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市场概况
1. 花卉市场现状
花卉复行业现在处于两制头利润大,中间利润小的时代。
就斗南花市而言,现在的鲜花都是经过几道手才到终端市场。花农种出花买给炒花的。炒花的在买给发货的,发货的也要赚点吧,加之成本,把货再交给货运公司。货运公司再赚点吧。一扣一扣的花的价格就偏高了。
总而言之,花卉行业也属于奢侈品行业。它是在和平年代的产物。
2. 大理古城花卉市场概况
古城这边卖花的集中在大理花园那边,就在复兴路上!
我看他们在那些节日的时候生意还是不错的!
古城卖花的就集中在这里了!
下关的话,就很多了!
希望能帮到你!
3. 我国花卉现状及发展前景和方向
① 我国花卉行业现状
我国发展花卉产业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发展迅猛。从1984年到2003年的20年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增长了27倍,产值增长了57倍,出口创汇增长了47倍,分别达到了43.5万公顷、353亿元和9756万美元。
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
我国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绿化苗木、草皮等产品占了绝大多数。据介绍,我国花卉销售额最高年份时达到540亿元,但是八成以上是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草皮,鲜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产业效益低下。
与一些花卉大国相比,我国花卉产业效益还很低下。我国花卉栽培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鲜花总量占国际市场的比例约为3%。据了解,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的鲜花六成以上都是进口的,自产鲜花的份额微不足道。由于重视程度和投入不够,不少本地花卉还在节节萎缩。
产业发展缺乏科技后劲和内涵。
我国花卉产业缺乏科技后劲和内涵,正面临考验。传统的大路货花卉由于不注重科研更新和提纯复壮,品种严重退化,已经难登大雅之堂。
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呈现出超常规发展态势,生产面积增长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质量低、效益低,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
② 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前景
花卉是大有潜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花卉消费绝大多数属于集团消费和节假日消费,全国城镇人口年平均消费鲜切花3枝,按全国人口计算人均消费不到1枝,个人消费人均不到2元。如果我国人均鲜花消费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仅国内个人年消费总值就增加37亿元以上,所以国内花卉市场的潜力巨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带动花卉市场的发展。
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专家预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西部12省区仅退耕还林对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亿株以上,缺口很大。西部广大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沙漠化、石漠化、泥石流、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等对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量。
小城镇建设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小城镇建设将掀起城市绿化、美化的热潮。以广西为例,按照规划,“十五”末广西的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23%提高到31%,届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36%、30%和10平方米。这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国际花市的活跃为我国花卉业开辟了另一增长点。
目前,国际花卉市场异常活跃,近几年行业产值(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景、绿化苗木、草皮等)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就鲜花消费来说,世界人均年消费额为3美元,西欧、北美人均年花卉消费额在100美元左右。我国也已跻身世界花卉生产和消费大国行列,特别是我国的盆景和珍稀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出口前景广阔,近10年来,我国花卉出口创汇额达2.6亿元以上,以后,随着我国花卉产品的品质、规模等不断提高,花卉出口业还将呈不断增长趋势。
4. 中国的花卉市场大致情况 有高人一下
近几年 中国 逐步成熟 的花卉 消费市场格局初现,花卉由奢侈消费向日常消费的转变已露端倪。找国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势必成为2008年国内花卉生产企业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之一,当然由于更多外资企业进驻 中国 ,定会加速花卉专业化细分市场及产业化链条的完整性。但是面对跨国企业纷纷来 中国 参与花卉业的竞争。如何应对压力、抓住机遇以寻求突破,对 中国 花卉企业尤显紧迫。 以差异化生产规避风险现阶段我国花卉品种资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很多企业都把精力放在主流花卉上,如红掌、凤梨、仙客来等,生产基数庞大直接导致市场价格混战。品种盲从跟风往往是罪魁祸首。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外资种苗供应商提供给我们的品种价格比以前更有吸引力,但当价格优势变得大众化的时候也就不是什么优势了,相反对于集中供应则会带来潜在的威胁。 品种的差异性往往是规避市场价格竞争的有力武器,花卉零售商都明白“新奇特少” 的花卉 往往可以卖个好价钱。目前大部分国内生产企业看中的是规模化效益,走的都是薄利多销的老路,这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将企业引向价格战中。其实国外 的花卉 行业也有类似的问题,尤以日本最为严峻。受到东南亚诸多花卉出口国的压力,日本花卉生产企业都开始走品种革新路线,对新品种的热衷程度极高,一旦发现有商业价值的新品种,往往会全力以赴地进行新品种的生产和推广。价格比较是基于同类型同标准的比较,新品种因具有特异性往往没有价格参照,不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品种引进需要前期投入很多资源,所带来的风险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承受的,规格差异性的优势就此体现。在规格战上,国外企业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荷兰一些花卉生产企业在“母亲节”的时候会生产一批针对中小学生市场的微型康乃馨,便宜的价格是其稳定销售的绝佳保障。圣诞迷你一品红在欧美园艺中心都可以见到,迷你盆栽的廉价、小巧、精致永远是其最大的卖点。 花卉经纪人角色亟待加强 “产供销一条龙”的传统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多变的市场环境。我国 的花卉 产业化细分格局已经体现。在鲜切花行业,扮演专业花卉中间商的人越来越多。苗木产业也是如此,苗木经纪人近年来蓬勃发展。产销分离的大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花卉产业想要做大做强也要依靠稳定的销售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传统 的花卉 批发商正在向“花卉经纪人”的角色转变,一旦这种销售渠道建立完善就会给订单花卉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出口型也可向内销型转变 企业获得国外市场高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繁复技术壁垒带来的高风险,近年来花卉产品出口纠纷频繁发生,靠廉价的劳动力换取外汇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国内花卉消费结构开始显现出成熟的一面,日常花卉消费比重越来越大,高质高价的市场规律在国内也是行得通的。现阶段生产企业想在国内找到具有大购买能力的客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有想办法有意识自己逐渐培养几个大客户,这种前期辅助的合作模式在苗木产业中已经得到有效的验证。 盆栽向艺术再加工转变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创造了成品组合盆栽的半壁江山,现在国际盆栽花卉贸易越来越认可一些经过简单艺术加工美化的组合类盆栽。以常春藤为例,普通的盆栽花卉没有任何新意,但是在生长种植过程中配上一个扭曲的树枝支架,让常春藤自然地攀爬附着其间,使得整个植株看上去更富有生命力。花卉最大的价值是其观赏性,同样的植物鲜活独特,价格往往可以居高,但具有独特个性是需要付出额外代价的。 国内目前的组合盆栽都是由终端批发商、零售商进行加工销售的,大多组合后经过驯化适应期直接进行销售,完成的效果是不错,但能不能在消费者手里养活就成了问题。组合盆栽的形式很好,但这种销售方式不太合适,如果把组合盆栽的养护阶段留在温室种植阶段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是从幼苗开始种植,植物间是自然地同步生长,成品也会具有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感觉。 小型种植者将逐步淡出市场 专业化的现代花卉种植企业将会通过吞并小的园艺种植场发展壮大,其实几年前这种趋势就已经存在了。零散小型种植者不太适应多变 的花卉 贸易市场,其对产品品质及成本的控制也很薄弱,在一些主流产品市场上无法与规模化花卉企业竞争,走另类发展路线是其生存发展的出路。在许多国家,花卉种植的总面积比较稳定,但是企业的数量却在逐渐下降,资源的再整合、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往往是产业良性发展所必需的,这个国际大趋势不可逆转。
5. 什么是世界第二大花卉交易市场
世界第二大花卉交易市场是指花卉交易量达到世界第二的市场,是云南昆明的斗南花市。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毗邻昆明市呈贡区滇池东岸,享有金斗南之称,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鲜花交易市场,是著名的花都。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
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省份、周边国家的花卉入场交易。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有全国10枝鲜切花7枝产自云南之说。主要批发销售商品有康乃馨、月季、东方百合、勿忘我、满天星、情人草、非洲菊、洋桔梗、菊花、紫罗兰、天堂鸟、金鱼草、石竹梅等。
6. 贵阳花卉市场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建议
摘要 贵阳花卉市场的特点是
7.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的介绍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毗邻昆明市呈贡区滇池东岸,享有“金斗南”之称。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现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是著名的花都。
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省份、周边国家的花卉入场交易。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有全国10枝鲜切花7枝产自云南之说。
斗南花卉市场连续十几年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额居全国第一。每天上万人次入场交易,日现金流量1000万元左右,旺季达2000万元。
2010年2月引进外资(港资)投资38.87亿元,将斗南花卉市场升级打造成占地1020亩、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
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建成后,可创造6万个就业岗位,实现年交易额100亿元(远期300亿元),承担国家赋予的“带动全国、影响世界”的历史使命。
(7)花卉市场概况扩展阅读:
2004年斗南花卉市场销售花卉种苗、种球8000余万株,鲜切花21亿枝,交易额突破14亿元,占云南省交易量的80%,全国的47%,冬季花卉交易更占到75%。1999年斗南花卉市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定点花卉市场”。
2000年被国家林 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列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 2001年斗南花卉市场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评为“全国最大鲜花交易市场”。2004年斗南花卉市场主体单位昆明斗南花卉有限公司被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八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昆明斗南花卉市场
8. 花卉批发市场有哪些
斗南花卉市场介绍(中国最大的鲜花批发市场)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于1998年8月18日破土动工,占地74亩,到目前为止总投资额近亿元,已建成了功能齐全的综合鲜切花交易大厅、玫瑰交易厅、车花交易厅、精品花交易区等。市场的建成和健康运行,为广大花农、花商和从事花卉产业的企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交易平台。
斗南花卉市场每天有10000余人次进场交易,日上市鲜切花66个大类,300多个品种,约400-600万枝,日成交额350-550万元,每天有280余吨鲜切花通过航空、铁路、公路运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或地区。2004年市场销售花卉种苗、种球8000余万株,鲜切花21亿枝,交易额突破14亿元,占全省交易量的80%,全国的47%,冬季花卉交易更占到75%。市场99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定点花卉市场”;2000年被国家林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列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 2001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评为“全国最大鲜花交易市场”。2004年斗南花卉市场主体单位昆明斗南花卉有限公司被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八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市场先后接待了100余位中央领导和邦交国家领导人的考察、参观、指导。它的繁荣带动了花卉相关产业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每年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外国游客约3万人,国内游客4万余人,散客10万余人,六年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
斗南花卉市场的建成使用,成为了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典范,五年来带动我省花卉苗木种植户达10万余户,面积20.8万亩,市场吸纳下岗职工1500余人,农村富余劳力3000余人,扩大了再就业渠道,市场的繁荣带动了花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小城镇建设。
几年来,市场充分发挥了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对云南乃至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壮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9. 长沙红星花卉市场简介
源起 早在明清时期,长沙的花卉种植已十分兴盛,花市亦应运而生。2010年,长沙花市又在时代阳光大道与万家丽南路交汇处自然形成,客商云集,日趋兴旺。长沙花卉市场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规划,长沙红星实业总公司投资建设湖南最大规模的花卉市场。 地处长沙、株州、湘潭经济一体化的黄金地段,南接汽车南站,四周主要道路与长沙市二环线、环城高速、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铁、京广高铁贯通,交通极为便利。湖南红星园林花卉大市场及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4000余亩,总投资8000万元,分三期建设完成。一期占地300亩,投资200万元;二期占地600亩,投资1000万元;三期投资7000万元,把红星园林花卉大市场周边3000余亩农业用地全部发展成为花木生产基地与游园,建成后的园林花卉市场集交易、展示、生产、游乐休闲于一体,是一个极具文化气息的综合性园林花卉商业市场。 市场吸引了来自浙、沪、闽、鄂等省市及台、港等地区的花商进场交易。由于有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花商至此交易,花卉品种比较齐全,该市场现已成为全国花卉的主要集散地,并且也将成为富有湖湘特色的旅游景点,成为人们购物、旅游的好去处。长沙花卉租摆中心 是由长沙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禾润园林绿化(长沙)有限公司投资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花卉知识普及的专门组织机构,为各大院校园林专业学生实习定点花卉基地。也是湖南省内唯一研究花园设计、花卉造型、室内绿化、长沙花卉租赁、绿植租摆的组织。市场区域划分 花鸟鱼虫区、景观建材区、花卉区、园林机械区、园林示范区地址 长沙市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与万家丽交汇处西北角邮编410117交通 120路车由东塘—→时代阳光大道—→省质监局—→长沙花卉批发市场;810路由体育新城—→万家丽南路—→天际岭隧道南—→长沙花卉批发市场;806路环保科技园—→万家丽南路—→天际岭隧道南—→长沙花卉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