子油可制作肥皂和参合油漆用。

其他名称:醉心花、狗核桃、醉仙桃、疯茄儿、南洋金花、山茄子、凤茄花。

毒性:有毒。

有毒部位:全草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

有毒成分:主要含东莨菪碱、莨菪碱,其次有阿托品、阿朴阿托品(apoatropine)、降阿托品、曼陀罗素(daturine)、惕各酰莨菪碱(tigloidine)、曼陀罗碱、茵芋碱、 2,6-二惕莨菪碱(2,6-dihydroxyhoscyamine)、红古豆碱和7-羟基-3,6-二惕各酰氧托院。总生物碱含量开花末期最高,到种子成熟时迅速下降。从种子还分出血球凝集素。

关于曼陀罗中毒的报导较多,一般在食后半小时,最快2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中毒剂量因毒性进入途径、年龄及健康状况而异。成人食果三枚即可中毒;儿童较敏感,只要成人的十分之一,不超过一个,种子3~4粒即可中毒,多为急性突然发病。儿童中毒尚有嗜睡现象。外敷曼略罗叶也能引起急性全身性中毒,症状与口服相同,出现症状时间较口服者为快。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亦称葵花。菊科,向日葵属。1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子。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向日葵花语的含义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的向日葵是俄罗斯的国花。这向往光明之花,给人带来美好的希望。传说古代有一位农夫女儿名叫明姑,被后娘百般凌辱虐待。一次惹怒了后娘,夜里熟睡之际被后娘挖掉了眼睛。明姑破门出逃,不久死去,死后坟上开着一盘鲜丽的黄花,终日面向阳光,它就是向日葵。向日葵表示明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之意,这传说激励人们痛恨暴力、黑暗,追求光明。

sunflower 向日葵,朝阳花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因其花常朝着太阳而得名。英语称之为sunflower却不是因为它的这一特性,而是因为它的黄花开似太阳的缘故,虽然sunflower也多少带着“向日”的含义。sunflower一词是16世纪到17世纪从拉丁语flos solis借译过来的。向日葵的法语和意大利语名称tournesol,girasol同汉语名称一样,也是基于“向日”这一特性来命名的。美国德克萨斯因盛产向日葵有Sunflower State的别称。

形态特征

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两季为主。花期可达两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阳以外,她的花朵明亮大方,适合观赏摆饰,她的种子更具经济价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爱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向日葵的品种可分为〃一般观赏用〃品种或〃食用〃品种,一般观赏用品种特征为植株较矮小,通常不超过半公尺,因此适合栽种於盆栽中;食用品种则植株较为高大,种於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长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长相当迅速,通常种植约两个月即可开花,其花型有单瓣、重瓣或单花、多花之分,花期相当长久可达两周以上。

牵牛花
[学名]:Pharhiris nil qianniuhua

[科名]:旋花科

[原产地]:亚洲热带、我国南部

[用途]:盆栽、花坛、攀藤。

[特性]:1、2年缠绕草本、高可3米。品种多,蓝、绯红、桃红、紫、紫或斑愉混合色,花瓣边缘的变化很多。

[栽培要点]:发芽适温:20-25℃ 播种期:春、夏;生长适温:22-34℃ 开花期:夏、秋

育苗:先将种子浸温水4-6小时或用硫酸处理,播种后覆土约1公分,保持土壤温湿,5-6天后发芽,本叶二枚可移植,株距30公分。

栽植:选择排水良好的培养土,给于充分日照和通风良好的环境,生育期盆土表面略干时需灌水,半个月施稀液肥一次,氮肥不宜太多,以免茎叶过于茂盛。盆栽需设支柱撑着。

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体被毛。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常为3裂,先端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被柔毛。秋季开花,花序腋生,有1~3朵花,也有单生于叶腋的,萼片5,花冠蓝紫色渐变淡紫色或粉红色,漏斗状,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3室,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种子卵状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黄色,被褐色短绒毛。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供观赏。种子为常用中药,黑色者为“黑丑”,米黄色者为“白丑”。含树脂苷、色素、脂肪油、有机酸等成分。入药多用黑丑,具泻水利尿之功效,主治水肿腹胀、大小便不利等症。

大豆
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中国古名菽。常称黄豆、黑豆、黑皮青豆、青仁乌豆。小粒类型在中国南方称泥豆、马料豆,在东北称秣食豆等。

起源与进化 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大多认为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的。

分布 世界主产国和出国是美国、 巴西和阿根廷,巴拉圭、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前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国有少量生产。主要进口国是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中国主产区在松辽平原中北部和三江平原、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黑龙江省的产量居全国首位。

分类 栽培大豆以按生育期分类为主。中国将北纬22°~50°地区内的有代表性的品种,按其生育期长短,以10天为一级,从最早熟到最晚熟分为12级。中国还对6000多种大豆分为:①北方春大豆区,②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③长江流域夏大豆区,④秋大豆区等。各型内按种皮色、按当地的实际生长日数和种粒大、中、小等分为不同的群。各群再按有限、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灰毛或棕毛、紫花或白花等~3种性状,分成不同类型。

形态和特性 大豆的根有主、侧根之分,可入土1.5米深,呈钟罩状根系。在地表至20厘米左右的土中根部生有根瘤,根瘤菌可供大豆需氮量的1/3~1/2。主茎高60~100厘米,15~24个节,豆荚着生于节上,多节大豆常高产。无限结荚习性适应肥水较差的条件种植。有限结荚习性适于肥水较好地区种植。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则介乎于二者之间(见图)。大豆叶为三出复叶。花蝶形。荚果呈黄、黑、褐色,弯镰形或直葫芦形。大豆为短日照作物,品种间对短日照的敏感性差别大。需充足阳光,要求氮、磷、钾养分较多。大豆种子吸水量达到5%时才能萌芽,播种时土壤水分必须充分,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60%。

大豆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6.2~6.8的土壤。宜适期早播,条播为主。需肥较多,需氮量比同产量水平的禾谷类多4~5倍。结荚期注意适时灌溉和排涝。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有些地区仍采用纯系育种法。回交法对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效果良好。中国大豆育种以品种间杂交为主要方法。采用系谱法选育后代。

苘麻
(《唐本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

【植物形态】苘麻,又名:白麻(《纲目》),青麻、野苎麻、八角乌、孔麻。
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达3~4米。茎直立,具软毛。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密生柔毛;叶柄长8~18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8~2.5厘米,粗壮;花萼绿色,下部呈管状,上部5裂,裂片圆卵形,先端尖锐;花瓣5;黄色,较萼稍长,瓣上具明显脉纹;雄蕊简甚短;心皮15~20,长1~1.5厘米,顶端平截,轮状排列,密被软毛,各心皮有扩展、被毛的长芒2枚。蒴果成熟后裂开;种子肾形、褐色,具微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常见于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分布全国各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芸香甙0.2%。

【性味】《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苦,平。"

【功用主治】①《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解毒,祛风。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捣敷。

【选方】治痈疽肿毒:苘麻鲜叶和蜜捣敷。如漫肿无头者,取鲜叶和红糖捣敷,内服子实一枚,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⑦ 橘黄色的花有哪些

蝴蝶花:沉思、请想念我 、快乐、无条件的爱、相信就是幸福锦葵科的茼麻:珍贵纯洁;内心热诚杜鹃科的牛皮杜鹃:爱的喜悦百合科的亚洲百合:为了纪念圣玛母玛利亚,自古以来圣母就被基督教视为清纯的象征,因此它的花语—— 高贵中的纯洁。太阳花:热情与活力,隐藏的爱
菊花: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
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
瓜叶菊:快乐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纯情
万寿菊:友情
矢车菊:纤细、优雅
麦杆菊: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鳞托菊:永远的爱因为橘黄色的花送人的并不多,所以,除了特别花色外,菊花里橘色的比较多

⑧ 凤仙花的资料

拉丁语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英文名字 :Garden Balsam,Rose Balsam
中文别名 : 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芰芰草(区别于“芨芨草”)、
假桃花、小桃红(因为重瓣花的和碧桃花很像),指甲草
科属分类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杜鹃花目 Ericales
科: 风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属: 风仙花属 Impatiens
种: 水仙花种 Impatiens balsamina
花语:别碰我,源于它的英文别名Touch me not,因为它的籽荚遭轻轻一碰就会打开,花籽会喷洒出去。
植物概述
一年生直立肉质草本,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原产中国,印度和缅甸。
形态特征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上部分枝,有柔毛或近于光滑。叶互生,阔或狭披针形,长达10厘米左右,顶端渐尖,边缘有锐齿,基部楔形;叶柄附近有几对腺体。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花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蒴果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弹裂为5个旋卷的果瓣;种子多数,球形,黑色,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习性特征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凤仙花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
生长季节每天应浇水一次,炎热的夏季每天应浇水2次,雨天注意排水,总之不要使盆土干燥或积水。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繁殖
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
用种子繁殖。3—9月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移栽不择时间。 生长期在4—9月份,种子播入盆中后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即发芽长叶。
长到8cm左右时,每盆保留1—3株。
长到20—30厘米时摘心,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株形丰满。
5片叶以后,每隔半个月施一次腐熟稀薄人粪尿等,孕蕾前后施一次磷肥及草木灰。
花开后剪去花蒂,不使其结籽,则花开得更加繁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两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 凤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一层薄土,注意遮荫, 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
也可以在温室里培养发芽,但在固定种植在外面以前,必须先在夜间实行坚苗。
凤仙花育苗技术
种子撒播在培养土上,轻加覆土约0.3公分,5-6天后发芽,真叶3-4片即可定植于花盆或花坛,株距30公分。
[编辑本段]【病害防治】
一、凤仙花白粉病
a.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7月份以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随后,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粒点,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呈黑褐色。
b.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内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
c.防治方法:
1.栽植不过密,适当通风,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将病叶、病株清除,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
2.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二、凤仙花褐斑病
凤仙花褐斑病又称风仙花叶斑病,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
a.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
b.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c.防治方法
1·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凤仙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2·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三、凤仙花立枯病
a.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
b.传播途径:
1·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
2·在田间,主要靠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
c.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编辑本段]【用途及作用】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种子为解毒药,有通经、催产、祛痰、消积块的功效,孕妇忌服;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捣碎后,可染指甲,染甲数次以后可以根治灰指甲。种子含皂苷、脂肪油、甾醇、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挥发油。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
供观赏,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指甲花,在印度、中东等地称为HENAA海娜,其本身带有天然红棕色素,中东人很早就种植这种植物,用它的汁液来染指甲和修饰自己。据记载,埃及艳后就是利用指甲花来染头发的。著名的印度身体彩绘,也是用它来染色的。
[编辑本段]【指甲花染发法】
很多中老年人为染发烦恼,不染吧,太显老,染吧又怕染发剂致癌。现在你不用烦恼了,有一种纯天然、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的植物染发法,而且染出来的效果还是时尚的红棕色。
材料:海娜粉(指甲花粉,药房可以买到)、适量蜂蜜、1个生鸡蛋、橄榄油
红棕色效果染发步骤:
第1步将热茶水、适量蜂蜜、1个鸡蛋,加入海娜粉,搅拌均匀,最好放一点橄榄油.
第2步用水湿润一下干净的头发. 第3步短发用40克左右,长发用80克左右,根据自己头发的长度和厚度酌情增减.
第4步用梳子把混合好的膏均匀涂抹在头发上.
第5步用塑料浴帽或塑料袋包好头发,外面最好裹上毛巾,4~6个小时以后用温水洗净。
[编辑本段]【染指甲的方法】
凤仙花具有很强的抑制真菌的作用,同时它颜色艳丽;用它来染指甲既能治疗灰指甲、甲沟炎,又是纯天然、对指甲无任何伤害的方法。用它来染指甲在中国也有很长的历史。
材料:凤仙花瓣(大红色、紫红的最好,粉红、白色的颜色不够深),茼麻(也可用其他叶子,或塑料袋),线绳,明矾或盐(不建议用明矾,对身体有害)。
步骤:
1,将花瓣放入适量食盐后,捣烂。
2、取适量敷于指甲盖,以盖住指甲盖为准。
3、用叶子包住,并缠好。其他指头同样方法。
注意:如一次效果不理想可再重复一次,捣好的花瓣可以放入冰箱保存,不影响下次使用。染一次最少要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最好晚上包,早上就全染红了。染好后,指甲的周围部分也会被染红,多洗几次手,3-5天即可恢复正常颜色。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 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2)凤仙花含有促癌物质!促癌物质不直接挥发,但会渗入土壤,长期食用种植在该土壤里的蔬菜,很危险。
【化学成分】
1. 种子(急性子):含皂苷、脂防油,油中含凤仙甾醇(balsaminasterol,c27h80o)、杷荏酸(parinaric acid,c17h28o2)、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及β-谷甾醇。又含皂苷、槲皮素二糖苷、槲皮素三糖苷,并含挥发油、蛋白质、氨基酸及多聚糖。
2. 花:花中含2-甲氧基1,4-萘醯、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醇(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3. 全草(透骨草):凤仙地上部分含指甲花醯、指甲花醒甲醚和槲草素;全草含羟基苯甲酸、芥子酸、咖啡酸;茎含山奈酚-3-葡萄糖苷、天丝葵素、矢车菊素等;还含各种花色苷,有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蹄纹天兰素、锦葵花素、山奈酚、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糖,草酸钙。
【药理作用】
1. 种子(急性子):
结花籽(1)急性子煎剂、酊剂、水浸剂对兔、豚鼠离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麻醉兔在位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
(2)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花: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发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考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3. 全草:凤仙地上部分有抗真菌、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
1. 种子(急性子):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2. 花:甘,温,归肾经;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
3. 全株:味苦、辛,性温。归肾经
4. 根:味甘,性平。
【主治】
1. 种子(急性子):闭经,难产,骨硬咽喉,肿块积聚。孕妇忌服。
2. 花: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孕妇忌服。
3. 全草:祛风,活血,止痛,消肿。主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瘰厉,痈疽疔毒。
4. 根: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咽喉骨粳。
【用法用量】
1. 种子(急性子):用量6~9克。
2. 花:花1.5~3克(鲜品3~9克);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涂敷患处。
3. 全草:全株10~15克(鲜品30~60克)
4. 根:根9~15克
【附方】
1. 治妇女经闭腹痛: 凤仙花3~5朵,泡茶饮。
2. 治水肿: 凤仙花根每次4~5个,炖猪肉吃。
3. 治百日咳: 凤仙花10朵,冰糖少许,炖食。
4. 白带: 凤仙花15克(或根30克),墨鱼30克,煮汤食,每日一剂。
5. 治腰胁疼痛: 凤仙花9克,晒干,研末,空腹服。
6. 治骨折疼痛: 干凤仙花3克,鲜品9克,泡酒,内服。
7. 鹅掌风,灰指甲: 鲜凤仙花数朵,外擦。
8. 治甲沟炎: 鲜凤仙花或叶,加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9. 治毒蛇咬伤: 鲜凤仙全株150克,捣烂绞汁服,渣敷患处;或用凤仙花加酒捣汁服。
10. 治跌打损伤: a.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b.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
11.百日咳,呕血,咯血:鲜凤仙花7~15朵,水煎服。
12. 瘰厉,发背,痈肿:
a.鲜凤仙花捣烂敷患处。
b.鲜凤仙全株连根洗净,捣烂,加水煮汁2次。过滤,将二次滤汁合并再熬,浓缩成膏,涂纸上,贴患处,每日一换。
★ 注 意:
黄色凤仙花此植物里的草酸钙比较多,虽然在煮过后会消失,但依然不建议生吃,尤其有风湿症、关节炎、痛风、胃酸过多症、肾结石等病人不可以多食此物,若要做药用也必须严格遵照医嘱。
[编辑本段]【凤仙花的传说】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龙溪有个叫凤仙的姑娘,长得亭亭玉立,秉性温柔善良,与一个名叫金童的小伙子相爱。一天,县官的儿子路过此地,见凤仙这般漂亮可爱,顿生歹心,前来调戏。被凤仙臭骂一顿灰溜溜地走了。凤仙知道这下可闯了大祸,县官儿子肯定要求找麻烦。于是决定与金童一起投奔外地。凤仙只有父亲,金童上有母亲。两老两少连夜启程远走他乡逃难。途中金童的母亲患病,闭经腹痛,荒山野岭又无处求医访药,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说县官听说儿子被村姑骂了一通,就命手下前来捉拿凤仙,眼看就要追上,无奈之中凤仙、金童拜别父母,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以示保洁。两位老人强忍悲痛,将凤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两位老人依坟而卧。凤仙和金童夜间托梦给父母,告之山涧开放的花儿能治母亲的病。次日醒来,果见山涧满是红花、白花,红的似朝霞,白的似纯银。老人采花煎汤,服后果真药到病除病愈。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命名为凤仙花以示纪念。
古代传说凤凰是鸟中之王,雄鸟名凤,雌鸟名凰,由于凤仙花有这一美名,让人一见凤仙花就联想起凤凰。
明代诗人瞿佑在《凤仙》一诗中云:“高台不见凤凰飞,招得仙魂慰所思。”其意是说人们虽然不曾看到高处有凤凰飞,但却可看见由凤凰仙魂所化的凤仙花,也可安慰人对凤凰的思念了。
唐代诗人吴仁壁在《凤仙花》一诗中云: “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据说凤凰非梧桐树不栖,诗中碧梧枝指的就是梧桐树枝,诗人已把凤仙花当作凤凰的化身,可见凤仙花在我国花卉文化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而用凤仙花染红的指甲,也让诗人浮想联翩,元代杨维桢在《凤仙花》一诗中有“弹筝乱落桃花瓣”的语句,形容染红指甲的女子弹筝时,手指上下翻动,好似桃花瓣落纷纷。 古人对于花草也有尊贵卑贱之分,曾因凤仙花生命力顽强,随处可见,并不珍惜而把她喻为"菊婢",意为菊花的婢女.
一花多色相关诗词“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日般红。”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杨妃生而手足甲爪皆红,宫中效之。”
“夜听金盆捣凤仙,纤纤指甲染红鲜。投针巧验鸳鸯水,绣阁秋风又一年。”
毛泽东《咏指甲花》
百花皆竟放,指甲独静眠。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
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万草披日出,惟婢傲火无。
渊明爱逸菊,敦颐好青莲。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唐·李贺 《宫娃歌》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象口吹香毾(登毛)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 李贺不经意间看见了邻家女子对烛染指,信笔成诗,是为中国妇女用凤仙花“美甲”的最早记录。
各色凤仙花唐·吴仁壁 《凤仙花》
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
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 指凤凰常栖的碧梧枝,用来指在枝上可以看到凤仙花。
唐·张 祜 《听筝》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斜过翠云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唐·张 祜 《觱篥》: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
宋·晏 殊 《金凤花》
九苞颜色春霞萃,丹樨威仪秀气攒。
题品直须名最上,昂昂骧首倚朱栏。
宋·杨万里 《凤仙花》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
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四般红。
元·陆琇卿 《醉花阴》
曲阑凤子花开后, 捣入金盆瘦。
银甲暂教除, 染上春纤, 一夜深红透。
绛点轻襦笼翠袖, 数颗相思豆。
晓起试新妆, 画到眉弯, 红雨春心逗。
元·杨维桢 《凤仙花》
金盘和露捣仙葩,解使纤纤玉有暇。
一点愁疑鹦鹉喙,十分春上牡丹芽。
娇弹粉泪抛红豆,戏掐花枝缕绛霞。
女伴相逢频借问,几番错认守宫砂。
元·杨维桢 《凤仙花》:弹筝乱落桃花瓣
元·杨维桢 :夜捣守宫金凤蕊,十尖尽换红鸦嘴。
明·瞿佑 《渭塘奇遇记》
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
要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明·瞿佑
金盆夜捣声相应,银甲春生色更宜。
好倩良工挥彩笔,写成竹叶夹桃枝。
明·瞿佑 《凤仙》:高台不见凤凰飞,招得仙魂慰所思。
明·徐阶:金凤花开色最鲜,染得佳人指头丹
明·严易:闲摘秋花捣蝉蜕,殷红醮甲玉掺掺。
清·刘灏 《凤仙花》
九苞颜色春霞萃,丹穴威仪秀气殚。
题品直须名景上,昂昂骧首倚朱栏。
清·吕兆鳞
染指色愈艳,弹琴花自流。
寻找归路:凤仙花
若真有一种透骨的香,
能透过静谧幽寂的街巷,
行过满眼风霜的景物,
能穿过一个个恬淡宁静的夜,
和万千岁月,
能在旧事,离愁,残梦,迷楼,
以及万里山河中,
解读世俗,
花开花落也成了怀思绵绵的记忆,
于是飞鸟,奔马,
蝴蝶和炊烟都不会迷途。
一个季节和一种植物,
在失去了联系之后,
花的魂魄在醉了梦想里,
寻找归路。

热点内容
Sk2樱花 发布:2025-09-24 14:28:21 浏览:175
花卉产业集群项目助农培训 发布:2025-09-24 14:20:19 浏览:784
美国百合剧 发布:2025-09-24 14:10:39 浏览:912
万里荷花 发布:2025-09-24 14:02:38 浏览:828
极品莲瓣兰花 发布:2025-09-24 13:57:16 浏览:418
绿植吊顶图 发布:2025-09-24 13:55:27 浏览:457
海棠是什么科 发布:2025-09-24 13:54:23 浏览:322
西兰花辅食怎么做好吃 发布:2025-09-24 12:58:19 浏览:817
蜡梅花的种子 发布:2025-09-24 12:56:47 浏览:734
猪脚百合 发布:2025-09-24 12:46:15 浏览: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