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水彩花卉参考

水彩花卉参考

发布时间: 2022-05-18 11:46:00

Ⅰ 急需,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中国画比较含蓄,精深。西洋画开放、向往自由。

Ⅱ 美术联考是什么美术联考考什么

美术联考是美术高考的一种科目,以美术联考考试成绩作为你报考本省美术院校的专业成绩,除单考单招的美术院校,其他的艺术院校都依据联考成绩作为生源录取的专业课标准。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省份美术类省统考或联考共有3个考试内科目,满分300分。

科目一:素描(110分)

科目二:容色彩(110分)

科目三:速写(80分)

Ⅲ 中国画和油画有什么区别

1、作画工具不同:

油画作画工具有颜料、松节油、画笔、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内

中国画主要是用毛笔、容软笔或手指。

2、风格不同:

油画颜色多次覆盖,普遍较厚,有抽象,具象和印象;国画有的有留白,有的有题字,讲究意境,大多不写实。

3、装裱不同:

油画有框,没有玻璃镜片;国画有的是玻璃框,有的就是卷轴,无框无镜片,可以卷起,方便携带。

4、起源不同:

油画起源于欧洲国家,通常的说法是1581年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到中国后,才开始了中国的油画;

国画历史悠久,宋朝以前绘图在绢帛上,材料昂贵,因此国画题材多以王宫贵族肖像或生活记录等,直至宋元朝后,纸材改良,推广与士大夫文人画兴起等,让国画题材技法多元,在画作上题诗,为书画同源之始。

参考资料:

网络-油画

网络-中国画

Ⅳ 中西方绘画有何相同之处

国画与油画的相同点:

从宏观上来讲,都是各自人文历史的沉淀与见证,文化艺术的传承!历久弥新,共证人类文化历史的文明!而因为各自文化历史的差异所致,国画与油画的相同之处并不是很多!

有一点很有趣的相同点就是:隋唐时期,关于宗教题材的国画达到了顶峰!文艺复兴前后,油画关于宗教题材也是巅峰时期。服务于宗教,皇室权贵的这一特性,国画与油画有着历史选择的共通性!

不论是是中国画还是油画,都是根据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美学观念,在写实和写意之间不断转变。

(4)水彩花卉参考扩展阅读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又名为“皴法(皴<cūn>法:中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人物中的线条特名为“衣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

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19世纪末,西方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二)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竟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

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铁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中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

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

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Ⅳ 写意山水画的基本颜色。

1、三青:石青的一种,性能与用法大致与石绿相同,石青也分头青、二 青、三青、四青等几种,头青颗粒粗,较难染匀,应多染几次才好。

2、钛白:惰性颜料,是传统白粉的替代物。传统白粉可分成铅粉、蛤粉、白垩等数种,蛤粉从海中的文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而变黑,用双氧水轻洗则可返白,至於白垩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画中常用,亦历久不变色。

3、朱砂:即朱砂,又称丹砂、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朱砂做为颜料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应用广泛,“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4、胭脂: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暗红色颜料,但以胭脂作画,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目前多以西洋红取代。

5、曙红:化工颜料。

6、赭石:又秩士朱,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目前赭石大多精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7、朱磦:即朱标,是将朱京研细,兑入清胶水中,浮在上面成橙色的部分。朱京又叫辰京以色彩鲜明成朱红色者较佳,也有制成墨状,朱京不宜调石青、石绿使用。

8、酞青蓝:化工颜料。

9、花青: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淀,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10、藤黄: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出胶质的黄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黄有毒,不可入口。

11、墨黑: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12、三绿:石绿的一种,通常呈粉末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度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头绿最粗最绿,依次渐细渐淡。

(5)水彩花卉参考扩展阅读:

中国画上色技法

中国写意画上色技法主要有:填色法、染色法、罩色法、破色法、泼彩法、烘托法、反衬法等。下面讲解各个画法的特点与技巧:

1.填色法:也称勾线填彩法、勾填法、勾勒法。首先用墨线勾完对象的轮廓,然后用颜色在勾好墨线的范围内填满颜色,要填的平整均匀,因此也称单线平涂。

2.染色法:有淡彩晕染、重彩晕染、接染、托染、点染等等,写意画渲染的要求是:先在毛笔上调浅色,然后在笔尖上调深色,一笔画到宣纸上,自然表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大面积染色则用大笔甚至用底纹笔染,力求有质量感、空间感、忌脏、腻、灰。

3.罩色法:在写意画中,在墨色画了之后,为加强这一部分的色调。再用石色罩一层,使这部分物象更醒目、厚实。

4.泼彩法:主要用在写意画中,在大块泼墨的基础上,将饱满、淋漓的石色(有覆盖力)泼在画上,使重色与墨色相结合,从而使物象的色感和体积感更加突出厚重。

5.彩墨法:即色中蘸墨。以色为为主,或是墨中蘸色。以墨为主,进行着色、如画麻雀。先用淡墨着色。再蘸赭石画羽毛,画绿叶。先蘸汁绿。再蘸墨。一笔下去,自然表现出绿叶的浓淡深浅。

6.破色法:有水破色、墨破色、浓色破淡色、淡色破浓色、石色破草色、石色破墨色等等、如画花卉叶片,可在叶片颜色快干时,用重墨勾叶筋,又如在一片淡红的芙蓉花色快干时,用胭脂线勾出花瓣筋络,从而时画面的质感和韵律更加真实夺目。

7.烘托法:笔画中运用较多,写意画中也常采用,如画近处芭蕉时。正面用浓淡墨线勾出芭蕉叶脉,反面用石绿衬托等。

Ⅵ 国画和水彩画的特性,区别是什么

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广为普及的一个画种,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出自德国画家丢勒之手,但成为独立画种并兴盛、发展是在英国,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水彩画同其他画种一样,因为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有其特长,也有其局限,从而形成了能
独立存在的艺术特点。

(一)工具性能

学习水彩画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水彩的工具性能,然后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它。

1、水彩颜料

水彩颜料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水彩浅色不能覆盖底色,不象油画、水粉画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 水彩颜料的群青、赭石、土红等色属矿物性颜料,单独使用或与别的色相混都易出现沉淀现象,巧妙运用可产生新颖的效果。

2、画纸

水彩画用纸比较讲究,它对一幅画的效果影响很大,同样的技巧在不同的画纸上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理想的水彩画纸,纸面白净,质地坚实,吸水性适度,着公后纸面比较来整,纸纹的粗细根据表现的需要和个人习惯选择。不要以为初学不管什么纸都可以作水彩练习,太薄的纸着色后高低不平,水色淤积,影响运笔;吸水太快的纸(如过滤纸),水色不易渗化,难以达到表现意图;太光滑的纸水色不易附着纸面,都不适合画水彩之用。应熟悉自己使用的画纸性能物点,善于巧妙地掌握它。

3、画笔

水彩画笔需有一定弹性和含水能力,油画笔太硬且含不住水分,不宜用来画水彩(但有时可以用来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狼毫水彩笔、扁头水粉笔、国画白云笔、山水笔等都可用来画水彩。准备一支大号的涂大色块用,具体塑造与细节描绘有两三支中、小画笔即可。

(二)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把水彩画比如轻音乐或抒情诗般的轻柔,是比较确切的。

一幅好的水彩画除去内容与感受情的表达深刻之外,给人的感觉是湿润流畅、晶莹透明、轻松活泼,此种感觉就是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之特点是与其他画种相比而言,油画的覆盖、厚涂形成厚重的特点,水彩颜料透明,又以薄涂保持其透明性,画面则有清沏透明之感受。用水调色,发挥水分的作用,灵活自然、滋润流畅、淋漓痛快、韵味无尽。

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一般特点

学习中国画,首先应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所以这本书就先从这里谈起。

要想简明地用几句话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不容易。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在立意、构图、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这里试举数点。

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中国画的构思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他认为立意在完.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

宋代以画梅花著名的华光和尚,法号仲仁,传为华光著作的《画梅指迷》中,有一段"画梅全决", 开头就是"画梅全决,生意为先"。到了清代的方薰,著有《山静居画论》.在这里也强调了立意与作画之关系,他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他认为平庸者作画必平庸,俗气者作画也俗气,因为缺乏画家最宝贵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

意人利文艺复八时期的画家达·芬奇,也有近似的近在他曾说:"一个画家应当描绘两件最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这与我国晋代人物画家顾消之所提出的"巧密于精思"是十分一致的。

"意"是从哪里来的?一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另一点便是画家本人的修养,这样在创作之先,画什么,怎么画,在头脑中形成了成熟的构思。

宋代画家文与可,别人称赞他"胸有成竹",即在他没有落笔画竹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在胸中、笔下跃跃欲出,这时便能落笔而就。"'胸有成竹"遂成为我国赞誉善于计划安排事情的成语。

在张彦远提出的"立意"之前,南产时代的谢赫即有'创意"、'明意"之说。创意之画,不落陈套,用意精当,借景以生境,笔少而意多,在这一意义上讲作为一个画家,不仅要在平时注意练笔、锤炼个人的表现技巧,更为重要者,还要认真地加强练意之功。很多习画者,常常只是注意在练笔上下功夫,而忽略了练意,这是值得注意的。

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

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而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它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起艺术应竭力企求之高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历代出现许多传神写照的佳作,成为指导绘画的一个重要准则。

三、多点透视 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中国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一株低于视平线的牡丹花.也可架高于祝平线之上,而取得透视的最佳效果。
中国画在空白处尤其注意经营,常常借用书法上的计白当黑.即没有画面的部位要象有画面的部位一样作认真的推敲和处理。
四、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画的色彩法则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五、情景相生气韵生动- -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如果没有表现出如此生动、如此韵味丰富的内涵,当然,就不能给予人这一些感受,而达不到中国画富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六、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

从写生到写意

国画在初学时以临摹作为入门的手段,逐渐地对物写生。再转而对物象写意,不仅粗笔的写意画是如此,就是细致的工笔画,也有其写意的成份。因为中国画在描绘物象时,不管是为工笔或为写意,其处理手法都带有写意性,不是简单复写一遍,而是要得其精而忘其粗,繁其所当繁,而简其所当简,对物象提炼加工的程度较高,不以光色外型的逼真为能事,着重于内在的认识。

根据董其昌的记载,好多著名的山水画家,都是以真山水为稿本进行创作的,如"李思训写海外山,马远夏圭写钱塘山,赵吴兴写营雪山,黄子久写海虞山"。当后人看这些画幅时,感到他们既是在写生,又是在写意;既师法于自然,又不为自然现象所困。拿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来看,作者取材于富春山,并不就是富春山的环境地理图,他表现的是黄子久理想化了的境界。

由此说明古代画家对自然界各种物象是如何认识并表现出来,使真实物变为艺术形象,并且逐渐使之规律化、程式化,同时可以看出他们丰富的表现技法。

对照《芥子国画传》及其它画谱,再对照历代画家对这一程式的运用,读者便可以摸到从自然生态变为国画中的艺术形态,如何加工和概括的过程。从中也可理解到从写生到写意的处理加工手法,从技法上掌握中国画的造型特点。

主题突出

明代汪珂玉在《珊瑚纲》中说:"古人作画,皆有深意,运思落笔,莫不各有所主"。"所主"也即是主题。主题突出,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共性。一个主题思想形成了,便可决定用何题材去表现,再决定素材之选择,以至确定下作品的标题,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都要取决于主题表现的是什么。象唐代阎立本的名作《萧翼赚兰亭图》(传),这个故事的曲折情节很多,但阎立本选取的是萧翼的意在"有意、机诈和骗诱"和辩才的出于"无心、善良和受骗"两个典型情节,以突出画中的主题。主题突出在"赚"字上,其他的细节则盯以减略或概括,这是完全符合《法书要录》上对这一事实所作的记述。

在国画创作中,发现了好的题材,并不等手都能突出主题。如只求人物之生动刻划,或求画面之丰富变化,或者平铺直叙,均不能算是突出主题。作者只有从国画艺术的特有规律和表现手法来考虑应该突出什么,要善于按国画形式概括题材,确定主题,把人物的刻划,细节的组织,都用来烘托主题,使观者从画面上叮以不加解释的领会到作画者的意图何在。所以郭熙认为?quot;作画先命题为上品,无题便不成画"。

主题明确了还应给作品取个最恰当的题名,大多数情况下还要题在画面之上。标题要言简意赅,寓有深意,也可以直接地揭示出主题,也可以暗示出主题的含意,以取得画龙点睛之妙。

积累素材

文艺工作者都需要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素材。文学家使用的是文字,画家有时也用文字,但主要的是用画笔写生。在画家接触自然界的风景、花卉和人物时,要经常以速写为记录,把观察到的实物用画笔随时收集。象画家齐白石,对于各种小生。的生理结构,都有非常细致的观察和了解,这样做下去,也锻炼了美术工作者观察生活和造型的能力。

鲁迅先生提到过,"作者必须天天到外面或室内练习速写,才有进步。到外面去速写,是最有益的"。

从生活中记录下来的原始材料,如同开采到的矿石,也象是活水的源头,有无限的生动和丰富,比之于拍照片,抄画报得来的素材,亲切而深刻。在深入探索自然风光和人物的实践中,积累大量素材,同时构思新的画题,会引起无穷通思。

题材 体裁

题材不同于素材,素材是未经冶炼的矿石,题材则是从大量的素材中.经过淘沙炼金找出的最适于表达某一主题的材料。如果对素材的选取不精,会使所要表达的内容,失去鲜明性和典型性。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体裁,好比是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型,来剪裁不同的款式。比如一面大的壁画制作,用一幅小的册页体裁就不适当。又如前面提到的《萧翼赚兰亭》,用人物画的体裁就比较好,而《长江万里图》,当然是用山水画的长卷形式为佳。而各种咏梅的诗意画,则用花卉惊现口为贴切。

在人物、山水、花卉诸种形式和体裁中又分有工笔、写意、重彩、水墨等等的不同。作者当确定画的主题之后,都应从内容出发,跟着就要考虑所要使用的体裁。诸如长幅还是短幅,是用大场面还是用特写之笔。

两个基本功

一、中国画在其形成过程中,有许多的传统表现手法,掌握这些方法,一个经常使用的办法,是;陵墓前人作品和老师的画稿。副脚七画家王石谷,临摹宋元各大家,都有相当造诣,经数十年的临摹和体验,他才感到对青山绿水有了充分的把握,这一点在临摹一章里还要细谈。

二、生活中的丰富环境,是画家最活的画本,画家应在生活中不停地磨练自己,国画家常讲求以造化为师,只有从这个丰富的宝藏中,才能开发出艺术的瑰宝,得到自然界的启示,收集广泛的素材。

两个基本功相辅而行,不可或缺,只临摹前人的稿本,日子长了,失去独自创造的能力,如果只靠写生的东西,则常常失去传统的笔致。

在画家具有了很好的国画临摹基础之后,生活则是最重要的了。清代画家石涛说"笔非生活不神",关在屋子里瞑思苦想不行,缺点在于离开自己亲自收集来的形象,对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全无所知,这种形象就会概念化。反之,你在生活中画下最熟悉的人物,一闭上眼,人的精神气质、音容笑貌、都会不呼自出,就会生动得多。

就拿画人来说吧,工人和农民,虽然都是劳动者,而从个性和气质都不相同,这些就需要在生活中默默的研磨才能脱颖而出。画山水花鸟,也同样离不开实地旅行写生和体验。当然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除了笔墨和生活基础之外,对于人品道德的修养,尤其不可忽视。过去人们常讲的书如其人或者说画如其人,即指一个画家的人品和修养,常常自然流露于笔端。

清,王星在《东庄论画》一书中徽“学画者先贵立品”。清,沈宗春在《齐舟学画编》中说:“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都足以说明,书画评论家,对画家的艺术水平高低之外,还要全面的分析画家人品道德,只有那品艺仅高的画家才值得人们学习和尊重。

Ⅶ 高温冷库和低温冷库的区别

1、温度不同

高温冷库温度一般范围在2℃~8℃、5℃~10℃左右。

低温冷库温度一般范围在-15℃~-18℃、-15℃~-20℃左右。

2、可储存的物品不同

低温冷库一般可以放冷冻食品、;冷冻肉类、海鲜、冰淇淋等等,需要冷冻的食品或者货品。

高温冷库主要是放水果蔬菜的冷库,水果蔬菜在这个温度范围可以有效的保存。

(7)水彩花卉参考扩展阅读:

冷库的结构种类:

冷库实际上是一种低温冷冻设备,冷冻温度一般在零下10度至零下30度之间,存储冷冻食品的量比较大。冷库又叫冷藏库,也属于制冷设备的一种与冰箱相比较,其制冷面积要大很多,但他们有相通的制冷原理。

1、按结构形式分

土建冷库 、装配式冷库 。

2、按使用性质分

生产性冷库 、分配性冷库。

3、按规模大小分

大型冷库 、中型冷库 、小型冷库。

4、按冷库制冷设备选用工质分

氨冷库 、氟利昂冷库 。

5、按使用库温要求分

高温冷库、低温冷库 、冷藏冷库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冷库

Ⅷ 如何用水粉将花卉画的逼真

我讲一下我抄的经验,画袭水粉画跟水彩画有很大的不同,水粉主要是突出画的质感,所以颜料要上的很厚,明暗和阴影尤为重要。所以只注重调色是不行的,你可以先用比较容易覆盖的颜色(比如说稀释过蓝色)构图,阴影处用深色的颜料先上一层,然后慢慢上色细化。当然水粉画很逼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把握好了明暗和阴影,栩栩如生不在话下,主要还是自己要多练习。。。。

Ⅸ 成年人零基础如何自学画画

1、先画起来找感觉。很多时候人都是看着光彩的,觉得有兴趣,就一头扎进去做。但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之后才知道自已并不是真正的喜欢,这时候想坚持下去,却不知道坚持的意义,又觉得浪费时间;打算放弃,恍然间才发现自已花费了太长的时间和精力,舍不得,觉得可惜。顺便推荐大家可以搜一下:灵猫课堂,或者打开手机微信,添加好友框内搜索:灵猫课堂,一键关注,学习无忧!上面有很多的绘画课程,每天老师在线指导你的绘画技法,让你的懒癌无从逃过,划重点,免费的,是真免费,是真的真的免费!2、找喜欢的画风临摹。专业的画家也许是什么都得画,不喜欢的画风,不喜欢的东西,为了让自已显得专业,必须都得画得有形有色。但只是想把画画作为兴趣爱好的人,一定要选择让自已的开心的东西画。当初我想找喜欢的插画师的作品临摹时,找到设计之家里的uc插画,感觉欧美的插画作品多以红黑等重色彩的色调着画,画风比较阴沉,红黑元素多,对比鲜明,美国科幻大片很多这些元素,比如《吸血鬼日记》。我觉得相当暗沉,让心情也跟着沉重,所以果断放弃。我也特别喜欢意大利插画师Nonnetta的插画,简单,色彩分明,最明显的就是似血的一颗颗心,一个孤单的小人,好像一直到处在寻找丢失了心的感觉,命名《孤单》。但因为它让我有忧伤的感觉,也放弃了。韩国的插画作品,小清新的多一些,觉得自然和谐,就多一点喜欢。3、坚持每天画。如果事情特别多,又想学画画,很简单,每天花一点时间坚持画。现在画画已经被我列为时间管理课程每天必吃的三只大青蛙之一!当然吃青蛙超难受,画画却是开心的。微博上很多绘画达人,画的超级漂亮,特有创意。现在发现简书上也有很多绘画达人。不要担心画得不好,也不要不好意思去分享。不要等到画好了才分享,而是应该分享了才会画得更好。这也是我坚持分享的一个原因,一群人坚持,走的会更远。3、跟着专业师傅学习。首先,如果还没确定是热爱绘画这件事时就找师傅,有可能就出现上面提到的情况,画了段时间,花了金钱时间之后才发现并非所喜所爱,坚持或放弃,还需要做选择。现代人的精力很有限,时间最宝贵,当然要把精力放在最热爱的事情上。但如果即使不喜欢,你也愿意多一项技能,而且有精力,不想浪费时间自己探索,你也可以先找个专业老师学习,这是最快速的学习方法。

Ⅹ 对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的赏析

在世界当中有非常多知名的艺术家,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副又一副精妙绝伦的作品,梵高就是其中的一位,知名代表作品《向日葵》更是火遍世界,在艺术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也听说过这幅作品,大家对于这一幅作品的评价程度非常之高,那么这部作品到底好在哪里呢?接下来就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而更重要的是,这幅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意义更是让人潸然泪下,梵高想通过向日葵这样一幅作品,呼吁人们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等等,呼吁人们要像那灿若盛开的向日葵一样,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光芒。梵高的一生虽然并没有那么的幸运,但是对于生活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希望大家也是如此,不知道大家都是怎样看待这样一幅作品的呢?

热点内容
西兰花蘑菇能同时吃吗 发布:2025-10-06 23:08:15 浏览:380
玫瑰花农 发布:2025-10-06 22:54:38 浏览:580
茶花水作用 发布:2025-10-06 22:46:46 浏览:415
丁香的单词 发布:2025-10-06 22:41:33 浏览:881
梅花爱其 发布:2025-10-06 22:40:44 浏览:636
赵海棠离婚 发布:2025-10-06 22:36:03 浏览:276
苦自梅花 发布:2025-10-06 22:34:36 浏览:939
牡丹江时刻表 发布:2025-10-06 22:27:20 浏览:313
南昌市月亮花艺 发布:2025-10-06 22:16:38 浏览:282
大鱼海棠经典台词截图 发布:2025-10-06 22:13:27 浏览:519