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艺花阁
A. 西湖孤山的详细资料
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岛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西泠桥,此地古名“西陵”,“西泠”,“西村”。后因湖水在此流过泠泠作响故称“西泠”。此桥未建之时,人们从北山一带前往孤山游赏,要在这摆渡,所以称这为“西村唤渡处”。西泠桥在历史上不仅以其优美的景色倍受人们赞赏,而且更因苏小小的故事而称誉天下。她和断桥,长桥并称西湖古代三大情人桥。
慕才亭,亭内是南朝齐国钱塘人苏小小的墓,那这位苏小小生的是聪明美丽,而且能诗善歌,很有才华。后来因为生活所迫沦为歌妓,但她卖艺不卖身十分自爱。有一天,她乘车出游,在白堤邂逅了一位从断桥骑马而来的青年阮郁,两人一见倾心,为了表达爱慕之情,苏小小随口吟了一首诗:“妾乘游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后来这对互相倾慕的年轻情侣终成眷属,然而好景不长,朊郁被在京做官的父亲派人催归,一去就音讯全无,从此苏小小便郁郁寡欢,再加上受到官绅欺凌,不久便积郁成疾,匆匆离开人世。当时有一位在落魄时曾受苏小小资助而得中功名的滑州刺史鲍仁,在西泠桥畔为苏小小造墓建亭。1966年,墓和亭都被拆毁,1982年重建这座亭,现在的亭和墓是2004年11月西泠桥重建后完工的。修复后的苏小小墓亭有十二幅楹联,在整个西湖风景区内首屈一指,其中“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一联出自《皮琳集句》。由中国书协理事,浙江书协顾问马世晓先生书写。赞美苏小小虽身处风月烟花之地,但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如今苏小小的芳名与西湖美景并传.
秋瑾墓。她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这里就是她的遗骨安葬处。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秋瑾,秋瑾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任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曾东渡日本,回国后主持大通学堂,秘密发展和训练革命武装力量,1907年07月14日。她准备武装起义时不幸被捕,第二天凌晨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3岁。秋瑾不仅是一位寻求真理的革命先驱,而且还是一位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句便是她的临终绝笔。秋瑾被害后由其好友吴知英出资,徐志华风雪奔波,按她身前埋骨西泠的意愿,将她的灵柩从绍兴迁至杭州,葬于西湖西泠桥傍。然而命运多舛,眼前这座秋瑾墓和塑像是1981年第十次迁葬重建的。它的基座高1.7米,为花岗岩贴面,下砌骨穴埋葬遗骨,立像高2.5米,基座正面石碑上“巾帼英雄”四个大字,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基座后有《鉴湖女侠,秋君墓表》,详细的记录了这位女中豪杰毕血报中华的一生。由此我们感悟到西湖的文明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在西子湖畔。
俞楼“行到白沙堤尽处,居然人尽识俞楼”。各位游客前面这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两层楼房便是有“西湖第一楼”美誉的俞楼了,说到俞楼就不得不介绍下俞樾,俞樾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等职。后遭陷害罢官。他为一代朴学大师,毕生致力于传统经史学术研究与诗文书法创作,撰有《春在堂全书》五百余卷。俞曲园和李鸿章同为清代道光进士,世人将他们相提并论,曾有“李鸿章拼命做官,俞曲园拼命著书”的说法。俞樾在孤山诂经精舍主持达30年之久,著名学者章太炎及吴昌硕等都是他的弟子。俞樾非常喜欢西湖,写了许多赞美西湖山水的诗句,如他描述九溪的诗有“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他的学生徐花农等为了感谢恩师,自发集资在1878年为他建造居舍,从此西湖便又添了一处朴实雅致的文人宅园。他的曾孙我国现代著名的红学家俞平伯先生,曾在此生活多年,他的散文名篇《西湖的六月十八夜》写的就是在这里的一段生活经历与见闻。俞楼初建时是中式二层建筑,后来庭院渐废,1998年俞楼重建,并辟为俞曲园纪念馆。底层主要陈列有关俞樾的史料,介绍俞樾生平经历,学术成就,文化影响及其对西湖的贡献,二楼用来接待文人学士及进行学术研究。
六一泉,此处原为宋代高僧慧勤讲经之地。苏东坡来杭州做通判时,由欧阳修介绍认识了高僧慧勤,当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时,欧阳修和慧勤都已相继谢世,他故地重游不胜感慨,恰巧有泉水涌出,为纪念昔日往来,苏东坡取欧阳修晚年的号,将此泉命名为六一泉,且刻名其上。
潘天寿塑像,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长写艺花鸟和山水,又常于指头画。整座塑像和岩石都是用铜铸成的,展示了潘天寿游历了名川大山后在一块巨石上小憩的情形,这是1997年为了纪念潘天寿诞辰100周年而建的。
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不仅以金石篆刻,文人雅集而闻名于世,而且还以结构精巧,风景佳丽著称,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现在我们看到的西泠印社门额是由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沙孟海题写的。西泠印社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民间学术团体。由杭州篆刻家丁仁,王提,叶铭,吴隐在1904年筹建,正式成立于1913年。以保存经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公推书画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后任社长分别为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我们正面看到的主体建筑叫柏堂,柏堂西侧这座结构简朴的小屋称“竹阁”,这算是唯一保存至今的白居易古迹了。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竹阁,他有首《记竹阁诗》写道:“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现在我们从前面的小石坊沿阶而上可到山顶。前面这座四面凌空的小亭阁叫“四照阁”始建于北宋初年,因身处阁中可环顾四面湖山而得名,它与柏堂,竹阁并称印社三大建筑,在此可体会到“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的意境。”对面的这座石塔叫华严经塔,建于1924年,为印社园林的标志性建筑,塔旁的石像是皖派篆刻艺术创始人——邓石儒。坐在小楼泓洞壁内的是吴昌硕的像,吴昌硕不仅使篆刻发扬光大,而且也把中国印学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家请看这座用青灰石板构做的建筑就是西泠印社的精华——汉三老石室。里面收藏着一块距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的汉代碑刻——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此碑出土于余姚克星山,据考证是公元52年的碑刻。它不仅是汉碑中的极珍贵的碑刻,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的珍品,被誉为“东南第一碑”,是研究隶书发展史的重要石碑,出土时曾一度被盗卖,后由印社同仁从日本商人手中赎回,并在此特地筑了石室将其保藏。这尊石雕坐像是浙派篆刻鼻祖丁敬,为西泠八家之首。近年来在党和领导的关心下,西泠印社品牌更响,产业更大,它旗下包括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出版社,西泠印社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西泠印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书画社有限公司等。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1999年9月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
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它是杭帮菜的代表菜馆之一。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创始人是洪端堂,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1910年初,洪端堂的孙子洪顺生将楼外楼原先三间平房翻造成三层楼厅。楼外楼这才名副其实,洪顺生还约请前来用膳的西泠印社社员张坚题写楼外楼匾额。现在的楼外楼是1978年重建的,呈品字形的两层楼房,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各位游客这就是著名的百年老店——楼外楼。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当年孙中山,宋庆龄,何香宁,蒋介石,宋美龄,鲁迅,许广平,竺可桢,郁达夫等大批名流以及周恩来,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光顾过楼外楼,从1952年起,楼外楼转为国营,成了杭州首家接待外宾侨胞的菜馆,是欢迎国宾的重要场所之一,尤其令人难忘的是,趁陪同外宾之便周恩来总理曾十次亲临楼外楼,三次追补餐费,一直被传为佳话。楼外楼的当家名菜当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中山公园,它是孤山园林艺术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大家请看门口这对汉白玉石狮为明代遗物,不远处正面石壁上有孤山两个鲜红大字,出自宋人手笔,再看石壁旁有两座石亭,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为纪念南洋华侨捐款救济浙江灾民而建的,其中右边一个石亭上写着“善与人同”表达了浙江人民对南洋华侨的感谢之意。公园内有一座精妙绝伦的小庭院,向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景,它原是清代行宫御花园的一部分,园内一亭名为“西湖天下景”,由康有为题写,提名取自苏东坡的“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的诗句。柱上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字字珠玑耐人寻味,它既可顺读,又可倒读,还可以拆开来念,虽然是重重叠叠的几个字却言简意赅,淋漓尽致的道出了西湖山水的绚丽景色,显示了西湖淡妆浓抹总相的无穷魅力,有人说“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孤山是西湖群山中最低的山,海拔仅38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此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自称为孤家寡人的皇帝所占有,南宋理宗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南巡又建造了行宫。到了雍正年间改为圣因寺,后被兵火化为灰烬,到了1927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公园,孤山不仅是西湖风景的佳绝之处,而且是人文古迹的荟萃之地,如果说中山公园前坡的美是由于人工的浓妆素抹,那么其后坡的美则在于自然的绚丽多姿,这里山不高而灵秀,谷不深而清幽,是杭州雅文化的代表,正在修编中的杭州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已把孤山划定为清文化保护区。
浙江省博物馆。它于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后始建,现占地30.6亩,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大屋单体曲线连廊组成,形成了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格局,成为天堂杭州一处耀眼的经典历史文化窗口,博物馆门口的门墩是仿良渚文化的冠形器,三根立柱是仿良渚文化的玉器,玉琮。而围墙上的“双鸟舁日”是仿河姆渡文化图腾的图案,具有鲜明的浙江历史文化特色,博物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其中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为代表。2001年雷峰塔地宫中出土的文物,大部分也存放在馆内,浙江省博物馆还包括文澜阁在内,文澜阁初建于1782年,重建于1880年,以收藏乾隆皇帝组织编纂的《四库全书》而闻名,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综合性丛书,当年在全国专门建造了七大书阁来收藏,现在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就是文澜阁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文澜阁竖匾是光绪皇帝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整个建筑仿宁波天一阁而建,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在博物馆东面是浙江西湖美术馆。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景区。它是杭州历史上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唐代这里建有望湖亭,明代改为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建御书楼,并在楼前水面铺筑平台,题名为平湖秋月。它西面的建筑原是罗苑,也就是犹太商人哈同妻子罗迦陵的别墅,1959年拆去了罗院的围墙把它并入了平湖秋月景点,从而使游览面积从不足三亩增加到十亩,原罗院的建筑“湖天一壁楼”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一八印社”的社址。如今这里已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更添一处人文盛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曾说过,“西湖最胜为春为月”,月光下的西湖山融水意一派清绝,有多少人为之陶醉,平湖秋月三面临水,在这里眺望湖光山色其趣盎然,尤其是皓月当空的秋月,这里更是月白风清,水天共碧,远山近树朦胧错约,高楼玉宇若隐若现。可以让你尽情享受西湖秋月之美,正所谓“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放鹤亭,这是为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造的。林和靖一生孤高自骛,淡泊名利,终身不娶,也不出仕。除了作诗绘画外喜爱的就是种梅养鹤。他爱护梅花如妻子,教养白鹤如儿子。因此人称“梅妻鹤子”。他写过许多有名的梅花诗。其《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后人视为咏梅绝唱。孤山仿梅历来被誉为西湖盛事,它和超山赏梅,灵峰探梅是旧时杭州的三大赏梅胜地。所以孤山还有一个美称叫做“梅屿”。林和靖死后葬于孤山,他的节操和学识也很得宋真宗的赏识,特赐谥号“和靖处士”。元代杭州人陈子安在林和靖隐居地“巢居阁”旧址建梅亭和鹤亭以资纪念,明代嘉靖年间王釴(yi)始建放鹤亭,现亭为1915年重建。放鹤亭匾额由书法家杨学洛所书,亭内《舞鹤赋》石碑是南北朝鲍明远的作品。碑文是清康熙皇帝临摹明代董其昌书法的手记,栩栩如生的描绘了鹤的美丽动人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亭前柱上有林则徐撰,林散之手书楹联:“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
B. 北京花海阁婚礼策划有限公司的大事年表
花海阁成立于2006年,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壮大,目前以北京14家直营店,全国10大城市加盟店的规模雄踞业内榜首。2010年,在业内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下,获得了当年婚礼订单量过千场、盈利数千万的骄人业绩。并在当年完成对旗下品牌,如婚纱、影楼、酒店、品牌及旅游的拓展的整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站式婚礼全程服务。2011年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目前已经达到了业绩翻倍,执行量翻倍的骄人成绩。时至今日,已为业内培养和输送人才近千人,成为中国婚庆行业的一枝独秀 。
花海阁一路走来:
-2006年,是婚庆行业异军突起的年份,但是由于对婚庆行业远景非常看好,花海阁就这样诞生了,年轻的花海阁在成立初期仅有一家不足两百平米的店面,当时员工只有五名,但是梦想和奇迹就从此开始了。
-2007年,经过一年的积累,花海阁开始组建团队,从以前的组织资源转变为控制资源,打造自己的主持、摄影摄像、化妆、花艺等团队,并进行梯队划分,以适应不同端位婚礼需求,接单量和营业额大幅增长,员工以增加至20余人,2家分店的规模已在北京初露头角。
-2008年,并未因奥运会的影响而放慢前进的脚步,并开始进军婚博会,从那时起花海阁就一直成为了历次北京婚博会婚庆场馆中最大的展商,并始终保持着每场婚博会订单不低于300万的神话。婚礼订单量的陡增,也使得团队不断扩大,针对性强的婚礼顾问工作模式产生,店面地点开始调整,并增加到5家,超市式的经营格局产生,即:你想在婚礼消费多少都可以满足;你想办婚礼,在哪里都可以很方便找到花海阁!与此同时,沈阳、大连、太原、武汉、呼和浩特等一线城市加盟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2009年,公司店面增至8家,结构开始进行战略调整。由原来的部门横向管理变成了店面纵向管理;在店面经营的基础上着力加大渠道经营的力度,不再依赖单一的口碑和线上宣传;客户群开始有选择归类,服务团队更趋于精英化,员工竞争机制明晰;附属产业和旗下品牌开始产生,如婚纱摄影、婚品定制、酒店预订等业务开始联动,花海阁产业链开始形成;从吸纳人才转为输送人才,培训和教学成为花海阁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司的扩张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在09年的婚博会上,花海阁再次以营业额翻番的成绩交上满意的答卷,成为业界不可撼动的品牌。
-2010年,花海阁4岁了,春节前夕花海阁西单店在期待中盛大开业,后期西单二店,三店又因业务的拓展相继开业,并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2011年,在花海阁所有家人的不断努力和总结中,十月份,我们启动了全国的加盟计划,在实践中的历练和不断总结,让我们在婚庆行业中以成为了领军品牌,也让我们更有实力和信心去复制好花海阁的每一家店。
“做就要做到最好、最大,要不就不做”这是花海阁总经理邢星经常跟员工们说的一句话,正是有了这样的做事信条,我们有信心,有资本去欢迎每一位加盟商成为我们的一员。
-2012年,花海阁的版图再次扩展,相继在唐山,秦皇岛,兰州,济南,重庆,呼和浩特,夏门等地开展全国加盟业务,与青岛广电集团合作开设了青岛分公司——广电传奇。奠定了花海阁作为中国婚庆领军品牌的坚实地位。
这一年,花海阁开始了规模化自主研发之路。独立研发了APP完美档案和APP电子请柬,开创了科技婚礼的先河;盛唐婚礼完美献映,成为了继《青花瓷》之后的又一经典华章。花艺制作部、司仪管理部与化妆造型部相继成功拓展,进一步提升了婚礼品质;建立了唐山影像基地,严格把控婚礼影像的质量及效果;公司库房完成迁址,面积和体量较之前翻了6番;花海阁婚礼别墅落成,并以国贸5处办公地组成旗舰联动,雄踞CBD。
C. 长沙有什么好玩的
这个问题得好好答。收集过数位长沙人生活多年的生活经验,特与大家分享。1.长沙不会是地震、泥石流、龙卷风、海啸等重大自然灾难的中心。2.长沙小小的,走到城市英雄打电动,一路碰上三个高中同学,两个初中同学。3.岳麓山。不那么高,不那么漂亮,没关系。作为长沙最高的山,毛泽东来过,能看到橘子洲头。当外地朋友到来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还有山下的那座书院。4.夏天的湘江像海。花上5块钱在湘江边的靠椅上坐一晚上,聊天,喝茶,看江流。现在物价上涨,5块涨成10块,没关系,跟老板侃侃价,也能2人15元拿下。5.吃的东西辣得很够味,辣得来脾气。尤其是夏天,搞两瓶啤酒,就能交几个朋友。6.打的便宜,从城北打车到城南,不超过50元,很划算。7.长沙妹子漂亮,可以经常流口水,看大腿;并且性格泼辣,天踏下来也不会哭天叫地。8.长沙经常搞选秀,不得不承认,那些搞笑的怪物比美女更有看头。9.它的冬天,基本上都会有雪。呃,我们不谈冰灾,那是小概率事件。10.汪涵马可黄小鸭。一家老小向前冲。没有他们,我们还留着电视干什么?11.著名的解放西路酒吧“艳遇”街。那里的美女很热辣,害羞的男人们有福了。12.如果你对洗脚按摩有偏爱的话,恭喜你,来对城市了。13.贫富差距不是很大,开辆QQ也不觉得很丢人。14.四娭毑的口味虾,五娭毑的臭干子,南门口的糖油粑粑,三牛的生蚝,还有数不清的鸭脖子……算了,长沙的小吃太多,走到哪吃到哪吧。记着,“老长沙”是吃出来的。15.河西有很多小酒吧,此起彼伏,生生不息,难为他们了。16.长沙没有北京压抑和严肃,没有广州杂乱和喧嚣,没有郑州那种阴暗和长久的大风吹得眼睛睁不开。17.橘子洲上,有废厂房、旧公馆,属于“城市秘地探险”时间。18.很享受到外地,对方听说你来自长沙,马上接口,一脸羡慕地说:湖南媒体很发达哦。19.长沙火车站附近的车站,开往湘潭株洲的直达车晚上十点都有开,可以很晚去湘潭株洲拜访朋友。20.步行街每天都有打折出售的衣服,不管真的假的,买着高兴。21.定王台。免费看书的好地方!一楼有个女老板,可以让你试所有的影碟,虽然已经试烂了三台DVD机了。22.下雨天的太平街。夏天的傍晚也不错,脱掉凉鞋,虽然踩着假石板路,吹的却是真的凉风,顺便进免费开放的画廊里转转。23.博物馆的保安伯伯好帅,可惜挤不进去看不到。24.通宵饺子店。25.有N条不花钱上岳麓山的路。26.的哥挺亲切,他会对熬夜的女孩说,“妹砣,昨晚没睡好吧”。27.辛追奶奶,只是她越来越干了。28.老城区老宿舍区的爹爹娭毑,下雨哒还会喊大家收衣服。29.黄兴路一线的mini门,吃凉面猪脚之类的店子,门面宽不到一米,走进去一线天,还有穿堂风。30.房租便宜,600元/月就可以在洞井租到一个三房一厅的新房。相比北京上海广州,这里简直是天堂。31.地下通道。经常会在那里遇到自顾自唱的年轻男女,跟他们聊天,他们还挺腼腆的。你抱把吉他去跟他们请教,他们也不拒绝.32.天心阁。从正门往城楼上走,一路上风声悠然,可以靠着城墙坐下,让茶老板送菊花茶和零食。33.603路公交车。旧是旧了点,但可以打开窗户,吹从湘江来的风,尤其是它的速度一流。34.五一广场的平和堂一楼的麦当劳。朋友聚会,在商场一楼的卖当劳门口等。容易找,容易说,容易记,容易走,附近还什么都有。35.堕落街。忘掉工作的好地方,不仅物价便宜,有吃有喝,还能伪装成学生和老板侃价。它的大名叫“商业文明街”,别告诉我你是冲着“文明”去的。36.辣椒炒肉。剁椒鱼头。37.省图书馆三楼的走廊。很宽敞、很凉快,来来去去的人全都低声细语。38.在湘江边,自由自在放风筝,不用担心别人的风筝和你抢地盘,还能练一手放两只风筝的绝活。39.下午被叫卖的新鲜河鲜,六点之前,它们就会被抢购一空。40.建湘路。暑天在那里散步,西边靠着天心阁,东边是美庐画廊,路窄且短,有一点弧度,树荫很大,你可以悠闲地走Z字。41.没有门的大学城。42.在公交车上,听到有人说,“左家塘那个捐款什么时候搞?告诉我一下,我要捐点”。43.北京人把外地人称为北飘,广州人把北方来的女孩叫北妹,长沙不喜欢给外地人取外号。44.湘雅路的窄街小巷。老房子很低矮,人们就坐在屋檐低下,聊天吹牛,实实在在地生活。45.师大南院的欧风餐厅。甜品做得一般,饭菜也做得一般,长得像学生可能就是学生的男歌手,从不跟你对视,流行歌也唱得很缠绵。46.遮遮掩掩的涂鸦墙。多去一些墙角旮旯吧,不需要争夺,那些宝贝都老老实实待在那儿,等你很久了。47.05公交车的那些女司机。她们咬着槟榔,把公交车飚起来,一辆一辆的超车,ohyeah!又一个漂亮的超越!48.晚上走路,碰到一个男人在用手机拍很圆很亮的月亮,多有希望的城市!49.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取消门票的烈士公园。50.夜夜笙歌的KTV。51.中山路上的illy咖啡店。焦糖跳舞咖啡只有这儿喝得到,看书或者打瞌睡,这里安静得没人管你。52.定王台1楼岳麓书社批发点。那里的侯老板是长沙最靠谱的人文书店老板。53.五一广场。坐在那里无所事事,刚好有人在练轮滑鞋、滑板和玩特技车,就当表演看。54.解放路附近的“东麻街”。买湘绣小礼品便宜,拿去送老外当国际礼物都挺有意义。55.韭菜园公交站。一路过那里就想起《越策越开心》里汪涵说的“JiucaiGarden”的段子,然后暗笑成内伤。56.地下文艺青年。想听另类摇滚演出,就去蔡锷中路的4698或太平街上的FreedomHous那是他们的聚会地。57.长沙星。六七千年前,长沙人的头顶上就是轸星之中的长沙星。一座因星得名的城市,骨子里就透着浪漫。58.下雨天。长沙的雨天大多阴阴柔柔,连连绵绵,一点也不吵,正好读书。59.勤奋的报刊亭。跟小区门口的报刊亭打声招呼,老板就会给你短信,“《xx画报》到了,速来”。60.广电渔村。架在鱼塘中间、小木屋里的鱼丸火锅,因为修路,店主搬家搬得一般人找不到。顺便在广电宿舍区后门附近的奶牛棚里,挤点新鲜牛奶回去,也不失望。61.樟树。芙蓉中路三段有一棵大樟树,长成了“6胞胎”。友情提醒,不要去“樟树屋”找樟树,你会伤心死的。62.健身俱乐部。跆拳道、拳击、泰拳、马术、击剑、弓箭、游泳馆……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看来长沙人都是好同志。顺便说一句,这个城市里的羽毛球馆比鸟语林里的鸟的羽毛还多。63.长沙麻将没有“东南西北中”,胡大方子还不要“将”。64.解放路上的招商银行里那个温柔的大堂助理,是我见过的最娟秀的姑娘。65.雅塘村。喜欢屋门口的两棵树,不拉窗帘,就可以不穿衣服在家里乱跑。66.奇奇怪怪的宠物,街头一景。67.长沙第一师范。毛泽东的位子还在,坐一坐,冷暖自知。68.跳舞耍剑的阿姨大叔。早起的话还赶上看她们跳街舞。在长沙,你不会老。69.买车后的第一件事,必定是从中南汽车大世界到芙蓉南路暮云段找家土菜馆撮一顿。70.《xx周刊》。不读一下这本优质生活指南,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71.初恋在各里,我的一切都发生在这里。72.长沙够小,可以和各种店面老板打得滚熟,在北京上海那些地方可不行。73.十年来,长沙变化翻天复地,有让人有奋斗的欲望。74.特别崇拜毛主席,长沙有很多毛主席年轻时候的纪念地,如一师、爱晚亭等。75.喜欢长沙的人文历史,比如中山路那个国货陈列馆(原中山百货大楼)和橘子洲上的洋房公馆。76.臭干子,上了北京奥运会的食谱。77.穿裙子的姑娘们告诉我,这个城市的夏天提前到了。78.九如斋的菌油。菌油是寒菌用油炸了后做成的,装在罐子里,吃起来又香又软。79.喜欢长沙伢子会玩会花钱,日子过得快活又潇洒,长沙的GDP增长与他们的豪放不无关系。80.比起其他大城市,长沙的房价让我很有幸福感!81.湖大的风景。岳麓书院-东方红-湘江这条线最美了,很少有学校有山、有水、有橘子洲,树木鲜花与古建呼应,同时又有东方红广场这种社会性的集会地。82.爱长沙人“恰得亏、霸得蛮、耐得烦”的态度。初中时候,有一周曾被班主任喊进办公室24次,汗!83.戴家村土菜馆的口味蛇那还不是般般子好恰,每次到那里吃饭,好不容易订下来的节食计划就要再次宣告破灭了……84.长沙辣椒。上次带两瓶灯笼椒到寝室去,被抢了,我劝他们要慎吃,可他们不信,第二天全跑了一天的厕所。但没有一个后悔的。85.长沙春天的雨。在下雨天泡一杯茗茶,买一本周刊闲适的阅读很享受。86.夏天南门口四娭毑的老姜紫苏虾就着冰啤好过瘾,那怕排排座地等位子也心甘情愿。87.秋天喜欢去湘江边拍照,看闲适的老人和孩子玩耍的天伦之乐,不知不觉也加入了游戏中。88.冬天到步行街看热闹的人流,周末邀三五好友恰一顿火锅,掏心掏肺海市聊天一番,感觉整个冬天都不很漫长了。89.在某些城市,姑娘们都端着拿捏着,男人看她一眼眼皮都不抬,觉得被人占了莫大的便宜;在长沙,姑娘们大方炽热,男人看她一眼就大方地露出雪白的牙齿,扑哧一笑。90.在某些城市,只要你稍微显示出自己鲜明的个性来,就要被人用异样的眼光观望;在长沙,所有新鲜的个性的时尚的统统都轻松自如。91.在长沙,小排挡上的食物就足够让我的胃感到满足。92.长沙的店子。最贵的香水在百联,最便宜的衣服在金苹果,最适合学生的要算文庙坪,贵妇想买点什么又不想逛商场的话最好去文艺路口。我的生活乐趣,就是每天穿梭这样大大小小的店子,然后淘出最实惠的东东推荐给朋友。93.长沙夜生活很多,玩法也很时尚,比如拼酒的方式。还有帅哥美女很多,晚到凌晨四五点出来还有地方宵夜吃。94.岳麓山。风景好,文脉深。“岳麓书院”这几个字是宋真宗写的。95.天心阁。古长城96.坐车过一桥的时候看二桥和三桥。搞不清哪座是哪座,所以每次都喜欢看,然后猜一猜。97.步行街的黄兴铜像。因为在那里等人,别人永远都找得到。98.金满地。可以淘到一件只要十九块九元但看起来像九十九元的衣服。99.喜欢在时政新闻的版面上看记者劝两夫妻不要吵架,喜欢看《xx周刊》上的文章。100.走在中大和湖大之间,很安全,适合单身女子进行快步走减肥运动。以上。喜欢长沙的朋友推荐收藏。显示全部
D. 花海阁婚庆公司是不是很价位很高呀他们家办的怎么样呢
没听的,好像是做花店的感觉,花海阁哈哈 自己看一下了,花可以和婚礼息息相关,但是婚礼是讲人文的,不是讲花的 全部的灯光花艺配备到位才能做到一场好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